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栏目

未来简史读后感(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1:30:02 热度:53

未来简史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7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未来简史读后感

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了《未来简史》。刚开始看完书后,似乎完全认同了作者的观点。即使觉得作者的观点让人很不舒服,但也提不出反驳的意见。特别是现实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在不断的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人类必须警醒,要想出必要的对策。创造了特斯拉、spacex可回收火箭、时速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高铁的美国的怪才马斯克也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而人类的胜算不超过10%。再加上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只用三天的自我学习就击败了曾经战胜过人类的国际象棋机器人,人类对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感到了震惊;人类的未来真的只能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或者被机器人消灭吗?人类的历史命运到创造出人工智能后就完成了吗?人类的使命就是收集信息加工成数据后就结束了吗?虽然这些结论让人不舒服,但作者的推论就是这样,并且似乎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价值靠什么体现?人类的祖先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们一直在问自己三个问题:“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至今人类也没有得出清楚的答案。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之前,人类不是看到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曙光,而是听到人类就是生化算法,是和无机算法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按照作者的推论,人类的作用就是去感知自然、科学和社会,将这些感知转化为数据,或者说就是一种二进制的信息,提供给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人类的使命就到处为止了!

书中写到,一旦智能机器人发展起来,机器人就会消灭人类,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怕人类拔去他们的插头给他们断电,这个原因似乎也太小儿科了。机器人需要能量,并且为了更大范围的活动,机器人首先必须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而目前来看,充电的方式只能是小儿科的思维。

如果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人类,机器人解决自身能量问题应该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并且也有最现成和简便的解决方案。人类已经利用的核能就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且机器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们不惧怕辐射。目前人类所有核能的应用最复杂、最关键的工程内容就是要保护人类避免辐射,防止出现事故时的问题,以及考虑战争时可能被攻击而造成核泄露。所以目前人类核能利用的更多工程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免遭核辐射的侵害,而不是更高的提高核能的效率,更好地发挥核能应有的作用。

但机器人不怕,他们完全不需要做这种防护,因此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这种可持续的能源来支持自己的活动,而这种辐射正可以自动消灭人类,机器人还用担心人类吗?当机器人选择核能时,人类应该怎么办呢?隔离他们还是不让他们具备这种能源供给?这些最简单的问题人类都没有思考清楚时,我们谈论机器人取代人类或者消灭人类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

特别是当我们人类还不理解生命的意义时,就认为有机生命会被无机算法所取代,这个跨度似乎也太大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创造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我们最多只能对一些生物的基因进行修改和部分重新编程,然后放回到原有的生命体中,看部分的基因改动会对该生物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与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人类主动去创造一个新生命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创造它?它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给更高一级的生物提供食物,还是自成体系发展、繁衍和生存,这些问题正如问人类一直再思考的那三个问题一样,我们还无法回答,因此我们也无法创造出新的生命。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研究清楚之前,谈论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似乎太早了一些。

因此,简单的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只是一种幻想,甚至是一种误导。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中,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在接受ft的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赫拉利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应该多研究他历史学范畴的内容,对于人工智能,他不懂!因此也不应该随意推测,不应该去误导大家,请停止煽动人类对ai的恐慌。

我还是相信专家的判断,人工智能是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类,就像机器制造取代手工制作一样,在质量效率方面都超过人类,但思维和感觉方面,机器人超过人类似乎还为时尚早。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8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无法弗及的思考,实在当下的生活——《未来简史》

庞大的市场,庞大的渴望,催生了全球人民对《未来简史》的急切期待。站在公元3000年的角度,回看____年的智人每个人都想提前一瞥未来,然后然后现在决定买一张什么号码的彩票。开宗明义地说,事实上,尤瓦尔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在写作中展现出的是极强的脉络梳理能力。面对这样长时间大跨度的命题,作者始终站在“智人”的命运角度,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走过20世纪以后,困扰人们的饥饿、战争、瘟疫等旧疾病已经不复存在,摆在台面上的三大新议题是:终结死亡,获取幸福和快乐,以及让人成为神。整本书,其实正是在讲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饥饿、战争、瘟疫已经不再是议题,又为什么终结死亡,获取幸福和快乐以及让人成为神,成了新的议题?

回望过去的两千年,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圣经》、牧师和宗教并没有为人解决疾病、痛苦和贫穷的问题,他们反而是这些问题的制造者或帮凶。在过去的几百年中,这些问题随着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渐渐得到解决。作者对现代社会之前人类的愚昧和无能着墨不多,倒是反复描述,当人从信仰中解脱出来,科学和认知革命颠覆后,人们所获得的巨大能力,如何彻底改写了人类的生命和对世界的认知——当人们发现一切都只是算法,而心灵和心智,甚至也只是一种算法的时候,人和动物相比,除了算法不同一点点以外,又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悬置着这个问题,作者把“人”的问题,放在与科学互动的视野下回答。作者用“阴”和“阳”,来比喻“科学”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科学”在不断寻求力量和发展的“阳”,而“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感受和美,提供了一种舒缓的,意义性的“阴”。人的解放带来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地促进了人的解放和自由,这是一种契约,却是一个正在因为科学力量的增长,而正逐渐瓦解的契约。

的确,当人类通过算法,通过生物科技等手段,控制我们的头脑和欲望,甚至战胜死亡的时候,我们最终必须审视的问题是,人,到底有什么价值?从alphago战胜李世石开始,人工智能开始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否定人的价值,可以写出或作出大师级别的诗歌和音乐,人类除了感到愤怒,也只能无能为力。而最后,大数据的汇聚,各种算法,智能手环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比我们自己更能选择今天该吃什么,数据最终会为我们做出生命中一切需要做出的的选择,而且,十分明智。这些“智能”都不需要具有“意识”,却具备比我们更加智能的算法,那么,所谓“意识”还有什么意义吗?

作者在本书结尾处,这样写到:“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比以往更快,而我们又已被海量的数据、想法、承诺和威胁所淹没。人类正在逐渐将手中的权利移交给自由市场、集体智慧和外部算法,部分原因就是在于人类屋里处理大量数据。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我们已经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常常浪费时间研究和辩论无关紧要的议题。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了今天,力量却是用来是自己知道该忽略什么。所以,面对这个混沌世界的一切,我们究竟该注意什么?”

读完这本书是晚上十点,此时此刻,虽没有万籁俱寂,也深远宁静。这五个小时的阅读之旅,像是一场无边无际的漫步,仿佛只是轻轻走过2000年,不带任何情绪地,仿佛从“我是一个智人”的立场中抽离出来,带着上帝视角,去看这个族群的何去何从。

作者在本书的开头,和最后的致谢部分,都把感谢给了送给了他的导师:萨蒂亚·纳拉扬·戈恩卡。我想,也许作者永远不会想到,这个致谢词,也许是送给读者更好的一个结尾——我们拥有权力,无边无际的的思考,无边无际的探寻,让思想穿越古今,去充分享受智力冒险带来的好奇与快乐。然而,我们也终将需要,一次次地回到当下,回到此时,此刻,回到自己的生命本身,面对自己的生命议题。

无论智人的命运会如何流变,我们所能拥有的,却都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无论我们的命运会如何发展,我们所能掌控的,也都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

未来简史的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未来到底会怎样?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直困扰了许多代人。但无论是谁,那些科幻小说电影关于未来的描述大多都是以人类为中心作前提的。

然而《未来简史》却提出了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类,顿时社会上一片哗然,各位大咖纷纷议论起人工智能,仿佛人类末日已经来临一般。

本书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前面两章回顾了人类社会的过去跟现在,这部分在《人类简史》已经论述过了,重点是第三部分的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将逐渐退出舞台。人类并不比其他动物神圣高贵,最终将跟曾经统治过地球一段时间的霸主——恐龙一样销声匿迹。不同的是恐龙的退场是由于气候环境的突变,最终无法适应气候条件而灭绝。而人工智能统治地球以后,人类并不会消失,那么人类会以什么形式继续生存呢?作者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人类将会分成几个层级,最高层级的人类统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统治下层人类。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最终将统治所有人类。到那时候人类就跟现在的野兽一般,地球霸主的宝座又一次易位,人类降格,跟野兽无异。

尽管有大部分人宣称人类比野兽高贵多了,我们有思想,能创造各种新事物。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表明,思想只是算法的一种表现。而且现在的人工智能创造的音乐比音乐家更动听。人类标榜的高贵土崩瓦解,最后的一根稻草已经不复存在,人类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与野兽无异。

这现实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现实。在人工智能升级取代人类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未来到底还能干啥了。

当然这个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只是作者的一种预测,并不代表未来的走向。作者观点有点悲观,到底是人工智能控制人类还是人类使役人工智能,这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无论如何,财富两极分化,人类阶级固化是无法避免的了。

未来简史的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我常常坐在窗前,极目远眺,若有所思,我思考的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未来的生活。我这是怎么了?好像是患了“《未来简史》综合症”。自从读完《未来简史》后,书中的内容就好像字幕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一切都只是算法”这是书中所说的一个结局。在以后,个体的人类很可能会失去价值,社会产下大批的无用阶级,整天只能靠打游戏和药物维持生命,人类将被圈养。因为算法一定比人类聪明。人类失去了对世界的控制,继而代替的是复杂而无意识的算法。读到这儿,我不禁毛骨悚然,难道如今称霸地球的智人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那也未必,作者给出了第二种结局。“智神”将会出现,也就是说会有一群极聪明的人来对抗算法。不过,到了那时,世界可能也就不会有什么平等而言了。基因落后的人类可能就会被“智神”所统治,又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至少破坏了现在大部分人口中的自由主义。

书中只有这两种破坏了现在所说的自由主义的结局,这实在令人不快。不过,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可能就是那个杞人所忧之事吧。其实现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影响,而是类似于一把双刃剑。现在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那是不尽其数。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这更可能改变我们过去的思想,更有人大胆预言在2100年甚至205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达一百五十岁甚至更久。可是这毕竟是未来的事,还是先考虑现在吧,能源告罄、大气污染,这也都危害着我们的生命。所以说科技这把双刃剑是需要好好利用的。这说不定就是人们所希望的第三种算法。

或许,尤瓦尔·赫拉利就是想想要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求出第三种算法,毕竟他又不是算法,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说不定,今天的我们就是成就第三种算法的人……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0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今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本以为会在一片轻松和谐中度过,未来简史读后感。没有想到第一天上班就连开四个会,感觉昏天又暗地。今年的工作方向又要有大变化,又是从零开始的节奏。

这是我做互联网的第5个年头,我自己最大感觉就是变化。每一年都在变,每一年都是全新的一年。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老本可以吃,因为去年的经验在今年就完全失效,而且很多事情、项目已经被砍掉了。

虽然在体制内,我们的人员直接被砍掉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但是我总觉得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过节期间,我把《未来简史》全部看完了。看完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未来,我自己还会有竞争力吗?这样的竞争力可以维持多久?

赫拉利在书中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以前,一个本科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可以在社会上用3年,研究生学的东西可以用5年,博士生可以用10年。可是,现在呢?不管你是什么生,只要你一毕业,你上学学的东西基本都过时了。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甚至不能接受的。很多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像是"养老金".年少时花时间存上一笔知识,然后上班之后慢慢消耗它就可以了。可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的.知识消耗太快,就像我们的养老金一样,不够了……

《未来简史》中说,我们这代人会赶上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发展的红利,我们有机会消除癌症等疾病的影响,而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而人们真的准备好了迎接这样的生命力吗?

以前我们60岁退休,过个10年左右就安息了;现在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过。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

在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再是和我们一样可以活到120岁的人类,而是人工智能。在未来20年中,将有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我拨指一算,糟糕,20年之后,我才50岁。如果那个时候我失业了怎么办?

当然,在未来也会有很多新的职业诞生,比如虚拟世界的设计师。但是已经50岁高龄的我,能够转型成功吗?就算我真的转型成功了,根据社会进步的速度,很有可能,我10年之后又需要转型一次。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消息,说硅谷已经在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写代码了。背后不禁一阵寒风,连程序猿哥哥都危险了。

面对一个如此"悲壮"的未来,赫拉利给了一条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怎么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赫拉利在书中并没有说,也不需要他说,这也许是《未来简史》交给我们所有不想被淘汰的人的作业吧?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我有愿意做一个这样的人,一个终生的学习者。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你准备好了吗?

《未来简史读后感(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