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七个结合
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门学问。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安规”外,还必须把职工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及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安全教育要与敬业教育相结合
安全教育是供电企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使职工在思想上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
车间、班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地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剖析一些因职工工作责任心差酿成的事故案例,从中吸取教训。正确引导职工处理好企业的安危与个人切身利益的关系;明白企业安全增效就是个人增收,企业盈亏就是个人得失,企业兴衰就是个人荣辱的道理;认清职工不敬业不尽责的危害。只有这样企业的安全工作才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严格贯彻规程要与耐心疏导相结合
企业严格贯彻安全规程和耐心细致疏导是企业抓安全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严格“贯规”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和措施,突出一个“刚”字,不打折扣,不讲客观,不讲价钱,不降标准,监督考核到位,用安全工作规程规范工作程序,规范职工行为。严格“贯规”还要体现一个“柔”字,实行刚柔并举,把思想工作贯穿到安全工作的始终,做到严格“贯规”,把宣传工作、疏导工作做到前,使职工在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充分认清严格“贯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个人安危的需要。
三、保设备安全运行要与保增供扩销相结合
设备安全运行和增供扩销是供电企业两大重要考核指标。设备安全运行是保增供扩销的基础和前提,增供扩销是设备安全运行的效益表现形式,离开设备安全运行就谈不上增供扩销,只抓设备安全运行而不顾增供扩销也没有实际意义,二者是统一的。为保增供扩销,生产管理部门要摆正位置,打破常规,科学合理安排检修设备,改变过去零星的轮修为集中划片、多家同时检修,避免多线、多户、多点停电现象发生,尽量减少同时停电线路条次,减少客户停电累计总时间,减少昼间和高峰用电时段停电,力求把最大的时间空间留给营销部门多卖电,让客户多用电。多卖电,让客户多用电。为保设备安全运行,企业负责人和营销部门要尊重科学,按规办事,切忌一味追求经济指标,盲目蛮干,冒险行事,违规操作,带故障运行,顾此失彼。
四、企业安全供电要与客户安全用电相结合
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对农村供电所实行一体化管理。但是,农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农电市场还潜藏着诸多不安全隐患。从农村发生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看,供电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赔偿责任,且个别事故赔偿数额巨大,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供电企业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做到四个兼顾:兼顾安全供电与客户的安全用电,兼顾职工安全教育与农民安全用电宣传,兼顾供电设备改造与农民安全用电设施整治,兼顾供电职工技能培训与给农民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做到哪里有客户用电,哪里的客户就懂得安全用电常识。
五、安全工作要与思想工作相结合
在供电企业,安全工作和思想工作应该同台唱戏,分工不分家,行政干部在抓安全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无情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情化,政工干部要积极协助行政干部做安全工作,竭力维护行政干部的管理权威,保证政令畅通,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个生产管理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六、处罚违规行为要与表扬奖励相结合
企业处罚违规行为是强化管理、规范安全工作秩序的重要手段,旨在达到教育违规责任人和引起广大职工的高度重视,避免类似违规现象的再次发生。处罚违规要严肃认真,铁面无私,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切忌打板子不痛不痒,避重就轻,姑息迁就,但是,处罚违规要宽严适度,奖罚结合,达到教育责任人和调动职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的目的。要重视宣扬先进典型,对那些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职工给予表扬奖励,特别是对受处罚职工的微小进步更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以卸下思想包袱,轻松投入工作,营造一个“违规酿事故可耻,安全生产光荣”的良好氛围。
七、安规技能竞赛要与文化娱乐相结合
供电企业组织安全规程、规定等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比武,往往习惯于采取书面传抄答题知识竞赛和分点组织技能比武。这种形式普遍缺乏娱乐性、趣味性。职工参与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都希望有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生产技术要与工会、团支部密切配合,把安规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比武与开展文化娱乐融会贯通。组织形式由过去的单一性转向综合性,分点式转向集中式,应付型转向竞争型,使职工在娱乐中学安规知识,学专业技术,培养进取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在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比武中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使企业领导和组织者在竞赛和娱乐活动中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
第2篇 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些思考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电企业因其具有公益性的行业特性,其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在供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探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些问题。
一、正确认识事故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规避事故风险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不例外。引发安全事故的种种隐患得不到控制和消除,一旦出现了某种特定条件,事故就会发生。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灾害、地理环境恶劣、供电设备老化、运行检修人员违章作业等,这些风险因素都有各自发生的概率,它们对引发事故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特定条件”的出现又是随机的,事故的发生又具有偶然性。从理论上来说,除了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可以避免的。其实,即使对于有些自然灾害,其发生时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表现为季节性、可预测性,从而可实现提前防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呢?这是由于人们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态度和能力不一样。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畏难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和偷懒心理,牢固树立“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控制和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处理好安全、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安全、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安全就是效益。供电企业只有确保安全,才能实现多供少损,保证电能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讲安全也有个效益问题,即安全与成本的关系问题。有的生产班站为了省事,以频繁更换设备的办法来确保生产的安全,这是不可取的。为了降低安全生产的成本,在供电工程设计和采购材料设备时,就要选用性能优良的设备,以免留下不必要的隐患,增大以后的改建、维修费用和安全风险。总之,安全生产要有成本观念,在确保安全供电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3、安全生产搞好了不一定就有效益。假设一个供电企业的安全搞好了,但成本却大幅度增加,电力销售款收不回成了呆坏帐,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哪里来?这样,企业安全生产和设备更新的必要投入就会受到挑战和限制,反过来影响安全生产。
三、以人为本,夯实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人文基础
许多安全事故是由于职工有章不循、循章不严、工作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发生误操作、误调度造成的。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从思想上,技术上、组织上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首先,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人文环境。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深厚的安全文化,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是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为此,供电企业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活动,如创建安全文明岗位活动,设立安全光荣榜和曝光栏,制作安全宣传展板;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演讲会、安全征文、安全警句征集以及为安全生产献建议活动;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安全事例,举办领导与职工安全生产座谈会;举行反违章、反事故演习等活动,从而营造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其次,建立学习型组织,使职工不仅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而且具有“我会安全”的本领。生产一线职工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通过深入学习安全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同事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技能和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安全管理创新。
最后,要根据生产一线职工的技术水平、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等合理调配工作,使得他们处于最佳的工作环境。生产一线职工也应尽量避免在思想情绪不稳定或精力难以集中的情况下从事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尤其对于参与供电工程施工和供电生产作业的临时工来说,由于他们本身的素质较低,对现场环境不熟悉,容易出事故,供电企业应特别注意搞好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培训以及安全监督。
四、拓宽安全生产管理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查找安全隐患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前提。但安全隐患的发现,有时会受到习惯性思维方式的阻滞,因此要拓宽安全生产管理的思维方式。
1、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去查找问题。逆向思维是相对正向思维而言的。所谓正向思维是假定设备、线路是好的,现在要检查它有没有缺陷;而逆向思维则是假定设备、线路有缺陷,现在就是要把缺陷找出来,果真找不出来的话,那就表明假定不成立,设备、线路正常。
2、借助横向思维,多视野地查找事故隐患,如在班站之间建立互查制度:当别人发生了安全事故时,由于事故隐患常常具有相似性,自己就要吸取别人的事故教训,积极检查整改,防止同类事故重演,从而树立“别人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一定不发生;我没有发现的安全隐患,别人一定不能发现。”的安全防范意识。
3、充分利用外部思维,认真开展安全评价活动,并将安全评价结论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达到超前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五、不仅要注重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还要把关口前移,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战场。在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要正确看待生产现场工作质量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生产现场工作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虽然生产现场工作质量低劣不一定会导致安全事故,但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低劣的生产现场工作质量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并不能证明生产现场工作质量就是好的。在一定时间、地点和环境下,工作粗心、懒散、不负责任,事故隐患未能发现并消除,并不一定会发生安全事故,这只是事故隐患的积累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而已。所以,我们不能以有没有发生事故作为衡量生产现场工作质量的标准,而要通过建立现场工作质量标准,如线路的维护与检修,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调度通讯等都要建立统一的现场工作质量标准,以扎扎实实的现场工作来达到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将安全关口前移,也就是说,要把安全管理的触角追溯到供电设备、线路的规划、设计、采购、安装调试以及验收上来。这些前期工作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电网规划不合理,供电工程设计考虑欠周或草率行事,采购的物资材料质量不过关,设备的安装不合标准、调试不全面或未能达到要求,工程完工验收时,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验收项目不全、不细,甚至以权谋私,隐瞒问题不报。对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应由哪个环节的责任人负责,防止出现安全隐患最终酿成事故时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
六、制定与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时的责任、风险与利益的均衡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作为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在其制定与执行当中,要做到个人承担的责任、风险与个人应享有利益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生产一线职工是安全生产责任和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应当改变“没有安全事故受奖,出了安全事故挨罚”的奖惩制度,而将安全责任与工资挂钩,每月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安全责任保证金,这比单纯的奖惩制度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时应注意拉大部门之间的安全奖金系数,少担责任和风险者少拿奖金;事故责任不能让生产一线职工负担太大,管理层和领导层也应负一定责任,不然一线职工会有“做得多,责任多,风险也多”的想法,而不安心本职工作。
七、注意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
电力宏观环境变化会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影响。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厂网分开”,电网调度部门要处理好电网与电源的安全关系,认真做好发用电平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跨大区联网全面实施,全国联网实施进程加快。全国联网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出现新的特点,如频率合格率提高,“小网大机”矛盾也随之得到解决;但联网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弱交流联网带来动态稳定性能恶化的问题,直流联网带来的次同步谐振问题、交直流协调问题等。
第3篇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介绍
〔摘 要〕 阐述了建立一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继承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介绍了吉林省电力公司“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开发、建立、内容、特点以及体系运行的情况与效果,从提升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出发,推进安全工作的“三个转变”。
〔关键词〕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现代安全理论认为,一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用安全技术来改善。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已经成为复杂工业系统是否发生事故的最深层原因。为此,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组织整体出发,把安全管理放在预防事故发生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系统达到安全状态。近年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它被认为是安全工作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我国也大力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1年国家制订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gb/28001-2001),为改善我国的职业安全状况,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标准。
1 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包含着人身安全健康问题,同时还涉及电网和设备安全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度、管理办法等,保证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需要。但是,安全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理念上不能与国际接轨。现行的安全工作方法,只注重于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规律的研究,虽然保证了各项防范措施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但在超前控制和风险分析、评估与控制方面缺乏实效,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思想与模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2) 管理方式上缺少科学性。管理技术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支持企业的运行,表面上看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标准、制度完善,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安全思想的指导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发展、安全工作需要相比差距较大;
(3) 管理手段上方法单一。现在的安全工作主要依靠人治的管理和员工的自觉行为,人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绩效考核代替过程管理,以奖惩机制代替激励机制,抓班组安全建设多,抓管理层的责任落实少,管理失去重心,出现“两张皮”现象,缺少创新的动力。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了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国际上现代企业的管理接轨,增强企业的竞争、生存和发展能力,建立一整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继承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2.1 体系的开发
近年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把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在实现事故超前控制,切实保证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人身和设备事故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控制。在总结和分析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事故规律后认为,供电企业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度、管理办法,但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级人员主观能动性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尤其是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和安全生产形势需要相比,过去的一些管理方法就显得不够适应,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新型安全管理机制,彻底打破固有的结果型管理、经验型管理模式,吸取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为此,吉林省电力公司于2003年10月拟定了一套以整合目前供电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为基本框架,以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现代的、先进的、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方案。
2.2 体系的建立
2003年末完成了体系模型的初步设计和方案审核,2004年1月对省公司系统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至此体系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结束。从2004年2月开始,体系开发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全体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3月末完成了全部开发任务,并通过省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审核。4月初,“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在白城供电公司投入试运行。
2.3 体系的内容
“管理体系”是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国际通行的“戴明模型”管理模式,按照供电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危险源控制方法等传统模式中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建立对企业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体系的建立不是对现行的供电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办法的否定,而是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整合现行的供电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办法,使之形成具备现代管理理念、代表先进管理模式、动态循环并可自我持续改进的先进管理体系,并兼容供电企业现行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春秋检等全部工作。
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是整个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涵盖了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各个方面。为防止和避免把体系建设成为一个安全工作标准、制度汇编,从而失去对安全生产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在体系开发前就明确了体系建立后不进行认证的工作思路。
2.4 体系的特点
(1) 依据国际、国家、行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和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等,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范。
(2)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建立和运行体系。规范为体系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使体系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和细化。
(3) 程序文件的建立主要是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即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只注重于人身安全管理及控制的基础上,根据供电企业特点增加和补充了电网和设备安全管理及控制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生产、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保证了体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3 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
2004年4月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管理体系”,首先在白城供电公司试运行。供电企业和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体系要求在目标管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的执行、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体系运作方面积累了经验。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实践,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系统化的新型管理机制在各级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基本建立,并随着体系的深入、持续运行逐步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在:
(1) 过去安全管理工作中重结果管理、轻预防控制的传统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使各类事故的超前控制得以真正执行和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了对危险点、危险源的可控在控,并且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降至最低;
(2) pdca循环方式实现了安全生产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为安全生产工作从单一的经验型管理向全面的、系统的制度化管理转变提供了保证和空间。事实证明,经验型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收到一定效果,但是按照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体系实施后,通过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查找与改进等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达到了安全管理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改进的要求。
&n
bsp; (3) 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得到有效加强,充分体现了安全为经济效益服务的管理理念。安全管理与生产技术管理在体系中有机结合,从组织整体出发,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得到切实理顺和加强,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协调统一和相互支持,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降低风险,“管理体系”在控制人身、电网、设备事故,降低各类风险方面形成了制度化、系统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生产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宗旨。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和生产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为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建立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局面。特别是促进各级人员安全职责的落实和强化小型、分散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过去一些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生产班组通过体系的有效运作,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 “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实施后,其科学性、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方面、各级人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目前供电企业尚未建立“三标一体”式管理机制的客观形势下,“管理体系”的实施由于缺少其他体系的有力支持,系统化管理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局限,这需在体系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第4篇 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农电生产工作的实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更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县级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只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薄弱环节的源头起因,把握住安全工作的特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预防性工作,才能确保搞好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任何一个管理者,首先要立足实际,善于把握住重点,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各类作业尤其是大型作业现场控制上,抓好对各类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各个环节均不放过,针对各个时期的特点,紧扣安全生产这个中心,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抓好与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在各种作业前,认真组织有关作业人员到现场查找危险点、危险源,填写工作票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结合现场实际制定针对性措施,签发工作票认真审核把关。作业前宣读工作票时,认真交待安全措施,使全体作业人员做好'三清'。作业时,到现场进行监控,使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发现与纠正作业中的不规范情况。作业结束后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作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进而保证今后现场作业安全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期性
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工作的基础都要从日常工作抓起,安全生产工作也不例外。在安全日常管理中,基础的工作是首先抓好安全生产例会与班组安全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抓好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管理者不仅要规范明确安全生产例会与班组安全活动的相关内容,而且强调、督促、检查对安全生产负一定责任的班组长、管理人员及以上人员在其中的参与程度,进而保证安全生产例会与班组安全活动质量,保证在会上了解问题,解决问题,落实好与安全相关的各类工作。不仅对上级下发的各种安全文件、事故通报认真学习,做好贯彻执行,而且保证了下面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解决。
通过抓好安全生产例会与班组安全活动,管理者可有效地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对日常管理工作逐一检查落实,如对日前工作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对各种安全用具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更换)等等。此外,对执行完的工作票、操作票及小修理票及时检查,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工作票填写与执行的质量。
3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任何工作只要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是一项有活力有保障的工作,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素质,进而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加强了作业人员安全知识业务学习,而且在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的基础之上,加强其专业业务学习,掌握现场设备技术参数,掌握现场实际情况,掌握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使其综合素质有实质提高,最终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管理者在培训方法上要局内与局外培训、理论与实际培训、专家与技师培训相结合。
培训工作切合实际,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素质能力,保证工作人员人人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心想安全生产工作,自觉遵守安全规程规定,任何工作的开展从安全出发。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与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使管理者掌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4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量化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部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性评价工作就是量化管理。因此,开展好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县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起始首先要制定好工作计划,成立相应的专业领导小组。根据安全性评价工作需要,按照层层分解、细致分解、完全分解、分解到人的原则,对安全性评价工作项目进行细化至各机构及查评人员,并明确各机构及查评人员的各自职责,将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县局经济考核责任制中,对参评人员的查评工作进行考核。
安全性评价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把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把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查评人员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更要经常深入班组进行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通过安全性评价,管理者可从各个方面找安全工作存在的漏洞,真正掌握安全生产底数,摸清薄弱环节,为春秋两检提供好准确可靠的依据,最终保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正确的方向性与切合实际的实效性。
(1)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领导、组织、计划、指导工作,保证安全性评价工作方向正确性与工作进展的有效性。
(2)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查评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查评业务专业熟练性,保证安全性评价的查评准确性。
(3)加强'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贵在真实'的原则在安全性评价查评工作中确实体现,保证安全性评价工作成果的实效性。
通过安全性评价工作,要确保摸清县局设备、劳动安全与工作环境及安全管理上现状,在此基础之上,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起广大职工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安全上存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县局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把握住实效性、长期性、主动性、科学性四个特性,从现场控制入手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从日常管理入手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期性,从培训工作入手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从量化管理入手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由外向内,由浅入深,从各个层面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搞好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终确保县级供电企业整体生产工作的完成。
第5篇 浅谈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抓好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动态评价,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对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管理要从各个方位、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体系。确认行政负责制,明确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供电体系的安全生产计划及目标,一步步把供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划分,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层层分配安全负责制,并落实到个人。并推行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负责制,追究各级安全负责人对发生的及未遂事故的责任。除此之外,各级安全负责人要做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的通报汇总工作,对事故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和教训,组织供电系统的全体员工认真进行安全工作学习,举一反三,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加强各级单位的安全保障意识,坚决坚持“安全生产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尤其是供电系统的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理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尽职尽责始终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生产工作要始终抱有忧患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先做好预防措施,善于发现问题,判断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中杜绝各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网络,将供电系统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好安全责任人的管辖范围,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分析危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宣传供电系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性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漏洞,进行及时补救,保证供电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电力设备、电网等的安全。只有不断加强各级单位的安全保障意识,处理好内外因素,方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保障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农电工作面向城镇和广大农村,始终面临着倒杆、触电、高空坠落等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农电安全。
笔者认为,要确保农电安全生产,就必须在安全生产领域形成“六个必须到位”筑牢“六道安全防线”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长周期安全生产。
一是上级安全指示精神必须落实到位,筑牢机制防线。及时组织全员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指示精神,针对行业事故通报对照自身岗位组织职工进行讨论、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细化、强化安全工作的重点落实,确保机制、组织、管控全面到位,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在控、可控、能控。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安全履职到位,筑牢责任防线。各级管理人员是承上启下,确保政令畅通和上级指示落实的具体承办人、督办人,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当前工作重点,树立“工作到位,风险就能避免”、“制止违章就是为他人着想”的理念,提高警惕,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技术措施、反事故措施,确保安全履职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做实各项工作。
三是工作票签发人必须现场勘察到位,筑牢把关防线。从把好签出的每一张工作票这道关口入手,工作票签发人在签字之前必须提前到工作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班成员、任务、交叉跨越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不跳项、不漏项,认真仔细,首先从每一张工作票的签字上把好安全“第一关”。
四是工作负责人、许可人、监护人必须责任到位,筑牢现场防线。工作负责人、许可人、监护人是确保每个现场作业安全的关键人物,不但要对工作班成员的实际状况掌握清楚,而且还要对当日当班工作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工作许可人要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意识就是负责任的体现,保证安全措施的正确、到位、完备、规范。具体到每个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工作区域是否有明显断开点并进行验电、是否有其它线路搭接、t接情况、是否有人员思想和身体状态不佳情况,落实好每个生产现场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工作开始后,要认真进行监护,切忌麻痹大意,放松监护,开小差或擅自离开工作现场,杜绝现场安全监护“开天窗”,确保每个现场都是标准化作业现场。
五是工作班成员履职到位,筑牢“三不伤害”防线。每个工作班成员是具体工作的具体落实人员,每一个工作细节事关安全、质量和进度,要坚持做到细心、用心、专心,班员和班员要做到协调配合一致,工作前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对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坚持做到“五不开工”。既使工作进行中间,一旦发现有与安全规定不符、与现场安全作业要求条件不符等异常,也有权立即停工并逐级上报,确保每个成员都“安全地工作、工作时安全”。
六是日常与重点结合到位,筑牢应急防线。安排工作任务,合理调配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机协调配合。确保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有机结合、有机协调,推进到位,从而保证农电工作“零事故”目标顺利实现。
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不同的问题因素下,应采用不同的措施开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的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把握电力系统内部的安全生产规定,做到奖惩分明,明确各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位。因此,做好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将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顺利完成。
第6篇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
摘 要:安全管理是电力供电企业的生命,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抓得好。无论对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还是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努力构筑和谐用电环境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方法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本文认真分析和思考了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对策来加强安全管理,可供同行参考学习。
一、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是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就是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任务、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一些电力供电企业只着重提高企业效益,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时间、资金相当有限,轻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已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或执行力不够。抓安全是时紧时松,上面要求紧时,就跟着喊一下,不能层层执行下去。而有些供电企业就是不按计划安排工作,领导随意性强,来了任务或出了事情就仓促应战。有些供电企业虽有计划,其完成率也是不高的。又比如对现场运行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不及时完善,“二措”和“五防”不按时完成,对“两票”执行情况不及时评价、通报,对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各项预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及事故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等。它具体又表现在:一是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二是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三是部门之间对发生的问题推拖抹赖,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四是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五是对形式主义不敢大胆抵制,对检修、施工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预控措施开成虚设,上下存在着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3.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4.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即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又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济杠杆。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奖罚失衡。防止问题奖的少,发生问题罚的多;二是时效滞后。奖的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三是避重就轻。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四是考核不公。前面发生的事情没考核、后面发生的事情考核了,或有的事情考核了,有的事情没考核;五是尺度不公。员工做与不做一个样,能做与不会做一个样。
5.安全工器具管理不严
安全工器具管理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6.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工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二是部分班站长的管理能力差,不善管、不敢管;三是先进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不强。各项评先、评优工作也是靠人情关系。
二、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
首先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使安伞责任重于泰山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第三就是要加大资金、时间投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2.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第一,各级电力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第二,提高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于管理,扎实开展反违章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第三。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 全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水平。
4.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首先,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5.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二是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三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6.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7、齐心协力,打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需要一种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聚积和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我要安全”的浓厚兴氛围,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7篇 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概念与方法的探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我们辅业公司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辅业公司依托主业以盈利为目的走自我发展之路。没有稳定地安全生产局面“一失全无”,经济效益无从谈起。
八电实业公司运行班肩负着整个站区的生活供水及供暖工作,因此,作为班长,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以安全生产为己任,待领班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陇电及各专业公司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班组有“兵头将尾”之称谓,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对员工进行日常工作和日常管理活动的关键场所,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根据我从事班长工作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我想:要打好“根基”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必须在“严、细、实”三个方面下功夫。
“宁可失之以严,决不失之以宽”;“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似乎是对领导和从事安全管理着所讲,但在班组管理上仍至关重要。如果怕得罪人,怕挨骂,不敢大胆管理,把“矛盾”上交,“不如回家卖红薯!”因此,在带领班员工作时,发现麻痹大意,工作时安全责任心有放松的现象,就要及时批评,及时纠正。在具体的工作中坚决杜绝出现“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恶习。有一次:供水班一个工作人员站在高1.7米的管道上开启一个阀门,为了图快和方便没有做任何防范措施。这个事情被我发现后问他为什么没有做防范措施时,他说“那个管道比什么都结实、可靠,再说工作多的很,干完了赶紧去干下一个。”听此言我反问他:“你万一从管道上掉下来,不但你的活没人干,我们也得停止我们的工作,下一个“活”就更没人干了。再说管道是不允许站立的,你搬来梯子的目的是什么?”事后在班组安全活动会议上相关人员主动承认了错误,我们按规定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在平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对工作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
“细”就是在工作中安全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细致入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切忌侥幸心理。我们八站供热管道有的还是建厂初期的管道,如不细致检查,及早的发现问题,等到供热时出现管路破裂,停炉处理会影响站区职工正常的生活,更严重的是还会造成整个供热系统及管路损坏,造成较大的损失。班长作为班组的直接管理者、排头兵,要搞好细致的工作必须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同时还要不断地强调和促进班员的业务学习,有熟练的技能以及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学习事故通报,细致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血的教训,“举一反三”。尽量做到:班前抓预防,班中抓联防,班后多设防。
“实“就是要认真地把陇电公司的安全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班组,做到责任明确,奖罚明确。班长作为班组第一安全责任人,要始终做一个有心人和实在人。经常对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从人员、环境和机械设备入手,对各种可能发生事故隐患应及时发现,及时消除,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一旦发生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班组控制异常和障碍的要求,实现“零违章”。
安全生产是辅业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失控,百忙无用!!只有我们班组扎扎实实地搞好安全工作,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安全工作才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第8篇 浅谈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形成安全预控机制。风险管理就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管理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辩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分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在上世纪末开始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风险评估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风险控制措施。但是,在电网企业基层单位--县级供电企业,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远远落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分公司的安全管理现状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人员老好人思想严重,素质有待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规范知识知之甚少,“安全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特殊情况不要”、“只要现场不出事,安全工作就做到了位”的被动安全管理思想根深蒂固,。二是基层员工学历普遍较低,自身知识掌握不足,接受能力有限,一定程度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风险。三是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和编制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工作未开展。
二、分公司面临的安全风险
1、电网结构不够坚强,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通过这几年的电网建设,分公司主电网电压等级从35kv上升到110kv,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电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县电网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点,如东部山区的鲤鱼塘、龙形市、大布江和七甲等乡镇,以及西部的油麻、三塘和悦来等乡镇,110kv变电站没有全覆盖,电网结构非常薄弱。太和、柏林、天里坪和在建的湘阴110kv变电站,是110kv单回路连接,没有形成环网或双回路供电,稳定供电可靠性不高。分公司110kv变电站均是单台主变运行,江家、湘永两座煤矿供电变电站亦是单台主变运行,没有满足“n-1”的要求,一旦主变故障,负荷不能转移,将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局面。县城区大桥路、人民路、干劲路、县正街和永兴大道等几条主要街道,虽说可以通过康绪、城东、城南和沙子江等几个变电站形成多电源点手拉手供电,理论上可以互相转供,运行方式转换灵活,但各条线路所带的最大负荷都已经超过3000kw,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启动,保护定值和潮流靠人工粗略估算,配合困难,难以满足多变的潮流和运行方式变化。电力线路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许多电力线路从树丛中穿越而过,亲密接触,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整改到位,安全隐患整改缺乏有效监督,存在供电安全事故责任风险和诱发电网事故的风险。
2、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增大。随着电网的技术升级,设备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设备安全责任更大。电网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在岗职工对新设备的产品结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没有全面掌握,比较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运用新技术生产的智能化控制设备相对于老式设备来说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设备设施运行环境的日趋恶化,加快了设备的老化速度,缩短了维护期限,加大了维修难度。一时无法退出运行的老旧设备,依然带病运行。
3、人身安全风险防范任务非常艰巨。电力线路交叉跨越、临近带电体作业、运行变电站检修试验和集中检修调试投产等环节容易出现安全监管漏洞。基建施工和改造大修工程中劳务分包、以包代管及农民工涉及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安全把关和现场监护不力。同时检修、运行等与设备直接打交道的特种技能人员青黄不接,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线人员技能培训跟不上,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和技能不足。基层站所安全生产基础不牢,专业化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人身伤亡事故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
三、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缺乏主动性。风险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严格细致不够,存在“表层、表面、表演”现象,发发文,开开会,传达下精神就算了,存在“应付”现象,导致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衰减、传递不到位。
2、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完善。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降低现场准入标准,现场安全施工策划不具体,危险点分析预控不够,现场隔离措施执行不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图方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也没出事,或以工作忙、时间紧为借口,找理由,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依然我行我素,现场管理混乱,甚至严重违反安全规程。
3、事前预防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没有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标准培训、技能培训、安全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没有推行标准化作业,整体安全作业水平不高,没有实行岗前系统培训,只是在班组层进行各种基础培训,边干边学,以干带学,技术监督不到位,基础薄弱,技术能力差,反事故措施掌握和执行基本上是句空话。
4、重结果轻过程意识浓厚。只管安排工作,不管具体落实情况,只管追责,不全过程监督执行,不能以身作则,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以包代管、以罚带管、工作票执行不严、修试不细致彻底、隐患整改不闭环等问题较为突出。因设计考虑不周、设备质量缺陷、工程遗留问题等引发或扩大的事故时有发生。对系统接入、改扩建工程管理不严,新设备投运验收把关不力。
5、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化建设滞后,规范化管理不够。分公司没有统一、成文的管理制度,部门、岗位职责不清,随意性大,有时全凭领导一句话,有利益的事抢着干,得罪人的事绕道走,没有成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标准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有机的安全管理体系。说实话,分公司这几年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红头文确实多,但有些是基于部门、小集团利益上的,且有些相互重叠、矛盾,让人无所是从,如就连保证安全的最基本措施--“两票”执行标准、执行流程都没有最终确定,随意性大。
四、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预控风险能力
安全风险的存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安全管理工作要着力在发现异常因数、事故诱因--即安全风险源上下功夫,摒弃“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处理”的开环管理模式,把事后管理转变为超前控制。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培训实效,打造一支安全风险决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安全教育培训是分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流程、防范事故能力培训,分公司在这方面仍然是空白,人力资源科和安监办要担负起这一职责。教育培训应“不拘一格育人才”,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不要从学校请老师讲些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从同行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有针对性的授课,培训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安全培训。侧重于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法规及组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法制观念强、指挥机构完善、指挥信息通畅的安全指挥体系;二是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在教育培训方面应着重在工程基础理论、施工及验收标准、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规范等方面,突击安全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是施工人员培训。重点在安全与作业规程、施工技术标准、危险防范措施等方面,侧重于“三防十要”和“四不伤害”的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案例、影像、现场等形式,适时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2、细化风险辨识,量化评估数据,简化控制措施。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综合、合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大闭环管理中的小闭环。
在风险辨识方面,分公司安监办要牵头组织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标准化作业手册》、《安全风险管理手册》、《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和《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对管理流程、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作业环境和工器具等开展系统的识别。
在风险评估方面,评估对象为组织管理、设备和工器具、人员、作业环境等,评估主体为安监办。评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范围;第二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第三阶段为确定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程度由两个要素决定,即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结果的严重程度。专业人员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与制度中风险数据做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风险等级,遵循客观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对评估对象赋予不同的权重,估测风险程度,编排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五级:风险很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很高。
在风险控制方面,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工作流程,采用简便方法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作业安全风险;二是依照《标准化作业手册》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现场监护人要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中所列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进行仔细分析,保证充分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工作。三是加大现场安全监督与反违章力度。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专职安全员要深入一线,深入安全风险程度高的工作点进行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作业流程和行为,对违章尤其是习惯性违章要加大处理力度,并将记录在案,作为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之一。
在风险应急反应方面,分公司生技科要根据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级别应分为abc三个等级(级别过多操作难度加大,工作冗繁,降低效率),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低与较低归类为c级,将风险中等与较高归类为b级,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高归类为a级。级别分类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级别来启动不同层面的应急预案,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可操作性。
3、强化安全保险意识,依法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安全风险随时存在,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与管理都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正确看待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导致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为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除了加强管理,还要加大保险力度,合理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近年在分公司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没有办理施工资质证,实行的都是挂靠资质。他们打着大施工企业的招牌,根本不具备管理、施工能力,连起码的机具及技术人员有时都是临时拼凑的,这些是目前工程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为了合理规避风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审查资质证,将工程发包给有施工资质证的单位。如遇委托,务必核对委托书的真伪,并对施工单位实施安全风险金管理制度。
(2)强制执行工程队向保险公司投相应的保险这一规定,尤其是施工人员意外伤害险,做到不测时减轻企业风险。
(3)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务必将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中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使用公司总部下发的合同范本,依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实行计划、实施、监督、改进的闭环管理流程,及时对安全生产偏离正常状态实行风险警告,并对风险进行干预,避免风险加大和事故的发生,大力倡导安全理念,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为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杜绝人身事故。一是要深入推进履职评估,严格责任追究,有效促使履责到位。二是要深化作业精益管理,加强安全稽查,深入推进反违章。狠抓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工作,认真清查“三防十要”措施落实,深入推进作业精益管理。三是要倾力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认真开展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专项检查行动、日常巡视等活动。对发现的各类隐患,以及重要客户供电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进行隐患评估、定级管理和分级挂牌督办。四是要加强基建技改工程外包安全监管,落实各方安全责任。
2、加大建设改造力度,加强电网运行控制,保电网安全稳定。一是要利用农网改造工程契机。不断完善主网、配网结构,加大重点区域、重要用户、主干网络的投入,优先解决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二是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揭示电网运行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加强设备整治改造,落实技术监督,提高设备可用率。一是要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采取改造杆塔接地电阻、装设可控放电避雷针、减小保护角等各种有效措施来综合整治处于多雷区的10千伏及以上线路。对变电站接地网及接地引下线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治理。二是要抓好缺陷设备处理及更换改造。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严格按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认真巡视设备,及时准确发现缺陷,认真记录并准确分类,及时整改。三是要完善体系和机制,落实技术监督。加强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技术监督手段建设,将专业技术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应用落实到具体设备、具体内容和具体流程监督上。
4、加强精益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一是要强制推行停电计划管理。加大设备停运考核力度,严控重复停电和超标准工期停电事件,有效杜绝重复停电。二是要优化检修作业组织。重点对变压器、开关和输电线路等一次设备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三是要深化线损管理。针对中低压线损薄弱环节,全面加强中低压线损管理,整治窃电严重台区,加强对整治台区的跟踪和评估分析。
5、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一是要加强预案的完善及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预案,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核修编,编制预案处置简本。二是要加强应急实战演练,组织开展反事故演习。
6、加强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完善标准,逐步建立全面一体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围绕安全生产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作业质量、管理质量和领导质量,要让任何工作过程都确定标准,任何工作场合都落实标准,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符合标准。
7、强化队伍履责能力建设。一是要强化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标准;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一般工作方法。加大考核力度,使之标准化、常态化。二是要不断推进专业化管理。解决单个人员无事做、不知道做什么,整体人员不够的怪圈。三是要建立全程式考核评价。健全由安全质量、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四维组成的员工评价模型,实行约束和激励并举,解决会做的、老实的工作量超负荷,不会做的、懒惰的悠闲自得,吃大锅饭的现象。四是要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领导层“诚信履职”,管理层“诚信做事”,执行层“诚信作业”,力戒“表层、表面、表演”现象,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静态风险库”框架。输配电检修、运行按每条线路建立“设备与环境风险库”;变电检修、运行按照每座变电站、每个设备间隔分专业建立;工器机具、防护设施按照保管单位建立。
2、建立辨识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辨识范本是反映各专业某项作业涵盖作业准备及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及其对应典型控制措施的文本,采用表格形式。作业风险辨识项目和辨识内容分公共部分和作业部分,公共部分主要辨识人员素质、作业组织、工期因素、气象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作业部分以作业流程为主线,辨识作业中各流程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
3、编制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主要针对现场作业管理、防止各种事故发生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的运用,为管理人员开展作业现场标准化的安全监督检查提供基础资料,减小不同人员检查效果的差异。
将作业控制作为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切入点,以作业现场为核心,针对作业过程中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风险,深入开展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工作,使风险控制工作与 “两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方案等各种风险控制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突出现场作业、强化班组应用”的原则,在变电检修、变电运行、输电检修、输电运行、配电检修、配电运行个专业开展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当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附:反“六不”, “三防”,“十要”相关内容
一、反“六不”: 不办工作票 作业前不交底 现场不监护 作业不停电 不验电 不挂接地线
二、“三防”: 防止触电伤害、防止高空坠落伤害、防止倒(断)杆伤害。
三、“十要”: 1、工作前要勘察施工现场,提前进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2、检修、施工要使用工作票,作业前现场进行安全交底; 3、施工现场要设专人监护,严把现场安全关; 4、电气作业要先进行停电,验明无电后即装设接地线; 5、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脚扣登杆全过程系安全带; 6、梯子登高要有专人扶守,必须采取防滑、限高措施; 7、人工立杆要使用抱杆,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8、撤杆撤线要先检查杆根,必须加设临时拉线或晃绳; 9、交通要道施工要双向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守; 10、放、撤线邻近或跨越带电线路要使用绝缘牵引绳
第9篇 人文精神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两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供电企业装备有技术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自动装置、安全检测等可以很容易及时发现,通过整改、更新、改造,达到消除事故的目的。然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变动的,可随时间、环境、社会状态、思想境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受多方面因素(如技术水平、安全技术知识 、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变化幅度大,不易掌握规律,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供电企业发生的大量的事故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可见供电企业的职工是企业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供电职工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心理情绪的变化,都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调动和发挥每一位职工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作用,才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人文精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一、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从不同的角度看,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第二,从个人角度来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第三、站在综合的角度看, 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格完善的态度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二、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特点
1、电力产品具有高度危险性、无形性,作业现场直观性、可视性差,隐患较多,诸多因素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代价。
2、供电作业环境点多面广,从电力线路的施工维护到变电站所的倒闸操作,从电网调度命令到抄表接火,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均不相同,空间范围的广泛给安全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
3、供电安全生产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点,而且涉及到电力的生产和电力消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到企业自身的安全。
4、供电企业的工作岗位众多,既有工程施工人员,又有大量的农村电工,企业员工组成复杂,职工个人素质差别较大,有众多位于一线的职工处于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表面形式的说教,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往往是以发文件、提口号、定调子、搞突击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者所做的事就是从上到下发文件、制定奖惩办法、开会安排传达、逐级抓落实、大搞安全宣传教育、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等一些生硬死板的教化工作。安全活动多采用诸如岗前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活动日志、每周答安全题、签定安全责任书等俗定成套的形式,不厌其烦,其结果却不尽人意。
2、重制度和惩戒,轻亲情和感情,缺乏人文精神。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一线职工,他们担负着繁重的生产、维护任务而相对收入也较少,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强硬地采取以罚代纠的办法,而不从思想上解决职工习惯性违章现象。在安全教育中,总是对职工讲如果违反哪一条、哪一款,一经发现,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而不去考虑职工的感受,很少从人文的角度,从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去对他们进行关怀。对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诸如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自我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子女的就业和就学问题等,近乎麻木不仁,很少解决。企业安全制度都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制定出来的,很多时候并不能代表广大一线职工的利益,只是一味地以所谓的制度压人,把职工置于各种规章制度的对立面,久而久之,不但没有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反而使工人对规章制度有了逆反心理,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制度再严、办法再好,工人没有积极性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职工队伍乃是安全生产的大忌。
3、职工归属感不强,领导脱离职工,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说到安全生产管理,很多职工便会想到那是领导的事情,与我无关。很多时候,领导忙得团团转,整天喊着抓安全、促生产,大会小会离不了安全这个话题,而职工仍然我行我素,好像一位旁观者。表面上这是职工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但深层次的原因乃是职工对企业的工资福利分配、个人职务的升迁、调动等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职工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和限制。职工所做的只能是破罐破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敬业乐群精神根本无从谈起,安全工作不可能得到保障。
四、以人文精神保障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
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提倡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把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方法与提高个人积极作用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突出职工自身价值,创造公平的企业环境,尊重职工的需求意识,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新理念,养成安全生产良好习惯,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记录永远保持。
1、要尊重职工个人的人格权、自由权,以人性化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人文管理理念,用爱来激发人,用情来感动人,对职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职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职工,一味的采取惩戒,只能适得其反。要让职工个人感到自己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才能激发职工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形成企业与职工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死板生硬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使其理解“你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道理,引起职工心灵的共鸣,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在工作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为安全”的转变。
2、创造良好的企业人文精神环境,消除不安定因素。供电企业必须就职工关心的问题如工作调动、奖金分配、学习培训、子女就业、干部选拔等,实施公开化、透明化的政策,做到一碗水端平,制度而前人人平等,真正维护每一职工的合法权益,不管他的职位高低和与领导关系的远近亲疏。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职工与干部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杜绝职工因感到企业环境不公形成的情绪波动和过激心理,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3、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妇等组织作用,利用每一个时机推行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把安全管理活动从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推广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特定组织的优势,力争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良好的休息、过上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从而减轻疲劳,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精神集中,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教育。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人文精神氛围,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各界对自己的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已者用”的效用。同时企业要加强对职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教育,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通过职工的个人自学、大学培训、参观考察等,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和道德文化修养,在实际工作中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5、积极培育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的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可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安全文化应以人文精神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走人性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管理之路。培育建立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使人文精神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实现供电企业的长期安全生产运行。
第10篇 安全管理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
安全管理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是一个从事特种作业面较大的企业,各项经济技术完成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指导服务于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兴义供电局不仅承担着整个黔西南州的工农业生产用电和人民生活用电,更承担着“西电东送”这一历史性的重大使命。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一、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作为安全管理,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其任务是:在保证企业取得最大效益的前提下,指导和服务于各专业的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基层,落实到人;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调查、研究和分析各类生产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和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明确安全管理的作用和要求
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都是全员的责任,安全管理要贯穿于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之中,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安全保证;在于通过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和危险点的分析控制,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局面和健康的职业环境;在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供电网络及其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安全性评价,排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风险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供电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对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提高全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从企业的决策者到每一位职工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生命财产的有力保证。第二,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要从人、财、物各个方面保证和支持安全监督机构正常行使职权。第三,安全监督人员必须了解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熟悉相关的规程制度、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第四,安全管理要全员管理,一方面是管理全员,另一方面是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上,各专业要相互协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在生产作业方面,相互关心,相互提醒,要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处处体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也不被他人所伤害”的三不伤害意识。第五,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在时间上要全过程监督,在空间上要全方位管理,绝不能留下任何安全死角,绝不能出现管理和监督的盲区。
三、安全管理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要注重培育和完善安全文化,要把安全知识、安全技术融合在企业的各种文体活动之中,着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树立一种正确的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和行为准则,要使安全生产意识成为一种外显于厂风厂貌、内稳于员工心灵之中的、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供电企业的工会和人才资源部门,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在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术的培训,要使每一位职工都明白“生产必须安全”这一雷打不动的硬道理,要把安全文化与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必须安全”管理理念。
四、建立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重视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要在各部门、各专业设置安全监督员,要建立一张横向可也监督,纵向可以管理的安全监督网,并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区分和协调“长”与“网”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即“长”)要通盘考虑、全面布置安全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全面安排和检查安全隐患的消除工作;各级安全监督员(即“网”)要充分行使监督职权,监督“长”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监督各项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对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和事有权提出批评并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奖励办法,不断分析和总结安全工作,兑现奖惩制度,要把安全奖励和安全惩罚体现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重奖重罚原则,并以此为杠杆,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人是万象之本、万物之灵,人创造一切、也驾驶一切。任何法律法规、章程规范都是由人来制定的,又是由人来实施或施行于人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同样是人。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几乎都是因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
在电力企业中,更无可谓不全,关键就在于人,在于人的执行力度,在于人的认识,在于人的责任心。我们硬性的条款有了,宣传和处罚的力度也到了,可为什么时不时总会弄出一些人为事故来,说穿了,也就是一个“麻痹”二字和责任心问题。有的事故,也发生在自以为很“经验”的经验主义上,这些人因为从事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电力工作,积累了很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实践,也正是因为实践充足了,经验丰富了,思想也就更麻痹了,他们最容易忽视,或都有意无意地忽视那些“麻烦”的安全措施,凭经验作业而忽视安全作业规程,于是,也就发生了“经验”之下的安全事故。因此,在供电企业的安全检查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如何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电力供需矛盾在短时期内日益突出,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多元化,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难度加大,安全管理关系更加复杂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电力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负荷增长快,电源和网架结构跟不上发展要求,电源紧张,网架薄弱是近几年电力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是电力行业必须着手研究和解决的燃眉之急。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并系着国计民生,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安全第一,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既要突出重点,也要面面俱到,要坚决克服作风漂浮、形式主义等倾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抓好安全生产,严防大面积停电事故,要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来抓。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我们供电企业不仅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满足最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必须作到“三个到位”,处理好“三个关系”,力求“三个转变”。即: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要处理好电力安全与电力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电力安全与电力改革的关系;处理好电力安全与电力企业效益的关系。要把电力安全工作从人制向法制转变;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我们必须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必须树立“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努力,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安全隐患都可以控制”的安全意识。以效益为目的,以安全为中心,求真务实抓生产,踏踏实实搞经营。只有这样,我们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长治久安。只有这样,我们的供电企业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
第11篇 某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
由于某供电企业职工队伍形成的因素,使某供电企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同时由于企业的管理方法跟不上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技术陈旧,经济困难,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人员的工资待遇低,工作情绪欠佳。这使代管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切入点在“人”。在工作过程中要尊重职工、关爱职工、激励职工、在职工中要有诚信,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条件。要做好代管县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可通过下面三个方面做起:
1、团结一致互关爱上下沟通保安全
要做好某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领导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到员工中去,关心员工的疾苦,与工人沟通,与工人一道分析企业目前困难的原因,展望电力企业发展的前景。在工作中各级领导既要起到相应的企业主心骨作用,又要做到对事不一意孤行,都是自己说了算。要多听取员工的意见,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情感,让员工树立起企业主人翁的精神和责任感;要带动员工相互沟通,不要在困难面前互相抱怨、拆台、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要互相尊重、互帮互学,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相信领导一定能将企业带出困境。这样上下沟通,相互信任,必将促使安全生产向好的方面发展。
2、以人为本勤培育安全管理人性化
企业的工作重点在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人,只有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成效。
某供电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低,对电力系统知识的认识浅薄,电力作业单凭“师傅”教就的方法,固步自封,远离现代电力作业的要求。要带好这支队伍必须运用“人性化”管理,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既有制度,又有自由;既有要求,又有关爱;既有奉献,又有回报。让他们知道电力知识的渊博,唤醒他们的上进心,学会在工作中学习知识,用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在每次工作开工前要与工人一起围绕电力常识认真解读工作的知识点,编写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按“安规”的要求认真讨论该项工作的工作票。这样可以将电力知识一点一滴地灌输给员工,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在工作中要“一丝不苟”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坚决消灭电力生产的“三大敌人”。工作完成后要进行总结,让工人谈感想,以加深对电力知识的认识,纠正不正规的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作业能力。每月要进行一次当月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工作票及操作票分析会,让工人互相交流,并请专业人员进行点评,对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差的给予帮助,找出原因,争取进步。企业每半年要对员工举办一次电力知识培训考核,对考核优秀者要给予嘉奖。管理人员要经常进入生产现场了解工作情况,对工作不规范的工艺加以更正,对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原则性问题必须态度明确,绝不含糊的给予处理并及时通报。
3、制度订立可操作重奖轻罚保人心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严密的制度是安全生产可靠保证。推动安全生产制度化,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有序进行。通过制度的考核,表彰奖励那些在安全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制止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对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做到有情提醒,无情纠错,严厉教育,决不姑息。
某供电企业每年都认真制订安全目标、安全措施及生产单位月度安全考核方案等。但月度安全考核的内容未能细化,考核思想模糊,可操作内容少,奖励机制未能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事故处理未能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执行。要做好安全工作,供电局必须订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者知道如何管理才尽职,被管理者自觉接受管理。结合电网、电站、设备等实物,按规范制订考核内容并将内容进行细化,独项考核并与奖金挂钩,要使工人知道如果没有做好某项工作,某处就有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自己也将丢掉该项的奖金。奖罚制度要明确清晰,奖罚内容要直接对应事项和个人,奖罚要重奖轻罚。重罚也许对责任意识淡薄者有一定震慑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是弊大于利。一方面罚的往往是骨干人员,因为做得越多,失误的可能性越大。处罚过重,容易在职工中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何况目前工资低,工作回报率也少,在生产责任和分工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躲着走。另一方面,对责任者的重罚不利于查清事故的真正原因,造成当事者隐瞒事故,不利于事故处理原则的实施及事故的防范。应该对造成事故的情况加以分析,区别对待,对屡教不改,玩忽职守产生的事故责任人一定要严肃处理。对一般的工作失误,特别是知识贫乏性产生的失误,应该在制度上采取措施,制定防范对策,重调查分析而轻处罚,以鼓励员工自觉负起企业的安全责任。
第12篇 体制改革后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实践证明,常规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复杂的安全状况,必须研究、探讨新的安全管理方式,以确保农网的安全供用电。
1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变化
1.1 供电单位性质变化
改制后电力部门政企分开,原供电局改为供电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电力部门不再行使政府管电的行政职能。
1.2 安全管理范围变化
县局供电部门常规安全管理范围一般指10 kv及以上电力设施,农村配变的低压出线为用户产权分接点。在农村电网实行“二改一同价”之后,供电部门的电费计量点设在每个农户的进户线端,即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范围从10 kv延伸到农村220 v。
1.3 安全管理内容变化
传统的安全管理内容主要是线路、变电两部分工作。通过“二网”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大大提高,线路和变电的安全管理工作也相应减少。但改制后,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以及电力设施违章建筑增多,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1.4 技术要求变化
传统的线路,变电技术都比较简单。近年来,电力部门普遍应用计算机新技术,变电、调度、配网逐步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力事故的处理从技术上提出新要求。
1.5 工作要求变化
电力部门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环境,供电紧缺、停电频繁。改制后电力管理走向市场,用户的供电服务要求提高了,即使正常的设备检修也要承诺保证停电时间,因而安全与生产关系的处理难度增大。
2 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农村人身触电事故的组织调查问题
现行的《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第7款7.4条规定:“县电力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尽快派人赶赴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在事故原因未查清,又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得破坏现场,不能盲目送电。”7.5条规定:“发生农村触电死亡事故,县电力部门应派负责人会同县劳动、公安、检察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以上条款对发生农村人身触电事故后如何组织调查,规定得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第一是县电力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不宜直接派人到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因为受害者家属认为既是电造成的伤害,不管责任归谁,反正与电有关,因而常会当场提出巨额索赔,调查者若不立即答复,就休想离开。县电力部门因调查农村人身触电事故而遭无理围攻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二是改制后的县电力部门成了企业而不具备政府职能,因此,无法直接通知公安、劳动部门参加调查。
根据上述情况,改制后的农村人身触电事故的调查组织工作,需由上级部门给予重新明确。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安全管理体制应由县经贸委牵头,组织劳动、公安、检察和电力部门共同参加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并坚持事故处理公正原则。
2.2 对触电受害者的赔偿数额问题
交通伤亡事故与触电伤亡事故的性质相比,交通伤亡事故多数是在受害者没有自身过错的情况下,由肇事者造成的伤亡责任,而触电伤亡事故多数是受害者主动接触带电体造成的伤亡,供电者是间接责任者。就性质而言,同样的伤残程度,后者赔偿数额小于前者较为合理,但事实上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处理交通事故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进行经济赔偿,有法可依,而后者却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作依据,故使电力事故处理存在很多困难。
2.3 农村电力设施通道保护问题
目前农村10 kv供电线路通道违章建筑十分突出,有的农户在高压线下盖房子,且愈盖愈高。尽管房子紧靠10 kv裸铝线,存在随时可能发生触电伤亡的严重隐患,尽管供电部门及时给违章者发放了违章整改通知书并抄送当地政府,但还是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原因是,改制后的供电部门成为企业,失去了一些政府管电的职能,但相应的工作却得不到当地政府的配合,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支持违章建筑者逼电力线路改道。
鉴于上述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进行了修改,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改制后由经贸委代表政府行使管电的职能,由其牵头,会同公安、电力企业对电力设施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及时处理。
2.4 电力设施的被窃及破坏问题
近年来,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据统计,这些情况基本上发生在农灌设备、工程施工设备以及其它临时性用电设备。原因是这些设备具有季节性用电,临时性用电的特点,不用时设备闲置无人看管,容易被盗,被破坏。为了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对农灌、生活加工等一些季节性用电,临时性用电的电力设施,其产权不要划归供电企业,更符合实际。
2.5 农村安全用电问题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人数高达10 000人左右,其原因十有八九是漏电保护器未装、漏装或失效。实践证明:完善农村低压电网三级漏电保护是防止人身触电伤亡的有效技术手段。因此,改制后的农电安全工作要将提高漏电保护器三率(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作为重点。下面笔者对农电安全用电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1) 农村电力资产由供电部门统一管理后,供电部门应该重新明确产权界限和安全责任范围:以用户电能表为界,电表进线端以上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由供电部门负责;电表以下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由用户负责;因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而发生在任何地方的安全责任事故均由行为人负责。
(2) 用户要按计量点的产权划分,认真落实表计以下的安全责任,认真执行《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用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认真做好表计以下的安全用电工作。
(3) 县电力部门应建立漏电保护器检修点,确保漏电保护器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因漏电保护器故障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引起法律纠纷,要求厂家对其生产的产品实行质量、检修、维护三包,漏电保护器检修点的技术工作应由厂家负责。
3 改制后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3.1 进一步加强常规安全管理工作
(1) 调整管理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因各县供电企业的机构设置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安全、消防、保卫三部分扯皮的现象。根据业务特点,消防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方法相似,同时很多事故的调查处理又离不开保卫工作的配合。因此,安全、消防、保卫合为安保科的管理体制更符合供电企业实际。
(2) 建立以各级行政第一把手为安全责任人的责任制,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3) 在常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统一进行整理、修订,对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安规》试卷、工作票、操作票等通用资料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规范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推行危险点控制、安全性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 不断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用真空开关等新产品替代油开关,减少电力设备停电检修事故,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运用计算机技术,实行变电、调度、配网自动化,自动监测设备故障,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智能化管理,减少人身事故的发生。
(5) 大力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提高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工作质量,避免各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6) 积极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各方面关心、爱护职工,激励职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自觉做好安全工作。
3.2 农村安全用电管理
(1) 农村低压施工必须认真执行《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参照常规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工作,每年开展春季、冬季安全大检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低压安规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在施工时要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做到及时检查、按期试验。
(2) 建立、健全农村漏电保护器的三级保护,提高漏电保护器三率,并建立漏电保护器检修中心,技术工作由生产厂家派员负责,及时对保护器故障进行检修,确保农网漏电保护器正常运行。
(3) 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根据历年的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很多事故的发生同死者不懂安全用电知识有关,电力部门要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对常规的安全知识、典型的事故案例以及用电法律、法规的宣传,可运用电力职工电影放映队在农村循环放映的方法进行。在农忙季节继续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同时积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依靠村委会通过广播、墙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3.3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1) 建立严格的电力线路巡查、考核制度。线路责任人对10 kv线路每季度进行 一次巡查,对线路通道违章建筑要求供电所及时向违章户发送整改通知书,并抄送当地政府;对违章地点挂上违章建筑的安全警示牌,为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后供电部门承担无过错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因电力部门未及时发送违章整改通知书而发生事故,则应承担过错责任,直接追究设备主人运行管理责任。
(2) 继续发挥村电工的安全管理作用。改制后,村电工主要负责计量表以下用户的安全用电工作。由于农村低压电网归属供电企业,低压设施保护工作面广、困难多,因而可由村电工负责低压电力设施缺陷汇报工作,每月由供电部门给予适当的补贴。统一建立缺陷汇报制度,及时向电力部门汇报设备缺陷,以便电力部门进行及时整改,保证低压电力设施正常运行。
(3)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法制宣传。通过政府管电的职能部门采用电视、广播、公告等方法对电力设施保护开展法制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94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浅谈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2篇范文)
89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