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82位用户收藏,12人推荐!
所谓风情,就是风土人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来到了拉萨老城。从贡嘎机场出来,我觉得呼吸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反应吧。
刚到拉萨城,我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甚至有点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房子的颜色一般最常见的最红、白、黑这三种。从远处看,房子是一个梯型。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民居。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听说这是藏族文字的创作者以前住过的地方。距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看来这房子真牢固。原来,房子是用宽2米的砖头建造的。在这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虔诚的藏民。在拉萨的街头,随处可见手拿转经筒,身穿破旧的羊毛毡的朝圣者。他们嘴里念着六字真言,手里的转经筒不停地转。大家常说,西藏人很穷。其实不是这样,西藏有许许多多的矿产资源。藏族是全民信佛的一个民族,藏民们只要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会自愿奉献出来,捐到寺庙里,绝对没有一点私心。
拉萨,是西藏的缩影。从这里我看到了西藏人的朴实无华。这里也是西藏的中心,汇聚了各方来客。文化在这里碰撞着,交流着。心与心也在碰撞着,交流着,探出真诚的火花。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89位用户收藏,11人推荐!
密斯们、老师们:
接待你们来中国拉萨参观旅游,在这个路程中,你们将能舒畅地明确到西藏奇异的风物和文化。本日将陪同各人旅行全球有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释教徒以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构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定,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眺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魄磅礴,绚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其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建筑殿室999间,连同原有构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赛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奔,却有万马奔驰之势。后被雷电及战乱破损,成为一样平常寺庙,一向未获适当真的规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固定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本身的政治影响,公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生涯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以后,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糊口起居和从事政治勾当的场合,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利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达赖往后的摄政建筑了红宫和灵塔,往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天局限。假如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构筑,政治的象征,首要表现了人世跟班主登峰造极的权利和所向无敌的武功,那么,五世达赖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世酿成佛域,整个构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敬。
布达拉宫城包罗四大部门: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种种佛堂,位于整个构筑的中心和极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地步,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当局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周遭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放有噶厦当局的牢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堡垒。在藏传释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机关,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条理段纵向分列,充实浮现了藏传释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构筑艺术体积的无穷浮夸和十分渲染,机关的凶猛比拟和相互烘托,随便示意了佛法神威,申饬人们,惟有超脱尘寰,皈依空门,才是通向天堂的田地。
在下面的旅行进程中,我将分差奇观点向各人作具体讲授。
曲结竹普与帕巴拉康
我们此刻去旅行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构筑群中吐蕃时期保存下来的仅的构筑。
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迂腐的构筑之一,里边生涯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这些塑像心情活跃,衣褶流通,伎俩与气魄威风凛凛与晚期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也许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个室净高3.7米,原有的两柱现生涯齐备,柱上正面的兽面镌刻有明明的吐蕃期间的气魄威风凛凛,为加固梁椽屋顶,后裔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敷27平方米的构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构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由此再上一层楼)这即是帕巴拉康。帕巴拉康也是早期构筑,已经维修已失原貌。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传为松赞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达拉宫的首要供佛。殿内四周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达赖、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年少十二世达赖的脚石印。佛殿前挂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额,乃清朝同治天子亲笔题书所赐。
萨松朗杰和其美甘丹
我们此刻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天子的画像,画像前供有天子“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笔墨誊写。自七世达赖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破晓到这里向天子牌位举办朝拜,以表白对天子的臣属相关。(由萨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这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经堂。六世达赖是西藏汗青上的著绅士物,他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从小天资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青结嘉措的直接作育下,进修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层争权捐躯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本身的流离糊口。先后流离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托钵人,送过遗体,糊口极为费力。因为打仗过宽大的劳感人民,有富厚的糊话柄践,他从而写出闻名的《仓央嘉措情歌》,情歌美妙感人,广为传播,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印地等笔墨。
再会,布达拉
观过萨松朗杰其美甘丹,我们此刻对布达拉宫的主体构筑的成果、汗青配景及其职位、文化代价都有了大抵的相识,信托会给各人留的印象是深刻的。究竟上,以布达拉宫代价论,险些是用金子堆起的宫殿,它的整体机关表现了佛法的神威,勉励人们回避实际抵牾,同心用心追求超脱尘寰,飞向佛国的地步,那么它的空间组合向人们宣传禁欲主义,它的装饰配置更向人们展示了释教中的仙人天下。它综合了统统艺术本领,都是为了形容彼岸天下的华美堂皇,佛境福泽的极乐胜事,用人世的财产勾引人们向天堂祈求幸福。
布达拉宫的构筑艺术,首要表现了藏族传统的构筑情势和石木布局等气魄威风凛凛,同时也接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它不只是藏族劳感人民伶俐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连合协作的佐证。
为了更好的掩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个人简历,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每年拨款维修,出格是1989年,国度对布达拉宫举办汗青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强职员直接介入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局限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举办实时有用急救,使迂腐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6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19位用户收藏,30人推荐!
拉萨大昭寺导游词一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欢迎大家到拉萨旅游,我是你们拉萨之旅的导游王彬,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小彬,皮肤有点黑,是常年在高原的原因吧,但这可是健康的皮肤哟,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我们的卫士级人物了,扎 西 德勒师傅了,大家可以简称他是扎德师傅,扎西德勒的意思是 - - 吉 祥 如 意,希望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也能事事顺心,吉祥如意。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藏学文化最为浑厚,的神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群----布达拉宫,现在汽车距布达拉宫还有一段车程,大家可以一边观赏车外的高原风光,一边听小王我介绍一下布达拉宫的情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布达拉宫是一座集宫殿与寺院与一体的古建筑群主楼高13层,高113米,海拔37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_赖完成西藏地区统一,为宣布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_界”和“无_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好了,我们到了布达拉宫前厅广场了,请大家带好行李,随我下车。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沿着这些阶梯向上,我们就可以到布达拉宫的萨松郎杰了,阶梯比较多又是在高原,所以大家慢点。
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向西来我们就到了其美甘丹殿堂,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____仓央嘉措的经堂。六世____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_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拉萨大昭寺导游词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小李。欢迎来到美丽的日光之城拉萨。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它位于西藏高原中部,海拔3650米,四面环山,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故有日光城美誉。
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这里建立了吐蕃王朝。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寺庙建成之后为纪念建寺和山羊的功劳,于是就将寺庙命名为惹萨,后来呢又成为了这座城的名字,并演化为拉萨,意为羊土城。
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只是指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游览真正的拉萨把。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了,是不是感觉很震撼呢。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建的。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36万平方多平方米。
说了那么多,大家还不知道布达拉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还有山脚下的雪。
红宫为历世_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_赖的宫殿、大经堂、西藏原地方政府噶厦和僧官学校等。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园林中心有一面积较大的潭水,潭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西藏原地方政府噶厦的监狱,印经所、作坊及马厩。
布达拉宫始建初期规模并不如现在这样宏大的,是经日后的不断扩建,规模才逐渐扩大。几世_赖先后都参与了宫殿的扩建与设计,前前后后耗资可谓巨大。直到1936年十三世达_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才形成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至此,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无数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西藏而来。有幸进入到布达拉宫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
大家看这座建筑,有没有觉得异常的光彩夺目呢,这就是著名的大昭寺了。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了。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647年,由松赞干布、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共同兴建,经历多次扩建,才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多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寺里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四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的艺术特色。
关于大昭寺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殿正中供奉着的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去的8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则在八世纪被转奉在小昭寺里。
藏族人称头戴王冠的释迦牟尼像为“觉卧”。朝圣者都用前额碰一下“觉卧”的膝盖,认为可以为自己、为朋友、甚至为朋友的朋友祈祷。偏远地区来的信徒替同村人给“觉卧”献上捎来的哈达,就像给“觉卧”带口信一样。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信仰中心,寺庙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在叩拜,万盏酥油灯长明,这些都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
参观完了大昭寺当然的看看我们古老又热闹的八角街了。现在大家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浓郁的藏族生活气息了呢?
八角街是帕廓街的音误。帕廓的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这些朝圣者有些甚至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是真正从几千里外一步一长头磕到拉萨来朝佛的。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又不能打零工挣钱,为了朝圣,他们在途中必须忍受十分清苦的生活。
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角街内有120多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家摊点。在这里可以淘到各式各样的好东西,各类藏饰,尼泊尔首饰,小工艺品,地毯,唐卡等。当然这里也是美食的天堂。藏餐最富特色。全国各地各种口味的蔡也有。
好了我的讲解呢就到这结束了,希望大家在拉萨玩的开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4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71位用户收藏,15人推荐!
西藏旅游圣地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海拔3650多米。拉萨市辖七县一区。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7.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3万,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角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 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 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 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角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西藏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拉萨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高原古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萨的水质和大气非常干净,是中国污染最少、环境最好的城市。拉萨地区的大气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市区上空大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浓度每立方米少于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市中心虽然人口密度较大,因宗教活动形成的烟尘较多,但大气中的烟尘总含量仍保持在每立方米0.4毫克以下。拉萨河水不存在铅、锌、铜等金属微量元素,沿岸村镇对河流没有造成污染。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06位用户收藏,29人推荐!
国庆节去哪?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国庆节好去处拉萨,下面是关于西藏拉萨导游词范文!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附】
西藏萨迦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到日喀则不可不去萨迦寺,寺中的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极高,因此也被称为“第二个敦煌”。
大家看,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萨迦盆地,矗立在谷地中央的那座紫红色的“城堡”就是鼎鼎大名的萨迦寺。它是72022年前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从本波山鸟瞰,
萨迦好似水晶;
水晶瓶中达姆.
容颜胜过仙女:
莫要鄙视萨迦,
佛阁为其增光……
其实,萨迦的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即当地土壤的颜色。萨迦寺分为南寺和北寺,南寺建在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建在北面的山坡上。萨迦北寺由贡觉杰布创建于1073年,并由此形成著名萨迦派。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派,萨迦派以其主寺萨迦寺而作教派名称。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相间的色带,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黑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萨迦派的教义中,最独特和重要的是“道果法”。其教法有三个程序:一、舍非福。“非福”即坏事”。一个人时刻勉励自己行善做好事,不做坏事,来世有望投生在天、阿修罗、人“三善趣”之中。二、断除我执。即悟透人生无常,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凑和而成,都不是实有的道理,以此把世间的一切看透,断除任何欲念,解脱痛苦。三、诸法无成。即在修习中防止武断之见,达到用超乎世俗的见地认识宇宙的境界。萨迦派与其他教派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是准许教徒娶妻生子,且该教派的政治权力父子相传,而宗教权力则叔侄相传。
萨迦派有五位重要祖师。其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为13世纪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萨迦格言》是西藏文学名著。
另外,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寺的历史概况和著名的八思巴。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陷于长达42022年的分裂割据与战乱动荡。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各部落崛起于北方,并逐渐统一了中国。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曾派遣大将多达纳布率领蒙古骑士深入西藏。阔端意识到要想统一西藏,必须利用当地宗教势力。他了解到当时在后藏的萨迦地方崛起的萨迦派势力日益强大,萨迦寺的寺主贡噶坚赞(又称萨迦班智达)在西藏各教派中影响最大,于是便邀请贡噶坚赞前往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会面。
公元1247年,萨班携其侄子八思巴到达凉州,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了西藏归顺元朝的条件。至此,西藏地方正式加入了祖国大家庭,成为元朝中央直接管辖的一级行政地方。萨迦派也因此取得了元朝的信任和西藏地区的领导地位。
贡噶坚赞逝世后,忽必烈又于公元1253年召见八思巴,拜他为帝师。1260年,忽必烈称帝,授八思巴为“灌顶国师”,赐玉印,并授命他兼管中央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务的总制院的院务,使他成为元朝中央政权的一名高级官员。1265年,八思巴受命返藏,扩建了萨迦北寺,设立管理地方政权的“本钦”,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权萨迦王朝,西藏正式归入元朝中央政府统辖。公元1269年,八思巴创造了蒙古文字,为此被忽必烈封为“大宝法王”。
如今,北寺已经荡然无存,一眼望去,北边那片浩大的废墟仍有当年的恢弘之势。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南寺,即现萨迦寺所在,它是1268年由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建。大家请看,萨迦南寺的样子十分特别,有两圈城墙,城墙上有垛口,四角有碉楼,外面还有护城河,城门为“工”字形,整个平面图是大“回”字套着小“回”字,颇有一点战争防御的味道。城墙的颜色除了紫红色以外,还间有黑、白两色,这是萨迦教派的重要标志。
现在我们进入的主殿叫“拉康钦姆”,意为大神殿,高ll米,面积5500平方米,宏伟壮丽。殿中有40根大柱子,其中4根最粗的柱子,要3个人才能合抱。最粗的一根直径有l.5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为忽必烈皇帝柱,名叫“加纳色钦嘎瓦”,意思是元朝送的柱子。传说,当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达4尺的柱子赐给他,那柱子好是好,就是太大了,无法运往西藏。八思巴惋惜地返回萨迦。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漂浮在寺北的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为野牛柱,名叫“冲布噶瓦”(意为“野牦牛运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为猛虎柱,名叫“达布噶瓦”(意为“公老虎送的柱子”);第四根支柱为滴血柱,名叫“那布查杂噶瓦”(意为“海神送的柱子”),据传说海龙王送来时,曾受伤流血于这根柱子上,现在还可见柱子赤色斑斑的血迹。这几根柱子顶天立地,没有一点接缝,据考证来自萨迦县南边的陈塘沟谷,属于喜马拉雅自然保护区。
大家请看,殿内主要供奉的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和一个白色法螺。大堂正中的这尊“柞木林耶夏”释迦牟尼大佛,是为纪念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而铸造的,藏有八思巴的舍利子。左面的一尊是为纪念八思巴法王而建造的。大堂南面的一尊是为纪念本钦释迦桑布而铸造的。这个白色法螺是由印度国王将海螺赠给中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时又将此海螺赐给八思巴。
出大殿门,庭院的南侧是蒲珠拉康,这是萨迦派修行密宗的经堂。现在殿中主供的文殊菩萨,是从北寺地下发掘的,是北寺的主供佛。据说,只要在这尊塑像前念诵七天文殊颂词和咒文,即使是愚顿之人也能增进智慧,茅塞顿开。这是萨迦寺的四大奇宝之一,善男信女对此虔诚膜拜。庭院北侧是欧东拉康,内供16世纪萨迦法王昂强·贡嘎仁钦和他的后裔的11座灵塔。昂强战胜了“拉萨宗巴”,拯救了萨迦教派,修复了南北寺,是萨迦派著名的中兴法王。南寺特设殿堂供奉这位屡建功绩的历史人物。穿过此殿就是“拉康降”,内有6座萨迦派高僧大德的泥质灵塔。南寺大经堂的彭措颇章灵塔殿内,有彭措颇章的创始人贡嘎仁钦至昂旺土道旺秋四代9人的灵塔或纪念佛像;卓玛颇章灵塔殿内,有白玛顿堆旺秋及其后裔的灵塔6座。
殿后是藏经库,内有万余部经典,是八思巴时期集中卫、藏、康等地区的书法家用金、银、朱砂和墨汁精工写成的珍品。还有一“方经”,又称“甲龙马”或称《布德迦龙》经书。书长达1.34米,宽l.09米,厚67厘米,雕龙刻凤的木板封面原达41厘米,翻阅时要用4个喇嘛抬着。据传,这本经书由八思巴主持完成,全书用金粉汁写就,为传世珍宝。
大殿右侧,有一只高1.5尺的玉钟及一个方形玉板,被称为寺内两宝。玉钟用来罩佛前的长明灯,玉板刻有汉文诗,落款为“醒石”。四周存有中国历代王朝赏赐的法器和元代皇帝赐给的法衣、盔甲、靴等文物。壁画则集中在主殿楼上,东墙面有萨迦派历代祖师和高僧图像及一些佛教典故,西墙有600多年前的坛城壁画和60多幅喜金刚(欢喜佛)画。正殿中还有数百轴画卷,为西藏的艺术珍品。
萨迦寺所藏的经典浩瀚,有2800多函是元、明时期的手抄经典。发源于古印度、有上千年历史的贝叶经在世界上已不多见,但萨迦寺还保存有大医学、天文、历算等内容的贝叶经,有3636叶是用藏、汉、蒙占3种文字书写的。用金粉、朱砂抄录的大藏经只有萨迦寺保存的最多。此外,还有元朝皇帝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封诰、印玺等等。
八思巴被封为萨迦法王后,萨迦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萨迦寺已计有四十多座殿堂,遍布仲曲河两岸。但在16世纪时,遗憾的是一场大火几乎将南寺全部夷为平地,直到1948年才在多年的不断修缮之后恢复了该寺的原貌。现在北寺遗址已开始重建,但大部分地面仍被破砖碎石所覆盖。靠近山脚处有一座新修复的白塔,摒说塔内有萨迦派的一代祖师的舍利。
现在我再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萨迦寺的秋季法会和冬季法会。藏历七月为秋季大法会,喇嘛舞蹈家跳古老的金刚橛神舞,这种舞蹈气势很盛,开场仪式便有150名戴各种动物面具的演员旋转和跃跳。藏历十一月二十三到二十九日,称为冬季大法会,主要内容仍然是神舞表演。萨迦寺3尊护法大神,都要由僧人扮演出场。他们肩架护法神的骨架,再戴l米多长的巨型狰狞面具,足足有1层楼那么高,这是萨迦神舞最吸引人的部分。数百名身穿盔甲、手执长矛的武士,表演舞刀、射箭、打火枪等技艺,以纪念这个教派72022年前统治整个西藏的光荣。
萨迦寺的参观就此结束了,相信你们一定会对萨迦寺有一个简明概括的了解吧。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84位用户收藏,21人推荐!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 西藏萨迦寺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
7、
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06位用户收藏,15人推荐!
ある年の夏休みの時、両親と一緒に車を運転して美しい「日光城」ラサに来ました。
ラサに来ると、一番目立つポタラ宮が見えました。正面から見ると、ポタラ宮は山にそって建てられ、群れのビルが重なって、高くて雄大です。反対側から見ると、ポタラ宮は巨人のように、山に寄りかかって休んでいるように見えます。そして、この巨人はチベット式建築と漢族の文化を融合させています。だから、ポタラ宮は「世界の屋根の明珠」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雄大なポタラ宮を鑑賞してから、道に沿って前に行きます。この時、私は大きな山に引きつけられました。この山はとても壮麗で、高くて、山の植物は青々と茂っています。まっすぐに伸びている松、緑の竹、大きな葉の広玉蘭…頂上は天に立っていて、上に上がるとまるで手を伸ばして雲に触れることができます。頭を下げると「一望衆の山が小さい」です。壮麗な山を見終わって、私達は引き続き道路に沿って北の方に行きます。いつの間にかラサの河畔まで歩いて行きました。川の水は澄みきっていて底が見えます。それに、水で洗ったサファイアのような青い空の引き立てがあって、川の水はいっそう澄みきっています。まるで砂一つもありません。私は目の前の光景にすっかり魅了されました。父と母の叫び声も長い間聞こえませんでした。
私たちはまっすぐ行きます。小さな橋を渡って、芝生の中に来ました。その芝生は青々としていて、どの草も生き生きとしていて、力強くて、東西南北の風が吹き倒したくないです。大草原は果てしなく広がっていて、草は暖かい日光を浴びて、きらきらと透明な露の玉を飲んでいます。大地で楽しく体をくねらせて、踊り始めます。
私は名残惜しそうに「日光城」ラサに別れを告げて、ポタラ宮に別れを告げました。この小川と芝生と大地に別れを告げまし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57位用户收藏,16人推荐!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97位用户收藏,28人推荐!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藏旅游圣地拉萨是一座具有1320_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拉萨市辖七县一区。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7.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3万,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角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角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西藏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拉萨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拉萨市区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空气稀薄,气温低,日温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高原古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萨的水质和大气非常干净,是中国污染最少、环境最好的城市。拉萨地区的大气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市区上空大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浓度每立方米少于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市中心虽然人口密度较大,因宗教活动形成的烟尘较多,但大气中的烟尘总含量仍保持在每立方米0.4毫克以下。拉萨河水不存在铅、锌、铜等金属微量元素,沿岸村镇对河流没有造成污染。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17位用户收藏,15人推荐!
所谓风情,就是风土人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来到了拉萨老城。从贡嘎机场出来,我觉得呼吸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反应吧。
刚到拉萨城,我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甚至有点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房子的颜色一般最常见的最红、白、黑这三种。从远处看,房子是一个梯型。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民居。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听说这是藏族文字的创作者以前住过的地方。距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看来这房子真牢固。原来,房子是用宽2米的砖头建造的。在这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虔诚的藏民。在拉萨的街头,随处可见手拿转经筒,身穿破旧的羊毛毡的朝圣者。他们嘴里念着六字真言,手里的转经筒不停地转。大家常说,西藏人很穷。其实不是这样,西藏有许许多多的矿产资源。藏族是全民信佛的一个民族,藏民们只要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会自愿奉献出来,捐到寺庙里,绝对没有一点私心。
拉萨,是西藏的缩影。从这里我看到了西藏人的朴实无华。这里也是西藏的中心,汇聚了各方来客。文化在这里碰撞着,交流着。心与心也在碰撞着,交流着,探出真诚的火花。
8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