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份调研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以确保信息的清晰性和可读性。以下是详细步骤:
1. 封面:报告的封面应包含报告的标题、作者姓名、完成日期、组织名称等基本信息。
2. 摘要:摘要简明扼要地概述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通常在一页内完成,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报告核心。
3. 目录:列出报告的主要部分及其页码,帮助读者导航。
4. 引言:详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重要性。这部分可以包括研究问题的定义、研究假设或目标。
5. 方法:描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确保足够详细,以便其他人可以复制研究。
6. 结果:呈现研究数据,使用图表、图形等可视化工具,使数据更易理解。避免在此部分进行解释或讨论。
7. 讨论/分析:解释结果的意义,与现有知识对比,探讨可能的原因或影响。可以提出假设或理论。
8. 结论:基于结果和讨论,得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强调这些发现对研究领域的影响和实践意义。
9. 建议/推荐:如果适用,提出改进、未来研究方向或实践应用的建议。
10. 参考文献:列出引用的所有资源,遵循特定的引用格式。
11. 附录:包含补充材料,如原始数据、调查问卷或计算细节。
开头:
1. 引起兴趣:用一个引人入胜的事实、统计数据或问题开始,激发读者的兴趣。
2. 简介背景: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或未解决的挑战。
3. 明确目的:清晰地说明研究的目的,让读者知道报告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结尾:
1. 重申主要发现:回顾报告的核心发现,但避免简单重复,而是从新的角度进行概括。
2. 强调重要性:突出这些发现对实践或理论的重要性,说明其价值。
3. 提出展望:如果适用,可以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或潜在的应用场景,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4. 结束语:以积极、专业的方式结束报告,感谢读者的阅读,并表达对未来合作或交流的开放态度。
在整个报告中,保持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专业术语的滥用。确保段落间的过渡自然,逻辑连贯,让读者能轻松跟随报告的思路。确保所有的论点都有充分的数据或证据支持,保持内容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调研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等。
调研报告格式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通常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通常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通常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通常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通常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通常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通常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通常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__镇,辖8个村,农业人口7533户2.9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镇总面积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农业生产总值 13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__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镇有五个“新农村”试点,分别分布在碧石、沙田、十六都、溪头四个行政村五个试点自然村。这些试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十六都村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我镇新农村建设虽取了一定成效,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除了十六都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2、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达深度、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且镇村都面临通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紧缺的困难。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镇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六合彩”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要根据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相和谐。重点整治脏乱差,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耐心做好引导、疏通工作,认真按照“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的要求,进行一次村庄整治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六改四普及”步伐,集中力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四)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乡风建设,加快文化站建设,继承发扬农村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已成为社区百姓的普遍选择。提前预防疾病、健康保健也不再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医药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城地区药品市场及药店经营,了解了消费者对药品的消费情况,为开始药房做准备。我们于20__年 0月至 月期间,对我校部分大学生及周边药店做了相关调查。 调查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及班级:___级药学_班
调查时间:20__年_月----_月
调查方法:网上资料查询,访问,实地调查
一、20__年药店市场基本情况
据资料显示,人们主要通过销售到医院、药店和乡镇卫生院等3个地方购买药品。而在我国医药零售,主要是指药品以药店为渠道的销售行为。现今医保卡在重庆基本普及,家庭购药量大幅度上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更加关注身体健康与预防疾病。每个家庭都备有普通的药品,这是大多数药店利润较高的主要因素。保健类药物有着极强的上升空间。
(一)、药店的性质
直营药房、加盟药房。加盟药房要给公司一定的加盟费,每月从公司的进货量都是有所要求的。但是公司会不定期对店员进行指导或培训。
(二)、药店周遭环境
不同的地段店面租金有所差异,这直接影响到药店的规模以及药品的售价。在开设药店之前应先签好租赁合同,以免药店盈利好以后房东不合理涨价。
(三)、药品供应渠道
药店联系医药公司、医药代表与药店。或是连锁药店由公司直接派人指导。
(四)、影响药店主营药品的因素
1.地理因素
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化,中老年人对药品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因此在社区药店中主要盈利药品是心脑血管、糖尿病、和保健药品类。这三类药品种类多,价格有高有低适合所有中老年人,且这是中老年人必备药品。在学校附近或商业地段盈利的主要药品则是感冒、软膏、消化系统类。这类药品有价格低,销售快等特点。
2.特有药品
每家零售药房的药品都大同小异,但每个药店都有这片地区独有的药品,这种药品与其他同类型药品相比可能名字相同,但是厂家不同,并且这类药品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吸引顾客第二次光顾。同时,这类药品往往售价比同类药品高,是营业员主推药品。药店都有大多数打过广告或大家都熟知的药品。这类药盈利较低,但是药店盈利的必备药品。
(五)、国家政策
在20__年正式提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在20__年至今,零售药店数量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五以上,在迅猛的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药物滥用等问题,因此,国家规定药店必需完善执业药师制度,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同时,药店必需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不能因不赚钱而不配备销售。
二、分析与讨论
在大学城购药主力军是大学生,大学生常见疾病有感冒,肠道,表皮创伤等。
(一)使用途径
在“通过什么途径使用药品”这个项目的调查中,有80%的人选择了“医生处方”,远远高于“药店推荐”(占7%)、“广告宣传”(占6%)、“朋友介绍”(占4%)等选项。数据说明,医生在保障和正确引导百姓安全用药的方面,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在选择“药店推荐”的人数比例达到7%。这个比例虽不大,但在“医生处方”之后排在第二的位置上,却显得颇有“深意”。随着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推行和自我药疗人数的不断增加,直接到药店买药成为普遍现象。由此,药店中药师则成为合理用药指导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业内人士认为,今后药店将不再是简单的药品买卖,而是会转向以药学服务为中心。
(二)安全用药
在“影响安全用药的因素”调查中,57%的人选择了“药品质量”,排该项调查的首位,而“药品疗效”以 5%的选择比例位居第三。
(三)药品疗效 在“放心的药品具有哪些要素”调查中,继“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之后,“使用方便”以4%的比例位居第三,而“包装科学”的选择比例也占到2%。在满足最根本的需求后,人们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更趋向全面化,趋向于药品使用、设计更为方便,更人性化。
(四)顾客分析
在大学城购药主力军是大学生,大学生常见疾病有感冒,肠道,表皮创伤等。这几类疾病治疗成本相对较低,发病率高。大学城人流量较大,顾客多。
(五)竞争分析
每个院校都有医务室,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清楚学校的医务室在哪里,收费如何,并且去医务室手续繁杂,大学生都较喜欢到学校附近的药店购买药品。在每所大学周围药店最多 家。竞争较小。而这些药店药品种类少,价格与社区药店相差几元。顾客的选择少。如果选择在学校附近开设一家药店主营感冒类、消化系统类、外用类这三类药品,这几类药品种类要多,价格合理。
(六)销售预测
在学校附近开设药店主营感冒类(据调查显示, 90.46%的人每年至少感冒一次,其中6 .74%感冒 ~3次, 8.75%感冒3~5次,仅
9.54%的人从不感冒;接近7成的人选择自己“买药吃”)、消化系
统类、外用类这三类药品。这几类药品成本低,销售快。药店竞争小。每日销售总金额在一千元左右。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20__年在学校附近药店主要盈利药品种类有感冒药、消化系统类药和外用药以及消炎药这四大类。药店数量少竞争小,客流量多。大学生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较偏好距离近,价格便宜的药店。特别是在医学院附近的大学生更信任有药剂师的药店。
国家对医药行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增加,药店的毛利率普遍降低,所以在药店经营过程中要想获利应注意: . 药店规模适宜,资金合理投入;2. 配备执业药师;3. 加强服务意识,售价合理;4. 能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5.要有本药店的特有药品;6. 摆售药品主要为感冒类、消化系统类和外用类等。
为了解我县边远村小现状,关心边远村小师生疾苦,倾听边远村小教师心声和诉求,今年以来,县教委组织开展“边远村小行”活动,县教委主要负责人先后10余次深入边远村小调研,先后调研了中峰镇新庄村小、东溪镇犀牛村小、安稳镇大生田村小、永新镇保觉村小等20余所边远村小,足迹遍布我县东南西北四方边陲,行程达XX多公里。每到一所村小都仔细查看学校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并与村小师生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学校、师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了解了我县村小现状,为制定出台发展村级小学、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现就调研活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村小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现有教学使用村小111所、教师527人、学生7342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15%,是全县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农村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所村小就是一个乡村的文化核心和活力之源,办好每一所村小是践行公平教育理念,惠及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广大村小教师,坚守在国家工作人员中条件最艰苦的岗位,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以师者的奉献与责任支撑起师魂的脊梁,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 ——田维敏、“感动綦江十大人物”——肖大伦等一大批村小教师先进典型,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一是教学设施陈旧。在调研中发现,除九十年代末迎接“两基”国检修建的部分村小外,其余村小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有的甚至还是“干打垒”和土墙的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即便是90年代修建村小也由于缺乏维护和修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墙面脱落等隐患。学生用的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大多已用了10多年,残破不堪,亟待改善。二是活动场地、器材匮乏。在走访的10余所村小中,有半数以上的学校操场没有硬化,师生在“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的土坝子上活动、玩耍,有的甚至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安全隐患严重。篮球架、乒乓台等有限的运动器材大都残破不堪,已无法使用。
2.教师结构亟待优化。在调研的十余所村小中,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8.2岁,教师结构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相对老化,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造成学生胆怯、自闭的不良意志品质。同时,在村小教师中,男女教师比近4:1,性别比例严重不协调,不利于村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小常规管理秩序混乱,不按教学作息时间安排课程,有的甚至下午一两点钟就放学回家。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只是做老版的广播体操,全县广为实施的2+_课外拓展活动、校园集体舞、间操课等活动课程等没有开展。
4.课改工作推进滞后。课堂教学还处于课改前的教师“满堂灌”式的课堂,“綦江课改”所推崇的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模式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5.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村小教师中90%以上为原耕读校教师和代课转正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培训,不仅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有的甚至连文化水平也不能很好胜任教师岗位,突出表现在低段的汉语拼音教学和高段的数学教学,教学内容谬误频出,存在“老糊涂教小糊涂,越教越糊涂”的现状;部分教师普通话水平不符合教师要求,还有用方言教学的现象;部分村小教师衣着、仪容不整,与教师职业要求大相径庭,行课期间饮酒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
三、改进意见
一是加强硬件投入。修缮村小门窗,更换全部村小桌凳、黑板等教学设备设施,添置乒乓台、篮球架等体育运动设施,硬化规模较大、且将长期存在的村小操场;强化村小食堂建设,确保村小师生“吃热饭”项目落到实处;为每一名村小学生配发《新华字典》等必备工具书,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均衡配置教师。实行村小、中心校教师轮岗等措施,加强村小教师流动,保障村小师资均衡;新参加工作教师应到村小磨练,体验边远村小教师岗位的艰辛,同时也为村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继续实行支教教师资金、政策倾斜,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深入边远村小开展支教工作,引领、带动广大村小教师素质整体提升;进一步强化中心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任教师走教力度,缓解村小专任教师不足难题,确保村小开齐开足课程。
三是强化村小教师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村小教师新课程理念、及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方法培训,提升村小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促进村小学生学业水平及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继续开展村小教师转岗培训,缓解村小音体美等专任教师不足难题。
四是扎实推进村小课改工作。村小课改工作是綦江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影响,已成为我县课改工作的短板,下一步,将建立健全村小课改工督导考核力度,强化教研员、课改名师送课下村,并在各村小评选出课改骨干教师,以榜样带动、示范引领,扎实推进村小课改工作,丰富綦江课改内涵。
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___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三农”问题,连续11年出台1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出台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可以说农业农村基层得到了夯实,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调研发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即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这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值得党委政府和社会关注。下面,我以区镇的调研情况作分析。
一、基本情况
镇,属于典型纯农业乡镇,处于川中丘陵地带,位于区西南部。东邻镇、镇,南与接壤,西靠镇,北邻观音乡。幅员面积56.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255个村民小组,总有9617户34042人,外出务工人口约21700余人,占中人口的63.7%。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外出务工收人所占的比例高达%。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约占这个年龄段总人数的93.4%。
二、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原因
从对村和村60户家庭的调查走访中看,家庭收入低、呆着农村无事可做、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7%、25%和10.3%。
(一)家庭收入低。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读大学毕业,保守测算,需要10多万元;子女婚嫁一般支出在5万元左右;加之,平时日常生活购置生活物资的支出。对于农民来讲,紧靠土地种植农作物难以支付如此大额的支出。这是走访群众中反映的,主要集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中。
(二)劳动力饱和。现有的土地资源有限,农用机械又在推广使用,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人。农村青壮年认为,呆在家里无事可做又无收入,还不如选择外出务工。
(三)生产效益低。农业经营模式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加之,风险较大、效益低、收入少等特点,导致农民种地、种田积极性不高。
(四)农村发展滞后。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很大,但总的来说,交通出行仍然不方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精神文化生活依旧贫乏等等,加之,乡镇企业不发达,无法吸收剩余劳动力,必然导致人员外流。
(五)城市诱惑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一些劳动力特别是青年人受城市多彩生活和便利舒适条件的诱惑,在思想上瞧不起农业生产这个行业,不愿继承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以各种方式外出打工或经商。从走访看,这是主要体现在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中。
(六)为后代创造好条件。城市拥有好的教育、卫生等基础条件,一些有了子女的中年群众,有一定资金积蓄后,基本都留在城市中,及时没买房,也长时间租住在城市,他们想子女接受好的教育。从调查的31户中年群众中,有23户移居城市,跳出了农门。从、村看,很多房屋常年空置,有的都成了危房,空心村成为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外出务工对流出地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增加了家庭收入。镇是劳务输出大镇,仅2024年,通过银行汇款回就达1.45亿元。
二是使当地人眼界开阔。外出务工人员在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呆过后,见识更广阔,思想更先进。他们把自己在外面城市的所见所感和积累的经验财富带回原来的山村,用自己先进的思想去唤醒山村保守的人们,带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致富。
三是促进了当地发展。很多外出务工人士致富后,都不忘家乡发展,家乡修桥铺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仅2024年以来,全镇修桥铺路接收成功人士捐资380万元。个别成功人士在累积了一定资本和经验后,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些小型产业,带动地方发展。如现任镇双祠堂村村支部书记的冯立,就是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中的典型代表。2024年,冯立从成都回到后,在石富社区投资近500万元,建立起市蜀香园食品厂,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3000余亩。
(二)消极影响
一是耕地利用率下降。首先表现在耕种面积减少,土地抛荒。在走访的20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户中,有9户土地全部抛荒,5户土地部分抛荒。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土地抛荒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78.5%。其次,表现在粗放型耕种,广种薄收,省事田、懒人田随处可见,田地越来越瘦,粮食靠杂交稻高产。再者,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很多农民已不再把经济发展寄托在那一亩三分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占88.2%,油料、蔬菜和瓜果等经济作物占11.8%。
二是使当地政府负担加重。首先,留守儿童、留守老年、留守妇女造成的教育、医疗、医保、救助、纠纷等问题导致政府负担加重。其次,农村治安问题恶化,村民的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失窃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在冬季,家禽失窃比较严重。
三是对留守儿童成长不利。外出务工导致家中儿童留守,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和父母较长时间分离,孩子们会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情感的适时表达,容易造成自闭、暴力等性格扭曲(举一个具体案例)。另一方面,爷爷奶奶这一代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文化教育和科学引导培养,教育管理全部压在了学校老师的身上。该镇共有留守儿童近800余人,凸显了“隔代管教监护难,溺爱教育难,缺乏管护安全难,管理脱节成长难”四难问题。
四是留守老年人身边无人赡养。子女长期在外打工不能按时回家,造成老年人孤独感增加。由于青壮年人绝大多数都出外打工,家中老人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从事农务,生活很辛苦。一旦生病,也都要靠自己。甚至有些时候,外出打工的子女在外生活条件不好,老人还要拿出自己仅有的储蓄来接济孩子。如村4社的唐志军夫妇,带着两个孙儿孙女,完全靠自己在家务农的收入供他们俩读书。
五是留守妇女问题影响家庭和睦。由于家庭中男性劳动力的长期缺失,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大部分留守妇女的丈夫一年回家1-2次,有的甚至几年都未回过家,留守妇女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导致许多家庭出现了婚姻危机。(举例说明)
六是不利于当地发展。全镇年满50岁以上的村三职干部达48人,占村干部的78.6%,由于年龄较大,村两委干部接受新鲜事物、带动村民发展致富能力较弱,外出务工的优秀年轻人也不愿意当村干部。青壮年的外出导致当地一些基础建设缺乏劳动力。以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农村建设为例,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青壮年,参与工程建设的普通劳工90%都是外地招过来的。
四、化解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的思路,就是要使农村留的住人,村民愿意留下来,具体来说,就是能挣到钱、有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这个思路出发,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的道路建设,要使农民生产生活物资和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能顺利的运送。目前镇还有1%的村没有水泥路,还有14.5公里村道路没有硬化。加大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建立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医疗保障体系,加强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鼓励规模经营。用好用活国家对农村的项目资金,探索尝试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加快土地流转,把土地有偿转包给有能力的经营业主,或培育扶持种养殖大户,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当地群众就业。
(三)加强乡镇企业建设。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教育,鼓励一些有回乡兴办企业意向的人员回乡办厂,并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通过发展企业使一些不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实现“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
(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对那些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学生让其在学校吃住,由学校统一加强管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课余时间由学校负责监护,由老师一对一进行教导。购置电脑,建立留守儿童家长群,构建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共同引导孩子良性成长。
(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结合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举办农业科技、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育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使每位留守劳动力真正掌握1—2门适用技术,实现农村留守劳动力又体力型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变,弥补当前农村技术、劳力的不足。
和谐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4月初,宋国胜局长带领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有关同志,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到联系单位和城管执法一线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城管执法队伍的现状
我局现有
一、
二、
三、四和机动大队共五个直属执法大队,均为正科级建制,执法人员编制119名,其中,20__年组建城建监察支队时公开招录90人,20__年成立城管执法局时从市政、园林部门划转28人。为了进一步充实管理力量,20__年,通过市人才交流中心,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0名城管协管员。城管执法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超过95%,30名城管协管员都是退伍军人。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管执法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狠下功夫。一是狠抓教育培训。开展经常性的集训活动,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组织纪律、队列训练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每周五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和各大队主要负责人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有关法制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信访制度》、《行政许可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和《业务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每月组织直属各大队开展一次执法案卷互查,每季度组织一次执法案卷检查。每周五召开业务例会,集体研究重大行政许可事项,通报督察考评情况。特别在执法活动中,严格坚持了持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考评制度。对进入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严格实行调查权、审查权、决定权三权分离。编印局《规章制度汇编》,发放全体执法人员人手一册,定期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三是自觉接受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城管执法特邀监督员。认真、高效地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政务公开,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设置电子触摸屏,将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服务时限等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实行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提高审批效率;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做到应公开的信息及时全面公开。四是加强督查考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组建联合督察组,制定督察考评细则,对城管执法和市容管理实行全天候督察,编发《督察通报》,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整改到位,并按项扣分,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作风教育月”、“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队伍自身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城管部门的社会形象明显改善,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市局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省法制办表彰,全体城管执法队员都能自觉做到遵纪守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至今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二、当前城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们在城管队伍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我们还存在认识上不到位、能力上不适应、作风上不扎实、体制上不完善等问题和差距,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作风不扎实。少数同志责任心不强,态度消极,遇到问题和矛盾绕道走,工作被动应付,办事效率低下。二是创新意识不够。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面对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三是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有的干部视野不开阔,大局意识不强,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有的对科学发展观一知半解,不能结合工作实际,灵活运用;有的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平庸自满,裹足不前。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水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要有:一是管理对象法制观念淡薄。城市管理的对象大多为社会弱势群体,城管法制意识不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不以为然,经常跟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甚至暴力抗法,阻碍城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少数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其利益时,就不断举报,要求严管,但是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又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老百姓,欺侮外地人或者无根据地指责城管执法部门把罚没款物拿回去私分等,不仅给执法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三是城管执法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全国还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只是散见于其它法律法规中,而且这些法律法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只有禁止性条款,却没有强制性规定或处罚种类单一 ,强制执法权限不足,在执法过程中,许多执法人员的人身遭受伤害,给执法人员身心带来了极大创伤,造成了执法工作的被动。四是日常教育培训不够。城管工作突发性、反复性强,需要执法人员时刻坚守工作岗位,实施持续性的监管,这就使得执法人员集中教育培训的时间受到限制,不能开展系
统性的教育培训,对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也不能集中研讨解决办法。五是个别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管队伍中,个别人员原则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领悟水准参差不齐,办案质量不高。总之,虽然我们在城管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决不能忽视,要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差距、析原因、订措施、建机制,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管理严、服务好的城管执法队伍。
三、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城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执法队伍。
(一)全面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创造力。思想建设是班子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先进性建设的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努力做到“ 三个到位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到位,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高尚的精神,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革创新精神激励鼓舞广大干部职工,实现城管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教育培训到位,用丰富的知识塑造人。要引导和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生追求,自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要求,大力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加强专业培训、岗位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不断完善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
(二)全面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组织建设是队伍建设的保障,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城管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选人用人。因此,加强组织建设,要努力做到“两个加大”:一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继续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按照“德、能、勤、绩、廉
”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为城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深入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和调动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解热点、破难点、出实绩、见实效。二是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继续坚持城管执法、市容环卫和创建工作联合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要将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在精神鼓励上分开层次,在物质奖励上拉开档次,在干部使用上体现差别。力求更加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加强作风建设是班子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作风建设,要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宗旨意识。要按照
“两个务必 ”和“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虚心学习,改进工作;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继续弘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二是强化工作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决策权。要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执法一线,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对策性研究,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出力,问题在一线解决。三是强化工作落实。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要把握重点抓落实,将工作任务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分解,突出重点中的重点,把握关键中的关键;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对照各项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通过明查暗访、追踪督办等形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提高效率抓落实,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公信力。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强化城管队伍的自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广开言路,建立监督制约网络。要通过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聘请城管执法监督员、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以及召开管理服务相对人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和途径,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整改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改善队伍形象。二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实施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廉政谈话实施办法》等廉政建设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坚持文明执法。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的语言要规范文明,着装要统一整齐,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时,要坚持说服教育为主、宣传劝导在先,严禁与相对人发生肢体冲突,群众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理解的要耐心解释。对各种不规范执法行为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四是坚持秉公执法。严禁违法行使职权或滥用职权,不得从事与执法工作相关的经营活动,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越权执法、违背法定执法程序等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____年起,____县纪委积极探索加强派驻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思路,推行向各县直部门单位派驻纪检组织的作法,实现了对县直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关口前置、工作重心下移。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求实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县直单位监督有效途径
坚持在学习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积极借鉴派驻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的成熟作法,分战线向县直单位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织。一是推进上力求四个到位:机构组建到位。按照性质相关、归口设置的原则,将县直各部门单位划分为综合、农林、公交、文卫、政法和财贸6条战线,分别组建了派驻县直单位纪检组,配备了纪检组组长或负责人。培训调研到位。开展了学习培训和外出考察活动,组织到其他市县乡镇派驻室进行了考察学习,深入各驻管部门单位进行座谈调研,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工作规范到位。研究制订了会议监督、工作报告、内部管理等17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图,统一建立了一帐二册三表四簿五档等基础资料,工作实现了规范统一。后勤保障到位。为各派驻纪检组协调解决了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并随时保障办公车辆。二是机制上做到四个明确:明确了管理权限。规定每个驻检组编制为3人,组长为正科级,人员编制、工资福利、组织关系以及管理考评等统一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明确了责任定位。对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具有的监督权、指导权、建议权和调查权四项权利进行了明确细化,确保派驻组织工作到位不越位,治乱不添乱。明确了工作关系。县直派驻纪检组织与县纪委监察局是被领导和领导关系,直接向县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工作;与所辖各部门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参与部门单位业务分工;与所辖单位纪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协调、指导驻管部门和单位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明确了管理要求。实行周五例会制度,主管领导与各派驻组一起总结分析本周工作,研究谋划下周思路。县纪委每月集中听取一次各派驻组工作,每季度对派驻工作进行一次实地督导检查,半年和年末时对派驻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测评。三是效果上实现四个防止:防止了权力失控。综合运用列席会议、现场监督、督导检查等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年初以来,共列席驻在部门各项会议31次,参议各类事项70余项,参与重大事项监督活动23次,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防止了决策失误。督促各部门单位制订《党委会重大决定集体票决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等制度53项,并认真监督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一步推进各部门单位科学民主决策。防止了行为失范。为县直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712份,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1批次,督促领导干部认真报告重大个人事项,对出现的廉政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预防,促进了驻管单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防止了工作失职。通过专项督导、明查暗访、半年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各驻管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驻管部门单位认真履行廉政建设工作职责,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二、深入剖析,充分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还处在摸索完善阶段,向县直部门派驻纪检组组织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制不全,不利监督。虽然明确了派驻纪检组对驻管单位有监督权,但对监督工作没有制订统一要求、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纪检组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对监督什么内容、以什么标准、方式监督、达到什么监督效果等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工作有时带有随意性,缺少规范性,影响了监督效果。
二是关系复杂,不愿监督。有的派驻纪检组长与驻管部门单位领导非常熟悉,或与驻管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碍于情面,不愿深入监督。有的从自身利益考虑,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发现问题时睁一只眼闭一支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监督作用弱化,职能发挥不好。
三是业务不熟,不会监督。大多数派驻组干部是从各单位、各乡镇干部转任,且集中培训时间较短,对纪检监察业务不精通,对工作程序不熟悉,进入角色有些慢,有些工作不够深入,仅停留在上传下达上。加上不了解所监督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运行状况、资金流向和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抓不住监督重点,找不准症结所在,导致监督上比较盲目,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配合不够,不能监督。有的被监督单位对设立县直派驻纪检组织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配合工作上不积极主动,有些情况不及时通报,有些文字材料不按时报送,导致驻检组信息渠道单一不畅。有的部门单位甚至存在抵触和防范心理,把派驻干部当成外人防范,有些重要工作会议,特别是涉及三重一大的会议不邀请或不及时邀请派驻纪检组织参加,导致无法对重点领域和环节实际有效监督。
五是常期驻在,不便监督。目前对派驻纪检组织实行分战线派驻,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受县纪委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但由于工作人员在驻在部门工作,县纪委无法实现全程直接管理,驻在部门又不便管理,不敢监督,在人员管理上存在真空地带,有管理两层皮现象。
三、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
加强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要从完善机制,创新形式入手,紧紧围绕强化监督这个重点,深入研究探索派驻工作规律,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派驻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一)以确保平稳运行为基础,优化工作格局。一是配齐配强人员。积极争取上级纪委和县委县政府对县直派驻工作的大力支持,认真核定并落实好人员编制和职级,确保人员数与工作量相匹配。同时,要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充实工作力量,通过面向社会招考、从基层纪检机关选调等方式把那些政治成熟、思想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工作,为做好县直派驻工作提供保障。二是做到专人专用。派驻纪检组长可以担任驻在单位党委委员(党组成员),并参加有关党委(党组)会议和行政会议,但不要参与或变相参与驻在单位业务分工,确保纪检组长从其他琐碎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监督工作,研究解决派驻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县直派驻纪检组织的考核机制,每年对派驻纪检组长进行一次述职考核,重点考核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完成所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向纪委及时报告请示重要事项、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切实提高派驻组织的责任和履职意识。同时,建立和完善联合督查、交叉办案、定期轮岗、目标管理等工作制度,激发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工作阻力。
(二)以提升人员素质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派驻工作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观念,敢于从监督的角度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在干部监督和查办案件中坚持原则,自觉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二是强化学习培训。针对派驻工作的实际和特点,认真制定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计划,并有组织,有步骤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同时,坚持多措并举,双管齐下,通过抽调参加委局机关的专项工作、协助办案、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党纪法纪意识和业务能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驻管部门会议、参与业务检查等方式学习熟悉驻管部门主要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派驻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纪检监察业务和驻管部门业务的双内行。三是加大指导力度。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和指导,每个纪委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和协调一个派驻纪检组工作,帮助派驻纪检监察组织把握工作重点和程序,研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基础软件,尽快帮助派驻工作走入正轨,看到成效。
(三)以改进工作方式为切入,增强监督效果。一是加强协调,取得支持。要加强和驻管单位的联系,使各单位充分认识派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派驻组的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工作程序,提高驻管部门党政一把手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更好地支持和配合派驻组开展工作。同时,要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各部门接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主动地向纪委汇报工作,取得县纪委监察局的支持和指导。二是主动融入,履职尽责。县直派驻纪检组织要坚持在融入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围绕驻管单位的工作中心,将监督的各项职能巧妙地融合、穿插于驻管单位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之中,通过主动参与驻管单位的重要工作、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履行对驻管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检查的职责。三是讲求方法,统筹推进。在整体推进派驻工作的同时,要选准工作的侧重点和突破点,抓住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重点事项和关键领域开展监督工作,确保派驻工作重点突出,事半功倍。
(四)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促进长效推进。一是推进统一管理。进一步强化派驻县直部门纪检组织统一管理模式,县纪委监察局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实行人、财、物统管,不但真管派驻干部的考察考核、交流任免及日常业务工作,而且要负责他们的工资福利和后勤保障,使派驻组织能够超脱于驻管部门之外,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提高行使监督权力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制订完善监督工作的会议参与、监督检查以及年度述廉、办案回避等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明确具体参与监督的环节、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遵,规范工作程序,依法依纪开展工作。三是抓好制度落实。认真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工程建设项目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考核问责制度,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考核。同时,要加大问责力度,对有意回避监督、规避问题,甚至制造阻力对抗监督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从机制上防止或减少不配合监督问题的发生。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活动报告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家园。7月9日至7月20日,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讲与生态调研
活动,向人们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在__镇__村__生态园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果实采摘与农田间作套作技术;在“捡起的是美德”卫生清洁活动中,队员们积极传播、践行环保观念;在检测卫河水质时,队员们认真取样分析,将包括色度、浊度与硬度的污染数据及时反馈给__市水利局;在推广绿色食品的过程中,队员们向市民耐心讲解肉蛋奶合理调配的比例,<莲山 课件>;为群众带来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
在__市__镇__开展的生态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鬼针草、荔枝草等当地常见的植物和采集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并针对其形态特征、药用价值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归档整理。在山里的六天时间里,
队员们搜集到了40多种动植物样本,并比对__以往生物资料进行查缺补漏,建立了此次__调研的动植物档案。“平时在课本里也学过这些植物,但是等亲眼见到这些植物的时候却认不出了,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啊,只有亲眼看到了摸到了才能真正记在心里。”队长__如是说到。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的队员们积极宣传和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市民带去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家园。
前不久,我们对××市区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上门访谈和打电话的形式,调研了××酒业有限公司、××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医院等13户非公有制企业。同时,到市直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核实。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现就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谈点初步认识。
一、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__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__在__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代领导人的科学论断,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确立国家主人翁地位,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也有明确的规定,如《劳动法》第8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__年7月27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省厂务公开条例》,该条例从__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厂务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当前,我市国有企业已是寥寥无几,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到__年8月底,我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237户,从业人员190535人,其中市本级746户,从业人员15780人。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壮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非公有制企业。如何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工作,是摆在我们前面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及其属性,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所具有的复杂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拖欠扣发职工工资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对职工利益的损害,以致劳动关系失去平衡,引发大量劳动争议、劳资纠纷案件。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__年全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49件,其中为劳动报酬争议的62件,拖欠工资31件,涉及劳动者当事人数318人。如果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就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3、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是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信息、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新科技型企业少、管理落后、规模不大是我市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大部分业主都是单打独斗,苦心经营,企业发展十分艰难。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行政决策只有广泛地吸取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才能更好地将科学的意志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战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施。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生产效率不仅取决于生产条件,也取决于工人的生产情绪。“满意的工人是高效的生产”。只有推行厂务公开,让职工知厂情、议厂事,才能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源泉,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的现状及分类
我们调查的13户企业,有国企改制过来的老企业,有最近几年招商引资进来的新企业,也有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调查发现,目前,地方工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到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工作还没有到位。这些企业既不了解厂务公开的概念,更不知道《××省厂务公开条例》从__年10月1日起施行。不过,他们中有的已经在无意识地从事厂务公开这项工作,只是没有制度化,随意性比较大。这些企业对推行厂务公开的态度,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动型。这类企业有8户,行动比较超前,工作透明度比较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主开明,日常民主管理比较规范。如江特电机公司,有一次由于质量事故造成20万元的损失,经理办公会初步决定对8名职工予以除名,当征求公司工会意见时,工会经过调查分析,对经理办公会的决定提出了只对3名负有重大责任的职工予以除名的建议。经理办公会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工会的意见。在江特公司,“有困难找工会”在职工中已深入人心。二是日常管理中能经常创造一些新形式,并以此来吸引职工,投身民主管理。有的多年坚持“提合理化建议”有奖活动;有的企业为职工提供免费或优惠午餐;有的经常开展文化活动;有的在职工结婚时提供小车,派代表参加婚礼等。
(2)接受型。这类企业有2户,态度比较积极,一听说要推行厂务公开,就觉得有必要,愿意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施厂务公开。如××固久紧固件公司和××浩风电器公司已经体验到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来维系企业,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来加快企业发展。
(3)反感型。这类企业有3户,一听说要求厂务公开就直接拒绝或者婉言谢绝调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想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有的认为单位就那么点人,那么点事,公开不公开都没多大关系;有的认为厂务公开是教工人和老板作对;有的认为职工知道得越多,就越难管理。这类企业劳资关系比较紧张。
三、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厂务公开工作随意化。突出表现为企业主的民主意识决定厂务公开的运作。企业主的民主意识强,公开的内容和次数就多;企业主的民主意识弱,公开的内容和次数就少;企业主想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想在什么范围公开就在什么范围公开,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2、公开内容缺乏规范化。从厂务公开的内容来看,只要是明显有利于企业增加收入,有利于企业减少成本,有利于企业和谐稳定的,企业主都想方设法公开,做得各有特色,如规章制度、职工培训、安全生产、评先评优等。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企业积极性不高,或者几乎没有公开,如按规定企业要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没有一户企业与员工签定了工资集体协议;有的企业与相对固定的员工签定了劳动合同,而与季节工未签定劳动合同。再如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按规定应该全部办理,但从这些企业来看,都只为职工办理了部分险种或个别险种,没有一户企业为职工交纳住房公积金。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企业主的态度密不可分。
3、公开形式缺乏程序化。厂务公开的形式很多,职代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都是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建立职代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职工维权难以得到保证;大多数企业把一些理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或表决通过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仅以厂情通报会的形式告知职工,全体员工大会也只是通报会而已。
我们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缺乏认识。首先,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认识。有的部门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私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一切活动应由企业主作主,政府部门无权也不应要求其开展厂务公开,否则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其次,有些企业主还缺乏认识。他们觉得企业只要有订单有生产能赚钱就好,企业发展了,职工有收入,厂务公开是小事,不必费那么大的功夫。第三,职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很多职工存在雇佣思想,认为非公有制企业都是老板说了算,“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管”,搞厂务公开也是走形式,参不参与民主管理无所谓,只要按时足额发工资就行了。
二是缺乏管理。一方面,厂务公开缺乏引导。在我们调查之前,非公有制企业对厂务公开这个概念还不太了解,没有引起重视,企业主不懂公开,不会公开。另一方面,劳动执法缺乏力度。劳动执法队伍建设、执法手段以及执法力度不足;劳动执法的权威尚未树立,依法调节劳资关系的法律意识还不强。
三是缺乏制度。在工作内容上,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工作程序上,没在规范的操作流程;在公开时限上,对应该规定的事项,没有明确要求;在评价考核上,对不公开、不完全公开、假公开等情况没有制度进行约束,也没有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
四是缺乏监督。大多数企业没有明确负责厂务公开日常工作的机构,也没有明确监督机构。有的企业工会没有专职干部,工会主席身兼数职;多数单位工会形同虚设,没有正确履行工会的职能;有的企业没有工会组织。据市总工会统计,全市只有2100多户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了工会,略超过全市非公有制企业8237户的四分之一。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领导体制,规范工作格局。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工作部署,把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全市贯彻《××省厂务公开条例》的实施意见,成立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组织实施,监察监督检查,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要做到“三抓三管”:“三抓”,即抓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抓实施,党政领导亲自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抓实效,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三管”,即管思想,结合中心组学习;管干部,结合民主评议;管落实,结合督查结果。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厂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厂务公开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违反厂务公开制度的举报和对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查处。工会要承担推行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厂务公开工作。
二是注重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抓好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成员的宣传教育。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厂务公开是国家、省、市要求实施的一项制度,是法律的规定,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重要工作。其次,要抓好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宣传教育。重点抓好一些规模较大,有影响力、职工多的企业,召开非公有制企业主动员大会,组织他们学习上级有关文件,讲清公开目的意义、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和公开方法,使他们消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地做好厂务公开工作。第三,抓好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采用召开会议、办墙报、公开专栏、印发资料和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厂务公开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组织和发动职工积极参与。
三是加强协调指导,务求真实有效。要深入实际,了解和掌握厂务公开的大致情况,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原则,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工作。根据不同类型企业,采取帮、扶、促、查四项措施:对“主动型”的企业“帮一帮”,指导其建立健全制度,充实公开内容,规范管理和建立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对“接受型”的企业“扶一扶”,指导其规范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和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对“反感型”的企业“促一促”,不厌其烦地多次走访,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督促他们尽快实行厂务公开;坚持经常性地“查一查”,制定《厂务公开考核细则》和责任追究奖罚制度,如规定凡劳动监察年审不合格的企业,工商年审不予通过。建议由监察局牵头组织工会、劳动、经贸委等部门,对各单位厂务公开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各单位,确保厂务公开真实、及时、有效。
九八年那场洪水过后,(洪灾,只是长江地区而言,而宁阳地区只能是称之为降雨量比往年稍多而已),宁阳地区这几年来一直比较干旱,尤其是夏季。
夏季,对以长江沿岸地区的人们来说,要时刻做好防汛准备,而对于山东大部分地区来说,则是做好防旱工作。山东省境内的宁阳县,曾是一个美丽的农业县,由于最近几年的干旱。宁阳县各城镇的粮食产量停留在98年水平甚至还有些下降。
今年暑假走访了最南的一个城镇,发现干旱给他们带来的危害着实不小,许多地方由于井水短乏,造成一些农业绝产。有一个沙庄村今年的受害情况就整个城镇来说是中等的。那里的农田,干的崩崩的,用锄,用铲,都是十分困难的。人们从早到晚,不分昼夜。由于地下水短缺,从水井带了流出的水量可以和茶碗里倒出的水相提并论,以往井里有水,不是太缺乏的时候,交易亩的大概用7,8个小时。用电大概有35良,可今年,浇一亩地14个小时还多。而电每小时大约4度。这种情况无疑是给人们雪上加霜,水流的地方,能有水浇地,多也罢少也罢,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事,花钱多少不说。至少还有玉米吃。想那些无水之地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干。想象一下吧,天地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游人曾夸张的说那些地方放一把火就可以让整块田着火。可以想象田里的苗都快成什么样了?
人们为了浇地,打了不知多少井/可是都没有多少水。甚至是没水。这样的劳作,耗时又耗力,可回头看对村里没多少帮助,我采访了一个打井队队长,究竟谁的情况了解一下,井水的多少一是:地下水的水位,二是:井的位置。若是能打在比较浅的地方,还有能打出水来,在目前这种水位越来越低的情况,竞若能搭载泉眼上市最好的事了,可泉眼又能有几个呢?而目前的打井还不能准确的找出它的位置。而人们只好望着新打的井感叹了。
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隐蔽的问题了。只不过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以我家乡来说,我们现在没安上自来水,以往的用水是靠压水机来满足的,今年暑假期间竟然旱到压水机都不行了,只有靠挑水来维持日常的用水情况,而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地下水下降太快,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快的原因,有时人们无节制的用水,以及人们无意见的对地下水的破坏。
不敢想象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人们还没意识到地下水的使用问题,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肆意的行为,惹恼了大自然,这是大自然对我们敲响的警钟,为了我们的生存,让我们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大自然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吧!
党的__大在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难看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不论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都必须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检验的最终标准。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以全面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廉政、能力等为内容的综合性能力建设和绩效改进活动。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冯霞带队,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效能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以“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开展了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行政文化“四位一体”的效能政府建设,限度地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体制突破,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了各部门审批处实体进驻、优化审批。按照“撤一建一”原则,由市编办发文,对市直各部门成立审批处,进驻中心的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和其他社会服务的18个部门共34个部门,将过去分散在106个处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门新成立的审批处,新成立的审批处整建制集中进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审批权的相对集中。以“人员进驻、首席授权、定岗定责、细化流程”四个环节为标准和抓手细化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再造了“一核三联动”系统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我市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埃森哲公司等国内外咨询机构合作,运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导流程再造实践。
三是联合审批,创新“一口进出、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登记受理审批事项,推行了四个阶段层面的并联审批,形成了4个层次在中心的流程闭环运行。
四是电子固化,对流程运行全程管控,创新权力运行的约束、监督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化流程,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和新流程的试运行,同步完善了电子审批网络系统。
五是纪检监察贴身跟进。市纪委监察局强化落实太原市效能投诉办法和集中监察、专项监察、电子监察、绩效监察等四项效能监察机制,定期对流程再造推进情况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落实。
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下,我市的以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突破口,开展效能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市建设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部门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有效回应社会公众需求,改进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与公信力,成为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一些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我市在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比如:部分干部对提高政府效能的认识不清。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改进工作、提高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有些行政部门还存在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讲行政成本,浪费严重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还有些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有些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不能人尽其才。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有些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政府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效能建设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要有效地发挥效能建设的作用,核心和关键在于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激励制约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政府效能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权力观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在继承以往政府效能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府效能建设。一是要创新政绩考评制度。转变传统的政绩考评观念,按照精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原则,互动、科学地制定考评指标。将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创新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以反思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计划控制职能为基础的任务分工流程设计,打破政府职能分工与机构层级的界限,实现单向性、分散性的工作方式向多维性、集成性工作方式的转变,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协调的行政运行体系和服务流程模式。实现政府审批业务流程优化。三是要创新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在强化重大事故后问责和对主要干部进行问责的基础上,建立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重点关注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政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得过且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问题和行政作风,逐步建立起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从源头上破解效能建设“中梗阻”难题,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创新奖惩激励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创新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和公开、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发挥每个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质的飞跃,推进政府高效运转。
(二)逐步构建跨部门跨单位的政府联动协调平台。在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简化办事程序,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实现组织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实现各部门及职能的协同,逐步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限度方便民众。要开展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适度分开的试点工作。为减少权力过于集中、部门利益化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在强化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探索政策制定、执行、监督适度分开、相互协调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针对当前政府职能重叠交叉的现状,逐步整合和归并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职能,有选择地设立宽职能的部委机构,切实减少部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顽疾。
95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