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最美90“正担当” ——《抗疫英雄》观后感
____鼠年迎来了一场疫情,全球上下人心惶惶,现今中国疫情危机暂时缓解,武汉的城门也再次敞开,但那些曾经挽救大家生命的抗疫英雄们却让我们终身铭记。
在这场疫情中,以90后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在全国支援湖北的45,000多名医护人员中,就有12,000名是90后,其中还有95后,甚至是00后。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岗位上也有许许多多他们的身影。90后以前是祖国的花朵,但现在他们是抗疫英雄!
李佳辰,26岁,是支援湖北的一名医护人员,她的妈妈曾经参加了抗击非典的战斗。她对她的母亲说:17年前您在抗击非典中战斗中,17年后轮到我为祖国“战斗”了!这是两代人的“疫”中接力,为她们点赞!
23岁的卢宇航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他每天都刻苦工作,上户摸排、电话查询、定点测温。他还是一名“跑腿哥”为在家中隔离的人们送生活必需品。他十分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国效力。向这位90后的社区工作者致敬!
18岁的刘家睿今年面临着成年高考。他每天利用网课课余时间去当社区志愿者。他的行为让我十分敬佩。还有一位家境贫穷的贾昊倩,今年仅有11岁。她用自己辛辛苦苦挣的90块钱,买了10个口罩,还有一封手写信寄给武汉,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善良回报关怀,这个春天是最美丽的。九零后已经长大,他们为我们大家做了一个好的表率。作为00后的我,十分敬佩他们。虽然我们现在还处在懵懂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需要有责任担当的他们来保护,但很快,几年,几十年后,我也会接下他们手中的接力棒!虽然现在我还小,不能为祖国效力,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有多少中国人期待着,期待着____的到来,期待着____的第一次春暖花开,期待着一个个未知的奇迹,然而在这之前我们迎来的是一场“特别的战斗”,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这场战斗的参与者,尤其是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他们是“天使”,是“逆行者”,是“最美逆行者”!
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面对疫情逆风而行,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为多少家庭换来了无数的希望。但我也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也不过是等待着大年三十回家吃团圆饭的爸爸,妈妈,儿子,或者是女儿,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思念,也会疲惫,但是这些只是被他们掩藏在了口罩下坚强的微笑里,藏在了护目镜后坚定的目光下。所以致敬那些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
现在众所周知,病毒扩散十分可怕,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由最初几人爆发至上千甚至上万人了。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所以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他们长期劳累,休息时间非常珍贵,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后悔,如果没有逆行者们,抗击病情就不会有进展。我们将一直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下,正是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奋斗,才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无论是医术高超的医护人员,还是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普通与否,在奔赴抗疫前线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伟大,注定应该得到每一个人对他们的尊重。
尤其让我们为之敬佩的是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几乎可以说是这次逆行者的领头人,他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风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未变。他该成为我们为之赞叹的偶像,当之无愧。同时慨叹,该有多少这样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每一位逆行者也能尽可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平安凯旋,一起见证车水马龙,一起迎来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____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在年初武汉迎来了一个个难题,见证了中华人民的团结,共同抗击疫情,那一张张隐藏在防护服下的脸,上面布满了被松紧带勒出的痕迹,汗水曾数次洗礼他们,但他们依旧如初。
历史是一个有教育性的老师,它无时无刻的都在提醒我们曾经的经历,记录着人类的发展经历,给人们未来发展提示。在很多年后,当人们再次回望这次疫情,想起____年初,____年1月23日,那个过了很久的日子,然谁都不会忘记,那是武汉封城的日子。在饱受人们的争议下,武汉毅然选择封城,全市的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站全部暂停营业,没有特殊原因的市民不能离开武汉,关闭了些东西,但也要开启一些东西,开启的不是魔幻主义的故事,而是一场与病魔战争的真实主义的人民故事。
《英雄之城》一部纪录片,首次揭露了一些在武汉战疫情的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有一种爱叫做“我来火神山接你回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的幸运,也不是每一次危险都能有幸存者,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中其中一名武汉姑娘阿念,在得知外婆抗拒治疗,情况危急下,在父母的询问她是否愿意转院去火神山医院去陪同外婆治疗,她当即选择转院,之后的每天她都陪着外婆一起治疗,给她精心的照料,但未来是未知的,她终究没有将她的外婆接回家,外婆终究没有战胜病魔,他们也遵循外婆的遗言将自己的遗体捐给科学研究。
在这座城市,有人千万次逆行,为人类负重前行。
有人虽离去,但是心依旧在,一直陪着自己的亲人渡过难关。
有人眷恋这世间风景,依旧与死神作斗争。
也有人迫不及待降生在这个危险与真情共存的世界。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
纪录片抗疫英雄之城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个又一个的战“疫”的好消息,纷至沓来,我们正“加速”战斗。在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敢于战斗,敢于与疫“搏斗”。
与疫“搏斗”,要强“疫不灭,我不还”的恒心,忌掉“疫”轻心。截止目前,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人数“15连”降、武汉重症占比下降、全国连续6天治愈出院超千人,累计出院病例已过1.2万人、法匹拉韦、干细胞技术等医疗手段初显有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在我们的全力“迎战”下,战“疫”已取得欢欣鼓舞的成果,但这还不是最终的胜利。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们要继续坚定“疫不灭,我不还”的恒心,不因“15连” 降、“重症占比下降”等战“疫”的重要数据降下去了,掉下来了,而掉“疫”轻心。我们要继续坚守战“疫”岗位,绷紧不松,一以贯之,一鼓作气。疫情不灭,我们决不“收兵”。
与疫“搏斗”,要强“防疫第一条”的举措,忌疏“疫”防范。道路千万条,“防疫”第一条。逐步复工复产,支持战“疫”前线。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们也有所增加了,出门在外,莫疏“疫”防范。天气暖了,想去遛弯儿,三尺阳台暖阳足照。其实,“宅家不出”就是此刻战“疫”时的最好“暖阳”。气温升了,腰围增了,想减衣缩食,“春捂秋冻”不能忘;“立春之后,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不能忘;“增强自身抵抗力是战‘疫魔’的‘天然疫苗’”不能忘。前线战“疫”吃劲,后方防疫更要守牢。hold住!待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后,我们再一起去看那“花儿开”。
与疫“搏斗”,要强“跑在疫情前头”的远见,忌“疫”步“疫”趋。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思考、解决当前问题,不能被“疫魔”绕的团团转。“全国一盘棋”“重点地区”“坚定信心”“ 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总书记在部署战“疫”时,无不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大思考、大智慧。我们要主动作为,在战“疫”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认识“疫魔”,寻找疫情变化的规律,进而加以研究,加强部署,防“疫”出现“新情况”于未然,力争跑在疫情变化的前头,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2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观看了《致敬抗疫英雄》的微课,内容主要是向抗疫英雄致敬的。
疫情就像冲锋号,你们抛下家中幼小的孩子、瞒着父
母、依依不舍地和恋人分开,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第一线。
你们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 谁上去?” 是啊,我们可以不去武汉,你们自己感觉不去不行!我们可以不去医院,但是你们不行!因为你们的职责担当!
你们是英雄, 是白衣战士, 我相信病毒一定会很快被你们打败,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在这场战斗中, 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们。战斗需要武器,而这场战斗的武器就是各种药物、各种口罩、防护服等用品,我们要向负责这块后勤保障工作的叔叔阿姨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正是你们没日没夜地生产医疗物质,废寝忘食地调配、运输物资,才能让这些“武器” 能送到一线战场,让它们能保护好我们的白衣战士,帮助病人战胜病毒。
看到各地医疗物资纷纷告急的消息,国内外同胞心急火燎地想尽各种办法,把物资送到一线“战士”手中。因为你们知道, 没有防护口罩、没有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犹如战场上赤手空拳的战士, 在敌人面前只有送死的结果。
我们想对你们说一句,谢谢您!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们!
我还要感谢那些埋头待在实验室研发抗病毒药物的叔叔阿姨们,有了你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研发出超敏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让更多的病人能及时发现并隔离。而抗病毒喷雾的研制成功,更将保护好白衣战士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打败病毒的药物一定会尽快生产出来,届时我们就能在这阳光下畅快地呼吸了!
我们一定做好防护,努力学习,把你们辛苦付出换来的阶段性成果利用好、巩固好。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向在抗击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的勇士们、幕后的后勤保障、科研研发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为了春回大雁归
观《学习抗疫英雄,争做时代新人》有感
二零二零年四月二十七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天对我而言,却是特殊的、会让我一直铭记的日子──这天是经过十四亿国人的共同努力,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迎来我开学的日子!
开学第一课,我们全体师生参加了“学习抗疫英雄,争做时代新人”的线上主题教育活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倾听着五位抗疫英雄的动情讲述,我真切地看到了白衣天使的美丽,眼前又浮现出了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按上红手印,在除夕夜告别亲人,逆流而上,奔赴武汉,驰援一线的轰轰烈烈的场面……
在抵达“战场”的第一时间,这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就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着紧贴着脸的口罩,在病房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的脸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手也因为反复消毒而粗糙、红肿。然而,他们却不顾自身安危,穿梭在最危险的病房里。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小家,为了祖国这个大家庭付出了自己的辛劳甚至生命。
望着屏幕上那一个个被汗水浸湿的身影,我感慨万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忙碌的身影,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白衣天使,他们只是套上了白大褂,穿上了防护服,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然而他们却义无反顾。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会记住他们的样子。我知道,他们的付出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春回大雁归!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终于走进了校园。虽然阴霾还未散尽,但只要我们向英雄学习,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注重个人卫生,加强自身防护,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就一定能打败病毒,战胜疫情!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款款而来,难道大雁的归期还会遥远吗?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看了多节致敬抗疫英雄的思想政治微课,对那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那些坚守在抗疫岗位的人员充满了无比的敬佩和尊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湖北地区开始不断蔓延,原因可能是湖北武汉的一家销售野生动物的市场所致。在春节期间蔓延到全国各地。
从1月20日新冠肺炎全面爆发,搭载医护人员的飞机立马飞往武汉重灾区,一到医院,他们就紧急奔赴自己的岗位。因为新冠肺炎易传染,医护人员必须穿好几层隔离防护服,一穿上就是三四个小时,换班休息时汗水几乎渗透了衣衫,但是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她们是白衣天使,要给疫区病人带来战胜疾病的希望。
几天前有一位记者问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有顾虑吗?”那位医护人员说“顾虑肯定有。”记者又问“但你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抗议一线?”她说:“因为我们是医生,穿上白大褂,我们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听到她的回答,一刹那间,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他们冒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一线,因为他们是医生,他们心中有舍身救人的信念,只要有这种信念,并付诸行动,他们就一定能成功!
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广大的社区工作者和无数的志愿者们,是你们在默默付出,守护我们的安全!这次战“疫”,因为你们,我们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向你们这些抗疫英雄致敬!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9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