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09 热度:28

学生调查报告集合

学生调查报告集合怎么写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主题

1. 确定你要了解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疑问,这将构成调查报告的核心。

2. 设计明确的调查目标,例如评估学生的学习习惯、满意度或课外活动参与情况。

二、设计调查问卷

1. 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量表题或开放性问题。

2. 保证问题的清晰、简洁,避免引导性或含糊不清的提问。

3. 保持问卷长度适中,以鼓励更多人参与。

三、收集数据

1.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如在线问卷、纸质问卷或面对面访谈。

2. 为保证样本代表性,确保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级、性别、兴趣小组等。

3. 设定合理的收集时间,给参与者充足的时间填写。

四、数据分析

1. 对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或不完整的回答。

2. 使用统计方法(如频次、百分比、平均值等)分析数据。

3. 注意寻找趋势、模式或异常值。

五、撰写报告

1. 引入调查背景,简述调查目的和方法。

2. 展示主要发现,用图表辅助说明。

3. 分析数据结果,探讨可能的原因或影响。

4. 提出建议或改进措施,针对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六、报告格式

1. 标题页:包含报告名称、作者、日期等基本信息。

2. 目录:列出报告的主要部分和页码。

3. 正文: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章节。

4. 结尾:简短的结束语,但不总结。

5. 参考文献:引用的所有资料来源。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1. 介绍调查的背景和重要性,用具体情境或事实引起读者兴趣。

2.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使读者了解报告的意图。

3. 简要概述调查的方法和过程,为后续内容铺垫。

结尾:

1. 总结主要发现,但避免使用总结性词汇,如“综上所述”。

2. 强调调查结果的意义,指出其对学校、教师或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3. 提出未来研究或进一步行动的建议,展示报告的价值和前瞻性。

4. 保持语言简洁,留下开放性,鼓励读者思考和讨论。

第一篇 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400字

学生调查报告

一.摘要

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等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以找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我们于20__年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其反映出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同类高校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风气 调查 学风建设

二.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南校区大学生。在受调查学生中按系科和班级进行抽样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在问卷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了15个问题。共发放问卷邀请106份,回复问卷100份,回收率为94.3%。

三.调查方法

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还通过与学生访谈、深入学生所在系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此次调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努力程度、对学习的投入进行考察,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二是考察学生群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识.

要分析大学生学习风气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认识。每个人对自我学习程度的要求不同,在调查的最前面.我们旨在由被调查人对自己下一个评语,同时结合这个自我评价来探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其学习行为的形成对学风相关问题的看法,所以.了解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认识是对其学习风行调查的基础。如问题1:你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大多数同学将自己习时间定位在“1—2小时、3—4小时”等中间状态,而学习时间达到“5—6小时”却只占23%,“更多”则更少只有10%,这些数字显示了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学习并不是很在意.而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有很强的积极性并有着较高的学习欲望而并为之而努力,这些学生就有所谓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在于懂得去爱国家、爱专业、爱父母、爱家乡。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对 民族的振兴要体现责任感,要树立“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高度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才会去努力地学习,努力去拼搏。如问题8:你的预习和复习情况?只有少部分人经常预习和复习,大部分都是偶尔预习和复习,更有甚者完全不去预习和复习。我们都是读了十几年的书的人,都应该知道只靠课上那点时间根本学不懂,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多少去预习和复习呢?

这就是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在高中的时候再累再苦只要想到大学就能挺过去,到了大学才知道大学时间的确够多,可是却也找不到高中的充实感了,或许到了大学玩是许多大学生觉得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苦了10多年,可是我们光是对付中考、高考就那么辛苦了,那我们在大学出来是面对整个社会难道我们不付出就可以?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责任更重,更应该去为国家的建设去学习。再如问题13:你对专业的兴趣如何?大多数学生都是‘很感兴趣 、感兴趣、比较感兴趣’。看来我们好多同学还是没有被迫选这个专业,被录取的就是自己填的专业。也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专业不感兴趣,说当初被调剂了或者说不了解这个专业,现在发现不好就业。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一个专业只有努力地付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领域的乐趣,才会去努力,也才会去爱惜。专业对大学生来说就是生命,只有具备了一种专业技能,才能有机会去服务这个国家、去建设这个国家。

第二篇 202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50字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报告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社会实践报告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第三篇 有关大学生的兼职调查报告8050字

有关大学生的兼职调查报告

走进各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已成明日黄花之际,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调查显示,十之八九的大学生有过打工的经历或计划。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之中更多是为了从实践中学习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况且,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动辄以“需相关专业工作经验n年以上”为条件,令许多优秀毕业生望而却步。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打工观念逐渐地在改变,他们认为:在求学阶段就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简历中填上闪亮的几笔。

调查数据:

经调查显示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是: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代理。

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学期的学杂费;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那当然更好。

大学生寻找满意工作容易吗?有6%的学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学生表示比较容易;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学生表示很不容易。

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工不仅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课本知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而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仍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甚至是为了吃喝玩乐。

有80%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打工兼职,而一到暑假,大学生打工的愿望则更加强烈。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目的很多,但期望在打工中成熟,获取宝贵的助学金则是他们最基本的想法。对于家境窘迫的学生而言,打工则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兼职打工还有一个好处:丰富个人经历。时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工作经历,但若有“丰富”的打工兼职经历,在毕业求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打工,大部分人持支持态度,并认为大学生打工有正确的动机,但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大学生打工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尤其应该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调查问答:

在知识经济正以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今天,如何规范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不仅是值得深入研究,更重要的,也对现存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挑战。

可以说大学生假期留校打工兼职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聘”。但假期打工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增长社会经验,增加经济收入,丰富个人经历,锻炼意志品质;弊则表现在:一则容易上当受骗,二来假期留汉,生活、学习、工作及安全各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难,尤其武汉夏天酷暑难熬。克服种种困难留下来的人,在同学们眼中就成了“敢于直面武汉的酷暑,敢于正视打工的种种痛楚”的“真的猛士”,在整个暑假中,他们会很劳累,甚至还会有一些从未有过的艰辛。

1、你认为打工对你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颜学卿: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了,我在做兼职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使得技术更熟练,而且更加自信了,以前我不大喜欢跟人说话的,现在开朗多了,而且我的一些idea经常让别人赞不绝口,在插画这一行我觉得我很有潜力,我甚至有考虑将来会以此为职业。如果不做兼职,我想我觉得不会有这种想法。

顾强辉:我觉得打工挺费神的,上学期就是因为打工而耽误了不少学习的时间,所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而且总是觉得很累,我认为打工对学习有影响。

李子倾:其实我打工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钱,因为我家庭环境不错,但我太缺乏实践的经验了,我不想在这条跑道上比别人晚跑,落后于他人,周围做兼职的同学太多了,而且现在找工作的压力也确实不小,所以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工作让我能提前获得一些经验,现在吃点亏就是为了以后少吃亏,挺值的!

2、你在打工时是自己找还是通过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时有没有受骗的经历?

3、请问你对于新出现的陪玩家教,测试化妆品等打工活动有何看法?

打工途径:

接受调查的百名同学中有70位表现出了高涨的打工热情,以大二、大三的中高年级学生为主,男生比女生多,其中不乏刚刚读了一年大学的新生,有16位。如此高涨的热情使得打工现象在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家教是一种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打工途径,它工作轻松、稳定,见效快,最适合有知识没资本的大学生去做。促销、发传单每天忙碌8小时,报酬为15。20元,而家教每小时报酬就有6。10元,艺术专业甚至高达20元每小时。近日兴起的成人教育辅导、艺术类辅导报酬就更高。一些优秀学生也参加一些培训班的辅导工作,包括热门的各种外语、计算机技术等,收入自然也就十分可观了。因此,大多数学生打工首选做家教。然而家教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供过于求,尽管不少学校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比如看守寝室、打扫卫生、浇花除草、整理图书等。但是这些岗位一般都要照顾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况且名额十分有限,对于众多想打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许多原先打算做家教的学生不得不纷纷“另谋出路”。

暑假打工无疑是很痛苦的,大学生们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承受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天上的烈日、地上的灰尘、街上的喧闹,无不让他们饱尝着打工生活的种种艰辛。某高校一名女生,每天坐公汽东奔西跑,挥汗如雨,一个星期过去了几乎没什么收获,还搭进去了一笔不小的路费和“水”费。她说:“我最初找的是家教,但是现在家教太难找了。后来搞了两天推销,但是那家公司的条件太苛刻,简直把我们大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最后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一家大型超市做商业调查,但是超市对这种事情并不怎么‘感冒’”。 某大学2003级一男生找工作无门,干脆卖起了报纸。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走到报社拿100份报纸在学校附近一路叫卖。每份报纸只赚一毛钱,尽管利润很低,但是只要努力起码可以保证一天的生活费。“要赚点钱真不容易!”他深有体会地说,“工作难找的局面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打工问题:

目前,暑期打工的大学生几乎在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中寻求着“工作”。学生的期望与社会的需求如何实现对接,看来还只能寄希望于连接这两者的中介机构。据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人才交流中心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专业市场。

“要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市场很难,首先要考虑将暑期大学生与企业的需要有机衔接起来。而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到人才市场招聘时所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一要毕业生,二要熟练工。”人才交流中心的梁先生这样说。他认为,人才市场只能引导暑期打工,使大学生打工渠道更通畅,至于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遭遇欺诈和伤害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除了要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外,学校也应该担负起引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责任。”从事招聘工作的李老师这样说。据了解,各学校每年都要给学生发暑期社会实践表,目的在于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尽快熟悉社会、融入社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外出打工都是自主行为,并不通过学校的相关机构。所以学校所能起到的管理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寻找对口的工作很难

事实上,如今大学生打工的方式已经呈现多样化,除了家教、商场促销等传统型工作外,翻译、撰稿、做网页、写程序都是他们的新选择。但是一些大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岗位太少。许多同学认为,大一、大二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劳动”,增加社会经验,大三以后还做就显得有些“不够层次”了。有些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参加“简单劳动”的打工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做简单劳动是人才的浪费。

那么,究竟是大学生要求太高,还是社会对他们没有需求呢?

从社会需要看,用人单位其实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实习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招聘时的成本,绝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长期固定的员工,那些想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对口单位做短期工的大学生便很难如愿。

经调查发现,受用人单位设置门槛及大学生本身劳动能力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打暑期工并不十分顺利,还有不少因未签劳动合同还卷入到欠薪纠纷中。

针对这一现状,部分高校老师和劳动保障部门表示,大学生在获得工作经验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注重打工期间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的合法性。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不仅可以获得报酬,同时还可实践课堂知识,开拓视野。然而,在学生们打工热潮涌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学生虽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职无门;有的虽然找到打工的机会,但打工时往往和雇用方出现如薪金待遇、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还有的同学打工时还算顺利,但所做工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能力,以致最后连连感叹“专业不对口”。

打工误区:

大学生不能只囿于校园,必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会的不良风气,防止走入打工误区,因而,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很多同学颠倒了主次,甚至为了打工而完全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业荒废,知识漏缺,甚至被劝退学,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

二、“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师兄,在打工时有意识地去争取到报社杂志社打工实习的机会,毕业后,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三、“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打工受骗:

陷阱之一:中介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学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影子也找不着了。

长沙某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了一个“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的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当时她被该“助学中心”介绍到五一路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销,结果因该店已经招满了人而被拒绝,而且该店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她要求退钱,对方说只有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愤愤地对记者说:“这分明是一个骗局,一个月谁等得了,假期都结束了,还打什么假期工?”

陷阱之二:乱收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这类骗局一般存在于从事文秘、翻译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或者暂时没有工作可做,要学生等消息,接下来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一位同学说:面试我的人对我说:“可以录用了,但要交押金,交押金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人才库。”那时我还庆幸自己已经被录用,可等我两天后兴致勃勃地到单位报到时,却发现该单位已被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家非法的中介机构。

一位同学说,去年暑假,他看到市中心某职介所的招聘广告后前去应聘,对方在问了他一些情况后,又搅动三寸不烂之舌,让他先后交了30元报名费、10元的资料费,以及300元的货物押金。原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狠心交了这一系列费用,领了一批货,结果是这些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因为它们虽然包装精美,但却是些次品,根本就不能用。当他提着货回职介所要讨个公道时,工作人员却矢口否认此事。

陷阱之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不少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上当之后往往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

骗力

陷阱之一:克扣工资

一些同学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

陈某等三名大三学生,假期在某公司做产品促销员,原定工资是底薪500元,再加销售业绩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后,公司以不合格为由将三人辞退,工资分文未发。

一位同学对记者说:暑假时,一位很熟悉的老板要我去他的打字社工作,帮学生做做简历,讲好一个月是300元。结果我刚从考场上出来就被叫去,辛苦了一个月,临了老板说这是给我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还说去上机练打字也要每小时两元钱,我应该感激他才对,怎么会好意思向他要钱呢?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

两名同学经人介绍到一家公司做市场调查,公司答应做一份问卷给3。5元钱,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按10%的比例随机进行抽查,如果查出有不实问卷,每份扣70元。这两名学生马上联系好一批调查员,紧张忙碌十多天,完成问卷一万多份。这样算下来,他们可以挣到三万多元。正当他们以为大功告成,准备松一口气时,公司突然要求他们提前交回问卷。后来,等到他们去该公司领报酬时,公司告诉他们,一万多份问卷中有400多份是不实问卷,按照每份扣70元的处罚标准,他们辛苦了一暑假,不仅赚不到钱,反要赔给这家公司近千元。由于双方事先没有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各说各有理,最后公司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一点报酬,数额自然是远远低于原来的口头商定。

陷阱之二:网上欺骗

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 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骗色

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陷阱之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

他们大都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侍者,青年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

长沙民政学院女同学小娄经劳动路上一家职介所推荐,找到一份酒水促销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费后,她很快被通知到一家娱乐场所上班,上班时间是晚上7时到10时。据她讲,她第一次走进包厢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别的促销小姐为了抢业务,在客人要求陪酒时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厢里不时传来客人与促销小姐不堪入耳的调笑声,她几乎是逃出了那里。第二天,她去职介所要求换一个工种,可被拒绝了。

陷阱之二:单独约见女生 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同学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去会见,有时会遇到危险。

在与几位应聘做家教的女大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她们的防范意识都比较差。在这种自发的假期打工市场,没有任何机构、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些女大学生常常据面相来判断雇主的“好、坏”,有些女同学甚至独自去陌生人家认门。当记者问她们“是否想过这样做很危险”,几位女大学生笑着对记者说:“出来工作,彼此应该相互信任,坏人我们能看得出来。”这些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着实令人担忧。

据报载,一位西南某大学的高材生,一直成绩优秀,更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被称为“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书商并答应为其写书,在丰厚的酬金面前,他开始终日忙于写稿而无暇顾及学业,结果好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没毕业就被“劝”退学。还有一些同学打工心切,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无关,甚至根本就是体力活或发传单之类的事,一来自己的能力毫无锻炼可言,二来也耽搁了学业。

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所以对于那些涉世未 的大学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 成打工不成反受骗;时间处理得不好,还会造成打工、学业两败俱伤;打工动机不纯,反而自毁前程……这些都是大学生打工极易走入的误区。

观点交锋:

a 打工可增强社会竞争力

刘力维:高昂的学费是不少家庭的负担,因此,对于家庭情况原本窘迫的同学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无论选择打工是否自愿,这都不失为一种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

欧阳勇:现在大学生打工,要看打的这份工能不能为自己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我认为可行。

b 学习才是创业的基础

樊老师:学生搞兼职实际上是对社会实践经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作为学生,在大学4年里,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学习为主。至于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学校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创新基金。到了大四或暑假,将有大量时间用来提高实践能力。现在的低年级同学过早过多地做兼职,影响了学习,就不免本末倒置了。

张志杰:对学生来说,兼职虽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拿4年正规的学习时间去换社会经验,就一定要把握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真正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打好了基础,进入社会也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并且更有发展后劲。

c 要慎重选择兼职工作

石永明:大学生兼职不要盲目地以赚钱为目的,要慎重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兼职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而且要选择能增加或增强某种专业技能的兼职,为自己今后的择业拓宽道路。

树立观念:

节假日打工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多数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所以,树立好“有益有效”的打工观对大学生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适宜了。一般来说,大学生们开始大学生活以后,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独立。尤其是到外地读书的同学,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是从父母的“掌中宝”到社会人才的第一步。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是相当必要的。

在这些“有益”的工作稳固之后,就应该寻找更为“有效”的兼职工作,为走上社会或者是进一步深造做好实践准备。学习传播的学生适当在媒体单位兼职,学习电脑技术的搞一些小编程,学习外语的做适当的翻译、导游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对学习、对生活、对深造都有极大的益处。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学生从“劳动者”,转变成了社会的新兴创造者。

结束语:

假期打工,课余兼职的大学生一族已不是散兵游勇,他们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求职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日益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若能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企业自身也将受益匪浅,而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需端正心态,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为将来积累经验。

第四篇 就业调查报告大学生6050字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___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

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况)。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第五篇 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调查报告2800字

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是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调查报告请参考。

大学婚姻恋爱观调查报告

一、爱情观和婚姻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如何让个体的其更加符合

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涉及到爱情观和婚姻观正确与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爱情观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在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被名人偶像的波涛汹涌下,我们很多大学生们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思考、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物质基础的的保障,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情况下,让我们看看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是否有价值。鉴于有90%的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以失败告终而感到后悔,为了探讨出对大学生有用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了解当代男女大学生的婚姻观、爱情观存在着哪些新的内涵,以及他们爱情观和婚姻观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当前关于大学生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研究多以整个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现状等为研究内容,并对其进行整体的描述性分析,缺少从性别角度进行具体调查分析。本此调研是选取大学生群体中的男女两个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二者在爱情观和婚姻观上的异同及原因,对其进行解释性分析,这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分析的框架上存在创新。

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人在社会环境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和大多数一样的行为和心理。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二、男女大学生爱情观和婚姻观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的原因: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几千年来处于从属地位。男性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女性只要稍微有点出格的举动便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被人唾弃。解放后,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和男性平等,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观念尤其是守贞观念、牌坊文化已渗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即使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占主流的依然是女性必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在性这个问题上,女性更是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同居后未能结婚,社会舆论对他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而如果换作女性,不仅现在对她的影响很不利,甚至在结婚后,她的婚姻都要受到影响。所以虽然现在男女大学生的同居观都很开放,但是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观念还是相对保守的。 生理因素的原因:

由于缺乏经验、大学生同居导致堕胎的情况时有发生,堕胎对女生的身心的特殊影响非同一般。首先,生理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女性怀孕堕胎是她应该倍受照顾的时候,但大学生同居造成堕胎是一种非正常情况,女性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而且还有可能还得独自承担许多身体痛苦,如不能请假休息,得不到营养滋补,甚至有些不当堕胎,严重损毁女性身体健康,造成终身遗憾。心理上的压力更不小。羞愧、焦急、恐惧、绝望都有可能纷至沓来,甚至酿成悲剧。因此,堕胎对女生的生理、心理都是极大的伤害。所以在同居这个问题上,女生比男生要拘谨得多。 心理因素的原因:

女生是用情感来思维的动物,女生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去爱一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情感目的,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因而当恋爱受挫的时候,女生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回自我,陷入自卑和迷惘,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而男生是用理智来思维的动物,男生喜欢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喜欢分析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客观动因,他只有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客观比较后,才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生命,只要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就会毫不犹豫地停下来。因此,男生在失恋的时候多会用理智来驾驭情感,分析恋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而且社会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

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

三、调查结果

不论你是否谈过恋爱,但你对爱情总是有一份自己的独特理解;不管你是否经历过婚姻,但你对它总是一些自己的想法。通过此次调查,认为大学恋爱是为将来打基础的占44%,认为爱情掺杂着现实元素但还是很单纯的占44%,失恋了找朋友倾诉的占56%,认为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是不能接受的占60%,完全不能接受同性恋的占48%,认为异地恋很难成功的占36%,坚信世界上有真正爱情的占88%,会选择一个ta爱你多过你爱ta的人结婚的占72%,而选择相反的占12%.,认为大学谈恋爱应该与婚姻挂钩的占68%,认为婚姻应抱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的占80%,择偶的考虑条件首先是性格,其次是价值观、人生观,再次是才华,学历是最后考虑条件。

第六篇 2024年暑假大一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650字

大一学生暑假社会优秀调查报告

大一的第一个暑假本打算是去打暑假工的,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变了程序,变成了去帮老师招生。几乎是整个暑假我都在我招生忙碌着,不管做事的或多或少,报酬的或有或无,我始终是抱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的。以下是我在招生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心得

第一,人人将心比心。知道我招生的人几乎是每一个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工资是多少?有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每个帮老师招生的人都是为了钱去的吗?只要是与钱有关的大家就会毫不吝啬的放过你。我想,这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会和利益扯上关系,各自为了自己不同的目的,将心比心,勾心斗角。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是任何东西都是能用钱解决的。我们人生一辈子,很短暂,为了每个人不同的梦想,我们要做好多事。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很多东西是在无形中所获得和理解的。并不是用钱能买来的。就像我这次招生,把这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扩宽自己的视野。尽管其中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所获得的收获比那失去的会更有用,并将会影响我一辈子。从而我也更早的认识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为以后自己进入社会打下好的心理基础。我不敢说我比别人清高,我只希望大家不要把每件事由于利益扯上关系。

第二,高三老师的品德问题和高三学生的无知(这里我想说的只是一部分人)。在我招生的过程中,我真的为有些人感到悲哀。有些学校为了拉到的生源,不惜一切代价,贿赂毕业班的老师,要他们老师帮他们宣传。他们也不看看这个学校究竟怎么样,就给他们的学生瞎指点,有的几乎第一志愿填的都是同一所学校。我不敢说我们学校比别人好多少,但我能大胆的说,我们学校的品德要比你们好。敢问那些受贿的高三老师,你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吗?这次选择有可能就决定别人一辈子的命运啊!想想那些高三的有些学生,难道老师所说的和所做的就真的那么正确吗?即便你们没出去认识世面,你们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啊!什么好,什么不好?为了自己的未来,你们总是有办法知道自己要读什么样的大学。学校并不在乎公办的就一定民办的好?钱多钱少的问题?我要看的是这个学校是不是国家承认的,有一定师资力量的,你能学到东西的学校。虽然大家都不懂,但我相信一个高三的毕业生能辨别一些是非。因此,我只能说部分高三老师品德有问题,部分高三学生很无知。

第三,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你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往外跑的人,一周不出去一次就代表我不正常了。我自己也承认,的确如此,我不可能是个宅女。可没想到这次帮老师招生,一切不可能的都变了可能,我当场了名副其实的宅女。其实我来这里主要是帮老师招生的,不是来玩的,所以我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把老师交代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因此,我就没那么有时间闲逛了,再说这里也没什么好逛的,也就天天呆在宾馆里。在这段时间里,我其实多次呆不下去了,心里有点烦恼,我为什么要这样?没办法,和姐姐经常聊天,我的心态才好些,不然,以我的性格,是真的呆不下去。也因此,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我觉得这就像我生命中的一个奇迹:我真的能这么安分的在一个地方呆这么久。所以,以后我做什么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常常放弃了。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我们大家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第四,放宽自己的心胸,你一定比别人快乐!打电话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学要耐心、心态好、说话温柔。恰恰这都是我所没拥有的。有时给别人打电话,态度不够好,耐心也不够。但姐姐告诉我,你不要总想那些不好的事,你想一想你做这件事获得了什么就可以了,不必在乎太多的得和失,有收获就行。再说有时候社会就这样,有可能比这更残酷。所以,有时候心胸稍稍开阔些,你就会获得的快乐!与其痛苦,不如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中的心得。点点滴滴,都代表我每一份的进步。虽然花费了一个暑假帮老师招生,但我觉得值。在乎太多的得与失,只会让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的冤枉路。我们何不保持乐观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你一定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七篇 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250字

__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方面,虽然高消费的学生并不多,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迹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因此,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俭以养德”。养成刻苦节俭习惯,可以避奢侈,取道义,去邪心,有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有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和个人,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青少年的财政来源主要来自家长,家长应负起管教指导责任。家长要让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从中学习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学校应该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灌输“量入为出”的用钱方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借贷责任,力戒享乐奢靡陋习,帮助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八篇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2000字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在线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在线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计算机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计算机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认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认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法,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法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认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角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角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认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认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优良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认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第九篇 中学生春节期间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750字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都是有规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习惯随时向父母要,而这些同学的零用钱一般都比有规定每月零用钱的同学多,每月零用钱在100—200元的占很大比例,200元以上的同学也有很多。

据调查分析,在每月零用钱的分配中,用于书籍的一般都在50元左右,用于学习用品的一般都在20—50元,而在零食方面每月支出约50—100元,但也有37%的中学生超过100甚至200元,另外音像制品的消费为20—50元,对于同学朋友生日时送的礼物,大多数同学都认为50元左右比较合理。

从调查表、调查内容及情况分析,当今中学生的消费观有3大特点。

①、从每天的消费金额来看,大约是5—10元之间。

②、都比较注重音像制品的消费,如磁带vcd等等,在这方面,消费大约是每月20—100元左右,这个数字已经较大了,基本已远远超过了学习用品和书籍方面的消费。

③、在零食方面,每人每月大约有50—150元用于平时零食消费,而同学生日送礼的消费大约是50—100元之间。

中学生的消费,最多的还是用于零食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出门怕碰着,吃饭怕咽着,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也因此现在的社会胖孩子越来越多,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很多的疾病是由贪吃零食引起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养胖自己的孩子作为自豪,以致于孩子越吃越多,有的多吃了零食连饭也不想吃,造成营养不良等。

中学生还有一项很大的消费,即打游戏机、泡网吧,这也造成了部分中学生的犯罪行为,他们整日沉迷于游戏机房和网吧里,钱用完了,向父母要,要不着便去敲诈勒索,抢劫或偷窃等这种现象时时发生,而且有些网吧里上网内容不健康,使学生原本纯洁的思想变得污浊,国家要的是对其发展有用的人才,而不是社会的蛀虫,中学生应该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十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5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星期五时,练完广播操,我们成群结队地从操场回来。图然,只见停泊在我们前面的那辆大巴车发动了,排出来一团又一团的大量废气,有几人走过去一闻着味,就立刻捂住鼻子,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我也捂着鼻子冲了出去,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为什么汽车排出的气使我们很难受?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向别人询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

废气中含有: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等,它们都比空气重,加上碳粒(黑烟)灰尘、水蒸气形成气溶胶,更不易挥发扩散。特别是国产重型柴油车、公交汽车排出的废气杀伤力更大。

1、废气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在这个环境中人反倒要增加呼吸次数,呼吸道有疾病的人更要大喘气。

2、人吸入空气,其中氧气被红血球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为人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提供能量,缺氧人就浑身无力头晕眼花,身子不愿动脑子不能想。

四、结论

汽车对我们和环境都危害很大,尽量少使用汽车。最好早日我们都用太阳能汽车,那就对我们都没什么影响,成为一个环保的地球家园。

学生调查报告

第十一篇 大学生顶岗实习研究调查报告1600字

2017大学生顶岗实习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真正掌握实习学校对__大学顶岗实习的情况,11月2日至8日,___学校实习三人对初中在校生、各位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在校领导及三位实习生进行了调研,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形成本调研报告,顶岗实习研究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1)初中学生书面问卷50人,其中七年级13人(男生5人,女生8人),八年级17人(男生10人,女生7人),九年级20人(男生4人,女生16人)。

(2)顶岗实习生书面问卷3人,其中化学专业1人,数学与应用数学2人,均为女生。

(3)指导教师书面问卷3人,其中女教师1人,男教师2人。

(4)学校主管领导书面问卷3人。

2、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见文后附件)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在校生调查结果分析

1、94%的学生认为实习老师的到来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觉得学习生活有新鲜感。而其余的则觉得没什么影响,且觉得没什么影响的以男生居多。

2、36%学生认为实习老师上课时候的课堂纪律比平时安静,但52%的觉得和平时相同,没多少变化。

3、在实习生的课堂上,58%的学生大部分内容都能够听懂,38%的学生都能听懂,只有个别人大部分听不懂,一些学生认为实习老师讲课能够放慢语速。

4、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38%的学生愿意向实习老师寻求帮助,其次是向同学寻求。只有12%的愿意向班主任或认可教师求助,而剩余的20%则认为会视情况而定。

5、60%的学生觉得和实习老师在一起很愉快,和实习老师沟通很容易,剩下的40%则感觉和实习老师在一起还可以,觉得老师比较和气。可以说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和实习老师在一起。

6、大多数在校生希望实习老师有活力,脾气好,能和自己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实习老师能多了解自己,和学生没有代沟。

7、学生们觉得一名好老师应该落落大方,有自信,了解学生,上课有意思,能平等的对待学生,想朋友一样的老师时学生们希望的,实习报告《顶岗实习研究调查报告》。

(二)实习学校主管领导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主管领导认为实习生的到来为学校多多少少增加了学校管理及后勤保障方面的负担。

2、主管领导觉得实习生的.到来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习生的食宿及安全问题是学校在接受实习生问题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4、参与问卷调查的三位领导一致认为,开学初时实习生进学校实习的最好时间。

(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1、三位指导教师都认为指导实习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2、指导教师在带领实习生的过程中都认为实习生的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能力需要提高。

3、指导教师认为,师范教育应多一些学生实验的机会,或者同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实习生的能力。

(四)顶岗实习生调查结果分析

1、三位实习生在实习前都进行了如微格教学训练、试讲、实习动员等准备,为此次的实习充实自我。

2、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在食宿,出行方面都遇到了困难,但在校方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3、由于学校经验不足,实习生的课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实习生都在尽力争取上课。

4、通过本次实习三位实习生都发现,自己在教学基本技能、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尤其是课堂组织与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还需要锻炼。

五、调查总结

五重安乡旭阳学校为第一次接纳河北师范大学的实习生,以往每学期都会有唐山师范的实习生来校实习一个月左右。为期半年的实习是本学校首次接触,在对实习生的课时安排及食宿安排上学校都有一定的困难。本学校的学生从七年级开始都会有实习生来给他们上课,对于实习生,他们并不陌生,而这次三位实习老师的到来也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总体来说学生们很喜欢实习老师,都希望能长时间的教自己。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对河北师大的顶岗实习了解不够,学校的领导,老师,甚至学生都把此次实习同唐山师范的实习生归为一类,使实习生及学校在实习过程中都遇到了误会及麻烦。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支教还需要大力宣传。

第十二篇 2024年今日家乡学生调查报告1600字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切实让学生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面貌和家乡的可喜变化,学校利用国庆长假时间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的社会调查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共有10个方面的内容,发出调查表230多份,收回225份,填写了的表格占70%以上。调查表多数是学生填写的,少部分是家长填写的。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总结如下:

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破旧不堪,现在的整齐有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过去的荒地沙坡变成遍野绿树。

由不平的土路、自然路变成了柏油路。有的村子还出现了高速公路、铁路。即使是土路也平整了许多;过去遇到沙子就下去推车的现象不复存在。

家里的交通工具由驴(马)拉车、为数不多的摩托车,到今天,摩托车已经很普及了,有一半以上的农家都有了小轿车、农用车,有的家庭的车辆还很齐全,有用于生产的,有用于生活的。

住房的变化太大了,过去的土打墙房几乎看不到了,约有95%以上的人家都盖了砖房,由土木结构变成砖混结构,有部分农牧民家庭房子盖得很豪华,房子的面积也大了。

前几年,许多人家只有一样家电,那就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如今,彩电、冰箱(冰柜)、洗衣机、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全部进入了普通百姓家,有的家长还用了这样一个词--“应有尽有”,“城里人有的,好像我家里也不少什么。”

生活中必须的家具,几年前,百姓家里可能有一张饭桌、几个凳子,还有碗柜(橱柜)、组合柜,现如今,沙发、电视柜、茶几、“高科技”的椅子、衣柜都在家牧民的农里摆上了。家长还写了“豪华家具”。

穿着打扮最能看出变化,从粗布衣服、自制衣服、补丁衣服。一年四季一套衣服到四季都换新衣,进城买衣服,多数家庭里的缝纫机看不见了,穿衣讲究好看时尚。调查表中出现了这样的字眼--“和城里人穿的一样华丽”,“城里人穿什么我们穿什么”,“昨天老土,今天时尚”。

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根本问题,用家长们的描述来说,过去吃粗粮,刚能添饱肚子,能吃饱就不错了。很多家长写变化时,有四个字--即过去时“黄米”,现在是“大米”;过去是“粗粮”,现在是“细粮”;过去是“玉米窝头”,现在是“白面馒头”;有许多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几颗苹果,别说其它的果蔬,还有的家长说过去我家一年腌几缸酸白菜,这是后半年的命根子;如今,许多家庭秋季腌菜都是几十斤,最多也不过二、三百斤。有的家长还写道:过去过年就是一顿肉,而如今,过年不再那么单调了,七碟子八碗的。

调查表的最后一项是人的精神面貌,还是摘抄表上的一些词句:昨天累得、饿得无精打采,现在住着好房、开着小车,精神自然好。愁眉苦脸—喜笑颜开、思想死板—思想开放、多方面发展、无精打采—容光焕发、整天为生活奔波—有了更多愉快的活动。起得早、睡得晚、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想干活想挣钱。精神忧郁、少精无神—喜气洋洋、祥和幸福。

虽然这些语言没有深度,也不一定能准确地形容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但这些朴实的词句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变迁与发展。

作为一次活动,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全面的了解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但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一些简单的词句描述中,隐约感到了父辈们过去的生活情境,也许能激发部分孩子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这就达到了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很多时间,我们将德育工作抓空了、调子高,但起不到实际作用,而这种看似很低调、平淡无奇,甚至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教育氛围的活动,其实,孩子们是有一些感受的,至少一部分孩子是有感受的,所以,我们认为德育工作并不是空洞无味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会挖掘出用之不尽的德育资源。

《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