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个人事迹
栏目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3 11:05:01 热度:90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的事迹不断激励着后人。刘胡兰纪念馆原副馆长陈湘平告诉记者,从1957年纪念馆建成以来,共接待国内参观者1300多万人次,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4000余人次。近年来,除了单位组织的团队外,自发来参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纪念馆就接待了散客5万余人次。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97个字,有5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期间,10岁的刘胡兰加入儿童团,1945年底担任村妇救会秘书,1946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牺牲在铡刀之下,年仅15岁。

刘胡兰的事迹经《晋绥日报》和《解放日报》报道后,很快传遍解放区。毛泽东专门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009年9月,刘胡兰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说

“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

1月12日上午,位于文水县胡兰镇的刘胡兰纪念馆内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满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刘胡兰。

“在那个年代,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刘胡兰’的反抗,才得以让中国‘换了人间’。”

“今天跳出书本,来到英雄故里,才真正感觉走近了这位英雄的伟大灵魂,那句豪迈的‘怕死不当共产党’言犹在耳。”

“刘胡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任何艰险的情况下,都要像她那样始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

……

纪念馆内,一张张宝贵的历史照片、一本本真实的文献资料、一件件刘胡兰用过的物品,记录了刘胡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她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一天,是刘胡兰英勇就义74周年。

74年前的那天,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如花一般的年纪里,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毛泽东同志在得知她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自此,刘胡兰这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流芳百世。

在战争中度过了童年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奶奶给她起名“富兰子”,希望她能给贫苦的家庭带来富裕。然而,在苛捐杂税与劳役的压榨下,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刘胡兰的母亲在她4岁的时候生病去世了。

1937年后,八路军经常驻扎在云周西村,学习、训练、做群众工作。

新政策实施后,农民们的负担减轻了,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共产党和抗日政府在云周西村的威望极高。刘胡兰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共产党好”的信念已经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1939年7月,云周西村建立了党小组。从此,云周西村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地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给八路军送军粮、藏干部、送情报。也正因如此,云周西村被敌人称为“小延安”。在这样的环境中,刘胡兰慢慢地长大了。

1940年,继母胡文秀来到了刘家。勤劳善良的胡文秀给她改名、教她识字,深深影响着她,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抗日政府办的冬学。开学那天,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浸透着母女间的深情厚谊。

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环境日益恶化,冬学不久就停办了。胡文秀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她先教给刘胡兰认识的就是“毛泽东”“共产党”“八路军”“打日本”。

1942年,刘胡兰加入了儿童团,并当上了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还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侦察敌情。小小年纪的她,为抗日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残酷的战争环境,塑造了刘胡兰胆大、机警的个性,磨练了她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她像一棵幼松般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10月,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被选为小组长。在这里,她认识了更多的字,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回村后,她担任起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

在对敌斗争的实践中,刘胡兰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帮助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她热爱共产党,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46年6月,在鲜红的党旗下,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这一年,刘胡兰14岁。入党后,她就在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5岁牺牲在铡刀下

1946年秋天,国民党阎锡山军队扫荡平川。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其余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可是,刘胡兰说:“我人熟、地熟,还是让我留下来坚持斗争吧!”从此,刘胡兰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标语、传单、文件秘密送到附近村里的党组织,还配合武工队秘密处死当时为敌人派粮、派款、递送情报的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阎军突袭了云周西村。在严刑拷打下,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叛变,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1947年1月12日拂晓,刘胡兰还没来得及动身转移,就被敌人抓捕。

在山西省档案馆里保存着1951年文水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档案——《残害刘胡兰的凶手张金宝供词》,里面对刘胡兰牺牲的经过有详细的供述:

敌军连长许得胜问:“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

刘胡兰说:“再没有,就我一个。”

随后,敌军当着她的面,用铡刀铡死了6个村干部,铡死一个就问她一句:“你说出共产党员来,就不杀你了!”

刘胡兰说:“我死也没说的。”

敌军又说:“你自白了,给你家里一份地。”

刘胡兰说:“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说完就自己躺在铡刀下。

目睹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村民曾回忆,刑场上,有两个敌军想把刘胡兰拉到铡刀前,刘胡兰一甩胳膊,大步走到铡刀前,看了看刑场外的乡亲们,非常镇定地躺下去,把自己的头伸到了铡刀下。“从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出她有一点害怕。”

这一年,刘胡兰15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刘胡兰牺牲的那个冬天特别冷,不久后的春节,云周西村家家户户都没有贴春联,也没有放鞭炮,乡亲们用无声的悲愤来祭奠牺牲的英雄。

毛泽东为她两次题词

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的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这是毛泽东的亲笔题词。

刘胡兰牺牲后,她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同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正在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

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

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但因战争原因,此稿送达文水县后不慎遗失。

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作出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的决定,同时恳请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重新题词。1957年1月9日,毛泽东为刘胡兰重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手稿于1月11日送达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文水县云周西村。

毛泽东为一个人题写两次同样内容的词,是绝无仅有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其所在乡更名为胡兰乡,1957年1月建立了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6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1954年10月1日,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荣幸地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礼。

已担任刘胡兰村党支部书记、刘胡兰公社党委副书记的胡文秀,被人贴了许多大字报,列举了胡文秀三大“罪状”:胡文秀是刘胡兰的继母,冒充烈士母亲沽名逐利;胡文秀虐待烈士父亲刘景谦;胡文秀是出卖刘胡兰的凶手。

事实如何呢?1921年,胡文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文水燃起抗日烽火,17岁的胡文秀便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

1941年初,胡文秀嫁给了比自己大16岁的刘景谦,成为刘胡兰姐妹的继母。

胡文秀视刘胡兰如亲生女儿,由此母女之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是胡文秀将“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她发自内心把刘胡兰当成自己的女儿。但她还是被说成是出卖刘胡兰的凶手,遭到批斗。

刘景谦这位忠厚老实人,再也无法沉默了。他和女儿刘芳兰一道赶往北京,要找党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反映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解决了问题,胡文秀才获得解放。

出卖了刘胡兰的叛徒也于1963年2月14日,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这个叛徒究竟是谁?

这个叛徒就是云周西村的石五则。石五则原是村农会秘书,过去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来区党委为纯洁组织,撤销了其职务并开除了其党籍。

在刘胡兰等人被捕时,敌人对石五则名为逮捕,实质是在保护。在“受审”时,石五则将刘胡兰等人全部出卖。所以与石五则一道被捕的石三槐、石六儿、刘胡兰等被残杀时,石五则却平安回了家。这事引起了公安机关和许多人的怀疑。因此,1947年10月,我公安机关将其抓获。但是,由于他本人拒不承认出卖过刘胡兰,再加当时战事频繁,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周密侦查,未获得足以证明其罪恶的证据,便于1947年12月23日将其暂时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受难者家属等干部群众心中疑团未释,一直向公安机关反映有关情况。1958年底,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了严密侦查,终于查清此案。在法庭上,石五则百般抵赖,但在大量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1963年2月14日,石五则这个叛徒被枪决。在参与屠杀刘胡兰等烈士的罪人中,他是最后一个受到惩处的。

这个结果,也还了胡文秀清白。

1986年3月10日,年仅65岁的胡文秀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刘胡兰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59个字,有3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她――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当年,在刑场上,她用怎样的行为吓破了敌人的胆,震撼了人民的心?

智勇双全好女儿

豪言壮语:我不要连累大家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1942年刘胡兰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5年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同年6月,刘胡兰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入秋,阎锡山趁我军转移山西西部作战之机扫荡了文水县的平川地区,当地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也乘机猖狂反扑,文水地区形势恶化。这时,县委要求干部分批转移上山。但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敌后斗争。

当时,云周西村村长石佩环是敌人委派的,他积极为主子效劳,群众对其恨之入骨。有一天,刘胡兰和她的战友们秘密联络了武工队,处决了伪村长石佩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石佩环被杀,引起了敌人的极度恐惧和仇视。在反动地主的配合下,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把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抓了,同时被抓的还有党的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石五则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供出了村里的其他共产党员,出卖了革命同志。

形势非常严峻。1947年1月11日深夜,刘胡兰接到上级通知,要她次日离开云周西村。

可是,就在1947年1月12日拂晓,刘胡兰还未来得及动身,阎匪七十二师一营二连连长许得胜的一连人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并封锁了各个路口。敌人鸣锣召集全村群众到村南的观音庙前开会。转移已不可能,刘胡兰为了不连累大家,随着人群向观音庙走去。

观音庙里斥阎匪

豪言壮语:你就是给我个“金人”,我也不“自白”

当刘胡兰来到观音庙前场地时,敌人已逮捕了6名村里的积极分子。一个“复仇队员”认出了刘胡兰,威逼利诱她去“自白”。刘胡兰蔑视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她已清楚地意识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和一个空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这时,敌人扑进人群,把刘胡兰抓了出来,推进庙里。

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匪军指导员大胡子张全宝。张全宝问:“你们村村长是谁杀的?”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你给八路军做过些什么工作?”“我什么都做过!”刘胡兰的回答令敌人极为吃惊,他继续问道:“这阵子你和八路军是怎样通信的?”“没有通过信。”张全宝得意地冷笑道:“现在有人供出来了,说你是个共产党员。”刘胡兰正义凛然地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就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又怎样?”“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就我一个!”张全宝又哄骗道:“‘自白’就是自救。你‘自白’了,给你一份土地。”“你就是给我个‘金人’,我也不‘自白’。”

张全宝气得直拍桌子,吼叫道:“你小小年纪好嘴硬!你就不怕死?”刘胡兰厉声答道:“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张全宝要刘胡兰当着大家的面保证以后不再为八路军办事,就马上释放她。刘胡兰立刻顶了回去:“那可办不到!”张全宝气急败坏地喊道:“给我绑下去铡了。”刘胡兰带着不屑的神情,大踏步地走向了刑场。

英勇就义洒热血

豪言壮语:我咋个死法

刘胡兰阔步走到刑场的时候,另外6位同志已被打得遍体鳞伤。许得胜和大胡子用枪逼迫村民主动出来担当刽子手,但是村民们一个劲儿地后退,没有一个人出来。无奈之下,大胡子把叛徒石五则以及贪生怕死的张生儿、二痨气等人叫来行凶。

第一个被拉出来行刑的是石三槐。石三槐对村民们高喊:“我要发表两句话,今天我石三槐死了,可是我知道是谁害死我的,我死得屈……”不等石三槐说完,叛徒石五则一棍子把石三槐打倒了,接着张生儿几人一起上手,把石三槐打死后拖到铡刀下,“咔嚓”一声,刀刃卷了,石三槐的头没有全部铡下来,鲜血染红了地面。许得胜命令:“换上铡刀,再铡!”于是,刽子手们拖着血淋淋的石三槐,放到另一口铡刀上,铡下了他的头。接着就是其他5个人,先是乱棍打死,然后铡下头颅。

铡刀旁只剩下了刘胡兰一个人,铡刀的座子也被鲜血染红了,铡刀的刀刃已经被崩卷了,刽子手们的手在瑟瑟发抖。一些村民不忍再看。这时,大胡子走到刘胡兰面前,问:“你怕不怕?自白不自白?”刘胡兰眼睛里冒着怒火,坚决地回答:“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

寒风中,刘胡兰站在刑场中央,她慢慢地把头转向母亲和爱兰子的那个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似在人群中寻找着父亲的身影。

匪兵强行把刘胡兰的头扭转过去,不让她回望自己的亲人们。刘胡兰愤怒地瞪着大胡子,喝道:“我咋个死法?”大胡子恶狠狠地指指那6位身首分离的烈士说:“一个样!”

敌人再次威逼村民充当刽子手,但是依然没人响应,于是他们架起机枪,企图伤害村民。刘胡兰见状厉声喝道:“我一个人死好了,不能叫众人死!”

说罢,腾腾腾地走到铡刀跟前,从容地躺在洒满烈士鲜血的冰冷的铡刀上。还是叛徒石五则,因为刘胡兰面朝东,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深情地望向她的亲人们,叛徒害怕了,他抓了把稻草,盖在刘胡兰的脸上,但被刘胡兰扯了下来。

全场骚动了,目睹者无不毛骨悚然。 铡刀终于落下了。刘胡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的好女儿,就这样为共产主义的信仰献出了她年仅15岁的生命。

凶手叛徒终受惩

快人心:“大胡子”戏剧落法网

刘胡兰等七位烈士惨遭杀害后,军民义愤填膺。到1963年,制造惨案的叛徒和凶手陆续落网。大胡子张全宝被捕,颇有戏剧性。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张全宝被俘。他被送到我华北军区教导团三团训练了三个月,7月,转到察哈尔农垦大队劳动改造。

张全宝深知自己罪恶严重,化名为张生昊,隐瞒了杀害刘胡兰七烈士的罪恶历史。1950年7月25日被释放。张全宝回到运城老家后,剃掉了惹人注意的胡子,摆了一个纸烟摊。

1950年冬,歌剧《刘胡兰》在运城上演,人们都在谈论着女英雄刘胡兰。在街头摆纸烟摊的张全宝,听着人们的议论,吓得心惊肉跳。没等太阳落山,他就早早收摊,回到家匆匆吃了点饭,化装一番后,张全宝胆战心惊地躲到剧院角落看完了全剧。回到家,他有些窃喜。原来,他看歌剧中屠杀刘胡兰等烈士的大胡子叫许连长。“许连长是许得胜,他们也闹不清楚,看来这一关又躲过去了。”但他高兴得太早了。

镇反运动开始后,被关在山西省万泉县公安机关的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机枪连文书上士王连成和二一五团二营副营长傅水清,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检举出张全宝躲藏在运城的线索。1951年5月8日,运城县公安局公安人员包围了张犯的住宅。张全宝被捕。在威严的法庭上,张全宝用他那沾满了人民鲜血的手指,颤抖地在供词上按上了手印。

与刘胡兰一起牺牲的六位烈士

石三槐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05年11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接近共产党、八路军。1938年至1945年,先后担任过八路军某师、晋绥八地委、中共文水县委、公安局等单位的交通员、情报员。1947年1月8日被捕,4天后壮烈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

石六儿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1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参加民兵。1947年1月8日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敌人百般折磨拷打之下,他始终坚持革命气节,4天后英勇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

张年成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18年出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后回村参加民兵组织。1947年1月12日被捕,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当时年仅28岁。

石世辉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他向往革命,经常为共产党传递情报,掩护干部群众脱险。由于叛徒告密,1947年1月12日被捕,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时年46岁。

陈树荣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87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为人耿直,痛恨敌人,接近革命干部,常为村里站岗放哨。由于叛徒告密,1947年1月12日被捕牺牲,时年71岁。

刘树山 男,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终生勤劳耕种,为人忠厚,作风正派。由于叛徒告密,1947年1月12日被捕,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时年42岁。

刘胡兰光荣事迹概括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了解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连年的战争让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为了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许多磨难,刘胡兰就是其中一员。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小年纪的她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担任村里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她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而后壮烈牺牲,年仅15岁。

15岁的刘胡兰没上过几天学,但为了革命事业,她宁死不屈,毫不畏惧。她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用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节假日坐着汽车去游玩,吃好、喝好、住好、玩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现在所受的苦比起经受严刑拷打、烈火烧身、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吧!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简要概括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8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1946年的秋天,国民党政府下达了攻占中原解放区的命令,得令的阎锡山决定调集数万兵力,大举进攻冀中地区,并扬言要“水漫平川”。

阎锡山麾下七十二师的少将师长艾子谦更是率领3个团的兵力进攻文水县。一时之间,我党面临情况十分危急。阎锡山毕竟是以军阀起家,背后又有国民党反动政府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持,而我党在文水一带力量薄弱,实在不宜正面对抗。为了保存我军实力,中共八地委经会议商讨后决定转移干部们上山,避免和阎锡山的匪军正面交锋。

只要革命的火种还在,总有一天,这星星之火会形成燎原之势,赢得最终的胜利。之后,在转移人员轮到刘胡兰时,她坚定地摇了摇头,说自己熟悉当地的环境,请求留下来作战。

再者,自己年龄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传递消息什么的更为方便一些。党组织考虑后,答应了她的请求。就这样,14岁的刘胡兰留了下来,每天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来回奔走,暗地里发动群众,掩埋粮食,配合武工队员的行动,牵制敌军。

但是当时,文水县的恶霸石佩怀作为阎锡山的走狗,向阎锡山透露武工队员的踪迹,迫害革命人士的家属,并将从村民们手中搜刮到的钱财、粮食拿去巴结阎锡山。这样的恶霸,必须要处置!刘胡兰和武工队员们合计,当众处决了石佩怀,此举让深受石佩怀迫害的百姓们交口称赞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艾子谦的耳中,一个恶霸的死活,艾子谦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可武工队员们毫不退让的态度却让他大为震怒,在他看来,刘胡兰等人的举动无疑是在向他挑衅。为了维护自己仅剩无几的颜面,艾子谦决定率领军队突袭云周西村。而在处决石佩怀一事上出力良多的刘胡兰则成了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

刘胡兰的家人甚是担忧,他们纷纷劝告刘胡兰早日转移上山,敌人残酷的手段他们早已经领教,若是刘胡兰落到了敌军之手,必定难逃一死。毕竟,她也只是个未满15岁的孩子呀!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才刚刚开始。可刘胡兰对此坚决反对,她要留下来继续同敌人作斗争,为各村武工队员传达敌军动向。

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人民的解放,纵然身死,又有何惧?

被武工队员们的游击战扰得不甚烦乱的艾子谦很快就下达了命令:

“该营此次开展工作十分松懈,做法太过软和……今后要去掉书生气,做法要强硬,不得再有妇人之仁!速速将刘胡兰、冯德昭等人捉拿逮捕!”也是在这个时候,刘胡兰收到了组织让她转移的通知,前往不远处的北齐村,和组织的人汇合。可就在次日的早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还尚未动身之时,云周西村就已经被阎锡山的匪军团团包围,所有能离开的出口都已经被荷枪实弹的敌军牢牢把守……出不去了!

敌人很快将全村的村民集中在一起,搜查刘胡兰等人的踪迹。在叛徒的指认下,刘胡兰身份暴露。被捕后,敌人为了套出大部队的信息,许诺说只要刘胡兰将一切坦白,金钱,房子,权力都将唾手可得。可面对敌人的利诱,刘胡兰丝毫不为所动,并言明,就是敌人搬个金人出来,她也绝对不会吐露关于组织的半个字。不甘心的反动派们将她带到了铡刀跟前,当着刘胡兰的面将与她一同被捕的其他六名革命同志杀害,企图以此摧毁刘胡兰的意志,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鲜血自同伴们的身体里汩汩流出,很快就染红了脚下的黄土地。刘胡兰双拳紧握,在敌人们的狞笑中憋下眼泪,镇定自若地向反动派们问道:“我咋个死法?”

“一个样。”在得到敌人的回答后,刘胡兰只是轻理发鬓,一步一步沿着同伴们的鲜血走向了铡刀之下,英勇就义。当时亲眼目睹刘胡兰等英雄就义场景的百姓回忆道,“刘胡兰死的可刚强了!牺牲前,敌人拉住她的胳膊还想问什么,可被她一把甩开了,戴好头巾后就躺在了铡刀下面……太残忍了啊!”她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革命,而她的生命,则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刘胡兰光荣事迹概括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7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5分钟,慢速需要21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出文水县城往东17公里,在刘胡兰村南,坐落着刘胡兰纪念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瞻仰缅怀女英雄刘胡兰。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奶奶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富兰子,希望她能给贫苦的家带来富裕。在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的压榨下,胡兰的父亲刘景谦,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刘胡兰的母亲在刘胡兰4岁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1938年,八路军一二零师在文水成立了抗日政府,还开办了村干部培训班。他们来文水后,给云周西村老百姓办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困扰着老百姓用水浇地的问题,紧接着就是发行流通券,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农民深切地体会到了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穷人办事的。因此,共产党和抗日政府在云周西村的威望极高。刘胡兰当时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共产党好”已经在她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扎下了根。1939年7月,云周西村建立了党小组。从此,云周西村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地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给八路军送军粮、藏干部、送情报。也正因如此,云周西村被敌人称为“小延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刘胡兰慢慢地长大了。

1940年,胡文秀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对胡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抗日政府办的冬学。开学那天,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浸透着母女间的深情厚谊。然而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环境日益恶化,冬学不久就停办了。胡文秀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她首先教给刘胡兰认识的就是“毛泽东,共产党,八路军,打日本”。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等到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她已经具备了随时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共产主义者的素质了。

1945年秋,日本侵略者投降,云周西村获得解放。这年的10月19日,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在这里,她懂得很多道理,认识了更多的字。妇女训练班结束以后,刘胡兰回村里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6月,只有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候补党员。

1946年秋天,国民党阎锡山军队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其余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可是刘胡兰说:“我人熟、地熟,还是让我留下来坚持斗争吧!”由于她态度坚决,县委就批准她留下来。从此,她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标语、传单、文件秘密送到附近村里的党组织,还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1947年1月11日,形势更加恶化,刘胡兰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上级决定要刘胡兰立即转移到西山。这天,天快黑的时候,许区长带着几个武工队员来到刘胡兰家里,要接她上山。因为还有些事要处理,有些机密文件要烧毁,刘胡兰要求第二天再走。许区长叮嘱她道:“胡兰子,咱村工作一直走在前面,敌人很注意,大象镇的敌人离这里只有五里地,你千万要提高警惕,把工作安顿好迅速转移,越快越好,我们在北齐村等你!”

刘胡兰紧张地工作了一夜,她从炕洞里取出文件烧毁了,在云周西村连夜召开了全村的妇女积极分子会议,讲明了形势,安排了工作,又到村里的石三槐、石六儿的家里,帮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公鸡已经打鸣,天就要亮了。就在刘胡兰准备转移的时候,盘踞在文水大象镇的阎军,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的路口,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

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六名同志被敌人抓了起来。阎匪军72师215团1营的特派员张全宝认为刘胡兰年龄小,妄想从她的身上打开缺口,进而破获云周西村地下党组织。敌人将刘胡兰单独带进观音庙的西厢房,长着满脸络腮胡子的张全宝开始审问刘胡兰。他先是威逼,接着利诱,想让刘胡兰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但是刘胡兰干脆地回答“不知道”。张全宝看硬的不行,就骗刘胡兰说:“我看你年纪轻轻,怪可怜的,这样吧,只要把你了解地说出来,我就不为难你,还给你地,给你钱。”“你就是给我个金娃娃,也甭想让我告诉你们!”张全宝又换了一副腔调说:“这样吧,等会儿开大会,你只要在众乡亲面前认个错,说你参加共产党是受骗的就行了。”刘胡兰听了轻蔑地说:“呸!办不到!”这下,张全宝恼羞成怒,对匪兵一挥手说:“带出去!”

庙前的广场上,匪军残忍地用铡刀将石三槐、石六儿、陈树荣、石进辉、张年成和刘树山等六名同志铡死后,张全宝走到刘胡兰面前,吼道:“你自白不自白?”刘胡兰毫不畏惧地说:“要我自白办不到!”“你才十五岁,难道你就不怕死?”“怕死不当共产党,我死也不自白,决不投降!”乡亲们愤怒地拥上前,要抢回刘胡兰。敌人慌了神,大喊道:“机枪,准备射击!”刘胡兰挺身上前,喝道:“要杀要砍我顶着,别向乡亲们开枪。”说完,刘胡兰从容地躺到铡刀下,壮烈牺牲,时年15岁。

1947年2月,《晋绥日报》报道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消息,3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毛泽东还号召全国各解放区组织学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56年,为了纪念人民的好女儿刘胡兰,在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地方开始兴建刘胡兰纪念馆,第二年1月12日在刘胡兰就义十周年时落成开放。纪念馆坐北向南,占地60000平方米,整个纪念馆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对称分布,包括纪念碑、刘胡兰革命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七烈士纪念亭和碑亭。广场中央巨型花坛中矗立着高12米的汉白玉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毛泽东手迹“生的伟大,死得光荣”。馆内收藏有刘胡兰的74件遗物和反映刘胡兰生平事迹的绘画、雕塑、照片等文献资料。

刘胡兰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团中央、民政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团中央、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简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挥毫泼墨,把这个评价赋予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一位杰出的中华儿女——刘胡兰。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是谁第一个挥泪写下女英雄?毛泽东主席因何两次为刘胡兰题词?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是怎样找到并得到应有惩罚的?刘胡兰的母亲因何蒙受不白之冤?在还其清白之时,又是怎样解开了一个多年的疑案——到底是谁出卖了刘胡兰?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敌人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其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在《晋绥日报》率先发出。不知内情的人也许会问:

是谁第一个挥泪写下女英雄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出生后,家里给她取名刘富兰。8岁那年,她走进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0岁时,她参加了儿童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到妇女训练班学习。

1946年夏,刘胡兰任区妇联干事,积极参加和领导当地土地改革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拂晓,阎锡山军队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二连包围了文水县云周西村。这伙荷枪实弹的阎军,在云周西村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流血惨案。他们胁迫村民们在村南的观音庙集合,依照叛徒的告密,当众抓捕了16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同时,还抓捕了石三槐、石六儿、张树山、张年成、石世辉和71岁的陈树荣6人,他们是本村民兵、干部家属和八路军回乡战士。

面对敌人的引诱威胁,刘胡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阎军为了让刘胡兰屈服,当众将被捕的6个农民用铡刀铡死。同时命令士兵架起机枪对准村民,狂叫道:“把村里的人全杀光。”刘胡兰为保护群众,大声说:“不许残害百姓!”说完,她走近沾满血迹的铡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刘胡兰等壮烈牺牲不久,新华社吕梁分社记者李宏森随人民解放军某部挺进文水县阎锡山占领区。当他听到云周西村这一流血惨案后,立即赶到云周西村,怀着沉痛的心情,含着眼泪向知情的区干部和村民作了突击采访,很快写完报道刘胡兰等人英雄事迹的文章。此文经新华社吕梁分社负责人审定后,向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发了两条消息:颂扬了刘胡兰面对凶恶的武装阎军顽强斗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优良品质,又揭示了阎军惨无人道的罪行。

延安各界慰问团副团长张仲实向党中央汇报了刘胡兰的事迹,毛泽东听了任弼时的汇报后,为刘胡兰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0年后,毛泽东再次为刘胡兰写下同样的题词。针对这一情况,有人提出——

刘胡兰英勇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62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一个闪光的名字,她是如火的青春,她是如炬的信仰。15岁凛然就义的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年风雨过,百年有灯火。战火远去,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刘胡兰的身影虽定格历史,但她留给后人的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创排了红色舞剧《刘胡兰》。该剧组建了以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山翀为艺术总监,吕梁籍靳佩荣、解玉峰担任编剧、青年作曲家杨一博为核心的主创团队。这是一部向信仰致敬的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使命的光辉。

寒凝雪炼绽红梅。该剧根据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改编,集中书写了她在战斗中成长的革命故事,塑造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英烈形象,生动再现了以刘胡兰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为党、为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气节和民族精神,是一部讴歌英雄、礼赞人民的红色舞剧,是舞台上的一堂鲜活党课,唱响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以艺术的方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山西这片土地,是英雄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穿越时空,我们与历史对话,薪火相传,我们向英雄致敬。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热土上,波澜壮阔的山西抗战培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便是众多革命先烈的缩影,讲好红色故事,激发红色基因,该剧从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中寻找力量,从滚烫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继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情怀,用心、用情为大众献上了一部讴歌英雄、书写时代的优秀作品。

散点叙事 诗化气质

红色舞剧《刘胡兰》由“信仰中走来、风雨中成长、熔炉中淬炼、斗争中前行、牺牲中永生、信仰不灭英雄不朽”等六幕组成。主要以刘胡兰学习革命、为党工作、参与战斗、被捕就义等重点情节展开叙事。舞剧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主要依靠音乐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舞蹈叙事的本质不在于要讲怎样“新”的事,而在于所讲之事如何“新”(形式),舞蹈叙事强调的是“叙”之新而非“事”之新。

该剧在叙事上遵循大事不虚的原则,以散点叙事的方式展开,在细节上做符合艺术真实的合理伸展和想象,严肃审慎对待英烈生平,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充分结合后的交流叙事。整部剧叙事流畅、主线突出、以点带面,撷取刘胡兰成长的关键节点,用群像化的人物塑造方式,增强了主人公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舞剧整体风格运用了现代舞思维的古典舞风,融入了汉民族民间舞蹈。舞蹈的编排更多运用表现主义手法,通过形象表达情感,着力于诗化气质的舞蹈语言。舞剧基调沉稳而冷静,为表现少女在革命中成长,融入了一些轻快跳跃的舞蹈行为,但不显滞涩;在环境营造和情绪渲染上,群舞来表达地域美感和情绪美感;在人物设置上和矛盾冲突上做到人物外在和内在的舞蹈性表达,做到舞蹈语言与戏剧性有机结合。

该剧在场景设置上,弱化场次环境,整部剧在空间叙事上做减法。分为完全限定情境“刘胡兰家”,半限定情境“观音庙前”,非限定情境“村口开阔地”三大块,戏剧情景的选择空间很大。音乐上采用故事性较强的表现方式,使舞蹈的叙事线条更加顺畅,对主要人物进行主题贯穿,并融入吕梁地区民歌,长线条的旋律优美舒展,具有典型的民歌风情。回顾成长经历,抒发革命情怀和斗争精神,开合有度,非常打动人心。

烈火青春 礼赞信仰

一片赤子心,相许报家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年轻的刘胡兰,或许还有年少的懵懂,有少女的青涩,但她对共产党员身份的信仰是无比坚定、清晰的,这种信仰的力量如电如火,融入到她热血澎湃的革命历程中。

全剧用“信仰”作贯穿首尾的纽带,众多人物的戏剧行动主要围绕刘胡兰的性格成长(对信仰的向往、觉悟、历练和光荣献身)来展开。舞剧叙事的中心,就人物形象而言是刘胡兰,就情节推进而言是“信仰”。

舞剧在紧张的斗争场景中张弛有度,母亲给刘胡兰缝制红色新衣,温情美好。母亲用手在刘胡兰身上量试,上上下下、长长短短、针儿线儿,把对孩子的爱都缝进密密的针脚里,她站在凳子上,围绕着母亲,与母亲嬉闹,音乐舒缓温情,舞蹈语汇生活化、浪漫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民歌镶嵌其中,场面温馨欢娱,无不凸显出一位花季少女的美好青春。风雨中成长,烈火中淬炼,可有谁曾想,当年15岁的她,还正是一个孩子啊。这一幕与后面刘胡兰被奸人出卖、迫害致死形成强烈对比,家中与刑场,刘胡兰同样是一袭红衣,一面美好、一面血腥、一面热烈、一面悲愤!心痛、愤恨,在此处已埋下伏笔。

高潮部分,在巨大的“剿”字壁一开 一合间,敌人的怒火烧向了刚毅的英雄们。面对盘问,刘胡兰毫无惧色,她坦荡地承认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对我军的重要机密守口如瓶,最终和其他6位义士一起被推上了刑场。面对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同志,她痛心疾首,而当敌人试图以此恐吓她时,刘胡兰却昂起头颅,视死如归,在凛冽的寒风中,守护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信念,用“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击碎了敌人的阴谋。脚镣声响起,一道血幕划过,刘胡兰走到铡刀前,脸上没有一丝畏惧,刽子手手起刀落,壮烈牺牲,刘胡兰在她最好的年华里,把生命和信仰献给了党的事业。震撼、悲壮,烈火青春,她如丰碑一般,定格在英烈千秋的热土上,生命长歌,犹如飞奔咆哮的黄河,源远流长。英雄的鲜血染红了英雄的土地,也让千千万万觉醒的民众,从血泊中奋起。他们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鼓舞下,继承英雄的遗志,踏着英雄的足迹,阔步向前……

历史内涵 时代价值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英烈故事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英烈故事也是最好的价值榜样。红色舞剧《刘胡兰》以丰厚的根基、富有质感的历史肌理、开掘当代视角,以生动的笔触,精妙的舞蹈语汇,真挚的情感,为观众讲好故事的同时,带来了精神上的洗礼。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试看那些带领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的共产党人,他们是手执火炬的人,他们是披荆斩棘冲破黑暗的人,他们迈着历史前行的铿锵脚步,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创造了艰难而光荣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不缺少英雄,我们的今天更需要这样的英雄。

未来属于青年,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15岁牺牲的刘胡兰,已有明确的信仰追求,正是青年人的榜样。用英雄精神感召青少年茁壮成长,通过同龄英雄故事对青少年言传身教,让英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从中汲取昂扬奋斗的力量,不断激活青春动能,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相连,是红色舞剧《刘胡兰》又一价值体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雄不是独行者,青年人需要与英雄同行!

演绎红色故事,传咏热血长歌。壮志迎朝阳,你是那铡刀下的红梅,你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就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瑰丽人生。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英雄,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之歌。刘胡兰同志已经离开我们75年了,但她的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力量始终屹立在人民心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始终焕发着夺目光彩。

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富矿,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努力打造符合当代审美、具有时代精神和国之情怀的精品力作。不忘初心,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践行使命,千秋伟业征途如虹。新征程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万物正当春,你亦正少年!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简要概括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41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1947年1月12日,阴风怒号的云周西村,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革命烈士的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他们誓死也要守护的土地……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之中,还有一位年仅15岁的女孩儿,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依然不惧。

“你就是给我抬一个金人出来,我也不自白!要杀、要砍随你们,怕死的,可不是共产党员!”

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随后,她义无反顾地走到了铡刀下,以身殉党,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全了自己的信仰。

何其壮烈,何其慨然!

15岁啊!若是放在今天,这般年龄的孩子必然是被父母放在掌心百般宠爱的,可是她却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救国救民的重担,并为之牺牲一切!

她就是女英雄刘胡兰,也是牺牲时年龄最小的共产党员。在她的墓地上,前后三代领导人为她亲笔题词,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01革命无关性别,更无关年龄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人家。

父亲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年四季都面朝黄土背朝天,以供养整个家庭的衣食所需。

只是好景不长,在刘胡兰四岁那年,母亲积劳成疾,年幼的刘胡兰每日都守在母亲的床前,为母亲清扫痰盂,端水递药,希望母亲能快点好起来。

可奈何天不遂人愿,母亲终究还是撒手人寰,离她而去。

之后,父亲又娶了继母进门。幸运的是,继母胡文秀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她将刘胡兰视如己出,悉心教养。

作为革命人士眼中的“小延安”,云周西村的革命氛围一向浓厚,因此,继母胡文秀在刘胡兰年幼时就时常给她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并在刘胡兰8岁那年,将其送去了村小学读书。

潜移默化之下,刘胡兰的心中也悄然埋下了一颗投身革命的种子。

更何况,在那个时候,正是残暴的日寇在我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的百姓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家破人亡,颠沛流离。身为中华儿女的一员,刘胡兰又怎能置身事外?

当时村里的杂货铺就是我党传递消息的暗哨,因为刘胡兰的母亲是杂货店的老板的亲戚,所以小刘胡兰也经常去杂货铺帮忙,在那里,她听到了许多热血沸腾又无比悲壮的抗日英雄事迹。

受此鼓舞,10岁的刘胡兰在1942年加入了儿童团,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故事里的英雄们那样投身战场,杀敌报国。

1945年1月,刘胡兰如愿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和革命人士一起,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粮袋。

同年10月,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孤身一人来到了汾河贯家堡村,加入到妇女解放培训班中。

因为刘胡兰表现优秀,思想积极,因而被选为小组长,刘胡兰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愈发认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党的先进思想。

在之后的反霸群众大会上,她慷慨陈词,痛斥恶霸地主们固守的封建陋习,揭露了他们压迫、残害人民的罪行,因为表现突出,受到了党组织的一致表扬。

结束在妇女解放班的学习后,刘胡兰回到了云周西村,并担任了村子里妇女救助会的秘书一职。

她积极组织妇女们办冬学,为战士们做军鞋,帮助军人、烈士的家属解决生活困难;发动群众们和党员一起慰问部队,为前线送公粮。

在中华儿女的齐心协力之下,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老百姓们期待的和平却并没有到来,因为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一己之私挑起了内战,解放战争爆发。

刘胡兰所在的文水县也被战火波及,看到前线战士们的艰辛,刘胡兰大受感触,于是在1946年2月,她踊跃报名参加了反击以阎锡山为首的国民党在山西的武装势力斗争。

1946年春,文水县下达了200斤棉花的任务,限期20日完成。为了保证前线无后顾之忧,接到任务的刘胡兰带领妇女们日夜赶工,只用了短短18天就完成了任务。

因为她的出色表现,1946年6月,14岁的刘胡兰光荣入选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8岁才能正式入党,刘胡兰当时的年龄太小,1947年8月1日被破格追认为正式党员)。

在这之后,刘胡兰始终谨记面对党旗时的宣誓:不怕苦,不怕死,为了人类的解放革命到底。

在刘胡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无关性别,更无关年龄。

刘胡兰英勇事迹简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说到刘胡兰这样的一个英雄相信上过学的人都非常了解她。年纪小小的她就非常爱憎分明。在早年的抗战时期中,别看她年纪小,但是表现却非常的优异,虽然活的时间并不长,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英雄事迹。

刘胡兰她是为国献身的英雄。她是典型的爱国人士,她懂得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在那个年代下,她早早就懂得很多同龄人并不了解的道理,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懂得如何才能让自己死的更有意义。

刘胡兰的主要生活日期是抗日战争暴发时期。在那个年代下,社会动荡不安,加上生活贫困,早早的母亲就去世了,家庭生活贫困,但是随后的新政策实行之后,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

加上党的思想的传播,让刘胡兰在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思想。即便是后来面对比自己大很多的敌人,也从未害怕,没想过要屈服。就这样坚定大无畏,毫不畏惧,小小的年级就丧生在敌人的闸刀下。

虽然刘胡兰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她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

刘胡兰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对刘胡兰的评价,也是我看《刘胡兰》这本书的感受。

刘胡兰出生在旧中国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帮大人干活。在艰苦的日子里,刘胡兰入了党,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为了保护掩护她的村民,刘胡兰从容地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那年她才16岁。她在敌人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我还记得,在刘胡兰得知自己入党,她在欢快的同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在她累病了的时候,还是和乡亲们一样,一起下地干活;她在敌人的闸刀前宁死不屈,说出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吗?作为一个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孩子,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巾帼英雄”刘胡兰事迹简短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雪花片片飘舞,硝烟慢慢扩散,文水县城逐渐寂静下来。我定神眺望,街头巷尾满布敌人尸体。二一五团的指挥所上飘着投降的白旗。三三两两的战士横眉冷对俘虏兵。这一切,使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不错,我们没有什么优异的武器,但是我们有革命意志。就凭这种意志,我们仅仅用五分钟的时间,严惩了恶贯满盈的二一五团。

1962年初,就是刘胡兰牺牲15周年的时候,部队派我去慰问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母亲胡文秀。刘妈妈拉着我的手说:“老赵啊,胡兰子要是活到现在的话也不过30岁,她没有看到今天的好日子,可是你们老部队还记得她,记得我们,全国老老少少都记得她,我们也有了安慰。”

我说了一些慰问的话,接着去刘胡兰陵园瞻仰。刘胡兰的烈士陵园规模很大,一进门就是一个高大的建筑。首先看到的是毛泽东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再接着是郭沫若写的刘胡兰的生平碑文,然后是刘胡兰的像,汉白玉雕,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雕塑的,再进去是刘胡兰的坟墓,像小山一样,中国式的,长满了青草,下面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两旁是与刘胡兰同时牺牲的六位烈士的墓碑。

我又去了观音庙,观音庙是保存下来作为陵园的纪念地。观音庙前写着“刘胡兰等七烈士就义处”,三把铡刀还放在那里。

我去的那天正好下着雪,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1947年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想起了刘胡兰,我们去的几位同志都掉下了眼泪,在那里献了花。刘胡兰是永生的,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最后的告白

刘胡兰在母亲跟前是个稚气未失的孩子,然而她转过身来面对敌人却是那样威严,挺着胸,昂着头,斩钉截铁地说:“布匹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共产党员也就是我一个,别的不告诉你们。说吧,咋个死法?”敌人暴跳如雷:“你要是不说,也和那六个一样,铡死!”“怕死的,就不是共产党!”说罢,她向铡刀走去。

刘胡兰光荣事迹概括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这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面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最受感动的是:她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花一样的年华。15岁,应该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杀害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直在传送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人民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深深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决心好好学习,不断磨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刘胡兰》后,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为这位伟大的战士而自豪;沉重的是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而悲痛……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因此,它比世界上任何珍宝都更为珍贵,都更需要我们万分的珍惜。所以,当你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你会怎么做?是委曲求全?是苟且偷生?还是……而刘胡兰同志却以自己的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军队包围了她的家,把她捆-绑而去,进行了严酷的拷打。只要她说出谁是军人,就可以重获自由。但她为了掩护军人,为了保护每一名乡亲,为了一个共产党党员的气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刘胡兰硬是咬紧牙关,一声没吭,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乡亲们,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献给了伟大的解放战争。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舍身精神啊!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刘胡兰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因为她是为祖国而死,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她的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是死得其所,她无愧于毛泽东那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赞誉!

虽然,我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年代,但我觉得刘胡兰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需要学习她那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献身精神,需要学习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勇于牺牲的拼搏精神。也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愧对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简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02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真的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人物,但这样强大的女性其实也有柔弱的一面。如果不是形势所迫谁又愿意豁出命去呢,谁都想过安逸快乐的生活。因此,正是因为有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我们才能过上如今的幸福日子。

刘胡兰的家乡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她家里除了她是老大以外,还有四个弟弟妹妹。

当时国内的环境恶劣,普通百姓过着受压迫、受剥削的日子,想要过安稳太平日子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当刘胡兰看透这一点时她就决心要去做点什么,不再坐以待毙下去。即使当时的她还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就这样刘胡兰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与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抵抗。

纵使刘胡兰再聪明也无法斗得过狡猾、庞大的敌人势力,她还是不幸被抓了。当时她才年仅十五岁,凶残的敌人才不管她只是15岁的小姑娘,他们对刘胡兰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恐吓、用刑。刘胡兰虽然年纪不大,但她的斗志不比任何人弱。她宁死不屈,敌人实在没有办法,从她嘴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只得将其杀害。

就这样刘胡兰被敌人残忍地杀害,而从她被捕到被杀的全过程,刘胡兰的大妹妹刘爱兰是看在眼里的。只不过当时的刘爱兰才年仅12岁,并不能为姐姐做什么。所以,她一直非常自责,自己亲爱的家人就这样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自己却无能为力。

刘家的人都很顽强,刘爱兰没有因自责而沉溺于悲伤中,她很快清醒过来,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替姐姐报仇。

以她为榜样继续前行

刘爱兰虽然年纪不大,但头脑格外地清醒。她明白真正能为姐姐报仇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继续完成姐姐未完成的使命与理想。就这样妹妹刘爱兰走上了与姐姐同样的革命道路,她全力以赴奔跑在为祖国做贡献的路上。外来的入侵与压迫是格外凶残的,刘爱兰都没有丝毫退却,十几年如一日的拼搏、奋斗。

像这样勇于奉献的中华儿女千千万,外敌被赶走是必然结果。刘爱兰也等到了亲眼看着敌人仓皇逃窜的景象,算是缓解了一些姐姐被杀害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刘爱兰还是会经常想起姐姐,她也觉得对于革命先烈应该做点什么,以便于后人能够长久地铭记他们,从而吸收力量继续勇敢前行。

当时话剧、歌剧在我国还是很有市场的,刘爱兰本人也很有艺术天赋。所以,她灵机一动便想到将姐姐的事迹改编成歌剧,进行演出。这样来看演出的人就都能够了解姐姐的事迹,再口口相传,传播效果肯定不错。刘爱兰是个实干派,想到这一点后她便开始着手准备,在剧本等各方面工作都弄好后,又一个大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究竟谁能来扮演刘胡兰呢?如果是请光鲜亮丽的女演员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她们与刘胡兰的经历不尽相同,很难演出她的气质。请女战士也不太行,战士们的生活都比较粗狂,突然站到舞台上会紧张到说不出话来。这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刘爱兰。

刘爱兰从外貌上与刘胡兰特别相近,而且她也具有姐姐那种拼搏的劲头,刘爱兰本身还不乏艺术细胞,简直就是不二人选。就这样刘爱兰就出演了姐姐,这场演出对她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对姐姐的深情追悼。在舞台上演出时她仿佛真的感受到了姐姐当时的心境,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使她演得分外投入。

当时来看演出的还有彭德怀元帅,他看到的不仅是刘胡兰的奉献,更看到了无数中华儿女为美好家园拼搏的情景。他感动不已,非常赞同将类似的片子传颂给大众观看。就这样我们一代代人都有幸可以通过影像感受先烈的奋斗精神。

四个弟妹都成国家栋梁

家族中不仅刘胡兰和刘爱兰为国奉献,他们家中其他的弟弟妹妹之后也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刘胡兰的第二个妹妹刘芬兰也深受着姐姐们的感染,在长大一些后也投入到为国奉献的队伍中去。成为了一名军医,冲在一线为战士们医治,成为队伍中最强有力的后盾。

两个弟弟也很有作为,大弟弟刘继英在山西省国家安全系统工作,二弟弟则在老家的公安机关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之后为了祭奠刘胡兰,他们家乡所在的村庄的名字也改为了刘胡兰村。兄弟姐妹每到姐姐的忌日都会相伴回到故里为姐姐上香。姐姐的无私奉献、英勇就义的精神在这个家族代代传承,也激励着全国一代代的年轻人向她学习。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51个字,有2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5分钟,慢速需要21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1947年2月4日至18日,延安各界慰问团在吕梁前线慰问作战部队。当时慰问团的副团长是张仲实。

张仲实是著名马列主义著作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不仅倾毕生精力于中国革命,尤其在翻译传播马列主义著作方面,功绩卓著,为人们所敬仰。刘胡兰烈士事迹的发现与传扬与张仲实有直接的关系。

张仲实来到文水县后,在县委召开的情况汇报会上,听到刘胡兰同志大义凛然、壮烈牺牲的事迹后,当即派慰问团中的新华社记者和陕甘宁边区妇联的一位同志,到云周西村群众中调查了解。调查了解的情况汇总到张仲实这儿之后,张仲实深为感动,随即又派人前往云周西村慰问了刘胡兰的父母亲。

张仲实在回延安的途中,遇到当时担任晋中地委书记的解学恭。解学恭向张仲实同志请示“如何在战区进行党员教育”的问题时,张仲实详细地向他讲了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感人情节。他说,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不贪钱财,面对敌人的利诱,坚定地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铡刀面前,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她的这种表现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她的表现,正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成果。所以应该把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典型事例,作为教育党员的教材,大力宣传。

解学恭采纳了张仲实的建议,决定在刘胡兰烈士墓前立一个石碑,并请张仲实同志写碑文。张仲实非常谦虚,他认为由他写不合适。便说道:“等我回到延安向党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后,还是请中央负责同志为刘胡兰写碑文,这样有利于宣传刘胡兰的事迹。”

3月25日,张仲实在陕北向任弼时同志汇报了刘胡兰烈士的事迹,也汇报了晋中地委关于纪念刘胡兰烈士决定的意见,最后,张仲实向任弼时建议说:“纪念刘胡兰烈士一事,最好请毛泽东写个匾,或题几个字,以示表彰。”任弼时听了张仲实的汇报并听取了他的建议后,表示赞同由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

3月26日,任弼时向毛泽东汇报了刘胡兰的事迹。毛泽东以沉痛的心情,在他住的窑洞里,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此时,正值中共中央从延安撤出后的第8天,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党军周旋。在此紧要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195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的日子。共青团山西省委早在1956年12月11日就作出了《关于纪念刘胡兰逝世10周年的决定》。在组织开展这项纪念活动中,有一件大事要办。就是要派人进京恳请毛泽东为刘胡兰第二次重新书写八个大字的题词。因为第一次的题词在战乱中丢失了。当时,团省委宣传部写作科长杨小池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来北京先到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呈交了团省委恳请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重写题词的报告。

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牺牲10周年前夕,毛泽东为刘胡兰重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题词,由山西省团省委派人送到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播发了由马明采写的消息。

新中国建立之初,如何尽快捉拿、惩办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凶手,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缜密调查,杀害刘胡兰的凶手一个个显露出来,并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当这些杀人凶手被处决后,人们还是没有弄清谁是杀害刘胡兰的主谋。实情披露:

杀害刘胡兰的主谋是如何落入法网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和国的卫士们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追捕。这场大追捕不仅仅是为烈士复仇,更是为了还人间一个正义。

1947年2月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文水县城后,党和政府就开始了对制造刘胡兰惨案的有关凶犯的缉捕工作。

吕德芳,惨案凶犯之一,在解放文水县城战斗中被解放军击毙。

吕善卿,惨案主谋之一,在解放文水县城时被俘,经审查后被处决。

冯效异,惨案主谋之一,二一五团一营营长。在1948年6月的晋中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毙。

孟永安,惨案主谋之一,在解放文水县城时被俘。

1951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经过群众检举,许德胜被逮捕。许德胜是亲自指挥并用铡刀杀死刘胡兰等烈士的阎军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二连连长。同年4月4日在祁县武乡村被枪决。

1951年5月8日,运城县公安局派人逮捕了张全宝。张全宝是杀害刘胡兰的凶手之一,是阎军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二连指导员。

1951年5月11日,阎军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副营长侯雨寅被稷山县公安局逮捕。

1951年6月24日,在云周西村惨案发生的地点,举行了文水县各界2.4万多人参加的公审侯雨寅、张全宝大会,并对侯、张两犯处以死刑。

然而杀害刘胡兰的真正匪首是朱永生,此时,他还在逍遥法外。

朱永生是如何被抓获的呢?

这事很有戏剧性。1954年8月的一天,内乡县赤眉区公演歌剧《刘胡兰》,当演到大胡子连长指挥士兵铡刘胡兰的情景时,有个看戏的低声道:“哼,演得一点都不像。”站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工人,听到他的话后,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心想,这个其貌不扬之人,怎能知道演员演得像不像呢?难道这个人……演出结束后,老工人便跟在那个可疑人的身后,跟踪到那个人的家门口,记下那个人的住址后,立即报告了区公安特派员。公安特派员认为此事重大,便迅即展开调查。经调查,这个人正是杀害刘胡兰的匪首,叫朱永生,河南省内乡县赤眉人。新中国成立后,他畏罪潜回老家,并从山西带回一位妻子,名叫何秀珍。朱永生在家乡当民办教师,他的老婆任村妇女主任。

朱永生是个瘦高个,他当时是个具有一副书生模样的匪营长。朱永生出生在一个老实厚道的贫苦农民人家。十几岁时就被卖到山西太原一带当壮丁。他这个人脑子活,很会察言观色,还练了一手的好枪法。也正是出于他的身手,被闻喜县一恶霸地主看中,雇他做了保镖,还将女儿何秀珍许配给他为妻。后来,朱永生又投靠了山西反动军阀阎锡山,朱永生由此成了阎军手下的一个营长。在云周西村,杀人不眨眼的朱永生便向他的部下大胡子连长下达了用铡刀铡死刘胡兰的命令。

在确认朱永生是不是杀害刘胡兰的匪首时,朱永生正在郑州市出席省先进教师表彰大会,公安人员到郑州后,在河南饭店澡堂内辨认了朱永生确为杀害刘胡兰的主谋。

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朱永生被捕后,经闻喜县和文水县两地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朱永生任国民党地方武装营长时,在山西省闻喜县、文水县一带杀人放火,为非作歹,犯有谋杀农会主席、杀害共产党员刘胡兰等多条人命案,罪状达十条之多。

1954年冬季,血债累累,又险些漏网的朱永生被司法机关判处死刑,在山西省文水县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胡文秀,虽是刘胡兰的继母,但她视刘胡兰如亲生女儿。胡文秀被诬为出卖刘胡兰的凶手。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获解放。同时,也解开了一个多年的疑案——

《刘胡兰先进事迹简介(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