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个人事迹
栏目

水渠大王黄大发个人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2 07:35:01 热度:66

水渠大王黄大发个人事迹

水渠大王黄大发个人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当地村民过去的生活状况。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情况,老支书黄大发先后两次带领村民,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上修凿水渠,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经数十年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让团结村在1995年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群众人畜饮水难,还满足了稻田灌溉用水。有了水渠保障后,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天地,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水渠修成后,村民们亲切地称该渠为“大发渠”。虽然大发渠已通水20余年,但是82岁高龄的黄大发一直没有想过要放弃,他时常行走在大发渠上巡渠、护渠,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如同牵挂着自己的子女一般。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他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近一段时间以来,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是贯彻落实关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他不愧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

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脱贫,志拔穷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学习完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___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黄大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自己的行为给了百姓完整的答卷,没有愧对上级领导干部的期许,他牢记了党的宗旨、做到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一位合格的领导干部。黄大发虽没有读过书,虽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可是他却做到了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通过对他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认为黄大发不愧为当代的愚公、他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所作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对党忠诚,对群众热心、负责,有能力、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他是新时期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时代的丰碑。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于党、百姓,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时刻心系人民,凡事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他们的孩子,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人民把他们的孩子交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要让他们放心。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黄大发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作为一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始终保持清清白白的共产党人本色做到不去收费补课,廉洁从教。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黄大发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81岁了他还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要时刻做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准备,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以一颗安贫乐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黄大发是在“两学一做”中的一个先进典型事例,通过对他的事迹的学习,有利于在党员干部中形成“立足岗位做奉献”的浓厚氛围,我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善于学习他的那种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公道正派的克已奉公的清廉品德,自觉践行“两学一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的态度,高昂的精神,饱满的激情,自强不息,自加压力,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忠实履行职责,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拼搏奉献,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教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我县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真正实干的好干部!”

《这位当代“愚公”,在悬崖峭壁上凿出7千米水渠,现实比神话传说更震撼!》,4月19日,来自中国日报网的双语新闻,早早突破10万+的阅读量。网页的下面,好评如潮,点赞无数。

“感动!看得我眼睛都湿润了,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能叫苦吗?”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发凿渠。”

“感动中国就应该是这样普通而伟大的平凡人。”

4月18日起,中国的主流媒体把目光都放到了贵州遵义,聚焦到老共产党员黄大发同志身上,和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生命水渠上。

18日,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为了乡亲,他在峭壁凿出万米“天渠”》;19日,人民日报以《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为题对黄大发事迹进行报道;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为题,作了长达4分50秒的新闻报道。

几天来,国家级的报纸、网站、电视台,都陆续对黄大发老支书的事迹进行各具特色的报道。

“大发渠”的新闻报道在播州区引起强烈反响。全区党员干部和80多万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了向老支书学习、向老支书看齐的热潮。

“党员干部必须装着人民,那才是人民的好干部,才能走到人民的心中,才能把事办到人民的心坎上。”和平(鸭溪)经济开发区的干部鲁迅雷,在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后,由衷地感慨道:黄大发一生只为一道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再学习,再宣传,全区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播州区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当代愚公”黄大发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给村里修成了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这36年的坚持不禁让我想到了两个字,那就是“信念”。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6年,这36年中包含了一个共产党人怎样钢铁般坚硬的“信念”?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初期,围绕第一个专题“坚定执着追理想”查摆问题,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理想信念方面”。在物欲横流的当代,高速运转的现状也让人心甚是浮躁。特别是信息化发展如此之快,上下级信息传递速度快、内容多,让基层工作的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有的人更多的是在应付工作,在工作中缺少思考,更别提“为人民服务了”。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黄大发老支书面临的客观条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内心坚定的“信念”也是他作为党员干部心系群众,主动承担责任的支撑,把这样无形的东西,真的以有形的成果表现出来了,水渠修好了,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大家看到了春暖花开。

对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与黄支书相比好上千倍,想到这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工作忙?有什么理由推卸责任?不要把“信念”挂在嘴上,当你的鞋上沾满了乡间小路的泥土,“信念”就在你踏过的脚印里;当你的脸上挂满了夏日艳阳暴晒的汗水时,“信念”就在你衣领的汗渍中;当群众激动地握着你的双手时,“信念”就在他们淳朴的笑容中。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0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25位用户喜欢。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当地建筑公司曾经重新评估过工程,认为质量过硬,尤其是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支持,简直不可想象,堪称工程“奇观”。但就是这样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善于团结群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黄大发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做到说服不压服、讲理不武断、换位思考不居高临下。修渠放炮炸山时,落石砸坏了村民房顶,有人喊着拉他跳崖,他没有发火,很快说服村民平静情绪,并于当晚亲自到农户家诚恳地进行补偿。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遇到了许多阻力,他要求身边干部“做事要大气,不要气大”,挨家挨户宣讲修渠的道理,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了心结。大家心里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黄大发45年的村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开好“院坝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好“院坝会”则是贯彻群众路线、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的有效途径。黄大发常说,有事要开“院坝会”,没有“院坝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从不搞一言堂,遇事召开群众会,同坐一根板凳、共商一件事情,组织动员大家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修渠缺资金,会上他一句“想吃白米饭,大家一起干”,说到了乡亲们心坎上,大家二话不说,立马把自家的鸡蛋、黄豆、蜂糖拿到集市去卖了换钱,当天晚上就凑齐了救命钱。看着一堆皱皱巴巴的钞票,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作保证,拿命来换水!”

活到老学到老。1971年,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宣告失败。面对乡亲们的绝望与埋怨,黄大发冷静总结了症结所在,“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1989年,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半文盲的他用了三年时间,从零起步、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水利专家。除了自己学,他还带领大家学,并且号召集资修建学校,宣传“娃娃有前途,必须要读书”的道理。现在,许多村民讲起水利建设头头是道,变成了“赤脚专家”。村里还走出了30多位大学生,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文化村。

党员干部要带好头。黄大发认为,有困难党员干部要先上。秉承这样的信念,他始终把百姓装在心中、把责任举过头顶,面对艰险打头阵、遇到难题自己扛。看着离地300米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心惊肉跳不敢动工,“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专业施工人员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腰里栓一条绳子就翻了过去,完成了测量工作。在老支书的感召下,小伙子们也纷纷把绳子系在腰上,开始了飞檐走壁的施工任务。采访时,记者问他当初是否紧张,黄大发很淡然地笑着说:“如果我怕了,大家就怕了;我都不怕,大家有什么可怕的呢?”

坚持就是胜利。开弓没有回头箭,脱贫攻坚无退路。对于摆脱草王坝村贫困的命运,黄大发有着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他三十六年一件事,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他一辈子一个目标,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怀着这最初的承诺,24岁的黄大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崖。几十年过去了,黄大发和草王坝人用双手凿出了奇迹。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10万株蜜桔、李子已经开始有收益,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今年年底,全村将会胜利完成出列贫困村的历史进程。那些修渠往事,记载着这位“年份英雄”的足迹,像陈年老酒那样历久弥香。

公私要分明。“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坚信,只要干部不搞特殊化,不谋一分私利,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常把“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挂在嘴边。筑渠需要的水泥,他每次都亲自运回来。有一天赶夜路遇到了暴雨,运水泥的车陷入泥潭,他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像看护自家娃娃一样看护着公家的水泥。家里的灶台破了,老伴想要一碗水泥补补,被他坚决拒绝,“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贪”。多年来,全村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把修渠集资的钱交他手上,都说“放一百个心,黄老支书一毛钱也不会给自己花”。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黄大发同志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上,千千万万位黄大发,正在自觉运用这永不过时的“黄大发工作法”,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发家渠”, 用行动争做脱贫攻坚的先锋军,让实干凝聚贫困群众的信心决心,拿作风把牢集体奔小康的方向盘,把不忘初心的承诺镌刻在辽阔的大地上,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黄大发优秀事迹心得感想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黄大发带着数百个村民,用36年时间用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当地人管它叫“大发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黄大发暗下决心。

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黄大发说,这么长时间的持续施工、拧成一股绳的关键是“党员带起头,大家一起干”。

2015年,遵义有关领导了解到,这位80岁的老支书有个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于是决定满足他这个心愿。到了贵阳,老支书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去逛逛,也没有要求去商场转转,而是提出去贵州省委看看。站在省委大门口注视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石碑,一言不发地站立着……就这样,默默站立了10多分钟,黄大发回身对陪同人员说: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

陪同人员问:到别处看看吧?黄大发把头一摇:“党组织信任我,把草王坝村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合格党员的标尺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合格形象,汇聚成蓬勃迸发的向上力量。看了黄大发的事迹,我深受感动,泪水迷蒙了双眼。我为我们贵州有一个黄大发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作为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诱惑来临时守住底线,艰难困苦中坚韧不弃,危急关头下冲锋在前,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向党组织交上合格答卷。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盘古开天辟地,燧人钻木取火,神农遍尝百草;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哪怕宇宙一片混沌,也要辟出高天厚土;哪怕天地冰冻凄凉,也要钻出星星之火;哪怕荒野满是荆棘,也要找出活命之花。生命陨落,灭不掉却焕发起精卫矢志不渝的恒心;洪水滔天,摧不垮却彰显了大禹那治水利民的担当;绝壁门,挡不住却激发起愚公那挖山不止的毅力。 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精神。

一代楷模黄大发少年时期即失去父母,面临生存的危机;助他活命的乡亲们跟他一样,长期面临无水、无电、无路的生存困境。23岁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的黄大发立誓为村民引水、修路、通电,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绝壁凿渠的大任。36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握锄头,抡铁锤,砸钢钎,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他带领群众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让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这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和他带领的修渠村民身上再现出的传统的中国精神。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成就一切事业,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上世纪60年代,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十万林州开山者绝壁凿石,挖渠引水,开出一条“红旗渠”。偏僻的遵义县平正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也要共同开建“红旗大沟”。良好的氛围,上级的支持,可算是难得的“天时”了。然而黄大发和他的乡亲们生存的环境,尤其是那三重大山、三道绝壁、三道险崖,却是实打实的“地不利”啊!至于人和,开初还行。然而,由于不懂技术而致修渠失败,一度呈现信心不足、人心不齐的局面。面对失败,面对困难,黄大发没有气馁,没有烦躁,他先让自己“和”起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总结教训、学习技术。准备停当以后,于上世纪90年代再次争取到一个“天时”:获得水渠工程立项!继而再从“人和”上着力:立下誓言,“拿命换渠”,激发群众的信心;奉献在先,冲锋在前,获得群众的信赖;清白勤俭,宽厚诚敬,赢得群众的信任;任劳任怨,不屈不挠,坚定群众的信念。黄大发以自己的真诚、奉献、清廉、勤俭、宽厚、坚韧等精神品格,赢得了人心,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终于创造了绝壁凿渠的奇迹。这是波澜起伏的凿渠历程中闪现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

黄大发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黄大发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黄大发,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学习体会如下:

一是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二是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

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三是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作为一个党员,虽然黄大发“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鉴别干部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好干部”与“坏干部”的“分界线”。

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黄大发为镜子,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治修养;实践党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加强作风修养。这些内容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我们做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指南。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历时36年,老党员黄大发——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报道了80岁的共产党员,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时36年之久,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的动人故事。

黄大发同志始终透着一股奉献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心为民的正气,一心带领群众绝壁引水的事迹让各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引发广泛热议。

织金县龙场镇副镇长李江感慨道:“脚下的力量源于心中的信仰。老党员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地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热忱,用一字一图一锤一钎筑梦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记的工程图就是最美的测绘画卷,为黄大发老支书点赞!”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诚而执着!”中广核电集团党政干部田犁说,我是从贵州出来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乡基层党员干部矢志追梦的感人事迹,心中肃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黄大发老支书苦干、实干、巧干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一定能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铸在行动中,他把理想实践在作为里,大气凛然、大公无私,心中始终惦记着老百姓。”百里杜鹃管委会元岩村驻村干部孙健说,身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将牢记黄老支书忠诚于信仰、服务于人民的精气神,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书是什么样的心情!”遵义市赤水市桂圆林村65岁的退休老支书肖义武动情地说,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浑身充满力量。退休后这些年,我一直在红军四渡赤水一渡渡口义务为各界人士讲解当年的红军故事,“大发渠”精神与红军敢于牺牲、奉献自我的长征精神一脉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黄大发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___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黄大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以自己的行为给了百姓完整的答卷,没有愧对上级领导干部的期许,他牢记了党的宗旨、做到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一位合格的领导干部。黄大发虽没有读过书,虽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可是他却做到了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通过对他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认为黄大发不愧为当代的愚公、他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所作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对党忠诚,对群众热心、负责,有能力、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他是新时期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时代的丰碑。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于党、百姓,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时刻心系人民,凡事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他们的孩子,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人民把他们的孩子交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要让他们放心。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黄大发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作为一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始终保持清清白白的共产党人本色做到不去收费补课,廉洁从教。

学习黄大发,我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黄大发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81岁了他还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要时刻做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准备,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以一颗安贫乐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黄大发是在“两学一做”中的一个先进典型事例,通过对他的事迹的学习,有利于在党员干部中形成“立足岗位做奉献”的浓厚氛围,我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善于学习他的那种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公道正派的克已奉公的清廉品德,自觉践行“两学一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的态度,高昂的精神,饱满的激情,自强不息,自加压力,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忠实履行职责,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拼搏奉献,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教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我县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愚公黄大发个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干部要大气,不要气大。”

“生活就像这水,是先苦后甜。”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记得入党时说的话。我还能为群众做一点事,一定不辜负党,不辜负人民。”

学习了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大山里的老愚公”的先进事迹,我久久不能忘记他的这些话,更被他的精神感动。黄大发作为ー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始终严于律己、克己参公,保持了共产党人清康自守的政治本色,在为农服务中初立严道、负责、务实的作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学黄大发精神,就是要秉持爱农亲农的真孝情怀。要以黄大发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把为基层群众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学黄大发精神,就是要探寻为农服务的有效路径。“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民富”,是黄大发为农服务最为生动的诠释。他始终坚持服务农民随喊随到、风雨无阻,和当地千部群众一块苦道干,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探索了贫困地区实现富民强村的有效路径。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学习黄大发立足实际、勤于求索的精神,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和农民结成对子、打成一片,为农民找路子,与农民群众一起谋划和找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路径,真正把纸上功夫写在广袤田野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乡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过上好日子。

黄大发优秀事迹心得感想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奇迹。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摆在那里,如果总是想着绕着走,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只能说明毅力不够强大。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把困难征服、跨过困难这道坎。很多时候,能不能跨过困难这道坎,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当了村支书,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没有好的水渠,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艰苦。农民以种田为生,解决好摆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难这个“拦路虎”,农民才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在山区修水渠,尽管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劳。修渠的过程中,老支书还承受了亲人离世带来的伤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条心,终于修成了水渠,庄稼灌溉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黄大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村民继续通路、通电,朝着更好的日子迈进。

和大山较劲,黄大发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胶鞋已经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活的写照。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了,少数年轻人不肯自力更生,毕业了还在啃老,这是不妥当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阅读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当代愚公”黄大发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连日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的事迹相继在各大媒体报道。老党员黄大发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新时期共产党员标注了最鲜明的时代符号。党员干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应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传承共产党人优秀基因,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奋斗。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观看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启示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水是我的命,沟就是我的子女!”遵义老支书黄大发36年“拿命修渠”,激励年轻村民返乡创业。近日,82岁的老人黄大发的事迹引发舆论广泛好评和称赞。作为曾经中国最最底层的干部,一个最最普通的农村党员,黄大发相比很多党员干部,其实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没学历、没资历、没背景、没官位,黄大发的“走红”,其实昭示了广大群众对好干部的呼唤。

作为一个党员,虽然黄大发“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鉴别干部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好干部”与“坏干部”的“分界线”。各级各部门要大力选拔那些政治坚定、忠党爱民的干部, 大力选拔以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严格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党性不纯、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坚决不让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钻营者占到便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黄大发为镜子,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郑培民同志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可见,做官必须先学会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良知、失去人格,忘了本份。党员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治修养;实践党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加强作风修养。这些内容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我们做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指南。

基层干部典型人物事迹黄大发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学习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水渠大王黄大发个人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