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61个字,有3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6分钟,朗读时长26分钟,慢速需要36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白衣天使的圣地
我走进护士的行列并不偶然。
上小学的时候,我家楼上住着一位阿姨,是一名眼科护士,楼里的大人、小孩对她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周姨。全楼的人几乎谁有一点小毛病都会去找周姨看一下。周姨不是医生,可老街坊们对她有一种特别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依赖,老人们总是说,一个老护士,她丰富的临床经验绝对不亚于一个医生。我和楼里的孩子们都曾经是周姨义务诊断的对象,谁家有人不舒服,第一个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去敲周姨家的门。
大概我小时候在父母眼睛里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老实。所有的父母对家里最老实的孩子都有一个很现实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这个孩子能稳定,四平八稳地过完一辈子,不用特别出色,也不会特别平庸。那时候,我妈就用周姨来教育我,她经常说,像我这样的女孩,只要今后能找到一个做护士的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每天穿着白大褂、干干净净的,她也就满足了。
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中,我开始认为在女人所能从事的职业当中。护士是比较出色的一种。
我高中毕业那一年是恢复高考后参加考试的人最多的一年。像我这样平时学习成绩只是中等水平的人,能考上一个中专,没有去待业,就是很不错了。更值得庆幸的是我居然考上了一所护士学校。那时我们楼里几乎每一家都会有一个或两个待业青年。大概是因为我没有走进待业青年的行列吧,我的父母特别高兴,连我自己也认为是如愿以偿了。
那一年的夏天,我上了这所护士学校。当时我18岁。
开学典礼那天,45名和我一样的女孩抱着同样的希望坐在学校的礼堂里,从校长的讲话里我们知道了谁是南丁格尔,知道了我们从此就是白衣天使的预备队员,知道了什么是白衣天使的职责。
当时我心里默默地想,今后一定要做一名南丁格尔式的好护士。救死扶伤。决不愧对白衣天使的称号。现在这样说,好像有点儿像豪言壮语。但那天我真的是这么想的。这可能也是一种青春的单纯吧。
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平时我们一些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在说盼望早一些毕业、早一些开始进医院工作的话,我们的心情都是很迫切的,那种迫切之中也加入了特别多的好奇。
毕业前夕,我们八个比较好的姐妹每人拿出一个月的助学金,当时我们每月的助学金是十六元五角,凑在一起去崇文门附近的新侨餐厅聚会了一次。聚会上我们当中最大的女孩提议每人说一下今后的打算,我记得几乎每个人都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今后要做一名好护士。吃完饭我们一起走到天坛公园。分手的时候,八双手握在了一起,互相祝福,发誓今后无论分配到哪里,都不要忘记我们几个人是光荣的白衣天使。
就是这一天之后,我们中的几个人再没有见过面。后来从其他同学那里听说,我是八个人中最后一个离开临床的。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真是太天真了。
我们那一届毕业生在参加分配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能去的最大一所医院也不过是一个区级的中型医院,有些人干脆就分配到了那种被居民区里的老人们称为“小医院儿”的地方。我想我是非常幸运的,刚好被分配到这所“最大”的医院。
报到那天我穿了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想像着能够走进一座高高的大楼,窗明几净,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他们忙碌地工作着,为病人解除着痛苦,我也将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当我走到我要工作的医院时,怎么说呢?说是惊呆了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这家医院在一片周围的建筑物都已经被拆除了的平房里,孤零零的,完全不是我想像之中和我看到过的那些医院的样子,当时我的心都凉了,这难道就是我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的地方吗?
第二天,我被分配到妇产科工作。一位60多岁、满脸“五线谱”的老头儿领着我到了临时租的一幢小楼里。后来才知道,那个满脸“五线谱”的老头儿是妇产科主任,而且是京城有名的妇产科专家。如果说报到时心已经凉了,那么这个时候想到今后在这个小楼里要工作一辈子。而且让这个“五线谱”来领导我,那种感觉真的就是彻底绝望了。
听老护士们讲,能够被分配到妇产科的护士不是因为漂亮,也一定是有几分“模样”。因为婴儿出生时第一眼如果看到一个好看的人,今后他(她)就会出落得很漂亮。现在想起来她们说的也许是对的,如果没有漂亮的助产士,也许就没有现在都市里那么多的美女吧!我虽然算不上漂亮,至少还算是那种有点“模样”的女孩子吧。
妇产科的工作对于我们这些几乎没有感情经历,更没有婚姻经历的女孩来说是很新奇的。尽管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妇产科的知识。
刚来妇产科时,老护士长就给我们讲,妇产科的工作在护士这个职业中是特殊的,它不仅仅是救死扶伤,还要把新的生命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一个产妇真正生产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这个过程对于一个产妇来说是漫长的。她要经受特别大的痛苦,我真切地记得,护士长说:“你要让她想想英雄人物刘胡兰什么的。”我当时很不理解,几乎是大叫了起来:“太没文化了。刘胡兰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和敌人进行斗争,而她们是为了生孩子。怎么比呀?!”当时护士长是笑的,那种笑容里有一种特别的含义,可能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被我忽略掉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才慢慢体会到,护士长的话的确有道理。
记得第一次我护理的产妇把婴儿从她身体里娩出,看到自己的孩子,听到婴儿第一声啼哭,她激动得忘记了痛苦,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时我感动得几乎哭了,感到世界上只有母亲是最伟大的,是母亲创造了这个世界,是母亲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了。
那时候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护士确实是和这些产妇以及她们的家属同呼吸、共命运的,为什么呢?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明白。当那些年轻的父母因为有了爱情的结晶、因为创造了生命而欢喜的时候。我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儿也正为迎来了新生命而欢呼!我们甚至幼稚地希望这样的生产过程越多越好.经我们的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越多越好。因为这就是我们从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盼望能早日实现的工作的价值。
我们的工作很辛苦,要经常上夜班。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能上12个夜班。我那时年轻,从没熬过夜,由一个参加工作早一点儿的护士带我上夜班。我叫她田老师。有一次半夜我睡得正香,来了一个病人,田老师让我帮忙处理一下。我猛地从床上爬起来,跑出休息室时,正撞在休息室门口的柜子上,当时眼前一黑,摔在地上,刚好让病人家属看到了。从地上爬起来时。我在心里想,这个家属真自私,也不扶我一下。过后,田老师说:“其实人家也不知道你已经上了三天夜班了。要是我也会装着没看见,不会去扶你,别人都认为小护士特清高,怕你不好意
思。”这样的一件小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同处境的人有时候确实是很难互相达成理解或者说谅解的,原因特别简单——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我们就是这样经常一连上三四个夜班。有时上晕了,想不起来这天是星期几。对我们来说排班表就是比日历还权威的日历。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边工作,边上大专。那时病人很多,护士人少。护士长常说这叫“一个萝卜一个坑”,谁都不能请假。我们为了上学,有时把特别少的白班都换成了夜班。只是为了不耽误白天的课程。经常是白天去上课,晚上值夜班。护士中很少有胖的,都很苗条。一是因为工作量大,二是因为生活不规律。每次夜班是下午五点接班,所以很少在家吃晚饭,我们吃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以至于我现在刚离开临床不久,就发福成了一个大胖子。
我是护士中“命”不好的一个,十年的护士生涯,竟然有六个除夕是在班上度过的。
24岁那年的除夕,又赶上我上夜班。值班的是三名护士和两名医生。当时我们约好各自从家里带一点吃的东西,安排好病人,我们也来个大会餐。可是刚一接班,就接到急诊室的电话,说一个产妇由于急产把胎儿生在家里,脐带虽然断了,胎盘还留在官腔里,出血很多,产妇的生命危在旦夕,让我们做好抢救准备。病人一到,我们马上投入了抢救。此时的病人已经出现缺血休克,血压已降到零。医生马上刷手、上手术台。我们有的测血压、有的打点滴、有的处理婴儿脐带。我当时几乎是跑着完成了配血——取血——输血这一系列工作的。当产妇的血压升到正常水平,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又一个春天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了。
后来因为这件事我们受到院里的表扬,让大家向我们学习。坦率地讲,当时我们几个人也许谁也没有想到任何豪言壮语,谁也没有想到南丁格尔,谁也没有想到现在的荣誉。但是我们都在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是良心不允许我们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时我才理解了老护士长的话:“我们的工作多一半是凭良心来做的。”
也许只有处在我们这样一个环境里,看着生命随时可能诞生。也随时可能终止的这样一个特别的环境。才能很深刻地体会到生命本身的脆弱和坚强。才能明白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和维护的。
就在我离开这家医院的前一年夏天,我们医院正准备创“爱婴医院”,要撤掉婴儿室,实行母婴同室,提倡母乳喂养。
那年的夏天特别热,许多产妇受家里老人的影响,认为坐月子不能受风。产妇和婴儿在一个病室既不让开窗也不让开空调。无论是白天黑夜,我们每护理一个病人或婴儿就会大汗淋漓,我们要给她们讲产后的注意事项,又要教她们怎样合理喂养婴儿。
有一天我终于熬完了一个夜班,进行床头交班时,发现我刚才还护理过的那个产妇已经不见了。只有出生才两天的女婴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这个产妇的不辞而别使我们很难过。我们按照她住院时留下的工作单位和地址去找都没能找到她。我们既怨恨这个产妇,又心疼这个孩子。我们给小女孩儿起了个名字叫“怜儿”。
从此我们这些护士成了“怜儿”的母亲。而当时我们中有很多人还未曾做母亲。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有的从家里带来了奶粉、鸡蛋,有的从家里带来了小衣服和玩具。不管白班和夜班交班时总要把“怜儿”的情况写上。在这里“怜儿”是幸福的。谁一有空儿就会把“怜儿”抱起来逗一会儿,慢慢地“怜儿”会笑了。每当“怜儿”向我笑时,我的心里酸酸的。
在“怜儿”七个月时,院里决定把她送到儿童福利院。那天是我抱着“怜儿”去的儿童福利院。从我们医院走时,我们大家都哭了,都在心里默默地为“怜儿”祝福着。
在儿童福利院办完手续,就要离开时,我又忍不住哭了。和我一起去的保卫科长安慰我说:“怜儿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将来。”后来想起这件事,我觉得他安慰我的同时,也是在安慰着自己。
“怜儿”是我的一个遗憾。也是我的一个牵挂,那种牵挂很难用语言表达。可能我骨子里是一个很悲观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经历过孕育生命的过程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格外脆弱。所以我总是在一些时候。冲动地想再到那个儿童福利院去。哪怕就是在门口站上一会儿,看看会不会有一个我曾经认识的小女孩儿走出来,我想知道她生活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我反反复复地回想送走这个被我们喂养过的孩子时的情景。那时是春天,那年的春天特别冷。
那个春天过去之后,我离开了医院,不再是护士了。没有了“怜儿”也没有了曾经寄托过我的无数梦想的这个职业的时候,我的儿子已经会一边蹒跚地走着,一边大声叫“妈妈”了。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医院早已盖起了几座大楼,我也早已经不是护士了。但是作为一个职业,尤其是从事了十几年的职业,给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留下了许多与它有关的习惯。每当我走过曾经工作过的医院时,看到那熟悉的大楼都格外亲切。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梦想,在那里我听到了多少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也使我理解了生命的宝贵。
我想我是从做护士的时候开始逐渐明白对人的生命的尊重究竟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作为一种馈赠的,而医生与护士这样的救死扶伤的职业,馈赠给人们的是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也许这就是我一生都会为之感到自豪的、无上的光荣。虽然我只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护士。
每年的护士节,对我来说都有一种特别的意义。那种百感交集可能是没有从事过这个职业的人无法理解的,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和生生死死纠缠在一起。都刻骨铭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人们都说:“医生是人类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降落人间,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付出代价,是多么的伟大啊!所以我不能胸无理想枉活一世的回报祖国,应该也为祖国做出几分伟大的贡献——怎样才能做一位真正的医生呢?
就像老师说的我国的八大豪杰的医生,他们不顾一切,为了他人,而且以身殉职。时而我感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时而我感到他们那种强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时而我感到,我们也应该为祖国做出一份伟大的贡献.....我的心里冲刺着。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泪水,但是我的心里还不停的读者那句话。嘴里不停地唠叨着”这样才能做一位真正的医生。
现在,中国变得富强了,但是就混乱了起来,有些开药店的人,虽然药贵了点,但是人们吃了他的药,不但不起作用,而且更加严重了,使人们叫苦不迭,更让人可怕的是,药店里还藏了一些有毒的药品,给人们带来了灭亡。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希望:“我能做一名医生”
如果我是医生的话,我一定要做一位反对黑暗,迎来光明,的回报祖国,让世界变得永远充满美好,只有坚强,勇敢,不怕牺牲的人,才是一位真正的医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由于在青川县卫生重建工作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任丽青获得了由浙江对口支援青川卫生工作指挥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本报讯 今天是白衣天使们的节日,海盐县西塘地区医院的护士长汪雪芬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像是一张便利贴,哪儿有需要就往哪儿贴;要把自己当成一块厚厚的海绵,吸收各种知识,然后成为一名完美的白衣天使”昨天下午,汪雪芬和其他9名与她同样美丽的白衣天使被授予县“十佳护士”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优秀的护士中间,有人刚开始时抱着“绝不会干护士这工作”的想法,机缘巧合地偏偏成了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然后一干就是24年;也有人曾经因为无法“坦然”面对生死而一度想要放弃护士的职业……每个人都有关于她们岗位的感人故事,而相同的是,在她们心里都有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这样的信念
来自沈荡医院的任丽青是海盐唯一一名曾赴川援助灾区重建的护士去年12月24日,任丽青顾不上家中生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毅然踏上了奔赴青川的征程在青川的时候,父亲因肝病再次住进了医院,不能陪伴在旁的任丽青深感内疚,连母亲都怪她“绝情”,儿子也因为生气而不愿接她的电话可是,任丽青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在援川的3个月里,任丽青很为当地医护技术低下而发愁,于是,她便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从基本的知识到各种仪器的使用,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当地的医护人员
“护士节是我们的节日,更是我们为大家提供更好服务的日子”县护理学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护士节当天,还是平常的一些日子,他们都会经常性地开展服务进社区等公益活动,为市民举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免费为大家量血压,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健康咨询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2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10年爱心胜亲人,10年恩情重如山。一次偶然,演绎了护士詹凤林与一个贫困家庭之间的感人故事。
故事还得从1994年的夏天说起。那天,济南军区15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詹凤林接完班,开始逐个给病人量体温。这时,一个男孩的哭泣声引起了她的注意。
顺着哭声,詹凤林来到了3病室门前。隔着玻璃窗,她看见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正拽着一位农村妇女的衣角,哭闹着要吃蛋糕。
“等奶奶病好,妈妈就给你买蛋糕。”男孩的母亲说。听到这些,詹凤林心里有种难言的滋味。第二天一大早,她给男孩买了些蛋糕,和他的母亲聊了起来。
原来,小男孩的母亲名叫王金花,是陪她婆婆来住院的。一年前,王金花的丈夫死于车祸,剩下她和儿子、年迈多病的婆婆相依为命。老的老,小的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为了生计,王金花每天除了照料躺在病床上的婆婆外,还得到大街小巷拾破烂。这个时候,詹凤林就抽空帮她照料老人。
一次,老人拉了一床大便。詹凤林顾不得难闻的臭味,翻开被子,用温水一遍遍为老人擦洗身子。那认真的样子,就像是女儿对待亲生母亲一样。
王金花没有钱给婆婆买补品,詹凤林就不声不响跑到街上买些水果;每到周末,詹凤林还回到家里炖上一锅鸡汤送到老人的病床前。
然而,老人出院不久,厄运又降临到王金花的头上。
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背着一麻袋破烂的王金花被一辆卡车撞倒,肇事司机乘机逃跑。
幸亏一个好心人把王金花送到附近医院。
詹凤林得知后,立即赶到这家医院。王金花的双腿被撞成严重粉碎性骨折,手术需要家人签字,可她唯一的亲人——儿子大鹏还在学校读书。为了尽快手术,詹凤林二话没说,代替亲属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还掏出自己积攒用来买家电的1万块钱,为王金花交了住院押金。
因失血过多,王金花昏迷了6天6夜。在那些日子里,詹凤林每天下班后都在她的身边守护。第7天,从昏迷中醒来的王金花,看看身上缠着的绷带,知道自己伤情严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治疗时,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天,她对詹凤林说:“大姐,给我一瓶安眠药吧?”
“要那么多干吗?”
“我……我经常失眠。”王金花支支吾吾的。
詹凤林立马警觉起来并拒绝提供安眠药。同时,为了安慰和照顾王金华,每逢休息,詹凤林就去医院守护。
渐渐地,王金花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没有了妈妈照料,儿子大鹏开始旷课、逃学,有时还和同学打架。
詹凤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来,她把大鹏领回自己的家,给他烧热水洗澡,做红烧肉、鸡蛋面吃,还给他添置了一身新衣服。
“孩子,以后就把这儿当作你的家吧。”詹凤林深情地说。大鹏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一头扑到她的怀里,喊了声“妈妈——”
一天深夜,詹凤林下夜班后回到家里,听到大鹏在床上不停地呻吟。她撩开被子一摸,大鹏浑身发烫。有着多年护理经验的她顿感不妙,立即抱起大鹏就往医院急诊室跑。
大鹏患的是急性肺炎。医生告诉詹凤林,若再耽误,孩子就有生命危险。
打那以后,詹凤林一直把大鹏当作自己的亲生独生子待,关心他的学业,资助他学习费用。10年过去了,如今的大鹏已经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生了,他的志向就是要当一名詹妈妈那样的有爱心的医务人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尹静华,神经内二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她对自己的职业始终充满了热情,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勤奋的态度。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奉献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感受最深的就是她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更扎实,更好的指导实践,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孜孜不倦。每一个她护理过的病人都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病人的真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谆谆教导,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她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从细节中体贴和关心病人,她就是这样一位辛勤的天使,她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美好的心灵,精湛的技术呵护着每一位患者,为病人及家属带来了希望,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的美丽诗篇。
和其她的护理工作者一样,尹静华是爱的使者。她用爱的力量照亮病人的心灵,给他们希望,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勾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她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诠释自身的价值。她用最无私的爱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对于她来说,患者的满意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为了病人的康复,她甘做一片绿叶,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闪出自己的光芒。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李晓红热爱生命的事:
李晓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在非典期间,她为了抢救病人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7岁。叶欣生前曾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授予的第39届南丁格尔奖,这是目前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此外她还曾获“人民健康好卫士”的称号。
在非典流行期间,她一直工作在最前线,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每当急诊科有患者前来就诊时,叶欣护士长总是抢在前面,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沾边,以减少她们被传染的机会。她总是说:“你们还年轻,这危险!”
非典在广州地区流行,叶欣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没有退缩,而是周密筹划,冷静布置。然而,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即使有再好的抵抗力,坚持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无法抵挡病魔的侵袭,叶欣也未能幸免。2003年3月25日凌晨1点30分,叶欣阿姨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在这次人类与病魔的抗争中,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挺身而出,舍己为人。我深有感受。
我大伯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新年这几天,我几乎没见过他的身影。我知道,他每天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每天穿着白色战甲与死神抗争。有一天,大伯在凌晨两三点回到了家里,大妈起来给他做饭吃,我被惊醒,下去上个厕所。
“这几天,是春节哎,你能不能陪一下家人,”大妈炒着菜,有些不满地说道,“我知道这个病情很严重,但是你能不能不要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记得抽空回来看看,孩子想你。”
大伯看了看她,若有所思一番后,说道:“那些患者的家属,同样也需要我的陪伴。”大妈于是不再说什么。
大伯看见我,示意我过去,他拿出一包口罩,递给我:“这个给你爸爸,里边只有二十个口罩,节约着用,应该能用到疫情好转。”我接过口罩,望着大伯。灯光下,他脸上的皱纹愈加明显,深邃的眼睛深处有一层说不出来的感情色彩。
我谢过大伯。大伯会心地笑了,又对我叮嘱到:“记得,你就待在家就好了,千万不要出门。好了,快去睡觉吧。”我点了点头,捧着口罩,心房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清晨六点,大伯就赶去医院了。他出发后,大妈说:“这个人啊,叫别人不要出门,自己却一点都不消停。”我心头一怔,是啊,这难道不就是一个伟大的人吗?叮嘱着别人,生怕别人感染,自己却奋战在最危险的抗疫前线,多么无私。
因为病毒的肆虐,2020年的新年,是近几年最不幸的一个新年。但是因为有像大伯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2020年的新年,相信我们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白衣天使背伤员奔跑五小时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离震中汶川只隔着一座大山,地震发生时,红白镇水泥矿山厂蔡海英一家人正在吃午饭。丈夫坐在对面,她怀抱着不到4岁的儿子。
突然,大地筛糠般抖起来。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房就轰然倒塌,蔡海英两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5月14日下午,刚刚完成18个小时长途奔袭、凌晨2时才到达什邡市洛水镇的广州军区医疗队队员,马不停蹄徒步17公里赶到红白镇。下午2时,刚处理完先头部队抢救出来的伤员,医疗队员就投入了挖掘废墟救人的行动。
不知过了多久,埋在废墟中的蔡海英似乎听到瓦砾外面的人声。身边的丈夫一动不动,她使出最后的力气呼救,但声音小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太清楚。她不知道,此时离地震发生已超过了48小时。
“快听,里面好像有人呼救!”细心的护士听到了蔡海英的喊声,大家立即围拢过来集中力量攻关。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队员们一边向废墟中的幸存者喊话,一边用平时拿手术刀、注射器的手艰难挖掘。一点一点,终于看到了大人的头;一点一点,终于把大人怀中的小孩从废墟中抱了出来。
15时30分,队员们终于把蔡海英也救了出来。
大人小孩生命体征正常,均没有生命危险。但蔡海英伤势严重,左小腿严重骨折,并已感染,时间拖久了会危及生命。
队员们来不及享受救人成功的喜悦,背起蔡海英就往山下跑。经过5个小时的奔走,蔡海英终于被送上了早已等候在山脚下公路边的救护车。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1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雪天,有这么一个故事
冬天来了,雪花如鹅毛般飘飞。
清晨,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觉到很冷。
前天,市里下令: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里所张贴的种种广告单、宣传单等等,统统都要清除干净。由于这个原因,市里所有的清洁工都出动,开始全面清洁这个本来就很美丽的城市。
我看着满天大雪飞舞着,看着一帮清洁工忙碌着。
无意间,我发现对面的一堵光滑的墙上贴了几张宣传单之类的纸,一位年老的女清洁工正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撕着那些纸。看来,那些纸很难撕尽,那位女清洁工用沾过水的刷子在那些纸上刷了刷,然后再用手细心地撕。
我想,她的手肯定是冰凉的,但她不怕冷,她的心里有火。
她很认真,连续清除了好几张纸。
她又走到另一张跟前。
但是,我看到,她的右手举起来,这只手却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又见她身子往墙面靠近了些。接着,我又看见她微微地摇了摇头。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我奇怪。
只见她专心看了一会儿,便缓缓离开了那张纸,没有清除它。
为什么不清除它?她忘了市里的规定吗?一串串的疑问在我脑中浮起。
那好吧,我倒要过去看个究竟,我想。
我正要起步,却见另一个瘦小的女清洁工走近那张纸。她的举动竟和那个老清洁工一模一样:举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地摇了摇头;专心地看一会儿,缓缓地离开。
我更加疑惑了,下定决心去看看。
过了马路,来到那堵墙前面。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寻人启事。那上面写着:赵洁,女,14岁……
疑窦冰释,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
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57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