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29 热度:67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篇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工作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2、乙炔、氧气瓶周围10米范围内,禁止烟火。乙炔、氧气瓶间距不得小于7米,乙炔管必须有回火防止。堵塞时,严禁用氧气或压缩空气吹除。

3、焊接受压容器,密封容器,各种油桶,管道及沾有可燃液的工件,必须先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敞口卸压再进行工作。

4、 电焊机接地线、电源线及工作回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不得接在管道及设备上代替接地线或工作回线。

5、高处焊接,容器内焊接,必须设人监护,要有安全措施。

6、雨天不准露天电焊,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绝缘物品上,并穿好绝缘鞋。

7、移动电焊机应停机断电,焊机接中突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8、氧气、乙炔阀应灵敏可靠,开启时禁止撞击,工作结束,应及时关闭。

9、发生回火时,应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用弯折软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10、工作结束时,先停焊机负荷,然后切断电源、气源,检查场地灭绝火种。

第2篇 手工气焊割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手工气焊(割)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电石、乙炔发生器、溶解乙炔气瓶,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乙炔站应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

3.工作前或乙炔站停工时间较长再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化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7.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纳热水溶液解冻,保温。

8.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

9.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篮,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

10.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篮。

[二]电石

1.贮存地点必须干燥,通风良好。电石桶应密封,桶上涂写'电石桶'和'禁止用水消火'等字样。室内禁止烟火及存放或敷设水管水沟。坏电石桶不准存于室内。乙炔瓶与电石不得同室存放。

2.电石桶的搬动应轻搬轻放,不准扔甩,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雨天禁止淋雨搬运。

3.取装电石和砸碎电石时,操作者应戴手套,口罩租眼镜,防止打碎的电石进入眼中。

4.电石起火要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机或水消火。电石粒末只能在露天销毁。

[三]乙炔发生器

1.罩炔发生器本体外部应涂写'危险!''乙炔发生器!'字样。

2.移动式小型乙炔发生器,须用胶轮或装有弹簧装置的手推车搬运。搬运时应先卸压。

3.乙炔发生器的零件(特别是内壁)不得用纯铜(即紫铜)制作,避免产生乙炔铜,引起爆炸,可以用含铜量在70%以下的铜合金。防爆膜(片)禁止用铜片或铁片代替。防爆片至少每年更换一次。

4.封闭式乙炔发生器,必须设置准确灵敏的压力表、安全阀。放入电石前,先检查发气室内的给水器和出气管是否畅通,热后放入电石。电石块度大小要适当,禁止用电石碎末。当电石块度较小时,必须采用带空心的电石篮,以免温升过高过急。电石篮放入位置应符合规定。

5.乙炔发生器的压力要保持正常,水必须保持清洁,电石分解的灰浆要及时用水洗掉。乙炔发生器的发气室温度不得超过80℃,对于水入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作业。并用冷水喷射降温和加入低温的冷却水。

6.严禁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7.移动式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可放置在一起,相互间隔要3米以上。8.每个乙炔发生器,必须装有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应添上净水,保持水位一定高度。每个回火防止器只能供一个焊炬工作。供给两个以上焊炬工作的乙炔发生器,必须有一个总回火防止器。

9.乙炔发生器使用前应检查防爆及防回火安全装置,如防爆片(膜),防爆针及回火防止器。更换电石后,必须将容器内含有空气的乙炔气体放净,才能允许进行焊割。

[四]水封式安全器

1.使用水封安全器前应先用水位控制阀检查水位一次(回火后应再检查一次),并检查是否漏气。

2.水封安全器必须垂直放置,以免影响防止回火的作用,其工作压力应与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相适应。

3.每一焊割炬,必须有一个回火防止器,多于一个焊炬同时工作,应在乙炔发生器上安置总水封安全器,每一焊(割)炬处设一个独立的回火防止器。4.水封安全器每月应拆卸清洗一次,并应定期大修一次。

5.检查漏气和解除冻结应遵守'一般规定'中有关要求。[五]橡胶软管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兆帕;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兆帕。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时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3.氧气软管为黑色,乙炔软管为红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

4.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5.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若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六]氧气瓶

1.每个气瓶必须在定期检验的周期内使用(三年),色标明显,瓶帽齐全。氧气瓶应与其它易燃气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贮存,使用气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2.氧气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均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着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发生事故。

3.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4.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

5.开启氧气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

6.当氧气瓶在电焊同一工作地点,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被窜入电焊机二次回路。

7.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曝晒,使用应尽可能垂直立放,并联使用的汇流输出总管上应装设单向阀。

[七]乙炔气瓶

1.乙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或倾倒;应避免剧烈震动、碰撞;运输时应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乙炔瓶使用时,一把焊割炬配置一个岗位回火防止器及减压器。

3.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轻缓开启。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转。4.瓶内气体不能用光,必须留有一定余压。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余压为0.05兆帕;当环境温度为0~15℃,余压为0.1兆帕,当环境温度为15~25℃时,余压力0.2兆帕,当环境温度为25~40℃时,余压为0.3兆帕。

5.焊接工作地乙炔瓶存量不得超过5只。超过时,车间内应有单独的贮存间。若超过20只,应放置在乙炔瓶库。

6.乙炔瓶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电石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库存放。作业点与氧气瓶,明火相互间距至少离开10米。

[八]焊割炬操作

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签,禁止用铁丝。

2.使用前检查焊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正常后接上。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3.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焊、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结时必须与氧气橡皮管连接牢固,而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橡皮管不应连结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皮管不准使用。

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噼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

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并停止供水,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

7.焊炬飞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

(1)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

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

(2)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

(3)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乙炔阀,然后送到灯芯或火柴上点燃,当发现冒黑烟时,立即打开氧气手轮调节火焰。若发现焊割炬不正常,点火并开始送氧后一旦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氧气,防止回火爆炸或点火时鸣爆现象;

(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

(5)使用氢气切割机时,应先放氢气,后放氧气引火。

8.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当回火发生后,若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出现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9.氧氢并用时,先放出乙炔气,再放出氢气,最后放出氧气,再点燃。熄灭时,先关氧气,后关氢气,最后关乙炔。

10.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来照明。

11.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12.气源管路通过人行通道时,应加罩盖,注意与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第3篇 如何进行易燃易爆有毒容器焊割作业规程

在这类环境中进行焊割作业前,必须对容器进行置换和清洗作业。

(1)置换作业焊割以前,用惰性气体(n2、co2)、水蒸气或水将设备、容器、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气体(蒸汽),有害、有毒气态介质全部置换出来,这种作业称为置换作业。置换用惰性气体的安全要求见表4。

表4置换用惰性气体安全要求

名称

纯度(体积分数)(%)

o2(体积分数)(%)

h2(体积分数)(%)

n2气

>98

<2

co2气

>96

<0.5

置换作业前,应卸掉设备内的余液、余压,用水作置换介质时,应将系统注满,确认没有死角时为止。置换系统和生产系统的连接处,除关死阀门外,还必须彻底切断气、液的来源。置换时和置换后要打开放空阀和大气相通的所有盖板或阀门。

(2)清洗作业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容易吸附或粘贴在设备、容器或管道的内壁并形成渣垢、粘液或沉淀物,用惰性气体或水置换不掉,有些易燃、易爆、有毒介质还可能吸附在容器、管道的外层保温材料中,焊接前虽经置换或分析合格,但焊割后还会因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呈气态陆续地散发出来,促使设备、容器内气体成分浓度发生变化而导致火灾爆炸或产生中毒事故。因此在置换作业后,还必须用蒸汽、水或其它介质对设备进行冲洗,以彻底清除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这种方法称为清洗作业。

酸性容器、管道器壁上的污垢、粘稠物和残酸等要用木质、铝质或含铜70%以下的刀子刮除。

油类设备、管道的清洗可用naoh(火碱)进行,也可以通入水蒸气进行热态吹扫。

盛装其它介质的设备、管道,可以根据器壁积垢或残渣的性质,采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反复清洗。

第4篇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工作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2、乙炔、氧气瓶周围10米范围内,禁止烟火。乙炔、氧气瓶间距不得小于7米,乙炔管必须有回火防止。堵塞时,严禁用氧气或压缩空气吹除。

3、焊接受压容器,密封容器,各种油桶,管道及沾有可燃液的工件,必须先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敞口卸压再进行工作。

4、 电焊机接地线、电源线及工作回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不得接在管道及设备上代替接地线或工作回线。

5、高处焊接,容器内焊接,必须设人监护,要有安全措施。

6、雨天不准露天电焊,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绝缘物品上,并穿好绝缘鞋。

7、移动电焊机应停机断电,焊机接中突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8、氧气、乙炔阀应灵敏可靠,开启时禁止撞击,工作结束,应及时关闭。

9、发生回火时,应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用弯折软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10、工作结束时,先停焊机负荷,然后切断电源、气源,检查场地灭绝火种。

第5篇 工贸企业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焊割炬前,必须检查喷射情况是否正确。先开启焊割炬的氧气阀,氧 气喷出后,再开启乙炔阀,检验乙炔接口是否有吸力,如有吸力,方可接乙炔胶 管。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2.点火时应开乙炔少许,点燃后迅速调节氧气和乙炔气,按工作需要选取 火焰,若发现焊割炬不正常,点火并开始送氧后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氧气, 防止回火爆炸或点火时鸣爆现象;停火时应先关闭乙炔气,然后再关闭氧气, 防止引起回火和产生烟灰。

3.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割炬及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 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焊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结时必须与氧气橡皮管连接牢固,而 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橡皮管不应连结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 回火时烧损的皮管不准使用。

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加 热而发出“噼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 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

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 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 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

7.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 的火焰来照明。

8.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 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9.气焊(割)场地必须通风良好,容器内焊(割)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10.高处作业应系标准防火安全带,并要注意防止重物和工具下落伤人。

11.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 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 法来将火熄灭。

12.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 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若软管经过 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13.应经常自检所用气瓶上的压力表是否有效,并按规定向计量单位送检, 以确保计量准确。

第6篇 金属焊割作业工安全操作规程

1 电焊工

1.1 施工现场电焊(割)作业应履行三级动火申请审批手续,作业前,应根据申请审批要求,清理施焊现场1om 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并采取规定的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2 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

1.3 电焊机电源线路及专用开关箱的设置,应符合电焊机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必须安装二次空载降压保护装置和防触电保护装置。电焊机开关箱及电源线路接线和线路故障排除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

1.4 雨天不得在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应穿绝缘鞋。

1.5 电焊机导线应有良好的绝缘,不得将电焊机导线放在高温物体附近。电焊机导线和焊接地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轨道上。

1.6 电焊机导线长度不宜大于30m,当需要加长导线时,应相应增加导线的截面。当导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当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当导线绝缘层受损或断股时,应立即更换。

1.7 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能力。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接应牢靠,接触良好,连接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并不得外露。

1.8 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承载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

1.9 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容器必须可靠接地,焊工与焊件间应绝缘。

2 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3 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4 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

5 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和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1.10 高处焊接或切割时,应有可靠的作业平台,否则必须挂好安全带。焊割场所周围和下方应采取规定的防火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护。

1.11 多台焊机在一齐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焊接铜、铝、锌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罩或呼吸滤清器。

1.12 更换场地移动焊把线时,应切断电源。作业人员不得用胳膊夹持电焊钳。禁止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13 清除焊渣,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

1.14 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锁好开关箱,并检查作业及周围场所,确认无引起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

2 气焊(割)工

2.1 施工现场气焊(割)作业,应遵守本规程24.1.1 条的规定。

2.2 电石的贮存地点必须干燥,通风良好,室内不得有明火或敷设水管、水箱。电石桶应密封,桶上必须标明“电石桶”和“严禁用水灭火”等字样,如电石有轻微受潮时,应轻轻取出电石,不得倾倒。

2.3 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器或水灭火。电石粒末应在露天销毁。

2.4 气焊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2.5 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2.6 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爆晒。冻结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

2.7 乙炔气瓶不得平放,瓶体温度不得超过41℃,夏季使用应防止瓶体曝晒,冬季解冻应用温水。乙炔瓶内剩余工作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乙炔瓶内剩余工作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 0 o~15 15~05 20~41

剩余工作压力(kgf/cm) 0.5 1 2 3

2.8 气焊、切割现场lom 范围内,不准堆放氧气瓶、乙炔气瓶(乙炔发生器)、木材等易燃物品。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的间距不得小于lom,与乙炔气瓶的间距不得小于5m。

2.9 高处焊接或切割应遵守本规程第24.1.10 条的规定。

2.10 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2.11 焊接铜、铝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罩或呼吸滤清器。

2.12 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防回火的安全装置,保险链、球式浮筒必须有防爆球。

2.13 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正下方,不得横放,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夜问添加电石,严禁使用明火。

2.14 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严禁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带有乙炔或氧气时,严禁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2.15 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2.16 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气阀关好,拧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时,头部应避免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卧放,禁止扣放在地上,并检查作业周围场所,确认无引起火灾危险,方准离开。

第7篇 火焰焊割作业安全规程

1、作业人员必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效岗位操作证上岗,穿戴焊工专用防护服装、鞋、帽;

2、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氧气、乙炔,氧气表、乙炔表、回火装置、氧气带、焊割枪必须由行业许可的合格产品;

3、作业前应检查各联接接头是否破损、漏气,存在安全隐患。乙炔、氧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距离不小于5米,距明火大于10米;

4、作业时除穿戴防护服外,必须穿戴防护长袖皮手套、皮脚面罩、防火焰墨镜;

5、需要在禁火区内、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有限作业空间、高空等环境下焊割作业,必须办理许可工作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由专人监护才能作业;

6、高空、地下及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安全带、安全帽,设置警戒线,焊割现场或下方应采取相应防火措施,由有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7、焊割压力管道、蒸汽管道、气体管道时,必须关闭管道阀门,设置警示标志,确认无压力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由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8、严禁焊接、切割装有可燃物、有毒物的容器,必须切割、焊接应将容器清洗干净保证切割、焊接时气体能够排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9、作业点火时,焊割枪口应侧下方点火,远离旁人防治烧伤;

10、禁止手持燃烧的焊割枪爬梯、登高或更换作业区域;

11、氧气、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曝晒;

12、作业完成后,应将氧气、乙炔瓶主阀关闭,卸下压力表,拧上瓶阀安全罩,应清理作业现场环境卫生,整理工件、工具,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有火种存在和安全隐患,确认无误后方准离开作业场地。

第8篇 金属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 从事焊接工种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2.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3. 焊接场地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应备有消防器材。

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绝缘胶鞋、焊工手套、防护眼镜或面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水源、气源、电源及接地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5.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板上。

6. 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官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7.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8. 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9. 设备发生故障应先停机、切断电源,然后方可检查修理。电器故障必须由电工检修,焊工不得擅自修理。

10. 作业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1. 高处焊接、切割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设人监护。作业点下面不准有人或易燃易爆物品。

12. 电焊工不准将工作回线缠绕在身体上;切割时对切割掉物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坠落伤人或因火花飞溅引发火灾事故。

13. 工作完毕检查和清理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工作场所。

第9篇 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 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前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认真检查电气焊设备、机具的安全可靠性。

2、 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冲洗干净。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在外监护,容器内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

3、 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焊割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4、 电焊机外壳应有效接地或接零,工作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电源开关应绝缘良好,把手、焊钳的绝缘要牢固,电焊机要专人保管、维修,不用时切断电源,将导线盘放整齐,安放在干燥地带,决不能露天放置,防止高温烘烤、淋雨受潮。

5、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有妥善堆放地点,周围不准明火作业、有火苗和吸烟,更不能让电焊导线或其带电导线在气瓶上通过。要避免频繁移动。禁止易然气体与助燃气体混放,不可与铜、银、汞及其制品接触。使用中严禁用完瓶中剩余余气,压力要留有1:1.5表压余气。

6、 每个氧气和乙炔减压器上只许接一把焊割具,焊割前应检查瓶阀及管路接头处有无漏气,焊咀和割咀有否堵塞,气路是否畅通,一切正常才能点火操作。点燃焊割具应先开适量乙炔后开少量氧气,用专用打火机点燃,禁止烟蒂点火,防止烧伤。

7、 每个回火防止器只允许接一个焊具或割具,在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具上的乙炔调节阀门,再关氧气调节阀门,稍后再打开氧气阀吹掉余温。

8、 严禁同时开启氧气和乙炔阀门,或用手及物体堵塞焊割咀,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发生器内发生爆炸事故。

9、 工作后严格检查和清除一切火种,关闭所有气瓶阀门,切断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维修,检测诊断。

10、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焊工十不焊割”规定:

1) 焊工未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领取操作证者,不能焊割。

2) 在重点要害部门或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票)手续者,不能焊割。

3) 在容器内工作使用36v以上照明和通风不良及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4)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其他部门部门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5) 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用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6) 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 有压力的管道或密封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接。

8) 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9) 在禁火区(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10) 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可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第10篇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规程

1、容器设备内焊割作业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

在电力生产建设和设备检修中,经常需要进入容器设备内部动火焊割,在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除了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触电等危险因素外,还因在容器设备内部作业时人员进出困难、联系不便,易出现事故发生后不易被人发现的情况,导致事故危险性的扩大而造成伤亡事故。所以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容器内部动火作业有关要求和规定,保证安全作业。

进入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时,除必须遵守焊割作业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做到“八个必须”,即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必须置换、通风;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必须在容器外设有监护人;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进入设备内部动火的安全措施有:

(1)进入设备内部前,要先弄清容器设备内部的情况。

(2)该设备与外界联系的部件都要进行隔离和切断,如电源和附带在设备上的水管、料管、蒸汽管、压力表等均要切断并挂牌警示。有污染物的设备应按前述要求进行清洗后才能进入内部焊割。

(3)进入容器内部焊割要实行监护制,派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能随便离开现场,并与容器内部的人员经常取得联系。

(4)设备内部要通风良好,不仅要躯除内部的有害气体,而且要向内部输送新鲜空气。但是,严禁使用氧气作为通风气源,防止燃烧或爆炸。

(5)氧乙炔焊、割炬要随人进出,不得任意放在容器内。

(6)在容器内部作业时,要做好绝缘防护工作,防止触电事故。

(7)做好人体防护,减少烟尘等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多采用静电口罩。

2、进入容器后为什么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由于进入容器设备内部工作时危险因素很多,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仍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彻底排除或难以预见。如焊工进入酸罐、酸塔、管道检修,其酸液、酸雾无法清除干净。又如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因动火高温造成二次挥发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焊工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主要用来防尘、防毒、防腐蚀、防静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等。例如毒物对人的伤害主要以烟尘、雾、气体的形式,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有些物质还会直接对眼睛、皮肤造成伤害。我们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后,就可以防止这种伤害。

3、监护人的职责要求

进入容器设备的内部焊割时必须设置监护人,并且监护人要尽职尽责,确实履行其职责。一般说来,监护人主要责任有如下必点:

(1)工作前,监护人要做如下检查:

1)检查是否办理了申请、批准手续,作业证中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并且要检查落实。

2)工作人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工作要求,安全措施、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防护用具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3)架子、梯子、栏杆是否符合要求,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2)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的安全负责。工作前必须规定好联系信号,否则不准开始工作。监护人有权监督和要求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如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3)监护人对安全措施尚不完善或还未落实的危险作业,应督促改进,经提出后,如仍不改进,应拒绝参加监护工作,并报告部门负责人。

(4)监护人必须严禁利用电动车、吊车、卷扬机等电器设备作起吊作业人员之工具。因为遇停电时,作业人员就无法从有毒区退出。

(5)监护人员必须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同时要做好处理事故的一切准备工作。监护人员不许离开现场,不准参与施工作业,不能做影响监护工作的任何事情。

(6)当作业人员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品,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有效的抢救。严禁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而使事故扩大。

(7)监护人员一般应有两人担任,对于时间长,需要倒班监护的工作,应增加人员并轮换进行。但交班时必须交接清楚。监护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经验,年老体弱者不能担任。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要求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这是因为各类事故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如进入容器设备内部,经常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并存的情况。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常被人们认为是无毒气体,因为无臭无味而不易被人察觉它的危险性。当检修人员进入这种存有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容器内部进行检修作业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免不了要气喘吁吁地大口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膜的能力比氧气大25倍,会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滞留,加上缺氧引起窒息,会使检修工人在吸入这种气体后短短的几秒之内,几乎像触电般地迅速昏迷倒下,中毒致危。如果不马上将其抢救过来,极易造成死亡。这种中毒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闪电型”中毒。除上述混合气体外,还有氰化物气体等也能使人发生“闪电型”中毒。“闪电型”中毒在进入容器内工作中,时有发生,危害极大。特别是发生中毒事故后,往往在抢救时出现手忙脚乱现象。有的不尊重科学,有的违章指挥,连防毒面具也不戴就盲目进入容器抢救,结果连续出现“闪电型”中毒,造成事故扩大化。

总之,监护人要严守岗位,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密切注视被监护人的工作情况,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第11篇 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1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1.2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通畅。

1.3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1.4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

1.5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6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当回火发生后,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1.7短时间休息,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具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阀门,除去减压气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

1.8氧气瓶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环境温度(℃)

0<

0~15

15~25

25~40

剩余压力(mpa)

0.05

0.1

0.2

0.3

1.9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及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工作前的检查

3.1乙炔、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3.2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严禁用火检查试验漏气。

3.3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3.4放置氧气瓶、乙炔瓶时,二者之间应保持5米以上,氧气瓶、乙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

3.5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出必须用专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3.6设备管道冻结时,禁止用火烤或工具敲击冻块。

3.7作业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第12篇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一、焊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应遵守“十不焊割”规定:

1.未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未领取操作证者,不能焊割。

2.在重点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手续者,不能焊割。

3.在容器内工作时,没有12伏低压照明、通风不良或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4.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6.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施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有压力的管道或密闭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割。

8.焊割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焊接处10m以内不能有可燃、易燃物;高处作业应注意火花的飞向;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米)

9.在禁火区内(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10.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明火操作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二、预防电焊作业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合格的电焊工具

作业前应对电焊工具进行认真检查,检查项目如下:电焊机绝缘性能是否良好;电源线及电焊机引出线绝缘层有无破损老化、导线裸露的情况;电焊机一、二次侧接线柱有无松动、严重烧伤的情况;电焊钳及电焊专用手套有无破损漏电的可能,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电焊机应在规定的电压下使用,供电线路应有标准的熔封保险装置,防止焊机受潮;安装自动断电装置,避免焊工在更换焊条时触电;对设备采取保护接地接零措施。

2.正确的接线程序

1)选一根绝缘良好的引出线与焊把线(电焊钳引线)可靠连接,接头要拧紧,使其接触良好,防止过热,并用绝缘胶布将接头裸露导体包扎数层使其绝缘良好。

2)将引出线敷设至电焊机处并接于焊机二次侧接线柱上,应压紧螺丝使其牢固接触良好,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敷设引出线时避免焊把特别是接头从有水的地方经过,必要时应架空。焊把线经过金属栏杆或扶梯时,应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细绳将其悬挂。

3)将电焊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即:用一根导线一端接至接地网,另一端连接在焊机外壳标有接地标记的螺丝上并拧紧,使其可靠接地,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4)将电源线接至电焊机一次侧接线柱,压紧螺丝使其牢固接触良好,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焊机接线端子应在防护罩内,电源线一般不超过3m。

5)将电源线、焊把线的接头及绝缘老化破损处用绝缘胶布包扎,导线绝缘严重老化者禁止使用,裸露的接线柱应加护罩,防止误碰发生触电事故。

6)检查带熔丝的电源闸刀或带熔断器的断路器是否在断开位置,将电源线接至电源开关熔丝或熔断器下侧,严禁带电接线。

7)再次对所接电源线、引出线、外壳接地线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合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且另一只手不得触摸焊机。

3.进入金属容器、井下、地沟等处作业时,严禁将电焊机和照明用的行灯变压器带入,防止一次电压引发触电事故。

4.作业期间特别是更换焊条时必须按规定戴好电焊绝缘手套。

5.在潮湿环境作业应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证绝缘性能不会降低。

6.拆除电源线、消除电焊机故障、移动电焊机及焊工离开现场时切记将电源开关断开。

7.焊接作业现场照明不足时应使用行灯,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在潮湿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8.雨雪天必须在室外露天进行电焊作业时,一定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如防雨棚等),防止雨水淋湿焊机、导线及焊把,造成漏电伤人事故。

三、氧气瓶、乙炔瓶搬运与存放的安全要求

1.严禁猛烈撞击或采取滚、滑、抛掷的搬运方法;

2.氧气瓶嘴处不得沾有或接近油脂;

3.氧气瓶、乙炔瓶存放间距应大于5m;

4.氧气用完,应加“用完”标识,空瓶与重瓶分开存放。

四、气焊(割)作业安全要求

1.工地现场必须修建专用的氧气、乙炔瓶存放库房,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库房明显的墙上要悬挂“严禁烟火”标志。

2、氧气、已炔瓶进场前,材料主管人员应确保气瓶安全帽齐全,运输中严禁撞击,严禁在地下滚动或阳光下曝晒,以免爆炸。

3、使用前须检查乙炔瓶、氧气瓶及软管、阀、仪表是否齐全有效,紧固连接,不得松动;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上均不得粘有油污;操作人必须随身携带专用工具如板手、钳子等。

4、乙炔瓶的压力要保持正常,压力超过1.5kgf/cm2时应停止使用,不得用金属棒等硬物敲击乙炔瓶、氧气瓶。

5、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米。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及时冷却焊咀。乙炔瓶、氧气瓶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口,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下面,不得在强烈日光下长时间暴晒。

6、新胶皮软管必须经过压力试验,变质、老化、不合格的胶管严禁使用;使用的胶管应为经耐压实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代用品、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和沾有油污的胶管,发生回火倒燃应更换胶管,可燃、助燃气体胶管不得混用。

7、气割作业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焊(割)炬点火前,应用氧气吹风,检查有无风压及堵塞、漏气现象,当气焊(割)炬由于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在作业时,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将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严禁将胶皮软管背在背上操作;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8、气焊(割)作业中。当乙炔管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机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当氧气管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禁止用弯折的方法断气灭火。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灭均应在容器外进行。气焊时不要把火焰喷到人身上和胶皮管上。不得拿着有火焰的焊炬和割炬到处行走。

9、熄灭气焊火焰时,先灭乙炔,后关氧气,以免回火。气焊如发现火焰突然回缩并听到“嗤嗤”声,就是回火的象征,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枪上的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10、发现乙炔瓶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把乙炔瓶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砂或消防灭火器材扑灭火种。

11、乙炔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时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取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2、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卷起捆好,挂在库内干燥处,并将乙炔发生器卸压。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完,应保留0.5kgf/cm2的剩余压力。

《焊割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