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质量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事项
应急措施
作业前准备
开启高温炉、烘干箱、游离钙测定仪、研磨机等用电设备;
检查天平等计量设备;
检查比面积仪气密性;
检查各种药品是否充足;
检查滴定管、锥形瓶等各种玻璃仪器是否完好;
检查电动车是否完好;
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检查应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
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并定置摆放
1、带病上岗、
2、触电;
3、中毒;
4、高温灼烫;
5、玻璃器皿割伤
6、其他伤害(滑跌等)
1、岗位员工必须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开机前必须检查是否漏电;
3、检查玻璃仪器是否完好;
4、骑电动车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5、检查取样周围安全环境;
6、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7、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
8、工具必须并定置摆放
1、严禁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严禁上岗前饮酒;
3、严禁带病作业
4、严禁不戴绝缘手套接触裸露线头;
5、严禁通风不畅情况下接触使用挥发性有毒药品;
6、小磨运行过程中必须佩戴耳塞;
7、实验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以防粉尘伤害
8、严禁不明车况骑车
9严禁未检查开机
1、严禁开机清理设备卫生;
2、严禁行走机动车道。
1、受伤员工应大声呼救或用携带的通讯工具呼救;
2、联系相关人员及单位开展救治:
2.1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急救;
2.2粉尘:正确佩戴防尘劳保用品,严重者就医检查;
2.3噪声:正确佩戴护耳器,严重者就医检查;
2.4中毒;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
2.5.中暑; 及时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平卧解开衣扣,头部捂冷毛巾,补充水分,服用药品(龙虎丹、藿香正气水),情节严重者尽快送往医院
2.6灼烫: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根据引起灼烫的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当药物,必要时送往医院;
2.7化学药品伤害参见《化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2.8其他伤害(滑跌等):视具体伤害类型采取应急措施,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
伤情严重时及时拨打120,同时汇报车间领导;
4、派专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救护车。
作业过程
取出窑熟料、、出磨水泥、出厂熟料、出厂水泥;
样品的粉磨制备与留样;
样品的检验;
检验数据的汇报;
操作台及室内外卫生清理
1、触电;
2、粉尘;
3、噪声;
4、中毒;
5、高温灼烫;
6、玻璃器皿割伤
7、其他伤害(滑跌等)
8、带病作业
1、必须正确穿戴劳保用品,骑电动车时必须穿戴反光背心;
2、上下楼梯必须三点式接触;
3、实验过程中注意灼烫、粉尘、中毒、噪声、割伤等伤害
4、上线取料与皮带机保持一定的距离
5、打磨过程中必须穿劳保鞋
6、登高两米以上作业必须系戴安全带
作业 结束
1、停机后,清理岗位区域卫生;
2、工器具摆放至指定位置;
3、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表;
4、下班
1、清理卫生,设备误启动造成设备及人员伤害;
2、交接班不清,存在隐患;
3、下班途中,存在车辆伤害
1、清理设备卫生,设备必须停机断电;
2、交接班做到交清接严;
3、下班行走人行道,注意躲避车辆。
第2篇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 适应范围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
3 引用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4 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每一项岗位工作内容都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本岗位存在:
触电、灼烫、割伤、中毒、火灾、爆炸
5 安全操作规程
5.1 化学分析岗位
5.1.1 使用电器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电炉、电热板与周围物品距离必须大于30厘米以上;取加热的烧杯时,只能使用烧杯夹。
5.1.2 腐蚀性液体试剂的放置高度不准超过80厘米;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易燃化学试剂不准溅到电炉、电热板等加热设备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火焰光度计前检查液化气管道是否损害,使用后检查液化气储罐阀门是否关严,防止漏气。
5.1.3 使用玻璃器皿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破碎割伤,并注意烫伤。
5.2 钾钠,全硫 烧失量 水泥组分测定岗位
5.2.1 使用各种电器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
5.2.2 进行钾钠测量时不要靠近燃烧室与烟囱罩,防止烫伤。
5.2.3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液化气储罐阀门。
5.2.4 称样时要轻轻开启玻璃罩,戴好防护手套。
5.2.5 测量完成后,应先切断电源再清理卫生。
5.2.6 测量全硫如遇停电或电磁泵出故障应立即关闭燃烧管和电解池之间的活塞,以防电解液倒入燃烧管产生爆炸。
5.2.7 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电器由电器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5.2.8 测定烧失量时戴好手套,轻拿轻放,防止坩埚破碎。
灼烧样品时戴上手套,用专用坩埚钳夹取坩埚,从高温炉取出来的坩埚要防在石棉垫上。
5.2.9 有漏电时应切断电源拉下空气开关。
5.2.10 测量水泥组分使用化学试剂时戴上防护眼镜,戴上橡皮手套,对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防止化学试剂飞溅,挥发性的化学试剂,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5.3 原煤工业分析检验岗
5.3.1 分析仪在加温测试时,注意避免接触高温炉和坩埚,避免引起烫伤。
5.3.2 放入或取出坩埚盖时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坩埚钳工具。
5.3.3 高温炉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
5.4 化学分析配药岗位
5.4.1 搬运腐蚀性液体时必须使用车板距地面很低的工具车,严禁人工搬运。取瓶装的腐蚀性液体容器时,必须一只手拿紧瓶子上端,一只手托住瓶子底部,防止脱手打碎容器。
5.4.2 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开启易挥发的试剂,如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必须盖上湿布再打开;稀释浓硫酸溶液时应在搅拌下将硫酸倒入水中;配制硝酸、硫酸、盐酸、氨水溶液时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工作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5.4.3 取出的易燃性化学试剂离热源尽量远一点;配制时易燃化学试剂不要溅到电炉等加热设备上;工作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5.4.4 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严禁水杯、餐杯、食品带入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严禁吃东西;严禁使用实验室的器皿、仪器做饮食工具;严禁化学药品入口,严禁带出实验室;工作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
6 相关文件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7 相关记录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安全检查表》
第3篇 质量控制处统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zy*n2056
1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 适应范围
质量控制处统计岗位
3 引用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4 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每一项岗位工作内容都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本岗位存在:
机械伤害、触电、摔伤、碰伤、火灾、割伤
5 安全操作规程
5.1本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5.2 使用电器设备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才能允许使用。
5.3 严禁用湿手或导电体分合电器设备开关。
5.4 进入生产区域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5.5上下楼梯时要手扶住楼梯,穿好防滑劳保鞋,以防摔伤。
5.6 班中和班前4小时内不准饮酒。
5.7 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库房管理制度。
5.8 注意主动避让车辆,并保持安全距离。
5.9 使用完电脑后必须关闭电源。
5.10 进入物品库房进行物品领用、盘点物品时先开启照明,防止碰伤;禁止使用明火;玻璃器皿的搬取轻拿轻放,以防止玻璃器皿破碎造成割伤。
6 相关文件
《岗位安全评价表》
《物品库房管理制度》
《化学药品库房管理制度》
《化学试剂、贵重器皿管理制度》
7 相关记录
《质量控制处统计岗位安全检查表》
第4篇 质量控制处生熟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 适应范围
质量控制处生、熟料岗位
3 引用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4 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每一项岗位工作内容都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本岗位存在:
触电、摔伤、粉尘、灼烫、割伤、高温、火灾
5 安全操作规程
5.1本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5.2 使用电器设备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才能允许使用。
5.3 严禁用湿手或导电体分合电器设备开关。
5.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5.5 进入生产区域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5.6 上下楼梯时要手扶住楼梯,穿好防滑劳保鞋,以防摔伤。
5.7 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在取样途中中靠右慢行,注意躲避车辆。
5.8 取样前对取样工具、车辆、设备进行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才允许使用。
5.9 使用负压筛筛细度时配戴耳塞,避免噪音伤害。维护和清洁负压筛时先断开电源,配戴防尘口罩。
5.10 取出窑熟料时要注意避免熟料烫伤并注意脚下散落熟料防止摔滑。
5.11 测立升重筛熟料时戴好防尘口罩和防护手套。
5.12 使用振动磨制样拿取磨盘要稳,确保振动磨磨盘压紧无松动再启动,振动磨运转时不要站在设备正面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磨盘飞出造成人身伤害。倒样和清理磨盘时戴好防尘口罩在通风橱内进行,多次磨制样品后的磨盘温度较高,清理时戴好防护手套。
5.13 测定游离钙时注意化学试剂溅入眼睛、烫伤。进行滴定操作时将滴定管固定好。
5.14 搅拌溶液时用力要适中。加热纯净水时严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手指不要伸到插孔内并戴好线手套。
5.15 拧取样桶时应蹲下身并戴好安全帽,搅拌和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
5.16 不要对正在工作的取样器进行维护,如果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清理时,一定要其停止工作并断电,出现故障时应联系相关部门维修。
5.17 取热生料时到达取样现场时应穿上防火服,戴好所有防护用品包括防护面罩,再关掉空气炮电源并上锁,关闭空气炮气源,取样时应侧身,不要正对着取样孔,取完后应解锁并打开气源和电源开关。
5.18 取煤粉时进入工作现场时应将卷帘门拉起,保持通风,不要再现场吸烟,最好不要在现场使用手机等,避免将废样倒入设备。
5.19 按规定正确使用和保养本岗位的仪器、仪表和天平等,不得违章操作,保持工作室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
5.20 使用天平时不允许用手触摸天平底部装置,发现有断电、漏电严禁私自拆装,应及时向值班长报告,由值班长安排处理。
5.21 在进行有腐蚀性的酸碱操作时,要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对身体的伤害。
5.22 按照规定时间交接班,接班人员接班前要休息好,班前不应饮酒,以保证工作中有充足的精力和高度的注意力。交接班时要对工作情况,现场、仪器设备状况和安全情况交代清楚。
6 相关文件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7 相关记录
《质量控制处生、熟控制岗位安全检查表》
第5篇 质量控制室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事项
应急措施
作业前准备
做好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指导检修作业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负责员工安全培训
1、触电;
2、中毒;
3、其他伤害(滑跌等)
1、大致了解仪器运行的基本原理,知道实验过程中的可能风险;
2、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严禁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严禁上岗前饮酒
1、受伤员工应大声呼救或用携带的通讯工具呼救;
2、联系相关人员及单位开展救治:
2.1机械伤害:发现设备或人身伤害事故应直接急停设备,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2.2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急救;
2.3灼烫:人员如果灼伤后,立即进行大量的凉水冲伤处防止伤害深度加深;
2.4化学药品伤害及中毒参见《化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2.5粉尘:正确佩戴防尘劳保用品,严重者就医检查;
2.6噪声:正确佩戴护耳器,严重者就医检查;
2.7其他伤害(滑跌等):视具体伤害类型采取应急措施,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
3、伤情严重时及时拨打120,同时汇报上级领导;
4、派专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救护车
作业过程
组织对设备、仪器专项检查;
组织排查设备安全隐患;
负责安全管理
1、机械伤害;
2、触电;
3、粉尘;
4、噪声;
5、中毒;
6、灼烫;
7、其他伤害(滑跌等)
1、对未完成的工作和系统安全进行交接;
2、现场清理及废旧物品分类回收;
3、使用设备过程中注意防触电;
4、实验操作中注意粉尘、中毒等;
5、整个过程注意其他伤害
1、严禁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严禁上岗前饮酒;
3、严禁不戴绝缘手套接触裸露线头;
4、严禁通风不畅情况下接触使用挥发性有毒药品;
5、小磨运行过程中必须佩戴耳塞;
6、实验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以防粉尘伤害
作业结束
1、设备验收试车
2、系统检查清理畅通
3、现场清理
4、总结评价,制定完善措施
1、触电
2、物体打击
3、其他伤害
1、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严格按照电气、设备、工艺操作规程执行;
严禁违章操作、严禁违章指挥
8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