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个人事迹
栏目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8 16:20:02 热度:31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人生旅途中,每天都不会平静,记忆轨道上,不少事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那个清晰、温暖的身影,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在教室里上第二节课,突然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向窗外一看,果然是下雨了,我心想:糟了,爸爸上班去了,妈妈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我又没带伞。不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走出教室,看着茫茫的雨幕,心里不禁暗暗着急:怎么办?虽然我家离学校并不远,可这样走着回家,肯定会淋得一身湿……突然,校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我惊喜地大喊一声,来到妈妈面前,然后妈妈搂着我一起走进雨的世界。路是凹凸不平的,一下雨就积了很多水,很不好走。突然前面驶来一辆大卡车,而且速度极快,来不及躲避了,妈妈急忙把我拉到身后,护在我前面,卡车呼的一声过去了,妈妈却溅了一身的污水,那一刻,我心里感动极了。我抬头看了看妈妈,她把大部分伞都给我遮着,而自己的左肩膀已经湿淋淋的了,可她全然不顾,仍然给我撑着倾斜的伞,一瞬间,我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眼睛湿润了……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我相信,妈妈那浓浓的母爱定会伴随我一生!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谁也没有想过日后他会有怎样的出息。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对机器的操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闹时,会用泥巴做出机器的模型来玩。甚至还将家中的自鸣钟偷出来私自的拆解,来研究钟表机械的内部结构。詹天佑聪颖早慧,少年时便已经靠聪明才智名扬乡里,邻居们都说小詹天佑将来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生长在中国晚清,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代,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清政府处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不仅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还要维护大清朝的统治。国内争端不休,农民起义肆起,清政府还要抽出一部分的势力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暴涨。于是,清政府采用道光年间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展开了洋务运动。在造枪造炮抵御外敌的同时,清政府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此背景下,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一个人来到香港,他考人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詹天佑带着一颗爱国之心,远渡重洋去美国读书。

当时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次工业改革,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经济国力暴涨,特别是工业基础,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而当时的中国,却仍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社会之下。詹天佑在见识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巨大差异后,心里感慨颇深。同行的留学生对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表现出悲观的心情。只有詹天佑暗下决心,他要努力地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报效国家,为国家修建铁路、建造轮船、巨舰,以此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美国期间,詹天佑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7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在纽海文中学毕业,同年的五月份,詹天佑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铁路工程。在大学中,詹天佑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刻苦学习。1881年,詹天佑以各科第一名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完成名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论文。当时中国留美的120人中,仅两人获得了学位,詹天佑是其中一人。

詹天佑回到了中国,他准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中国的铁路修建行业。但是,拥有铁路工程学位的詹天佑却受到清廷的冷淡。当时的清朝官员在修建铁路时一味地相信洋匠师,对咱们中国自己的工程师反而很不相信。于是,朝廷没有重用詹天佑,而是将他送去了福建的水师学堂。詹天佑成为了旗舰“扬威”号的炮手,这让詹天佑心情大为失落。

1883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争夺大清属国越南的控制权,法国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派兵进驻越南。清政府为了维护对越南的主权,也出兵驻守,并下令黑旗军刘永福带领部队抗击法军。法军以此为名,增兵越南,由于清政府一味的避让妥协,加上越南清兵指挥不一、装备陈旧和清政府消极防御的思想,清兵一败再败,直到退人云南境内。朝廷内部主和派发言,他们决定在上海同法国侵略者进行和谈。

在议和期间,法国军舰驶人中国领海——福建马尾港。一心避战求和的清政府对此竟是没有任何的、或者抵抗的行动。按照当时的国际法律,一国军舰若没有获得对方国家允许,私自在对方国家军港停靠超过两艘军舰,停泊时间超过两个星期,那么均为自行宣战,而清政府却对法国将军舰开到自己领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抗疫期间医护人员感人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6月2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对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医疗队队员于铁夫不幸逝世分别作出批示,向于铁夫医生表示深切哀悼,向家属表示诚挚慰问,要求有关部门全力宣传好于铁夫同志“医者仁心”的感人事迹,并委托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聂云凌,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张显友代表省委向于铁夫同志家属进行慰问。于铁夫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慎终如始,同心协力,尽早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在批示中强调,于铁夫医生生前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救治第一线,特别是在驰援绥芬河执行“战疫”任务中,不分昼夜,不辞辛苦,舍己忘我,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是广大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战疫英雄”。他的不幸逝世,令人扼腕痛惜,向于铁夫医生表示深切哀悼,向于铁夫医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省市有关部门要做好善后和亲属的慰问工作,大力宣传弘扬于铁夫医生的先进事迹,同时,要做好服务保障,切实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要向于铁夫医生学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于铁夫医生多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连续六年获得院级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嘉奖”奖励。

于铁夫医生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在齐齐哈尔市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医疗队总队长宁文龙说,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于铁夫连续多日奋战在医院防控救治一线。此次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他积极主动参加,奔走在疫情的最前线,对待工作认真能干,主动担起重任,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于铁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齐齐哈尔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可佳说,听到于铁夫医生突然离世的消息,感到万分悲痛。他的离去,让医疗战线失去了一位好医生,医护同行失去了一位好战友。面对疫情,于铁夫医生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者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向于铁夫医生那样,冲锋在抗疫一线,用专业精神护佑百姓的生命健康,勇往直前不负这一袭白衣。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顾泽鑫说,惊闻又一名医生牺牲于抗疫过程中,作为医务同行我们为于铁夫医生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心里非常难过。于铁夫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医者最初的誓言,他是一名出色的医者。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病研究中心普外科八病区主任刘晓斌说,于铁夫医生从医12年,平时认真工作、勤奋学习、精益求精。有时刚要下班来了重患,他立刻把刚脱掉的白大褂又穿上,病人在他那里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愿铁夫一路走好。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医疗队队员陈欣宇说,于铁夫是一个时刻想着奉献自己、关心战友、心思细腻的老大哥,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一定要学习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视病人如亲人、献身事业的精神。

曾经患结肠癌住到于铁夫医生科室的患者李宝琴含泪说,“我在住院治疗期间,于铁夫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让我终生难忘。每次查房他都鼓励我,亲切的话语令我很开心,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战胜疾病。

劳动者张黎明感人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春天,张连印再次穿上了作训服,他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抱着树苗和植树工人一起在一座座荒山秃岭上摸爬滚打,饿了就泡碗方便面,中午顾不上休息又接着干。乡亲们被张连印夫妇感动了,在家的剩余劳力都扛着铁锹跟着他们夫妇一起上山栽树。

这一年的“五一”假期,张连印的女儿张晓梅第一次回村看望父母。本想着劝劝父亲的她,一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迎面两个身着迷彩服、拎着水桶的人老远就朝她招手,走近了,她才认出来是父亲母亲。两人脸上被晒得又黑又红,身上、头发上全都是土。看着母亲嘴上起满了水泡,父亲手上一道道裂开的皴纹和指甲缝都塞满了泥土,她心疼得直掉眼泪。

走进父亲盖的几间“指挥所”,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屋子,睡像地板一样硬的床,可父亲似乎毫不在乎,而是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异常兴奋地拉着她说:晓梅,你看看这个树苗,等过几年再回来肯定就长老高了。那一刻,女儿一下子明白了,父亲,他一定会干到底!

很快,第一批10000棵树苗全部被种到了山上。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信心满满、满怀期待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半个月之后,10000多棵树苗没吐出新芽,而是整片整片都黄了。看着漫山遍野打蔫儿的树苗张连印心如刀剜,平时很少落泪的他老泪纵横。所有人都劝他、安慰他,咱这里的地就是种不了树,放弃吧。张连印偏是不信这个邪,乘汽车从左云县来到太原,几经辗转找到了知名治沙专家桑金海。

看到眼前背着半麻袋土壤、一脸灰头土面的老将军,桑金海被深深震撼了,当即就答应实地考察。专家的到来让张连印抓住了机会,从选择树苗到如何栽种,从春季怎么抗病虫害到冬季如何抗寒,张连印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技术得当、把关严格,张连印种植的第二批树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可还容不得他松口气,这年冬天,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树苗被羊拱得东倒西歪,啃得残缺不全。看到自己的“战士”受了伤,张连印的心一阵阵地痛。他亲自登门到牛羊倌家串门唠家常,中秋给他们送月饼,下雨了给他们送雨衣、送胶鞋……张连印细心的关怀感动了村里的牛羊倌们,之后,啃苗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片饱含着希望的土地在默默地生根发芽。张连印至今仍然记得,半年之后再一次站上山头,昔日的荒山秃岭上有了成片的绿色。“那个树长得绿油油、胖嘟嘟,成就感一下子油然而生,我特别骄傲地跟我老伴说,你看,这都是咱们栽活的树。 ”

感人个人事迹作文素材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1位用户喜欢。

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爱情故事……世间的种种都逃不过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的让人热泪盈眶。

在每年的《中国骄傲》的栏目中,有很多很多为了救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中国骄傲》的奖杯上我还记得有这样八个字:勇气、爱心、责任、智慧。他们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正与这八个大字相符。

感人的一幕幕在哪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比如说丛飞,可能大家听说过他,他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一个人,他后来在很多地方唱歌。本来他的收入很好。足以让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却没有,而是把他演出赚来的钱,都捐助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他的一生仅仅活了30多岁,因为他得了胃癌,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他自己怕家人为他担心,就劝阻家人这病好治,不用担心!这个消息让他不得不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家人,离开了那些需要他帮助的孩子们。在他资助的时间里,资金达到了1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惊天的数字,能有谁不会被感动?而在他死之前,还签下了眼角膜捐赠书,给了需要的人。这么好的一个人,能有谁不被这行为感动呢?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丛飞的故事和事迹时,我都会泪流满面。因为它是最最值得人骄傲的英雄!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在生命中就难能可贵的就是拥有那善良的心,一个个的感人故事背后,都有着不尽的辛酸与艰难,让我们做个值得别人感动,值得别人骄傲的人吧!

科学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4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一个现代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于敏

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中提到,“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

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赫然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爱好历史和古典文学

1988年,62岁的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打松鼠”:与邓稼先的暗号

1965年,正是我国氢弹研究的突破期。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一到嘉定,就钻进计算机房,听取了于敏等人的汇报,并与他们讨论分析,兴奋得像个大孩子头儿。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讨论和推敲,终于使整个理论设计日趋完善。

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30年后“氢弹之父”名字才获解禁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330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龚全珍个人事迹简介和感人故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龚全珍同志192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邮电工人家庭。1945年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军进疆,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任教。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3月与甘祖昌将军结为夫妻,1957年8月随甘祖昌将军回到莲花,先后在坊楼中学、南陂小学、甘家小学任教,1975年8月离休。

1945年,龚全珍同志在西北大学新生调查表“思想”一栏中写道:“希望以教育作精神的寄托,做终身事业。”她挚爱教育工作,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事业。在莲花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从不因为被“大材小用”而委屈,条件再苦也甘之如饴,把满腔的爱倾注于山区孩子身上。

1957年,龚全珍同志随甘祖昌将军从新疆回到莲花。龚全珍同志不仅不以将军夫人自居自傲,不躺在将军的功劳簿上享福享受,还拿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工资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全力支持丈夫无偿为家乡开垦荒山、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建设路桥、开办村企。

1975年,龚全珍同志离休后,既不愿给组织增加负担,也不愿给子女添加麻烦,独自住进了莲花县琴亭镇幸福院,始终坚持自己动手料理生活。在幸福院组织老人成立“幸福学习小组”开展政治学习,自费给其他老人购买营养品,义务给院里的孩子们辅导功课。2013年,她又倡议成立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扶贫助学,每年拿出8000元用于捐赠。基金会建立以来,募集资金170余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和学生上千人。龚全珍同志扶贫济困慷慨大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从新疆回来后,她一块手表一戴就是几十年。外出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她拒绝车接车送,从不接受学校或单位安排的招待,经常自带馒头,就着白开水当午餐。

离休四十余年,龚全珍同志深入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军营作报告1000余场,激情满怀弘扬甘祖昌将军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耄耋之年又建立“龚全珍工作室”,引导年青一代踊跃参与到红色教育队伍中来,使革命传统薪火相传。

2013年9月,龚全珍同志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11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4年2月,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2014年10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11月,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年7月,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9年9月,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10月,被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信念坚定、永葆本色的坚强党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关于感人个人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汶川特大地震突袭而至,漩口中学高二(3)班教室墙上的时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一瞬间,山崩地裂,烟尘冲天。教学楼在声声巨响中开始坍塌。多数学生被废墟掩埋,哭声、喊声、叫声,一声高过一声……幸运的是,在墙角处的杨松尚安然无事。

当滚滚烟尘过后,杨松尚慢慢睁开惊恐的双眼,看见教室的墙大部分已经倒塌,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到处是书本、桌椅、砖块、泥渣,上面还悬着一根梁柱。灾难面前,17岁的杨松尚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去,他害怕,但他很冷静;他惊恐,但他更理智。

“得救人!”杨松尚告诉自己。他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四周的求救声越来越清晰,他不顾一切冲向埋人最多的地方,开始动手救同学。没有可以利用的工具,他就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里刨。

当他看见马川、王渊博等人被埋在砖柱下面,不停地求救时,杨松尚发狂似地用手刨开碎砖,搬开压在他们身上的砖柱和桌椅。一下,两下……用力,再用力……终于,第一个同学被救出来了。被救出的同学又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开始奋力抢救被深埋的同学。

杨松尚的手磨破了,他似乎不知道疼,依旧用力地刨着,边刨边喊:“先救女生和伤重的同学!三班不会有事的,三班要雄起!”他的话语感动和激励着其他同学,高二(3)班在他的感召下凝聚成一股空前的力量。救人!要尽快救人。为了同学的生命,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终于,那堆被压着的同学都得救了。

正当杨松尚准备离开时,墙角处又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他马上冲了过去,却只见一堆砖块,不见人。人在哪里?他仔细地顺着呻吟声找去,在确定被埋同学的位置后,他开始拼命地在废墟里挖。

手已经完全磨破了,血肉模糊,杨松尚全然不顾。他呼喊着同学的名字,激励她,给她生的希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掏挖之后,他看见了这名女同学的头。看见同学还活着,他更来劲了。此时此刻,杨松尚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救出同学。

被埋女同学压在两根砖柱下面,脚被桌椅卡住,不住地流血。杨松尚简单看过周围的情况后,决定从旁边挖过去,掏空下面救出同学,因为实在无法挪动那两根砖柱了。

杨松尚开始一点点地掏,救援过程异常艰难,手钻心地痛,但他坚持着,不放弃。终于,从下面挖出了一个小洞……继续努力,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这名女同学。当他搀扶着女同学到达安全地带,这时的杨松尚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抗疫“舍小家”感人典型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缪__、瞿__家庭

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家庭,妻子缪__,如东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丈夫瞿__,通州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夫妇俩有一个十三岁活泼可爱的儿子。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他们在疫情面前相互鼓励,共同构筑阻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2021年南京新冠疫情的突然蔓延,7月20日晚上在接到院领导紧急通知后,次日凌晨4点与院内的其他19名战友一起迎着台风“烟花”,星夜出战金陵支援核酸采集工作。她第一时间抵达南京市浦口区后,顾不上旅途劳累,便立即加入当地开展的第二轮核酸采样。8月1日再次从江北转战江宁,车轮战!日夜战!连轴转!连续战斗20天,20名援宁队员采集咽拭子约11万人次。在妻子驰援南京后,丈夫则一人承担了家庭中所有的重担,为了全身心的投入抗疫工作,他每天中午吃方便面充饥,晚上经常十点多才下班到家,夫妻俩仅在夜深人静时通过微信视频互相鼓励,互相加油。

就在缪__驰援南京的第三天,父亲在一次施工操作中不慎从3米高空摔下,导致左侧肩胛骨骨折、肋骨5处骨折,生命垂危!为了不让她工作时分心,年迈的老父亲选择了隐瞒。每每说到这件事,缪__总是禁不住流下眼泪,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儿,父亲最需要她的时候没能在病床边照顾他,非常的愧疚,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的南丁格尔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他们夫妻一样奋不顾身加入到抗疫“阻击战”中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与其他同志一起,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先进感人个人事迹最新大全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他是战役一线的“急先锋”

_是_怀远支公司综合部负责人,2017年5月被选派至怀远县鲍集镇高皇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三年的驻村工作,让他经受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措手不及,更让_时刻揪着心,他放心不下扶贫村的村民们。在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他克服母亲和女儿住院需要照顾的困难,果断放弃休假,火速赶到离家30公里外的驻村点,开展防疫抗疫工作。到村后,他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广播、一封信、宣传标语等方式,全覆盖、地毯式、无死角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知识,确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晓。

他是战役一线的“排头兵”

为切实把“内防输出、外放输入”落到实处,_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同志,对全村所有路口进行封闭(只保留一个路口),进行24小时值守,对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同时派出4个巡逻组对22个村民小组进行不间断巡逻,驱散聚集人群。积极配合上级政府部门,多方渠道为群众购买消毒液和酒精,对公共场合进行消毒。截止目前,高皇村无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他是战役一线的“暖心人”

疫情期间,当地的村医院不再接诊病人。一天傍晚,高皇村一位年龄较大的村民突发心血管病,面对突发情况,_火速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往医院,在确保老人安全后,才返回村里,这时已是夜深人静。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紧张有序的开展中。

作为新时代的国元青年人,_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病毒隔离网。他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邓稼先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作出了这么多,他是成功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也都是成功的,像杨链,虽被魏忠贤害死,但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将光明与善良传播了出去,所以他是成功的。而崇祯,在李自成即破城之时,他选择了自尽,他打算用那种方式表达他的观点:一、绝不妥协;二、绝不当俘虏;三、尊严。于是,在那天夜里他登上了煤山,就这样吗?就这样吧,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例举了这么多古代人物,再把眼光投向这位中国的大功臣身上,他教会了我们世间万事成功的唯一真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如果觉得我说的有点无厘头,那么徐宏祖便可以证明这一切,他曾自身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留下来的笔记的剩余部分就被编成了《徐霞客游记》。

邓稼先亦如此,为祖国,为人民,放弃了所谓的名誉,在中国最荒凉的地方从事着极危险的核试验,即使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因为,他已经成为超出凡人的所在,他心系着国家与人民,也做到了那一点,他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学习的不仅是那种高贵的精神和品质,还有他那用完美的人生所诠释的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做到这一点,足矣。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黑夜因为有了明月的衬托而更美丽,小溪因为有了鹅卵石的存在而更清澈,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环绕而更娇艳,人间因为有了感动而更美好。生活中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爷爷那浓浓的爱,暖暖地环绕着我。也许在我的记忆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别的事都已慢慢褪色,但这件事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记得那一次,我的胃不知怎么,连续疼了好几天,特别难受。我什么也吃不下,只是捏着鼻子吃药。爷爷奶奶看我一天天瘦下去,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天变着样给我做好吃的。一天晚上,天下着瓢泼大雨,我突然间想吃桔子,就随口叨咕:“要是有个甜甜的桔子该多好啊!”我只是随口一说,心想爷爷明天一定会给我买桔子的。谁知,爷爷在地上转了两圈,说:“单位有点事,我得去看看。”说完,不顾我和奶奶的强烈,拿起雨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雨中。

我心里默默祈祷,爷爷可千万别被淋湿呀!七点、八点、九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迷迷糊糊快睡着了,隐隐约约听到了敲门声。呀!爷爷回来了。我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打开门一看,爷爷的衣服全湿了,水珠顺着衣领、裤脚滴成了几条细细的雨线,鞋子里也灌满了水,看上去像一只落汤鸡。爷爷不顾满身泥水对我说:“快吃吧,搁酸了就不好吃了。”看着黄灿灿的桔子,我不仅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各种想法涌上心头。这么晚,又下着大雨,附近的水果店都关门了,为了这几个桔子,爷爷得绕出很远的路。顿时,一股暖暖的爱瞬间将我包围。

如今,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还是记忆犹新。它将会成为我记忆天空里最亮的一颗星星。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在这场抗病毒战役中,我最敬佩的是白发苍苍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跟我的阿太一样年纪大的老人,本该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的他们,含着热泪却又坚定无比的眼神,在第一时间亲自奔赴抗疫情一线!

我看到的是多少可敬的白衣天使们,在病情发生时,他们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瞒着年迈的父母,转身奔向开往武汉的列车,冲在抗战的第一线,留下家人们无限的思念和担忧。

我看到的是英勇的人民警察叔叔,放弃了温暖的小家,在刺骨的寒风中,在每一个路口,在每一个社区,24小时不间断的执勤,逐个排查风险,守卫着市民的健康安全。

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艳的红色马甲,志愿者们顾不上吃一口热乎的年夜饭,却每天在楼道喷洒消毒液,在小区分发口罩,在医院维护秩序,在家里包上好吃的水饺和汤圆,送给一线的战士们。

我突然发现,原来“逆行”是最美丽的背影,正是这一道道美丽的背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定幸福,让这个春天来得更快一些!致敬,逆行者!加油,中国!

疫情感人的事迹真人真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中国人盼望的春节将至。可是这次的春节却是让人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

最近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如瘟疫一般暴发至全国,感染速度极快,有很多专家正在病毒,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如今我们只能躲在家里,以免被染上病毒,我回想起往年的春节大家热热闹闹的,红红火火的,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一起过大年,看春晚,但现在所有人只能待在家里。尽量少出门,为了更好的防止病毒出现交叉感染。

好几天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被病毒夺去生命,但幸好,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希望他们能快点研究出能治愈病魔的药物,可以让人们回到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更可以让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回国与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我想对医生们说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我作为一名青少年,在祖国危难的时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一些口罩,护目镜,酒精医疗用品,捐给医院或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相信全国人民一定永不言弃,坚持到底战胜病魔的那一刻。我希望下一个春节祖国能国泰民安,万事大吉!

疫情下感人个人事迹范文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在疫情防控中,今年78岁高龄的某某岛经济区交流岛街道某某文化队党支部书记某某主动请缨,对南北崖屯70户村民展开摸排登记,并不辞辛苦向村民宣传养成不聚众、不串门、戴口罩的防护常识。

就在他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时,1月31日,某某老人突然“命令”全家老小开始居家隔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某某老人的儿媳妇年前带着孙子回河南老家过年,当听说疫情开始蔓延,娘俩于正月初六返回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有着46年党龄的某某不顾全家人反对,提前借好邻居家的空房子,并准备好生活用品,等到儿媳妇和孙子一进家门就立即把她们单独隔离起来。对于这一举动,孙子抹着眼泪表示非常不理解,作为爷爷的某某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考虑到屯里259个父老乡亲和全村1400多个群众的安全,当天,某某和老伴儿也毅然决定居家隔离。全家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电话向村里报告体温监测情况,村里每天也会安排工作人员去他家消毒。

采访中,某某告诉小编,以往元宵节这个重要节点,他都会坚守在森林防火一线,但今年他只能通过电话安排村民上岗,不过,目前已经是隔离的第8天了,体温、身体指标都很正常,再坚持6天,就可以让全村老百姓放心了,也可以上岗为村民服务了。

新冠抗疫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4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郭__,主管护师,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儿科病房护士长。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扎实理论基础。作为主管护士,做好病房管理、护理质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抢救车管理,基础药品管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严把出科病历质量关。担任科室教学护士及院感护士多年,是院级护理骨干及应急成员。作为党员,新冠疫情发爆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抗疫请战书。在科内加强患儿及家属封闭管理,消毒工作。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参与院级新冠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多次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及疫苗接种工作,参与核酸采集达1500余人次,疫苗接种近千人次,坚守党员先锋岗,主动投入到社区防控执勤。

《感人个人事迹材料模板(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