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自查报告
栏目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九篇

发布时间:2024-11-19 热度:36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怎么写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的撰写,旨在评估和改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实践,确保各项创新活动有序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以下是详细的书写步骤:

1. 定义创新范围:明确自查报告所涵盖的创新领域,例如产品开发、流程优化、技术应用或企业文化等。

2. 现状分析:详细描述当前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已实施的项目、团队配置、资源投入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

3. 执行情况评估:针对每个创新项目,列出执行进度、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展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成功与挑战。

4. 效果评估:使用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创新工作对组织业绩、市场竞争力或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5. 问题与不足:识别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当、沟通不畅或创新文化不足等。

6. 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和行动计划,包括培训需求、制度完善和资源调整等。

7. 未来规划:展望下一阶段的创新目标,设定可衡量的指标,并说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8. 案例分享:如果有的话,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以展示创新实践的有效性。

9. 总结与反思:简要概括自查结果,强调关键发现和重要启示,但避免过于笼统的总结性语言。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部分:

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自查报告的背景,为何进行这项自查,以及自查的目的和意义。

2. 自查目的:明确自查的主要目标,比如提升创新效率、优化创新环境或推动组织转型。

正文结束前的过渡:

1. 过渡句:在正文结束前,用一句自然的过渡句将内容引向结尾部分,例如:“通过对各项创新工作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关键点...”

结尾部分:

1. 重申重点:回顾自查中的主要发现,但避免重复,而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强调其重要性。

2. 期待与展望:表达对改进创新工作的期望,以及对未来创新成果的乐观展望,保持积极的语气。

3. 结束语:以一句鼓舞人心或富有行动力的话语结束报告,例如:“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创新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第一篇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2850字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半年来,在县委、政府和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323”战略,认真贯彻全县新农村建设“三句话”“五句话”指导意见,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推进各级各类示范点建设

我办将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以“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理念,探索和实践就地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按照“突出重点,产业带动,梯次推进,试点先行,巩固提升,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加强旅游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一些区位优势突出,产业资源独特,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实施重点打造,使之突出特色。

一是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推进及、下村、水城、乡村中国茶花第一村、村等11个特色示范村建设和巩固提升等5个村。11个特色村规划及实施方案、5个巩固提升点方案审定后已开工建设,截止6月底,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50%。4月份后,因工作需要,又相继增加了海棠箐和新庄2个特色村。目前正在做规划和方案,有望在9月初启动实施。

二是做好省级重点建设村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完成了年度23个省级重点建设村的扫尾、总结工作,在各乡镇初验的基础上,县级已组织验收,等待省、市验收。年,全县共上报32个备选省级重点建设村,待省委农办批复后组织实施。

三是完成了年度社区自然村、松园村上松园自然村,猴桥箐口社区河头村民小组,腊幸村寸家庄自然村,镇社区旧街自然村,曲石双龙村张家村民小组,兴龙村秋场自然村,中和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乡村刘家寨自然村,社区老街子自然村等10个中央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目前乡镇正在组织初验,待乡镇初验结束后,我办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县级验收。

四是依托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实施100个以上新农村建设点,目前已启动实施。

(二)推进农家新居建设

围绕县委“323”发展战略,把实施农家新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突破口,继续推进农家新居建设。完成了年度1025户(新建205户,改造820)农家新居的总结验收,目前已进入资金兑付阶段。年各乡镇已上报农家新居建设共1135户,其中:新建345户,改造790户。目前,正在与县财政局对接补助资金事宜,待确定后批复实施。

(三)持续强化宣传工作

持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宣传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事例,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编制简报14期,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网站发布信息25条,发布农信通17条。

(四)指导抓好指导员工作

协助县指导员管理办公室,总结表彰了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完成了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下派及培训工作。结合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制发了《县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要点》(腾新农办发〔〕2号),帮助指导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及阶段性工作任务。指导员进驻乡村以来,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立足实际、扎根农村、深入群众,认真开展工作,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大员”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上半年指导员共走访农户15607户、66128人,集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724次、22045人,召开各类座谈会996次,出黑板报、宣传栏404期,撰写调研报告221份,协助所驻乡村落实产业发展项目87个,争取扶持资金353.38万元,为所驻乡村办实事、好事772件,协助开展各类涉农实用技术培训268期、11352人,配合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91个,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501起。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和县纪委的相关要求,深入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巩固落实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推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树好机关形象。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根据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四比四促”和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通过认真组织筹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高质量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针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整改落实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全办人员分两批到挂钩村驻村蹲点,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对挂钩村从智力、人力、财力上给予了尽可能的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压力大,各级财政投入还难以满足群众迫切建设家园的期待和要求,项目整合难度大。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村庄整治任务艰巨。

三是多数农村的主导产业为传统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低,农业发展内在活力不强。很多乡村还缺乏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培植新产业任务艰巨。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办将继续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三句话”“五句话”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各类示范点建设

一是督促指导乡镇修改完善特色村的规划和方案,抓紧组织施工建设。二是待省级重点村下达后,按项目管理要求,编制好规划和方案,抓紧组织实施。三是中央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项目待乡镇初验结束后,我办牵头组织县级验收,迎接上级检查验收。四是指导抓好100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点。

(二)抓好村庄整治,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

以“村寨道路硬化、生态环境优化、农家庭院美化”为目标,从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一方面,抓紧年度农家新居建设的审核和批复实施。另一方面,以“六改七建”为突破口,加大村庄综合整治力度,协助建设局做好全县村庄规划,重点抓好“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四大整治项目,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不断提高人的居住质量和环境。同时,配合各部门实施好农田水利、乡村基础设施、农村清洁能源、农村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督促指导乡镇申报和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项目。

(三)抓好农村基层各类组织建设

在认真推进各类示范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相关村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发挥好青年、妇女、治保等组织的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建立健全农村调解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老年协会、文艺表演队等群众自治组织。

(四)抓好强化管理,发挥好指导员作用

协助县指导员管理办公室,加强对第五批指导员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强化对指导员阶段性工作的指导。同时,协调督促派出单位深入指导员驻点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资金、项目、信息、智力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支持。通过管理好、使用好这支队伍,使之不折不扣地执行好中央、省、市、县在农村的政策,成为能够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队伍。

第二篇 以课程学年报告制度建设推进区域课改规范优化创新论文3200字

以课程学年报告制度建设推进区域课改规范优化创新论文

自2024年起,我区在上海市率先建立了旨在加强全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与管理的专门机构——虹口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同时,我区教育局在全区建立并逐步健全了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

我区通过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从两个方面加强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指导与管理。一方面,通过形成学年课程计划的制订机制,规范我区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特色课程的顶层设计,增强学校课程设置的计划性、科学性,分类分层推进学校课程的优化建设;另一方面,我区通过形成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制度,规范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校本特色课程执行的过程性管理,加强反思总结,注重课程执行的实际效果,推动学校品牌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一、学校学年课程计划需要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

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能增强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计划性、目标性。它使学校课程能做到“高点起步、长远规划、品质发展”。

1.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提升了课程改革的层次:从课堂教学上升到课程实施层面。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积极鼓励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并积极、自主地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及其课程学习活动。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强化课程计划意识,并以学年为单位,通过制订高质量的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统整,这无疑是中小学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2.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是提升各教学团队课程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编制学校学年课程计划是对“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第二轮)”的有效回应,是学校以校长领衔的教学团队在提升课程领导力方面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教学团队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能力在编制学年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3.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是探索建设校本化课程和学校品牌的创新之举。学年课程计划的基础在于校本特色,基于校本理念而架构的学校课程体系要求充分立足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这既包括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重构、实施,进行科学的教学实践,也包括建设立足校本的拓展型课程。

4.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应契合学校特

色校本课程建构的主轴。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应强调并凸显学校办学以及课程建构的个性化。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课程计划应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而在校本特色课程的系统建构中,课程计划应契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构的基本思路,进行对与学校办学文化、课程内容和特色相一致的校本课程主轴的深入思考与系统设计,这样,学校特色才会不断彰显。

5.学校学年课程计划的科学制订有利于中小学校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提高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课程。学校每年编制课程计划,势必对上一年度(上一轮)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并对新一年度(新一轮)的课程体系、实施方法等进行科学的设计架构,更可贵的是,新一年度(新一轮)课程计划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螺旋式的发展与提升,而推动学校课程质量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视野与境界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飞跃。

二、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内容

总的来说,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与学校课程计划相对应的,它在内容要素及其指向上须对应学校课程计划的若干子项,强调的是对课程计划的严格执行和创新、务实的实践。

1.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基于校情,考量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在充分体现国家的课程建设意志与要求、上级教育行政与业务指导部门工作部署和要求的同时,应充分联系学校课程实际,基于校情,对学校内外环境、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个性特点甚至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等相关因素,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学生、家长素质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价学校在课程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没有很好地根植校情、用好资源、发挥优势、克服短板,进而获得进步与发展。

2.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坚持行动实践,更要体现反思意识。撰写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时,要对一个学年来的学校课程建设情况作出全面的回顾总结,通过报告来追溯学校的课程建设实践历程,反映学校领导、全体师生为学校课程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同时,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还要能反映学校课程团队对课程建设工作的反思、评价及深入思考,为学校制订下一学年的课程计划提供参考。此外,讨论、修订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过程还应成为学校上下共同努力,谋求实现学校更大发展、更高目标追求、更优发展愿景的过程。

3.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应当将目光锁定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体验上,锁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上。如果忽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与实践中的感受、表现等要素,这样的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不完整的,也是有致命缺陷的。

4.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课程有效执行的综合保障建设。撰写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时,要防止就课程论课程,因此,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分析一个学年来,学校在各方面为课程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包括为加强课程执行而提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资源保障等,从而使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成为助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5.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要重视课程有效执行的科学评价机制。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应当关注学校为课程建设而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所作出的努力,并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如果缺少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执行的科学评价,这样的课程年度执行报告是缺乏说服力的,是低层次的,即便学校建立了正常的课程年度执行报告制度,对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三、规范学校学年课程计划、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程序

1.统一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文本规范。其一,我区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明确,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从课程层面进行的整体规划,是国家课程方案的校本化体现,是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具体体现。而在文本规范上,制订学校课程计划,主要是对学校课程的近期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其二,我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明确,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不同于一般性的学校工作专项总结报告,其基本格式应全区统一,具体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课程实施概况、基础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等。

2.严格中小学校的学年课程计划与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报送程序。在我区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基于学年的课程计划制订和课程执行报告撰写被作为区域内缜密的课程报告制度中首尾呼应的两个关键节点。从2024年起,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指导与管理中心在报送程序方面已逐步形成规范:每一学年开学前(一般在暑假期间),由各校校长室牵头,负责组织力量,制订本学校课程建设计划——即学校学年课程计划;而在每一学期结束前,同样由校长室牵头,负责学校课程年度执行报告的报送。

3.强化实践与管理,实现学校课程规范创新与升级。学年课程计划与年度执行报告制度的建立健全,不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区强化实践与管理,严格课程计划与执行报告报送程序等工作规范。其一,结合对区域内中小学校的教学调研,把对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情况纳入到区教研室、区基础教育课程指导与管理中心所开展的教学调研内容之中。教学调研及其评价的导向作用,较好地引导了区域内中小学校有效制订规划,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质量。其二,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学年内学校特色、品牌课程的建设力度。我区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办学资源,并从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学校文化积淀出发,努力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使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长远规划等有机结合。

第三篇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工作报告3500字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对新时期的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之路,形成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此,政府就必须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式乃至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大的转变。

一、进一步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要求政府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全局的高度确立了新的政府管理理念,那就是:第一,政府职能是有限的。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主决定应当具有优先地位。即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情,政府就不要管理。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中,市场应当是第一位的,政府应当是第二位的。政府应当是市场的服务者、维护者和指导者,政府不能试图凌驾于市场之上,甚至去改变市场的运作机制和运作规律。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中,应当以社会自律为主,凡是通过社会自律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一般不要去干预。因为社会自律更具亲和力,并且成本低。第二,政府管理方式应当是规则导向型的。现行行政应当从那种以随意性、盲动性、命令性为特征的权力导向型管理逐步转变为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预期性和多样性的规则导向型管理。压滤机滤布在协调和统一使用各种调控手段的前提下,由重直接管理、静态管理和事前管理逐步转向重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管理。第三,政府行政行为的运作应当是透明的。要求行政权力行使的依据、程序公开,行政权力行使的过程更加开放,公众参与度更强,监督机制更加完备。第四,政府应当是高效、便民的。必须尽可能为管理相对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简化管理程序,避免老百姓因政府管理行为而投入大量的不必要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第五,政府应当是讲诚信的。市场经济要求建设社会信用机制,而其中的政府守信是基石。诚信政府要求对老百姓要给予信赖保护,行政机关发布信息要真实可靠,政策要相对稳定,行为变更要有明确预期,造成损害依法补偿。第六,政府应当是负责任的。对公民而言应当是“权利本位”,而对政府而言则应当是“义务本位”、“责任本位”,就是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解决政府职能问题的基本精神就是一要到位,二要全面,避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必须克服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一切的观念,把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真正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交给市场主体,从而真正把政府的职能、政府的着眼点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同时,注意全面履行上述四项主要职能,发挥其综合作用。一是要重视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强化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三是加强公共服务,全面履行职能。公共服务是当前政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就必须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倾斜,不断完善公共政策,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着力解决农村发展,就业、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三、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体制。

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就必须克服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弊端。主体不分、权责不明,行为就无法规范,运转就不能协调;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无法做到公正透明和廉洁高效。以往行政审批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也在于此。因此,抓住了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就抓住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要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是要明确各类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真正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其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分开,从而确保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各项权利。滤布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发挥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准入,抑制无序竞争,解决政市不分的问题。三是进一步理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和改革,依法规范行政机关对事业单位的授权行为,解决政事不分的问题。四是积极发展和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引导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解决政社不分的问题,

四、进一步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健全政府管理机制必须符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这三项要求相互促进并且各有偏重。要做到科学执政,就需要建立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序公开的机制,使决策得到充分论证,以具备深厚的民主基础并使之制度化、法制化;要做到民主执政,就需要更广泛、更深入、更便捷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而这离不开现代管理经验和科技手段,也离不开法制的保障;要做到依法执政,就要在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权力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的机制,加强行政监督,就要建立和完善对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的信息反馈、监督制约、责任追究的机制,切实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和依法进行。当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依法行政也开始进入建设法治政府的新阶段,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更为迫切。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等,全面体察民情、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才能保证建设法治政府历史进程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五、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就是要按照执政为民的总体要求,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管理的公开透明和便民高效。这不仅是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目标,也是行政许可法的明确要求。第一,要建设“阳光”政府,实行政务公开。因为只有公开透明,才能廉洁高效。要不断推进乡镇和县级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搞好市(地)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试点,重点开展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和防伪打假等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特别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部门和单位,都要逐步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增强办事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第二,要建设高效政府,不断强化服务。积极探索强化事后管理、动态管理、间接管理等方式,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少因管理方式不当产生的问题。特别是要尽快探索和实现相对集中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措施。通过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第三,要建设依托科技发展,推行电子政务。在创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要适应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及时运用科技进步成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效能。要改变政府机关落后、沉闷的办公条件和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树立现代政府“电子”政府的良好形象。

六、进一步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新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上。按照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行为合法。作出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并符合法律的规定,不仅要求自己的行为要守法,还必须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职责,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行为合理。即使没有法律规定或者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行政行为也必须是合情、合理和适当的,不能显失公允、随意而为、朝令夕改、因人而异。三是讲求效率。即便是合法、公正的行政行为,也必须是及时的、低成本的,在作出行政决定、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时,要充分论证其必要性,是否可以采取成本更低、效益更好的其他措施,行政决策或者行政许可实施后,要定期进行科学的评估,该变更的变更、该修改的修改、该取消的取消,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及时、有效地得以实现。四是讲求程序。就是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能够公开的要向群众公开、能够尽量简便的要尽量简便,并接受人民群众和专门监督主体的监督。

第四篇 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服务现代社会建设调研报告2900字

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以“以人为本,服务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构筑和完善以__为中心,辐射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服务大平台,不断为现代新__建设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服务带动人才领域的拓展,以服务促进中心品牌的确立,以服务推动人才中心的建设,努力创建人才服务新体系,提高了人才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__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__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__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__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__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__市人才服务中心和__人才市场成立至20__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__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__市人才服务中心是__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__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__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__、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__人才网”自20__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__人才市场营销系统》、《__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__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是保证人才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和优质服务的基础。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形势对人才中介的要求,适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对职工的要求。一是公开招录补充高学历、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加强培训。建立了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等为主,以学历培训和出省培训等为辅的职工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水平,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程序,坚持每天对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并不定期的向来办事的群众发放无记名服务质量调查表,广泛听取群众对中心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是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中心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印制成书发给每个职工,并对人才市场所有制形式、经营模式、分配方式进行了有效调整,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五是培育组织文化,构建团队精神。__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了增强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非常重视组织文化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人人成才、人尽其才”和“__人才、助你成才”的组织文化理念,“相互关爱、快乐工作”的团队精神,破除“身份”限制,所有职工一律平等对待,并采用“四不唯”的用人制度(不唯身份、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根据职工个人特长量才使用,用绩效和业绩来衡量职工的价值,在中心形成了多元的人才观,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中心发展的内在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入,__市人才服务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结合业务发展和树立品牌形象的需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继续完善以人才市场、人才网站、人事代理、人事考试、人才培训、人才派遣、综合保障、国际人才交流、党群组织九大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并以公共性人才服务为核心,以经营性人才服务为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转协调、高效细致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把__市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市场化的人才配置中心、社会化的人才代理中心、现代化的人才信息中心、国际化的人才交流中心、科学化的人才评价中心,让人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性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五篇 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的学习心得2350字

关于《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的学习心得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

暑假期间,州温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施雪云书记的《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为我们解读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重点内容: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推动我省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观能动性,让课程建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赋予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权利和责任,也考验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学校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校本课程又是打造学校特色的重要抓手,没有特色校本课程,就谈不上特色学校。州温市教育局十大工程提出:要建设特色品牌学校,深入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使特色办学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并逐步建设提升为学校特色品牌和文化。同时提出要培育精品校本课程100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可见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完善课程结构,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关键提升点。

我校从新课程实行之初就开设了校本课程,虽然这么多年都在坚持,但是除了《感受瓯越文化》等个别课程成功编写校本教材外,其他课程都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次。如何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有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直在我头脑中徘徊。

一、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

1、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学生自愿参加的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安排课程,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底蕴加入到校本课程中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二期课改要求各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的课程结构,用灵活、有弹性、体现多元特点的课程设置,实现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与落实。在此精神指导下,上海许多学校对新型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不少适合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上海开元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构建了一个统领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一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完整的国学校本课程,依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年级教育分层目标,在基础性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进德修业,促进学生品行日臻完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同时在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积极开发实施“国学”范畴的校本课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国画、书法、茶文化探究等,丰富了学校国学课程特色。我们可以借鉴开元学校的做法,围绕我校“生命教育”特色,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建设,要在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整体构建、分步开发具有我校特点的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提升,同时可以大大拓宽校本课程的`选题范围。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构建校本课程不仅是对校本课程的推动,更是对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积极促进。

2、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每年要对学生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类别并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学生的校本课程设置要体现差异。自州温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建设活动以来,我校初中已经连续两年招收了大批特长学生,今年高中又创办了科学创新实验班,针对初中特长学生和高中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校本课程应该和普通学生的校本课程有所区别。针对这些特长学生、特色班级的校本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的选择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保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的支撑;二是要考虑课程培养目标的持续发展通道,确保有优秀的上一级学校招收相应特长的学生;三是要考虑与其他学校的错位发展,以形成良性竞争。上海开元学校的管乐、游泳、击剑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的对象主要是特长学生,学校选择的项目比较特殊,竞争学校不多,而且学校十分注重与街道社区及区体育局合作,在物力、人力方面确保了课程的实施开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正在做的武术特色项目与开元中学的做法很相似,除了依靠学校自有师资之外,还聘请了州温市少体校资深武术教练邓晓峰教练为顾问,并定期借用少体校武术房开展专业训练。我们希望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武术能够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金名片。

二、把握课程开发的原则

1、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提供丰富选择机会

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好中学的芬兰罗素高中为例,它的选修课课程项目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罗素高中800学生,70名老师,学校开出的选修课程就达300种,光外语就有13种可供选择。然而校长却表示,学校课程的安排目标是800名学生有800种课程设计。为了开发更多的选修课程,罗素高中的一些做法力度非常大,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特色。如允许学生跨学校选修,花资金聘请校外专家,高校教师到学校教课,甚至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学生到大学听课拿学分……学校以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有效缓解了学校局部课程资源不足,课程开发难度大的困难。由此可见,加强校际、包括与职高、高校,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手合作,将是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有益举措。

当然,选修课的丰富多彩及深层次的改变,得益于国外学校高考压力的消失。没有了应试教育制约的丰富的课程背后,才是回归教育原点的教育,而不是被

第六篇 在不断创新中推进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调研报告3000字

集团公司党委20__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大力倡导和谐企业理念,锻造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在创新中推进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理念引领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最能体现企业个性、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远发展而构建的反映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观体系。大力弘扬企业理念,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公司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勤奋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同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推动企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徐矿集团作为百年企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靠特有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取得新成就。近几年,集团公司形成了“百年诚信,以德铸魂”的企业道德理念,实践和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发扬“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等。形成了以“顾全大局,报国尽责”为己任的“强企报国,造福职工”的价值观,以及“想干事就有机会,能干事就有舞台,干成事就有地位”的人才理念;“哪怕是沙漠也要把它变成绿洲”的创业理念;“制度至上,精准执行”的管理理念等等。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干部职工跳出徐矿谋发展、跳出煤炭谋发展、跳出常规谋发展,永不言衰、奋发图强,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推动了企业创业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尤其对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要按照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塑造企业新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根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概括地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职工;二是文明和谐理念,文明是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以发展精神文明作为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抵制和摈弃落后的、腐朽的、颓废的、庸俗的、愚昧的精神文化。和谐,是企业总体状态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所谓和谐,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合与和睦的状态;三是民主管理理念,民主是职工在民主政治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民主不是“为民做主”,而是人民做主;是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体现职工群众的决定作用;四是安全发展理念。安全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企业发展、职工群众生活幸福。

在理念的催生和再造过程中,还要注意采取“三种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广泛征集法,即文化理念源于职工群众的工作实践,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经过层层总结提炼形成;二是管理层提炼法。即企业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模式,往往由企业领导总结提炼并作出决定。通过自上而下宣贯推行;三是专家导入法,即聘请企业文化咨询策划专家帮助策划,按照审计、诊断、企划、导入、实施等程序进行。“三个结合”是:即坚持继承传统与思维创新相结合,坚持彰显个性与遵循共性相结合,坚持目标引领与立足现实相结合,确保理念整合的优化创新。

二、以精神激励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公司上下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体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目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竞争既有企业市场份额等硬实力的竞争,也有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企业精神作为企业“软实力”,通过大力弘扬,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对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共识,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形成了徐州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80年代我们形成了“求实、求严、求强,爱国、爱矿、爱岗”的企业精神,并大力弘扬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内容的“三创”精神。在企业处于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今天,我们又形成了新韩桥精神:昂扬向上、永不言衰的精神;坚忍不拔、勇于争先的精神;精准执行、严细成风的精神;忠诚企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情系职工、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内容上看,“昂扬向上、永不言衰”、“忠诚企业、甘于奉献”体现的创业精神;“坚忍不拔、勇于争先”体现的是创新精神;“精准执行、严细成风”体现的创优精神;“情系职工、以人为本”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求。实践证明,不断整合和发扬光大企业精神,以精神激励形成鲜明导向,可以有效促进职工在思想上形成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优良传统与适应时代要求的信念、意识、作风的集中反映,是广大员工先进思想、优良品质的结晶,是群众智慧的理性升华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企业精神将会对企业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企业应该对精神进行“量体裁衣”。企业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只有不断提升和大力弘扬企业精神,才能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竟相迸发、充分涌流,让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广大职工意识的主导,让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为国奉献的职业追求成为广大职工的不竭动力。

三、以和谐创建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丰富内涵、创新手段,在培育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关系、夯实和谐基础上狠下功夫。

首先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三评选四争创”活动,深入推进“创生态环境、树文明新风、建和谐矿区”主题创建活动。加强职工日常行为教育、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育、公务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系列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职工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从“细节文明”破题,从诚实守信抓起,共创文明和谐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公司形成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其次,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完善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平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改革分配政策,建立既体现个体价值、又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健全企业发展、领导干部收入与职工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让职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建立完善矿区维稳机制。坚持以稳定保和谐和以法治访观念,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载体建设,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调解等有关经济指标列入创建考核范围,进一步促进企业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要树立安全发展观,建设以和谐管理为特征的本质安全文化。

第三,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要围绕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全力推进“文明示范区”创建,引导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以创建“文明家庭”为载体,把和谐家庭创建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形象化,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觉参与程度,逐步形成“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宽容民主”的良好风气。同时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认真实施“资源再生、生态再造”工程,不断改善矿区环境。通过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区住房改造,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和谐稳定、人人安居乐业的新型矿区。

第七篇 深化创新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2300字

深化创新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四次全会和地、县两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构建符合_____县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__败体系,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_____县直机关工委在县直机关60个党支部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实际,通过五项措施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县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_____县直机关现有党支部72个(其中包括12个老干党支部),在职党员559名。近几年来,机关工委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和工作机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分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分管领导,做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了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制度,下发给县直各党支部,明确规定党政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通过责任分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分工任务的落实。加强了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年初抓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工作部署,年中抓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出通报。严格责任追究,对违纪的党员干部严肃处理。通过树立榜样、舆论导向,激发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先进人物爱岗敬业、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为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机关党员干部是县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具体执行者,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又通过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表现出来。如何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执政的能力,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党内生活制度和加强党员教育是机关工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县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努力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制,完善任务分解体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班子及党政一把手每年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专题汇报。根据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与县直机关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二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对县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力度,在实事求是上做文章,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坚持做到强化政治理论修养,增强清正廉洁意识,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认真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主要针对群众干部敏感的热点、难点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努力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反腐__的主动性。把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加强对“三不”党员、基本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违纪违法党员的教育和处置力度,及时向工委报告组织处理意见。

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进一步完善反腐__“大宣教”工作格局,积极配合县纪检委共同开展好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格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学习王瑛等优秀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先进事迹和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党风廉政教育宣传要常抓不懈。努力探索建立反腐__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机关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提高组织建设。进一步抓好《____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落实,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积极探索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严格按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党员权利的正确行使和不受侵犯,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管住、管好“权、钱、人”,针对问题易发、多发部位,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20__年—20__年工作规划》,加大推进反腐__治本抓源头工作的开展。扎实推 进基层党组织惩治和预__败体系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五是落实责任追究。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要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创新廉政建设工作,明确政策界限,规范工作程序,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责任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落实好的要进行表扬奖励,对落实不好的要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坚持做到有奖有罚。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对违反和不履行责任制规定以及因失教、失管、失察、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一定后果和影响的,严格按照《____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规定要求,进行责任追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群众满意程度测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情况应达到基本满意。及时总结推广党风廉政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第八篇 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国税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800字

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国税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经济建设的航灯,也是引导国税文化建设的方向盘。国税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结合国税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拓展国税文化建设新思路,在构建和谐国税文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试谈以下看法:

一、文化与国税

文化究竟是什么?梁启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话虽然简单,却很到位。国税文化的目标就是要贯彻“科技加管理”思想,通过在国税工作引入“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建立起如东国税人共同信守的思想观念体系,努力提高国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塑造面向新时代的如东国税崭新形象,促进如东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用先进文化引领和谐国税建设,致力国税文化载体创新,要在构建和谐国税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教育和辐射功能,实现观念和谐、行为和谐、制度和谐、征管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

二、基层国税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建设是个全新的理念,是对行政管理方式的一次冲撞,必然会引起干部职工在思想认同上程度不一。当前来说,在国税文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国税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其显著特征是以物质为载体。但基层国税部门及其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也还比较艰苦。物质基础不扎实、不平衡,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国税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长期的国税工作实践中,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始终支撑、推动着国税系统人员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将国税事业推向前进。但这种精神和信念还处于自发、局部、原始的阶段,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全面的总结、确立和宣扬,没有转化为全体国税人员共同的价值观。一种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尚没未在国税部门真正建立。

不可否认,有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对文化建设还存在误区。有的认为文化建设是搞形式主义;有的把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简单等同起来;有的认为文化建设是领导和文化办的事,与己无关,所以漠然置之;有的认为文化建设是“花架子”作表面文章,有的认为“文化建设是虚的,组织收入才是实的”,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不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文化建设的连续性不强。

上述这些从几个侧面反映出国税文化对国税全面建设的“引擎”作用尚未形成,国税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创新国税文化建设的方法

国税文化,不仅仅是国税机关的文化,更是每一位国税干职的文化。开展国税文化建设就是为了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激发广大国税干部情趣健康的精神追求和国税长足发展的原动力,逐步由文化育人、品质塑造、道德示范,走向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轨道,推动国税事业的全面建设。

营造心灵文化

以开展一个课题调研为先导,“兼爱”、“尚贤”、“节俭”等积极思想;为人学儒,力求将儒家为人的优秀价值原则转化为时代精神为国税干部所继承。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员通读一本国学书”活动。还可邀请国学教授以“国学经典与和谐国税”为主题,开展一次结合实际、旨在普及、深入浅出的国学知识辅导讲座,借助国学加深国税干部对构建和谐国税的文化自觉。为巩固学习成果,结合各自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就个人学习重温国学的感悟和收获,开展一次面对面现场书面交流,深化学习效果。以此来提升国税干部应对工作生活学习压力的人生智慧,形成全局共同价值理念和组织共同愿景的全员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

点亮内部文化

举办每年一度的“如东国税文化节”活动,从不同侧面反映和体现全省国税系统的文化底蕴、干部文化素质、艺术追求和独特的文化品位。文化节的时间跨度可持续数月。

先以一场俗共赏、妙趣横生的文艺晚会拉开第一届如东国税文化节序幕,邀请如东四套班子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行风监督员、纳税人代表等社会各界观摩演出。节目内容包括相声、小品、歌曲、舞蹈、朗诵、乐器演奏等等。文化节期间,可以通过与兄弟单位举办篮球回访赛和乒乓球对抗赛,达到了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税收互动知识有奖竞赛,增进征纳互动共赢。

此外,也可进行运动会、国税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展,也可进行国税征文比赛、国税建设大家谈、局长授课、专家讲座、科所长论坛、标兵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多方面反映国税文化发展的喜人景象,构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点亮内部文化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以“人人参与”满足归宿感、激发凝聚力。 “人人参与”不仅可以拉近干群距离,融洽职工感情,增进相互友谊,而且可以激发内在活力,培养团队精神,展示国税文化。以“人人展示”满足荣誉感、激发向心力。

以各种活动为干部职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竞技中展示健壮体能 ;在征文中展示写作技能;在摄影中展示艺术天赋;在演讲和歌咏中展示表演才华;在“人才特长”中展示个人才能。“人人展示”在激发职工荣誉感和团队向心力的同时,以“人人实现”满足成就感、激发创造力。 “人人参与”既满足了干部职工的成就感,又激发全员自觉融入和谐国税建设。

融入家庭文化

突出家庭文化氛围建设,每家设有书房、书橱,有藏书,宽带网线铺进家,励志楹联贴上墙。干部家中不设酒场、麻局。注重子女教育、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和家属在其就职单位的争先创优,定期举办的家庭才艺展示,每月设创新学习“红花奖”,悬挂了学习成语典故画匾,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健康书报进家庭、知识信息进家庭、法律法规进家庭“四进”活动,把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有机的融入国税“大文化”建设中。

温暖征纳文化

把文化建设向纳税户延伸,向企业拓展。可举行税企篮球友谊赛,将税收宣传带进赛场,在紧张刺激的竞技氛围中,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加深税企友谊,增进征纳互信。还可以举办税收管理员知识竞赛,邀请辖区纳税人代表参加。通过各队税收管理员娴熟的业务技能 pk,让台下纳税人了解税收管理流程,熟悉纳税申报知识。竞赛还可特设纳税人观众题,通过现场抢答形式实现征纳互动,使纳税人在妙趣横生的比赛中汲取税法知识。

延伸社会文化

通过税收宣传队巡回宣传,增进国税与社会和谐。可组织由国税干部和社会文艺工作者组成的“国税之星青年志愿者艺术团”,艺术团可不定期开展下工厂、赴村组、进社区巡回演出活动,用大合唱、舞蹈、小品、诗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税收政策,传播国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还可开展国税干部情系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纳税人,帮扶弱势群体。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国税文化建设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体制机制,开拓发展思路,才能取得大发展大繁荣。要开创性地做好国税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上级部门的精心引导,需要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当所有的雨露浇灌国税文化发展的土壤,借助政策的春风,相信我们的国税事业一定会绽放文化的花蕾,迎来满园的春色。

第九篇 强化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载体调研报告5750字

近年来,在_____市委的坚强领导下,_____区农村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及__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和“五个好”村级党组织为目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有力地推动了_____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_____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于__年12月底批复成立,主要承担“协助有关部门指导农村、企业、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自党务部成立以来,市委组织部给予大力支持,并明确要求_____区乡镇党建工作由党务工作部具体来抓。为此,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近期我们到各乡镇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_____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思路,形成此报告。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党建工作概况

_____区现有乡镇党委12个(八镇四乡),党工委1个(孙家滩地区党工委);有建制村100个,村级、社区共有党组织120个,其中党总支4个(古城五星村党总支、古城左营村党总支、上桥解放村党总支、东塔塔寺村党总支),社区党支部17个(胜利镇7个、金星镇7个、金积镇2个、金银滩镇1个),其他村级单位共3个(扁担沟镇高糜子湾良繁场和金银滩镇金川办、良繁办)。现有农村党员6527名,占党员总数(共有党员7736名)的84.4%,其中女党员1304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0%;35岁以下1437名,占22%,55岁以上2058名,占31.5%;大专及以上学历539名,占8.3%,高中、中专学历1365名,占20.9%,初中及以下4623名,占70.8%。

市区合署办公后,_____区工作体制发生了变化,针对新的体制,_____区把抓工作、促发展作为抓党建的切入点,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方针,提出了“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提升‘三级联创’活动为目标,以创新工作为载体,抓基层、抓典型、带整体,全方位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组织乡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在创新载体强服务上想招数,在突出重点促提升上下功夫,在抓党建促发展上做文章,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为_____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_____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创新力度不够。抓党建工作没有抓经济工作绩效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待党建工作,简单地理解为以经济建设成效决定党建工作好差,以“硬件建设”代替开展活动、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等。还有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并没有真正重视党建工作。还有些乡镇把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党建工作也就抓好了,用经济建设代替党建工作;也有的一些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容易抓出政绩,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抓也好应付。往往是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说起党建工作理屈词穷,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队伍建设上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党支部尤其是农村,书记年龄老化、本领弱化、知识贫化现象较为突出,思想保守,进取意识不强,有收摊思想。缺乏足够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干部队伍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培训后劲不足,培训标准不高,培训渠道不宽。

3、工作开展存在基础设施差、困难多。一些地方党建工作的活动经费匮乏,办公场所紧张和办公设施落后;有一部分村级阵地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激励措施力度不大、考核机制尚不健全。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具体衡量的标准和量化的指标。未能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衡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定量好与一般、一般与差之间的差距。考核结果难以体现工作差异性,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好与一般差不多,一般和差没两样”的现象,影响体现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约束力。

三、对策和工作打算

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培育发展与经济工作相适应相配套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品牌载体。

(一)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1、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管党意识,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总负责,党委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抓,改变一些乡镇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单独抓、唱独角戏的状况,乡村两级要签定党建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二是实行联系点制度。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都结合各自分工,每人建立1-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特别注重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开展党的工作比较困难的地方和单位建立联系点。每人每年到联系点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少于20天,给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作形势报告不少于1次。积极帮助联系点理清工作思路,查找工作差距,创新工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三是实行督导制度。采取定期、专项和随机三种形式开展督导工作。定期督导每半年一次,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专项督导针对全区党建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突击性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随机督导主要针对基层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受检基层党组织落实督导建议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四是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干部党建例会制,分层次进行党建工作述职、述评和讲评,定期研究、安排党建工作,切实把党建工作摆上党委的议事日程,进一步激发党务干部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构建工作网络。建立完善干部档案、信息库,健全基础台帐。按照“三创、三会、三挂”工作方法,构建点面结合的工作网络。“三创”是依托党工委、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抓党建,形成全区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纵向组织体系”;“三会”是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党建工作联席会,形成各类党组织广泛参与的“横向网络系统”;“三挂”是工委书记、乡镇党(工)委书记、村党支(总支)部书记挂帅领导,市直各部门与村挂钩帮扶,党员干部到村挂职锻炼。

3、加强阵地建设。一方面最大限度整合项目资源,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项目效益。(如:板桥蔡桥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金建阵地。推行马莲渠永亮奶牛园区模式,满足发展的需要;再一方面切实做好_____区与区党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国家、自治区对各县市的相关党建项目能够落户到_____区。努力实现村村都有办公场所、有培训阵地、办公设备、电教器材、活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目标。

4、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研究制定《干部培训五年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依托自治区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年”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网络信息应用能力。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和技能能力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整体素质。二是加大后备干部建设储备力度。发挥基层一线能够培养锻炼出优秀人才的优势,在乡镇干部队伍中,有重点培养一批年轻干部,把郭家桥乡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村级后备干部的做法作为试点,成熟后,在全区推广。通过这些有益的做法,不仅充实加强干部队伍,而且解决基层工作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大力培育新型村书记,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围绕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破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难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民营企业家、本地和在外创业致富能人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实施“三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 工程,培育“产业”书记和“名人”书记,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创造良好环境和机会,有效地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使村“两委”成员执政能力弱、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1、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党内关爱帮扶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农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同步设立了13个党员服务中心、120个党员服务站点,打造了服务党员的新平台。不断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认真推行“一帮一联、双挂双创”活动模式,建立生活困难党员台账。立足设施农业、奶产业等重点产业建设,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党(团)员创业致富工程”和“党内互助工程”实施范围,有效地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创业。二是设立党建创新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投身于党建的创新工作中,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对于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建设方面形成的新思路、作出的新探索,在党员管理方面提出的新见解、取得的新突破,在干部教育和培养方面提出的新观点、取得的新进展,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果,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新方式、新载体等方面进行评选,进一步激发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全区党建工作活力。

2、完善考评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察、“一事一考”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核指标,把后进党支部的治理整顿进位工作作为硬性考核指标之一,;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严格、科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惩、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要特别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争取市委组织部出台相关政策,并形成制度,大胆尝试实践畅通乡镇与市直部门干部交流渠道,搭建干部交流平台,实现上下交流使用。对于各乡镇“一把手”考核,任届期内(三年),排名前三位,应给予提拔或升任到市直部门。对于村级党组织考核,要将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成效与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与村支部书记本人的“三金”挂钩,实行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广大村级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

(三)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1、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党组织和党员四级服务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制度,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了平台。全面启动“民主议政日”活动,组织落实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农村党员“评星定格”工作。认真实施“百户示范”工程和“党员中心户”创建工程,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内容。

2、深入推进农村“先锋工程”建设水平。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按照考核标准将13个乡镇(管委会)、103个村级党组织划分为

一、

二、三类,结合中心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使不同类型的党组织比有标杆、赶有目标、干有动力。同时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全区87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了“支部+协会+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做到了党组织与经济组织同步规划、同步设置、同步运转、共同发展,进一步优化配置了农村基层组织资源。

3、扎实推进城镇社区党建工作。坚持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以胜利镇为代表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了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积极推行街道社区“六联六共”的共建模式,进一步加强了近200个党组织的社区结对共建工作,健全完善了2个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党员服务站点的功能设施,建立了覆盖街道社区的党员服务网络。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和规范化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活动,已创建自治区“五星级社区”2个、“四星级社区”10个,建成规范化社区党员活动阵地12个。在17个社区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在提高全面素质,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上下工夫。

4、 不断提升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扩大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四个全覆盖”成果,建立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信息库,采取建、联、挂、靠等多种形式,在具备条件的36家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等活动,选派党员担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党的活动,实现了党的工作的全覆盖。深入开展新社会组织摸底排查工作,规范新社会组织隶属关系,探索建立各类党小组,进一步加强了新社会组织的党员教育管理。

5、抓特色,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新亮点。各乡镇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开拓创新、狠抓落实,通过抓典型、带整体,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乡一特色、镇镇有亮点”的工作格局。金积镇率先提出“将党建工作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围绕党团员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依托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借助大丰收专业合作社,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为农村全体党团员、青年和广大群众全民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种植效效益,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扁担沟镇通过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壮大全村奶产业,提升农业和林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高闸镇加强村级阵地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构,改进村务管理模式,推行阳光村务,为做大做强西瓜产业、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城镇以抓干部作风建设入手,以政治优势凝聚人,用先锋模范带动人,用组织原则规范人,在全镇建成党员创业示范点25个,以党组织创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号召力,为农民创业搭建广阔的平台,以党员创业带动全民创业。上桥镇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开展“五带头”活动,让广大党员立足本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带动广大职工为企业生产努力做贡献,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胜利镇实行党建工作“四色”评估法,强化了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环节,使党员更直观地了解社区党建工作。依托“王兰花热心小组”,不断壮大服务队伍,拓宽热心小组服务面。东塔寺乡围绕便民服务体系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1338”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创办产业,以党员的先锋和引领作用促进全乡现代农业的发展。马莲渠乡在全乡全面推行以“强化村支部的领导权、规范村会议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保障群众的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四权治理”模式,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板桥乡依托梁湾村奶牛养殖园区,抓好党团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搭建“支部+协会+养殖园区+党团员创业示范园”模式链,充分发挥党团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双培双带”工程。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继续在各乡镇抓重点、育亮点,应地制宜,打造品牌载体,做足做活党建工作文章,推动_____区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建设工作自查报告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