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人事迹
栏目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22 14:55:01 热度:34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56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1960年至1963年,有3000多名被称为“国家孩子”的孤儿进入内蒙古大草原。他们都来自哪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去内蒙古?此后又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

1959年,我国遭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饥荒蔓延。在江浙沪皖等地,几十个孤儿院里,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解决,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

党和政府决定从内蒙古调拨一批奶粉、炼乳和乳酪,以解燃眉之急。但由于内蒙古当时也正处于困难时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虽能暂时救急,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在这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乌兰夫提议,把这些孩子直接送到内蒙古,交由当地牧民抚养。内蒙古地方大,民风淳,牧民都非常喜欢孩子,会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抚养。

得到了上级批准后,这些孩子便不再是孤儿,而是“国家孩子”。转送工作也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乌兰夫提出:“要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把这些“国家孩子”照顾好、培养好。

从1960年到1963年,先后有3000多名孤儿,分别从江浙沪皖出发,坐上火车,一路向北,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先后来到了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他们之中,最大的只有7岁,小的只有几个月。

这些孤儿到达内蒙后,先被安排在当地的保育院,进行体检和登记,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活。年龄小的,每4个小时喂一次奶,大的每天三餐,外加一次点心和水果。在当时那种困难的条件下,内蒙古人民倾其所有,也要保证这些孩子的需求。

除了物资保障外,这些孩子还需要有专人进行照料。其中四王子旗保育院,一下子接受了28名孤儿。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肩上。她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接受了这项任务,成了一名保育员。

都贵玛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深知这些孤儿的感受。虽然她当时还没有结婚,但她却把这些孤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

28个孩子呀,可不是一个两个。小的不到1周岁,大的也只有4、5岁,既需要帮他们穿衣服、洗尿布,还需要给他们喂奶粉、哄睡觉。有时候孩子哭闹起来,她就一手抱一个,再哄一个,还需要看着其他的孩子。

有时候孩子生病了,她就要冒着被大雪掩埋和被狼群包围的危险,步行几十里去请医生。在那个缺衣少食、卫生条件很差的年代,她负责照料的28个孩子,无一人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简直是人间奇迹!

2019年,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像都贵玛这样的人又何止一个。当时在镶黄旗哈英哈瓦尔公社保育院,一个个孩子都被当地牧民接去抚养,还剩下6个来自上海的小可怜依偎在一起。

这时一个叫张凤仙的蒙古族妇女,来到了保育院。她充满怜爱地看着这些瘦弱的孩子,用手抚摸着他们的头发和小脸。当保育员问她想领养哪一个孩子时,她看着这些仰着小脸的孩子,坚定地说:“我都要”!

能说出这句话,得有多大的爱心和担当精神啊!要知道家里突然多了6张嗷嗷待哺的小嘴,需要多大的决心、勇气和付出。她在刺骨的冰水里为孩子们洗衣服,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孩子们缝缝补补。为了给孩子们领补贴口粮,她在冰天雪地里走了3天3夜,差一点冻死在雪地里。但她却给了这6个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在她的细心照料下,6个孩子均长大成人,其中2人考上了大学,2人参了军,2人成了国家的职工。原本6只弱不禁风的小鸟,全都成长为草原上的雄鹰。为了这6个孩子,张凤仙阿姨却操白了头发,累弯了腰,但这6个孩子也是她一生的骄傲!

有一个叫孟根其其格的人,从小就知道,草原上有很多被收养的“国家孩子”。这些孩子和自己没有什么不同,穿蒙古服装,骑马牧羊,读书学习,在蒙古族父母的照料下快乐成长。

但孟根其其格的父亲,在临去世前,拿出一根布条,上面写着她的籍贯和汉族名字。直到此时,她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国家孩子”。她怎么也不能相信,把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父母,怎么就成了自己的养父母。已经与草原融为一体的她,怎么会来自遥远的南方水乡。

她的母亲告诉她,由于她来自南方,小时候就爱吃大米饭,周边的牧民都把仅有的一点大米,拿来给她吃。善良淳朴的蒙古族人民,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也要拿出来,把这些“国家孩子”抚养成人。

3000多名孤儿入内蒙后,分别被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和朝鲜族的牧民所收养,充分体现了“民族一家亲”的中华美德。

这些出生在苦难年代的孩子们是不幸的,但是他们成长在草原父母的爱里,又是非常幸运的。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草原母亲的乳汁,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草原母亲的爱。

3000孤儿入内蒙,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区、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首感天动地的生命之歌。

正如蒙古族的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

历史的镜头拉回20世纪60年代初

彼时,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大批孤儿面临粮食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3000多名南方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听到消息后,纷纷骑着马,赶着勒勒车(蒙古式牛车),来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孤儿,有的牧民甚至一下子领养了五六个孩子,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时光流转,一甲子之后,此时,为何提及这一故事?

答案其实就在故事里。

当时,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嗷嗷待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汉族孤儿,这既是一场爱的传递,更是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民族团结,在新中国历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数不清道不完的动人故事。

这次在内蒙古代表团,提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同时,还提到了另一段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两个故事,都是民族团结互助的生动见证。

纵观历史,无不印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在今天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因为立于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提及的故事意在提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种意识,不光这一代人要有,下一代更要有,要有文化认同,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有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唯此,中国才能走向更远更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亦然。

提及的故事意在提醒: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

往昔,“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动人画卷中,草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是“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今时,全面小康之路上,中国执政党的承诺是“一个也不能少”。

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今时往昔,时光里流淌着不变的执守——如此,“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中华,何惧未来?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5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1996年,来自广州的共产党员张宇航到江苏开会时,遇到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张宇航提出,内蒙古的草原牧民曾经抚养了3000多名汉族孤儿,广东人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愿意帮助内蒙古孩子,希望对方能帮忙联系一个生活困难的内蒙古孩子,他愿意帮助其上学。最终,蒙古族牧民那贡布拉格的女儿孟根图海获得了资助。在“广州阿爸”的帮扶之下,孟根图海和家人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高中毕业后,孟根图海考上了内蒙古高等专科学校(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后进入鄂托克前旗一家石化公司工作。

25年来,由张宇航发起的广东草原爱心助学活动一共帮扶了3000多名内蒙古贫困孩子上学。如今,加入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的成员已经有上千人,他们大部分在广州。团队中有大学教授、小学教师、医生、公务员、军官、企业家和普通市民。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爱心,像涓涓细流一般,跨越珠江,流向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谱写着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4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8位用户喜欢。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内蒙古大草原向南方孤儿许下的承诺。9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映,导演尔冬升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搬上大银幕。影片主创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希望能通过电影让大家了解当年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感人故事。

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这群远离家人、故乡的孤儿,成为“国家的孩子”,在牧民们淳朴的大爱中,最终成为“草原的孩子”。

与很多人一样,尔冬升曾经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为此,他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的亲历者。电影中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尊重等细节,都是对那段历史真实的还原。

一番探访下来,尔冬升发现:“ ‘三千孤儿’只是一个名词,我们看到的数字是最后有接近3万至5万的人,很多省都有接收小孩的,知道了之后就比较震撼。希望这部影片能感动到观众,让大家了解那段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故事。”

片中草原阿爸由阿云嘎饰演,内蒙古族的他回忆道:“回过头来想,其实我们老家也有被收养的人。那个时候不会叫他们是孤儿,我们的父辈、长辈们会说那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孩子。他们来到草原,大家自然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不一样。”他说道:“作为蒙古族人,我为当时收养这批孤儿的人自豪,他们像草原一般拥有宽阔的心灵和胸怀。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相信中国任何地方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大家都会这么做。”

动物、小孩、蒙古语……拍戏的大难题,全遇上了

拍电影有几大公认的难题:动物、小孩、方言。《海的尽头是草原》全遇上了,影片以历史、现实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在历史部分中,“孤儿”们年幼离家、适应草原生活是重头戏。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牧区,骑马、牧羊、赶牛,甚至躲避狼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相当一部分角色需要以蒙古语表演。

一段孤儿院里的戏份,就让尔冬升“崩溃”了,“小孩多的时候,你怎么吼都没有用。要开拍了,副导演拿着大喇叭喊。安静了,开机了,拍了10秒钟,吵闹的声音又开始了。拍完之后对幼儿园老师非常敬佩。”

除了大量骑马戏份,影片还挑战了“最难的牛”,让尔冬升领教了“牛脾气”,“它不肯拍就是不拍,想走哪里就走,谁都没辙。”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两段狼群偷袭羊圈、孩子的戏份,居然使用了真狼,其中一场狼咬木头的戏,就是“狼演员”临场发挥,现场抓拍到的。

至于蒙古语的难题,就由演员们解决了。马苏在片中饰演草原额吉,毫无保留的爱与包容,让她感化了“孤儿”中的小刺头。马苏提前到草原生活了4个月,硬背下100多句蒙语台词,更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安静、淳朴、热情和自由”。

陈宝国是“定海神针”,阿云嘎“跨上马就成了角色”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南方女孩杜思珩与草原家庭的故事为主线,交织着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在60年后远赴草原寻找妹妹的线索。在这部群像戏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杜思瀚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决定接替母亲去找妹妹,忏悔、留恋、追寻在他心中交融。草原额吉、阿爸、哥哥对“女儿”无尽的爱,不惜以生命相护,但在面对失去时,也会有恼怒、纠结。杜思珩的前半生则困于“被抛弃”的疑惑与不舍。

老年杜思瀚由“老戏骨”陈宝国饰演,尔冬升将他形容为“定海神针,戏份不多,但给整部戏带来了稳重”。草原阿爸则由阿云嘎饰演,虽有蒙古族身份加分,但从音乐剧演员跨界到电影,还要演一个性格隐忍的军人父亲,尔冬升一度也是存疑的,“一跨上马,以蒙古族特有的骑马方式歪着跨在一边,特别爷们。我就觉得我选对人了,他完全变成那个角色了。”对于饰演草原母亲的马苏,尔冬升直言“感谢”,并调侃称“蒙古语是我学不会的语言,语法非常困难,她能学下来真的不简单”。

阿云嘎则表示:“草原上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善良、无私,眼神里透着淳朴。我们要传承的,正是那颗善良的心。”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32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如果一位母亲收养了一个孤儿,只能说明这一个人善良的话,那么一个草原养育了3000多名孤儿,那就一定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了。”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这是跨越地域、血缘、民族的奇迹,是绽放于华夏神州的大爱之花!

大爱是接纳,患难相助。那是灾祸频发、饥荒遍地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粮食供应短缺。南方大批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只得把孩子送到上海、江苏、安徽等城市的保育院。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死亡威胁。在此危急关头,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代表草原人民主动担起了这份国家责任,同周恩来总理达成共识,把3000多名孤儿接到内蒙古草原,并做出了“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伟大承诺。尽管那个年代的内蒙古同样困难,但接到这份重托,便紧急部署,妥善安置。在细致入微的安排下,三千孤儿顺利投入了草原母亲的怀抱,他们被牧民们称为“国家孩子”。

大爱是呵护,无微不至。高尔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那是神。“国家孩子”刚被送进育儿院时,最小的才刚刚满月,最大的也仅仅6岁。19岁的育儿员都贵玛还没有结婚,就成了他们的母亲。做饭、洗衣、煮牛奶、教语言、陪孩子们玩耍、哄孩子们入睡,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晚上是最难熬的,一个孩子醒来哭,其他的孩子就跟着一起闹;如果有孩子生病,她就要顶着凌冽的寒风,冒着被狼群包围的危险,到几十公里的地方找医生……年轻的未婚姑娘和28个幼小的孩子组成了临时大家庭,她没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直到这些孩子全部被牧民们所领养。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孩子们无一因病致残和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忍饥挨饿的年代,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蒙语里“额吉”是母亲的意思,都贵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额吉”。

大爱是长情,万古流芳。2019年,77岁的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在内蒙古草原上,像这样伟大的母亲、父亲还有很多,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养育了和自己非亲非故的三千多名孩子,在国家有难的时候鼎力相助,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职责。五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孩子”们也早已年过半百,儿孙满堂,他们当中有工程师、医生、政府官员,也有牧民。有的回到南方去寻亲,但更多的留在了内蒙古草原上,守着自己的“额吉”,守护着自己生长的家园。原本千里相隔,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半个世纪的真情,诠释了“大爱不分民族,真情不分血缘”。

毡房额吉暖三春,千里草原歌母亲。民族交融情似海,血脉中华一家人。这是一曲拯救生命的赞歌,更是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纵观历史,每一段传奇故事的背后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三千孤儿入内蒙,守望相助共患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范文

2021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嗷嗷待哺的汉族孤儿。在草原上,牧民们把这些孩子亲切地唤为“国家的孩子”。

“走不完的草原,说不完的故事,山山水水倾诉着您的伟大!草原母亲都贵玛,你把多少孤儿养育大,草原额吉(蒙语:妈妈)都贵玛,蒙古包见证了您的苦乐年华!”这是一首在草原上传唱多年的歌曲《草原额吉都贵玛》 中的歌词。1942年,都贵玛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席热嘎查。1960-1963年,来自上海、安徽、江苏的3000多名孤儿先后被送到内蒙古抚养。都贵玛成为其中28名孤儿的保育员,践行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向党中央的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__亲自为其颁发勋章。如今,都贵玛抚养过的孤儿大多已到花甲之年。都贵玛说,从过去到现在,她始终都觉得那些孩子不但是“国家的孩子”,更是“自己的孩子”,从成为他们额吉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了他们一辈子的额吉。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手足相亲。“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成为一段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历史佳话。

脑木更苏木(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北方350公里左右的位置,距离四子王旗医院、学校集中的乌兰花镇有150公里。老邢是当地客流量最大的脑木更饭馆老板,饭馆已经开了十几年了。提起都贵玛老人,老邢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缺吃少穿,养一个孩子都难,她(都贵玛)养了28个孩子,还像亲生孩子那么费心血。她抚养孩子时还没出嫁,一个大姑娘照顾一帮孩子,也没经验,你说有多难。”

1960年,都贵玛与28个孩子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一年里,有近千名来自上海、安徽等地的孤儿北上到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们抚养,此后,到1963年共有3000多名孤儿来到草原,成为牧民家中的一员。资料显示,1960年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接收了92名孤儿。他们当中的28名来到四子王旗,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被选到四子王旗保育院当保育员。

四子王旗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刚接到任务时,都贵玛心里也没底,19岁的她还没结婚,也没有照顾过孩子,何况家中还有年迈的姨妈需要她照顾,牧场里的羊群也指望她去照料,但双亲早逝的她知道没有父母的痛苦,毅然承担起了照顾孤儿的任务。

当时的旗保育院设在乌兰花镇,孩子们在旗保育院休整了4个月后,都贵玛便独自一人带着这28个孩子回到了脑木更苏木保育院的蒙古包中。谈及自己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情景,都贵玛老人曾表示,最小的孩子还不到1岁,最大的也只有6岁。因为自己没当过母亲,当年龄最小的呼和叫出第一声“额吉”的时候,都贵玛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在蒙古包里,都贵玛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这样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照料他们。就这样,一年多里她没睡过一个完整觉。

1961年,当地没有子女的牧民家庭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28个孩子,28次揪心的离别,都贵玛只能把这份挂念埋在心底。“照顾一年多了,因为长时间接触,这些孩子在我心里就是亲生的,就像把自己的亲骨肉送出去一样,总是会想念他们。那时候,孩子们的养父母如果离我近的话,我经常就去偷偷看一眼,观察他们对孩子怎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爱心人士也参与到都贵玛的爱心行动中。据四子王旗委宣传部介绍,2002年,广东草原爱心团队筹资50万元为四子王旗希望小学建了一栋电教楼,并不富裕的都贵玛也捐款5000元。事实上,多年来,都贵玛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2008年汶川地震,都贵玛主动联系嘎查党支部交纳3000元“特殊党费”,请党组织转交灾区用于抗震救灾。

记者在老人旧居的正墙上看到了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四子王旗委和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四子王旗妇联为其颁发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奖状。根据四子王旗委宣传部整理统计,都贵玛获得市级、旗级荣誉30多项、自治区荣誉10项,国家荣誉8项,其中包括“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老人谦虚地表示:“获得这个(人民楷模)勋章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这个勋章不只是给我的,是颁给所有‘草原母亲’的。”

60多年过去了,当年被草原牧民们抚养的小娃娃们现在已经儿孙满堂,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国家的孩子”用汗水和心血回报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13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讲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这是一段“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模范自治区”,民族团结的基因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传承,内蒙古蓬勃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守望相助的故事写就的。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3000多名面临营养不良危机的孩子从华东沿海大都市接到内蒙古大草原。他们拥有了一个相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在草原人民的悉心照料下,这些“国家的孩子”茁壮成长并成为新一代建设者。这段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一直在传颂至今,被称赞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范。

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乐拓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一位人民作家的责任与敏感,深入内蒙古草原采访“国家的孩子”感人事迹,在搜集大量的档案、照片、笔记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篇生动感人的报告文学。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予以深度采访报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__精神,内蒙古文史研究馆聚焦落实__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发挥文史研究馆存史资政的职能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关于《同心共筑中国梦--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影像展》的工作任务,不断推出馆员研究成果,这次我们以“国家的孩子”为主题,将90高龄的乐拓先生珍藏的笔记照片展示出来,以“图说历史故事”的形式回顾往昔,讲述内蒙古故事,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挖掘“三千孤儿入内蒙”时代价值。

出塞

20世纪60年代,在党和政府关怀下,3000多名6岁以下的孩子从华东沿海大都市被运送到西北内蒙古大草原。他们拥有了一个相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来自江南水乡的幼子稚童乘坐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茫茫大草原上,走进不同的民族家庭,来到草原额吉的身旁。

1960年,“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重大的决策在内蒙古变成了一次伟大的行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做出了指示。

在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我们查阅到,当时内蒙古地区集中人力物力加强移入儿童的保健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由盟委和旗委领导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建移入儿童保健工作指挥部;采取大集中方式成立儿童保健站;采取预防分类治疗、科学制定食谱、加强保育人员培训、健全请示汇报制度等。

这是当时的户口迁移证和粮食供应证,有了这两张小小的纸卡片,孩子们才有饭吃,才有居住权。内蒙古自治区派出医护组奔赴到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粮食局开出了一张张孩子们的"户口迁移证"和"粮油供应证",随同3000名孩子入内蒙古。

自治区卫生厅在“1960年移入儿童设备购置费明细表”中列入的物品,使人感到这是一群细心的妈妈在为即将诞生的孩子精心的筹划:小木床、小毯子、小桌子、小椅子、便盆、澡盆、枕头、毛巾;而4500块尿布,不只让人会想象到洗刷的劳累,也让人们感觉到孩子们成长的喜悦。

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孩子!” 内蒙古地区的医生、护士、保育员日以继夜地工作。孩子们被接到后,先被收留在城市中心大医院里,基本恢复健康之后,再送进早已安排好的育儿园。待他们逐渐适应了内蒙古气候,习惯了饮食、水土,然后才派出专车专人,送他们到草原,送进蒙古包,找到他们草原的额吉。“妈妈,您是比我们生身母亲还亲的妈妈,我们曾叫您为阿姨,但您这位‘阿姨’在我们的心中早已演化成了妈妈。虽说,我们与您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血液中流淌着您的汗水。”那些日子,每个保育员的付出的爱让孩子们的哭声逐渐变成了欢声笑语。

1960年至1963年,上海、江苏等地先后有近3000名营养不良的孤儿被送往内蒙古草原,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成长

正如影视作品《国家孩子》《海的尽头是草原》演绎的那样,“此心安处是吾乡”。草原上的额吉们接受国家的嘱托,悉心地照料这些“国家的孩子”,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吃不惯草原上的果条;额吉就把家中的面换成米;孩子们喜欢吃饺子;额吉就学习怎么包饺子;语言不通,额吉就学说汉语,教孩子们蒙古语……在草原额吉包容又坚韧的大爱下,“国家的孩子”换成蒙古族名字,穿上蒙古长袍,喝着烈酒,骑着马驹,哼着长调,他们在这里,收获了亲情、友情,邂逅了爱情。时光记录着他们的成长,青青的草原上镌留着他们由小变大的脚印,壮美的北国风光增添了由他们谱写的乐章。

众多草原额吉中,有这样一位80岁的老人。她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前夕,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她养育了28名“国家的孩子”,挽救了40多位产妇。她的故事不断走入人们的视野,诠释着人间大爱。她就是守护善良的全国道德模范——草原母亲都贵玛。

乐拓先生是五十年代来包头的建设者之一。他的朋友中好几位就恰好是当年去接孩子出塞的医生、护士。他在内蒙古包头市、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等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家的孩子”原始资料,采访了其中的几十位孩子,写出了《额吉和她的孩子们》《金色的摇篮》《母亲的碑》《生命之歌》等作品。

回馈

《母亲的碑》的原型是草原额吉张凤仙。她是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一名保育员,当剩下6个较大的孩子没有找到领养人时,她和丈夫收养了这些孩子。后来,6个孩子两个考上了重点大学,两个男孩参军入伍晋升为军官,剩下两位留在草原,也当上干部。可是几十年中,张凤仙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临终之前,六个孩子一刻不离地守候在额吉身边。孩子们遵从凤仙额吉的遗愿,把她的遗体送回镶黄旗草原,并立下石碑,用蒙汉两种文字在石碑上刻下:“额吉风仙”。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至今传承着一首歌:

母亲,母亲,

熬尽心血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为你立下一块玉碑。

也报答不完您的恩情。

母亲呦,母亲!

如今,草原额吉们大多已经故去,当年“国家的孩子”3000多人中,许多人当上了工程师、教师,许多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也有人成为地道的牧民,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着自己的羊群。当年的国家的孩子现今都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他们的生命和事业,已经和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大地紧紧融为一体。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把草原额吉那份宽广的爱散播出去,为民族团结谱写新的乐章,草原额吉和孩子们的故事依旧代代传唱。他们不断诠释着:“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内蒙古兴安盟中共科右前旗委党校教师耿美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孤儿院因为食品短缺陷入严重困境,3000多名孤儿营养不良,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告急电话打到全国妇联。当时,全国妇联负责人康克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直接找到周恩来总理寻求解决办法。周恩来总理请康克清找乌兰夫商量,能否从内蒙古弄些奶粉运往南方,以解燃眉之急。

乌兰夫对康克清说,弄些奶粉解燃眉之急没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抚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不如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由牧民直接抚养,牧区人口少,牧民们又十分喜欢孩子,相信他们会把孩子抚养好的。康克清将乌兰夫的建议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周恩来总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叮嘱乌兰夫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安排好。

乌兰夫亲自主持会议,专门研究接收方案,要求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专门接收安置机构,抽调了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分批赶往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接孩子,并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

1960年初至196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等地先后接纳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3000余名孤儿,牧民们纷纷前来领养。在牧民的精心养育下,这些孩子个个长大成人。

耿美表示,“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几十年来,这个故事被不同民族久久传颂,由衷称赞,成为新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佳话。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殷殷期盼,为各族人民共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及心得体会(7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