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实践报告
栏目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热度:54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1. 简述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如提升职业技能、了解行业动态、积累人脉资源等。

2. 提出报告的目的和研究范围,例如关注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实践经历及影响因素。

二、方法与数据来源

3. 描述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

4. 说明数据来源,如校内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招聘记录、毕业生反馈等。

三、就业现状分析

5. 展示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等关键数据。

6. 分析不同专业领域、地区和性别间的就业差异。

7. 探讨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如市场需求、个人能力、实习经验等。

四、社会实践经历

8. 描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如实习、志愿者活动、创业项目等。

9. 分析社会实践对就业的影响,如提升就业竞争力、明确职业方向等。

10. 举例说明成功案例,展示社会实践的价值。

五、挑战与问题

11. 指出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如信息不对称、就业压力、技能匹配度低等。

1

2. 分析高校和社会在支持大学生就业实践方面的不足。

六、建议与展望

1

3. 提出改进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策略,如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等。

1

4. 预测未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趋势,为学生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2024年,中国高校的毕业生们又迎来了一次就业大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社会实践成为他们适应职场的关键环节。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这一年度的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情况,揭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结尾:

2024年的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反映出多元化的需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助力毕业生顺利过渡到职场,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强化校企合作等。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实践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为社会贡献他们的知识和才华。

第一篇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2750字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在调查中了解,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关注就业信息,而大部分则都是偶尔关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所选职业所作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工作的担心实际生活中却缺少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结论和建议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棋王还是表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政策,这就需要建立职业指导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就业需求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位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互适应的,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应当给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素质,又要考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会使自己的人生更顺利。

第二篇 2024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就业调查实践700字

出错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而在校大学生,择业观念认为应该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只有22.89%,先就业,后择业的则有65.26%而认为应该继续深造11有9.33% ,而自主创业则占2.55%;在校大学生大部分认为自己应该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占(17.16%),认为应具有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占14.80%,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为31.96%,专业知识和技能为29.0%;

在校大学生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兼职与进行专业实习;

现在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44.19%),而他们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53.85%);并且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主要考虑的事个人发展机会,而并不是地域与薪酬及福利。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应该尽早培养就业思想,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才能真正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三篇 就业的实践报告1800字

关于就业的实践报告范文1000字

关于就业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平阴县就业情况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大致了解人们对工作的要求和满意度、人们在选择工作时的价值取向。知道人们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二、社会实践方式: 个人实践

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解,获取其对于求职、待遇、工作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

三、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

20__年2月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城 四、社会实践的重点内容

自从走进了大学,求职与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关于求职与就业的情况的调查。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我于2024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百龙商城附近进行了关于求职与就业的情况的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行人、顾客和一些商场的工作人员。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不仅掌握了很多有关求职与就业方面的.资料和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其中在18—25年龄层的占78%,26—35年龄层的占16%。年轻人成为了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在调查中,有36.4%的人期望获得1500--2000元的月薪,30%的被调查者对2500--3000元的月薪认为满意,19%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3000--3500元的报酬。由此可以看出在被调查者当中,多劳多得、勤俭节约意识较强,对工作待遇问题有自己的原则与追求。由于调查地点的选择,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文化水平比较高,有73%的被调查者掌握英语,有1人掌握英、法、俄,三种语言;3人掌握第二外语。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仅占被调查总人数4%左右的中年人(35周岁以上)基本都是毕业以后通过学校分配获得工作,现在拥有2000--3000元的月收入,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教育改革和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希望找到一份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样才会长久,干劲也更足,但如此感性的选择也有其弊端,是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将能力运用到所需要

岗位,其中的轻重还得多权衡权衡。毕竟盲目求职是无法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站住脚的,学好专业知识和起到基础作用的公共课都非常有必要。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社会实践总结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多了解社会,把握机遇,早做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在大学里学好知识,提高能力,如此才能不惧挑战,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自立自强,回报社会。有一身真本领才能胸有成竹的面对未来!

第四篇 毛概社会实践之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3450字

一、背景

202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680万将再创新高!当听到这样一个统计数字之后,你做何感想?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空前的413万,这个数字比2024年多了80万,在校学生1500万左右,是1999年的2.5倍以上。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21世纪最初5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5%。中国大学生人数增长的速度十分可观,202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45万,2024年为212万,较上年增长了46%之多;2024年增长至280万后,大学毕业生人数于2024年突破300万,2024年又突破400万。教育部长周济在202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万人从大学毕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让我们意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同时,也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对人生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定位。

二、调查时间: 2024.11.10-2024.12.10

三、调查地点: 天津理工大学

四、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就业去向

六、调查方法: 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

七、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总体现状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使企业招聘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而且大学毕业生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脱环现象。

1 大学生就业现状一:人才供过于求 “扩招”提高了升学率但相应的就业率去没有相应提高,究其原因是岗位需求没有得到保障。

2 大学生就业现状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据有关国家部门专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学习时间的30%-70%,女生高于男生8.6个百分点,但结果却是男生就业率为35.5%,女生仅为17.5%——男生就业率女生的2倍。其中还有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对天津市三所高校2024年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就业率为79.5%。

3 大学生就业现状三: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大学的地域性差异,对学生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二)就业问题难分析

1、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大学生自身定位颇高,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发达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而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却很少。其实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结构性问题直接相关,由于引发了地域性就业差距拉大,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的情况并存,人才过剩与大学生低就业率并存。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如 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还有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不少毕业生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的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价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3、企业用人观的落后 首先,过 分 关 注 文 凭。不 少 用人机 构 认为,学 历 越 高 越 好。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差。其次,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胜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再者,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联系,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些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 竞 争。最后 ,过分 看 重 工 作 经 验 。经 验 不足 是 大学 毕 业生 最 大 的劣 势,不少企业 经 营 有 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的就业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沉重的压力。

八、针对本次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结果,我们建议:

1、学校应满腔热情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唱响主旋律,树立就业新理念。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人生观,用良好的择业观体现价值观。明确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务是奋斗、拼搏,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应成为当代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学校要实现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从一步到位向就业后择业的转变”、“从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的转变”、“从国营向民营的转变”、“从东部向西部的转变”、“从‘白领’向‘蓝领’‘灰领’的转变”、“从专心考研向‘两手准备’的转变”等;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到中小企业去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

2、学校要着力调整与就业市场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学校专业,以就业为重点调整专业课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谁先适应,谁先得益。“招生,教学,就业”再也不是孤立的三个环节,而是一个联动的整体

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教育从入学抓起只抓大学生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是临阵磨枪,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归根到底凭的是心理素质、做事能力。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规划、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课程和指导活动,将职业规划与择业培训纳入教学容,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大学阶段、人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增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和重视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本次调查显示5%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没有完全唤醒。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还要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科研竞赛,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还要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同学校所在地的企业联合建设创业实践基地,聘请专业教师和当地的企业家为兼职创业导师,最终形成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教授与企业家融为一体,学生与创业实践融为一体的结构体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并且可以想象,现在大学生的主要压力就来源于就业问题,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困扰着很多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都不是很满意,而矛盾的是大部分学生又认为专业技能对于就业很重要,这就为很多大学生敲响了警钟整个实践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好的团队合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胜过同样人数的个人奋战,问卷设计,发放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报告等活动,大家密切配合,使这次调查活动顺利完成。同时,使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魅力所在,也使我们提高了适应团队的能力。其次,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了校区学生就业情况,帮助身边的同学,学习对未来的生活有着深重的影响。最后,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就在这次的调查活动中,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分析等阶段我们依然会存在某种迷茫的状态,由此,我们只希望在以后的各种学习中,学习更多的知识,逐步完善自我。由于经验不足,调查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不一定都是当今大学生的现状。有点可能还没有调查到,有的有可能言过其实,但是大体上还是能反映我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鉴于阅历和学识有限,报告中可能会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请老师给予指正,并提出好的建议。

第五篇 就业见习实践报告2350字

就业见习实践报告

见习的缘由与目的:

走进了大学距离工作就不远了,工作也就成了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在现今社会,大部分单位在招聘时都打出 “有经验者优先”的旗号,可刚离开校园的我们最为缺乏的就是社会工作经验。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适应社会要求, 在大一结束后的暑假里我决定去亲身体验一下真正的社会。

实践过程:

首先是找工作。由于社会上有有人利用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发布虚假广告骗人骗钱的传言,开始时我选择了一家正规的中介中心注册,这样就可以免去受骗的后顾之忧。本以为暑期工作会非常好找,可一连等了好几天都没有合适的工作,不是单位要求只招女性就是工作时间跟自己作息时间不符。另外还有一些工作时间长而待遇低的工作也被我排除在外了。找不到工作的日子里我的心里开始急躁,情绪也变得不稳定,老觉得自己有种想发火的冲动,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失业和待业的人情绪那么不稳定。于是自己开始有意识的调理情绪。后来觉得中介信息更新太慢,就去看街上店门前贴的招聘广告,始终也没有合适的。在我开始找工作起的第九天里,终于等到信息再次更新,找到一份快餐店业务员的工作。至此,我的求职生涯才算告一段落。

紧接着就开始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份工作。第一天到快餐店报到心情是兴奋而忐忑的,兴奋自不必说,忐忑是因为我没有一点工作经验,也不熟悉快餐店的经营方式,更不必说业务员的工作范围和要求。在经理简单介绍了我们要做的工作后,我们就换上工作服开工了。第一次工作, 第一次跑业务,一起都是那么陌生,但既然想要经验也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凡事都有第一次。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一次真实的摆在我面前:第一天我的业务量为“0”!这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但我知道这时候退缩是没用的,只有努力去改变这个事实。第二天我期待的第一份订单终于如愿的到手了,我当时是那么激动,但在客人面前我还是克制住了。从此我信心大增,开始虚心向老业务员们请教经验,对自己的方式加以改善,慢慢地我的业务量开始增加,不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固定的老客户,他们的.支持更给了我莫大的工作动力。虽然到最后仍不能赶上老业务员的水平,但我对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有了坚定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看法,这也是我这次工作得到的最大收获!

工作期间我也曾注意过老板的经营方式,但却不怎么认同。老板也跟我们谈起过他的经历。老板初中学历,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经商,他家本来也是做些小买卖,他离开校园后就跟着父亲的方式走,在商场租了个门面做箱包买卖。在做了七八年有了些积蓄后又开起了快餐店,直到现在。或许是思想意识的禁锢,他在乎的只是自己怎么做而不太在乎顾客怎么想,认为自己做的顾客都会喜欢。在我们这批新业务员工作期间,我们负责的是去外面订外卖,在同行中我们的优势并

不大,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开始时我们几个业务员为了能提高业绩就经常去跟客户反馈意见,最后总结出的结论是由于这种普通的快餐店厨师水平不高,客人吃过几次总会腻了,因此我们的市场并不大。而且对于我们新市场的开发也不利。这里就有了我们业务员跟老板之间看不见的矛盾。老板总希望我们能给他尽量多的交订单,而我们却不能不有自己的打算,一次两次拿到大订单不难办到,只要开发新市场就可以了,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现实,这种普通水平的快餐想要在新市场中站住脚比较难。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亮点。我们也曾跟老板提议搞些特色菜或者请位水平高点的厨师,但都没有被采纳,老板认为这样挺好的,不愿再做改变。于是我们也就只好按照老步子走。我想我们必须承认并且接受两代人思想观念之间的差距,单纯作为一个临时的业务员我也应该尊重老板的意见,没有必要去破坏他已有的意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以前从没接触过如何做生意,因此我的意见也不一定是对的,毕竟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工作感想:

找工作不好找,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我现在才明白其实真实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里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问题,很多问题中又有复杂的关联,这么想起来生活的确会很累。因此就必须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自己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想到这里我真的很羡慕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我想那他们应该早就看透了生活成为个中高手吧。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真正明白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校园毕竟是太小了,我们在学校学的是理论知识,我们必须要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我们总以为在学校上课枯燥无味,总向往那些自语自在享受生活的人,总有着别人不知到的理想,总想着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但我现在开始明白,所有的想象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会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现在我也明白了人的潜力是需要自己去发掘的,太多的不自信只会把机会一次一次地从身边赶走。通过实践你可以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是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这次实践也让我坚定了坚持不放弃的信念,放弃就等于否定自己,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几乎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强于别人对自己的否定,这对一个人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结语:

自己不去接触社会就永远不会知道社会的规则,依此类推,任何东西不去接触就永远不会了解它。在学生阶段的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能只靠书本去认识它们,这样的认识太浅薄了,不能算是真正的认识。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去接触这个社会上的东西,俗话说人是社会的主人,我们要享有主人的权力就必须先了解社会,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被社会所左右,那样的生活不会幸福安乐的,只会是痛苦和无奈的。

第六篇 暑假见习就业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1350字

【摘要】

光阴如注,转眼之间我们竟大三了。看着身边脱去了一身稚气的同学,细数过去的这个暑假,仿佛昨天对我们来说就业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可是现在却越发的清晰了起来。尽管现在我们只是刚刚开始的大三,尽管我们中的很多人会选择继续读研,可是就业始终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为使大家尽早的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体验就业,0806201班的我们一齐开展了这次以“见习就业”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使大家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我们讨论决定这次实践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实践地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给大家充分的空间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体验的多样性能使我们对就业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从这次实践中看到现在的就业单位更看重的是什么,大学我们应该怎样充实的度过!

【实践感受和收获】

综合大家社会实践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到公司企业去实习;二是跟随院系组织的团队去单位实习考察;三是做考研就业的调查;四是做家教!

以下就是大家这个暑假对各自实践的一些真实的收获和感受!

一,企业实行型。

我班的陈志华,姜朝勇,周蕊,向全威,李晚南,张金狮等同学在暑假时到不同的企业参加工作,并且收获和感触很多。

陈志华同学暑假回到家乡许昌并在一家美模特头厂进行实习。这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出口模特头类产品的企业,工作完成之后,他结合自身的体会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作了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但就业率却由82%降至为71.9%。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增大,就业形势将进一步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习能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就我们目前学习专业来说,平时整天坐在教室自习室学习专业知识,很少出去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学习。

通过这次实践他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不知道事情,开阔了眼界,让自己的目标更清晰了,前进的道路更明朗了。对自己在以后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不会再感到从前的迷茫。

姜朝勇同学则是到太平洋保险公司进行了二十天的实习,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首先他对太平洋人寿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体验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公司的朝夕会,早上八点公司大厅里响起了气势雄浑的音乐,经这里的老员工介绍这是公司每周两次的“朝夕会”。正是通过这样的朝夕会,不仅把公司的员工团结在了一起,也能够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文化的宣导和对员工信心的树立都有巨大的好处。

第一次到省级分公司参观产品研发中心。刚听到保险公司也有“产品研发中心”感到非常的奇怪和好奇,保险也有产品可开发,当去了之后他也才明白。在这里涉居然及到了大量的数学问题,通过公司人员的介绍了解,在产品开发的后期基本是数学知识在支持,其中涉及到数理统计、概率、精算以及趋势分析等。第一次见工司客户。和一位公司职员去农村见一个客户,在这次客户见面会中他充分的感受到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性。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做工作的前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态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交流会中他说道:社会实践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他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篇 大学生的就业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600字

大学生的就业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__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__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__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__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__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__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__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__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几点经验,相信对我明年的求职应聘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八篇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主题调研实践报告4850字

时光飞逝,我们即将踏入大学生涯的倒数第二个年头—大三下学期,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离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更近了一步。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个为数不多的大学假期在规划一下自己的毕业之路,是考研?是出国?还是直接就业?因此借用这个假期,我访问一个人力资源公司,参加一场人才招聘会,走访一名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了解日语专业就业情况,并获得了自己些许感想。

一.科学规划

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美好的未来需要有个规划蓝图来指导。因此对于一个大三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我一早就确定了考研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在关于考研的事情上有迷茫。

大学本科三年级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事情,考研的方面有两方面的选择:

第一方面是考日语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这一选择可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日语专业,从事新闻日语方面的工作;或者是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语言类的学校,继续深造我的日语。由于个人日语底子中等,因此,我目前所定考研方向是苏州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至于跨专业考研,我曾咨询过扬州大学的日语老师,她建议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生,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另一方面是考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准备在国外读研究生。这对于一个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现实的。在国外可以了解更多国内所不能缺乏的资源、信息等。对说日语国家可以有个更好的了解,从而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但与此同时,日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日语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时是个限制因素。日语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就算对日语语法知识不是很了解。而且这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他们的一个特长。可以说他们同时掌握了两门专业知识。这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择业时,面对竞争也较大。

(2)日语专业面对的择业范围较为狭窄。一般,只能选择与日语专业有关的职业,而与日语专业相关的职业部外乎就是日语教师、翻译、新闻日语之类等。总之,相对与许多专业来说,日语专业的狭窄的。

(3)如果接着考研还是考日语专业的话,那么日语就不再是一种交流工具了,而变成了研究日语;如果跨专业考研,在选择所跨专业方面时也困难重重。由于日语专业大学四年都不学习数学,所以跨专业考研时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被缩小了,不能选择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就必须重新开始补习数学。

(4)出国读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选择国家方面,国家的消费水平是不是太高等问题也影响了选择。

因而,根据日语专业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我目前的规划是:通过考研成为苏州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同时继续深究二外—法语方面的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在职业选择方面,我计划成为一名日语教师,继续丰富自己在日语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社会调查

1.访问一个人力资源公司

这个寒假,我利用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所在家乡射阳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江苏省射阳宏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采访里面以为姓李的员工,我知道了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中介服务和劳动输出,并了解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时效性、能动性、两重性、智力性、再生性、连续性、时代性、社会性、消耗性等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功能是指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和发展。

2.参加一场人才招聘会

现在人才招聘会屡见不鲜,由这些招聘会的场次就可以知道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感受就业氛围。一月二十二日,我去了射阳县人才招聘市场,在人才市场里面转了一天,感受了现场的紧张氛围还有激烈竞争的残酷,感触良多。

(1)我们的专业知识太少

在面试的过程中,公司的负责人会注意所修科目,特别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科目。虽然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专业课,但与专业课相关联的科目拓展的太少,甚至没有任何拓展。多修一门课,就意味着多一些知识,多一些见解,理解问题的层次也会加深。因此,我们在选修科目时,不妨修一些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让自己多一分胜出的把握,避免以后在面试中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状况。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加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我们就能应付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的专业知识不够,连起码的知识都答不上,那就没办法去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竞争了。

(2)对所应聘的公司知道太少

在应聘的过程中,我闹了不少笑话。例如,刚落座便问,“你们公司是作什么的?”“你们有什么岗位啊?”“你们需不需要日语专业的学生?”,其实,在他们对面不到一米处便是该公司的简介、招聘岗位及要求。有的是扔下简历就走人,有的是同学帮投,更有甚者是父亲代子女投。对所应聘的公司、岗位都不了解,公司又怎会启用这种人呢?我们在投简历时,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挑选几家特别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公司,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衣着打扮不合适

在应聘时,有的同学蓬头垢面,有的香气冲鼻,有的随随便便,有的花枝招展,这些多少会影响自己的第一印象。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穿正装,不要过于随便,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说话时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

(4)我们的实践经验太少

从参加招聘会的人来看,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而企业招聘的职位大都要求1-2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最大难题。对于企业来讲,最希望的是有经验的人,因为那样可以省去很多的培训费用,降低用人的风险。公司很注重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即使是在某间公司作过兼职,也将成为应聘中的闪光点,成为取胜的有利筹码。因此,我们在以后的闲暇时间,应少上几次网,少逛几次街,多联系几家公司,多作些实际操作,多些实践经验。

(5)自信心不足

参加招聘会还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没有自信,好像觉得找工作是求人似的,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企业也是求贤若渴的,只有你很自信,企业才能有进一步了解你的兴趣,没有企业会录用一个连话都不敢说的人的。也许你本来很优秀,但是因为自己不注重形象,没有自信而与企业失之交臂的话,那也是很可惜的事情。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

3.走访一名日语专业的毕业生

由于需要考研方面资料的原因,我去走访了一名苏州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姐姐。她给了我很多日语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日语考研准备方面的建议:

(1)一定要打好基础。即使是上了大学,还是不能放松。考研的话竞争者很多,强人也很多。如何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基础要打好。词汇语法什么的一定不能放。大学里开设的精读泛读课、语法课,这些课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听。

(2)一定要多听多练听力这东西最主要还是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效果。如果坚持听透一个学期,日语听力水平很快就能获得优势。她推荐“听写”是个好方法,开始可能听不懂或者听懂几个单词,但只要慢慢来,就能听的越来越多。另外,还要多阅读,读英文读物,从易到难。

(3)多多抓住机会练习口语。多跟外教交流,学地道口语。

(4)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多了解对日语的学习很有帮助。

4.了解日语专业就业情况

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正面临着就业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目前的日语专业就业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现在,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日语水平不是很好,需要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随着中国的开放,日语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学日语的意识也在提高,学习日语的环境也在改善,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个技能,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日语人才来帮助他,这样对纯粹学习日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现在非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日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所以,非师范日语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目前日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日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日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XX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日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日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调查报告

(1)参加招聘会,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获得的知识是无限的。作为大三的学生,我感悟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这次参加招聘会的经验我相信会对我以后自己真正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以前我很不自信,认为自己是学校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以后自己找工作很难找。通过这次的招聘会,我了解到学校牌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接下来我要努力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多出去兼职和见习,多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抓住任何可以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2)日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日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日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据劳动人事部统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日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但是,由于日语专业的局限性,现代社会对日语人才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这种人才特征和市场定位迫切要求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在原有文学和语言学基础学习上增学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3)日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日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在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上,企业往往偏好有理工科背景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于是在日语专业的基础上分化出有较大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日语专业。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日语学习早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家商务又熟练掌握日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日语专业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定好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第九篇 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实践报告5050字

择业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大学生都有怎样的就业情况呢?看看社会实践报告吧。

1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也是参差不齐。2024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无疑又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2024年发布了就业形势分析评估。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就业失衡。总体趋势呈现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专科生供过于求。研究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比为1:50,也就是说平均50个就业岗位来争抢一个研究生。而本、专科生人数与岗位数之比还不到1:1。可以想见,人才就业失衡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些新问题。大学生违约、跳槽的现象开始跃然于水面。违约不仅给企业带来不便,同样也给大学生的信誉蒙上一层阴影。由此,社会上也曾讨论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误。有些大学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或者想自己创业,所以选择跳槽,这种行为还有待商榷,无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确。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对企业及单位有一定的误解。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引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二是市场的需求。

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

。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2024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___胡锦涛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___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2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实践报告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市场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成为目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面对和迫切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加以分析,以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展奋斗领域,突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除了带给人们物资与精神的富足外,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某些扭曲,当代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出现滋生和蔓延。在就业观上具体表现为:

1.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就业上过分选择经济较好、生活环境舒适、工作收入较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生毕业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一到国外、二到沿海、三到最赚钱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2.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作为就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33.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3.拉关系、找门路,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就业竞争。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上。每当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一些掌握人事任用生杀大权的人便成为一些想投机取巧的人的焦点。据调查,时至今日,仍有73%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3]。这无疑是一种与文明社会不协调的因素,这不仅是对工作岗位的亵渎,更是对广大大学毕业生的不平等的待遇。

上述这些不健康的就业观,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但我们需要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绝大多数都是八十年代左右出生的独生子女,这些家庭中的独子,在比较优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通过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可是毕业就面临失业。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太好,为了儿女上大学,金钱上已经不是什么智力投资,而是沉重的债务包袱。而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不仅家庭、学生都缺乏思想准备,政府和学校在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困难方面也缺乏经验。

所以,虽然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阶段,就业岗位逐年增多,每年都要增加800多万工作岗位,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2024年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为2500万人。我国失业率将高达20%[4],这也造就了一个好的岗位会有成千上万人来竞争的独特景观。因此,大学生们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就业的机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那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呢?第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些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旧观念,都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格格不入的。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百万人之多,不可能都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了这个机会当然幸运,但如果失去这种可能,难道就是人生的不幸吗?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这个狭隘的就业观念束缚中摆脱出来。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工农商学兵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走出这块小天地,何止七十二行,七千二百行都不止啊!有两则新闻,一个是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在西安卖猪肉[5],另一个是研究生唐忠华在四川当猪倌[6]。对这两则新闻,媒体和公众总是能将大学生职位的卑尊放大成焦点事件。普遍认为,大学生具有高端的专业知识,现在放弃专业去喂猪、卖肉,是人才浪费,如果那样,何必十年寒窗苦,枉费光阴穹度日?其实笔者认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白领诚可贵,蓝领价更高,为了能就业,两者皆可挑。靠自己的勤劳致富,靠自己的智慧赚钱都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的。所以,大学生要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因为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不是大学生挑岗位,而是岗位在挑有能力的适合的应聘者,如果不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就业的道路上,就难免四面碰壁。但如果大学生们能认清形势,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先就业,再择业,眼前可能就别有一番天地了。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对自身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如何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应好高骛远,这山看到那山高。对大学生来说,要切实认识到从学生走向社会人,进而走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第一次走上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以为自己本领在手,天下尽在掌握。一旦真正做起事来,难免心浮气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读了大学,按说对就业有期待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就此端起了架子,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认为非大城市不去,非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不去,这就大错特错了。就业,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大学毕业生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在扎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的同时,熟练地掌握一两项技能,文凭只是个敲门砖、介绍信,能不能胜任工作才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

当然,要想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光要求这些天之骄子转变旧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努力,走出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之路来。

作为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目前高校教育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教学上仍多延用过去的单纯的书本式的课堂教育,教师们往往只满足于教学上了多少课时,而学生们则满足于完成了多少学分。对学生的评价是是以分数定高下,而不是以能力定优劣。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是高分低能、考试型的学生,既缺乏组织交往能力,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无创新精神。因此作为高等院校,当务之急是改变旧的传统式的以书本、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方式,在加强传统知识教育的同时,肩负起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工作的责任,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就业观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使大学生们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对于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困难,走上工作岗位,走上创业道路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一方面应广开就业门路,提供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满足每年开几次大型招聘会,要下大力气,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应会同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就业需要在校设置专业。在传授技能方面,给大学生更多的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不会在招聘时,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将他们排除在就业大门之外。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可在税收、贷款、自谋职业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上述这些地区虽然条件艰苦,但却能充分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毕业生拥有就业的权利,同时也有为国家贡献才能的义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西部去工作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将大有作为。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们在就业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地增强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大力的帮助下,闯过就业这个难关,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大学生绝不是包袱,而是社会的财富。观念转变天地宽,何愁大学生就业难?

第十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实践报告4050字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实践报告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随着全国大学扩招完成,“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就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__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__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__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大学生就就业难”的现状,政府通过多方面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国家投资促进就业之外,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被视为解决就业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大连市是一个高校聚集的地方,目前有2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26万,如何解决每年数量巨大的大学生就业成了大连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大学校园里,有大学生一心想找到好的工作却不知道该怎么起步,有些同学尝试着接触社会,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开始利用学校社会提供的一些资源开始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对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也不再抱着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但是对于大学生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家还是很迷茫,虽然有许多成功的学长来学校传授经验并给予我们中肯的建议。但是“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到底在校期间需要培养怎样的技能,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企业,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有怎样的扶植政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践团队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路。

主题1 大学生就业观调研 时间:2024年11月1日

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先从原因下手。我们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应对就业问题的方法。

2024年11月1日, 我们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发放调研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涉及范围较广。

我们将团队分成三组,各自有各自的地点,对象。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深入寝室,耐心讲解来意,同学们的反应大不一样,有的同学积极参与,但也有少数同学积极性不高。当我们敲开一个个门,喊住一个个路人的时候,都要攒足足够的勇气,我们也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这种机会很难得的。当我们说出问卷的内容时,他们表示希望能从我们这里得到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对此我们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将我们了解的信息告诉他们。

经过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态度,选择积累经验和精挑细选的同学明显多于不惜代价找以一份高收入的同学。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眼光都比较长远,较以前只顾眼前利益有了很大提高。

2、在企业类型选择上,学生对政府机关、外资企业、私营民营、国有单位、事业单位等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在自己创业上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希望先进入企业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及支持才会考虑。

3、在就业城市中,选择留在毕业城市和去大城市发展的同学占多数,并纷纷表示在这些地点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但很少人会主动选择去西部等欠发达企业,这表明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待于提高。

4、在试用期后的期望薪酬中,同学们普遍都选择了3000元以上的标准。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同学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标准,反应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剖析。这种对自己认识的缺乏正是求职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怪现象的原因。

5、在大学生选择企业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中,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具有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体系及规范的公司管理制度。说明同学都具有明晰的职业规划,在谦虚的学习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6、同时,同学们在问卷中纷纷认为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有困难。但在求职过程中困扰的因素中,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等选项都成为同学们的热议话题。在解决这种就业难的问题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可以调整择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寻求必要的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7、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面,同学们都表示一般了解。但是都表示国家的政策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每一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将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对当今的就业形势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当今的就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并且充满了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不得不看到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竞争压力大、用人单位供求关系相差较大、应届毕业生经验不足等问题,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

主题二 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在了解了同学们由于就业的基本问题和就业观以后,团队同学在2024年11月15日参加了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馆举行的大型企业宣讲会。宣讲会现场有十几家企业正在进行招聘,我们经过简短的商议之后开始了我们与企业沟通的过程。

通过沟通我们总结如下几点。

一、企业用人的原则

当我们问及企业重视应聘者什么素质时,企业基本上都给出了相同的答答案。

1、在校期间学生工作方面。

进入公司便是步入社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都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认为学生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比较看重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工作经历、人际交往能力等经历。在综合素质中,企业领导对大学期间的学生工作经历看得格外重要。像国企、央企等有深厚企业文化的公司对具有各方面特长的员工会比较看重。

2、关于学习成绩

大部分公司会看重应聘者的学习成绩。有一些要求高的企业甚至希望招收获得过奖学金,通过英语四六级的同学。所以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一定不能懈怠,这与我们平常所听到的成绩在大学中不重要的言论有很大不同。

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1、对企业要忠诚

首先珍惜工作机会。在沟通过程中,一些小型企业表示,不是非常愿意招收大学的学生。一是大学的学生对薪资要求高,但自身的价值却往往达不到企业的期望。眼高手低的现象在中非常明显。其次,很多学生会把一些小企业做成进入社会的跳板。不以为企业做出贡献为目标,而是为了自身的经验积累。在这种企业中积累到一定经验后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更高更好的工作,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困扰。工作是一个人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工作怀着虔诚的态度。要看到工作的长远意义,而不能只看到暂时的艰苦、工作的压力和渺茫的前途。

2、对工作要热情

不少在校生对工作有非常美好的憧憬,在真正工作后发现与其想象不同。表现出浮躁、消极、怠慢。这种情况使企业对精挑细选的员工表示非常的失望。一个人如果对工作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觉得工作是一种苦役,感到厌恶,那么他一定不会有所成就。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才会越高。面对繁重工作如果你能心情愉快的去完成,也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3、对工作要负责

把企业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并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这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好员工。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讲,企业应是第二个家,有责任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你感觉现在的工作不像你认为的那样,不能很好的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也不要整天抱怨,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走向未来。

三、企业总结的大学生就业误区

1、择业只考虑主流行业,忽视冷门行业。

在宣讲会现场,一些热门行业摊位前被学生团团围住,相比之下冷门行业前人少的可怜。面对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企业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哪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所以,在择业时,可以适当考虑边缘行业、交叉行业以及新兴行业。

2、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

同学们都认为到中部、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着眼于一、二线城市。企业都表示,经济发达地区确实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但是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中部、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以及国家的“振兴中部”战略带来的资源、政策倾斜,是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与优势。在国家的大政策下,大学生面对的是更小的生存压力以及更多的工作机遇。

3、在专业的选择上

是认为到专业不对口岗位工作难以发挥优势,只局限在专业对口岗位求职。很明显如果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其自身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单有专业技术的优势,还有年纪轻、肯学习、观念新、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就业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去打拼。

4、愿意到外资企业求职

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影响下,我国内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内资企业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大学生在内资企业工作,也会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而且,在现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外资企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更小的发展空间。而与之相较,国企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培养,团队合作氛围,使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快速的成长。所以,大学生应该理智地对待外企,不能盲目择业。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学子,应该树立精英意识,成为精英人才,勇担时代责任。不应该局限于在学校里,更应该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更应该勇于实践了解社会,这样才能与社会接轨、才能与时俱进。这次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收获,更是日后积极实践不断学习的动力,希望我们以后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社会!

第十一篇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1650字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此刻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忙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大家都明白此刻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经过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此刻的工作不满意。其中在对此刻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取中被调查者大都选取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此刻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此刻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决定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以前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期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二、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大部分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此刻的工作但是实践潜力差和缺乏必须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期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期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一小部分由。以上能够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务必重视实践潜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潜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就应用心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三、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透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

四、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部分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潜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潜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潜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用心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好处透过担任学生干部则能够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潜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五、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大半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潜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此刻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能够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潜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向掌握在自己手中。

六、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大部分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思考就业问题的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大一就开始思考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思考。

对于高校职业规划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明白职业规划并明白怎样规划而大部分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带给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忙。由此我们能够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到达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带给就业指导质量就应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第十二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情况2550字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如今现在的岗位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大学生少之又少,那么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在毕业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做充足的准备,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言:

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选择和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分析:

(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企业在招聘时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

(2)大学生存在观念误区且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的问题。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虽然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多数学生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因此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

(4)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调查显示,70.63%的学生对2024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他们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却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

关于高校问题: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应对与改变:

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总 结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就业社会实践报告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