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第1篇 乡镇党建调研报告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开展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活动打好基础。
一、 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党委下辖有xx个党党支部,共有党员xxx人,预备党员xx人。通过调查,我们对全乡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xx个,占总数的xx%;较好的xx个,占总数的xx %;一般的xx个,占总数的xx %;软弱涣散的党支部xx个,占总数的xx %,总体较好,略有问题。
二、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乡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整合党建资源的理念,充分熟悉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从教育培入训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治理制度、党员教育治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实行乡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驻村领导通过帮助所驻的村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乡xx名正、副科级干部抽调xx人每人驻一个村,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乡党委实行定期调查汇报检查制度,对指导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对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并及时总结不足,研究下步改进措施,真正把乡领导挂钩负责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的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按照县委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乡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气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3、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足。
4、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支部不能把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心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厉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
四、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 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治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治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我将结合“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乡党委从实际出发,从机关选派优秀同志到村任职,一方面解决这部分村选人难的问题,充实后进村班子;另一方面使这些年轻党员干部自身得到锻炼。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尤其是选好支部带头人。乡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状况,摸清实底,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尽职到位抓基层班子建设。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任期目标,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实行一个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一个示范基地,提高党员干部对我乡发展的领导带头作用。
(四)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 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治理好。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提高透明度,让人民群众了解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支持基层组织工作,促使基层组织工作,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把锦星乡建设成农业兴旺、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新农村。
乡镇党建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 党风廉政乡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执政机构,担负着宏观管理职能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责任。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上,积累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一贯强调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并且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使机关党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日渐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实践证明,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加强机关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前机关党建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新时期需要的突出问题。
(二)党组织服务监督方面:机关党组织在职能的发挥上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对机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情况仍有监督不够的地方。部分机关党组织监督停留在抓学习、抓教育、过组织生活等方面,而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运作等深层次监督不到位。机关党组织对本单位党员干部和业务的监督管理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单位在行政重大事项上很少听取或不听取机关党组织的意见,失去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条件和途径;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存在上级不容易监督、同级不愿意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现实状况,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二、考核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面对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若干现实问题,如何建立健全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则成为目前亟须研究的课题。主要内容有:
三、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法
建立健全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固然重要,但落实好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则更加重要。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要针对考核对象的不同,其考核内容也应有所侧重,考核时机一般应在年初、年终或结合重大活动进行。在思想建设方面应加强理论武装,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文明机关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为目的;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注重健全基层党组织,创新党组织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同时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等;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加大党性修养、大局意识、坚持原则、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以德为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注重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以来不断形成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的完善和整理,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务干部、支部书记培训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等,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党内监督,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具体考核中:一是注重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性。考核方案的设计和制订必须定位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清晰。各项分值的设定要量值相宜,权重适当,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上要加大分值,体现导向;二是注重考核评价机制的针对性。既充分考虑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又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不同职责,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三是提高考核评估的可操作性。制订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四是要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公正性。要通过精选考核人员,严肃考核纪律,统一考核方式,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全面真实;五是要注重考核评价的激励性。对考核结果使用很关键,如果创优争先的单位和个人不能受到应有的表彰奖励,党务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达不到励先促后的目的,也违背了考核评定的初衷;六是注重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的一致性。考核评价可以作为一种机制固定下来,但分类分级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要做到与时俱进;七是扩大考核评估的群众性。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对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群众满意率低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免职,真正把群众的认可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关党建考核评价机制,才能更大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3篇 乡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近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村(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个,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 其中村党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名。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三级联创” 、“结二联五”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 ×××年,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上岗、创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第4篇 乡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2023
为进一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xx区社会工委开展社会领域党建专题调研,全面了解xx区基层党建现状,系统把握社会领域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如何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日趋多元,社会需求日益多样,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社会活动领域进一步拓展。如何实现社会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增强社会领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的社会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领域党建的总体状况,认识和掌握社会领域党建面临的问题,为下一步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夯实党在社会领域的组织基础,展开调研。
二、调研内容
按照xx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的要求,对全区社会领域党建的组织体系、人员队伍建设、经费保障、阵地建设,典型带动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进行调研,对各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调研报告。
三、调研方式
采取座谈、实地查看、专题讨论、发放调查表等调研方式,突出调研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当前社会领域党建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状况
xx区共辖22个街道、1个街道筹备处和20个地区办事处,有343个社区和15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00.1万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为178.4万人,外来人口96.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占全市(1633万人)的比重为18.4%,外来人口占全市(419.7万人)的比重为22.9%。xx区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还有14.2万左右的农民。
xx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全区共有社区343个,社区平均规模为3000户,规模最大的达到13000户,规模最小也有400户。共有商务楼宇312座,建立党组织78个、社会工作站130个、党建服务站66个。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19万个(其中个体户9万、非公企业9.7万、各类社会组织3000个),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新组织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还有很多两新组织散落在街道、社区、楼宇之中,这给社会领域党建带来了困难。
二是党员多、党组织隶属关系复杂。全区建立社区党组织339个(其中农村地区5个社区因转换、合并及没有自管党员等原因,未建立党组织),下设基层党支部1997个,党员87745名;在19万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639个(其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1262个,在新社会组织中建党组织377个,80%以上都在城市街道),组织关系在xx区的“两新”党员达到9611多名。而且随着两新组织自身的发展,一些体制内的党员也有了很多社会身份,这就造成了社会领域党员、党组织会越来越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
三是党员流动性大、集中开展活动难。相比体制内的党员而言,社会领域中“两新”组织自身及其从业人员、党员、党务工作者都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的特点,从北京范围来看,区域性流动更大。xx区有流动党员3526名,建立党组织35个,流动党组织只能依靠流动党员服务站开展小范围的活动,集中开展活动较难。再加上场地、时间、经费等条件局限,社会领域党组织集中组织开展活动难度较大。
(二)社会领域党建取得的成绩
按照北京市社会建设大会精神,我们在社会领域党的建设上,围绕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重点在创新体制、建立组织上下功夫,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消除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一是创新体制,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委。截止到今年4月底,全区23个街道全部成立了社会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商务楼宇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社会工作党委由街道工委副书记任党委书记,“两新”党组织负责人及街道相关部门人员为委员组成。并下设办公室,聘请了专职党务工作者。社会工作党委成立以来,重点抓了商务楼宇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中先后建立党组织93个,发展党员42名。并以六里屯、麦子店街道为试点,探索了社会工作党委依托社会服务中心这一载体建设模式,进一步理顺街道工委与社会工作党委、社区党委的关系,明确相关工作职责,不断深化社会工作党委的建设。
二是商务楼宇党建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市社会工委的工作部署,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扎实推进商务楼宇党建工作。重点抓了京港城市大厦和soho尚都等试点工作,摸索了单独建、依托建、联合建、连片建、网络建等建站模式。八月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区312座楼宇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部覆盖,共建立商务楼宇党组织78个、社会工作站66个和党建服务站130个。同时,注重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出了“8515” 建设规范(即八有,五公开,十五项服务),坚持党建与工建、团建同步推进。
三是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主要表现为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339个社区全部建有党组织,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建指导协调委员会分会为依托,“两新”组织党组织为补充,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为骨干,社区党组织、居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为网络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整合能力得到提升,表现在社区党组织根据社会单位资源优势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主动沟通、引导社会单位参与地区党建和地区发展;发掘社会群体中潜在的优势资源、吸收骨干力量,提高他们参与辖区建设的积极性,自觉为辖区发展贡献力量。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从完善服务体系入手,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构建扶危济困机制,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逐步形成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发展壮大,由xx年的65436名,发展到xx年的87745名,增加34.1%;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健全。截至xx年底,共有5类社区党建工作者。社区党委及其下属党组织书记2346名,社区党委委员1778名,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43名,选派党建指导员484名。社区工作积极分子队伍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人员达到35万人次,参加社区责任岗活动的自管党员5万多人,占有行动能力党员的93%,带动社会单位党员、社区群众3万人认岗。
四是党建阵地不断巩固。目前,全区现有党建阵地325个,总面积54029平米,年底前,23个街道都将拥有一处500平米以上的党员综合服务中心。涌现了亚运村党员活动中心、酒仙桥街道综合服务中心、麦子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党员综合服务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阵地面积和功能明显提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结合社区实际,以扩大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品质为重点,做好服务工作站点、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的培育和建立工作,把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扶贫济困、社区和谐发展等好的模式转化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培育出大量的社区的服务品牌。目前共有服务品牌226个,涌现了和谐社区带头人、“小红帽”党员责任岗、“司堃范爱心工作室”、“劲松公益日”等党建工作品牌,并且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区党建服务内容,形成了工作有站点、活动有队伍、服务有内容、运行有机制的社区党建服务体系。同时,坚持品牌的长期带动效应,让老品牌更亮,新品牌更多,持续培养和谐社区带头人、社会领域党建“五个好”示范点100余个。
(三)社会领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区域化的党建格局没有完全形成
自xx年3月区委社会工委成立以来,我们从创新体制,完善机制,规范标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建立了xx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典型,但从全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体性考虑,我区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还停留在培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阶段,没有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网络化工作格局。首先,全区各系统的党建工作还停留在以条为主的工作状态,三定方案虽已明确社会工委统筹全区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职能定位,但由于各系统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同时受到经费和人员编制的制约,各系统对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全局性没有统一的认识,工作步调不一致,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全区一盘棋的思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社会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其次,属地街乡党工委统筹辖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区域内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党建资源缺少横向的沟通、互联和共享,属地社会单位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配合街乡党工委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识淡薄,存在各自为营的工作状况。再次,在机构设置方面,我区初步建立了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构架,但工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相关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落实到位,党建的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实践工作的检验。以上三个方面是造成区域化党建格局没有完全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二、社会领域党建的工作者队伍没有完全建立
社会领域党建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各街道虽已建立社会工作党委(地区工委尚未建立社会工作党委),但专职党建工作者队伍始终没有配备到位,主要工作任务还落在属地街道(地区)工委组织科,工作人员主要是由体制内的党务工作者兼任,面对工作任务的迅速增长和工作内容的日趋复杂,体制内的党建工作者存在着工作精力不足、工作思路保守、工作方法传统单一等问题,尤其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和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中,党务工作者队伍缺口严重。我区社会领域党建在全市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专职党务工作者缺口严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人才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亟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党建工作者队伍,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第三、社会领域党建的经费保障没有完全到位
当前,xx区没有建立单独的社会领域党建经费划拨渠道,经费来源主要是街乡的基本建设经费,党建经费严重不足,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加强资金整合,动员社会力量,从商务楼宇和两新组织中整合了215处4100多平米的党建阵地,为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要提高社会领域党员的参与热情,必须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党员亮明身份参与活动,但经费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党建阵地的正常运转和党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许多优秀的党务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兼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补贴无法落实,制约了社会领域党建的纵深发展。
第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不足
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需要我们从观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去创新,当前我们还主要沿用传统的体制内党建的思路和方法,没有结合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去开展工作。一方面,党的工作没有找准与企业经营发展的结合点,造成了党的工作脱离“两新”组织的发展实际,党组织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对党组织的认可度不高,企业老总的支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党的工作没有贴近党员的实际需求,没有建立扶植企业骨干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党的组织活动和工作内容缺乏时代感,呈现了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比较低、党员参与率低、入党积极性不高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五、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经验及体会
社会领域党建有别于体制内党的建设,涉及的新领域、新情况比较多。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既要坚守既有的,巩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也要开辟新领域,创新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一)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要坚持区域统筹,着眼构建大党建格局
加强社会领域党建,要树立区域党建“一盘棋”思想,街道工委、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和社区党委要发挥统领和指导辖区党建的功能,加强区域统筹,围绕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加强区域党建工作的协同、联动,开展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带“两新”党建、“两新”党建促社区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党建格局。社区党建的基本经验和运行机制为“两新”组织党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两新”党建为社区党建注入生机活力。两者交流交融,相互促进,有利于区域的和谐发展。健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协调会制度,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协商和交流,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委具体负责、区各有关工委、部门密切配合的分类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社会领域党建网络化管理体系。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两新”组织有着高度的市场化和非公有性质特征,且人员构成多样,利益关系复杂,如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
一是立足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出“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员工”的工作理念,通过在商务楼宇成立党组织,建立社会工作站(党建服务站),积极为企业、党员和员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好桥梁,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咨询,为楼宇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二是立足于业主和管理层政治参与的需求,在党员发展上积极向“两新”党组织倾斜,赋予“两新”组织党委发展党员的权力,并在叶青大厦党委开展试点,吸收生产经营一线骨干加入党组织,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立足于党员和职工成长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倡导“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价值,在岗位竞争中谋求发展”的职业理念,把建立“双向”培养制度,即“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作为提高党组织影响力,发挥党组织作用的重要机制不断完善。在开展第二批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以来,已有70名非公企业员工加入党组织, “关键岗位用党员”已成为许多企业岗位配置的考量要素。
(三)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要坚持人才为先,选好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
进一步树立“基层党务干部也是人才”的理念,加强党务干部的培养和储备,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党务工作者进入有门槛、收入有保障、干好有激励,受人尊敬、令人向往。面向社会招考社会工作人才,根据岗位需要招聘一批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党建工作者队伍,及时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按照社区工作者同等待遇发放薪酬,并实行定期增资制,解除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把社区党务干部和“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列入全区人才库,增加了基层党务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增强了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党务工作者立足基层党务岗位成才的信心,为稳定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奠定了基础。
(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要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党组织模式。
为解决“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快、企业“开关”频繁、组织覆盖难的问题,通过“布点建站”建立“铁打的营盘”,将“党组织建在楼上”、“服务送进楼内”。针对全区商务楼宇千差万别,企业种类、规模不同,党员数量、分布各异等实际,在党组织的设置上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楼宇内党员数量决定组织设置。一般有党员3名以上的楼宇设立党支部,有党员但不到3名,暂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楼宇一般建立党建服务站,没有党员的统一建立社会工作站。党建服务站和社会工作站虽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一般由街道或社区指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任站长或副站长,其主要职能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建工作的指导,开展贴近企业实际、贴近党组织实际、贴近党员实际、贴近业主实际、贴近职工实际的各项服务。通过服务,架起党、政府与非公企业、员工的桥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先,努力在服务中实现引领、凝聚,在服务中体现党组织的整合作用、政治功能。
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做到“经济细胞生长到哪里,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传统模式、不囿于惯性思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党员教育管理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领域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方式。
六、深化社会领域党建的思考和建议
下一步,xx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要以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社会建设大会和“1+4”文件精神,结合xx区进一步深化聚合力工程实施意见和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实施意见的要求,构建“一三五”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即明确一个工作思路,健全三项工作机制(即共建协调机制、支撑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建设五大工程(规范提升工程、创新拓面工程、带头人示范工程、活动凝聚工程和典型培育工程),注重从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内在活力、丰富载体手段、健全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明确一个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思路。
在全面总结、梳理近年来社区党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社区党建要进一步做精,加强对社区各类党员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社会工作党委要进一步做实,理顺街道、社区和社会工作党委的职责和关系;商务楼宇党建要进一步做深,全面推行8515标准化建设规范,提升党建服务水平;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要进一步做细,扩大规模以下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区域内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要进一步做新,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做到体制内党建规范提升,体制外党建创新拓面。力争xx年50人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中有党员,100人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中有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每年按照递增10%的速度增长,力争xx年60%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使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进一步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力争培育出一批“五个好”党建示范点、和谐社区带头人、志愿者之星等典型和一批党建服务品牌,达到“老品牌更亮、新品牌更新”的目标;继续提升党建阵地服务水平,在确保所有街道达到一处500平米以上的党员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采取向区域内所有党员普惠的方式,实现党建阵地的统一、开放和体系化;以三里屯、亚运村街道为试点,探索社区党代表任期制工作,加快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
(二)健全三项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共建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协调会制度,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协商和交流,进一步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委具体负责、区各有关工委、部门密切配合的分类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社会领域党建网络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定期的与“两新”组织党组织、区域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地区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规模以上新经济组织开展党建联席活动;加强与市委社会工委、市委组织部及有关科研院所的沟通,及时了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精神与新要求;建立信息直报点制度,确定社区党委、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党建服务站、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各类信息直报点,确保及时了解、掌握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进展情况。二是支撑保障机制。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的原则,加强人员、经费和场地方面的保障。在人员配置方面: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专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者,即按照每2栋楼宇配备1名专职党建工作者的标准,需配置商务楼宇党建专职工作者人员156名;按照每300个“两新”组织配备1名专职党建工作者的标准,需配置“两新”组织专职党建工作者555人。在经费保障方面:把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经费作为社会建设专项经费的重要科目,列入财政预算,以切实保障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者报酬、党组织办公、活动和各类培训经费等必要的项目支出; 对新配备的社会领域专职党建工作者参照社区工作者待遇(按照年人均3.4万元)给予经费保障。在阵地建设方面: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点,依托现有场所设施,整合区域内的阵地、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建立区级党员服务指导中心(xx平米以上),在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领域,建立党员服务站、点,形成网络化的党建阵地体系,逐步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为辅、社会各类资金和社会领域组织自助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三是考核评价机制。结合社会领域党建的年度重点任务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要求,从社区党建、新社会组织党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等五个方面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考核,针对社会领域党建内容的不同分类制定考核指标,采取项目运作量化考核的方式,提高党建工作考核的可操作性,同时,对照8515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商务楼宇党组织和社会工作站的达标考核,切实将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根本保障。
(三)建设深化社会领域党建五大工程。
一是规范提升工程。加强社会工作党委和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落实“8515”商务楼宇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统一标识,从工作体系、工作网络、功能分布、工作职责及工作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规范;做深做细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服务与管理,不断深化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二是创新拓面工程。在对“两新”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初步分类基础上,试点先行,依托协会、社区、街区创新“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方式,扩大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和规模以下非公经济组织的覆盖面。三是带头人示范工程。基层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书记是核心因素。要分别抓好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和党建服务站负责人、社会工作党委负责人队伍建设,采取培训、座谈、参观考察等方式,按季度组织相关活动,努力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群众基础好的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四是活动凝聚工程。为进一步细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共设置学习培训类、沟通联谊类、文体活动类、宣传咨询类和志愿服务类系列活动,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学习培训类活动。依托党校、社区学院及其他大专院校,加大对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沟通联谊类活动。将组织召开区“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街道党建协调指导委员会例会、社会工作党委委员联谊会、社区党委书记联谊会、社会领域党建工作骨干联谊会、“两新”组织白领联谊会。文化体育类活动。主要组织社会领域书法、绘画和摄影比赛,社会领域党建征文、演讲和知识竞赛,“两新”组织体育健身节等活动。宣传咨询类活动。建立街道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网站,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典型培育和表彰评选活动,开展健康、法律、政策等咨询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以服务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四进”活动,即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楼宇、进非公经济组织、进新社会组织活动,进一步凝聚楼宇企业、党组织、党员和员工,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五是典型培育工程。坚持品牌的长期带动效应,让老品牌更亮,新品牌更多,按照社区党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两类32个典型进行分类培育、宣传,并持续培养和谐社区带头人,社会领域党建“五个好”示范点,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展示和宣传典型,形成树典型、学典型、当典型的良好氛围。
51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