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研究背景: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开篇可以从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研究的必要性。
2. 明确研究目标:具体说明你的研究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优化查询性能、提升数据安全性、实现更高效的存储管理等。
3. 研究内容与方法:详细列出你将要研究的具体内容,如新型数据库模型、算法设计、系统架构改进等。介绍你打算采用的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实证研究等。
4. 技术路线与计划:给出整个研究的步骤和时间表,包括文献调研、模型设计、原型开发、测试验证等阶段,确保每个阶段的目标清晰。
5. 预期成果与意义:描述你的研究可能带来的创新点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行业发展等。
6.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前人的工作,找出你的研究与现有工作的差异和创新之处。
开头:
数据库技术作为支撑现代社会信息流转的关键,不断应对着数据量激增、数据类型多样化的新挑战。近年来,尽管在查询效率、数据安全和分布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具体的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方法)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结尾:
本研究将深入探讨(研究内容),采用(技术路线)逐步推进,预期能(预期成果)。这一工作不仅有望弥补现有数据库技术的不足,也将为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期待通过这项研究,促进数据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和利用打开新的可能。
本科开题报告是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及讲述初步构思的实验思路。
开题报告包括: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则是阐述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最后就是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写开题报告一切都是从题目出发,围绕这个题目进行讨论研究。所以要让你看到你的开题报告就能明白,你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你如何去通过实验或实践去证明你想要证明的观点。
文献综述
1具体的格式要求,不同的学校可能要求稍有不同,以学校提供的格式模板为准,如果没有详细说明的,参考标准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和论文一样是重视格式要求的,一般在要求你写开题报告时会有一个格式模板文件发给你。所以无论你是从哪复制粘贴都要注意符合目标格式。(如图)
我给你的更稳妥的建议是,如果从其他论文或文章上复制一些文字到你现在的开题报告上,不要先复制到底稿上。可以先复制到记事本上,然后编辑好再复制到底稿上。这样就能防止你有的时候忘记统一格式造成局部的格式不正确。(记事本上复制的文字默认是匹配目标格式的,而且排版工作量也稍少些)
2内容要求:
内容要求是对开题报告各部分应该阐述些什么样的内容作出统一的规定,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让人更容易一目了然地了解你的思路。不同的开题报告要求不同,这里以工科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求作为示范进行讲解。
基本要求:
(1)叙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现实意义。
(2)叙述所写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何研究进展,现代工艺流程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技术展望等。
(3)叙述所做课题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以及对该课题的趋势预测。
(4)最后列出作者所查阅的国内外参考文献(以上,含外文,写法与正文部分参考文献的的格式一致),且所列文献必须是综述作者阅读过的材料,不允许将所列文献中引用而自己并未阅读的文献列入。
(5)字数要求在2000字左右。
这里有5点要求,从这5点要求我们对开题报告就有一个基本雏形了。文章有1-3的要求可以分3段阐述。后面两个要求则是参考文献和字数要求,这些符号要求不难。怎么开始写文献综述呢?
第一步分析论文标题:我以一个标题为例:al添加对wc-co超细硬质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假设这是论文题目,这里的关键是al、wc-co超细硬质合金、腐蚀性能。
然后根据拆解关键词就得到有关第一点要求的一些背景:我们可以查阅比如wc-co超细硬质合金添加al的研究,还可以查阅wc-co超细硬质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等。然后根据这个背景引出wc-co超细硬质合金中添加al相比于其它的方法有何优点,这样就把目的和现实意义给讲清楚了。
第二段是讲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搜索:al添加对wc-co超细硬质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和这个更加相关的文章了。然后从中摘取一些研究成果的文字或者新闻报道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最后就阐述你想通过怎样的实验方法来验证你论文中提出的课题。这里可以参考前面说道的国内国外研究现状里使用的一些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安排的设备进行一个大概构思。
3搜索资料:
条理理清楚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搜索资料了。首先推荐的是找相关论文,因为相关论文可以提供给你的信息是最充足的。这里要使用到的是谷歌学术搜索。
前面我已经说道了怎么使用关键词。把标题的一些题干提取出来,然后就是关键词进行搜索。比如我们要写第一段研究背景时,我们就可以搜:wc-co超细硬质合金 al,wc-co超细硬质合金腐蚀性能。如果搜不到合适的可以让关键词的覆盖面更大些。
搜索之后什么样的搜索结果是有用的呢,如图,显示是pdf文档的搜索结果是有效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些结果是从一些提供论文的网站上搜索的摘录信息,而这篇论文是要收费才能下载的,如果你不想花钱这个结果对你无用。而pdf格式是直接可以下载下来的。
结果较少的时候尽量多找有用的结果,结果多的时候尽量找发布时间比较新的结果。
4将有用的文档都保存到一个文件夹中,因为以后写完开题报告之后写论文还会用到。一般论文是和你所学专业有关,所以你还可以从教材上找到些有用的资料。总之资料方面只要你能读懂它多一点更好。(读不懂就没必要)
最后就是开始组织文献综述的写作了。
5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后面有参考文献的引用,一是你参考的这篇论文本身可以作为参考文献,二是论文本身会引用相关文章并且会用1的上标标记,你可以去找寻论文末尾对应的文章然后使用引用的文章。但是即使你要引用某篇文章的内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表达,不要进行照搬式操作,既是能力问题也是态度问题。
end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第二部分是开题报告的重点:由要求可以看出分3个部分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其中前两个部分很简单(在写开题报告的时候会有一个上面下发给选题者的任务书,任务书中有内容和任务,从中可以提取12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则是需要自己制定的一个详细的研究方案。我们逐一来讲
选题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其实基本就是任务书中的任务,以工科本科论文的任务书为例,由于是实验性质的内容,所以会告诉你是进行哪几个实验。然后你在开题报告中把这部分交代清楚即可。
研究思路及方案
研究思路和方案就是重点了,怎么来写呢。
首先资料准备:
第一,如果有关于本课题相同的实验参考,是可以借鉴的。也就是说相关的学术论文可以为你的实验安排提供参考。但是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你使用的设备原料自然会不同,结果也可能有出入。总之不能是抄袭的形式。
第二,稍微麻烦点,根据任务书中提及的实验,具体去搜集一些实验信息然后,把它应用于你的课题。
文章形式
研究思路和方案怎么些呢,第一步是实验准备。原料和实验器材,能讲清楚的尽量讲清楚,有的实验器材不懂的可以大概涉及。
第二部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这个根据具体的实验不同自然不相同根据实际情况去描述。
第三部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评价。这一部分主要是说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对你这个实验设计做一个大概的评价。
如果是其它像社会类的论文也可这样参考:第一步就是调查构思。
第二步就是开展社会实践进行调查,要调查的人群面和调查具体题目是什么
第三步就是如何总结资料,如何做出分析。
最后是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最后面的就是工作进度具安排了,这个在任务书上面都有。无需在多做讲述。
本文主要是就如何构建内容方面进行阐述的,没有设计具体的例子。但是论文可以理解为都是按照一种条理清晰的思路去做的。思路清晰你做出的文章才越容易被别人看懂被别人理解。
题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一、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
我们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这就势必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二数学教学模式课题组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也即ld,英语为 learning disability);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中学生数学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二、立论依据
研究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它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优化教育环境。
研究内容:前提条件:首先,从现状看,我们高中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基于学生达到会考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层次要求,另一个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要求。两者都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教师对会考和高考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是对会考说明的深刻领会,另一方面是对高考说明的认真研究,作为高二数学教师,尤其要研究两个说明对学生要求上的差异。
其次,学生与各个层次的要求如何对号入座?我们对学生属于哪一种层次所要求的学生,应持有一种不带有任何偏见的、动态的观点。对于我们认为是属于能参加高考进一步深造的第一层次的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要求;对于大部份学生来说,是处在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的学生,实际上也只有少数学生。对第二层次学生的把握,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进行分层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研究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再因材施教。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
研究过程:通过1、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
2、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各有所得
3、变换辅导方式,培养自学能力
进行分层教学,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关键问题: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并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差生的转变和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称赞,促进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从而优化了教育环境。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使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落实。
创新之处:我们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四、研究基础(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等)
李园中学是一所嘉定区的普通高级中学,对于第二、三层次的学生较多,所以要求有更多的教师,更有有耐心的去关心、理解这一类学生,而且必须有奉献精神去对待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1、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
2、题时书写经常忽视关键词语或数据,论证时逻辑混乱。
3、做作业速度太慢,时间拖得太久。
4、不愿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作必要的记忆。
5、不爱阅读或阅读理解能力差。
6、上课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不愿进行思考,所提问题层次低。
以上均为我校存在学习障碍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利于不同的学生克服自己的学习障碍为目标而采取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良好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与巩固。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较高,但对分层教学意义和作用认识的不足。分层教学的决策和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可更现实、更具体、更周到,尤其不能出现优生不优,差生更差的局面。分层教学的模式仍有可改进或优化的地方。
我们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仍在实验和实践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教师的负担加重了,怎样把教师的负担也减下来,还应当继续探讨,也是决策者们应当探讨的课题。
设备:多媒体、计算器、部分教具
五、成果形式(主要研究阶段、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立足会考,兼顾高考,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要求,并确定了“开齐基础课,上满提高课,落实活动课”的可操作性方案。
第二阶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分层
第三阶段:从高一开始对教学内容就进行分层次安排。在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变换了辅导方式。我们采取了“个别辅导,分类推进”的办法。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为下次分层的实施,打下基础,总结经验。
最终完成时间:20__年6月
最终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
2、目前国际上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
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 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 p. 摩根公司等于 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
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 kmv模型。
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_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 credit risk模型。
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ss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忽略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模型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优势。
除上所述,国际上应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有许多,如神经网络分析模型、死亡率模型等等。
就我国而言,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同业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上,以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徐畅在《credit metrics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启示》[2024,3]中认为,credit 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张红舸和夏佳南在《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2024,11]中提出, kmv模型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早已引起我国学者对它的关注。他们对我国应用 kmv模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期能找到一种在我国适用的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度量方法。但我国目前对 kmv模型所涉及到的各参数的估计方法都没有较好的研究结论,这势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要寻求一些替代指标进行近似评估。而这种近似的替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不准确。作者也在文章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使用 kmv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姚传娟、李源和夏苏林在《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与credit risk+模型比较研究》[2024]中,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kmv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的共性及差异,对两模型各自特点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发现运用credit risk+模型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精确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乔小京和周石鹏在《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启示》[2024,10]中,对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即cpv进行了描述,credit portfolio view(cpv)模型将周期性因素纳入计量模型之中,将迁移概率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且通过模拟宏观因素对于模型的冲击来测定迁移概率的跨时演变,这样可以得到未来每一年的不同的迁移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credit metrics的方法计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var。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由于假定不同时期的迁移概率是静态的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曹道胜和何明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比较级其借鉴》[2024,10]中,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模型类型、回收率、现金流折现因子四个维度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kmv 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 +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合我国国庆的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在相关研究过程中随处都暴露出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经验,我国银行业应当大力加强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体系所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我国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强化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约束,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模板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下面为大家整理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模板范文,供大家去参考。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题目:(宋体小三)
系 别:宋体小三居中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同组人:
指 导 教 师:宋体小三居中
教师职称:
协助指导/联系教师:
教师职称:
年 月 日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优化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宋体小三加粗缩进2字符)
(内容宋体小四号)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对于毕业设计,应列出使用的设计方法和预期的实施方案;对于毕业论文,将题目改为“实施方案”,应列出预期的研究实施方案。)
五、进度计划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参考资料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一、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按照学校规定模版填写,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装订线在左侧,开题报告正文的行距为20磅。
二、开题报告封面上的一些栏目内容如果为空,可以不填,但不能将空栏删去。
三、对于开题报告封面上“协助指导/联系教师”一栏,若填写协助指导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协助指导教师”;若填写联系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联系教师”,并且将宽度调整为与上一行“指导教师”对齐。
四、开题报告封面上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例如“2024年12月31日”,字号为小三号。
五、开题报告封面上填写学院名称时,学院名称前后各空一个汉字符。
六、本填写说明只供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时使用,不要装订在开题报告或毕业设计(论文)中。模版中红色字是对字体、格式和填写内容的说明,开题报告撰写完毕后,应将红色字删去。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论述国民经济及行业发展(竞争)背景的基础上,论述该选题研究对于你企业的意义。这是开题前应当准备好的一部分,开题后也节省时间。
二、理论综述和应用状况(文献综述)
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要注意理论的前沿动态,比如研究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不仅要应用一般竞争战略的理论,而且要应用蓝海战略的理论,还要应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另外,战略柔性、战略协同、战略联盟等理论也有应用价值。
每一个理论都要从含义、产生背景、适用条件、应用价值、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结合论文主题进行论述。应用状况应概要地阐述你综述的理论在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应用状况。如果你的选题带有科学学位论文的性质,或者处于其他需要,就进行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的主要内容细化到章、节之后的目即可,但要能说出每一部分的要点和打算怎么写。
注意:这里要提供一个完整的论文提纲,具体格式如下: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1.2行业处于发展的成长期
1.2选题意义
1.3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综述及应用状况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调研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还是文献研究法,是规范研究法还是实证研究法。
注意:预计采用的每一种方法都要有可行的计划,比如,计划访谈哪些内容、哪些人、什么时候实施访谈等等。
五、预期的创新点或应用价值
预计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到何种程度。创新点不师你研究了什么,而是通过研究提出什么观点,应用了什么新的材料,得出什么新的结论,设计了什么理论模型,建立了什么理论或应用模式,制定了什么新的管理方案,等等。
六、预期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就是完成论文可能遇到的困难、应对办法及可能效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要列出你为开题已经阅读的文献,当然是与你的论文密切相关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阅读那些没有价值的文献;不要限于书籍,要以文章为主。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应在50本以上。
开题报告的篇幅一般在4000--7000字。a4纸;标题可以用四号字或三号字,正文五号字;1.5倍行距。
陈述时,可以用ppt,也可以用word。开题前将word文本打印4份,三位老师每人一份,学员自己使用一份。
八、mba论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绪论 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工具、论文思路与结构、创新点等。
第二章 理论综述及应用状况指你综述的理论在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应用状况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主体内容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至少要写两章,至多写四章。一定要应用理论和分析工具,如五力模型、价值链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包括两部分:一是研究的主要结论,二是论文的不足,三是进一步研究展望。
其他内容如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谢辞等,参照学校统一的要求执行。务必在写第一稿时就按规范动手,免得日后多费功夫。参见我自己总结的文件提醒:开题时要求填写主要内容或摘要,目的是提高论文工作的计划性。论文完成后一定要重新写摘要。
知识扩展:emba论文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emba论文开题报告摘要:
e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文献调研、相关技术发展水平、具体实验室条件、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决定,对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论述了以问题作为开题报告中心和整体思路的观点,分析了开题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emba论文开题报告关键词:
emba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问题;评价中图分类号:开题报告的作用和整体思路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硕士研究生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个学期末或者第四个学期初,即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实施之前.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也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开题报告,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议评审《开题报告书》。一般,对开题报告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同意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emba论文开题报告需要修改报告.有的要求书面回答开题报告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对于不合格者,必须重做开题报告,通常只有一次重做报告机会,而且在一个学期以后。
emba论文开题报告在审核开题报告时,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研究生,则认为不宜进入论文阶段,通过中期筛选淘汰.有的单位还要求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尤其对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可是,对如何做好开题报告的文章很少见到,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开题报告比硕士生开题报告要复杂得多,以下只针对硕士生开题报告加以论述. 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不同。emba论文开题报告在科研中,重点项目要求写可行性论证等报告,一般项目写开题报告,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由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编写,涉及深度和广度都远大于硕士生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选择论文研究题目、辨认难点、确定技术路线、怎样计划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训练。对应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过程,开题报告相当于《设想方案》和《实施方案》的阶段。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初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中学各个学科来说,作业都是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状况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老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反馈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认知水平及操作运用情况,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大家都注重了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改革,却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评价方面思考的较少。因而也就形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作业模式。比如我们在许多学校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时总会说:“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本__页的作业做完交上来”。这种简单粗放的传统作业布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极其有限,成为长期制约历史教学发展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历史作业模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完成历史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传统历史作业模式下,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欠缺;
第三、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使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容易程式化,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不大;
第四、历史老师长期将班里的优秀生与学困生进行“一锅烩”式的作业布置,就会造成优秀生觉得没意思,学困生无法适应等状况。从而降低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所存在的这些弊端,若不尽快改变,将会给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针对上述这些传统落后的作业模式,试图通过调查、实验、论证、分析、研究,找出这些传统作业模式的缺陷,并针对这些弊端,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新颖的历史作业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通过这些新方法使历史教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理念,同时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作业感受,让学生们由过去的应付历史作业到现在的喜欢做历史作业,进而使学生在这种新颖有趣、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历史作业之中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愈加喜欢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名称的界定
所谓“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2、课题名称的解读
对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作业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研究,对于教师,在研究中试图给他们一种既能全面掌控学生,又能逐步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成绩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带给他们一些自己比较喜欢、便于操作而且行之有效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角度
在课题研究方向上,我们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总结开创一种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与评价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还要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教师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召集课题组及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对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都进行充分的整合、分析、论证,并在实验班级进行有效的尝试,进而总结出一些对历史教学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作业布置理念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课题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听课调研、师生座谈、跟踪实验并结合有关文献理论的研究等方式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__年4月初——9月初)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讨论研究筹备课题的申报立项等工作,并将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即由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申请报告,并考虑制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即开题报告);考察并确定实验学校和班级,即陕鼓子校的高一年级六个班的学生。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具体参与实验,并负责搜集和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写和收发问卷调查表及调查分析报告等。课题组在对课题进行研究之前,要对课题实验学校以及周边一些高中进行走访调查,力争掌握更多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将涵盖各校历史老师对历史作业的常用布置方法;学生对各种作业布置方式的看法;老师对历史作业布置的一些想法及学生对作业布置方式的建议等。
2、中期实验阶段:(20__年9月中旬——20__年1月上旬)
(1)课题组将对调查搜集到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整理,并针对整理出来的数据,初步得出区域内历史作业布置上的问题所在;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吸收国内外的一些优秀历史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奇思妙想,来展示一套先进的的作业布置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
(3)结合课题实验学校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划定的高一年级六个实验班内进行分层次、分组别的具体的实验,并从实验中总结出一些操作性较强而且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
(4)在充分验证、反复实践之后,课题组将对有关作业布置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汇总、成文,由课题实验老师撰写阶段性教学实验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实验小结。再由课题负责人撰写小课题中期报告。
3、后期总结结题阶段:( 20__年元月中旬——20__年5月底)
收集前期所有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提炼、分析、概括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由张涛老师撰写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由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并将课题研究成果主件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交给西安市有关专家进行评审、鉴定;准备好所有课题研究的文本资料与影像资料等待结题。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课题成果预期
1、总结并推出一套全新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总结出若干套具体的历史作业布置方式供教师借鉴;
2、在实验学校老师中间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风气;
3、能让这种全新的作业布置模式带给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热爱并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4、进而通过教研室,逐步在全区推行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改革尝试。
二、课题成果的呈现
1、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研究论文;
3、关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形式下的作业布置实例若干;
4、《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5、《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6、《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语范文
该生研究的论文题目为《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国化”》,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入手,深入剖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阶段、途径、表现及影响因素,旨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该论文完成之后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建设;在实践上对后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吸收、运用、发展有指导意义,并为中国实践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该探究将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围绕“后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化”两个核心,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概述,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该理论;研究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与过程,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其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及发展轨迹;整理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及表现,以研究其渗入中国的具体方式及带来的影响;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影响因素,探索其中国化的'深层原因;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吸取经验与教训;总结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为中国引进其他国外优秀教育理论提供借鉴。
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仅只是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研究,而是针对其中国化的过程进行研究,在整理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过程、途径、表现等内容,更深入分析其中国化进行的影响因素并深化得到启示,并为其他优秀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提供借鉴。
该研究的选题立意明确,技术路线可靠,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切实有效。该生对后现代文化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中国化”方面的文献做了细致的整理并得到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相信其能够顺利完成本研究并撰写出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同意开题。
一、研究内容简介
尽管我国能源储量丰富,但是面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消耗量,能源告急已经成为法律论文开题报告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能源供应形势相当严峻。今年入冬以来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更是使得油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气荒”、“油荒”这样的刺眼频频见诸报端,成为新闻热点。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禁要思考,能源供应告急是否仅仅要归咎于能源储量的不充分即能源供应源的问题。事实上,能源从才开采要终端用户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历经多重环节。包括能源开采、加工转换生产、运输、储备等一系列过称。因此,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在于从能源供应中输送这一环节入手,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以管网方式供应的的能源,研究其供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借鉴国外关于此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之道,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期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管网供应的严峻形势。
二、研究工作进展(已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已取得的成绩。不超过1000字)
经过大量有关能源网管供应安全方面资料的收集和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各位老师在开题时给与的指点和建议,现将本文的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1、能源管网供应安全的基本理论研究
本章主要论述两大问题:
(1)、首先是简单介绍有关能源的基本概念,以及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重点涉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现实需求量、通过供求缺口对未来油气供应趋势进行预测,其中重点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管网的建设现状以及发展目标;
(2)、其次是对能源管网供应安全这一概念、内涵及实质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并阐明了能源管网供应安全的内涵,即:①能源供应安全的“量”;②能源供应安全的“价”;③天然气供应安全的“质”。在此基础上,指出能源管网安全供应的目标应当是确保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全面的油气能源供应安全保障体系,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以期全面应对突发性能源供应中断及常规性供应短缺问题。
2、我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能源管网供应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
①基于管网的因素。包括:管网自身的缺陷;管网遭受的外力损伤;管网保护不足。
②基于我国能源市场结构的因素。国家控股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构成了绝对的市场主体,近百家中小石油公司多数靠承包国有公司放弃的低品位边缘油田生存。这种上游市场结构使得油气行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形成能源多元化、全国统一的、开放的能源市场,难以保障供应的稳定性。
③基于能源供应应急储备制度不完善的因素。石油天然气储备从使用目的可分为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战略储备为政府所拥有,而商业储备为供应销售商和消费者所拥有。商业储备对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有重要的保证作用,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平均运距的加大,以及用气量的季节性和昼夜性变化,就会出现如何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和连续供气的问题。天然气储备安全从天然气供应安全的特征来看,也是对于“量”的一个保障,不过其更侧重于应对非正常供应状态。
(2)、我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
缺乏对油气行业安全实施经济监管的法律法规。目前,规制天然气行业的法律框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普遍适用的法律,主要是环境保护、质量标准、土地管理、价格、税收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部分是适用于油气行业的专门法律,适用于长输管网的专门法规只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和两部关于处理石油天然气管道与公路、铁路相互关系的规定,而这都是侧重技术、安全方面的规制。
缺乏专门的统一的监管机构。目前,我国政府在能源行业的上、中、下游一律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政府主管部门既是政策制定者也是执行者,没有独立的监管机构,也没有一套符合现代监管要求的法律程序。现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不利于形成统一监管体系,不仅在中央一级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对能源行业进行监管,而且对跨省的区域性管网也难以设立相应的监管主体。
3、国外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
能源输送管网属于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自然垄断特点,因此,各国在法律中明文规定了对于石油天然气管网规制和管理的目标,即确保管网的开放,一切合格管输服务的企业都有权进入管网,防止管道经营者滥用自然垄断的市场优势地位操纵收费价格和限制管网使用者公平进入管道;在保护管网用户和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时,确保管道经营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以便提供长期稳定的石油天然气运输和配送服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各主要国家都依法设有政府能源主管机构,其中下设了专门分管油气管网的监管机构。政府在这一领域的监管重点是市场参与者对管网的公平准入、管道企业的管输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
世界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国在其天然气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管网经济监管模式,即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规则式经济监管模式和以英国为典范的欧洲许可证式监管模式。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继续搜集资料,吸收中期答辩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完成论文的后半部分,并于2024年1月完成学位论文的初稿,而后交予导师评阅。
2、结合导师意见,不断改进论文措辞和研究视角,在2024年2月之前完成论文的修改。
3、不断吸收学术界关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论文,并于2024年3月完成论文的格式校对工作,准备预答辩。
四、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五、中期考核结果(请在相应等级后的“”内打“√”,并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
考核结果: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评语:
修改意见:
中期考核专家小组签名:
组长
成员
时间: 年 月 日
附:论文提纲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2、能源管网供应安全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我国能源管网现状
2.1.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和能源网管建设现状
2.1.2能源管网供应安全的内涵与目标
2.2 能源管网供应安全与能源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2.2.1我国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2.2.2能源管网供应安全与供应安全的关系
2.2.3能源管网供应安全与供应市场有效竞争的关系
2.2.4能源管网供应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3 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在能源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4 从经济法角度研究能源管网供应安全的必要性
3、 我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能源管网供应面临的安全问题
3.1.1 基于管网的因素。
3.1.2 基于我国能源市场结构的因素。
3.1.3 基于能源供应应急储备制度不完善的因素
3.2 我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不足与缺陷
3.2.1 缺乏对油气行业安全实施经济监管的法律法规
3.2.2 缺乏专门的统一的监管机构。
3.2.3 缺乏能源定价机制
4、国外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4.1 国外法律制度介绍
4.1.1美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
4.1.2英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
4.2 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4.2.1 美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经验
4.2.1 英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经验
5、我国能源管网供应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5.1 法律论文开题报告能源供应设施的技术安全性
5.2 能源供应企业储备义务
5.3 能源供应事故的通报义务
5.4 政府对能源供应来源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5.5 政府的能源供应安全监管责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__年12月,开题会。
__年1月~__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__年3月~__年6月,各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__年7月~__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__年12月,开题会。
__年1月~__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__年3月~__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__年7月~__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影响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全新时代,我国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传统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国内的企业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而到了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中时,我国国内的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国内竞争对手的压力,还需要面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因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促使我国相关工作者进行不断的创新,寻找全新的思路来应对日益激烈的挑战。
一、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概述
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者提出,如果想要在当下的环境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施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效果与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各项战略的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者认为,目前的人力资源有着很多的特性,例如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灵活性等,这些特性都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必须对人力资源的这些特性进行了解,并针对于这些特性为企业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果也就是其管理效能,其主要包括三大类测量标准,分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外部配比度、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本身的效能。其中企业人自力资源外部的配比度主要就是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人力资源所起到的执行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对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表现,其主要强调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策略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程度,也就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员工所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员工本身的职业素养培养效果,同时还包括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度。而人力资源本身的效能也是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效能的重要评价标准,其内容较多,囊括了员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全部工作绩效,属于一类综合性评价数据。
二、人力资源循证决策的概述
循证决策的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主要是以当时已经被大众所关注的循证理论为基础,其早期被应用在教学领域、犯罪学领域、法学领域、医学领域等多个方面,在近代时才被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并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效能,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应该将这一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能够对我国以往的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在面对时下日趋复杂的人力资源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现代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就应该不断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对风险的预判能力,稳定企业的发展。循证决策一般是以证据作为讨论的核心,其主要包括研究证据观、个体经验证据结合观以及多重证据观所组成。
其中研究证据管主要就是管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完全依据与科学化的管理证据来开展相关工作,并不会因个人主观判断和工作经验而产生变化,这种管理方法是完全理性化的管理模式。个人经验证据结合观是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科学化的证据相结合进行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个人主观意识和科学证据的结合,但是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下,需要相关管理者自行对各类证据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对于部分个人经验较少的管理人员相对不适用。多重证据观则指的是在按照科学化证据观的基础上,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提供帮助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的经验、证据等进行判断的综合性数据,这类管理理念能够实现管理者对管理决策的综合性考虑,并且根据相关证据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其要求相关管理者必须在得到4种以上的相关证据下才能够进行判断,相对于前两种证据观,这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全面性。
三、决策承诺理论和循证决策、人资资源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
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于循证决策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仅在近几年中才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循证决策理论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其对于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证据的更新有着较大的重视度,并以此作为工作的重点,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地帮助企业获得外部人力资源的支持,进而能够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同时相关研究者还提出了决策承诺理论,即是接受决策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工作者对于该项决策施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表现企业对于该项决策在施行过程中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想要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循证决策效能,首先就需要提升执行者的决策承诺效果,其三者之间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决策承诺在实际工作施行过程中一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员工对于新变革的决策本身就具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使得新决策在施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干扰,使得决策的承诺效果大打折扣,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执行者可能会看到决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面,因此增加了决策承诺效果,该项决策才能够真正得以实施。其次,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人力资源部门在对相关决策施行的过程中,一个细小的失误或延误都可能会对决策承诺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决策承诺效果。第三,企业所进行的各类决策之间都具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对于一项决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承诺较低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其后一系列的决策执行出现障碍,并且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影响机制
(一)二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研究显示,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着正相关关系,从二者的基本理论上来看,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就是强调以证据作为管理人力资源的依据,并指导相关员工对企业的决策进行执行。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也就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企业决策的完成效果。由此可见,如果人资资源循证决策模式能够在企业内部合理的开展,其所达到的效果即是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高,也就可能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在企业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执行能力也就反映了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而为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要将人力资源循证决策落到实处。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要提高对于循证决策理论的认知,并且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将这一理论落到实处。其次,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多为其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同时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量,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充分的筛选空间。第三,强化员工对于决策承诺理论的重视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决策要做到最优化执行,不能够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尽最大可能避免个人因素个企业整体决策承诺带来影响。
五、结语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施行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人力资源循证理论,通过不断对自身人力资源的完善,提高企业人力资管管理效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论文题目: 乡土地理教材在初中应用研究—--以信阳市区中学为例
一、选题的科学依据(1、选题背景;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背景:
起初关注乡土地理是缘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
第一部分前言中课程性质的实践性方面就提到乡土地理考察,在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提到乡土地理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说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又明确地阐述了对乡土地理标准:①运用地区,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②利用图文资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③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④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⑤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还提出了活动建议: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并做了如下说明:①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② 这里的“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也可以讲授本地区(省辖市)地理,或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③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加以落实。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课本课程。④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中,发现多次提到乡土地理。而且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解读》中对乡土地理用了一章进行解析,共三节。
第一节明确了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①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②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④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意义: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②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④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第二节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第三节提出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乡土地理教学实施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①熟悉家乡地理,②具备地理实践能力,③了解学生。
在官方发布的这两本重要的文件中能很清楚的发现乡土地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很多地区的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未能形成体系,甚至就没有。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乡土地理教材。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乡土地理教材取源于现实生活,其内容具有鲜明的不断更新的动态特征。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是学校地理教学中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一部分,也最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是实现地理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最切生活的素材、数据和案例,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的整合,打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地理课堂。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是“选自学生身边熟悉的紧密联系国情、为己所用的题材”,“对学生的地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给予指导。”因此,进行“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①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为设计乡土地理教材打下基础;
②通过了解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的现状,思考教材应用的问题;
③通过分析问题,掌握乡土地理教材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④通过提出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建议,推进乡土地理学科发展。
2.应用价值
①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②按照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原则,进行教材编制,丰富了地理教材的类型;
③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给予的科学设计,说明具体实施办法,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当地地理教师的积极性,并有助于促进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明确说明:“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科本课程。”但现实的中学并没有落实,甚至没有乡土地理教材。亟需相关研究指导实践。从查阅到的相关文献看,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关于乡土地理教育
乡土地理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落实乡土地理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乡土地理教育和爱乡爱国教育的好坏, 因此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看,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乡土地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对乡土地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但是,由于课时限制、分数要求等因素,乡土地理教育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限制。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乡土地理教育还存在很多困惑。
(2)关于乡土地理教学
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版)》 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 2000--2024 年之间, 国内学者在三大地理教学期刊 《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 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 69 篇, 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 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关于乡土地理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内关于如何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步入了新阶段。但总体而言我国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教材较少,还有待丰富。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拉萨市教育研究所郅昆山在《编写拉萨市乡土地理教材的几点建议》一文中,认为编好乡土地理教材可在:“新”、“特”、“实”、“情”四个字上下功夫。所谓“新”即编写的指导思想新,“特”则是教材要突出地方特色,“实”指教材的实践性,所谓“情”为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山西朔州师范杨军在《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一文中指出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时省、市、县相结合;二是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三是乡土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四是结合统编教材,注意实践性;五是要注意声文并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郑耀星在《编写地理教材中比较法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当前乡土地理教材乡土性不浓,主要是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没有抓住乡土地理内部各要素内部的主要矛盾,平均用力;二是没有抓住乡土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三是没有明确乡土地理向对于外界的特征。他提倡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者,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跳出本县框框,摆脱就事论事,多做比较,才能识得乡土真面目。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抓住本县(市)在所属地(市)、省,乃至国内外地位;二是比较出本县(市)与其他县(市)之间的差异性,从中看清本县(市)的特殊性;三是充分利用横向、纵向比较,全方位正确的反映本县(市)乡土地理各方面特征。
2.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乡土地理教育
学校乡土地理教育直到近代才逐步形成。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是学校乡土地理教育的开山鼻祖。他在《大教学论》中认为,地理学科是学生必修的20个科目之一,且学校地理应该系统讲授:“宇宙中最重要的事实:例如圆形的天球,大海的形状……尤其是他们本国的城市、山岳、河流和其他典型特征……”乡土地理教育己确定为学校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不断被许多教育家、地理学家所论述,也为许多地理教师所承认并努力地加以实践。18世纪中期的法国大教育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尔》中专门讲述了少年的“爱弥尔”应对自然界作详细的实地观察。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也强调了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生从认识自己学校场地和自己的乡村开始逐渐扩充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现代国外学校课程中,都比较重视乡土地理,将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组成部分,与本国地理,世界地理相提并论。日本在小学一、三年级设置乡土环境课程,初中二年级本国地理课程中含有乡土地理,高中地学课程中含周围日常生活中的地学内容。英、法两国都在不同阶段设置了乡土地理。巴西学校区域地理从社区地理、本州地理到本国地理、世界地理。美国的“同心圆”式课程理论,将地理课程从乡土开始作为这种理论的典型例子。可见,国外学校乡土地理教育历来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单独设置,有的是作为区域地理课程中单独组成设置,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分别开设了乡土地理或含有乡土地理的课程。
(2)关于乡土地理教学
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 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 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 《地理学——它的历史、 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 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 “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 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 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 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由此可见,在国外, 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关于乡土地理教材
在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时,德国他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容,如垃圾处理站的地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一般以问题导向开始,提出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用地理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澳大利亚的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在世界上是做得较有成效的,他们开发了土著人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河谷中学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定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但也存在工作量大、教学管理困难、社会难以理解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外在对乡土地理内容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独设置乡土地理内容,编写相应的乡土地理教材;另一是在有关本国地理和本省地理教学时要求教师联系乡土地理知识,没有单独编写乡土地理教材。
3.发展趋势
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乡土地理要求尚无较为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而新课改环境下的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单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逐步深入的展开相关研究,使乡土地理地理教育理论更加联系实际。
(四)主要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代稳,张美竹,秦趣,王金凤. 关于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24,06:95-97.
马爱元.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2024:2.
[3]张海. 我国乡土地理教材:历史变迁与发展思考[j]. 地理教学,2024,10:26-30.
[4]梁婷. 乡土地理教学浅议[j].新课程导学,2024,29:15.
[5]蔡梅. 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24,08:60-62.
[6]柯志坤. 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4,04:141+241.
[7]张卫青,徐宝芳. 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12:87-89.
[8]陈惠. 初中地理教材应用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4.
[9]赵媛,嵇昊威,管卫华,郝丽莎. 《江苏地理》教材编写体系与特色[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01:88-92.
[10]李素梅,滕星. 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49-55.
[11]袁书琪,郑耀星,刘恭祥. 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24,12:50-53.
[12]张爱琴. 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2024,10:12-15.
博硕士论文:
邓伟军. 中学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类型和编写原则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24.
陈惠. 初中地理教材应用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4.
[3]周升娟.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乡土地理教材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24.
[4]王信文. 乡土地理的教育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4.
[5]徐建华. 农村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24.
[6]戚永华. 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
[7]曹传道.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
[8]王海霞. 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及教材建设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4.
[9]赵欣. 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
[10]张雷. 探究式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
[11]韩晶. 延边地区初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24.
[12]黎蕴元.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4.
[13]袁华斌.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4.
[14]唐燕. 都市地区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4.
[15]赵国军. 重庆市乡土地理教学发展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4.
[16]李振云. 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4.
著作:
______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______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3]陈 澄,林培英.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4]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5]王静爱.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6]李永文,王静爱.中国省市区地理-河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7]杨载田.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概念与理论研究→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乡土地理教材设计”的思路进行。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明确相关的核心概念,在理论研究指导下编制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今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暂列提纲如下: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乡土地理教材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乡土地理教材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界定
一、乡土地理范围的界定
二、乡土地理的概念
三、乡土地理教材的内涵
第三章 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二、问卷调查的分析
第四章 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到位
二、经费和课时不充足
三、教师能力不够
四、地理学习基地不适合
五、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解决乡土地理教材在中学应用问题的策略
一、编制乡土地理教材。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保障经费和课时
三、地理教师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建设地理学习基地
五、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机制
第六章 进行乡土地理的设计
一、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原则
二、乡土地理教材的设计实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二)研究方案
1.前期调研阶段:20__年1月——20__年06月
(1)阅读有关教学评价的专业书籍,奠定理论基础。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把握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根据前期的理论积累,列出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2.理论研究阶段:20__年06月——20__年12月
(1)依据调查问卷,全面开展调查研究。
(2)分析调查结果,开展理论研究。
(3)写出论文初稿,提出对策建议。
3.完善提高阶段:20__年01月——20__年05月
(1)进行系统总结、修改完善论文。
(2)准备答辩。
三、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__.3—20__.5 搜集资料、设计访谈提纲
20__.6—20__.8 整理调查文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0__.9—20__.12 将文献资料和数据结果进行系统归纳、综合
20__.1—20__.4 修改、完善论文
20__.4—20__.5 准备答辩 写出文献综述
研究课题:旅游业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__ __
指导教师:__
研究时间:__年__月__日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经济性、服务性、依赖性、带动性、外向性、季节性。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旅游业能带动其他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全体的发展。所以是一业兴、百业兴。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同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2024年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总体形势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和发展势头劲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国际旅游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中心。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这20年里,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98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