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在67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1986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33年来,他培养了49名博士生,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楷模,他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将信仰信念融入人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住院期间,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通过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我内心深处感到震撼,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对照这样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我们必须认真努力学习老先生的崇高精神和品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应立足本职,勤勤恳恳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今日事今日毕,力求保质保量,只有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才能在小事中累积经验,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汇至江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立足岗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郑德荣同志毕生“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始终以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为己任和动力,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奋力攀登,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学习郑德荣同志,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被誉为“红色理论家”。他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是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学习郑德荣同志,要学习他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郑德荣同志治学严谨,学术成果丰硕,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
学习郑德荣同志,要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郑德荣同志从教六十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为信仰付出努力,拥有信仰的人生才会有方向,拥有信仰的人生才会有目标,拥有信仰的人生才会充实。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郑德荣同志一生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老而好学,耄耋勃发。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先后印刷13次,发行100余万册,至今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这是责任,不能拒绝”,无论工作多忙,身体状况多差,他都会积极关注、解读党的重大会议精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完全融入到工作与生活当中,始终将党性原则与学术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高举旗帜跟党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率先垂范的高贵品质,为国家、社会做出卓越贡献。
5月3日,郑德荣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家事的遗言,最后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学习郑德荣同志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做马克思理论的传播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者。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郑德荣同志钻研学术和追求创新的精神,始终跟着党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勇于追求自身的理想信念,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始终装着党的事业、人民的嘱托,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真情谋事、激情干事、勇于成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学习郑德荣同志“不忘初心、守住初心”的精神,他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一如始终,在这繁华而复杂的社会中,抵制住诱惑,认真钻研学术,教书育人,不忘自己最初选择职业的目的。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守住初心,抵制住诱惑,做到清正廉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牢记为群众服务的使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这是对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最好评价,他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为新时代的我们树立了榜样引。他与时俱进、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指引我们不忘初心、求真务实,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对照这样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我在深感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激发内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斗志。
1. 坚定信仰,不忘初心
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总书记宣布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是新的局面和新的机遇,面对日益富强的新时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有坚定地信仰做指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早日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
2.勇于创新,艰苦奋斗
创新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人类发展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与时俱进、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创新精神和苦干精神,不断探索基层工作的新方式、创新新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高度的使命感,无私的奉献
郑德荣同志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研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真正正地立足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添砖加瓦。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郑德荣,吉林延吉人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是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共同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稿》、《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撰有论文《略论共产国际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反对教条主义》等,因病于2018年5月3日逝世,享年93岁。
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郑德荣坚信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创新。他一生有60项科研成果,8想主要科研项目,15项学术著作或教材编制,27项获奖记录。尤其他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影响也颇为深远,在书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尤其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一部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至--年9月已印刷13次。
执着的马列思想信念,郑德荣坚信只有信念坚如磐石才能有所建树。他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与观点,撰写出多部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毛泽东思想史稿》,就是郑德荣与黄景芳、陈一华合著的,这部书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地位,修订本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的配发教材。
笃定的培育人才意识,郑德荣坚信只有让所学有所传承才能让所学更加发扬光大。作为东北师大党史学科学术带头人,郑德荣潜心育人,使东北师大党史专业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结构较为合理的梯队,承担了多层次的繁重教学任务和一些重点项目的科研任务,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学科,成为教育部培养高校党史、革命史教师的基地。他说:“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郑德荣看来,著书撰文和培养青年学生教师,都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
郑德荣同志1926年出生于吉林延吉。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从国统区投奔解放区,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短训班学习时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被深深吸引。1952年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后,从事党史研究教学,从此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结缘,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博士生清晰地记得,他上的第一堂,不是讲学术,而是讲做人。他告诫学生,作为党史工作者,永远要站在党的立场上,“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追随着郑德荣严谨求实、勤奋求索的人生足迹一路回望时,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号角给人力量,催人奋进……5月3日,郑德荣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家事的遗言,最后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大力弘扬郑荣德同志的精神,就是要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贯彻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爱党护党为党,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为决胜全面小康汇聚磅礴力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72位用户喜欢。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勇于肩负当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做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郑德荣同志的一生,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农民学员。才能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做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郑德荣教授常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本身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宋代学者李觏也曾经提出:“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见,有德且德高方能为师。当代农业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从教六十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以大爱情怀,传学生理想信念之“道”的高尚道德情怀。
做好老师,要有广博扎实的学识。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这个要求已经远远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还要是一潭活水。伟大的思想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如果自身一知半解,那是教不好学员的。扎实的知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因此,作为农广校教师要甘当小学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贮备一潭活水,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需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在倡导以德树人,提升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真的应该好好学习郑德荣同志身上的一种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郑德荣同志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想到他从没有因为年岁的增长而放缓追求的节奏,这让我肃然起敬。
为什么同是教育人,我们和郑德荣同志竟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他从教67年,始终不忘初心,能一直坚守和奉献?是主义,是信仰,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是他共产主义信念的无比坚定。回顾自己从教23年的教育历程,因为有着对教育的一份特殊的热爱,一直努力钻研,为做一名好老师而执着的追求。年轻时努力钻研教材、大纲,幸福地做着一个教书匠的梦;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网络学习的便利,受到一群有梦想有情怀教师的感染,懂得了要想做一个好老师,只做好教书匠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开始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促进专业发展。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引领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带领学生海量阅读,丰盈学生的心灵。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常因为受到质疑而气馁,受到打击而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内心的纠结让自己前进的道路更加阻力重重,磕磕绊绊。如今想来,就是自己太过狭隘,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坚定,所以才缺少了郑德荣同志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自己的内心深处仍在计较得失的比重,才捆绑住了自己前进的步伐;是自己学识浅薄,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棋不定。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今后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的高尚品质,努力学习,不断钻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把个人融入时代,把学习融入生命,锲而不舍,永远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郑德荣是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他的才学和精神永远是党史干部学习的榜样和前行的动力。
要学习他终身奋斗精神。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创新治学,培养了博士生49名,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76岁那年,做为--省委学习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来到--为全市干部群众作了长达3个小时的宣讲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8年4月17日,这时的他已经处于癌症晚期了,癌细胞已转移到全身,那种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却还惦记党的事业,为做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论文修改工作,他毅然拔掉吸氧管,坚持完成修改任务。5月1日,也就是他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他的一生都在工作、一生都在思考、一生都在搞学术研究。这种奋斗终身的精神品格值得全社会各界人士学习。
要学习他毕生追求真理精神。他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他讲学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郑德荣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3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撰写了纪念文章,并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一部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该书修订本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的配发教材。
要学习他恪尽责任的治家精神。郑德荣最小的儿子郑晓亮用八个字形容郑德荣治家的家风:和谐、健康、互助、进取。郑德荣一生夫妇恩爱、教子有方。他特别能照顾人,当爱人80多岁身体不太好时,他帮着老伴穿衣服、削水果、陪老伴散步等,给晚辈们做出了榜样。在他们两位老人的感召下,他们的子女都很和谐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都过得很和谐,他们的家庭被街道社区评为“五好家庭”。郑德荣乐于助人,当谁家遇到经济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及时给予帮助。自己生活上十分节俭,买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几年,买东西从来不买名牌,也不让儿女们乱花钱,经常买一些地摊上卖的鞋子和衣服穿。
郑德荣是中共党史领域的一面旗帜,学习郑德荣,更要力争做郑德荣式的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日常生活习惯,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把追求真理作为工作的不竭动力,把终生搞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不悔的选择。
42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