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16 07:00:06 热度:37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曾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教授,“七一勋章”获得者。

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1月至1958年9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12医院(朝鲜平壤)工作。

1958年9月至1970年10月,在解放军516医院工作。

1970年11月至1978年12月,在青海西宁第一人民医院担任内科主任。

1979年1月至1983年2月,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84年1月至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院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工作。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1年6月29日,获“七一勋章”。

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2022年6月20日,被聘任为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

吴天一感动中国视频观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青海,扎根高原。雄伟的昆仑山和雪域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缺氧、疲劳、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相继出现,有的人身患重病,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认为该病是吴天一高寒低氧环境下的特发性疾病,有必要寻找高原反应的对策。正是从那时起,吴天一开始了高原医学的研究。“一个决定,一辈子”。在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的条件下,在缺氧环境常年伴随我们的日子里,吴天一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成为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使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原医学研究不同于一般医学研究,它的研究地点不仅仅是室内,还包括情况多变危险的山区。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不仅要克服自己的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还要频繁出入高寒地区,爬冰卧雪,救治牧民,收集生理病理数据。从事野外调查多年,在强紫外线影响下,40多岁双眼白内障,后接受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他和战友们坚守着“生命禁区”。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有14处骨折...吴天一对这些经历很淡然:“不这样战斗,怎么爬上高原医学这座山?”平静的话语透露着勇气和毅力,更体现了医生的善良和无边的爱。

青藏铁路第二标段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可想而知,施工难度如此之大,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反应的威胁。为了应对严寒缺氧,保证铁路建设顺利进行,吴天一作为专家组组长,多次带队沿青藏铁路行进,研究确定了一套卫生防护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整个青藏铁路工程部署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证工人的氧气需求,创造了14万筑路部队急性高原反应“零死亡”的奇迹。

80多岁的吴天一继续“与高原反应作斗争”,他仍然带着心脏起搏器坚持在高原上进行医学研究。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的生命之根,青藏高原是我的科学之根,所以我坚决留在青藏高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吴天一的脚步,一批批高原医学研究团队进驻喀喇昆仑和雪域高原。他们一个接一个,决心不求轻松,但求事事避难,继续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原青海省心脑血管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原医学先驱。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祖国艰苦边远地区,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了高原疾病防治国际标准,启动了藏族适应性生理研究,救治了数万名藏族群众。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高原反应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无一名铁路建设工人因高原反应死亡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者”。80多岁的他仍然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开展科研工作。

“吴天一院士是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青藏高原工作了60多年,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李晓东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院士夫妇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部队来到青海。吴天一院士发现这些建设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尤其是心悸、头痛、胸闷等高原反应。,让他们苦不堪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医生,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征服高原反应,保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那时候高原反应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吴天一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以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精神,成为一名真正的高原人。”李晓东的深刻记忆。

扎根青藏高原,投身高原医学研究,李晓东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吴天一院士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报效国家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回报祖国,用最真实的体验和最高的精神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个海内外高级知识分子的赤诚情怀,诠释了一个医生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青海省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王锦是吴天一院士的学生。他说,高原医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类如何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吴天一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好的高原缺氧天然实验场这一难得的地理优势,常年致力于科学研究。60多年来,不断推动高原医学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

他说,吴天一院士为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榜样作用。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他对高原医学研究的执着和坚持,是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是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初心和使命。正如吴天一院士所说,年轻一代出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和国家,肩负着伟大的使命,有很多机会做出贡献,所以他们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

感动中国吴天一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国宾护卫队护航,礼兵护送勋章入场,国家最高礼遇、党内最高荣誉致敬最闪亮的星。这些功勋党员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终其一生许党报国,不负人民。他们是无数平凡英雄的杰出代表。每一枚沉甸甸的勋章,都是对他们、对所有平凡英雄的崇高礼赞。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党。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39年7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在吴天一身后,是许许多多跟他一样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他们有的一生扎根在艰苦偏远的边疆、山村,默默守护当地百姓的健康平安;有的日夜奋战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在技术攻关和药械研发路上披荆斩棘;有的常年与蚊虫、钉螺、病毒打交道,用坚韧与汗水筑起防控疾病的铜墙铁壁……他们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他们都是可爱可敬、值得铭记的平凡英雄。荣光,同样属于他们。

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他看齐。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今天,卫生健康事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需要党员医务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继续锤炼坚强党性,牢记初心使命,用忠诚与坚韧,用专业与仁心,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平凡岗位上铸就医者的光荣与梦想。

章体采用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与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等元素。党徽体现党的领导和核心地位,五角星象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薪火相传,丰碑与光芒寓意党的辉煌历程与丰功伟绩,大山大河体现党员的理想和追求,如意祥云寓意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发展,旗帜寓意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革命理想而永远奋斗。寓意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勋章获得者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吴天一感动中国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得知自己获得“七一勋章”,吴天一不禁想起15年前的那一天: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高原生理专家组组长,吴天一曾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研究确定了一整套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推动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5年里,14万人的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14万人,当时人手一本高原病防护手册。手册上“吴天一”的名字,犹如“生命的保护神”。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年逾古稀的吴天一请缨带领医疗队直奔灾区,奋战了整整7天。

扎根高原、悬壶济世,吴天一并未独行——1958年,他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携手奔赴青海,这一待已是六十三载。在二老的以身作则、家风熏陶下,女儿、外孙选择在西宁扎下了根,一家三代四人都在高原上从医。

今年春天,吴天一欣然应邀到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了开学第一课。面对台下“00后”学子们的青春面庞,这位“80后”老人坚持站着讲演。讲稿是他自己写的,结束语为:“青藏人民正展开双臂迎接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

这句对孩子们的殷殷寄语,在吴天一心头,回响了一生。

吴天一感动中国视频观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的一个塔吉克知识分子家庭。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士兵。

“我虽然小,但身体很好。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吴天一说。因为文化背景好,他一入伍就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训练。经过6年的理论训练,抗美援朝签订了停战协定。“但在部队撤回之前,我强烈要求去前线。”

1957年,吴天一和妻子一起穿上志愿军的衣服,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平壤第512医院。在那里,他因有效防控疫情,荣立第一次三等功。

1958年部队撤退到青海后,吴天一响应当时“大练兵”的号召,被分配到一个骑兵连。“我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军人。”吴天一说,他获得了骑兵连“五好士兵”的荣誉,这为他常年在高原“马背上会诊”奠定了基础。

感动中国吴天一人物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他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世界屋脊上,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心中。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实验室实验,让吴天一遭遇了很多困难,曾多次死里逃生,全身14根骨头断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双眼在强烈的紫外线刺激下得了白内障。即使是这样,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吴天一始终在青藏高原生活、科研、战斗,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在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领域填补了世界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为高原医学的研究,吴天一院士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半个世纪来,他始终坚守在青藏高原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感动中国吴天一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痰多得从鼻子里、口腔里、嘴里面都涌出来,缺氧特别严重。他说飞机大炮都没把我打倒,我到了这个地方,得了这个怪病。最后,他就去世了。这个话也刺痛了我,这也是激发我要从事这一项研究的一个起因,一个动力。

从此,吴天一开始了他六十多年的高原病学研究,而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项空白。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吴天一人生的黄金时代,多数是在青藏高原的调研中度过的。山路崎岖,需要骑马行进。在骑兵支队当过兵的吴天一,常常笑称自己是塔吉克族的好骑手。

在调研途中,吴天一遭遇过六次车祸,留下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就戳入心脏。100天后,他又出现在了马背上。在高低压综合舱的人体实验中,吴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玛卿山科考,双眼白内障;长期高原奔波,导致慢性高原心脏病。

感动中国吴天一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是我国著名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实验室工作,曾让他全身14根骨头断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双眼在强烈的紫外线刺激下患白内障……

扎根高原六十载,他常年奔走为牧民群众送健康,每到一个地方就问“哪里海拔最高?”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这位84岁的老人,脚步略显迟缓,却目光坚毅,他脚下的高原印记着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奋斗的足迹。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这里他见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设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军的战友尤其让他印象深刻。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颁奖典礼上,视频短片里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句句真情的话语,还原了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迹。

作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1958年,吴天一响应祖国号召来到青海。当时,国内的高原医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受强烈紫外线的影响,吴天一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在高低压实验氧舱进行首次人体模拟实验时,他的鼓膜被击穿,听力严重受损。在调研途中,他遭遇过六次车祸,留下十四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儿戳入心脏……凭借着一股韧劲,吴天一的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投身高原医学研究60余年,吴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吴天一感动中国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也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挑战。

青藏铁路建设5年中,作为原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

“青藏铁路沿线80%的地方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吴天一说。

他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青藏公路建设初期的9.8%降至1%以下。

吴天一的研究不但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而且创造了14万劳动大军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

感动中国吴天一人物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0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山就在那里,在风的背后,可以感觉到,只是还未看见。”作家阿来在《果洛的山与河》中,如是描述神秘的阿尼玛卿雪山。

这座位于黄河源头、昆仑山东端的大山,科考价值非同寻常。

1985年,在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吴天一,与日本信州大学高山医学专家酒井秋男,一起接受了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的重大课题——组队联袂攀登阿尼玛卿雪山,对生活在海平面的民族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民族进行人体高原适应性的对照综合研究。

就在准备工作加紧进行之际,意外发生了。

一次赴海西州调研,途径橡皮山,坡陡弯急,吉普车不慎翻下山崖。幸亏附近做工的老乡及时赶到,才把满身是血的吴天一从扭曲的车里拖了出来。

经历这场事故,吴天一四根肋骨断了,肩胛骨断了,腓骨、胫骨也断了,髌骨粉碎性骨折。

“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准备好为科学献身!”吴天一坦然视之。106天后,他又奇迹般骑马出现在雪山脚下。

5年一晃而过。1990年,阿尼玛卿雪山医学考察进入“决战时刻”。

攀登从海拔2261米起步。吴天一率队前行,牦牛驮着X光线机、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沉重设备尾随其后。

海拔每升50米,队员们就要把仪器卸下来、安装好,测量心跳、脉率、呼吸、内分泌、细胞对氧气利用率等指标。

行至海拔5000米,牦牛“撂挑子”了,科研设备也频频出现“高原反应”。不久,日方有3人因严重缺氧被抬下山,6人呼吸困难。无奈之下,酒井秋男宣布,日方不再攀登。但吴天一没想过放弃。“人在高原,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他让大家戴上脉率仪,心率超过180就停步,降到160再进发。

历时45天,中方队员终于攀爬至5620米的特高海拔。用肩挑背扛上来的科研仪器,装配起一座高山实验室。

翌年,第四届世界高原病医学大会在日本举行,阿尼玛卿雪山医学考察成果在会上大放异彩。吴天一也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吴天一感动中国视频观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这位胸前佩戴着“七一勋章”的长者,曾经的风华正茂蜕变为如今的淡定从容。从医一甲子,吴天一始终践行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托。

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岁的吴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他和战友们每次闯入“生命禁区”都成了“钻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是1982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吴天一感动中国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2001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吴天一当仁不让地担任了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青藏铁路建设高原病防治首席专家等职务,为保障铁路建设者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踏上了新的征途。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健康保障领域遭遇的最大困难有两项:第一,高寒缺氧的环境对建设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第二,铁路建设的周期长、人员多,所需的科普和医疗的保障范围非常广,而很多施工人员文化程度有限,又来自平原地区,对高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认知不多。

为此,年逾六旬的吴天一不顾个人安全,多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健康保障工作。他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建立健全了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指导建起了40多座供氧站和25个高压氧舱站,提出了“三高三低”的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研发了有关药物。通过这些工作,他们成功地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从青藏公路建设时期的10%左右下降到了1%以下。另外,吴天一还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成科普手册,撰写了高原保健手册、高原疾病预防手册。他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铁路建设前线,走入职工的宿舍和食堂,将科普手册交给工人,同时用简单易懂的口头语为工人们普及高原疾病防治知识,告诉他们怎么识别高原病,怎么判定高原病,碰到高原病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还手把手地演示急救措施。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时5年,期间10余万人参与建设,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建设者们对吴天一充满感激,称他为铁路建设中的“保护神”。青藏铁路建设完成后,前国际高山医学会主席John B. West教授受邀来到铁路沿线,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访问。考察访问结束后,John B. West教授对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高原医学发挥的健康保障作用大为赞许,将之称为国际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感动中国吴天一人物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2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高原医学专家,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岁的吴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1950年,年仅13岁的吴天一申请入伍,成为军医期学员,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1956年毕业后参加抗美援朝。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青海的亲身经历,让吴天一深深地意识到在高原环境进行经济建设、军事建设、国防建设首先要解决缺氧的问题,要解决人在高原环境的适应问题。因此,当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吴天一就这样踏上了高原医学研究之路。1978年,吴天一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

1980年,为了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由吴天一带队,开始在高海拔牧区,调查牧民体质特征。从1980年到1990年,整整10年的时间,吴天一和他的团队骑着马、牦牛,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在藏族居住的高海拔地区进行研究,被称为“马背上的院士”。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1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2021年7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先进典型事迹媒体宣讲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宫福清亮出了两位“老学长”旧时的学籍卡。学籍卡相当于如今的成绩单,既有入学情况,也有各门考试成绩。在校期间,吴天一考试科目共38门,按1—5分评价。吴天一有27门是5分(满分),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吴天一感动中国视频观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1978年,吴天一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原医学研究所。为了尽快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反应,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一项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反应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海拔最高的地方在哪里?”吴天一说,为了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致病因素,高海拔地区的医学研究必须到高、远、远的地方去,每家每户不留一人。

“我在牧区下乡的时候,会计室一间,仪器一台。引擎一响,牧民以为是电影放映队。”克服了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呕吐等高原反应,吴天一骑着马,赶着满载仪器的牦牛,深入牧区帐篷,做高原反应普查。饿了就吃点青稞或者自己的干粮。晚上会和牧民一起睡在零下30摄氏度的帐篷里,晚上点一盏酥油灯整理数据...

精通汉语、塔吉克语、英语和俄语的吴天一还学习了藏语,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的生理特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他跑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救治了数万牧民,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吴添对青藏高原一对急慢性高原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提出了慢性高原病的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会采纳为国际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