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人事迹
栏目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4 18:05:02 热度:65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550字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爷爷是我国一位制造氢弹和原子弹的科学家,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看完了邓稼先爷爷的传记,我知道了邓稼先爷爷是一个爱国的人,他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志气、有毅力与病魔作斗争。

他小时候日本还在侵占中国,中国老百姓从日本人面前走过都要行鞠躬礼,邓稼先爷爷宁愿走冤枉路也不让别人践踏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他工作十分有毅力,制造了原子弹和氢弹,还为了研究“钚”舍弃自己的生命。要知道仅仅一克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可想而知对人类的伤害有多大。邓稼先爷爷居然可以为了国家而把一些钚抱回了家,真是难以想象。因此他得了严重的肠胃癌,后来肛门居然痛得坐不下去,医生只好让他住院。邓稼先爷爷却说他还有一场重要的会议要去参加,医生却微笑着对他说,这是医院,不是会议室。然后给他做了手术,弄了一个人造肛门。做完手术后,他还是要医生让他出院做研究工作。在工作时非常讨厌那个人造肛门,因为他还没有痊愈,也因为肠胃癌实在太严重,要去做第二次手术,手术时医生发现癌细胞长在离大动脉很近的地方,不能开刀。虽然在住院,但是邓稼先爷爷还是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完成一份有关氢弹的稿子,还有一件是写一篇长达八十万字的书。他写完了稿子后,让妻子赶紧送到首长手中,对妻子说,这份稿子比生命还重要。

他又接着写那本长达八十万字的书,可惜他还没能完成这本书就离开了人世。

和邓稼先爷爷比起来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将来我也要做像邓稼先爷爷这样为社会、为国家出力的人。

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得殊荣。

1951年,25岁的于敏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不久,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科研生涯。在研制核武器的物理学家中,如果说邓稼先代表“海归”,于敏几乎是未曾留过洋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漫漫征途中,于敏致力于原子弹和氢弹研究的攻坚克难。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经过无数次计算,率领大家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究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于敏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于敏是大科学家,而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面对国家机密,他能在28年的时间里对妻子守口如瓶。有一天,他们夫妻同乘一辆公共汽车下班回家,妻子惊诧地问他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于敏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于敏的卧室里是那种特别简陋的铁床,房间不大也没太多东西。“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这种境界。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昨天,中科院发布讣告,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能宽,湖南慈利县人,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23年5月生,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获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

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读完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这套丛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是一套披露“两弹一星”研制经过,展示科学家们绚丽人生和爱国精神的书。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两弹一星”的研制情况属于国防机密,鲜为人知。在1999年9月建国50周年前夕,政府相关部门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将这段历史郑重地公之于世。

书中描写了“两弹一星”研制历史,写了10为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让我读完之后,被这些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中国的科技国防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这些默默奉献的工作者们,他们的“两弹一星”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指导我们前进的路。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这套书籍让我明白了: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真本领,将来为祖国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川。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

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钱学森这一伟大举动,惊动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

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两弹一星的科学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4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10月16日下午,一场郭永怀精神研讨会在荣成举行,郭永怀曾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郭永怀的部分学生、亲属,共同就郭永怀精神内涵进行交流研讨,更好发扬郭永怀的精神。

郭永怀,似他的名字般永远令人怀念。在列强对新中国进行露骨的核威胁之下,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一穷二白”的经济困难局面下,在新中国下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自力更生精神感召下,草原的每一棵草、每一朵云、每一片蓝天都见证了那段绝密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见证了郭永怀以生命为代价投身祖国核事业的无悔追求。

在致力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8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导弹核武器,郭永怀究竟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恐怕没人说得清楚。然而,郭永怀在生前谈及这些,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这样的话:“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已经被郭永怀等人铸就成一座历史丰碑。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斯人已去,精神永驻。

“叔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精神,为国家效劳,为人民作出贡献。”郭永怀侄女郭淑娥说。

王瑾是一名陈列馆的讲解员,看着修缮后的陈列馆,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作为郭永怀先进事迹讲解员,今后会挖掘更多素材、更加深入学习领会郭永怀的精神,通过富含情感的讲解,让更多人全方位认识郭永怀、学习郭永怀。

大无畏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荣成来说,汲取郭永怀身上的精神动力迫在眉睫。

战争年代,荣成走出了100多位将军,为全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这里已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前三季度,荣成全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由“速度经济”向“素质经济”的蜕变,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永怀精神,常学常新。郭永怀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67万荣成人民在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努力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征程上不断超越。

1958年1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1957年,钱伟长被打成右派。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力,仍然请他任编委。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1958年,教育界开展 “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倾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是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12月5日,荣成市举行郭永怀画册首发暨“永远的怀念”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永远的怀念”演讲比赛决赛、“永怀教育奖”发布和“永怀讲堂”开课等6项系列纪念活动,深刻怀念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继承和弘扬郭永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凝聚新时期创新发展思想共识。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早年留学海外,致力于声障研究,1956年突破阻挠回国,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同月被授予烈士称号。1985年被追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郭永怀的光辉一生,10月16日,荣成市政府建设的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开馆,并将每年12月5日定为“郭永怀牺牲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为了让更多人知晓永怀、学习永怀,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郭永怀精神,本报集中刊发郭永怀部分同事、学生、亲友访谈及郭永怀的真实故事,共同缅怀这位大国工匠。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10月31日,一位伟人将永远离开人世,一位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卓越的贡献,一位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伟人。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让我想起了《钱学森》这篇课文。

在美国留学时,钱学森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不忘祖国。他在美国师从美国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为的是将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是我们,就会被优厚、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所迷惑,而钱学森并没有被这些优越的生活条件把迷惑,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时刻准备回到祖国,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周恩来总理的关怀,钱学森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钱学森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尊重,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应该沿着钱学森爷爷等老一辈的足迹,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本领,为祖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素材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一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外国几代科学家的任务,在此之中,两弹一星算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伟大壮举。

1958年,毛泽东同志先后在各个会议上说“美国说我们中国二十年也造不成两弹一星,我们就证明给美国政府看看,我们中国没有那么好欺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李富春和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心让嘲笑我们的国家后悔去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罗布坡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在茫茫的戈壁上风餐露宿,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坚持搞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坚强决心。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给予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攀登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两弹一星的科学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这个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悉、所敬仰.他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敬佩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的崇高形象和象征.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他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让世人更加钦佩敬仰.)

钱学森曾讲过一句诙谐而意味深长的话“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能够诠释他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1958年他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奖金一万多元,全数捐出,给学生买学习用具了.

2001年,钱学森曾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奖金百万港币与早在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也是百万港元.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学森就让人代他将钱捐给祖国科协沙草产业基金会、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而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钱学森,却五十年如一日住在老旧的楼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他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

钱学森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及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荣获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荣誉,谁能想到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容身之屋,竟然还不到百平方米.而钱学森在这里一住就是50多年.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世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钱学森生前就是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住在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他一直就是勤劳简朴,专心的研究科学.他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艰苦朴素.

据媒体多次报道,钱老早就为自己做人定下了“四不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后来,这“四条原则”还有了“升级版”为七不,加多了“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他又说:“我没工夫考虑过去,只考虑未来.”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的科学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

在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过许多英雄人物,有的征战沙场为国戍边,有的依靠聪明才智,推动国家发展。我说的这位,他虽然不是多么的享誉世界,但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使中国当时的核事业有了飞跃性的进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该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先讲述的是邓稼先去世十周年时,中国开始禁止核试验,紧接着引出了邓稼先刚开始从事核事业。

邓稼先刚接受工作时有人对他说,接受这个工作要保密,甚至连家人也不能泄露,因为这句话才导致了邓稼先与他夫人许鹿希长达30多年的聚少离多,也导致了许鹿希在邓稼先六十岁的时候才去“九院”探亲。

初去研究时,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斗志昂扬的开始工作,却被告知:中央接到苏联方的正式信函,用一些理由将原本在中帮助中方研究原子弹的专家紧急撤离,并表示将不再向中国提供与原子弹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图纸。所以搞原子弹只能靠中国人民自己琢磨研究了,可邓稼先却没有气馁,重燃斗志。

1962年,邓稼先签署了第一颗原子弹总体研制计划。

1962年12月28日,我国的氢弹原理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国家,而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他是一个为国家奉献了半生的人,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他在临终时还心系祖国,心系祖国的核事业,他就是邓稼先。

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句精炼、简洁的话是“感动中国人物”给予他的颁奖词,他享有“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等无数个荣誉称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时,就来到哈尔滨军事学院参观。钱学森对陈大赓说:“中国人一定能制造出导弹。”这正是中国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共同心声。。不久之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带领五院科研人员攀登高峰,苏联也派来专家协助,可不知为何,又突然撤走了专家们,赫鲁晓夫甚至还说出了一句瞧不起、侮辱中国的话。中国人被激怒了,使他们制造原子弹的决心更大了。聂帅设家宴亲自请航天科学家们,悲壮与豪气充满了他们的心间,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终于,中国科学家们不负重托,成功制造出了“两弹一星”,为中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我看完这篇文章不由得感到骄傲与自豪。钱学森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在研发“两弹一星”期间,凭着执着的追求和努力奋斗

,不断攀登,不断探索。聂帅的那一句话:“逼上梁山,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得靠我们自己。”让科学家们有了信心,那一杯酒,使他们斗志昂扬,下决心要为中国人扬眉吐气!读到这里,我的脑海中不由得忆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前天晚上,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目我绞尽脑汁,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我想,反正这是一道“自我挑战”题,错了老师也不会怪我的,明天到学校去抄一下被人的就行了。当我知道了钱学森等人,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无论如何,哪怕献出生命,也要制造出“两弹一星”,他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普通人做一件小事何尝不能呢?我暗下决心:以后遇到任何难题,都要像钱学森那样,迎难而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知难而退,绕过这只“拦路虎”,如果绕过它,这样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钱学森的精神光耀千古,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做一个像钱学森那样,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集锦(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