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栏目

北京实习报告七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热度:23

北京实习报告

第一篇 北京实习报告3600字

终于回到广东,我的北京实习之旅正式结束。回想这七个星期的实习经历,收获颇多,感触良多,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六月底,经过面试选拔,我和莉萍幸运地被分配到王恒涛老师所在的garvey schubert barer律所北京办事处。刚好我们俩都在小学期选了王老师的课,所以上京之前已经可以向他了解一下律所的概况。

garvey schubert barer(下文简称gsb)是一家为公司和商家等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业务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公司设立与并购、证券和资本市场融资、税务、反倾销、投资及贸易、海事海商、知识产权、劳动保护、房地产、商务诉讼及移民业务等。目前,该所在北京、纽约、波特兰、西雅图和华盛顿首都设有办事机构,共有130多名专职律师。这家律师事务所致力于促进中美贸易已将近30年。2024年5月,经司法部批准,格威.舒伯.拜耳律师事务所正式设立北京办事处。我们学院的王恒涛教授就是gsb律所在北京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

从北京朝阳cbd说起

gsb的北京办事处设在北京级的写字楼之一嘉里中心(kerry center),位于北京最繁华的朝阳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此概念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今,北京朝阳区cbd商务建筑群林立,如拥有中国最多500强外企进驻的国贸大厦,有被称为现代御金台的财富中心,有金光灿灿的银泰大厦,有韩国lg集团的双子座大厦,对面街是正在兴建的受到世界瞩目的建筑——中央电视台双斜塔,还有旺角中心,汉威大厦等等写字楼等等,每一幢大楼都高耸入云,每一幢大楼都承载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重任,这里是北京的商业地标建筑的集中地,这里是象征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名片,到处充满着浓厚的商业气氛。

北京cbd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要求也很高,是一个人材济济的地方。在这里工作,最起码的要求是外语能力,口头和书面都要过关,这是前提。像我实习的gsb的正式员工,不是清华研究生就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还有不少是有海外背景或者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算着去海外留学的。在律所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深感自己的英语是严重不够用的。真的要回去不断学英语,不断扎实基本功。

实习工作篇

gsb的北京办事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贸易部,主要负责人是王恒涛律师,二是移民部,专门从事中美移民法律事务。莉萍和我是跟王恒涛律师的,一到律所,王律师就交给我们一项lega reaserch——关于中国民间金融借贷机制立法现状的分析。王律师除了接手各类案子外,还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律立法。他让我们先做个立法现状分析报告,时机到了有可能上交推动立法。我一下子感到我这个小公民也能为中国法律发展出一分微薄之力,有点兴奋但同时更感任务之重要和艰巨。一开始我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民间金融、地下钱庄等是什么、是怎么运作的,唯有自己上网找资料。上网搜集资料是一个自学的过程,通过几天的搜集,我们大概已了解了地下钱庄的问题症结所在,为什么需要放宽立法等等。接着就是看目前立法状况,是否有冲突,应该怎样改进之类。我感到自己的知识面窄,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王恒涛老师说,做律师要了解很多其他行业的知识,需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才能适应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在律所的第二大任务就是整理案卷。由于王律师的法律功底深厚,又能流利地用中英文从事法律事务,因此他的案件涉及面很广,就我整理过的案卷就有包括劳动法的、反垄断的、 公司法方面的等等, 90%都是英文的。王律师还让我整理他打印出来的邮件,每一份邮件概括出主要内容,厚厚的一叠英文资料,我真的有点怕,但唯有硬着头皮去做。他的案件常常需要与处于不同半球的多方联系,通过整理他的邮件,我大概了解了做法律事务的前后过程。例如一个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作为一个律师在其中应该担当一个什么角色,同时怎样与各方联系等等。为保证中国分公司能成功设立,律师在背后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王律师还让我们做法律翻译。我翻译的是一份antitrust(反垄断)的memorandum(备忘录)。我在学校没有修过antitrust,现在还遇到英语的文件,里面很多反垄断的专业术语,我只能上网找相关英美法的反垄断法学习一下再译,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好的锻炼和挑战。

在这里,不但有良师,还有不少益友。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一位同样是跟王律师的实习生廖嘉殷,他比我们大四岁。法律本科毕业时就一次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在佛山律所工作了两年再赴美深造,正在攻读jd(法律博士)。嘉殷利用暑假回国的机会到国内的律所实习顺便了解当今中国法律发展实况。我们刚到律所,适逢王律师开会去了,嘉殷师兄就带我们熟悉律所和周围环境。他很照顾我们两个新实习生,莉萍和我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请教他,小到装订案卷要注意些什么,大到应该如何做legal reserch等等,他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我们常常利用午餐时间聊天,从他身上,我们了解了一些美国的法学院和法学院学习生活等。

北京生活篇

到北京大城市实习,除了实习本身,我觉得很收益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来京六个星期,确确实实地感受了一回白领生活。我和莉萍所在的gsb律所坐落在朝阳区东三环,而我们住在西三环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距离20公里,每天上下班基本要转两趟公车,共用一个半小时左右,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的话就更漫长了。北京的公交车在上下班时间基本是没有座的,而且人很多,这意味着我们每天上下班来回挤公交车约三个小时!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9点到律所,下午6点下班,回到住处8点是平常事,再吃饭洗澡什么的,一天基本上就过去了,11点多睡觉明天起来又去上班。头几天感觉特别的累,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北京生活匆匆,公交车上是个不错的整理思绪的时候。有时偶尔有位置坐,我会拿起纸笔快速记下一些生活感悟。

北京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会。上文已介绍了北京cbd,专家预言,以国际形象出现的北京cbd将为首都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他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而且还将把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的浪潮中。

这里生活节奏特别快,人们总是来去匆匆。嘉里中心本来就在cbd商业区,加上附近是使馆区,走在这里会看见很多外国人,除了英语还有很多听不懂的其他语言。在北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就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着北京古城的精华。行走在北京,会有很多值得你驻足的地方。每一堵城墙、每一条胡同,都有可挖掘的故事。行走在北京,会碰上很多有修养有阅历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北京人很能侃也很热情,常年生活在“天子”脚下,北京人对国家大事、政治变幻就像拉家常一样聊,加上北京是教育中心,人文素质普遍高,他们的知识之丰富、语言表达之生动也令我大开眼界。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的城市。在北京实习期间,我们可谓节目丰富。周六日我们大家一般都结伴同行,参观了不少的北京风景名胜。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都留下了我们汕大学子的足迹。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不少博物馆和展览。首都博物馆的卢浮宫珍藏古典希腊艺术展、潘玉良画展以及古都北京城建、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soho尚城大声展等等,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历史的碰撞,文化的交融,活生生的美育素材,给我们上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文欣赏素养课。

北京是一个繁华,而又充满机遇于挑战的城市。我常常会以外来者的眼光来认识和试图了解这座名城,一座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圣又庄严的首都。每天坐公车的时候,除了时不时看书听歌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注视着车窗外的一景一物。我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城市,看着繁华的长安街,热闹、喧嚣,看着雄伟的紫禁城,高贵、气派,看着北京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感受着她的艳丽、她的拥挤、她的脉搏、她的人潮,思绪随之涌动。我总是带着好奇的眼光,试图去寻找打开这个城市的magic key。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一个北漂,如何在北京生存呢?现在我天天去嘉里中心实习,究竟毕业后我能否在这种高级商务区找到一席之地呢?我和现在的同事的差距还有多远呢?初步掂量了一下,还得下苦功好好努力!

诺大的北京总有你看不完的风景,只要你用心去看。

诺大的北京总有你结交不尽的人,到处卧虎藏龙。

诺大的北京总有很多机遇与挑战,只要你有真本领,敢闯敢拼。

这一趟北京之行,给我的冲击和感触良多。在这里,我首先感谢法学院和职业拓展中心,特别是肖颖老师、王恒涛老师和聂烁指导老师,给我们创造很好的实习机会,十分关心我们的实习生活,还带我们走访各律所参观学习。感谢与我一齐到北京实习的其余9位同学,谢谢你们的关怀和照顾,感谢能够和你们共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北京实习之旅结束了,珍惜余下的最后一年大学时光,咱们一定要过得漂漂亮亮!

第二篇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详细内容4600字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详细内容

实习路线:

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

主要内容:

一.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二.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三.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__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

一.关于尊重自然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

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类。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

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

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二.关于改造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

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

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_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三.关于管理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

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

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

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

第三篇 北京生态实习报告4750字

实习路线: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主要内容:

一. 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

二. 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

三. 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

四. 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

__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

一. 关于尊重自然

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

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类。

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图)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

(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

(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图)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

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图)自然植被的魅力

(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

二. 关于改造

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

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_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

三. 关于管理

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

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

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

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四. 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

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

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

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李迪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__年1月《城市景观之路》

2. 《首都之窗》 __年9月27日——10月7日《京密引水渠专题》 共

第四篇 北京青年报实习报告3950字

北京青年报实习报告范文模板

在学院领导、传播系老师们的关怀、帮助下,我于2024年11月15日荣幸的进入到北京青年报实习,并光荣的成为党委办公室的一员。进入北京青年报的一个多月以来,领导的耐心指导以及同事们的细心帮助使我受益良多,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党委办公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于2024年12月17日圆满的结束了在党委办公室的实习,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并顺利的完成了相应的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和认知

(一)初来乍到

我从来没有走出校门实习过,因此对于“工作”这个词是朦胧的,抱着好奇、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走上工作岗位,心里会有很多疑问,我该做什么?这样该怎么做?这样怎么做合适?……一切关于工作的事情几近空白。刚来实习单位的第一个星期,我觉得很累,其实我并没有被要求做累的事情,更没有做很多的事情,只是我对于这样一个崭新的环境还不适应——新的工作氛围让我感到莫名的紧张,工作的要求让我觉得肩膀应该扛起在校园里不曾有过的责任。尽管如此,我还是抱着热切的心情想继续做下去。

(二)快速适应

到了工作的第二个星期,我的这种“累”消去了大半,我很欣慰,因为我一直认真、细心的做每一件事,用心去体会,去思考,最重要的是我会及时的调整心态,让心变波澜为平静。我用了一个星期适应了我从没接触过的新环境,而对于这种快速的适应,我认为这是在我心态上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并且我肯定在以后到新的工作环境中我会马上适应,不会再感到过于紧张。其实,这也是一种对刚刚走出校园所感到的恐惧与迷茫的适应。

(三)环境认知

我们不能去选择环境,我们只能适应环境。我之所以把“工作环境”做为单独的一项例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以后不管我在哪里工作,做什么,环境是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自身的情况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为我们量身设置的环境。经过一个星期的实习工作,我熟悉了我的工作,熟悉了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不足之处是,我还远远没有达到在工作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这种能力的地步,不过我会努力接近这个水平。

二、 对日常办公的了解与熟悉

(一)零的起点

如同适应新的环境一样,我对日常办公的了解几乎等于零。我在这里做的属于行政方面的工作,但对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的使用竟一点也不了解,更不用说方方面面的细节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工作,把每个细节每个流程都当作是学习,把所有不熟悉的事情都当作我的工作,都当作我所学习的课程,用心听着、看着同事们是怎么做的。零的起点,态度很重要。

(二)工作职责

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里,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一是负责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二是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建立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三是做好会议纪要;四是负责做好复印、传真、接待、文件、信件、报纸收发等工作;五是管理好员工报卡的分发、退休人员的报卡分发及其供暖费的登记;六是录入日常工作活动的报表,制成表格;七是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八是接受领导教给的其他临时工作。我觉得我们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我实习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协助助理完成日常的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三)办公技能

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根据以上的工作职责,在此对我的办公技能做如下总结。在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时,我亲切礼貌,受到对方以及同事们的好评;在办公室的文秘、信息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建立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方面,我耐心的录入、整理档案,帮助其她同事完成一些工作,得到同事的感谢;在做会议纪要方面,我认真的听领导的讲话,熟记领导对我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重点,并及时按要求完成任务;在负责部门复印、传真、文件、信件、报纸收发等工作方面,我多次做复印、报纸收发、信件传递等工作,并已很能熟练的完成本职工作,多次受到领导的夸奖;在管理好员工报卡的分发、退休人员的报卡分发及其供暖费的登记方面,我细心做表,亲切的接待来访员工以及退休人员,为他们做登记,分发给他们报卡;在录入日常工作活动的报表,制成表格方面,我把每类文件按日期归类,然后制作表格进行录入,再对文档进行保存、管理;在做会议的准备工作方面,我积极向领导、同事学习,完成桌签的制作,资料的准备,会场的布置,分数的核算以及会场的整理,并圆满的完成了工作,在接受领导教给的其他临时工作方面,我都及时积极的完成。

(四)工作质量

在开展工作之前,我已做好了个人工作计划,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三、对待人接物的锻炼及提高

(一)个人素质表现

在实习期间,我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积极帮助同事完成工作,及时协助助理完成其要求的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本职的工作。与领导及其同事友好相处,并建立起友好的感情。

(二)表达与沟通

我的表达沟通的能力不是很好,在与来访人员接触时,我都温和、亲切的和他们交流沟通,并且本着真诚的态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同事们的赞赏,但是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我把这些不足总结为四点:一是语句表达不够完整,话总是说到一半,很容易让人不能全面的理解我的意思,以至于产生误会;二是说话时含混不清,让人家听不清楚,会造成交流的障碍;三是意思表达不全面,影响有效的沟通;四是表达条理有些不清晰,以至别人云山雾罩。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我现在能大方的与人沟通,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会不断的锻炼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三)理解与应变

我在理解应变能力上还算很好,通常能及时快速的理解领导给我的任务要求和同事分给我工作的工作规范,也能很快明晰来访人员的意图,流利、巧妙的应答领导以及同事的话,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能及时反映自己该如何去做。不足是,有时不能及时的理解别人的.意思,对某些语境当时反应过慢;应变还有待锻炼提高。

(四)细节的观察

我是个在工作中注重细节的人,我很细心的观察周围的工作环境,不管是办公还是与同事的交流。我会在领导指导另一位同事工作时,耐心倾听自己不会的部分;我也会在同事做某项工作时,看她是怎么做的,把她的优点吸取过来;我会观察领导及同事们的工作放物习惯,以便在征得他们同意用完他们的物品后及时的放回;我也会留心每项工作文件所放的具体位置,细心的体会别人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或行为所体现和表达的意思。但是我的这种能力还有待继续锻炼。

(五)耐心和细心

凡事首先都需要细心与耐心,没有细心做不好事情,没有耐心做不成事情,他们是我们做事之先的左膀右臂,不可缺一。我在工作中很细心,在录入时我及时反复的核对时间及其日期的排列以及录入的准确性。我总觉得细心分为三个级别,即对工作要一丝不苟的细心,对生活要大气,对人要不拘小节,这一点是我在一个同事身上看到的,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做的很适当。我也会多多学习她的这一优点,并在工作生活中加以运用。

(六)团队的团结

对于一个团队再没有比团结更重要的了。来党办我首要的感触就是,党办的办公室文化,即是团结,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员大家都中午一起吃饭,吃饭时可以交流同事的感情,可以谈谈心得,这种氛围轻松愉快,很有实用性。当然这种情况还是在人少的情况下合适,人多就成聚餐了,不好谈心得。我觉得这个可以改变一下形式推广到私企或者外企,或许小到其他部门。这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也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如果要我来评价这个团队的话,从我对这个团队其它日常方面的观察,我敢肯定的说是的。并且我也很好的融入其中。

总之,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党办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下,经过我自身的努力,基本上按预定计划完成了工作任务。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我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但我深知工作的学习没有止境,如何更好地运用沟通和表达的工作技巧,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开拓新的职业环境和使职业持续发展,依然是我今后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不会有所懈怠,我深知自己的工作目标,我也坚信自己以后会做的更好。

在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党办领导,同事们的好评。但是,反省起来,自己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有很多新的和旧的问题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不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还是欠缺,还要继续加强;二是工作很努力,但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待人接物的能力不够,还要不断锻炼。以后我会针对这些问题,有重点的改进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工作能更上一个台阶!

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必然免不了有些挫折或不足,但我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断完善自己。我很希望能碰到可以不断指出自己错误的人,并会在错误中不断的改正和进步。展望20__年,我将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继续磨练、扎实工作、务实开拓、奋发进取,和谐合作,争取能尽快在新的环境里适应工作,稳扎稳打的做好工作,积极进取提升工作质量。

第五篇 2024年暑期北京实习报告2300字

2024年暑假,系里为大家安排了前往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的几个研究所的认识实习,这对我们0111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难得机会。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不少同学都面临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对于如何应用学到知识,以及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大家急需这样一次对能够本专业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全面认识了解的机会。

参加这次实习的共一百一十多人,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九十,系里对这次实习活动也十分重视,由班主任卢贤若老师,周英华老师,教学秘书李胜柏负责整个行程。

8月1日到达驻地——青年公寓,报道之后,老师把实习的具体安排以及实习期间的生活、出行等事宜向大家做的详细的介绍。

8月2日,实习正式开始。

首先参观的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信息与自动化领域骨干研究所,以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现任所长谭铁牛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的青年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1999年5月,自动化所进入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中国科学院北京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基地。

我们分组参观了自动化所的主要实验室,其中象身份识别、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等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与自动化所的研究员和学生展开的热烈的讨论。

接下来去的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7月,建所初期设有水声学、空气声学、超声学三个学科方向,以后逐步发展为有近20个分支学科的门类齐全互相呼应又有重点的学科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声场声信息研究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覆盖的主要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海洋声学,水声技术与水声信号处理,语言声学与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声学微传感与探测技术,噪声控制与音频声学,超声物理与超声电子学,数字音频视频技术,数字系统集成技术,宽带多媒体通讯技术以及非线性声学等。在中科院整体定位的要求下,声学所的领导集体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继续坚持声场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研究方向,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在声场声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建设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研究和发展为主体的国家队。既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声学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工程,问题又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此行需要重点了解的两个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也是许多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所向往的研究所,他们代表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目前,软件所的研体系分为软件基础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部分,设有十几个研发部门(实验室、中心)。建所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自然科学奖设立至今,计算机领域唯一的1项一等奖和5项二等奖中的2项,都出在软件所。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主导,也为软件所新的跨越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形势下,软件所的定位是:面向软件技术未来,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和软件高新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在计算所,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从计算所分离出来的企业累计有30家以上,诞生了诸如联想、希望、曙光、华建等高技术企业,中关村的许多it企业都和计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计算所现有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并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了科研、产业一条龙的良好态势。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cpu和soc设计、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知识处理与智能化internet软件等。

1998年,计算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几年来,计算所坚持______对中科院提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着眼国际前沿领域,关注国计民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本着“创新、求实”的理念,正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同学们在计算所和软件所不但看到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还聆听了几位研究员为大家做的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上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十分热烈。会后,感兴趣的同学还了解了在计算所软件所深造的详细情况。

8月7日,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正式结束。在一个星期的参观学习中,大家不但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而且还意识到只有与科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大学生活还剩最后一年,大家更加认清,要抓紧时间,珍惜学校创造的良好环境,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一年后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在此,要特别感谢负责此次实习的三位老师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没有你们,我们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经历,谢谢。

第六篇 北京安君洲农业观光园实习报告2050字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地离我家比较近,更贴近我的现实生活,能够让我更快是适应环境而且这个旅游观光园会定期开展一系列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并且也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制定各种活动,我觉得这对我所学习的知识的运用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够让我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实践,并且在实习中学习到更多课内学习不到的东西。

二.公司简介

北京安君洲农业观光园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贾后疃村。拥有450亩广茂的树木,500亩广阔的水域。林水相映,水沙交融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风光。拥有各档别墅小院、农家小屋,旅游帐篷,为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提供最为舒适的场所这里还有综合娱乐中心、沙滩娱乐区、水上活动场构成了立体式的娱乐活动空间。此外这里还可以进行野外烧烤、举行大型篝火晚会、森林浴,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享受生活。其经营内容是提供烧烤自助,农家饭,景区还新建了游泳池可提供游泳业务,蒙古包ktv。

三.景区优势分析

(1)该景区地处北京城郊,空气清新,紧邻潮白河,阳光,沙滩,美景交融在一起,能让每天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基调上的北京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惬意风情,能够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2)该景区的每天,接待量可达到4000人次,可以承办各种大中小型活动。

(3)景区初提供自助烧烤及各种娱乐设施外还拥有特色的农家菜。农家菜所需食材都是农场内种植和野生放养的土鸡,土猪等,可以让游客们亲眼看到放心的食材,这对于缺乏食品安全的人们来说再适合不过。

四.景区劣势分析

(1)缺乏特色,虽然景区提供自助烧烤,娱乐实施,农家饭,蒙古包ktv等,但是于其它的农业发展观光园相比没有什么特色,没有一个特别吸引人不去竞争对手那里的硬理由。

(2)忽略细节,园区巴士站点设置的不明显,游客容易错过。卫生间位置有些少,垃圾桶的数量还是偏少。

五.实习感受

经过对这一个月的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对集发有了广泛的认识并且喜欢上了这里。其中最鼓舞人心的就是集发精神:像拓荒牛一样,为人所不敢为,开拓创新;勤恳踏实、坚持不懈;“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永远向前,这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借鉴发扬的精神,其次我们要学习集发对市场的正确分析预测,对机遇的准确把握和果断决策,还有对于明确目标的决策全力并坚决的执行。总结起来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现在正是我们蓄积力量和资本的时刻,学好理论知识,打下牢固基础,配合实践,总结经验,只有了解我们的行业,才有可能预测未来,做“行业拓荒牛”。

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2)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 的意志。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3)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很快就过去一个月了,这是开端也快是结束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中心创造更多的价值。

六.结束语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我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预期:在实习的交往过程中,同学队友增进了互相的了解,使集体更团结更友爱;在实习的讲解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课本外的知识与经验;在研究景点的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集发精神的力量。现在我们知道,想要真正认识一样事物,搜集资讯和参考别人的评价都只起到辅助作用。只有切实去体验去认知,才能得到真谛。我们了解集发的过程是这样,实习的过程是这样,以后的学习生活更是这样的。集发是我们导游生涯的第一个景点,他就像孩子一样,寄托了我们无限的期望。我们相信集发会建设得更好,而我们自己也会做的更好!

最后感谢单位领导和部门领导以及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篇 金工实习报告北京科技大学3600字

我们在官渡校区金工实习中心进行了为期3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了解到车床、铣床、刨床、钳工、焊接、磨削、铸造、锻造等工种,由于学校的设备和我们的时间的限制,主要接触了车床、铣床、刨床、钳工、焊接这5个工种。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3周的实习。

期间我们实行上下班制度,让我们感受以后参加工作时氛围。每天我们都是7点半“上班”11点下班,下午2点半又要上班,到五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实习时间。这使我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晚上都提早睡觉了,有点象回到了军训时那种按时作息的铁一般的纪律环境中。金工实习尽量的接近了实际生产的上下班制度,让我们感受了与在教室上课截然不同的上课方式,了解了生产中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

生产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效率的问题。在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就给我门上了安全知识教育课,观看了一些不安全操作的事例,了解了各个工种都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比如不能在操作时嬉戏打闹、长头发要盘起来,不能穿拖鞋等等。在各个工种里面还有更多的安全要求,钳工允许戴手套但车工的就一定不能戴手套,焊接的还要戴手套,面罩……

一、难忘的车床

第一周安排我们来学习车床。c6132a1型卧式车床就是我们这一周学习的主要对象。首先老师边指着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边给我们讲解,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和针对某种材料所需要转速、进给量,根据车削不同的要用不同的刀。

其实,做车床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老师说曾经有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操作车床时忘记把旋紧三爪自定心卡盘的扳手拿走就启动车床,结果那扳手把他的头打破了,当时我听到后感到心寒,这么危险啊!不过,老师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学校的车床都加装一个弹簧按钮装置,不把扳手放在其上,车床无法启动的,这装置保障我们实习的安全。

老师告诉我们,加工出来的工件质量好不好,其中之一的关键是刀的安装。安装车刀时应注意几点:(1)车刀刀尖应与车床主轴轴线等高(我们安装时是175mm)。(2)车刀刀杆应与车床主轴轴线垂直。(3)车刀不宜伸出太长,伸出长度一般以刀杆厚度的1.5—2倍为宜。(4)刀杆下部的垫片应平整,数量不宜太多,一般2—3片。(5)车刀位置装正后,应拧紧刀架螺钉,一般用两个螺钉交替拧紧。

老师一边给我们讲解一边操作给我们看,还提醒我们在某些地方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老师熟练的技术下,本来表面粗糙的材料就变成表面光滑的工件,我们惊叹不已。可是到我操作就可难倒我了,精确度很难达到,真是个考验。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不断地量度尺寸,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工件快诞生之时,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轴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那时我的心情相当的郁闷、无奈,本来算成功的产品就这样被自己毁了。别无选择,唯有重做,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做出的工件基本上达到要求,让我很开心,几天下来的汗水没有白费,终有收获。

由于铣床、刨床各只有一台,所以我们分批学习。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铣床、刨床的结构和用途等相关内容,之后老师亲自操作示范。铣床主要组成部分有:床身、横梁、主轴、纵向工作台、横向工作台和升降台。刨床主要组成部分有:床身、滑枕、刀架、工作台和传动机构。由于设备限制,我们三人一组分别用铣床铣两个面和用刨床把圆柱铁棒刨出四个面。

二、最费力气的实习——钳工

实习进入第二周,我们开始钳工的实习。老实说,在进入钳工实习之前,我不知何为钳工、该干什么的?在实习后我知道了,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首先,老师说过相关的内容后,播放录像,通过录像,我们更深的了解到钳工这个工种。之后,老师给我们介绍相关的工具和用法、用途,例如,锉刀、单脚规、画线台、手锯、百分表等。老师就示范握锉刀、锉削姿势和锉削方法。

介绍完毕后,老师要求我们用铁棒为材料,按照墙上的图样加工一个六角螺母。哇塞!两端面、六个侧面要锉,还要钻孔攻丝,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啊!况且还要有精确度。开始时我锉了一个上午锉到手都酸软了还没锉好一个面,我渐渐失去耐心,不过看到同学们都在努力,我决定要坚持到底,看来钳工是需要很有耐心的才能干得好的。在锉削过程中,我总是把端面锉成两边低中间高的,后来知道是锉削方法不对。锉削时,要掌握运锉过程中的施力变化,锉刀向前推时,两手施于锉刀上的力应力求使锉刀平行向前运动(推进过程必须是平直运动),不能上下摆动;返回时,不能对工件施加压力,以减少锉齿的磨损。在锉削中可采用順向锉、交叉锉和推锉。锉好两端面后,接下来的是画线(在画线台上画)。画好线后锯去多余部分(注意留有加工余量),按照要求锉平。随后就是钻孔、攻丝,做圆角,这样六角螺母做完。接下来我们又做了螺钉和考核件——梯形配合件。

老实说,钳工的实习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全身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所以,钳工的实习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

三、热加工

实习进入最后一周,也就是热加工了。这一周我们学习了钣金成形、气割、气焊和焊条电弧焊。还了解到手等离子切割、工钨极氩弧焊、埋弧自动焊和电阻焊。

第一天,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实训中心的相关设备,譬如,液压剪板机、剪板机和卷板机。接下来就是给我们讲解我们要做的作业叫“天圆地方”的钣金展开的方法。

我们组首先学习的是气割,气割主要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进行切割,装置有乙炔瓶、氧气瓶、压力表、导管和割枪。开始操作先打开少许的乙炔和氧气的开关,点火,逐渐开大按钮,将火调到适应(将焰心调到只有一点),切割前要先预热(切割时要戴上防护镜,握枪应向外倾斜5°—10°,枪嘴离铁块3—5mm),到有铁水溅出是打开上边的氧气按钮,缓慢移动。我经常上边的氧气开关开得不够大而导致切割不断。

气焊是利用气体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焊件和焊丝形成接头。气焊应用于3mm以下的低碳钢薄板、铸铁焊补以及质量要求不高的铜和铝等合金的焊件。其装置跟气割差不多,只是气割用割枪,它是用焊炬。老师要求我们在焊接时记住两点:

(1)焰心接触焊件;

(2)焊件要到液化状态。

最后我们学习的是电弧焊,根据焊件材料、要求的不同,那么就要调节焊接的电压、电流。引弧有两种方法:

(1)碰击引弧法,是一种理想的引弧方法;

(2)划擦引弧法。在焊接时老师要求我们掌握好三个度:

(1)焊条的角度,与前后角度垂直,与左右角度成80°。

(2)焊接的速度。

(3)电弧的长度。

开始时我经常会出现焊条与焊件粘在一起的情况,经过练习,后来这种情况少了,但还是存在,原来这种技术不是一夕一朝能练好的。

实习期间,老师们的敬业、严谨精神让我们敬佩。老师能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实习后,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假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技工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金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金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劳动不仅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也对一个人的思想进行改造。经过三周的金工实习,在这方面我也深有体会。

(1)劳动是最光荣的,只去实践才能体会劳动的辛酸和乐趣。

(2)坚持不懈,仔细耐心。

(3)认真负责,注意安全。

(4)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实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它还培养了我们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我们学到了很多书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它使我们懂得观察生活,勇于探究生活,也为我们多方面去认识和了解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此时,我还在怀念金工实习,它充实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这个短暂的三个星期内,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北京实习报告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