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为大力弘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杰出品格,10月17日,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组织院内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南仁东的先进事迹。会议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勇军主持。
会上,大家观看了南仁东事迹纪录片,了解了南仁东的卓越贡献和感人事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团队科研人员也来到会议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与南仁东共事的经历与感受。
随后,与会青年科研人员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中科院青促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表示,南仁东的事迹令人触动很深。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学习南老“一生只做一件事”、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的精神,将眼光再放高一点,胸怀再放大一些,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研究员侯娅丽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科院组织青年人才学习南仁东的先进事迹,意义重大。南老的事迹告诉大家,科技工作者也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敢想敢干的魄力,并全身心投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黎耕说,南仁东的事迹对青年人特别有启发。他让大家去思考,做科研不仅仅是为了发论文、拿项目,更是为了实现科学的理想,内心的富足远比外在的东西重要得多。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载人航天EMC实验室工程师李丹认为,南仁东虽然过早离开了大家,但他用22年做好了一件事,他的生命其实是非常充实的,年轻人也要像南老一样潜心致研,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随时站出来勇担重任。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南仁东为FAST的成功建成呕心沥血,为我国天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的精神品格值得所有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南仁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忘我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铭记于心,在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作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选自其他网友----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天眼”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20多年矢志追求、呕心沥血,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他,使他点点滴滴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他,养成他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一诺干金、善良勤劳的优秀品格;是无数科技泰斗教育和影响了他,给予他渊博的学识,铸就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南仁东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这一代人所走过的科学道路,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这就是中国式的科学家。他们的人生,伴随着我们共和国历史的艰辛历程一路走来。他们不是穿西服打领带的科学家,他们穿着工装,手上有老茧,是在风风雨雨中趟过来的科学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由此决定他们的志向、他们精神的高度和面貌。他们怀着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同时支撑着他们生命的还有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高度责任感。南仁东少年努力读书,青年刻苦钻研的时光,而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进入壮年,南仁东将全部余生献给了“天眼”事业。南仁东的一桩桩鲜明事迹,有力诠释了什么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南仁东故去了,但南仁东的故事将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继往开来,去创造自己的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生。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代这样,出现了文明,就是他有一种对未知探索的精神。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为全人类的未来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最可敬!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2017年9月15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岁。他把生命的最后22年,全部献给天眼FAST的设计与建造。这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文望远镜,工作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天眼”。这只“天眼”是一个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电磁信号的单口射电望远镜。人类利用它可以观测到脉冲星、黑洞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有望深入地探索宇宙的起源。
“天眼”的建造,是南仁东先生作为一名天文学家的梦想。他梦想着可以通过这个世界上口径最大、最灵敏的设备在宇宙探索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这也意味着将在数学界、物理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都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天眼”设计之初,就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但是南仁东先生却力排干扰,用22年造就了这一奇迹。选址期间,南仁东率领团队用脚丈量了“天眼”所在地周围所有的候选山头,只为找到最合适的落址;建造期间,南仁东带领团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承受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在这不平凡的22年里,在山里、在工地上、在往返各个城市的旅途中,南仁东先生曾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可所有的困难都不曾让南先生退缩,一如他的学生所说,如果再重来一次,南先生仍然会将生命的最后20余年献给“天眼”的建造。
探索宇宙的奥秘,是南仁东先生的梦想,而建造属于中国的“天眼”是走上这条道路踏出的重要一步。南先生建造的不止是一个设备,而是建造了他的梦想,一个造福于全人类的梦想。而所有“天眼”的可能突破,南先生看不到了,他也没有机会利用这个用尽他毕生所学和毕生心血所建成的“天眼”来探索他梦中的宇宙,他甚至没来得及看一眼“天眼”落成的启用仪式,就带着对它的无限期许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看到南先生对天眼的定义是:“为下一代天文学家准备的观测设备”,我不禁感慨万千,这是一种怎样的虚怀若谷、甘于奉献的精神。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在南仁东先生的带领下,让“天眼”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他不是院士,也没有获得过大的奖项,却因为一个梦想,用他生命最后宝贵的22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他追求严谨,他淡泊名利,他坚毅执着,他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岁,他主持建设的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小编盘点了南仁东事迹心得体会2篇,欢迎网友们参考。
2017年10月11日,中国科协、中科院举办了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会,我作为大气所的青年科研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内,南仁东老师的五位同事分别讲述了他事业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这点滴中折射出南仁东老师的伟大人格。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灵魂的洗礼,我深深地被南老师崇高的爱国情怀、执着的科学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震撼了。他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中国的“天眼”,让祖国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
南仁东老师有句名言:“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正是因为胸怀祖国,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南仁东老师才能在八十年代义无反顾地放弃享受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天文事业。作为FAST工程的发起人和奠基人,自1994年起,南仁东老师花了12年的时间挑选望远镜台址,走遍了贵州大山深处的300多个候选地,爬山涉水,踏足了无数荒野、遭遇了多少险情,终于选定最理想的台址,踏出了FAST工程建设关键性的一步。作为FAS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奋斗在工作一线,事无巨细,所有的工程环节他都亲自指导,精益求精,带头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为工程的顺利落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建造这样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南仁东老师琢磨了大半辈子,奉献了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梦想并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是甘愿做奠基石。他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激励着年轻一代。
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持续努力下,我国的科技实力在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许多领域,我们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与南仁东老师归国时相比,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和变化,但还是需要南老师等前辈们这样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新时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做到刻苦钻研、潜心研究、以振兴国家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扎扎实实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低层探测党支部陶益凡供稿)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自从在微信中看到南仁东先生的感人事迹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因为他代表了我们身边既平凡又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子,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构成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点点滴滴,正式千千万万个科技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拼搏,我们国家在多个领域才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此,我对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为身在中国科学院感到自豪。
我也有幸参观过FAST系统,也听过有关它的介绍,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这个超级大科学工程非常精细、异常复杂,无论是从选址还是到开工建设,都历经很多年,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许多世界级的科学难题,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相关制造业高速升级发展为之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科学价值至少能够让我国在射电天文领域领先其他国家20年。南仁东先生正是这一超级大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克服的困难和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听了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对他的介绍,让我对南仁东先生更加敬佩。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的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从事科研工作,但如何更好的为科技人员做好服务,做好科研保障成为了我的主要工作。每当听到像南仁东先生这样催人奋进的感人事迹,我心中都会为之点赞,敬佩之余更要好好的向他们学习。我完全支持中国科学院的倡议,认真学习南仁东先生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的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的真诚质朴、精益求精的接触品格。
对我们一名普通的科技管理工作者来说,能够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就是不断为我院创新驱动发展做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虽然南仁东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无论是他留给我们的FAST系统还是他的光辉精神都将成为我们最大的财富,愿“中国天眼”在天文领域不断有新的发现,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新的贡献!
5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