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
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
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李白的胸怀抱负其实和当时多数知识分子没什么区别,那就是想当一个匡扶天下之人。
李白是绝不甘心于碌碌无为的,曾有朋友劝他隐居,但是他不肯,他不要出世,而要入世。而且李白有着强烈的当官欲望,他说:“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邺中赠王大》)“济时策”就是安邦定国的政策方针,可见李白怀揣着一个得登相位的理想。为了得到权贵的赏识李白也曾请托他人;在得知皇帝召他入京时他也曾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后来被免官也曾垂头丧气。因此,李白的胸怀抱负与当时那些汲汲于功名的知识分子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李白自己才高八斗,当时就诗名满天下,备受世人欣赏,他也因此更渴望在官场上能有所斩获。但是现实很残酷,他一生所获得的最高职位就是翰林待诏,而且也仅是个陪皇帝吟诗作赋的闲职,与后世位高权重的翰林大学士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他很失落。
我们能否就此说李白是羡慕权贵之人,从而降低对他的评价?
其实,李白追求当官无可厚非。古代社会,人生出路很狭窄,若想安邦济民、有所作为,除了当官别无他途。不像现代社会,要想对社会做出贡献,途径很多,你可以当公务员,可以经商,可以办实业,可以当科学家,可以当教师,可以当一个优秀的工人、农民。所以李白积极谋求官位的举动无可厚非,反倒是他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当然,也正是这个抱负导致了李白人生的失意,他注定不属于官场,所以在这一领域可谓处处碰壁。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后面我们会涉及这一点。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一个初夏晚上,南边的紫云山和北边的观雾山上,一条条长龙蛇船的火光,蜿蜿蜓蜓地燃烧着,映红了夜空。那是山地农人烧草坡的野火,他们还是“刀耕火种”生产方式:把茅草烧成,算是遍地施了肥料,再用刀挑窠,播下玉米种。当秋风磅爽时候,农民们就上山收庄稼——扳包谷。
县令见了火景,心情感动,不由得咏起诗来:
“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
县令得意洋洋地重复着这两句,又把“火不归”三个字重复了几遍,终于思路滞塞,咏不下去了。他望了望陪同而来的李白。李白才思敏捷,立即接续咏道:
“焰随红日远,山逐暮云飞。”
李白是一个直道诗人。有的诗人,在也会作诗的上司面前,总是有才而不全露,甚至故为拙诗拙文,这是为人的曲道。李白自少至长,一贯走的直道。而这次的《观火续句》,李白的直道没有受到优容。县令不关心民瘼,使李白失望情绪又进了一步。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雨季来到,山洪暴发。县令要到涪江去“观潮”,衙役们前呼后拥,李白这次又作了陪同。看洪水暴涨,李白以为,县令会因此想到摒除水患,振兴水利;这次观潮,很有意思!
一具死尸,忽隐忽现,时浮时沉,由远而近,漂流、翻荡。随着拍岸的浪涛,渐渐漂到堤脚的芦苇边。那是一具女郎的尸体。看到女尸,县令眉开眼笑,捋了捋胡须,他想咏一首五言律诗,想了又想,而后踌蹰满志地咏道:
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跟上次观看山火一样,县令咏诗又阻滞了。老是沉吟“眉上翠”,“口旁朱”,咏不下去,不住摇头摆脑,再摇摆也摇摆不出诗句来。
李白早就想抒发义愤,看县令那搔首弄姿的窘迫状态,可怜亦复可恨,乃脱口而出咏道:
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李白咏了“续句”,随从中的文人墨客,都替李白捏了一把冷汗。然而,他们都向李白投来钦佩的目光。
对于如此的县令,李白绝望了,观潮返回之后,李白毫不犹豫,挂冠拂衣,愤恨而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曾几何时,我梦想着与古人对话,了解他们的精神。却难以实现。梦里,我回到了古代,他们的时代,让灵魂接受他们伟大精神的洗礼!
汨罗江畔,我看到那不屈的背影,他静静的站着,脑海里,昏君、奸臣的嘴脸,国家的灭亡,如同这奔腾的汨罗江水,一次次怕打他的心灵,他无可奈何,仰天长叹。永远没在这呼啸的汨罗江里。屈原,你的忠诚可感天地!
五丈原上,你的生命同那夕阳落下,在蜀过的哭喊声中,你静静的走了,你只带走了你的壮志,一代名相没有一丝余财,你何等清高。你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换回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赞叹。孔明,你的精神何其伟大,你何等的清明!
南山之下,东篱之旁,是你逸然的背影,举世皆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你宁与菊为伴,也不入那昏暗的官场,宁不要功名利禄,只求得问心无愧,千百年来,菊花从未再如此盛开,只为你已然不在。陶潜,你的清名万古流传。
洞庭湖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还在回荡,忧君忧民的你何等高尚,你生不逢时,却依然不屈,身处逆境你不忘自强,你的壮志豪情,我们至今不忘。范仲淹,历史不会忘记你!
豪情满怀,本打算乘风破浪,挂帆而欲济沧海。豪放的念着我辈岂是蓬篙人,大步漫出天门,却郁郁不得志,只落得才华无用武之地之地,无奈作那荔枝之语,终选择散发弄清舟,而不折身侍权贵,李白,你不愧为酒中之仙,举一杯浊酒,你我共饮今宵!
乌江之岸,面对滚滚乌江水,后是百万汉朝兵,你何曾怕过?力拔山兮气盖世,你纵横沙场,破釜沉舟而灭秦军,多么勇猛。你宁死不过江,自刎与乌江之岸,血溅在这滚滚沙场你何等气概!霸王,你的豪气依然在我们心中回荡!
梦里,我望着这一个个背影远去,消失了,灭在历史的海洋之中,没有了踪迹,好像都没有了!不!我错了,还有还有,还有他们的精神,我其实一直在与他们对话,在与他们不朽的精神对话,历史的浩海没不了他们的光辉,千年的历史中,他们的精神耀耀生辉。他们虽然逝去,但精神永存。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民族的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让灵魂接受洗礼,继承他们不朽的精神,把它发扬,让它在世界闪耀!!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咦?这是哪里啊?朦胧间,一位身着白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毛笔),表现出桀骜不驯性情的男子飘然向我走来。他是谁呢?
哦,近了,近了,原来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和蔼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其实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得到么?”我眨眨眼睛,说:“李白爷爷,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新飘逸,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不仅是我等这些学子,连老少妇孺也喜欢读你的诗。但是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理解不透,是不是能用白花表述出来呢?”
“不可不可。”李白连连摇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朦胧感。倘若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无味了。”“原来如此。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接受通俗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优美、高雅的诗歌却不屑一顾,致使诗歌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也不管是会开还是平时考,作文的要求总是千篇一律:‘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世人这样冷落和排斥的诗歌,真是太过分了。”我愤愤的说。
李白笑了笑,说:“是吗?也许。毕竟是时代不同了。用白话写成的文章,通俗易懂,读起来觉得很流畅,可以自由表达较多的内容。在这点上,白话文章和诗歌可算是各有千秋吧。”李白顿了顿,又说:“虽然现在人们对诗歌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相信,诗歌一定会受人们喜爱的饿。小朋友,你说是吧?”
“恩,我也相信!”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白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
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荣已经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创举,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前夕,那些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科举推崇备至,因为它打破了贵族对政府的垄断,使所有人都获得了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举制也是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科举制起自于隋,大行于唐,尤其是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参加科举已经日渐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仕途门径,全天下的知识分子无不以考上进士为荣耀。唐代进士科科举考试主要是考经学和杂文。杂文即文学作品,李白文采甚高,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优势。而且唐代科举不实行糊名,也就是说考卷上考生名字是不用遮掩的,考官对考生的信息一目了然。也正因为如此,考生在科举前有没有社会名望是很重要的。所以当时的很多考生考试前常常去考官家呈送自己得意的文章,期待留个好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行卷”。李白诗名远扬,社会名望大,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他,这对于李白来说也是个优势,那么为什么李白不参加科举呢?
这不是李白不愿意,而是他没资格。关于李白的家世,目前历史学界还没有定论。李白家族的身份,其家族为何流落到西域碎叶,李白是不是出生在碎叶,甚至他是不是有外族血统,都是众说纷纭的。这些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单说李白家以何为业这一点。在李白小时候甚或是出生前,李白家就已经从西域碎叶迁居到了四川江油。西域农业不发达,最发达的是商业。而且古时重农抑商,商人往往被视为游手好闲者,被士大夫们瞧不起,加之李白对自己的家世讳莫如深,只说父亲督促其读书云云,因此学者们认为李家是以商为业。另外,李白很有钱,那时有钱人要么是官,要么是商人,李家肯定不是官,那么是商人的可能性就极大了。李白终生不参加科举,估计就是受到这个家世的拖累。《唐六典》规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也说:“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意思是商人家的孩子和商人近亲,皆不得入仕。这样李白便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他最后当了翰林待诏,还是皇帝特批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正与一位好友的诗句,他的好友名叫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一位唐朝的大诗人,出色的文学家。那你可否了解他的潇洒呢?
你可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他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和人生命的短暂时写下的诗句。
你可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他从白帝城获释被贬的路上感悟到的,他没有丝毫的不悦之心,有的只是获释的轻松与欣喜。
你可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他将踏舟而行时,好友汪伦来送别时写下的。他感激友人的送别,因此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作,内心更多的是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吧。
你可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是他与好友杜甫分别时写下的,他将友人比作“各自远”的飞蓬,多么凄苦?但内心更多的,也只是接受这种现状的释然和无奈吧?
你可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的青山分别排开,朦朦胧胧有如婴孩的眼眸,娇俏明媚。一叶小舟,挂着船帆,从日出的水域悠悠踱步而来。画卷如此之美好,想必他的心情也是无比轻快的吧?
你可知“但愿长醉不复醒”失意落魄的人啊,总喜欢以烈酒麻木自己的身心,封闭自己的灵魂。有人说,醉了就不会想起清醒时的事了,他失意落魄更是如此。可酒让他写出了流传后世的诗篇。
你可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他的梦想,潇洒自在,一剑霜寒十四州。潇洒也不过如此吧。
他生于盛唐,不必担心今日打仗,明日破国,潇潇洒洒,自由自在,三杯两盏淡酒,恰是一尊江湖,还一樽少年风流客。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他,性格豪放,重情重义;他的诗,风格飘逸,浪漫洒脱。他在人间走了一遭,留下了无数经典。他的诗纤尘不染,不沾丝毫污邪,正如他的名字——李白。
在我小的时候,曾读过他的一首诗——李花怒放一树白,是他幼时的诗,亦是他名字的由来。李花怒放,一树雪白,多美的场景啊!他的诗,伴我成长,每每诵读,都别有一番韵味。
读他的诗,我感悟到的是惜别时的情真意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凸显的是临别时对友人深深的不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凝聚的是对朋友沉甸甸的惦念与祝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的是面对朋友离去的慨叹;“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矩长”是他对离别的感伤;“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一幅孤独苍凉的送别图,多么感人!
在成长中,我感悟到的是他的诗带来的深厚友情的感动!
读他的诗,我感悟到的是大自然的美妙。“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山水的悠雅;“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江水的辽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反映出的是自然浪漫缥缈的形象,多么地动人那!多么的美丽
在成长中,我感悟到的是他的诗带来的奇特的自然之旅!
李白的诗不仅让我感受了友情的感动,让我体验了自然的旅程,他的诗更是他人格的映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高洁傲岸的李白的体现;“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是沉郁悲愤的李白的体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豁达自信的李白的体现……多么引人!
在成长中,我感悟到的是他的诗带来的人格的陶冶,性格的舒畅。
历史似李树,经典如李花,李白的诗便是其中最白最美的。李白的诗照亮了历史,也陪伴我成长,影响了我的一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9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在浩浩唐风长河里,李白,他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人生的礼赞,都融入一个酒的境界里,月的世界里,飘荡在中华的诗河中……
读李白月的情怀,一腔情怀寄托明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台镜,飞在青云间,”忆旧怀故乡,“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一个纯感粹的诗人,把晶莹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融如入朗朗的明月。人若流水,明月如斯。
读李白月的豪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洒脱飘逸,乘月而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步月而归,“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依稀。”情闲志逸踏月行,“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兴致盎然歌泛月,“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在月色的世界,他追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引月而来。“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创造了新奇的艺术境界。寄托了自己奔放的热情,超凡的意象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
读李白月的孤独,他邀月起舞,把酒吟风。“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孤寂天涯,“迁客此时徒极目,
长洲孤月向谁明。”知音难觅,此愁谁人可识,谁人可解?“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是他的知己,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欲下河捞月,欲上天揽月。对月达到痴情忘我的境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一颗愁心寄明月,把酒吟月慰孤寂。作文
读李白月的柔情,“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是君感意何深。”朋友之间,更显李白情感真挚细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重友之情,寄慨遥深“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深念挚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在怀念李白如“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表达对老友李白的前途、生死的关切,念念不忘的深情。在此也进一步表明李白和杜甫深挚纯洁的友情,可谓是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同情宫女的哀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句中无一“怨”字,却句句都含有“怨”意,表明了痴心的女子心境。描写思妇念夫,如泣如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寄与征途人,豪迈壮丽,荡气回肠“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怀古之幽情,“旧苑荒古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思念故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情此景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怀乡思亲情浓浓的情愫和感慨。一代诗人的情怀,千年的挚友情谊,亲情、乡情在字里行间散发着悠久的芬芳。
读李白月的升华,“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天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之圣洁,月之洒脱,月之圆缺,月之冷傲。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月亮复活在李白的酒杯中。孤独的月亮,它阅尽人间春,见证千古风流,一个月亮在酒里,一个诗人在月中,一个飘逸豪爽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但愿长醉不愿醒,与而同销千古愁”正像杜甫在怀念李白的《不见》一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李白与月同醉,李白与月长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窗外,月色如水,淡淡的洒在我的窗边。手捧一卷太白诗词,我仿佛看到那青衣长衫的诗仙向我走来,他给我描绘了一副盛世大唐的画卷,向我道尽天下名诗名篇,带我看遍万山风景林色。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李白。
我敬佩他的自信。他长袖一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傲骨一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相信任何的困难都只是眼前,总有一天,他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去挥洒自己的热血。在他眼中,人生,从来不由别人控制,他自己可以驾驭自己的全部,他宁可高傲的自负,也不愿去卑微。他自信,他的世界总是姹紫嫣红。
我敬佩他的洒脱。李白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但他看遍世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方能写出:“唯愿长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豪迈诗句。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扁舟,“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份洒脱,让他在得到与失去之间,从容面对。“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顾及得太多只会适得其反,不如学太白,乘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我敬佩他的浪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他说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他陶醉;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他释然,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他率真,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他思念。他的种种感情,寄予了酒,寄予了诗,这样,就有了后世人的那份敬仰,那份憧憬。
正是他骨子里的自信和洒脱,让他的诗中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世人成就了一首首不朽之作。他,是中华文化中不败的诗篇,不朽的神话。
我起身看着皎洁的月光,轻叹道:李白,你是那天上的谪仙,是历史的名人,更是我人生的启蒙,心中的英雄,我敬佩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从古至今,论风华才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这个人媲美,他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潇洒脱俗的风采,奔放自由的思想,浪漫无比的言语,毫无拘束,雄奇飘逸,无不让人为之赞叹,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正是继屈原之后中国第二位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在中华历史中成就最高,正是他的性格所致。他笔下的文字放浪不羁,毫无拘束,随心所欲的任他而行,变幻莫测又万变不离其宗,而他又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痛斥黑暗的权贵和残酷的社会,摆脱桎梏,追求心的自由。同时他又乐观向上,坐船荡漾,喝酒吟诗,不同于杜甫晚年的苟延残喘,李白的死也是干净利索,喝醉酒的他不慎坠河,连生命消散也是如此痛快,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细品他的文字,像是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剑阁中融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夸张手法,凭借李白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将蜀道之难的险峻高大描绘的淋漓尽致。李白与大自然有着理不清的联系,他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加上他潇洒的性格,使他笔下的山水超凡脱俗,即使是苏轼对大自然的描写“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似乎也无法相比于李白,诗仙就是这样先声夺人,因为自由,所以他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游荡时间,造就他奔放乐观的精神,他的诗句,怎样一个雄奇了得。
李白一生的经历坎坷,他也有过报效国家的理想,但却因为权华富贵的黑暗而漂游江中,游历各地,李白自爱喝酒,一生嗜酒如命,甚至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喝酒的人潇洒,没有杂念,饮酒时酣畅淋漓,下笔如神,纵使再多坎坷曲折,他乐观向上的性格,永远伴随他,选择自由。
李白的内在永远有一颗高尚自由的心,更多的剖析无法体现出他的伟大,只有仔细品味他的诗句,才能理解他的精神。用一个字了来展现李白,就是“奇”。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这正是远扬中外的诗仙李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唐代诗人李白说起"李白"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许多人都爱读他写的诗。我对他的理解也很深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享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祖籍是陇西郡成纪县,出生于蜀郡绵州冒隆县。李白逝世于762年,因病卒,享年61岁。他为后人留下了诗文千篇有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诗数不胜数,人们世世代代都在吟诵。
李白的诗中,我最喜欢的是《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与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抡送我情。”意思是说,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这首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关于李白,有一个故事,叫“李太白跳月”。故事讲: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亮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那边半个。它为什么会分成两半?这之间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正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做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性,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弄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李白还有许多故事,他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李白“少为当县小吏”事迹,记载于宋代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匡山大明寺碑记,可供考证。为了明白始末,关于李白作小吏期间的诗篇,以及野史传说,在此加以略述。本来,大如一国历史,小如一人经历,都只能撮要勾奇。同时,对于那模糊情节,也只能“略貌取神”。其所以一记,一则此一事迹类似桃源旧事,尚未外传;二则这非山巅水涯,可以寻访而得,三则藉此小吏事迹的一斑,还可窥见李白故里时期的全部活动。
初露头角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又“三拟文选”,年纪轻轻,能诗能赋。长史苏〓见了李白的诗赋,向幕僚们热烈赞扬道:“李白这位少年,才华横溢。如果再努力学习,将来可以跟汉赋大家杨雄和司马相如并驾齐驱呢。”这一称赞,影响很大,李白在故里崭然露了头角。
当年彰明县令,便聘请李白使吏。这样,既可受到选贤任能的称誉,又可得到上级长官的嘉许,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至于李白,不久前就学了赵蕤的《长短经》,正在为实现自己抱负而努力增长才干。接受县令任用,只能算是屈就。然而,所学所习,如何不可及锋而试?何况,要始而齐家,继而治国,最后才能平天下。李白把小吏职位当作高飞的准备。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婚姻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中国也经常讲一句话:“家和万事兴。”要想干成事业,家庭内部的和睦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李白有怎样的家庭生活呢?
可以说,李白的婚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内心诉求的影响。李白内心诉求什么呢?即通过婚姻为自己的仕途打开道路。《李翰林集序》称,李白一生有过四段婚姻,其中有两段在当时来说算是正式的,两段非正式的。
入赘许家李白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川,开始了自己游历天下的历程。他的家乡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但李白有着雄心壮志,小小的四川盆地已经容纳不下他,所以他要进击天下,用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李白一直很欣赏汉代司马相如的文章,看到司马相如盛赞云梦泽,便慕名前去游览。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李白到了位于今湖北境内的安陆,恰逢前任宰相许圉师家招上门女婿,李白就来到了许家,娶了许圉师的孙女为妻。这位许圉师曾在太宗和高宗时期为官,此时已经去世了。
李白为何要入赘许家呢?毕竟,那个时代盛行大男子主义,虽说唐朝妇女地位高,却也是男权社会下的高。在男权社会里,入赘被看作丢人的事情。而且李白家境甚好,入赘也一定不是经济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李白极有可能是想依靠许家的实力帮助自己实现抱负。身为商人子弟,李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背景、靠山,而许家作为前朝宰相家,名望和人脉资源是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入赘到了许家。
许氏应该是一个比较贤惠的女性,而且两人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李白周游天下的时候,屡次提起夫人挂念他,催促他回家。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女儿叫平阳,儿子叫伯禽,乳名明月奴。虽然入赘许家,但李白内心还是很不安,所以他写诗说:“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少年行》)体现出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换取功名,而非依靠姻亲。李白和许氏的婚姻维持了十年左右。后来许氏在史料中消失了,只有李白带着一双儿女迁居到今天山东境内的记载,那么许氏去了哪里?估计是去世了。有人会质疑说,既然去世了为何不见李白写悼亡诗呢?古代诗人每逢亲人病故不是往往有悼亡诗的吗?这个也不奇怪,李白一生著作颇多,但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九百余首,有很多都亡佚了。而且整个唐朝都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唐代的印刷术还未普及。清朝编纂《全唐诗》,费尽心力也不过搜集了不到五万首诗,其中还有一些是伪作。唐人三百年就写了这么一点诗,平均每年不到两百首?这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所以说李白不可能不写悼亡诗,只是没流传下来而已。
许家看起来没能给李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李白带着儿女来到兖州郡瑕丘城,此处距离曲阜很近。在这里他又和一位姓刘的女子结识,然后住在了一起,这极可能是非正式婚姻,所以《李翰林集序》描述这段婚姻时没有用“娶”字。
这段婚姻后来是不欢而散的。刘氏与李白之间看起来感情并不好,而且刘氏极有可能瞧不起李白。因为那时候还盛行官本位主义,做官是最高追求。刘氏见李白迟迟当不上什么大官,便开始着急了,大概没少夹枪带棒地嘲讽李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唐诗乃我国五千年文化之瑰宝,而在诸多吟诗寄情之人中,诗仙李白则格外突出。每每读他的诗,便觉得荡气回肠。
腰悬酒壶,仗剑行天下,一口气吐出,便是诗无数。后人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岂是凡人!
他在年少时便已立下志愿:看遍天下美景,游遍大唐江山。他入巴蜀游齐鲁,逍遥一公子。李白十五通剑术,说他是游子,倒不如说他是游侠。与好友把酒做诗,论古今风流人物,但他更期盼的,却是在仕途中,找到一把写满功名富贵的钥匙。
几番坎坷之后,李白终可奉诏入京。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成了御用文人。可玄宗也不过是有雅兴或是哄美人时,才想起他李白,而他一吟也尽是带着奢华之气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经历游子、仕途、受宠和离京之后,他终明白,宫廷不适合他,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继而又回归游子生活,主宰大唐诗歌。
细看李白宫廷生活,心生诸多遗憾之处。李白身处宫中,心寂寞,唯能独饮,却仍要对月举杯。权贵压不住他,力士脱靴、驭手调酒、贵妃研墨,如此傲慢之李白,玄宗如何留他?可李白既有抱负,就应全力施展才能,方可报祖国、耀楣门,而非做出上述三事件。如力士脱靴,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可他既是御用文人,饮酒便该有三分节制,虽赋得佳作,却为自己的仕途埋下祸根。有人称之为文人骨气,我则认为是书生意气!为官在外,首须隐忍。司马迁忍辱偷生,方作史记;司马炎沉静内敛,做事果断,喜怒不形于色,终统一三国;雍正颇懂隐忍,心思缜密,才继帝位……反观李白,本就因才能出众引得群臣妒忌,却还傲慢张狂。李白虽才高八斗,却不适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不善于宫中的为人处事,终不能在权贵之地成大器。
综上所述,我眼中的李白,满腹才情,却不适为官;傲骨铮铮,却非霜心耿耿。可见,他最终退出仕途弃功名,为诗痴狂成诗仙,确是正确的选择。
68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