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车间制定的开、停车制度,严禁违章操作。
1.2.开、停车须全部检查完毕,盘车电源是否正常才能开车,停车必须全部检查完毕所有尿素装入袋内后才能停车,确保安全进行。
1.3.把自己所在岗位,全部检查完毕如电源设备、电子称是否全部完好方能使用。
1.4.使用设备时,如有漏电现象及时处理,向有关单位请示。
1.5.做好自己使用工具,防止路滑,工具坏,避免出现事故发生。
1.6.车间传送带正常运转时,不准人员靠近,使用时,以车间规定执行操作。
第2篇 制剂车间外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制剂车间外包装岗位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使制剂外包装过程程序化、规范化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剂外包装的生产操作
3.内容
3.1生产前的准备与检查
3.1.1根据批包装指令,检查印刷性包材其颜色,文字内容和印刷质量,均应符合要求。
3.1.2检查各包装设备是否清洁、完好。
3.1.3检查内包装间内有无前批生产遗留物。
3.2外包装操作过程
3.2.1打码:依据批包装指令,对标签进行打码操作。要求:打码前复核标签数量、外观质量。打码过程中专人复核打码内容: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位置正确,字迹清晰;无模糊,倾斜,打印不全及漏打现象。
3.2.2贴标签:将打印好的标签粘贴于每个小包装的指定位置。要求:标签粘贴牢固,不倾斜、标签表面无气泡,光滑平整、清洁。
3.2.3装箱:将贴好标签的小包装,按要求装箱,并放入产品合格证,封箱。
3.2.4打包:将待打包的包装箱平稳地放在半动捆扎机上的合适位置,靠紧阻挡器。将带子绕过包装箱,插入插带槽内自动热合打包。
3.2.5包装结束后,及时准确填写操作记录,印刷性包装材料须进行物料平衡计算。
3.3清场
操作完毕及时清场,清场按《清场管理规程》及各相关清洁操作规程进行,并填写清场记录,最后关闭好本岗位电源、水后操作人员才能离开现场。
4.安全注意事项
半自动捆扎机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烫头处温度高,不能用手触碰以免被烫伤。若设备不运转或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等待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5.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5.1打码操作过程的控制及复核:打印好第一张标签,交复核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操作。
5.2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如发现包材质损数超过5%,应暂停使用该批包材,待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操作。包装完毕,将损耗的包材当班销毁。销毁时应有qa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
5.3包装结束后,印刷性包材须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平衡率计算公式为:(使用量+损耗量+剩余量)/领用量×100%)平衡率必须是100%,结果不符应立即查找原因,若有偏差则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分析处理。
第3篇 氯气压缩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上班穿好劳动用品,防止硫酸烧伤,当硫酸触及皮肤,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min,重者送往医院及时治疗。
2 . 所有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动机。
3 . 转动设备无安全罩禁止开动。
4 . 所有故障设备不允许开动,备用设备必须保证完好、可靠。
5 . 检修运转设备时,必须停止运转。
6 . 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 . 换酸时,不得离开现场。
8 . 发现氯气中毒者,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患者衣服领子和扣子,喝甘草合剂,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第4篇 碱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工作时必须穿好劳动保护用品,操作时必须戴好护心、眼镜。
2 . 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操作法,不得擅自脱离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
3 . 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湿手接触电动机,不准用水冲洗电动机,擦拭电动机不准戴手套。
4 . 电器着火必须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立即想办法切断电源,一般着火可用泡沫干粉灭火器。5 . 当碱液不慎滴入人体皮肤或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min,严重
者立即送往医院。
6 . 在开阀门时,要站在侧面。
7 . 有故障的设备严禁开动,备用设备要时刻处于完善备用状态。一旦开启要保证能正常使用。
8 . 非碱包装容器必须冲洗干净,否则拒绝包装,包装地方必须有良好的照明。
90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