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
在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中,人是安全管理主体,也是安全管理客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不仅在所处地位与担负的职能上同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有明显差别,而且在性质和作用上与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其他组成部分也有根本的不同。为此,在对安全管理客体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对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作特殊的研究。
一、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特性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有以下特性。
1.个性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就其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主要表现为个人的性格、动机、能力、思想、兴趣、气质、欲望、情感等。人的这些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一定场合都要顽强地表现出来。因此,唯物主义者应当承认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在安全管理客体中起着很大作用。人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态度和对安全管理信息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种种个性的综合反映。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是否能正确地利用、诱导或控制人的个性发挥,是能否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形成强大的安全凝聚力和良好的安全工作作风的关键。
在科学研究中,对于人的个性的研究可以分为许多学科。但是管理科学对于人的个性研究要进行综合考察,特别要重点研究人的动机、思想、欲望、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方面,以便解决采取何种手段,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并形成强大的安全工作内聚力的问题。
2.社会性
安全管理客体总要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总要受到社会影响、参与社会活动、结成社会关系。为此,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必然具有社会性、成为“社会人”。作为安全管理客体中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性 即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和若干管理组织之间,人们由于思想、爱好、情感、兴趣等的一致性,总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团体。这种社会团体或者是正式组织,或者是非正式组织。
(2)阶级性 即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总是分属于某个阶级,有一定的政治信仰,有的还要加入某一个党派,从事政治活动。
(3)交往性 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相互交往,自觉不自觉地参与社会活动。这些频繁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不免要产生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社会效应,有时甚至形成不可阻挡的某种社会倾向、社会时尚、社会潮流。这种社会效应对于人的行为、需要等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其社会性有种种表现,最终还是反映在每个人所形成的社会需要方面。所谓社会需要,不仅包括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而且包括人的精神需要、发展需要,如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重感、荣誉感以及希望发挥才能并得到社会承认等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对于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能动性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安全管理的能动性;二是对安全管理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动性。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能动性既是区别于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物的重要标志。人的能动性的大小,取决于人的思想觉悟的高低、欲望的满足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强弱等3个方面的因素。为了使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充分发挥其积极的能动作用,尽量避免其发挥消极的能动作用,必须要由安全管理主体与之进行充分的思想沟通,并尽量提高其欲望的满足度和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条件,使其安全工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作用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安全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安全管理决策,包括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安全工作计划的编制和调节手段的运用等,是安全管理主体的职能和责任。但是,在安全民主管理和参与式管理的条件下,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也要参与安全决策方案的研究和制定,而且有他们的参与对保证安全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于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执行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是安全管理决策的参与者。从另一方面,也即从他们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来说,他们又是安全管理决策的主要接受者和执行者,没有他们的积极接受和全力执行,即使是最合理、最科学的安全工作决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2.反馈安全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
任何安全管理都要不断收集反馈安全信息,以对安全工作目标、计划和决策实施方案等进行补充和修正。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是安全决策方案的直接接受者和执行者,他们对各种安全决策方案的实施情况有亲身的体会和了解,是反馈安全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为此,任何企业安全管理者要想及时了解各种安全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各种安全管理方法的运用情况,从而及时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顷利实现,就必须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广大的第一线的执行者、劳动者那里收集反馈安全生产信息。
3.安全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安全管理文化,又称安全文化或企业安全文化,它是企业广大劳动者和从业人员在自己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同时安全文化属于观念、形态、作风、制度、精神的文化,又要通过广大劳动者和从业人员的实际安全生产工作状态来体现,因此,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既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如若不然,企业安全文化只是由少数安全管理者或请一些“秀才”提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和准则,就难以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安全信念和安全价值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体现安全文化的特色,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
三、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
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在安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有如下特点。
1.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都是劳动者、其地位是平等的
从政治、经济、法律上来看,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和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都是企业同样的劳动者,因而其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是,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在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由于管理者一般都是剥削阶级的统治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而被管理者一般都是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因此,他们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掌握政权,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广大职工既是安全生产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而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乎等的,不存在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相比,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从企业安全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来看,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虽然具有行使安全管理职能或参与安全管理的一面,但与作为安全管理主体的人相比,他们则是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人,虽然不等于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总要有特殊的服从性和约束性。否则,就难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3.从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看,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其主动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当他们参与安全管理,行使安全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安全管理者的地位。
②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地服从,而是主动地服从,有条件地服从。
③在同一安全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如物质要素、资金要素、时间要素等相比,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安全管理成败的决定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作为安全管理客体的人,一般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由人所组成的团体和组织。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作为团体或组织的人,具有与单个人不同特征和活动规律,对此还需要作深入地分析。此外,安全管理学对人的研究,还应包括对如何控制人的数量,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的研究。
第2篇 小议如何把班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点
电力企业的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也是成为杜绝违章操作和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企业的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和每个员工去落实,去完成。
企业搞好班组建设是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工作。在强调落实以行政一把手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强调夯实班组的安全基础。作为一个电力企业,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把安全生产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安全管理人员应把相当部分的精力投到一线班组安全管理上,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通过安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安全生产才有保证。
二是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头羊,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核心人物,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能不能把住这道防线,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危。因此,班组长这个最小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决不可对安全掉以轻心,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从严要求,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异常和未遂,才能有效地保证安全。可见,企业要把提高班组长的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提高班组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摆正安全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三是班组长应为人正直,办事公正;技术全面,有开拓精神,能充分发挥每个班员的积极性和技术特长;严于律己,善于管理,能把全班人员引导到学技术、守纪律、搞生产、促安全、求效益的轨道上来。
四是要认真开展班组技术培训和反习惯性违章等安全活动。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是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思想的有效活动之一。安全活动的质量与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领导要重视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其好处是能引起员工对安全活动的重视、能及时了解和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抓住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安全分析、能掌握班组生产、安全情况。班组安全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搞突击,要形成制度化,针对班组的实际查找思想中的隐患。比如开展安全技术问答、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培训、技术比赛、摸拟现场安全措施、安全分析、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的活动,使班员感到安全活动内容生动活泼、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班组安全素质也可以提高。五是要完善班组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形成一个好的安全生产机制,是班组安全管理的保证。
遵守电力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职责要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标准。实行经济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相对应的分配机制,把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技术技能素质高低、职责、安全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六是要抓班组管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班组与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现“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部门”的目标。做到组织、思想、责任、措施四到位,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把安全生产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个工作岗位中去。
第3篇 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的作为
班组是企业的一个最基层的细胞组织,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对于安全而言,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
班组长是班组的组织者和带领者,是执行贯彻落实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是一线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班组长如何发挥好在安全管理中的应有作用,运用有效的管理,充分带领班组成员从细节中使规程得到较好的实施。在《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写到道:“如果没有完美的执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完美执行是关键,不能因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看似合理的借口。
班组长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坚持高标准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做员工的表率。一是严格遵守和落实好安全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实施,严格按章、按程序办;二是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且做好;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认可;三是关心员工,当好公仆。从思想上关心他们的进步,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倾吐心声的“知心人”。方能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为确保安全,发展创效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在班组管理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班组搞好工作的基础。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班组的工作实际,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建议,共同探讨。这样做:一是可以使规章制度更具有实效性,不超出实际工作范围,便以操作;二是能有效地发挥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可以解除以往班组在制定决策中的个人主义。几个人坐在一起,商谈后,无论是否合理,就要求员工执行。这样很容易造成在执行中出现“肠梗阻”,一旦遇到问题,在追究责任时,员工会说:“那是某某制定的”。为此,在制定制度、劳动纪律、奖惩措施等问题上,应当让员工参与商定。这样,形成的制度、决策方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班组长作为一线的指挥者和安全规程的贯彻落实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所肩负安全工作的责任。认真履行好权利和义务,坚决杜绝工作中违章、随意性大的现象出现。在电力安全生产中,我们身边一件件血的教训告诫我们,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自于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没有按要求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责任心不强、生产现场监督不力、不到位而造成的。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工作中,原则性的缺乏,侥幸心的作纵,仅仅是为了省时,为了怕麻烦,该系安全带不系,该采取的措施图省事而不采取,认为“没有什么大碍”,“这点算什么,自己能行”。何不知,就这么不经意的小事,花费不了几分钟的时间,带来的却是企业的损失乃至于高昂的生命代价。
作为班组的一组之长,班组的一人一物与自己相连相系。一是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力度,使他们充分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使每一名员工对工作规程、制度做到深知熟透。二是经常性利用典型案例,集体开展分析和讨论,使广大员工做到“安全”二字心中留,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上的转化;三是要大力培养员工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能力,做到有效落实;四是抓好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过程管理。工作前要认真分清职责权限,制定工作标准,指定工作任务。同时认真预测工作环境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工作是否会出现其他的问题、对所安排的人员对此项工作的承受能力是否符合等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调整。在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工作规程制度办事,不越“雷池”半步。对违章操作人员,做到违章必止,违章必处,不顾人情和讲面子。工作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将好的工作方法加以归纳,收集,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克服。充分创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把各项安全措施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维护安全,我们每一名员工责无旁贷,让我们共同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在工作中顾全大局,协同作战,以决心、热心、责任心、恒心去对待每一件小事,把安全执行能力锲而不舍的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让各项规章制度措施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创建企业的平安与祥和。
第4篇 把班组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点
企业的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也是成为杜绝违章操作和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企业的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和每个员工去落实,去完成。因此,搞好班组建设是一个企业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工作。如何把班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点,我认为: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把安全生产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安全管理人员应把相当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一线班组安全管理上,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是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头羊,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核心人物,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能不能把住这道防线,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危。因此,班组长这个最小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决不可对安全掉以轻心,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从严要求,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异常和未遂,才能有效地保证安全。
三是班组长应为人正直,办事公正;技术全面,有开拓精神,能充分发挥每个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技术特长;严于律己,善于管理,能把全班人员引导到学技术、守纪律、搞生产、促安全、求效益的轨道上来。
四是要认真开展班组技术培训和反习惯性违章等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质量与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领导要重视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其好处是能引起员工对安全活动的重视,能及时了解和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抓住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安全分析,能掌握班组生产、安全情况。班组安全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搞突击,要形成制度化,针对班组的实际查找思想中的隐患。比如开展安全技术问答、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培训、技术比赛、模拟现场安全措施、安全分析、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的活动,使班员感到安全活动内容生动活泼、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五是要完善班组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形成一个好的安全生产机制,是班组安全管理的保证。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职责要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标准。实行经济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相对应的分配机制,把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技术技能素质高低、职责、安全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六是要抓班组管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班组与部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现“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部门”的目标。做到组织、思想、责任、措施四到位,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把安全生产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个工作岗位中去。
第5篇 工厂安全性评价-综合管理评价作为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
为什么把综合管理评价作为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安全管理为适应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和振兴机械工厂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通过综合管理评价,规范企业行为,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和引导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与企业深化改革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促进企业从被动的事故分析、处理转为主动的事故预防(预测)和控制;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
2 发扬优势的要求
从管理角度来看,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飞跃,是对过去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因此,必须充分吸收过去管理工作中的优点;充分吸收适合我国安全管理特点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
我国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在坚持发展生产和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令、标准,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三同时”、“五同时”、“三不放过”、“八种安全教育”等等。这些经验、办法不但不应丢掉,而且要切实抓好。
3 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
3.1 当前我国机械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机械设备、设施要达到本质安全性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工业发达国家的冲床有多道防护,而我们生产中的冲床安全性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解决,因此,安全管理就显得更有必要。
防止事故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度。但当设备、设施尚达不到本质安全要求时,强调安全管理以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和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则是完全必要的。
3.2 现代生产是高速度、高能量、高节奏的生产,不但要求各工序之间高度协作配合,而且必须严格安全管理。
工厂安全性评价-综合管理评价作为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十二篇)
34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工厂安全性评价-综合管理评价作为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15篇范文)
7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