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人事迹
栏目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9 11:45:02 热度:89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800字左右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古语有言:“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唯有凝聚合力,如江河齐汇入海,方能奔涌成浪潮;如树木共聚一隅,才能林立为世纪砥柱。”

疫情未散,团结一心,抗洪救灾,才能砥砺前行。水无情,人有情,洪水淹没了城市,但却没有泯灭我们抗洪的心。在这七月,本是流火之际,但雨季却迟迟不去,梅雨季节并没带来好处,却带来了更多的坏处。日日夜夜,人们都警惕着水位线的上涨趋势。防洪,像一块高悬的石头,挂在了人们的头顶,全中国上下的目光时时刻刻都聚集在这里,这里的每一个局势,都紧紧的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2020年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经成为寻常,不过这也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举国上下,集资,救援,志愿,捐赠,这些看似平常却能让人心头一热的词也都在这里汇聚。而我是一名江西九江三中的学生,在九江也发生了洪灾。高考那天,无数莘莘学子奔赴考场,只为金榜题名,却偏偏遇上洪灾,恐惧,害怕,焦急,都涌上心头。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迎接这暴风雨的时刻,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幸运的经历还是悲伤的经历,又或许带着那么一点惊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之所以能过着平平淡淡,幸福的生活,是因为那些在暗处默默守护着那些潜在的危险,保护着大家的安全。“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中国守护着00后,2020年,00后守护着全中国。”一人之力,虽渺小,但其实往往越渺小的越孤勇,就像创造奇迹,往往只是我们脚下渺小的细沙。我们与河水老人对峙着水流到达前线,把充满支持,爱意的意念传输千万遍,我相信总会战胜的,没有不可结束的沉沦,所有被毁灭的都会在下一个路口重新谱写,卷土重来。

尽管2020年初,一场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横行,灾难从未停息,蚕食了春日的盎然生机,但我们以爱与支持致敬那些坚守,守护中国的英雄,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的前进。

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梅雨季节到了,窗外,瓢泼大雨不停地下着。我正在看“新闻联播”。从电视节目中我得知: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发大水。

今天,是我校小记者班开学的第一天。我爸爸用摩托车送我上学。可刚到林业大学后门口,我就看到马路上白茫茫的一大片。我爸爸强行冲了过去,好惊险啊!但总算到了学校。我放学后,爸爸告诉我:后来摩托车被淹死了,是我爸爸推着车回家的。我从电视中看到,南京市的许多地方都被水淹了,好多摩托车都跟我爸爸的一样。在中央门,有一些出租车完全泡在水中,动弹不得,司机爬到车顶上等待救援。自行车在水中进退两难......

安徽省的许多地方都发了洪水。很多平房被水冲垮了。那里的许多人只好带了点干粮、坐着船离开了老家,逃难去了。洪水还把小动物们冲得七零八落。四川省有的地方还产生了泥石流,淹了不少房子。

可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长江边上,解放军叔叔和老出国留学网百姓一起用泥土、石头装入口袋中,在江边垒起了新的堤坝。许多人在江边巡逻,检查是否有堤坝漏水的现象。老百姓给第一线的抢险救灾人员送饭送菜。军民团结一心,终于战胜了洪水。

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好,好,水泵终于出水了,不负众望。荷圩汛情也可以缓解了。

这是7月4日下午潘正军同志留在QQ日志上的一段工作随笔。距离这天他已经整整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了。

潘正军,男,出生于1974年4月30日,中共党员。是一名由繁昌县新港镇政府聘用的专门负责新港镇水利站泵站维护以及管理的工作人员。自今年入汛以来他为了确保全镇安全渡汛,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6月27日,夜里零点18分,他在QQ日志里这样写道:主汛已至,大雨相逼,凌晨相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合格党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使全镇的各个泵站在汛期能够正常投入运转,他前段时间就冒酷暑到每个泵站对每台机组进行了检查和维护,并专门组织了各个泵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汛前培训,向参训人员详细介绍了各个泵站机组的具体情况以及注意事项。针对他自己所负责的镇中心站,他更是培加关注,唯恐出现一丝疏漏。从每根电线到水泵上的每棵螺丝他都进行了认真检查,并对整个机组进行了反复试机,确保在防汛过程中不出现一点问题。

6月28日,暴雨如期而至。滂沱如注的暴雨无情地冲刷着大地。当全镇组织的防汛队伍正式投入防汛抗洪第一线时,我们的潘正军同志已经在防汛第一线战斗了整整两个昼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扎实,尽管雨大,造成一时的内涝,但是经过两天的日夜排放,6月30日终于把积聚在近六千亩农田里的水排干了。碧绿的秧苗又露出了可爱的笑脸。6月30日早上6点30分潘正军同志在QQ日志中这样写到:经过二昼夜的苦战,截止今晨六点强圩、东圩、斗门,水漫稻田的汛情己除,百姓乐,吾心宽矣。这是他在解除农田里的积水后看到群众高兴的笑脸而发出的感慨。

雨还在下,防汛抗洪还处在严峻的形势之下。我们的潘正军同志正在按照做合格党员的要求兑现着自己的承诺,一如既往地战斗在防汛抗洪第一线。

抗洪救灾一线感人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遭受暴雨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遇巨大威胁和损失。面临危难险情,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危险地带的“突击队员”;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不眠不休,为受灾群众带来生的希望;友善的人民群众互伸援手,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瞬间。

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同时,灾难也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在灾难面前,人人都有保卫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当亿万国人在电视、报纸、广播中看到、听到一线救援人员的感人事迹时,都忍不住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种感动,就是我们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坚强的深厚力量。与此同时,这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抢险人员,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因为有爱国的共同情愫,所以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击洪水猛兽。

不顾自身安危,转移受困群众;昼夜不息、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堤坝上;耐心细致,循环往复帮助受灾小区居民进进出出;友爱奉献,把唯一的生存机会让给他人,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卷走,……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于在一线抗洪救灾离我们远去的英雄战士,他们无所畏惧、热爱国家、心系百姓的伟岸形象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因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不得不说,他们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全社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范本和优秀标杆。平时看得出来,危急关头站得出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核心价值观。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友爱情怀,让整个灾区人民有了安全感,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温暖。我们当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用奉献精神、担当精神、无畏精神筑起“中国力量”。

但是,在面对举国上下都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有的网友质疑、指责、批评一线救灾人员,有的网友甚至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盲目猜测、横加指责。同时,一些新闻媒体对于抗洪救灾的正面新闻不感兴趣,反而对于一些“摆拍”“绕道”等新闻大肆报道。这些种种现象,实际上对于抗洪救灾工作毫无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让一线抗洪救灾的战士背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其实,这些乱象与我们积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与我们众志成城打赢防汛抗洪“攻坚战”的目标背道而驰。

在抗洪救灾一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的是新精神新风貌新作为,能够起到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我们公民、社会、国家的普世价值取向,只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践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走泥丸”似得挺过去。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7月21日,张家湾镇遭遇61年来最强暴风雨袭击。在巨大灾害面前,马俊艳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所包村,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高度负责,迅速启动抢险应急预案

在灾情到来的第一时间,在镇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马俊艳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态度,迅速启动镇机关应急抢险预案。根据汛情实际,马俊艳适时召开所包片防汛抢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抢险工作,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迅速进入应急抢险紧急防御状态。

二、紧急抢险,妥善转移安置群众

暴雨到来时,马俊艳一方面通过电话通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到位,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另一方面安排人员下村帮助村干部疏散受灾群众,并要求各村根据防洪应急预案,及时做好低洼地带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妥善安置群众。为获得第一手资料,马俊艳迅速与水利防汛、应急抢险等部门取得联系,密切关注雨情和凉水河、萧太后河的水位情况,综合分析后及时下达了转移命令,并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泄洪准备,共转移群众5600多人次,转移期间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三、畅通网络,有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灾情发生后,马俊艳要求各村全体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上传下达的渠道畅通,保证整个防汛救灾网络正常运行。同时要求各驻村干部立即组织群众防汛抢险,加强对危险地带的安全巡查,并指导群众做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张湾镇村干部在巡查时,发现村内低洼地带有四位老人还未转移,马俊艳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并赶赴现场察看实际情况,果断决策,组织干部把四位老人从被淹的房屋里背了出来,直到四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灾情面前,马俊艳同志心系百姓,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拳拳赤诚之心。

抗洪救灾一线感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可以将人打倒,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7月21日下午4点至7月22日凌晨3点,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宋庄镇47个行政村中有35个村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其中邢各庄村大部分农田被淹、河道水位上涨迅速,突如其来的大风降雨,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__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抢险救援第一线,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提前布置,预防在前

21日上午接到镇政府下发的《预防暴雨的紧急通知》后,__立即召开“两委”班子会议,部署村内防汛工作预案,确保提前谋划,预防在前。按照村内情况,__成立了三个防汛小组,一组负责疏导工作,主要疏导村西口、村积水处的交通安全以及人员安全,防止出现车辆和行人的溺水事故。二组负责抽水工作,在低洼处架两台水泵,随时准备抽水,保证不出现严重积水。三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在大队值班进行广播宣传。同时安排联防队进行值班,针对出现危房和进水的家庭进行人员疏导,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二、坚守一线,抢险救灾

暴雨到来时,__一直坚持在第一线,对全村情况进行巡查,并按照预先布置好的方案开展工作,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多次联系镇重点办、宋郎路施工单位一起商讨应对雨水的方案,并组织党员干部坚守工作岗位。同时,组织挖掘机对出现水流不畅的地方进行疏挖,使汛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此期间,由于部分村民家中出现进水的情况,一些村民情绪激动,对村干部不理解,__不急不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三、积极走访,做好善后工作

22日暴雨过后,__立即组织召开“两委”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一方面,组织村民代表下到各户统计暴雨造成的损失情况,宣传防雨自救的相关知识,并组织购买防汛物资,给容易进水的村民每户配发沙袋,引导村民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另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到村中走访,深入了解群众所面临的困难,并向群众详细介绍村“两委”班子下一步救灾措施,使群众理解和支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

面对自然灾害,__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7月21日,一场61年不遇的暴雨侵袭北京,位于宋庄镇中心的小堡村受灾严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李学来舍身忘我,积极抢险,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21日下午2点开始,大雨如注,宋庄镇整个街道水深达20厘米,汇成小河一样的水向低洼地带流动。李学来马上召集工程办巡视各工地,派联防队去低洼处协助接泵强排,并安排专人去村内巡查,有情况及时上报。部署完毕后,他迅速赶到村内地势相对低洼的移民区了解情况。此时,大雨已使移民住房进水,李学来一方面不断安抚情绪激动的群众,组织移民群众展开自救,另一方面带领村联防队和工程办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帮助群众抢救冰箱、彩电等贵重家电。

晚上8点,雨越下越大,整个村庄街道水深达40厘米。移民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李学来立即组织移民区群众转移到园中园酒店、宋庄宾馆等临时救助点。同时,他召集村委会所有女同志前往救助点接待灾民,为灾民安排住处。晚上12点,全部人员安全转移,灾民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但随后部分移民房屋出现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等险情,为了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全部撤出,他不顾个人安危,再次深入移民区,挨家挨户检查。凌晨2点,雨势减小,水位逐渐下降。李学来又赶往村委会,处理灾后各项工作——统计村内受灾情况,安排灾民饮食,组织人员打药消毒,抽调工程队清理灾区下水管道……

灾情就是命令,在灾情面前,李学来奔走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不仅为灾民送去了支援,更在这个不眠的雨夜送去了温暖,用他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抗洪救灾一线感人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7月22日晚,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辆应急抢险车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前停下,一双沾满淤泥的雨鞋踏入车身下的积水中,只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大踏步地向前,突然一个不留神跌坐在地上。随后他迅速起身走入门厅,但紧接着又是一个趔趄,这次他没有迅速起身,表情有些痛苦地缓慢站了起来。两分钟后,他站在了全区防汛应急指挥会议室内,介绍起城区积水和抢险情况。他就是刘树才,自任区水务局城镇水务所所长以来,就兢兢业业奉献在城市排水第一线,在无数个雨夜,他都是这样与雨为伴、奔波不眠。

7月20日,在接到暴雨预警后,刘树才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汛前物资准备和汛前巡查等工作。7月21日下午14时左右,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通州城区平均降雨达到152毫米,由于瞬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城区内的运河大街、玉带路、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通惠南北路、朝阳北路等主干道积水深达50厘米,道路上积水点31处,立交桥下顷刻间水位暴涨,平均水位达到3米深,路面交通已经中断,眼看大雨就要冲进城区低洼处的平房屋内,形势异常严峻。此时,刘树才突发急性肠胃炎,正忍受着闹肚子的折磨,浑身毫无力气,几名所领导均劝他留在所里坐镇指挥,防止淋雨加重病情,但他动情而坚决地说:“下雨就是命令,同志们都在一线抢险,我作为所长怎么能躲在房子里休息!”顾不上好好养病,刘树才就带领抢险队兵分三路,一路奔赴立交桥下护送行人过桥,并着手排除桥下积水;一路奔赴街道主干线,实施人工助排;一路为低洼地区的居民送去沙袋,阻挡洪水冲击,并帮助居民排除积水。就在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时, 南小园地区突然断电,造成玉桥中路立交桥下水位快速上涨。刘树才得知情况后,立即冒雨奔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迅速启用备用发电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排水。由于有的路面积水很深,汽车无法通行,在一次次的道路巡查和抢险过程中,抢险队员全靠两脚趟水前行。在前往一个又一个抢险点时,好几次刘树才都因疲乏劳累体力不支,摔倒在雨水里,但他爬起来之后,又咬着牙坚持前进。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他坚定地说:“灾情这么严重,抢险救灾就得拼着命上!”

22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醉酒行人趁抢险队员不注意,正要从潞河中学立交桥下过桥,当时桥下积水已深达3米,情况十分危急。刘树才顾不上身体劳累,带领抢险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解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救下了那名醉酒行人。经过刘树才和全体抢险队员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立交桥下的积水和道路积水在22日中午12时前全部排除,城区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雨无情人有情”,在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城区的危急时刻,刘树才用一名水务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

抗洪救灾中的感人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7月22日,__X县普降特大暴雨,石门河、洛塬河、巡检河等河流上涨,洪涝灾害造成县境内多处道路被冲毁,交通中断;大量农田被淹,部分群众房屋倒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灾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到水毁公路的抢修抢通工作中。按照全县水毁公路抢修工作部署,在县交通运输局的统一调度下,从7月24日开始,__X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抢险突击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原农管局支部书记刘福平带领一班人奔赴西路的洛塬镇、保安镇抢修公路;一路由原农管局副局长姚录善带领一班人奔赴北路的石坡镇、巡检镇抢修原巡庵路、石寺路、S204李河至金鞍段等交通主干道水毁公路。

共产党员__X作为西路参加抢修水毁公路的一员,他们的任务是沿永丰镇张卫路进入保安镇水西峪村,经洛霸路保安段到洛塬镇,再抢修洛塬镇的部分乡村道。刚开始时期,西路抢险突击队8名队员联合,相继抢通了保安水西峪村、洛塬镇吊棚村的几处中断公路。到洛塬镇后,根据镇政府提供的灾情现状,经县交通运输局及县自然资源局的综合研判,西路突击队将人员又划分三个小组,分别抢修洛塬镇水毁严重的农林村、涧坪村、五龙村等三个村中断的村级公路。__张同志主动请缨,带领另外两名队员到水毁最为严重、难度最大的农林村开展抢修工作。

洛塬镇农林村在遭受暴雨袭击后,公路被彻底冲毁,河道乱石遍布,部分群众的房屋倒塌,救援物资无法送达,一些群众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有的群众只好趟河攀岩步行到3公里外的物资供应点肩扛手提些米面油回家……。看到这些,__X心情非常沉重,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说:这些群众太可怜了,我们早点修好便道,物资就能早日运到,他们就能少受点苦。__X和他的队员们昼夜奋战,争分夺秒,每天早上7点出发赶赴工地,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到家。军人出身的__张同志,做事一贯雷厉风行,他说,我是党员,我在前面开路。他主动在约2。5米宽的河道前面勘察便道修复线路,指挥9台机械作业。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啃口方便面,即使是中午饭,就在施工现场吃盒饭,稍作休息又开始工作。经过三天的克难攻坚,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抢通了通往农林村村委会3。1公里的交通便道,为救援物资及时运送及水、电、通讯抢修提供了通行条件。

当__张同志了解到该村自来水管道被冲毁,需要尽快接通水源地的道路,当前群众无水吃成为当务之急的情况后,他想:群众吃水是大事,刻不容缓。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在河道狭窄、满地是乱石滩的农林村五组和六组,带领人员和机械,加班加点,每天头顶30多度的高温,衣服被汗水浸湿又晒干,脸、脖子和胳膊晒得黝黑发亮,但从没有叫苦喊累,没有任何怨言。经过4天的连续作战,到8月3日晚,__X和他的队员硬是在乱石滩里一步一步“啃”出了一条1。4公里的“生命通道”,及时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在这次西路的水毁公路抢修中,__X始终坚守在一线,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大,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连续工作11天,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__张同志恪尽职守、不畏艰险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抗洪抢险最关键的时候,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__张同志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表现突出,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人们还未从汶川大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青海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又接踵而至,人员伤亡众多,由此看来防灾减灾是多么的重要

2008年,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千千万万的房屋倒塌了,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万万的人与亲人阴阳相隔。有亲人活着的,他们与亲人包头痛苦,亲人死了的,他们只能在一片废墟中大呼亲人的名字。失去父母,失去孩子,这都是最残忍的,是最令人痛不欲生的,在地震期间,一位又一位人类文明的工程师为了祖国的花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出了自己的灵魂,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教育。而且再抢险过程中,类似“求求你,让我在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的话,战士们说了无数遍,只为多救出一个孩子,更有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累死在岗位上或被余震压在楼板下的,也许许多人都会感叹;“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为什么不能提前预测,为什么不能防止呢?

阻止地震的发生,这是不可能的,预测地震的到来,这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所不能够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地震之前,从一些异常情况中得到警示,在地震中,临危不乱,能够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比如,在地震前有许多动物会感知到次声皮,从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异常;家畜会乱跳乱叫,像疯了一样。

在地震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留恋财务而失去逃生的最佳时期,如果来不及跑,可找一些墙角坚硬的物体,在下面躲藏,如果被压在废墟下,也不要丧失生存的信心,在听到人声时,大声呼救。

在这次地震中,伤之最多的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多开展地震演练,在灾区中的其中一个学校,平时特别注重地震的模拟训练,结果在地震到来时,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撤退到操场,没有拥挤,没有踩踏事件的发生,几乎没有伤亡,这就告诉我们平时训练的重要性,这也告诉我们即使不能避免地震,但可以将灾难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所以,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8.3”历史罕见的洪灾重创整个盖州。受灾较为严重的西海办事处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侵袭。

“在危急关头,群众生命至高无上!”西海办事处紧急作战指挥部内党委书记杨学欣和副书记郑辉了解情况后果断下令:所有办事处干部、党员分头包村、包片、包队深入到受淹村庄,转移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在到达前,先用手机传达给村干部,为转移群众争取有效时间。

冲锋舟在大浪中飘摇着,由李旭阳、林茂兴、于德秋三人组成的一艘包保工作组救援队,不停地在激流中对乡亲们喊话,每一次救援,都是九死一生。穿梭在水上,房子在水下,稍不留神就会造成翻船的危险。

其间,得知杨书记接到一个外地人的求助电话,说明此人父母身在西海村,现年都已年过七旬,父亲身患重病、瘫痪在床,需要求救。几经周折,二人老人被解救转移到紧急作战指挥部内党委书记杨学欣面前,二位落下了感激的热泪。故土难离。还有西海村年近七旬的老人孙大爷说什么也不肯走。西海办事处财务所所长李旭阳几次上门都遭拒绝。包保工作组苦口婆心地劝说,情况紧急,最后说服把老人转移。老人转移不久,身后浊浪滔天。“是干部救了我的命”,老人这才理解干部的坚决。

李旭阳说:“我本身就是西海人,我还知道村里哪里水深、哪里不能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抗洪救灾的前列!”

“最深的水都能到3米,而且水特别急,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谁都知道,一旦船翻了,那肯定就是死。但是,没有办法,谁都没有退缩。”李旭阳情绪激动地说:“乡亲们,太苦了,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急于呼喊他的名字,受灾群众的确需要同情和照顾,但也要有底线,那就是相对公平,我们只能先营救老人、儿童还有孕妇;安排身体力行的人们,先站在最高处,挺一挺……”。

据悉,“李旭阳几次途经家门,都没有事先转移自己的父母,先让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办事处基层干部如是说。

他们就这样冒着随时被掉落物体砸伤的危险,连续十余小时摸爬滚打在洪水暴涨的激流中,迅速组织群众一批一批营救、转移到安全地带。

洪水退后,他们都沾满了污泥,汗水湿透了衣背,累了舍不得休息,渴了顾不上喝水,当天就参与到帮助将办公楼附近大部分淤泥清理干净。

近日,在接下来的抗灾自救中,李旭阳虽然家里受灾,他始终坚守一线、分担救援物资发放、有序调度、安排补给、突击在前、奋力救灾。

是的,洪水来袭前,他们在西海办事处这块风调雨顺的土地上,安分守己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然而,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不惜身临险境,用自己的仁爱、智慧、勇敢甚至生命,营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洪水围困的受灾群众;他们平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西海街道办事处是盖州市的重灾区,总计23000居民,只有1000人没被转移。危难之际,在党委书记杨学欣和副书记郑辉周密的安排下,还有无数个像李旭阳这样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确保了零伤亡,成为抗击洪水的中流砥柱。

抗洪救灾中的解放军感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7月21日,一场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张家湾镇,数个村庄同时受到龙卷风的洗劫,一时间砖瓦横飞、树木折断、房倒屋塌、断水停电,灾情不断……群众陷入惶恐的境地。

“险情就是冲锋号,灾情就是动员令”。张国瑞在得知灾情后,心急如焚,不顾身体不适,冒着倾盆大雨,以最快的速度驱车赶往事发村庄,第一时间出现在受灾村庄干部群众面前。虽然他浑身湿透,形象有些狼狈,但却很好地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恐慌情绪,给他们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群众的安危,就是我们的安危。”在遭遇龙卷风损害严重的西定、大辛庄等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天灾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当地干部群众手足无措的混乱场面,张国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快速把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实施自查自救!绝不能出现人员伤亡!”于是,他冒着如注的大雨,协调村干部召集村内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抢险自救突击队,进行临战动员。“迅速查看最需要救援的人,特别是平房”,“快速检查村内危房和用电线路,防止发生房塌伤人和触电亡人!”随着张国瑞发出的一声声指令,党员干部纷纷投入排险自救之中,及时排除险情20余处,清理危房15处,转移人员30余人,避免了人员和财产发生更大损失。

百姓的利益大于一切。22日凌晨,随着持续倾注的暴雨,不少村民家都进了水,而且水越进越深,形势危急。张国瑞此时已感觉满身疲惫,浑身乏力,并且有些头晕目眩,他知道自己高血压犯了,应该喘口气休息一下。但一想到党员干部的领导责任和眼前这严峻的形势,张国瑞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继续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此时村内已经断电,漆黑一片,张国瑞就和村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逐户查看房屋进水情况,对屋内有积水但又不愿转移的人,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对少数群众因不满而说的牢骚话、抱怨话、责骂话,都笑脸相对;对那些需要转移而又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亲自动员救助,想方设法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经过不懈努力,张国瑞和村干部先后动员并转移了20余名村民,转移完毕时,天已经放亮了。

自7月21到7月23日,在连续3天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张国瑞始终坚守着“群众利益大于天”的信念,以共产党员的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抗洪救灾一线感人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36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自7月21日张家湾镇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以来,在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积极倡导下,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扬“风雨同舟 互帮互助”的张家湾精神,积极帮助受灾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村党支部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进一步深化,灾难面前形成的张家湾精神为区域化党建注入了新的内涵。

“天灾无情人有情,助人为乐显真情”,这是张湾镇村党支部送给张湾村党总支部一面锦旗上的真情感言。7月21日深夜,由于河水倒灌,张湾镇村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得知这一消息后,邻近的张湾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感同身受,立即向张湾镇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党总支书记刘国利的带领下,一支50人的施工队伍火速赶往张湾镇村。此时,张湾镇村的街道已成为一片汪洋,村民家中的积水也已没过膝盖。面对灾情,来不及细想,50名汉子组成的施工队立即分头行动,迅速展开救灾工作。首先是帮助受灾家庭转移屋内家具,接着又全力向外疏排积水。脏水带来的恶臭令人作呕,但50名抢险队员没有一个嫌脏嫌累,顾不得吃一口饭,顾不得喝一口水,一直从深夜忙碌到中午。仅用两天时间,张湾镇村内的积水就被完全排除。随后,他们又投入到更为紧张忙碌的灾后重建工作当中,全力以赴帮助受灾村民修复毁损的房屋。经过连续五天的奋战,张湾村义务救灾施工队帮助张湾镇村完成了各项重建任务。虽然都瘦了一圈,但看到张湾镇村的乡亲们又过上了安定熟悉的生活,50名抢险队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场面让人觉得温暖而感动。

张湾村义务施工队还未撤离,附近的村党支部就纷纷加入了张湾镇村灾后重建的帮扶队伍中来。有捐款的,有捐物的,有前去慰问的,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各村广大党员群众对受灾村群众的一份深情厚谊。灾情发生后,中街村党支部主动为张湾镇村送去2万元慰问金,紧接着大高力庄村又送去了2万元,随后宽街村、施园村党支部也都向张湾镇村捐款1万元,真正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做“天灾无情人有情”。

张湾村对张湾镇村的支援只是全镇村级支部之间灾后对口帮扶的一个缩影。灾情发生后,南姚园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就出动两辆挖掘机和六辆翻斗清运车帮助重灾村大辛庄村清理灾后垃圾;瓜厂村党支部向大辛庄村送去1万元慰问金;齐善庄村组织党员群众为大辛庄受灾群众捐款3000余元;北许场村为重灾村南许场村送去1万元捐款;并不宽裕的前南关村向受灾村小北关村送去5000元慰问金……其他一些村党支部也纷纷向镇党委提出,要求帮助重灾村恢复重建。面对大家这种迫切的心情,镇党委及时组织召开灾后对口帮扶工作会,会上镇党委充分肯定了部分村党支部自发帮助受灾村恢复重建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就对口帮扶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号召所有未受灾或受灾较轻的村党支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较重的村尽快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截止到7月29日,全镇共有40个村党支部行动了起来。其中,后街村、中街村分别派出几十人组成的义务施工队,帮助大北关村、垡头村进行房屋修复;梁各庄村、东定福庄村、烧酒巷村分别向西定福庄村送去了1万元慰问金。贾各庄村作为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村,也拿出1万元帮助何各庄村恢复重建。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这笔“大额支出”,贾各庄村内的党员、村民代表表示一致同意,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张家湾镇加大救灾工作力度

五项举措确保灾后重建

工作全面稳妥快速推进

“7·21”特大自然灾害后,张家湾镇党委迅速发动各方力量,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带动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援下,短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使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采取五项措施,确保受灾村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一、党委统筹,周密部署抓重建

为加强对重灾村重建工作的领导,镇党委在派出由镇二级班子成员组成的7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次抽调21名机关干部,组成治安维护、交通疏导、房屋修缮、协调指导、物资调配、群众需求登记6个工作小组,由两名处级干部担任组长,每组都配有专职司机和专用车辆,确保各项重建工作加快推进。

二、党员带头,踊跃捐款献爱心

在“七一”党员献爱心活动刚刚结束的情况下,镇党委又积极号召各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以交特殊党费的形式,踊跃捐款捐物,表达对受灾群众的一片爱心。镇机关和园区机关党员干部仅半小时内捐款数额达38550元;镇内“两新”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广大企业积极向受灾群众捐款,共收到捐款384万元。

三、支部对接,互帮互助促重建

镇党委召集全镇未受灾村和灾情较轻村的党组织书记召开帮扶对接工作会,对10个灾情较重的村实行“4+1”或“5+1”的对口帮扶,帮扶村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本村优势,采取捐款、慰问、援助物资等方式对受灾村进行帮扶。在镇党委的大力倡导下,各村党组织书记均表示要尽其所能帮助受灾村尽快摆脱困境。南姚园村党支部对何各庄、大辛庄、枣林庄、垡头、小北关等村的受灾家庭进行了慰问,并出动两辆挖掘机和6辆翻斗清运车帮助大辛庄村清理灾后垃圾;瓜厂、牌楼营、大高力庄等10余个未受灾村为帮扶村送去了5000至10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北大化、张湾、后街等村共派出100余人的建筑队到帮扶村支援重建工作。

四、“书记”入村,强化指导保稳定

镇党委明确要求,57名到各村挂职的专职副书记在灾后重建期间,要积极协助村党组织书记,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慰问和安抚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专职副书记指导员、联络员和宣传员的作用,协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进行疾病防控和宣传、指挥协调重建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五、队伍入户,齐心协力解难题

在镇党委统一部署下,各村党员干部带头成立了义务心理疏导小分队,每天深入到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家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全面了解受灾群众灾后生活情况,对他们提出来的各种困难,由小分队第一时间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相关负责人沟通,及时予以解决和答复,确保受灾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

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遂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谭鹏飞,防汛救灾请派我第一个出征。“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

7月22日,刚刚结束抓捕任务回到单位的遂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谭鹏飞,接到紧急驰援郑州的通知。驻马店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166人、防汛救灾车辆47台,成立援郑支队,紧急驰援郑州。谭鹏飞顾不上旧伤发作的膝盖,来不及回家,就主动请缨加入援郑支队,“我志愿申请到防汛救灾的最前线,请组织派我第一个出征”!

当天下午赶到郑州驻地后,谭鹏飞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对接,全力配合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航海西路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交通指挥、排查隐患、疏散群众等工作,维护当地灾后重建和社会秩序稳定。

“请放心,我们马上到!”7月23日10时许,正在紧张工作的谭鹏飞接到辖区派出所求助:某小区由于积水严重,地势较低的几幢居民楼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为避免人员财产损失,现急需对危楼居民进行疏散。谭鹏飞立刻带领队员赶到现场,配合办事处、派出所与志愿者开展工作,设立安全警戒线,深入危楼之内,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劝说住户尽快撤离。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危楼住户终于全部被疏散到安全地带。相关住户于当日18时前全部安置妥当。他们在连续工作近10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后才返回驻地。

“谢谢警察同志!你们都是从驻马店来的吧?真是太辛苦了。”7月26日上午,谭鹏飞带领队员们在中原路西三环执勤,由于相关部门正在附近进行排水操作,大量积水涌上地面,淹没了行人通道,加上车流密集,交通拥堵严重。谭鹏飞立即和队员们上前,引导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并找来沙袋,用心摆出了一条临时“人行道”。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开展援郑勤务工作以来,仅我们中队就已受理群众咨询求助68人次,救助被困群众218户,搬运(转移)防汛救灾物资220件……”谭鹏飞说。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满文明,中共党员,铁力镇群英社区书记,平日憨厚的笑容里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坚定的责任感。当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面临危险时,他总能冲在最前面,冲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年8月6日11时,铁力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铁力镇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安排部署防汛工作,满文明同志作为群英社区书记深入到辖区内受灾点位、城市内涝等重点区域进行防汛抢险。

群英社区地势低洼,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是社区居民遇到困难的第一信号。在镇党委、政府的指挥下,满文明同志召集社区委员迅速到岗到位,投入到灾情排查、抢险、转移受灾群众等任务中。社区委员们按照分工,逐一上门查看居民受灾情况,特别是对地势低洼户,动员及时转移,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8月6日晚,降水量加大,群英社区内水位不断上涨,为防止内涝,铁力镇调集抽水泵进行排涝,满文明同志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带领委员清理淤堵河道,连夜转移受灾居民,降低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失。

自8月6日防汛预警开始,满文明同志带领社区委员已在防汛一线奋战三天三夜,他们走在泥泞的路上,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估量着每一个潜在的危机,疏通每一条堵塞的水沟。截止8月9日,铁力镇群英社区共转移受灾居民9人,疏散居民198人,帮助45户居民清理积水、杂物。

“一场大水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们能平安度过灾情。”群英社区居民孙怀亮深有感触地说。

可以说,一场大雨考验一座城也考验着救援一线的铁力人,论风景,他们是人群中最美的风景,论精神,他们有骊城内最宝贵的精神。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