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65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1653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杨靖宇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毛泽东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他和东北抗日联军,致电赞誉他们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7年12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杨靖宇被确定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杨靖宇的军事指挥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敌人胆寒且无奈,因而一直妄想诱使他投降“归顺”。伪满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伪通化省的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向在场记者解释为什么非要劝杨靖宇“归顺”时说,“我们为了让杨(靖宇)活下去,使他的才能向好的作用方向转化,才考虑劝他归顺。”
1939年秋季以后,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敌人发动伪通化、间岛、奉天“三省联合大讨伐”,对抗联部队发起长时间的大举进攻。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这个“大头目”,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梳篦式”、“踩踏式”的“讨伐”。
对敌斗争进入到异常艰苦的阶段。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杨靖宇就率部与敌作战40多次,有时一天打几仗。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
对于抗联部队与日寇斗争的艰苦程度,彭真同志曾予这样总结:“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现在的人想像不出那时的艰苦卓绝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与敌人反复周旋的过程中,为了缩小目标,杨靖宇又将队伍化为小组分散突围,他只留下十几个战士。由于他指挥作战机动灵活,使敌人始终无法掌握他的行踪和去向。后来叛徒供出了杨靖宇的行踪和去向,敌人遂缩小了包围圈,把杨靖宇和6名警卫战士围困在深山。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战士,在向群众购买粮食和衣服时被叛徒认出,壮烈牺牲,敌人因此更加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
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仅有的2名警卫战士也在大东沟牺牲。至此,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中。敌人妄图生擒,但恐伪军不力,以日寇合围蒙江东南地区,封锁大小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活动于蒙江、抚松间的曹亚范同志,获知他险状,便率突击部队自东南秃砬子、牛槽沟向黄花甸子疾驰,但敌人兵力过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围,敌飞机数十架轮流轰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击毙者20余人。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当杨靖宇牺牲的消息传来,抗联一方面军全体将士抱头恸哭。他们攥拳宣誓:头可断,血可流,坚决把抗日的大旗打下去,打到底,为杨司令复仇!仅3月2日至6日,一方面军在魏拯民、曹亚范、伊俊山率领下,对敌人发起三次拼死攻击,被敌人惊呼为“打疯了”的部队。二方面军、三方面军也在各自地区频繁出击,不断毁列车、断交通、阻击日军,使敌人屡受创伤。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牺牲地蒙江县改为靖宇县,保安村改为靖宇镇,以示永久纪念。人民在靖宇镇杨靖宇遗体埋葬处修建了靖宇陵墓,举行了追悼大会,并在群众强烈要求下,在墓前当场枪决了汉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赵廷喜,为将军报仇雪恨。抗战胜利时,我地下党组织寻找到了杨靖宇的遗首,恭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暂时寄存,并隆重举行了公祭大会。
1947年底,杨靖宇的家乡河南省确山县解放了。杨靖宇生前曾多次告诉别人,家乡还有母亲、妻子和一双儿女。当年杨靖宇离开家乡时,他的女儿马锦云刚降生五天,等组织上找到他家时,才得知杨靖宇的母亲和妻子早已被国民党反动派毒打致死,抛下一双儿女相依为命,那时女儿已经出嫁。当地人民政府立即拨给兄妹俩1000斤麦子,并把杨靖宇的儿子送到开封上工农速成中学。
1957年9月2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为杨靖宇隆重举行遗首恭送仪式,通化市党政军民举行隆重迎归仪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党政军民组成的公祭安葬委员会将他的遗体与遗首对接起来,覆盖国旗,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送了花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金一等同志,也送了花圈、挽联。大会高度评价了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光辉的一生。会上,悲壮的哀乐声起,人们吟唱着怀念他的歌曲:“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一时哭声大作,震撼山岗。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杨靖宇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捡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各个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二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进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都不会不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20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20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的的事迹被编写入小学课本中和电影。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记得小时候学的儿歌里有一首是这样的:寒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那时您的名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的我只知道您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不知道您的传奇事迹,而现在的我已经完完全全的了解了您,了解了您那可歌可泣的事迹。您的事迹无一不把我折服,无一不使我敬佩。
当您在开封火车站站前街头,大声疾呼:“同胞们,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同心协力,举起铁拳打一切帝国主义从中国领土上赶出去”时,您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有多少个不眼夜,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辛劳,有多少个烈日寒冬。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奋斗,又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奔波。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您五次在敌人的牢狱里受到酷刑,可您却没有一次向敌人低头,更没有一次说出党的机密。您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事业放弃了多少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参加抗日战争的十一年来,您就没再回过一次家,没再见过一次家人。难道您不想家吗?不思念家人吗?不!您想啊!您也思念啊!但是为了革命,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您放弃了,放弃了个人的利益。我敬佩您,敬佩您那颗赤诚的爱国心。
您在历史长卷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永远不能忘记也不该淡漠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更不能忘却将军您用生命绘就的那最后战斗的壮烈场景。您在身负重伤并得了重感冒的情况下整整一夜没有停步的与敌人周旋。您只身一人面对距自己只有300米的敌人时,您没有畏惧更没有屈服,而是拖着一身的疲备单靠两只手枪与600多敌人斗争。当敌人再次追上您时,您依然没有屈服,面对着敌人大呼“投降”时,面对着他们,您依然不为所动,依然用您愤怒的子弹来回答着他们,当死神来到您的面前时,您依然靠着仅存的力气来打击着敌人,二十几分钟的决斗啊!在这二十几分钟里,您身中数枪,当一枚无情的子弹穿过您的胸膛时,您伟岸的身躯终于倒了下去,您的鲜血染红了鲜颜的五星红旗并永远融入了巍峨挺拔的长白山的泥土里。
残忍的日本军刨开了您的胸膛,当看到您胃里未消化的枯草,棉絮和树皮时,无一不为之惊叹,无一不为之震憾。现在的我几乎难以想像您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用颤抖的手合上关于您的那本书,当时在我心中犹然而升起的是那份深深的感动和那份崇高的敬意。从那天起,我就立志报效祖国,学习并发扬您那伟大的精神。
您曾说过:“一名忠贞的共产党员,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最后胜利的信心是坚决的,日寇威胁利诱的无耻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败类”。您正如自己所说的,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来撼为自己的祖国。在您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里,请接受我饱含深情的一礼。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在中国受尽侵略者的蹂躏﹑欺凌的峥嵘岁月里,涌现了一个个爱国英雄。他们为了和平,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中华人民的平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一个。
最近,我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这篇文章,百感交集。杨靖宇坚贞不屈﹑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和赤诚的爱国之心深深打动了我。1940年1月,由于抗联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负伤被捕叛变,使杨靖宇的行动计划彻底暴露。日军派了几万人的守备队进行围攻,杨靖宇小分队仅剩下的2人也牺牲了。他在饥寒交迫和伤病中又坚持了5天,恶狼般的鬼子却穷追不舍。经过一场激战,杨靖宇,这位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在枪声中倒下。鬼子残暴地割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连粒米都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杨靖宇一人在最后的5天里衣着单薄,粮食断绝,却仍与鬼子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英雄壮举永远被后人所铭记!杨靖宇,这个闪着光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使我在困难中永不低头。每当我遇到困难,总会想:与杨靖宇相比之下,我这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面对敌人的魔爪,仍旧昂首挺胸,放声高喊自己的爱国誓言;是他们,在祖国受尽磨难之际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祖国,用自己的鲜血洒遍神州大地!
作为龙的传人,中华的儿女,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携手为祖国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让祖国的锦绣江山更加秀丽,让革命先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翻开了一本读物,当读完了这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文章后,不禁为其震撼人心的故事而感慨,我实在佩服他那爱国的热情与顽强的精神。
杨靖宇将军虽然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但他和战士们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1940年,年仅35岁的杨靖宇将军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牺牲在日本鬼子的枪林弹雨中。凶残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肚子,惊诧地发现,他的胃里竟是一些没有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等,而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在东北冰天雪地的大山林里,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将士们,跟日本鬼子打游击战,一打就是好几年。因为一直周旋在山林中,不要说粮食,就是野草也没得吃,连草都被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底下。将士们只好吃那些坚硬干涩的树皮,他们剥掉树的外皮,用刀一点一点割下稍微泛绿的嫩皮,嚼啊嚼,可,这哪里是填肚子的东西呢!……为了纪念英勇的杨靖宇将军,朱老总还为靖宇陵园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当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曾久久不能平静,看到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坐在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呀,所以在学习上我决心要克服困难,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不畏惧在学习中所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像将军那样藐视困难,努力学习,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刻苦勤奋,掌握好所学习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将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报效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确山县李5261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含辛茹苦照料长大。
1923年,18岁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秘密参加革命活动,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杨靖宇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时,全国各地农民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受中共组织派遣,杨靖宇从开封回确山开展农民运动。
挫败敌人的秋季“讨伐”
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联合南满16个抗日武装部队召开大会,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杨靖宇当选总指挥。
同年11月,召开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南满临时特委,并正式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1军成立后,杨靖宇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原则。
领导部队挫败敌人的秋季“讨伐”,迅速扩大游击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痛击本良
1936年,日寇调来日军奉天教导团,由关东军南满“讨伐”司令官三木少将指挥,汉奸“东边道剿匪司令”邵本良配合,妄图消灭我抗日联军。
面对敌我力量悬殊,杨靖宇率领抗联部队采取巧妙迂回战术,避开敌人锋芒,诱敌深入,消耗敌军力量。杨靖宇令战士制造仓皇败退假象,部队18天行军千余里,在梨树子一带设下伏兵。
敌人中计进入伏击圈。杨靖宇一声令下,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歼灭了这股敌人。后来,杨靖宇率队包围邵本良所部,一举歼灭了其主力部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杨靖宇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捡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各个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二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进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都不会不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在网上阅读时,我看见了一篇有关杨靖宇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会贫困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数次被捕。在杨靖宇的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皆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努力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的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年年初,杨靖宇被日军包围,不幸牺牲,年仅35岁,面对杨靖宇的尸体。敌人惊呆了;原来在冰天雪地里和他们转站了好几年的杨靖宇,胃里除了尚未消化的树皮,竟一粒粮食也没有。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十分深。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所涌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应该永远记得那些抗日英雄,没有他们当初的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5位用户喜欢。
东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在东北抗日军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给日军以学生的打击。日军海派大部队进行“围剿”,杨靖宇带着部队转移到了长白山的丛林中,在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情况下,坚持同日寇日夜鏖战,最后,只剩下7个人,结果还是被敌人发现。可杨靖宇以顽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无情的子弹穿透了杨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块黑土。他死后,残暴的敌人剥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就连凶残的日军也感到震惊。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前赴后继,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坚贞不屈的雨来,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勇敢坚强?当然是强烈的爱国之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吧!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大。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
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这多么感人啊!!!
55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