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栏目

文天祥读后感(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9:00:02 热度:90

文天祥读后感

文天祥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铮铮铁骨的诗句正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使我深受震撼。

当我读到文天祥为了招兵抗元,卖了自己的家产做为军饷时,我有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不和一些人一样去投降呢?那样既可以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又可以做更大的官,那样不是更好吗?哦!

当我读到文天祥被俘后所说的话:“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时,我才明白了。文天祥面对劝降,却用了《过零丁洋》里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为答复。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自古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关照青史吧!”文天祥对元朝的花言巧语,更是无比蔑视。元朝统治者见他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给他戴上满身刑具,还把他关押在牢狱中。三年的牢狱啊!也没使文天祥他屈服,他们担心日久生变,就把文天祥杀害了。但文天祥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学习文天祥的那种宁死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

文天祥读后感400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7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

文天祥,爱国忠臣,宁死不屈,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爱国忠臣。从被俘的服毒绝食,到拒降的宁死不屈,再到囚禁生涯中震撼人心的《正气歌》,文天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国!他为亡国痛心,为奸臣愤恨,为皇帝的软弱无能悲哀,为人民叹息,为元朝那些胸无点墨、蛮横无理的臣子而感到可笑。天啊,你为何看不到文天祥的心痛与无奈?也许,只有在这众人误解、国家易主的生死关头,文天祥的爱国之情才能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撼动天地!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受着教育,学着政治,爱国主义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怎么去实践呢?我很茫然。直到我认识文天祥这位为国献身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是我崇拜的,也是激发我爱国情怀的一种动力,虽然我做不到他那样决绝,但我会努力认识自己国家的价值,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立志为国争光!

宁死不屈。文天祥不怕死,因为死去的只是躯干罢了,而精神永存。正如我现在所学到的他那高贵的品质从未变味,永不褪色。他知道一定会有理解他的人,他的死,一定是有价值的。可能在当时,这样的人都被-迫屈服于元朝的统治,无法表达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但在现在,我们理解他当时的处境,理解他内心的悲痛,理解他能鲜红的赤子之心!我想我会努力继承他的爱国,他的忠诚,把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民族精神永不灭!

意志坚定。元朝统治者明白文天祥的赴死,所以他偏要摧毁他的意志。只是文天祥不是普通人,他看到了卖国-贼的胆小,看透了旧主的无能,看透了元朝大臣的无知,他都不怕!无论怎样,他都把一颗赤子之心放到他们眼前,他明白,这足以证明一切,足以打败一切!

而我呢?除非被-逼是不会完整地做完一件事的.,但要是被人吓唬,更不知道能干出什么丢人事了。所以,我必须要建立好我的人格,加固自己的意志,将自己爱的东西坚持下去,退缩就是失败。

大义凛然。作为南宋宰相,他对人彬彬有礼,遇事镇定自若,他的话直指对手要害,他的文章将大义凛然展露无遗。我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镇定的气质,而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文天祥,你永垂不朽!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著名的文天祥之口,很多人对文天祥的印象首先来自这句诗。那么,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文天祥出生于公元1236年,卒于公元1283年,也就是说文天祥出生于南宋末年,死于元朝初年,这其实就很清楚了,文天祥是宋末元初的人。但是,后人提到文天祥的时候,通常冠以“南宋文天祥”的字样,他死后也名列“宋末三杰”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不难理解,虽然从客观的年代上来说文天祥生于宋末,死于元初,但是人们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将他归为“宋人”。就好比17世纪中期的几位思想家如顾炎武、王船山等人,世人提到他们的时候,通常会在前面加两个字“明朝”,而不是“清朝”。这主要基于两各因素,一是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主要形成于明朝灭亡之前,二是明亡后他们拒绝入仕清朝,所以后人在习惯上倾向于将他们列为明朝人。类似的例子,在朝代的更替时期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理,文天祥一生的主要活动完成于宋朝时期,而且他宁死也不愿做元朝的臣民,身为著名的抗元领袖,称为“宋末文天祥”显然比“元初文天祥”更为合适。基于上述理由,得出两点结论,即如果从确切的年代上而言,文天祥是无疑使宋末元初之人,但如果从习惯上和情感上而言的话,文天祥则通常被当做南宋人。

文天祥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读了《文天祥》一书,心情难以平静。

在宋朝末年,朝廷衰弱,国内纷乱,外族乘机入侵。先后钦、徽二帝被俘,朝廷被迫南迁,把都城迁到临安,就这样北宋灭亡,南宋开始,保住了半壁江山,这真是奇耻大辱。后来,北方王朝的铁蹄向践踏,半壁江山也难保的时候,南宋朝廷荒淫无度,奸臣挡道,最后连都城都处于危机之中,在危难之际,大宋丞相文天祥挺身而出,变卖了所有家产,组织了万人军队,参加了保卫临安的战斗。后来被俘,写了《过零丁洋》一诗。后来,元军把文天祥关了4年,威逼利诱全部使尽,文天祥誓死不降,最后英勇就义。

文天祥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流传千古,万古流芳。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心,这颗赤心必将光照千古!文天祥的壮举惊天动地,泣鬼神,他禀然正气;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临刑前还那么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文天祥是天之骄子,是英雄豪杰,做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保家卫国,是一个热血男儿,为不让家破人亡、国破家亡而浴血奋战,赤贫沙场,抗战杀敌。文天祥为国尽忠有一股“宁做”宋朝鬼,不做元朝臣的劲头“他死前说了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绝世佳话表明了什么?表明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意志!我明白,他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二是:死。抛弃自己的信仰,出卖自己的灵魂来保住自己的头颅,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文天祥决定以死报国。

我也要像文天祥一样有一颗赤心报国的心!

《文天祥》读后感500

文天祥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铮铮铁骨的诗句正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使我深受震撼。

当我读到文天祥为了招兵抗元,卖了自己的家产做为军饷时,我有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不和一些人一样去投降呢?那样既可以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又可以做更大的官,那样不是更好吗?哦!当我读到文天祥被俘后所说的话:“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时,我才明白了。文天祥面对劝降,却用了《过零丁洋》里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为答复。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自古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关照青史吧!”文天祥对元朝的花言巧语,更是无比蔑视。元朝统治者见他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给他戴上满身刑具,还把他关押在牢狱中。三年的牢狱啊!也没使文天祥他屈服,他们担心日久生变,就把文天祥杀害了。但文天祥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学习文天祥的那种宁死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

六年级:吴伊妮

文天祥读后感300字

文天祥事迹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事迹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文天祥的故事》。里面主要讲了:文天祥做了官,他带着士兵去抗战元兵,最后,眼看就要被元兵抓起来了,文天祥就拿刀自尽了。因为他宁愿死也不愿意落在元兵手里。

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就是文天祥了,因为他很爱自己的国家。文天祥每天身上都带着一把刀,因为他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落在元兵手里,就拿刀自尽,以身许国。我也很佩服文天祥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死就死,我宁愿死也不愿意落在你们手里,反正人早晚要倒下,还不如为国做出一点贡献。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人都要爱国,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说话,有时书还会让你快乐,帮你解难,所以同学们,赶快拿起身边的书读起来吧!

文天祥事迹读后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铮铮铁骨的诗句正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使我深受震撼。

当我读到文天祥为了招兵抗元,卖了自己的家产做为军饷时,我有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不和一些人一样去投降呢?那样既可以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又可以做更大的官,那样不是更好吗?哦!当我读到文天祥被俘后所说的话:“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时,我才明白了。文天祥面对劝降,却用了《过零丁洋》里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为答复。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自古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关照青史吧!”文天祥对元朝的花言巧语,更是无比蔑视。元朝统治者见他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给他戴上满身刑具,还把他关押在牢狱中。三年的牢狱啊!也没使文天祥他屈服,他们担心日久生变,就把文天祥杀害了。但文天祥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学习文天祥的那种宁死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

六年级:吴伊妮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85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7分钟,朗读时长27分钟,慢速需要38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

读到文章,文中将社会比作了一锅沸水,将人比作了鸡蛋、胡萝卜和茶叶,人在社会这锅沸水中,或如鸡蛋那般凝固,或如萝卜那般软化,或如茶叶那般回归自我。人没法改变水的沸点,却可以改变水的味道,它鼓励人们选择茶叶,在沸水中舒展自己,让水溢满茗香,笔者佩服作者的胆识和魄力,却不敢苟同,内心总觉得作者有点唯心或形而上学的味道。试想,个人之与社会的改变,无异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漫漫长夜中的一米萤光,大多数人内心里感觉到的是孤立无援的无助,蚍蜉撼树的无力,江水东逝的无奈。想来这也是大海里撒把盐成为俗语的原因之一吧?

人在社会中总在发生改变,社会在人的群体效应下也不断变化着。个人难以掌控社会变化的趋势,却可以选择自己改变的方向。然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浊气充塞的社会里,许多人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丢掉了真实的自我。所以我们心中应保持一份明镜,在茫茫大海、漫漫长夜里不要迷失自己。

迷茫中,彷徨中,无意中读到了文天祥的《正气歌》,自此在那布满尘埃的心境中出现了一丝明清。作此歌时,文天祥身陷囹圄,以孱弱之体寄居八尺土牢,身受水、土、日、火、米、人、秽七种浊气的日夜侵袭,当之者鲜有不为厉(闻到的很少有不害病的),然而文天祥却可以俯仰其间,于兹两年矣,何也,是殆有养致然尔(大约是因为有修养才如此)。其善养天地间之浩然正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天地间浩然正气以一敌七,力敌七种恶浊之气。浩然塞天地,千秋独凛然。

传闻包拯无法力之长,无仙气之强,然鬼魅魍魉远避畏之,想来或许是一身正气的缘故吧!

胸塞正气,心驻清明,不求一一垂丹青那般兼济天下,只求穷节乃见那般独善其身,安足以!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或许我们做不到富贵如浮云,如云烟那般淡泊,那般宁静,或许我们没有不淫于富贵,不移与贫贱的那般高风亮节,却也至少应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芳香,至少应有调素琴,阅金经的淡雅。

浩然有正气,凛然万古存,唯有冰雪似地性格,松柏般的节操,方能贯穿日月,方能道义为之根。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摊开书籍,在书的海洋里缅怀先哲,共鸣心灵,在美德的照耀下,认清自我,寻回自己,胸存一份正气。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正气,凝聚成了太阳。匆匆的时光虽然虽然过了七百多年,但那轮遥远的太阳还灿烂在茫茫九天,浩浩苍穹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于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注定了要身世浮沉雨打萍。他不愿随遇而安,耻于与一手遮天的贾似道等人为伍,这也就注定了才华横溢的他只能空有一腔热血而报国无门。面对奸臣当道的局面,他直言不讳;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军,他镇定自若;面对当权者的胆小,懦弱,他痛心疾首。虽然君不明,群臣不忠,但是他还是以他自己的方式极力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就是以这样的执着走过了他的一生,虽然他的理想在那个时代显得那么卑微,但他却用自己的抗争书写了不屈的一生。

我很庆幸文天祥并不是孤军奋战的,他的身边还有那么一些忧国忧民,敢于为家国牺牲小我的人。他的妻子欧阳小玉一直默默地替他恪守孝道,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迷茫的时候给他送上一盏明灯;他的父亲文仪明知官场黑暗,国家动荡,还是鼓励儿子争取功名,为国家尽心尽责;他的同乡们在他出仕的那天结伴相送,那天的泪别,是文天祥也一直鼓舞着他;他的弟媳妇金燕儿甚至还为了家国英勇就义,而她也因此万古流芳。在他入仕之后,吴丞相等人也一直是他坚定地后盾。有点遗憾,他的弟弟文璧虽然也是才华横溢,有一腔报国热情,但他却缺少文天祥的那份胆识,那份坚定。

看《文天祥》,我惊叹他的智慧与勇气。为治水患,文天祥受任于危难之际,担任瑞州知府,然而国库空虚,治灾经费便成了一大难题。而在此时,他得知八年前瑞州知府曾向朝廷请求过一批官银,但在运送途中翻船,官银不知去向。经人提醒,他也得知那八年前的翻船,其实是惊天大劫。为寻找那批失踪的官银,他用计敲山震虎,逼奸相贾似道现出原形,最终追回那批失窃的官银,并把它们用于治理水患。虽然这中间牺牲了太多的人,尤其是当年的瑞州知府的女儿冯梦鹃,她用自己的青春与性命换回了全瑞州百姓的安宁。治理水患的时候,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文天祥也加入其中。看,他衣衫褴褛,混在人群中的他早已没有了一个当官者的威严,那么地随和。

由于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这也让虎视眈眈的元朝更加肆无忌惮,很快常州失守,临安危急!此刻左相留梦炎逃之夭夭,右丞相陈宜中也走为上计,文天祥又一次受命于危难之中,被封为右丞相。文天祥不畏元的强势,大义凛然赴元营与元谈判。面对威逼利诱,他一如既往的那么坚定,在朝堂上他迎头痛击吕师孟叔侄的不耻行径。在被元军押解过江的日子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南宋朝廷的大好河山,在途经零丁洋时他创作了千古绝唱《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便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他是愚忠,为一个不值得他效忠的朝廷埋没了自己一身的才华。而我却深深地为他的执着所折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个忠君时期,他的一切是那么地可歌可泣!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英勇就义的那一刹那,他朝南跪拜,誓死心归南宋。正如他的《正气歌》所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他走了,成了九霄之外的那轮太阳,照耀九州,生生世世!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过一些堪称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文天祥,宋末三杰之一,就堪称是汉民族最硬的民族脊梁,是足以和卫青、霍去病、冉闵、祖逖、岳飞、孟珙、戚继光、袁崇焕、李定国、张苍水、阎应元、郑成功、孙中山等相提并论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3年1月9日就义。

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在自序中,文天祥详细的描述了大都囚居环境水、土、日、火、米、人、秽七气弥漫的恶劣,以一正气而敌七气的乐观心态,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坚贞如一、坚韧不拔、始终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可贵品格。

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之后,忽必烈为劝其归降,可谓是煞费心机。先是派投降的宋朝大臣以同僚之情相劝,被文天祥骂走;继而派其弟文璧前来劝降,企图以亲情感化,文天祥则以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之诗示之,令其羞愧而退;最后,忽必烈命令已经投降的宋恭帝到狱中相劝,仍被文天祥拒绝。从这一点上,可以充分的看出,文天祥的忠,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大忠,而非仅仅是忠于一家一姓的愚忠。在文天祥的身上,突出的体现了汉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品格,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

公元1283年1月8日,忽必烈亲自提审,作最后的劝降,并许诺授予丞相官职。然而,文天祥明确告诉忽必烈: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同年1月9日,在拒绝了忽必烈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藏于衣带之中的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先哲的正气充满天地之间,如同浩瀚的历史长河,无形的精神力量滋润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伟大的民族因此更加伟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脊梁。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苦难的过去、不屈的品格、蓬勃的生机、光明的未来的民族。自从他诞生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就始终代表了并且依然代表着这块土地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就始终代表了并且依然代表着这块土地上最为古老和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就始终代表了并且依然代表着这块土地上最美好的希望和最光明的未来,也始终以博大恢弘的胸怀,与时俱进地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且成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文明的最主要的和最突出的代表。

然而,汉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它诞生之日起,苦难和灾祸便始终与他如影随形,其中,最主要的威胁,便是来自北方大草原上的凶狠剽悍的游牧民族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歇的侵袭和劫掠。风雨如磐满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汉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在曾经多次面临亡族灭种之灾的险要关头,正是有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五胡乱华时、有冉闵的振臂一呼;厓山陆沉时,有秀夫的悲壮一跳;甲申天变时,有典史的慷慨激昂。正是由于有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大批最硬的民族脊梁,伟大的汉民族才能始终不屈不挠,以其极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顽强的挺了过来,一次次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当蒙古铁骑南下、国家危在旦夕时,他变卖家财、毁家纾难;当宋王朝风雨飘零、摇摇欲坠之际,他率军转战四方奋死抗争直至最终不幸被俘。桂公塘的惊险、扬子江的执著、惶恐滩的惶恐、零丁洋的零丁,都已随风远逝,化作了天不遂人愿的苍凉叹息。时来远近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那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痛苦,外人又岂能知晓其中之一二?而其中最为人所称道、折服和景仰的,是在被俘之后,面对威逼与利诱,却能始终坚守节操、毫不屈服。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如诗人在《过扬子江》诗中所写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他的国家在南方,他的民族在南方,他的信仰在南方,他的寄托在南方,他的最终归宿也在南方。南方的家国和民族,就是人世间最强最大的永恒磁场,永远吸引着他的心灵。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此,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要朝南而拜、面南而跪、向南而死。即使死后,他的灵魂也注定仍然如不死鸟那样,飘飘荡荡一路南下,最终定格于那片生他、养它、育他、寄托了他无限深情和爱恋的土地。他的眼睛,一定是饱含泪水、饱含希冀,在浩渺的苍穹,注视着他的同胞们为了反抗蒙元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而永不停歇的浴血抗争。九十年之后,他的同胞、有明朝谋臣第一人之称的刘基刘伯温,高唱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的激昂战歌揭开埋葬蒙元残暴政权的序幕时,他一定会以欣慰的目光,凝视着徐达统率百万大军势如破竹杀入大都、一雪百年民族耻辱的壮观。他的身影,已经定格为汉民族永恒的丰碑!他的节气,就连蒙古人修的《宋史》都为之赞叹不已: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能让自己的对手都能发出如此的赞誉,这该是怎样的节操?这该是怎样的品格?或许,只有清操厉冰雪,才是其最好的写照!

我们不必深究他的坚持是出于什么的影响,一个能坚持自己信念与理想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无疑是一盏明灯,照彻了昏暗历史的一角。斯千百世以下,犹能振奋人心。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无论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的张苍水、八十日带发效忠/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阎应元、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的史阁部,还是那位写下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之后殉国而死的江阴无名妇女,一代代民族英雄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在国家山河破碎、内忧外患交相侵扰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誓御外侮。他们都是文天祥从衣钵到精神的最好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正是他们,铸就了汉民族泱泱数千年永不屈服的民族魂魄。其一人之行,足以胜过筑万丈碑、立万言书,功莫大焉。

譬如莲生淤泥中,取莲华而勿观于淤泥。不必看那卑微、那软弱、那屈服、那残忍,只需看这黯淡却永久的灯火,而心慕之、身往之、行效之,便足矣。

于今之世,我们虽不必如文天祥一般以生命来坚持,然而,秉持信念,涵养正气,不正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所最需要的吗?

《文天祥读后感(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