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说到廉政故事,不得不提余杭文化名人丰国需。
今年58岁的丰国需,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他18岁开始创作故事,迄今发表故事作品300多篇,共100余万字。喜欢写故事的丰国需分别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三级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和主席。他在塘栖古镇创办的故事沙龙,是中国第一个民间故事创作团体。为了推动故事创作不断发展,他还创办故事派对网站和网络新故事创作培训学校,免费在网上教学。
故事,来自民间的“草根文学”,群众喜闻乐见,很接地气。故事能教人甄别是非功过、辨别善恶良莠,如果搭上合适的载体,激发的正能量不言而喻。
2005年底,浙江省作协一位副秘书长应邀参加浙江省纪委召开的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专门提出将故事创作列入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浙江省纪委采纳了这条建议,决定以“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的方式推动廉政故事发展。
于是,丰国需和他的团队接受余杭区纪委的邀请,开始为廉政文化“量身创作”。
从2006年至今,余杭区纪委书记换了3任,开展廉政故事征集和宣传的活动始终没有放松,愈搞愈红火。故事的创作队伍从起初的50余人,扩大到现在的近400人,不少机关、镇乡干部也参与到创作当中,以故事“日三省吾身”。故事的演出场地从机关到社区、从工地到学校、从图书馆到电视台演播厅,廉政故事的听众从十多人到几百人再到场场爆满,“粉丝”从老百姓到领导干部再到慕名而来的文人学者,题材从廉洁说起直至社会无所不包。遇到一些专场,廉政故事的拥趸们甚至有些“疯狂”。
余杭的廉政故事火了,跳出了区域界限,走向了上海、华东乃至全国,成为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张“金名片”。7年来,余杭连续承办三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征集作品累计6751件,144人获奖,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他直言不讳,曾提出“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加上为人俭朴,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称道。而魏征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俭朴的好女人,历史上出名的贤内助。
裴氏虽说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给丈夫之后依旧那么勤俭节约,并随丈夫住那间旧屋,每天纺纱织布度日,而毫无怨言。
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十分破烂,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当官员和工匠等人来到魏家时,魏夫人对来人说:“他(指魏征)住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华丽大厦,请皇上原谅,不要给他调房了。”由于魏夫人的再三辞谢,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便回去了。
唐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出医生去为他治疗。谁知,医生到魏家一看,简直不相信,魏征盖的被子又破又旧,根本御不了寒。医生回来据实向皇上禀告之后,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谁知这回魏夫人又出来挡驾了。她说:“他也用惯了布被布褥,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也请皇上见谅。”就这样,魏夫人常年铺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恳恳,相互体贴,而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清贫的丈夫。
魏征于64岁那年去世了。唐太宗听到噩耗后非常伤心。他想,这样一个好臣子理应受到表彰与敬重,于是下令举行盛大的`葬礼。这时又是魏夫人出来讲话了。好说:“魏征一生俭朴,葬礼排场太大,与他__生志愿有违。”唐太宗最终拗不过魏夫人,细细想来,她所说的也在情理,于是只得为魏征举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葬礼。
葬礼结束以后,魏征夫人裴氏也没有去住皇上给盖的新房子,她依旧与儿子住在原先翻修过的老房子里,过着清贫、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
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廉洁是中国传统之一,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我看了一个关于毛泽东的故事,1932年,红军打仗到漳州。他的警卫员住在毛泽东那里,一天早上,警卫员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了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读到这里时,我感受到毛泽东是多么的廉洁呀,平时我的袜子只要烂了一个小孔我就不会穿了,可是毛泽东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但他还说袜子是好的。而且主席一边说着,神情里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
我还了解到毛泽东行军中唯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那时的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换新的。现在想想,那时的毛泽东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但毛泽东还是那样的廉洁,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读了毛泽东的故事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廉洁的人,多珍惜一些已有的东西,例如我们穿的衣服、学习用具和物品之类,即使有些破了、坏了,请不要轻易丢掉它,缝补或修好之后还是可以用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向毛爷爷学习,一起秉承和传扬他廉洁的美德吧!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于谦,可以作为是清正廉明的代表了。他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着,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嘱咐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正直,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了个罪名,撤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们小学生要学习于谦的,要有高尚的品德,做一个真人,才能为我们祖国争光。千万不要学腐败者,因为那些人是我们的耻辱,比如康慧军、潘玉梅等,虽然一时得意,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廉洁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儿,是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将来,我们要向于谦学习,要像他一样,做一个两袖清风的人,做一个真人。我们要经常告诫自己,要廉洁自律,同时还要敢于同违反廉洁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是,看看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同学对廉洁是不值一提的,他们就缺少一颗廉洁之心。个别同学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装大方,买东西大手大脚,不比学习比玩具……我们要让于谦廉洁正直的品格永远在我们心中扎根。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