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涵哥的书,读着就是一个字,静,言语词藻间透露着一股简单与美。“掌灯时分,岁月在微黄的灯光里漂洗”“刨花像浪头散开,消失在海天尽头,木纹像波动的诗行,带来岁月的问候……”“雨水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为它在天上,把满地盛开的雨伞,看作莲花。”…看书时画面随文字呼之欲出,于爹公鸭子似的走路,树上黄丝带随风婀娜,老艾叼着烟斗羞涩的笑等等,这些文字透过眼睛扎进了我的脑海里。
卡莱尔说“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或许会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博学多识,双商齐高的人第一本书是讲手工艺,或者说是一堆“木头”,但细想,这当属7080后的珍贵回忆,隐隐的也感受到涵哥对手工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继承发扬重视的呼吁。香干糍粑小木盆,伞箭琴墨秤掸子,哪一样不是往日平凡用物,又哪一样不是如今渐少工艺。
穿插的回忆,与手工艺传承者的故事,手工艺的制作程序,与之相关的故事经典,基础在引,重点在做。
很难想,一个在娱乐界主持界名声显赫的人,不仅仅只是“了解”手工艺,会如此亲力亲为的学习,感悟。或许,在他站的位置有太多我们看不到的美景,有太多我们无法体会到的愉悦。
我曾想缕清这些小章节之间与他的关系,但终不得所以然。或许是按吃的,用的,赏的分吧,又或许是离靖港远近来分。再者,谈“有味”,“手工的东西吸引我的是它身上的时间。真正的奢侈在于等待,一把椅子、一个木桶,需要你慢慢地把精神注入其中,背后则是你对这个行业几十年的爱。”“假如你们能够从中看到当一个小工匠的有味生活,更加安心地过有味的日子,偶尔会感觉到我的存在,只希望你们能够会心地一笑,哪怕是面对在电视节目中的我也行,而不必努力去作那些不可说的阐释。”专注于一个木桶是有味,专注于一把琴是有味,专注于我们手里的工作是有味,专注于我们的心对活计的投入是有味。有味,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我只专注于当下所有,我不闻运动不想外界,我只知道我要把他做好,做精。
有味,值得品尝。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有味汪涵读后感500字
芒果台主持人汪涵的个人首部文字作品《有味》,即将于____年1月9日出版。该书由新锐传媒公司星光up投资制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次汪涵除了展现自己在文字方面的超人能力之外,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全程把控,可谓极尽“完美主义”之能事。
该书的总策划人、06年超女李皆乐表示,他们特别请来了今年斩获四年一度的全国书籍设计展最佳书籍设计大奖的设计师马仕睿,马仕睿毕业于清华美院,在设计方面的"功力不容小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马仕睿带领他的团队,为《有味》设计了好几个版本的封面。记者了解到,书中的所使用的字体,更是这位设计师根据一种古老的字体自创而成,这种字体似楷书而非楷书,既富有禅意,又满溢着中国传统之美。在排版设计方面,设计师更运用了超人的智慧,使该书的版式看似平凡,实则充满机锋。可以说,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的摆放位置,都凝结着设计师的心血。书中使用的一些插图,更是由星光up公司内部的新锐插画师手绘完成,旨在打造当前明星书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汪涵本人对于该书的设计十分看重,除了在书籍制作过程中不断给与意见之外,在出片前的最后阶段,汪涵更抽出在北京参加某活动的业余时间,仔细审阅设计稿,并在每一页上标注自己的修改意见。由于汪涵本人想法太多、太好,以至于出版社的编辑不得不要求设计师加班加点进行各种修改,终于使得该书的设计达到了汪涵的“完美要求”。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9位用户喜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范文
清欢,一个淡雅的字眼,它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清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必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从这里有感而发的吧。
林清玄眼中的清欢,是在清静中,享受淡雅的欢愉,是一种悠闲,清静,自由与舒服的生活状态。作者年轻时,喜好到处游玩。或饮一壶茶或爬一次山。但是,现在旧地重游时,却发现,现在的一切都如加快了脚步,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感觉了。现有的是汽车喇叭的”嗡嗡作响”,街上行人匆匆的脚步,就连茶楼,也是烟雾环绕,让人喘不过气。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清欢”就是丰子恺笔下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欢………代表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双休日,与家人去登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似乎是登山的理想境界,但在山道上,全是熙熙攘攘的游人,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期间还不时夹杂着商贩的叫卖声。爬到山顶,却看不到成片的松林,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只能是脑海中的景物了,吹过来的风夹杂着污浊的空气,连“清”都没有更别说“清欢”了。
“清欢”是不受物质的束缚的,没有外在条件的。它是发自内心的情意,只要心中有情,处处都有清欢。
人间处处是清欢,在孤灯下翻着富有墨香的书,或提笔挥毫;或饮一口茶,体会茶香弥漫。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范文,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中秋放假在家,无事,便随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人间有味是清欢》,漫不经心的翻起来,坐在窗户边,惬意地品读。暖暖的夕阳夹杂着金光透过落地窗柔和的洒在书上,也柔软了我的心。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林清玄先生的一本散文集,这本集子里记叙了他的童年趣事、对人生的感悟和与朋友的交往之事等等。文笔细腻,感情至深,每篇文章都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林清玄先生一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
就像其中一篇文章《幸福的开关》里写到的那样,儿时的他,只是喝上汽水打着嗝就觉得十分满足,脸上便不自觉的洋溢着幸福与神秘的微笑。他在文章的最后写到:“幸福的开关并不是你拥有很多的财宝,幸福的开关是你要打开心里的那个通往幸福的状态。你一打开,即使微小的事情,你都可以感到幸福;你一打开,即使人生遭遇了非常大的挫败,你也可以感到幸福。”
读到这段话,我深受感触,思绪不禁飘到了儿时,回到了故乡。
儿时的我一到放暑假就爱往爷爷家跑。爷爷是个木匠,听奶奶说爷爷的木匠手艺十分精湛,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能人”,他也时常抽空为家里做一些小物件。爷爷也爱带我逛老街市,这儿看看,那儿看看,经常给我买点小玩意,见到熟人就说这是我的大孙女,对我的宠爱更是溢于言表。
有一次在逛老街市时,遇见了一位卖风车的老奶奶,她身旁竹篓里的风车迎风转动,一会快一会慢,扇面上的亮片在阳光的映衬下发出闪亮七彩的光芒。让人一看就不想挪动脚步,我用小手紧紧地拽着爷爷,用渴望的眼神望着他,爷爷看了看那些风车,蹲下来,用布满老茧的大手摸了摸我的头:“乖,爷爷今天忘记带钱,回头我在家里用竹条给你编一个,保证比这些风车好看一百倍,我保证!你看行么?”听了爷爷的话,我只好作罢,却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望着那些迎风转动的风车。
太阳高照,慵懒的云在空中漂浮,蝴蝶轻停在花瓣上,微微扇动着翅膀。
爷爷果然一回到家就丢下木工活不干,立刻开始砍竹子,做风车。他坐在小马扎上,用镰刀沿着竹子的纹路将翠绿的表皮刮下来,折在一起,用细线将他们一一捆好,做成风车的扇面。再取来一根细木棍,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拿着小刀在上面刻着一些花纹,再将扇面用小钉子钉在木条上。
太阳渐渐下沉,在快没入地平线前,爷爷终于把风车做好了。他将风车扎手的地方用砂纸细细磨平,递给跟在他身后守候了一个下午的我。我小心翼翼地接过风车,贴近鼻翼,顿时一股新竹的清香充满了鼻腔,沁人心脾。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手柄,折叶一般细长的的扇片,十分小巧可爱。白色的细线将五瓣扇片捆在一起,在手柄的最末端,还系着一只大红色的中国结。奶奶说的没错,爷爷真不愧是能工巧匠!我高兴的高举着风车在小院里跑来跑去,看着风车迎风转动的样子,一种幸福漫上心头。
仅仅是一个爷爷用竹子做成的风车,也足矣让我幸福一整个夏天,物件虽小,不起眼,但它却饱含了爷爷对我浓浓的爱。
太阳终于没过了地平线,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开始演绎爱的续篇,我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嘴角勾起一抹幸福的笑。我满足的合上书,细细回味着书给我带来的那一段美好回忆。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小吃货读《人间有味》有感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吃,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是最离不开的话题,从小家人就说我是个小吃货。看了汪曾祺爷爷的《人间有味》真是让我垂涎三尺,口齿生津。汪曾祺爷爷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写到不同地方的不一样的美食。
小吃货的我在读到汪爷爷写昆明的汽锅鸡时,我的口水都快掉到地上了。我这个小吃货以前吃过广州的白切鸡,常熟的叫花鸡,当看了《人间有味》我又知道了昆明的汽锅鸡。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别名叫“培养正气,”昆明人碰到一起时想吃汽锅鸡就说“我们去培养一下正气。”汽锅鸡还是最存鸡之本味,原料的鸡还不是普通的鸡,是武定壮鸡。汽锅鸡须少放几片宣威火腿,一小块三七,走进“培养正气,”它只是清清纯纯的一片鸡香。
小吃货的我最喜欢汪爷爷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人如其食,做人要宽容一点,旷亮一点。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一个周末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约好去公园玩。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准备一起比赛跑步,可是刚跑一点的时候,我被一个小伙伴撞到在地,腿上磨了一块皮,很疼!当我爬起来的时候,心里十分愤怒,他可能是害怕了,躲在一边一点声音也没有,还连句对不起都没有,我气鼓鼓地回家了。后来几天我们都不理睬对方,又是一个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我把一支我最喜欢的笔丢了找不到了,十分着急,他看我着急的样子就跑过来帮我一起找,找了好一会终于找到了,这时候我才发现他帮我找笔冒出了满头大汗!我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我们还是好朋友!”
小吃货的我看了汪爷爷的《人间有味》让我更加体会到我当时被撞倒,爬起来时的愤怒是对我们友谊的伤害!以后我一定要做个懂得宽容,懂得珍惜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初识《人间有味》是在掌阅电子书上,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的手机上有一个阅读app,就是掌阅。我被掌阅上电子书所吸引,它上面很多书都是免费,由于它用起来十分方便,它的vip有很多很多免费阅读的书,而且都是名著和新书,排版有非常漂亮,字体还可以调节,我渐渐的变成了它的vip,习惯用它来进行阅读。《人间有味》扉页上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 ——汪曾祺。这立刻吸引我翻开书页,慢慢研读,很少有一本如此诱人的书,在短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毕竟我也是个没大有时间读书的人。
于是在不着急赶路的公交车上,在吃完晚餐后的闲暇时光,除了看看新闻,学习一下强国,然后就开始《人间有味》的阅读。后来,学校又专门为我们读书团队购买了纸质新书,我就更加如视珍宝,随身携带,一有空闲便沉浸其中。
汪曾祺先生在书的开头介绍了许多四方美食,其特殊点、做法及不解之缘,每一道菜什么来头,又是什么烹饪方法,尝起来是何种滋味,娓娓道来,平添了些生活情趣,从他写作出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接近我们的生活,很多食物和风俗还能有些影子,能勾起了我们的想象。像那些个油滋滋作响,菜冒出腾腾热气,香味扑面而来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像那些“格炸炸,格炸炸”、“起火升到天上,哧——,灭了”犹在耳畔。然而无论在外面吃到多美味的食物,对美食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母亲忙碌的背影里。汪曾祺先生怕是感触到我的心思,他随后写道许多家乡美食,汪先生是高邮人,特别对高邮咸鸭蛋进行了详细描写,真想吃端午的鸭蛋了。对于其他美食的描述有详有略,虽然语言简洁幽默,却丝毫没有减弱他的思乡之情,愈是简略,这种感情愈发浓重,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也有些思念家乡的煎饼、糁(sa)汤和炒鸡了,等新冠肺炎疫情散去,可要出去大吃一通。
引人入胜的,除各色美食外,正是这些幽默有趣的人和故事。现代社会,我们大多人都象被鞭子抽打的陀螺,高速地旋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喘息压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我们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这一生烟火气,所谓食色性也。我甘愿做个俗人,让生活慢下来,享受这美好时光,爱我所拥有的一切。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从生活出发,诙谐的语言背后藏有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善于留心,你也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美。人,若能春赏百花,夏听蝉鸣,秋享枫月,冬遇浩雪,如此周而复始,长久轮回,该是何等幸运!我们若能在四季轮回里穿行回往,听溪声流水潺潺、望青山松涛阵阵,不枉此生,且听风吟且漫行,此等人生怎能无趣?
愿我们不枉来此生,放下迷茫,治愈心灵,在不知所往的芸芸众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间有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我眼中的苏东坡——读《苏东坡词传》后感
苏轼,字子瞻。也许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著有许多诗词流芳百世。但苏轼这一生并不是很顺利《苏东坡词传——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本书告诉我们:苏轼正像他的诗词一般,如水,亦如火。
苏轼一生几十载在中华山水间漂泊,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这本书即以地方为线索讲述苏轼漂泊的一生。他游览过繁华,也经历过落魄,而始终不变的,是他豪放旷达,随遇而安的乐观和正直的为民,忠君之心,千百年来仍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苏轼一生有众多名号,流传最广的当属“东坡”。这“东坡”二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当年苏轼因新法使百姓民不聊生而在写给皇帝的文章发表了几句议论,就被人诬陷讥讽朝廷,从而入狱,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出狱,贬谪黄州。初到偏僻黄州的苏轼十分落寞,只得在拜佛读经中求得些许安慰。但堂堂苏轼岂是如此的脆弱?在内心如水的宽容与如火的旷达冲刷下,充满活力的苏轼又苏醒了。这时朋友又为他在城东求得一块荒地。从此,诗人苏轼就变成了农民苏东坡,而这块荒地,就被称为“东坡”。
在农夫苏东坡的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诗人苏轼的影子。他日复一日地开垦“东坡”,终于可以种庄稼了,这不正是勤劳吗?他的房屋建造时大雪纷飞,可他却在墙壁上画满雪景,这不正是旷达吗?他仍写诗,并且写的是农事田园,这不正是诗人的才华和随遇而安吗?在他如水的勤劳和如火的乐观支持下,他一扫初到的落寞,在“荒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并且与当地老农结交,了解民情,为民办事。
这就是苏东坡,即使自己挣扎在困苦里,仍然向一切困苦的人伸出他热切的援手。
苏轼的性情也让我联想到我的生活。我的小学毕业考试中错了一道本会做的数学应用题,这使我忧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正如初到黄州的苏轼。升入中学后,另一个天地又使我充满了探索的活力,正如得到“东坡”的苏轼。我也努力耕耘着我的“东坡”,最终也取得了进步,正如发现东坡之乐的苏轼。
苏轼,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旷达,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泊。苏子瞻,如水,亦如火。苏东坡始终是人民的苏东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87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35位用户喜欢。
“更识人间有真味”
——读《人间有味》有感
____年的暑期终于追着季夏的余尘姗姗来迟,我偶然从《读者》上看到了一篇《食道旧寻》,当中写了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这是一篇很新鲜的文章,对于我来说。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把食物写的如此直白,却又勾得人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捧起来读了又读,不知不觉间,一种暖意裹挟上全身,我忍不住去书店将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有味》买了回来,读了有读,只觉得每次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触,可谓是百读不厌。
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给人一种淡淡的、舒朗的会心感。轻松自在、如话家常的文风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儒雅名士,都读的津津有味,听他聊四方的美食、风情,长了知识,也长了性情。真可谓是“繁华落尽见真淳”。
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完《人间有味》后,我的思绪是惬意的、还夹杂着那一点点的馋,人间百态、生活百味,汪老的文字充斥着人间烟火气息。小到一味佐料的用法,大到一种食物的渊源,他总能娓娓道来,刺激你的味蕾。谈到淮安菜狮子头的做法,“猪肉肥瘦各半,要细切粗斩,如石榴米大小。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右手传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锅略炸至外结薄壳,捞出,放进水锅中,加酱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汤,放入深腹大盘。”会吃又会做,会做又能写。一条许多人摇头不沾的苦瓜,竟能泼彩重墨从探讨它究竟是不是瓜讲到它的产地印尼,再到各地苦瓜做法差异,我看罢竟然也对“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的道理顿悟了。“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这些意境美,生活气息浓厚的诗句汪老也是信手拈来,朴素的文字又立见文采。
我的心里,溢满了对生活的暖意。
二读《人间有味》后,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家的暖意、家的羁绊。比如,“山西老乡爱喝醋,缴枪不缴醋葫芦”啦;火车一开入娘子关,响声就变成“喝醋”“喝醋”啦,“北京的韭菜花是腌了后磨碎了的,带汁…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昆明的炒鸡蛋特泡。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映时春有雪花蛋,乃以鸡蛋清、温熟猪油于小火上,不住地搅拌,猪油与蛋清相入,油蛋交融。嫩如鱼脑,洁白而有亮光…另有桂花蛋,则以蛋黄以同法制成。“等等。每每读到这,我眼前仿佛就是一幅“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国人讲究吃的艺术,仿佛已经刻在我们骨子里,融在我们的血液中,求其原因,就是我们心中家的羁绊。特别是在羁旅途中,若捧上一本《人间有味》,“人言落日是天涯,忘极天涯不见家”的情感便陡然起来了。汪老是最懂家的作家,最有文采的厨子。每到一个新地方,他最爱去的就是菜市场。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闻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家庭气息”,感到生之乐趣。
我的心里,溢满了对家的柔和。
第三次捧起《人间有味》,是我读完汪老的《人间草木》后。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是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的乌托邦美好世界。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汪朗曾说:爸爸总是把最美好的事物展现给大家,把苦难的东西留在自己心里,因为他觉得,哪怕是再绝望的时候,他也一定要给一丝绝不会断绝的希望。也正如汪先生自己所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汪老“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中国最后一个真名士”!读汪曾祺的文章,总会让我想起苏东坡那句著名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对于汪曾祺来说,夜阑人静,披衣望月,是清欢;时鲜上市,偶尝佳肴,是清欢;好友来访,把酒交盏,更是难得的清欢。向往的是此处多白云,只可自怡悦,向往的是蛙声一片柳暗花重,向往的是高山流水风荷一一举。汪曾祺去后,从五四开始的那二三代人的风流遗韵终于如轻烟飘散……
我的心里,溢满了感动,还有一种对汪老身在无间、心在桃源,以无声无息的流水的姿态将温情和纯净一点点一滴滴渗透进中国人的思想中的崇敬。
四方好食 ,至味在人间。
吾家小史,那时巷情。
人间有味,飨食清欢。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清欢,一个淡雅的字眼,它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清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必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从这里有感而发的吧。
林清玄眼中的清欢,是在清静中,享受淡雅的欢愉,是一种悠闲,清静,自由与舒服的生活状态。作者年轻时,喜好到处游玩。或饮一壶茶或爬一次山。但是,现在旧地重游时,却发现,现在的一切都如加快了脚步,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感觉了。现有的是汽车喇叭的”嗡嗡作响”,街上行人匆匆的脚步,就连茶楼,也是烟雾环绕,让人喘不过气。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清欢”就是丰子恺笔下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欢………代表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双休日,与家人去登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似乎是登山的理想境界,但在山道上,全是熙熙攘攘的游人,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期间还不时夹杂着商贩的叫卖声。爬到山顶,却看不到成片的松林,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只能是脑海中的景物了,吹过来的风夹杂着污浊的空气,连“清”都没有更别说“清欢”了。
“清欢”是不受物质的束缚的,没有外在条件的。它是发自内心的情意,只要心中有情,处处都有清欢。
人间处处是清欢,在孤灯下翻着富有墨香的书,或提笔挥毫;或饮一口茶,体会茶香弥漫。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50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