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栏目

最新2024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18 09:00:02 热度:22

最新2024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

最新2024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9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 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可以说是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丰富而且生动。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军队的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贝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故事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泽东等等都有了崭新的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结的那样,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在我的认知范围中,当时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锢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讷。但是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这无疑就是他们言语自由开放最直接的证据。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以此证明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对比当今,我们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这一块儿,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红色中国,与我们教科书上所学到的是有许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说道红军,就不得不提军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在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到:“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一位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这就是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们心连心。

提到红军,另一个比提的就是长征了。电视里所演的长征真的是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红军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人的重重围堵,摆脱危险困境。无论是四度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等等都显示了红军的有勇有谋。当时,当他们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时,当当地人民对他们闻所未闻,他们仍旧是勇往直前,他们的功绩、作为都帮助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来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提到书中关于领袖的描述,就不得不说斯诺对毛泽东的描述中这样写道:“不可否认,你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述,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毛泽东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读到这段的时候,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逃课、迟到的比比皆是。好多大学读书的风气早已荡然无存,大家上大学似乎都只为了文凭这一张纸,没有人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否真正度过了一个有意义难忘的大学生活。

美国记者西奥多.h.怀特曾对《红星照耀中国》做过如此评价:“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史更是对当时的人民、当时的社会一种全新的描述。

最新____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初一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无比的惊讶,因为这本书竟然是外国记者写的。埃德加·斯诺真实地报道了中国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虽说还未看完这本书,但开篇——《探寻红色中国》就给了我许多的感慨与反思。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发了我极大的思考,我以前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是啊,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想起毛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于是我想,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是拥有像梅花一样的秉性的人吧!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地,热爱生长在这大地上的人民。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祖国文化。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他们舍己为人、奋勇当先,三河坝阻击战,革命军人一个个奋勇争先,为战友换取撤离时间而牺牲自己,这是同志的真情友谊,是血浓于水的革命感情,生命换不回,我无法控制我的眼泪。”的确,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是中华人民的带路人,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前仆后继,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以至于生命。他们中的许许多多人,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凭着这样的精神,让中国共产党渐渐壮大起来。

想起陈惠瑛的祖父对她说的话:“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的,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拥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因为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让我们学习梅花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

红星照耀中国初一读后感60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60个字,有4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6分钟,朗读时长26分钟,慢速需要37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七年级1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告诉今天的人们,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求复兴,这是一部重现了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历程的电影,阐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影片对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期,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却有人逆火前行,从光明走进了黑暗之处,一人穿过石雨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将近一个世纪以后,在阳光下幸福生活的我们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红军点点滴滴的的感人事迹。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把红色中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影片中,红色中国全然不是想象的死板,紧张,这里有着好几百万的人民,而苏区的管理可谓井井有条,学校,工厂都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在当时共产党被苏区外的国民党围剿压迫,苏区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学校里的课本用的纸都是从敌方得来的传单,枪械更是从乾县府和的,但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爱戴红军,我想这是因为红军不欺压百姓。反之,还帮百姓从大地主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旧中国,土地就是劳动人民的命。红军可谓是人民的军队。试问,这样一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军队,会有谁不去爱戴呢?

通过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付出的艰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红军的生活,我还知道了“红小鬼”,我又为那些经历战争和被白军剥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亲身经历”了那次的西安事变……《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

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对当年的战争一知半解;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引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中文重译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话:“今天在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日子里,为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大踏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重读这样一本书是值得的。”同样这句话也可以说,在寻找初心的路上,看这部《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电影是值得的。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七年级2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

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七年级3

受古田军号影响,也看这部,前面火车包厢高等华人一幕好评,但后面就塌了。

斯诺去延安时,已经来中国八年,是个跑得很快的老记者,什么没见过,他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同路人,不是皈依者,本片把他塑造成一个祖龙的迷弟,狂热的小布尔乔亚,肤浅的人道主义者,还弄了一身红军军服穿,这调性完全不对,就是拍马屁到马腿,低级粉高级黑。

所有电影都是当代电影,在这个时点拍斯诺,应该隐含着和西方重新对话,呼唤当代斯诺踏上探寻之旅,但本片完全没有这样的野心。

实际上不止斯诺,和国府亲身打过交道的美国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成了国府一生黑,读剑桥民国史,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我是专业学者,我得控制住破口大骂的冲动”的残念,史迪威把自己的日记变成对常公发泄歇斯底里仇恨的树洞,“我恨不得把花生米一打穿…”

这种美国人的集体意识,和来中国的英国佬,多麻木不仁的帝国主义者和佣兵呈鲜明对比,显示两种文化存在某种共情的基础。

如果不考虑预算和g点,本片应该拍成一部斯诺的个人传记,从堪萨斯的童年拍起,当他拒绝继承家族的小印刷厂,中国就浮现在他的未来。

应该把重点放在斯诺来华的前八年,如何渐渐地熟悉,学习语言,和高等华人周旋。

这几年主要在北平,20__年来华,正好是4.12的第二年,全国陷入死寂,北京丧失了首都地位。但之前五四和北伐的痕迹很难抹去,不时显露,可以拍得很有韵味…李雪健的鲁迅大大造型好评,是我想象的样子,可惜戏份太少。

在这样的昏暗中,某种蛰伏的事物,轮廓慢慢地凸显,而不是看张报纸一激灵就射了。

当决定去,重点放在去的过程,离开半割据半殖民的中心城市,进入荒野,就是另一个世界,陕北的荒野,和之前绥远,自然景观或许大同小异,军民的精神面貌却有振作。

重点放在众多的的小人物,而不是对大佬生硬的拔高,周公略带匪气还算创新,这个祖龙宛若酒色过度的乡镇干部,就太扯了。不好表现就不表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红军若干小兵身上,已经可见将帅的风骨。

就像网络的爱情段子,最幸福的时光,经过千里跋涉,最后,斯诺来到祖龙的窑洞,放松地坐下,四处打量,斜阳照进来,这时背后传来一句扶南口音:“来啦”,全片到此就可以结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七年级4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 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可以说是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丰富而且生动。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贝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故事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 泽东等等都有了崭新的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结的那样,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在我的认知范围中,当时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锢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讷。但是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这无疑就是他们言语自由开放最直接的证据。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以此证明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对比当今,我们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这一块儿,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红色中国,与我们教科书上所学到的是有许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说道红军,就不得不提军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在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到:“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一位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这就是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们心连心。

提到红军,另一个比提的就是长征了。电视里所演的长征真的是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红军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人的重重围堵,摆脱危险困境。无论是四度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等等都显示了红军的有勇有谋。当时,当他们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时,当当地人民对他们闻所未闻,他们仍旧是勇往直前,他们的功绩、作为都帮助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来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七年级5

《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剧组创作灵感及素材就取自同名报告文学——美国记者斯诺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36年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冒险来到中国红色革命区域的的亲历见闻,在采访和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的风采之后,斯诺以饱含激情的生动文笔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出版后轰动世界,使全球第一次了解到了彼时艰苦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播出,为广大党员寻找初心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

一、不忘初心

(一)、共产党员之初心——忠于信仰 舍生忘死

《红星照耀中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军飞夺沪定桥。当读到二十几岁的战士作为先头部队冲到最前面,他们被敌军的机关枪扫射不幸中弹身亡,陆续从泸定桥跌落时,后面的红军又分批向前冲,最后取得了胜利。连作者斯诺都觉得这些红军行为不可思议。

我自己也被红军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所深深震撼。我反问自己,如果能回到到当年飞夺泸定桥战争场景,敢不敢像当时的红军一样,舍生忘死?究竟是怎样强大的心理支撑,能让二十几岁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迅猛的火力袭击,也无所畏惧的向前冲?

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解放全中国,年轻的战士们才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枪林弹雨;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不再受压迫,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年轻的战士们才会甘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一代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初心。他们凭借着这份对党忠实而又赤诚的初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二)、青年党员之初心——铭记历史 守护传承

___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应该铭记历史,牢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守护并传承老一代革命先烈的初心,忠于共产党的领导,忠于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忠于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到底。时代在变,但对党的初心不变、对党的信仰不变。

二、牢记使命

雷锋同志曾说过,“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句话是对爱岗敬业精神最精准的诠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好比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行业工作者们爱岗敬业、紧密团结、无私奉献的螺丝钉精神,使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做为共产党员的行业工作者们应爱岗敬业,用心用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也是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镌刻于心、落实于行、传承于世。希望每名党员都能常怀报国志,不移赤子心。

红星照耀中国精选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9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却仍不脱孩子气,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还有第三篇中对毛泽东的外貌描写,面容消瘦是一个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半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还描写了彭德怀,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影像。

第三篇中还写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事,表现了毛主席的性格特点,如毛主席在街上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作者起先没认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像中国农民一样质朴的人。他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节。

作者还写了,毛主席对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从来不加任何检查,使作者尽力弄到能说明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材料,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对毛主席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中学生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却仍不脱孩子气,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还有第三篇中对毛泽东的外貌描写,面容消瘦是一个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半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还描写了彭德怀,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影像。

第三篇中还写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事,表现了毛主席的性格特点,如毛主席在街上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作者起先没认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像中国农民一样质朴的人。他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节。

作者还写了,毛主席对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从来不加任何检查,使作者尽力弄到能说明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材料,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对毛主席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86个字,有2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初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在近代中国革命武装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外国援助是最少的,几乎没有。几次弹尽粮绝,陷入险境,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坚持战斗下去呢?

是信仰,他们有着统一而坚定的信仰,为此可以付出一切。因此,共产党才能绝处逢生,最终取得胜利。

还记得斯诺写道,他刚来到红区时,和他同行的还有几个人,只有斯诺可以骑马,而且他的马就如一条瘦狗,其他人只能骑驴子,当斯诺问,难道你们平日骑得就是这种马吗?随行人员说,好马都被送上前线了,不管是谁的马,只要足够健壮,全部送上前线。一切好东西都优先供应给前线,就算是主席也不能藏私。

在这里,我看不到自私。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着。

长征毫无疑问是一次伟大的征途。我认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天险,度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的军心始终如一,从未涣散过。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

反观现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极差,甚至会出现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自杀的情况。我们应继承红军战士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情况多么险峻,都不应该放弃。红军那么艰难都熬过来了,我们也能一代更比一代好!长征精神要长久地传承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

1937年10月,斯诺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即刻轰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了解到:在中国,炽热的民魂在悄然觉醒。他们首次了解到在无形之中,一颗闪耀的红星已照耀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斯诺在中国的游历,由衷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炽热民魂,最终写下了这个不朽名著。

我无法想象在20世纪20xx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是怎样一副黑暗凌乱的场面,更无法想象红色中国在这般境界时如何崛起的。但当我合上《红星照耀中国》时,它用春水般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了我――中国的民魂已悄然觉醒,黑暗即将被冲破。有了民魂,毛泽东能率领农民军起义,并在之后建立红军;有了民魂,各地百姓涉险给予共产党力所能及的援助;有了民魂,红军面对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四次全力“围剿”能屡屡大捷;有了民魂,红军面对万里长征坦然不惧,坚定走到最后。民魂的发扬,奠定了共产党的胜利,他们终建立起一个崭新的苏区。全书最后,蒋介石被逮,不得不受制于共产党,第五次“围剿”终于被红军夺得了胜利。是何种力量奠定了红军坚定作战,终得胜利?是的,就是那炽热的民魂。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红星一直在照耀中国,它定将更加辉煌。我们身兼重担,定要勤奋治学,奠定祖国未来的璀璨光明。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600字

读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挺进。他们要渡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因此,红军不吃不睡,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冒雨率先到达泸定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铁索,对岸敌人的机关枪向红军疯狂地扫射着。可是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害怕,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前面的红军掉进了惊涛骇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经过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主力终于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行动,它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飞夺泸定桥因此成为中国共d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在那部数十万红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诗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长征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像革命先辈一样,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却可以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选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面对集体与个人利益得失时,选择牺牲自我,把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有感600字

蓝天之下,红旗飘扬……

望着映入蓝天的红旗,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从摆满书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封面赤红的书。封面上是一行醒目的英文单词:《redstaroverchina》。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文字作品。它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许多他无法理解的问题,来到中国一探究竟的经历。

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在中国也保持着他的意识。他用娴熟的写作手法,让我们能用一种第三者的身份,片面但能直观地了解当时的中国。

这本书中,关于长征的片段可谓是本书的一大精彩之处。

从第五次围剿失败开始,无论是过大草地,还是过卢沟桥,在阅读时,我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我的眼前,书中的文字仿佛是一幅幅会动的画,向我们叙述着这次举国大迁移……

“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多数无法通行车辆,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长征,红军说到它时,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程长,环境差,行走艰难,而这,正是对军人毅力惊人的考验。的确,长征是一场战斗,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但是,如果没有长征,那么现在的中国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封闭的黑暗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没有这次举国大迁移,至少现在的中国就不会有共d的存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而言,也许红军就是希望,支撑红军战士的也就是人民的希望,他们的信仰。

红旗上的星是黄色的,但为什么照耀中国的星是红色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现在我明白了,红旗上的星星是指人民,照耀中国的红星,就是中国共d!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两把菜刀闹革命——”

读《红星照耀中国》,想当年贺龙拿着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袭击了国民党的人,毫无畏惧之心,随后加入国民党,最后在南昌起义后又加入了共产党。

他是大家公认的“黑帮头头”,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样反抗正义,引发惨案;也不像汪精卫那样外表友善,内心狠毒背后捅刀。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谦虚,可以像唐太宗一样虚心听取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将士们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辩的口才,成就一支庞大的队伍,也为红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贺龙,他平易近人,照顾下士,即使在长征那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忍着伤痛,背着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在粮食几乎断绝的情况下,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手下的将士倒下;所以在被国民党围剿、形势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都没有忘记贺龙有恩于他们的点点滴滴,宁可追随着贺龙,在路上死去,也不愿离开,可见贺龙平时对他人没有贫贵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这一切的结果是——红军取得胜利。

有人说贺龙的行为过于急躁,没有将帅风范,只配是一个战场上的一兵卒,但贺龙忠诚于党,待人真诚,嫉恶如仇,大家纷纷前来来投奔他,这就说明他有着超赞的凝聚力和超强的战斗力。虽然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许许多多骄人的战绩,但他仍是后勤部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红军的胜利,他功不可没!

他无怨无悔为党奋斗终生,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即使当时他被批斗,“打倒贺龙”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在39年后的今天,他早获平反,早已被认定为党的忠臣,人民心中的好同志!

今年是贺龙诞辰122周年,我若有幸回到抗战时期,见到身材魁梧的贺龙将军,必定给他行一个标准的军礼:“贺军长,您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____最新范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在我即将上初二的这个暑假,我与作者斯诺走完了伟大的红色之路。感受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从1930年起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3年五月,蒋介石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错误的路线和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这之后中国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

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杀出飞夺泸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读后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道:“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以为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

这就红军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一样的,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人心中却又不可磨灭!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8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74位用户喜欢。

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4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_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

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_,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_,_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_的笔下,_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_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_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_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_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_。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_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

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_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我觉得这种本书其实完全可以当成一本游记来看,虽然是60年前写的书,但是美国人的那股满不在乎的洒脱劲变成文字后真的很有魅力。_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_对抗日战争的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_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动容。虽然我们很想拿现在的共产党和以前的共产党来比较,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毕竟很多时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觉得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们有些孤独,或者是非常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光。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5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经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埃德加_。

毛主席曾经说过,_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个美国记者,_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

一九二七年之后,由于国民党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导致大批共产党人的牺牲,蒋介石撕碎了伪装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轻的共产党于死地。全国各地都在搜捕共产党,甚至敢于同情共产党的行为也会导致死刑的惩罚,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义无反顾的追随在共产党的红旗下,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斗争的方向是什么,并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在国民党的宣传机器的恶意诋毁下,共产党被说成一小撮反动的暴民,而红军则是为数不多的、衣衫褴褛的土匪罢了。

但是国民党无法解释的是,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共产党是暴民土匪且人数少得可怜,为什么一直无法被消灭?相反还继续扩大着根据地?共产党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国民党支持者所说的,他们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的同情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_和土匪最后的呼号?

总有些人愿意追求_,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_无疑是这种人。

尽管心中忐忑,_还是在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帮助之下,毅然决然的踏入了这个被蒋介石政府描绘成是充满血腥、暴力、野蛮、土匪当道的红色根据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写给_的介绍信。

然而怀着冒险心情的_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这些红色区域绝不是国民党政府所说的那样恐怖,正相反,在这里,有着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于外界的封锁和造谣,共产党领导人的情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熟知,国民党不停地在炮制他们的“恶行”,并且讽刺的是,在多次报道_、朱德等共产党领袖死亡的消息同时,他们又悬赏对这些人进行缉拿。

按_自己所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好奇心强、敢于冒险的洋鬼子,但是在红色政权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贵宾的待遇,而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也对其坦诚相见,为其的采访报道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这和国民党的遮遮掩掩、欲盖弥彰、颠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和共产党、红军的接触,_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惜牺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产党,为什么红军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转战南北,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如此的支持着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有希望,因为红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最新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红军长征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大渡河、铁索桥,过草地等传奇,构成现代中国荡气回肠的集体记忆,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书写。创下这些奇迹的不仅只有苏维埃的代表性人物,更是有那些脸上充满稚气,朝气蓬勃的“红小鬼”们。

“红小鬼”们几乎都是十四岁左右,都是热爱红军,反对国民党等剥削者的少年先锋队员。热爱红军,在今在似乎只是成了人们口中一句口号,一句简单的语言罢,有谁会真正地奉献于党呢?想毕,说出来也没人相信。而那群“红小鬼”却不同,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信赖红军,就好比斯诺所采访的第一位小鬼—“不用问他是浊是喜欢红军,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走上六英里的。”

他们对红军忠贞不贰,坚定如一的精神令人叹眼!

在这样小鬼中,我个人最惊叹一位叫邦的小红军。由于他父母缺少考虑,于是他便有了一个十分可笑的名字,别人总是叫他“鸡巴”,而这给他带来无尽的耻辱。但他却是以最整洁礼貌的形象代人——他不知从哪弄到一条军官吏带,穿一套整洁合身的小军服,帽檐什么时候发软了,总是衬上新的硬板纸。毛泽东在他旁边也显得像一个江湖流浪汉。在他与斯诺谈话时,细心的写下他的名字,并谢了他,庄重的鞠了一躬,又向他行了那个敬礼。这一系列行为,似乎让人很不解,也让人很可笑,但他却是个有尊严,值得敬重的小红军。他不曾在任何取笑他的人面前低头,不曾埋怨父母为何取了这样的名字。

每个红军小鬼也如同一般,透明直率,不曾丢失尊严。

从书中走出,不禁惊叹,在那时,倘若换作娇身贯养的我们,苏维埃怕是沦陷了吧。那些活泼天地真的红小鬼们,或许在那十几年不断抗日中早已身益异处,不知葬在何处,或许攻上都已荒草萋萋了罢。但,当厚重的民族使命和家国情怀压在他们双肩,他们不曾喊停,喊苦,只是默默流着汗与血。我仿佛在不远处,飘扬在红旗之,闪烁着稚嫩却不失坚定的目光,那便是民族,国家兴旺之光。

最新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4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体会到了斯诺笔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并且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旧时代任人欺凌,落后挨打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沧桑巨变。能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读后让既让我惊奇,又感受颇深。埃德加·斯诺是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到达中国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也是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在经历80多年后的今天,阅读这本书,似乎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正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用朴实无华语言,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苏区普通百姓的精神状态,他看到了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希望的所在。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它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这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史,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5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好的文学作品除了带给人一场知识的盛宴,还会带给人无尽的思考,就像斯诺笔下的《红星照耀中国》。没有太过华丽的语句和动人的诗篇,但却让人看完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书中主要写了外国记者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用采访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他们从事的事业,全文有朴实无华的环境勾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描写、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最重要的是斯诺竟然用平实的手法将记实性的访谈录写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宛如置身于热血奋战的年代,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心情飞扬,每一个画面都让人记忆深刻。

“文情并茂,笔头生花”,整本书刻画了无数个人物形象,有伟人也有普通士兵,但每一笔刻画都真实而动情。有大家熟知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志丹、林彪、徐海东、贺龙、张学良等等。其中在写毛泽东的形象时,有一句话“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从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出毛泽东骨子里的不屈服,已经让第一次见面时的斯诺心生崇拜,甚至直接将毛泽东与美国总统林肯相提并论。从头发很长可以想象出,为了革命废寝忘食的毛泽东,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他的心里装满了人民大众,唯独漏了自己。

“一杯清茶一本书”,文中的第二大特色是单色调的环境描写。没有让人陶醉其中的美景,但作者笔下的每一幅画面都能唤起读者的沉思。那时候的革命者们,通俗点讲叫作啥都没有,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闪闪发光的红心退缩,乐观主义代替了一切,因为他们的心中永远怀抱希望,就像全书的题目一样"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家里的天花板和墙壁都是从岩石中凿出来的,一张没有上漆的方桌,铺了一块干净的红毡,蜡烛在上面毕剥着火花,很难想象在三面不通气的窑洞里,毛泽东是怎样组织会议、指挥着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更难想象一个外国的记者,竟然能这么细致入微地将毛泽东家的“华丽”布置呈现得如此清晰,让读者除了回味,还能远距离想象伟人的坚强与无限耐力!

“笔酣墨饱,不蔓不支”,全书的第三个亮点是用简洁的语言将一连串的历史性事件进行了“大串烧”,时间跨度很大!从蒋介石的五次围剿到共产党的被迫大转移,从渡长江到挑战大渡河,再到历时漫长的爬雪山,过草地……成百上千的战士在漫漫征途中倒下去就没有再站起来。特别是在写飞夺泸定桥时,估计不止一个人像我一样边读边抹着眼泪:“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迎着吃人的子弹,终于有红军冒着舔人的火焰爬上了桥板”,多么惊心动魄啊!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转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隔着空气,我们都能感受到枪林弹雨的冲击,我们为他们点一万个赞都不奢侈!

回头看看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来没有体会过缺衣少食的滋味,除了有宽敞干净的教室还有最棒的老师,这一切的和平与美好,都是那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但是不得不说,一批又一批的年青人,原本应该是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的发展奉献青春,但是一个潜在的敌人“手机”正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年青人的灵魂。走在路上随眼一看,左边一辆快速驶过的电动车上,一个坐在后座上的小女孩正争分夺秒地用手机刷着抖音,估计她连抖音具体是什么玩意都没弄清楚就己经变成了“奴隶”,宁可冒着被甩飞的危险也要分秒必争刷手机,何等的可笑啊!再看看右边那个拥挤的果汁店,几个留着长头发的男生正在有说有笑地用手机打着异常激烈的游戏,不曾想他们的父母们为了他们的学习费尽了多少心思,但眼前的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学习是怎么回事,忘我地沉浸在手机的花花世界里。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沉迷,还会有美好的前途等待他们吗?真的是让人辛酸不己!据统计,现如今因为手机而造成的灾难成千上万,每天都有各形各色的“手机杀手”上演着各种家庭悲剧。

怎样唤醒这些沉睡在手机世界里的青年人?历史性的难题已经摆在了眼前,该深思,该彻底反醒了!

强烈呼吁每一个年青人多读几遍这本《红星照耀中国》,真正从内心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并化动力到实际的行动中,为了祖国的繁荣而贡献青春,战胜手机这个无形的敌人,从挫折中健康成长!踏着红色的道路继续前进!前进!

红星照耀中国中学生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年少的刘胡兰不畏枪弹,坚贞不屈,英勇献身。她向我们证明:即使年龄小,也同样能壮志满怀!“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促使了一个又一个未成年人为保国而奋斗为崛起而拼博!

翻看书页,读见了极滑稽的景象,斯诺招呼一个孩子,“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而被不予理睬。我心中对这个孩子能冷漠感到些许诧异:“没礼貌。”而斯诺招呼另一个孩子也受到了冷眼。不解、疑惑在我心底微微泛起,难道这些孩子都这么没有素质么?

想着,李克农的嘲笑声为我解了答。“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随着我的恍然大悟,这场闹剧结束了,却引我回味无穷。

“不要紧,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红小鬼”对斯诺道谢的回应使我震惊。差不多与我同龄的少年,在红军战士以及外国记者面前能从容不迫地回应“不必谢。”!

当年少的孩童握紧拳头,立下壮志参军,就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他们是同志,是战士,是中国的骄傲。这简单的称号对他们来说是无上的荣耀!这样坚定的决心,这样高度的个人精神!完全颠覆了我对他们的认识。

“我参军四年,还参加过长下呀!“那骄傲、洋洋自得的形态俨然如一位英勇的战士!

小小年纪的他们本应是温室中的花朵,但他们站出来,拼博、拼博!向着目标前进,向着祖国欢呼胜利!

“农民喜欢红军,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和剥削者。”显而易见地,少年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受知识的熏陶,他们要撑起未来的中国!

抚过行行文字,王二小的身影渐渐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无畏、从容地将敌人带入布好的陷井中,枪声响起那刻,敌人倒入血泊中,开了最后一枪,毙了王二水。而那悠悠的笛声仍在树林中飘荡……

忽而,我体会到了“坚毅”的意义。

合上书,长呼一口气。也许,生命并不止是我们眼前这般平淡;也许,生命也可以像他们一般辉煌!

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红星照耀中国中学生读后感60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今年暑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许多阅读作品,有《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还有《雷锋的故事》等等,但我从小更喜欢历史,尤其是对和毛爷爷有关的历史更是着迷。七月十日下午,妈妈带我去了新华书店,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震撼心灵的书,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我便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1936年中国西北的所见所闻,其中不仅真实地记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伟人的传奇事迹,还生动地描写了许多小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

这一切都让我着迷,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书中描写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震撼。在第七篇的第二节里,有一段不经意的描写引起了我的深思,作者是这样写道:南方的红军到西北时激起了一阵“工业繁荣”。他们带来了(经过六千英里世界上最难通过的路线)许多车床、旋床、冲床、铸模等。以前,我以为红军长征是像逃难似的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他们翻雪山、过草地,不仅道路崎岖,而且还经常要和敌人打仗,每走一步都是非常的困难。然而,当我读到他们还要带着那么笨重的设备辗转两万多里时,我感到难以置信!那得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顽强的意志啊!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我记得去年国庆假期,爸爸带着我去乡下游玩,半路上我们的电动车突然坏了,于是我们一起推着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家,尽管只走了十来里路,可我都感觉是那么的艰难,甚至好几次坐在地上不想动了……

现在再想想书中的每一个红军战士,每一个共产党员,他们心怀理想,牢记使命,在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祖国的富强,从不怕牺牲,更不怕困难,他们总是那样的乐观,那样的意气风发,就像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照耀着祖国的大地。他们是那样的伟大,不仅为我们驱散了黑暗,照亮了我们的行程,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小学生,生长在当前这样幸福安宁的时代,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像书中描写的那些红军战士一样,积极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红星照耀中国高中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6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斯诺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亲切交谈”。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这个洋鬼子不就是来过几次中国,至于这么大肆报道他吗?等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斯诺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告诉读者们“土匪”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又红又专”,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我所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人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泽东,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泽东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泽东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泽东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毛泽东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泽东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高中读后感____范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lizhigushi.com]。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最新2024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