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详细的书写教程
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你要通过学生调查了解什么,例如学习习惯、满意度、压力源等。
2. 设计调查问卷:包含封闭式问题(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自由回答),确保涵盖所有研究目标。
3. 数据收集:通过在线平台或纸质问卷进行调查,确保样本量足够大以反映总体情况。
4.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分类,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 分析结果:找出主要趋势、模式和异常值,使用图表来可视化数据。
6. 解释发现:基于数据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涉及学生行为、态度或环境因素。
7. 提出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或政策建议,以解决发现的问题。
写一份详细的书写教程
开头部分:
1. 引言:简要介绍调查背景,为何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以及调查对学生、学校或教育系统的重要性。
2. 研究目的:清晰地阐述调查的目标,例如“本报告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挑战,以优化教学策略”。
正文部分:
1. 方法描述详细说明调查方法,包括样本选择、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但避免过于技术性的细节。
2. 结果展示:逐项呈现调查结果,每个部分都应有明确的标题,如“学习时间分配”或“学习满意度”。
3. 结果讨论:对每个结果进行深入探讨,解释其可能的原因,并与其他研究或理论进行比较。
结尾部分:
1. 主要发现概括:总结调查的关键发现,但避免使用“总结”一词,可以改为“核心发现”。
2. 实际意义:强调调查结果对实际教育实践的意义,例如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或提高教学质量。
3. 展望未来: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或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前言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的初期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数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渐凸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网络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深入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全日制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调查问卷为载体,以学生街对大学生随机发书面调查填写为主,以网上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书面问卷调查50份,回收问卷46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92%。此外,还有48个人做了网上的问卷调查,回收48份,回收率100%。
经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以3~5小时的居大部分,而上网的内容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此外论坛、贴吧讨论热门话题跟帖灌水、聊天交友、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更新博客、网上电子商务、看电影、听歌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就数据本身来看,目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是呈良性发展的,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由于我们还处于学生时代,并没有与这个社会有多深接触,人生的经验及价值认识还不够丰富和成熟,所以我们经常思想偏激、自控能力不够强、易受外界诱因影响的特点。所以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给广大大学生带来的许多负面的影响和冲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网络道德失范危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虚拟性导致了人格的虚
伪和交际障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等等。
(二)调查问题分析
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内在原因
(1)缓解压力,寄托感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网络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寄托感情的港湾,平时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在这里得到宣泄。
(2)猎奇好胜,寻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比较感兴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后,喜好自我表现,显露才能,因而在网络世界遨游的过程中充当网络“黑_”,他们冲击和破坏网络系统,恶意更改一些网页。另外,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使他们无所适从,只能通过网上发泄心中的苦闷。
(二)外在原因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网络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收敛型向发散型转变,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观、信息观、时空观、实体观、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学校教育管理对比情况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网络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2、家庭和学校管理的缺失。据了解,大学生宿舍中的电脑,真正用于学习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打网络游戏、聊天、看网络电影等娱乐活动。家长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为孩子上网是为了学习或复习计算机课程,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与父母的愿望严重不一致,这与缺少来自家长的必要约束不无关系。
三、解决对策
1、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面对新时期日益严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封”、“堵”、“截”等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转变新观念,大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①.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
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依靠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素养,防止网络越轨的发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培养爱国爱校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形式多样、稳定、良好的沟通桥梁
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应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因势利导,加强大学生的上网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网站建设,创建德育主流网站和网页,吸引学生来访问。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实现德育与网络技术的密切结合。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匿名制的特性与大学生实现思想互动,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可以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深入其心灵深处,帮助其矫正不健全的网络道德观。
③.引导大学生健康地发展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对于痴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我们应当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积极地“导”而不是一味地“堵”。大学生对网络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特别强烈,网络道德感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得到很好的引导。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2、科教兴国的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大学生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与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
中的压力也有很大的因果关系。很多大学生因为不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所以才到网络中寻找暂时的放松,在网络中以破坏和欺骗等行为来发泄自己的郁闷情绪,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座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帮助大学生释放心中的压力,正视生活中的困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困难时,我们应该拒绝他们的求助,让他们在自我奋斗中磨练意志,通过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尽快成长,具备应对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网络,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入手,倡导道德自律和自制能力,帮助他们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和抗干扰力,从而实现自觉诚信上网,健康上网,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②.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体系建设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时期,易受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的困扰和影响,而引发心理变异。因此,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心理问题,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一方面,家长和学校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只有努力学习网络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才能发现并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启发和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心理帮助与服务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要建立网络心理教育系统。通过开展网络沙龙、开辟网络论坛、举办网上征文等网络心理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之间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还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校园网中设立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专业学术主页,这样大学生就会利用更多时间用于专业学习,网络性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就会减少。
3、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生活氛围
学校对大学生的课余休闲活动的引导和设施不足也是导致学生无节制上网的一个原因,所以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的管理和学习的压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年轻人追求自由、叛逆的天性,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渠道进行发泄,这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如果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单调陈旧,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年轻人参与,那大学生的注意力势必就会被网络新奇、快捷、自由的特点完全吸引过去。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硬件的建设,如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的配套建设、图书馆的建设、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的建设等等,以吸引大学生参与。其次,用丰富多彩、充满新意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本人认为不仅要举办时尚性比较强的文体活动,同时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比如围棋、书法等活动,通过普及这些文艺爱好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修养。此外,聆听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的报告会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把大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拉回现实世界,这对于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形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本人在关于“大学生对校园网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超过2/3的大学生是很关心自己的校园网建设的,希望从校园网获得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但是对于目前的校园网建设持不满意态度的大学生也高达57.8%,所以加强校园网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本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①.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______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十一部与信息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规范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信息潮流的严峻挑战和大学生上网率的迅速增加,这些法律法规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必须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校园网络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②.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本身是一种技术、一种载体,要做到趋利避害,关键就在于加强管理。在网络管理方面,学校应当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通道的管制和监督,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适时有效地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监督控制,及时过滤筛选过时的和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和病毒信息的传播,严把校园网站信息的质量关,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③.强化法制意识,规范上网行为
学校要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
总之,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技术也不例外。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社会进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在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无限的提升和张扬的同时,也使很多人的焦虑和浮躁情绪逐渐蔓延。物欲的实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心性与修养的同步提高。网络病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但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网络的功劳或过错。它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媒介、一个工具而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也可以遗害无穷。关键是看怎样利用它。所以,与其说我们在关注网络,毋宁说是在关注我们自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古老话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网络的异军突起就简单明朗起来。但愿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去伤害别人。
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__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一、关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说明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是本科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践,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根据我院本科学分制教学方案中相关规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安排在第二学年学习结束后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学分为1学分。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一)严正声明
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不得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学分记0分。
(二)社会实践调查的内容
社会实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3.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4.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5.社会热点问题等。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当然,具体格式可以有写作者的特殊处理,但以上三点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4.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字数在3000-4000字左右。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1.交稿的时间定于下学期开学后的第2周星期四前,过时不候。
2.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和班长统一收齐后交实践部。交稿时须清点报告份数,并登记签字。
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需按统一格式用a4纸打印,具体要求见附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可到工商管理系主页上下载电子版)。
工商管理学院
__年6月21日
__财经学院本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标题(二号黑体)
——调查报告副标题(小二号黑体)
作 者
系 别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成 绩
评定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社会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调查报告标题(黑体/三号字)
——调查报告副标题(黑体/小三号字)
注意:
1.打印装订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需按统一格式用a4纸打印,页码居中,左侧装订。
2.正文文字
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3.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自杀等恶性事件,表面上看是一时冲动的偶发行为,而本质上却是心理抑郁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恶性释放。家庭压力、文化冲突和各种现实压力使部分留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孤独感,在无处倾诉的异国他乡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
压力之一:来自家庭的一厢情愿
基于就业需要、高考成绩不理想、攀比等诸多原因,越来越多的父母青睐洋学位,不惜勒紧裤腰带掷巨资为子女铺设海外求学道路。然而,不少家长却忽略了物质以外的因素:孩子的性格是否适合留学?孩子的生活能力能否应付得了长时间的独自生活?更有一些家庭把孩子出国留学当作改变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命运的赌注,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一名未成年留学生因思想上对出国学习的准备不够,在到加拿大仅13天后,便走上自杀之路。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孩子的前途安排上,只做理性分析,忽略情感因素,造成了一些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不堪忍受压力而选择轻生。
压力之二:文化冲突造成情感缺失
出于文化和语言等原因,一些留学生很难融入当地主流文化群体,多是拘泥于中国学生圈子,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即便与当地学生建立起社交网络的,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感到不适应。比如欧美人一般并不太愿意主动帮助人,需要你主动求助,但中国人又不好意思;欧美人表面比较热情,但要深交却不容易,让中国留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部分留学生出于经济考虑,为节省社交费用,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宿舍里打游戏、上网,过着封闭的生活。在这种状态下,抑郁、焦虑、社交恐惧都可能出现,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加拿大某大学3周内连续发生两起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知情人反映,他们都是顶尖博士生,但是平日都缺少朋友,与人交谈时总显得很忧郁。
压力之三:现实问题带来的挑战
留学生活的现实压力从飞机降落地面的那一刻起就凸显出来:怎么从机场到学校?如何找到住的地方?在哪办银行卡和手机卡?很多留学生由于背景知识缺乏、行前准备不足,刚下飞机就想回家了,更不用说从容应付选课、打工、毕业找工作等更多现实挑战。一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很难既洗衣做饭又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
压力之四:个人价值感的缺乏
美国一著名高校的某中国学生因为未考到第一名,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许多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会在某个阶段非常不自信。因为语言问题、学习惯、评价标准等因素,中国学生往往花很多时间学习,表现却差强人意。尤其是文科类专业,上课以专题报告和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一些在应试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此时却感到难以应付,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
压力之五:心理疏通渠道的匮乏
以上谈到的4种压力是造成留学生身心不健康的常见原因,但是,真正令留学生心理支持系统崩溃的致命要素是缺乏心理疏通渠道。
身在异乡的留学生们遇到苦恼、想要倾诉时,常常找不到可信任的人或者合适的出口。一些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西方人的心理解读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学生们摆脱烦恼。出于不让家里担心的目的,很多学生向国内只是报喜不报忧。
设想如果人的心理是一个气球,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大而膨胀,如果找不到“撒气”的渠道,这个气球要么自己爆炸,要么被外在的刺激因素(哪怕是很小的作用力)引爆,造成一个个令人扼腕的事件。
某命案凶手在其博客的字里行间中,反映出他行凶前很长一段时间厌世、激愤、情绪不稳定的状况。可惜的是,在他心理处于高压状态时,没有人察觉并加以干预,帮助他走出忧郁,走出愤怒,而他自己也没有及时找到倾诉的渠道,以至于绝望放弃,选择了一条毁灭性的释放方式。
如何排解压力?
第一,家庭要加强情商关注
家长应该对出国留学有充分的了解,并客观衡量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对于年纪较小或是性格封闭、较悲观的孩子,家长应该让其行前接受一定的心理辅导。在留学期间,家长应主动、经常地与孩子及其朋友建立联系,如果发现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就要提高警惕。
第二,行前做好充足准备
即将出国的学生要在物质上、知识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要了解可能面临的文化冲突和现实困难,考虑好如何应付语言、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挑战,以便出国后过好“心理断乳期”。外交部网站“出国版”的“出国特别提醒”和“领事新闻”等栏目,每年刊登涉及全球各类安全信息近500条,是留学人员做好行前功课、了解各国最新动态和注意事项的重要途径。不久后即将运行的“领事服务网”也将成为广大留学生获取海外安全知识的窗口。
第三,建立新的心理支持系统
留学生到达目的地后,要尽快了解周围环境,建立新的人际网络,如同学、房东、邻居、新朋友或同学会、同乡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等,让这些人和组织成为日后可以寻求帮助的心理安全网。
第四,保持乐观、学会倾诉
留学生要建立乐观的心态,调整自己对生活和学业的期望值,理性客观、变通灵活地看待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如果感觉到情绪快失控了,一定要积极寻求心理安全网的帮助,不要羞于倒苦水、发牢骚。
第五,建立畅通的求助渠道
为更好地保护自己,留学生应该在平时就做有心人,掌握当地警察局、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联系方式。遇到护照丢失、人员失踪、抢劫盗窃、被逮捕关押等情况,要及时与驻当地使领馆取得联系,使领馆会在职责范围内向广大留学生提供协助。
留学生活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其结果固为重要,过程和质量同样重要。希望广大留学生能够时刻加强心理建设,合理规划留学生活,做到平安留学、健康生活。
摘要:学校的后勤是学院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部分。后勤服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建设一个优秀的学校,就不可忽视后勤服务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学校创示范性高职院校成功,这个成果来之不易,要保持这个成果,必须加强学院后勤建设以及配套设施服务,由于我校成立不是很久,在学校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要做的,了解大家对学校后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是相当的有必要。 我们做这项调查希望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校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帮助学校把学校的后勤工作做的更好。
此次调查采取的是分层抽样法 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记录问题),调查样本取自交院大一,大二的同学,共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地点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
1、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在校学生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的看法,满意程度。
2、 了解学生的看法,并为以后学院在后勤建设方面提供参考,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3、 通过这次调查,锻炼我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调查概况
调查背景:目前,我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个成果来之不易,要保持这个成果,必须加强学院后勤建设以及配套设施服务。大一的学生已进入学院近一个月,大家对学校的建设和配套设施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有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调查内容:
1、食堂部分
(1)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环境的看法和意见
(2)对学校食堂的食物味道、品种以及价格等的看法和意见
(3)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
2、寝室部分
(1)对寝室环境、周边卫生的意见。
(2)对寝室管理方面的意见以及看法。
(3)对寝室配套设备、其他设施的建议和看法。
3、其他部分
(1)对学院的卫生状况、环境等的满意程度以及看法。
(2)对学院其他设施的意见和看法。
(3)学生对学院正在建设配套设施的建议。
调查方法
1 、分层抽样法 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记录问题)
2、二手资料收集
通过建院论坛、贴吧等让大家参与讨论,获取更多的问卷所无法取得的信息和意见。
问卷回收
1、 发放有效问卷300份
2、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调查结果分析
4、题对食堂卫生状况满意度,调查结果是0.7%认为很干净;27.3%的人认为干净;41.7%的人认为一般;27%的认为不干净;3.3%的认为很不干净。认为一般的比例较高是因为大多数同学对食堂卫生消毒情况都不清楚,只知道平时感觉还可以。经调查, 卫生设施奇缺。洗菜、洗碗、洗肉共用一个池子或盆子的现象极为普遍。所以食堂的总体卫生状况仍有待改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并使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提高食堂消毒水平并做到透明化,让同学们可以放心就餐。
5、题对菜种类的调查,5%的人认为种类很多;20%的人认为多;51%的人认为一般;19%的人认为少;5%的人认为很少;如图。
总体来说食堂饭菜的种类不是很多,变化不明显。连续吃上一段时间就会伤了。原因是改变菜的种类很麻烦,需要食堂付出能更多的人力物力。食堂方面不愿意。而对同学对喜欢的饭菜情有独钟,还有些出现偏食的情况,所以对菜种类的改变不是很在意。所以食堂菜类很难
变种类,不过为了同学的健康,还是建议食堂经常更换菜的种类。同学们也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菜。
6、题对菜品新鲜感的调查,0.5%的人认为很新鲜;10%的人认为新鲜;56.5%的人认为一般;28.5%的人认为不新鲜;4.5%的人认为不新鲜;我们在食堂吃饭也发现饭菜有异味,分析主要原因是将上次没吃完的菜加热后继续使用。或者将已枯萎的菜做成饭菜,造成饭菜口感下
降。所以食堂应该才买新鲜蔬菜来做饭,幷做好材料的保鲜工作,确保做出可口的饭菜。即时处理剩下的饭菜,不要将剩饭菜加热后重新上桌。保证菜品的新鲜感,确实保障同学的健康。
7、对食堂服务人员满意度的调查:3%的人认为很满意;30%的人认为满意;44.3%的人认为一般;20.3%的人感到不满意;剩下2.4%的人感到非常不满意。总体来说同学对服务人员还是挺满意,有些打菜的,时常对待同学都是很热情的。但收餐盘的人员,时常态度很冷淡,摆着一张脸。
8、题对饭菜价格合理度的调查:其中14%的人认为价格很高;44%的人认为比较高;40%的人认为是合理的;余下2%的人认为低了。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一个人能够自律是非常好的,而自主学习则是检验自律成都的最好方法。暑假是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期。为了检验我的朋友们的自律成都,我对她们自主学习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一是学习成绩不同,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我调查的几名成绩好的朋友来看,她们几乎每天都会自主学习,无需家长提醒自己都会很有条理的对相关科目进行学习。成绩一般的几个朋友则是隔三差五的学习,虽也无需家长的提醒,但效果却远远不及成绩好的朋友。成绩差的朋友几乎每天都不会自主学习,在家长的提醒或者亲戚朋友的劝告下,有的会勉强翻几下书,但都是唬弄别人,更是欺骗自己;而有的却连书也不翻,就是唬弄别人、欺骗自己都懒得做。
二是每天各时段温度不同,自主学习的人数不相同。从我调查的二十几个朋友来看,将近百分之六十的朋友都是在早上学习,因为他们认为早上温度最佳,内心平静,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有助于知识的吸收。而在中午学习的`朋友只有接近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三十的朋友则是在下午学习。
三是性格不同,自主学习的类型不同。从我调查的这些朋友来看,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爱挑战困难,性格倔强,这类朋友选择的是难度大的科目;而另一类则是不喜欢冒险,遇到困难就退缩,这类朋友选择的是一些简单的科目。
从这个调查可以发现,能够正确自主学习的朋友都是一些勇敢、能够自律的人,而不能够正确自主学习的朋友,是一些不能够自律的人。我们要能够正确的自主学习,争取做一个能够自律的人。
[调查对象]汕头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记者及家长。
[调查目的]对本地区青少年吸毒的现实情况及特点、吸毒所造成的危害、吸毒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汕头市部分学校、网吧、酒吧、戒毒所等地方。
[调查时间]20__年2月。
前言:
众所皆知,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的主要受害 者 ,同时,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据统计,吸
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的多为25岁以下。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 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
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 贩毒者,由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犯 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如20__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 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吸食所造成的危害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如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 迅速耗光。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同时,由于吸毒者常常采用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因多人共用消毒不严的针头或注射器,而传播多种皮肤病、肝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给家人的安康带来 很大的隐患及危害。
3、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高昂的消费是不可能的。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吸毒者除了采用贩毒等方法获得毒资外,男性吸毒者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得财物,供吸毒之用。女性吸毒者以色相换 取财物,以娼养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20__年全省因吸毒诱发的刑事案件4600多起,治安案件近6000起,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吸毒原因分析
1、强烈的好奇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据戒毒所有关 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据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 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防治对策
1、以理拒毒,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国还没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材,把禁毒教育纳入德育教 育的内容,使学校禁毒教育规范化、经常化。要加大禁毒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创建“无毒社区”、青少年远离宣传活动,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要以社区、学校为依托,扩大禁毒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禁毒意识和家庭教育管理水平,使禁毒教育进入学校,进入社区 ,进入每个家庭,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
2、以法禁毒,加大打击犯罪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杜绝来源,是减少、消除吸毒问题的根本手段。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种、制、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禁毒严打。
学生调查报告
金融专业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一、报告说明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思想汇报专题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 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时间:____-2-2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 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时间:____.2.20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作为我国旅游业的特殊消费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解我院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相关看法。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__年4月,调查地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对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情况:本次抽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有效问卷80份。 调查目的:解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待旅游的相关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年旅游次数适中,并且对待旅游态度较合理。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我院学生43.75%每年旅游两次,且仅有7.5%的少量学生每年旅游次数多于4次。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年旅游4次以上为过度旅游,这将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金钱。所以我们应该适量控制,合理对待旅游。
(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花费较合理。统计数据表明:我院学生22.5%旅游花费在300元以下,48.75%的大学生旅游花费在300~500元,仅有28.75%的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费及其有限,除在校的日常开销之外,我们没有过多的积蓄。所以旅游的每次花费不应该过多,300~500之间较合理。
(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与朋友一起旅游的占统计总数的60%,和班级同学一起出游的占1.25%,这都是与熟人一起出游。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单独出游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依赖感较强的90后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所以单独出游的人数仅占13.75%,和旅游团出游占到18.75%。
(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短期假日出游。我院学生一部分需要通过转本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则要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他们更需要通过旅游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周末时间短暂,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游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11.25%。寒暑假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兼职,所以此时出游不是最好的时机,只有30%的同学会选择。而像清明五一这样的短期假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这个时候去放松一下。
(五)费用问题成为我院学生旅游出行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的安全性不受重视。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没有足够的旅游费用,那么出游就变得异常艰难。所以我院40%的人选择费用作为影响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途中的安全十分重要,这才是关键因素。当今交通事故频发,在旅游中受伤甚至丧命的游客层出不穷。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安全,而不能将安全问题忽视。
三、总结与建议
(一)南京信息职业学院学生旅游现象普遍,并且旅游在大学生心目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难看出,我院学生基本每年至少都有一次旅游经历。这对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一年两次旅游安排较为合理,部分学生一年旅游次数达到四次以上。对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也能够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与便利。所以我们更应该支持与提倡大学生旅游。
(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旅游上的花费比较合理。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十分有限,除日常开销之外,每个月也只剩下很少一部分钱,所以在旅游的花费上应该做到用钱有度。48.75 %的学生旅游花费合理,花费适中,值得提倡。多于500元的同学应该适量控制,避免多余的开销,杜绝过度消费的现象。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以节约为荣,适度消费。
(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忽视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旅游热”这一词汇为大家所熟知,如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往往是这些问题不受大家重视。每次到短期假日,黄金周,大家纷纷选择出游来缓解工作或者学习的压力。这使得安全问题凸显,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旅游中受伤的游客。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我院学生则把旅游的费用放在首位,作为制约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重视安全,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份调查问卷让大学生重视安全问题,维护好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只有这样,旅游才具有意义与价值。
(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多选择与熟人一起旅游。对于爱旅游的游客来说,当自己看到喜爱的景色时更多的是分享。这时就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好友结伴而行,既能相互照应又能分享喜悦,这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在此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随着旅行社数目的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更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自己权益被侵犯,要学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不可以走极端做违法的事情。
2:网络是把双刃剑,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很多虚假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些信息。在选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必要时可以到旅行社亲自解相关信息。
3:现在经常出现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的情况,我们对此应该学会抵制,必要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同时做到理性消费。
4:旅游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一定要做好规划,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
学生调查报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儿童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在其他许多地方提到课外阅读问题,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已越来越被学校、家庭、社会所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为了提高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为此,我课题组特开展“提升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粗浅研究”,目的就是想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问题,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今社会青少年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越来越贫乏,人们已觉察到当今教育中注重应试教育,特别是学习只注重一本教科书而忽视其他书籍的阅读。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牺牲,牺牲的是个性发展,是创造性的培养,是自学能力的养成,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是阻碍青少年自觉了解人类文明的绊脚石。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于是,今天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农村学生与城镇学校的学生在生活环境和阅读机会上有很多不同。
(1)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很多家长为了生计都外出打工,孩子交由年迈的公婆监护,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样以来,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了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2) 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只有学校有课外阅读书籍;学生家里只有电视;加上每天放学走路回家占用了很多时间,所以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异常单调,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多数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
(3) 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我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各种活动渲染学校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在探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之路中,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但也还存在着不少困惑和问题。一方面探究如何能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教学时间及空间、家庭教育环境、书籍的储藏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教师们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等问题上遇到了难题。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提升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粗浅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一方面寻找更切合“农村小学”实际、更利于让师生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农村小学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指导策略,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探索农村小学图书室和教师阅读角的建设方向。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 兴趣是积极认识事物的特殊倾向,它首先由新异的刺激所引起,凡是新的事物、新的形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都能引起认知兴趣。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它往往同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兴趣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凡是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去积极探索它的奥秘,力求把它认识清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的发展具有未定性,教师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外部强化和指导。把课外阅读理解为一种集体性的综合活动,有助于让此项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
3.阅读是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未来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更加突显,终生学习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而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逐步形成想读课外书籍、会读课外书籍、会选择课外书籍的阅读素养。
(二)通过小学六年的参与课外阅读能基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并能为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服务;能给正在人格形成期的农村学生播撒完善人生的种子。
(三)通过研究,探索出能有效指导和培养符合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可以提升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通过研究,丰富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内容,营造一种农村小学校的书香文化。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农村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的课外阅读量,查阅其内容包括那些?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学生阅读内容。
(二)调查阻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制定解决阻碍因素的策略。
(三)探索提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哪些策略?
(四)探索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指导策略。
(五)探索符合农村小学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阅读氛围,总结出如何打造书香班级,进而打造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大丰市白驹小学低中高年级部分班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障碍,收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二)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特别是关于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三)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课题研究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四)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和学校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课题研究小组人员集中反思、提升,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4年3月)。
1.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培训教师。
(二)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24年4月~2024年10月)。
1.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初步研究;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3.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障碍,收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4.查阅资料,整理、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各年级段学生读书的目录及现有途径与方法,重点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策略。
5.创设阅读氛围,加强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6.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研究案例及论文。
7.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进行中总结得失并有的放矢调整方案,使课题研究按预期目标发展,最终达到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
1.进行研究后期的资料、数据整理,论文、案例的撰写,汇编论文、案例专集;
2.撰写结题成果报告。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
预期成果:
(一)探索出了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二)探索出了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教学模式。
(三)制定出了我校 “书香少年” 评选条件、书香班级评价表。
呈现形式:
研究报告、活动案例、教学设计、总结论文等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阅读的图书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课题组成员,全部大专以上毕业,均为小学语文教师。所有成员都有很强的工作热情和对课题研究的高度责任心。
课题组有具体实施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课题目标、任务、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协调运转。学校有师生图书室、阅览室,藏书丰富。
所有这些都给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影响与效果
(一)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该课题研究的实施,学生阅读兴趣明显增强,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长期积累、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充实语文素养,无论是在课内的朗读、背诵中,还是在课外的阅读积累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屡屡获奖。
(二)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成绩大幅度提高。
参研班级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转化成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各项指标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促进了参研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组教师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并积极参加外出学习,通过培训提升了科研组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科研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品读了论著,写出了心得体会,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通过教研课、科研展示课、汇报课、青年教师竞赛课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艺术,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王琴 负责工作:负责课题的总设计、统筹课题的运作、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撰写课题的学期报告、结题报告、建立课题博客并上传课题资料。
课题组副组长 李敏 负责工作:负责课题的调研、参加课题的研究、课题的教研活动及报告的理论指导。
课题组成员 韦彬兰、陈爱妹、王小燕、吉庆红负责工作:负责课题的调研、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课题会议记录、撰写相关论文、撰写相关论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____初二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探究出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__ 信息技术能力 基本现状 发展策略
自XX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XX]33号)。通知要求,“从XX年起开始用5-XX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未来社会信息化的水平,同时,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中,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伸、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
1.1 了解__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即将升上高中的同学的信息技能是否为零起点或者是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为相关部门修改高中信息技术教程提供信息源,也为老师设计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帮助。
1.2探索导致__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原因,为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实施相关措施
提供依据,并向当地信息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
1.3 引起家长、教师以及相关部门对学生信息技能水平的关注。
中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指导,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引起家长、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为提高中学生信息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努力。
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调研__市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情况。问卷发放的对象为__市各中学的初二学生。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27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说明问卷调查达到了较好的调研效果。其中,发放城镇学生问卷109份,发放农村学生问卷111份。
调研对象及内容
调研重点是学生电脑的普及率、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情况。
本调研对抽样选择的两所高校的领导、普通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个别访谈为主,集体访谈为辅,每所高校访谈领导2人、普通教师2人、学生2人。其中访谈的领导包括校长以及教务处主任,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学生随机进行访谈,学生家长包括家中配置电脑的和家中没有配置电脑的家长。
为了了解实践与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组织威海地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结果如下:
一、对初中生创造性调查所反映问题的概述
1.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上述认知却略有下降。
本次调查表明,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这首先反映在问及5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内容时,对每项内容表示“了解”的被调查者最高为65.2%,最低亦为35.5%。同时,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已从8.8%上升为11.2%,增长了2.4个百分点。
初中生对各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亦在逐年提高。但若比较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下降了1.4个百分点。造成这一下降的对象,主要是初中生。
其次就初中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而言,本次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上述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大多基本持平或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除第1项较为抽象、笼统的表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略有增长外,其余涉及创造性思维具体模式和方法的选项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对特定群体的对比分析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群体对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均分别较大幅度落后于大城市中学生群体。
2.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比率在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又呈现出回落。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自评“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我既有自信,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占59.3%;自认“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我却很有兴趣和好奇心)的人亦达48.1%;43.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怀疑精神”(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并可以感知和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51.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我的情况,我仍能保持学习热情)。
自认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4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初中生,已从占被调查者的4.7%,上升为占被调查者的11.0%,又回落到7.3%。这反映出近两年来初中生创造人格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问题。
3.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比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以后又略有增长。
本次调查表明,被调查者自评“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我能够甚至于习惯运用逻辑推理寻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调查者占43.4%; 自认具有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我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的人占62.6%;而自认具备“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我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人亦占54.3%。自评同时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 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和“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3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被调查者,上升了但增长幅度较小。
4.初中生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比率不高,而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
本次调查表明,尽管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并不多,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9.0%。
就初中生对体验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均高于女性被调查者,其中最高相差近10个百分点,最少亦相差2个百分点。
另外,本次调查还表明,尽管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亦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更低,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6.0%。
就初中生对体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大多高于女性被调查者,仅有一项例外。
5.仍有约半数被调查者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过于严谨指在思考问题时,只习惯于非常严格确定的思路。这种思想特点只在已有科学知识成果运用时才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深入未知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则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是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知识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从众心理是指思考问题时屈从于大多数人的见解。尊崇权威,有时是很自然的,如对科学的崇尚而产生的对某些著名科学家的尊崇,这并非无益;但因尊崇权威而导致不敢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则是有害的。信息饱和指思考问题时头脑中装了过多的信息,堵塞了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径,影响了创造性设想方案的产生。
本次调查显示,虽有较大好转,但仍有50.9%的被调查者“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54.4%的被调查者“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 42.6%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 3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初中生认同自己在创造性思维中存在4种障碍的比率则是变化不大,且有降亦有升,反映了约半数初中生在创造性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6.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人数有大幅度减少;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初中生人数有所减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不关心这个”的被调查者减少;认同“发明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的被调查者也减少;而赞同“创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调查者则上升至65.1%;认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被调查者也猛增至75.1%。这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52.9%)的初中生表示“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当然,还有少数初中生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因而对人生和社会均持消极的态度(我们在个案调查中亦已发现),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本次调查亦表明,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因此应更侧重对男性初中生进行相关领域的教育。
二、对近几年来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
(1)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有利地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来看,中学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已有所转变,如认同中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的被调查者,增至66.5%;表示老师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增长了;而认同“部分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将小组讨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课堂”的被调查者为57.5%;肯定“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相、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的被调查者为49.1%,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素质教育在中学正得到逐步发展,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再如,本次调查84.1%的大学生认同“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或其它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上intenet网的机会”;60.4%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里“多数教师具有人格魅力,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亦会传递情感及价值取向”;赞同“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或与论文辅导教师之间有平等的学术交流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比率为61.0%;认可“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参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比率为58.9%;这表明被调查者对我国大学教育环境持正面评价的比率基本上已过半数。与此同时,认同大部分老师教学是“间接启发式”的大学生,已达42.4%,与它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正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做起,在逐步实施素质教育。
(2)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化,使得更多的初中生能够享有“民主型”教育及相应的物质上的支持。
从家庭培养初中生创造力的状况来看,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52.7%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其中大部分还陪同一起做(民主型)。这反映随着近几年来教育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超过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放弃“压制型”教育方式,而转为启发、帮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表明,家庭在初中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如 62.3%的被调查者认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鼓励我自己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表示“父母支持我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的被调查者占67.5%;表示“家庭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课外读物”的被调查者占65.7%;62.6%的被调查者认同“父母经常与我一起评价社会上人们做出的好的或坏的行为”;59.7%的被调查者认同“父母鼓励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领域” ;表示“父母通常不会用压制甚至打骂的方式教育我”的被调查者占65.1%。
为了便于作出综合评价,我们把同时选择了上述7项调查内容的被调查者的家庭,界定为初中生创造性培养环境优良的家庭――即营造了有益于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优良环境的家庭。经统计,初中5.1%、
(3)各级社会机构、团体的努力和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为初中生营造了一个更为有益的成长环境。
社会作为一个对初中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主体,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级社会机构、团体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大都能够吸引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参与,而与信息学和环境相关的竞赛活动参与率更在逐步增长。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活动,初中生的参与度已不断增长;初中生环境保护竞赛系列活动也不断增长;而初中生作文(含文学、科技征文)比赛的参与度更不断增长;其它如初中生夏令营或冬令营系列活动,以及初中生语言、朗诵竞赛系列活动,也有较高的参与度。
再者,本次调查中有44.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众传媒会针对初中生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好评率增长了;这表明大众传媒近两年在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初中生的认可。
2.初中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教育体制在初中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我国的教育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目前教育事业仍还存在着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教育资源数量供给不足的矛盾,它导致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仍无法根本摆脱应试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升学成为教和学的目的,应试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这一点在中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已制定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但问题仍很严重;在高校虽不存在升学压力,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并集中体现在“考研”大军长达一年多的“备战”上。
例如本次调查显示, 认为“考试、升学是中学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的被调查者,从1998年的85.6%降至2024年的71.2%,2024年又增至77.3%;感觉“学校不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课业负担很重”的中学生比例,从2024年的44.2%,上升为2024年的45.2%;而认同“学生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8课时”的中学生,2024年和2024年均为56.7%,说明超过半数的中学上述状况无任何改变。
分析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46.5%的中学生认为“大多数老师授课完全是重复(或在黑板上书写)课本上的内容,并时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接受的紧张状态”;还有高达61.8%的中学生认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让学生大量演练习题,同时介绍各种解题方法”。
(2)教育观念的滞后使得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
没有对初中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虽已有认识,但还没有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体现出对初中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视。
就教师和家长而言,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也就不可能予以应有的重视。部分家长和老师即使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由于受到教育体制、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局限,也不可能对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给予多少实际的重视。例如本次调查中,“一般来说,老师只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分别得到62.0%的被调查者的认同,这表明教师仅从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而赞同“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有一定的畏惧感”的被调查者占51.8%,说明教师不能平等、宽容的对待学生,在营造学生“敢于质疑”的环境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与此同时,仍有27.5%的被调查者表示“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父母经常要求我做‘额外’的家庭作业”,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会扼杀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初中生自身而言,他们是被教育者,其观念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影响。他们虽然知道创造发明对社会、个人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在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活动中,却呈现出较低的参与度。此外,还有少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感到困惑,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缺乏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例如有17.7%的初中生表示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都反映出初中生对培养自身创造力的重要意义还未真正认识。
(3)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内容仍在实施,影响了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按照现代教育观念制定的我国中小学新的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新教材,无疑会对初中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新课程教材尚处于实验阶段,并未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就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内容仍在大多数学校实施,影响了初中生创造力的发展。例如,我国在基础刻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尽管“探究”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本次调查中,认同“学校的相关科学课程是否为你提供过尝试进行完整的(包括上述所有8个阶段性过程)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的机会”的中学生,仅为28.8%。
(4)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工作还很艰巨
从前述之调查结果看,与1998年和2024年相比,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教育方式等方面均有相当程度的进步或改进,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如本次调查认为大部分老师教学是“灌输式”的中学生高达46.5%,而尚有23.8%的被调查者表示“父母通常会用压制甚至打骂的方式教育我”,更是令人吃惊!
这是因为,家长群体文化程度过低(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的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制约着其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主要因其自身所受教育存在缺陷――这是以往不合理教育体制而造成的消极影响,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包括自学、培训等。
另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教育者,如一些大众传媒节目的编导者,他们制作的节目不乏教育性,但由于其本身素质欠佳,导致一些教育观念滞后的节目充斥荧屏。如以倡导记忆知识为主的各类知识竞赛,至今仍久盛不衰,其导向与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相对立的。看来提高这些“间接的”教育者的素质,亦应摆上日程。
三、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间平等融洽的关系。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物理学史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
5.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
(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理解原理,创新实验方法;
2.想方设法,创新演示实验;
3.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
(四)注重实践与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1.加强课堂内的探究活动;
2.加强课堂外的探究活动。
中学生现代礼仪文明的调研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三、调研地点 ___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 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3、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 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 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伴我行》
58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