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构成的三条规律如下:1、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2、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意义,而且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3、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歇后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1、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2、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3、喻物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4、故事类。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扩展资料:历史由来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错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基本概念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有谚语的作用。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比喻句中的喻体;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就好像比喻句中的本体.
163位用户关注
146位用户关注
130位用户关注
180位用户关注
931位用户关注
188位用户关注
142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10位用户关注
489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