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栏目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11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9 14:20:03 热度:64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1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拿破仑·希尔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同时,他也非常清楚,要成为名作家,一定要先拥有娴熟运用文字的技巧,所以他必须先有一本好字典。可是,他生长在穷困的乡间,要获得足够的零钱去买一本好字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抱着积极思想的小希尔却不接受这个事实,他竭尽所能地去积攒所能获得或赚得的每一分钱,终于有一天,他存够了钱,买到了一本字数最多,内容最详尽的好字典。

希尔拿到他的字典后,第一件事便是翻到“Impossible”(不可能)这个词,随即把这个词剪下来丢弃。他说,在我的`字典中,绝不要有“不可能”这个词,我的一生中也永远不要有不可能完成的事。他,经岁月证明,确实成功了。

当然,也不一定要像希尔那样将“Impossible”这个词剪去。只要你能在“I”和“m”这两个字母中,加上一个小撇,使之变成一个短句:“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便和希尔一样,从此对凡事皆保持可能的意念。而加上的这个小撇,正是你对自己的信心。

去掉盘踞在心中的任何“不可能”思想,代之以凡事皆有可能完成的绝对信心。你将会发现,当思绪脱离“不可能”的纠缠之后,强烈的欲望便可立即涌现,并开始促使你往绝对可能成功的领域迈进,最终获得你思想中所企盼的成功。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1836年,也就是清道光十六年,去京城参加会试的曾国藩,又一次落第了。生性沉稳的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只是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加倍努力。他刚过26岁,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

会试榜单公布以后,曾国藩就平静地收拾行李,坐京杭大运河上的运粮船,启程返乡了。走到南京的时候,粮船停留补给,曾国藩走到南京街头逛书市。他走进一间书店,就看见赫然排列半面墙的“二十三史”,从《史记》《汉书》一直到《明史》,很全很齐备,这让爱书如命的曾国藩怦然心动。平时,由于要应考,看书自然以《四书》《五经》为主,闲暇时,他也看历代史书、唐诗宋词以及名家散文。

“二十三史”可是需要几百两银子才能买到的。别说是印刷业还不太发达的古代,即便是现在,要买齐这二十三部史书,也得花不少钱。想起自己囊中羞涩,这令曾国藩很是为难。一番纠结之后,他便提着行李去了当铺,把自己在北京时御寒的棉衣,全部给当掉了,换来几百两银子,把“二十三史”全部购齐,末了,这些古籍竟装了满满几大箱。

对于这件事,曾国藩有自己的想法。反正回到老家湖南,这些棉衣用不着了,还不如换点更加有用的东西。不过,以后进京赶考,又得添置新棉衣了。曾国藩沉浸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喜悦中,对此,也没有多想。

回家以后,父亲曾麟书看到曾国藩一箱一箱的古籍图书往家运,又听曾国藩诉说事情原委,他并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鼓励他这种做法。他对曾国藩说:“你典当棉衣买书,我自然很支持,我会借钱去把衣服赎回来。不过,这些书既然买了,希望你用心研读,不要把这笔财富白白浪费掉。”听了父亲的话,曾国藩泪如泉涌。

对于屡试不第的曾麟书而言,中举做官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不过,他把这种伤痛,转化为培养几个孩子成才的动力,尤其在对老大曾国藩的教育上,更是不遗余力。曾国藩自幼便跟随父亲念书,可曾麟书自知天分不高,没有什么心得捷径供曾国藩参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不停地督促。从早到晚,他只要一有空,就加以考验,要求曾国藩一字不落,将所学知识背出来。这样一来,曾国藩慢慢就练就了扎实的功底,往往能举一反三。

经过两年刻苦努力,再加上曾国藩对史书的悉心研读,1838年,曾国藩再次应考,顺利高中进士,并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内则大学士、尚书、侍郎,外则部督、巡抚,进了翰林院,可谓是“一步登天”。这时,曾国藩刚刚28岁。

不过,曾国藩深知,为给自己赎回棉衣,凑足考试用的盘缠,家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东家借,西家求,该跪的人跪了,该拜的人拜了,最后,终于给曾国藩凑齐了三十三吊钱。一路上,虽然省吃俭用,可开销仍然很大,到了京城之后,曾国藩手上就只有三吊钱了。对他来说,这次应试,无疑是孤注一掷。幸好,曾家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培育出了精通文史、勤于国政的一代名臣。

励志人物故事作文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85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总是有人要赢的,为何不能是你?

作者:尚军

接到勇哥的电子请柬,说他要结婚了。照片上,一张英气俊朗的脸,写满了幸福和满足;旁边的姑娘倚着他,笑得有些娇羞,却是大方得体。电子请柬下方有一行字:我们不是对方的梦中情人,却是彼此想要执手偕老走完一生的人。

我在微信上给他回:你还挺能拽词儿。

他回:你知道的。

我当然记得,5年前,勇哥自认为找到了他的“梦中情人”,房子买了,双方家长见了,婚宴也订了,可女方突然觉得心里没底了。当时,勇哥第二次考研失败,每天就在家里帮爸妈打理干鲜杂货铺。

勇哥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姑娘思忖了一周,说,要不,先算了吧。

姑娘从新房里搬出去那晚,我去陪勇哥吃饭,他喝了很多酒。然后,就一直在问,为什么别人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为什么别人能考上研究生?我也够拼了,为什么人生赢家就不能是我?

这些疑问,好多人都有过吧。从小,我们就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考大学、找工作,好像也是马马虎虎、差强人意。我不相信这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我在过着我想要的生活,却真真实实地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人拥有我拼尽全力也得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也想问,如果总是有人要赢的,为什么偏偏不是我?

那段时间,勇哥陷在悲观和迷茫中走不出来,常常跑到他们俩曾经牵手散步的河边一趟趟地溜达。勇哥爸爸悄悄地老远跟着,生怕他出事。

但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又开始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白天进货守摊,一到晚上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复习,常要到夜里两三点。有一回,我陪他去外地进货,旅途劳顿加上谈了一天的生意,真有些腰酸背疼。晚上回到酒店,我倒头就睡,半夜醒来,看到他床头的阅读灯还亮着……

“何苦这么难为自己呢?”当时,我这么问过他。

他淡淡地答,还没到完全无能为力的时候,不想就这么放弃罢了。

遗憾的是,第三次,他依然榜上无名。可他对卖干鲜杂货也着实提不起兴趣,便说服父母,应聘去了一家公司做起了行政助理,主要工作是处理公文,还常常跟着老板各地出差。

有一天在飞机上,老板给他一份即将要签的合同,让他帮忙再校对一遍文字。谁知,他竟发现了一处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假如对方故意刁难,公司的损失可能数以百万计。而勇哥及时提醒,堵住了漏洞,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勇哥的人生也就此柳暗花明,晋职加薪接踵而至,一下子竟也成了让其他同事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有人在背后议论,说勇哥运气真好,假如当天在飞机上的是自己就好了。勇哥很认真地跟我说,那哪是运气好,他们哪里知道我那些法律知识是怎么学来的?为考法律硕士,我已经准备了三年!

勇哥常说,那些走得更远的人,并不总是特异于常人,或许只是每天比别人多走了一点点。既然心中有了远方,他就想做那个每天脚踏实地多走一点点的人。

也常听人说,年轻就是资本,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的可能。这句话,我只同意一半。我一直觉得,年轻不是资本,年轻又努力才会成为资本。清楚自己想要的,然后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既有雄心万丈的抱负、水滴石穿的坚持,也要有不轻易服输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韧劲。努力,并不轻言放弃。

想起马云的一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如果碰到压力就觉得不堪重负,稍微有点儿不确定就把前途描摹得黯淡无光,遇到阻力掉头就撤,那么即使花样年华,岂不也是空付流水?

正当大家还在对勇哥羡慕嫉妒恨的时候,他已经放下了那些光环,一有空闲又开始苦读。第四次,他终于如愿,考上了那所名校的法律硕士。并且,在那里遇到了他想要执手偕老走完一生的人,就是那个在电子请柬的照片上,倚着他,笑得有些娇羞,却是大方得体的姑娘。

这时,我再问勇哥,你现在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了吗?他反而比以前更淡定了。他说,生活本就有好有坏,你愿意去感受的那一部分,就是你的人生。我也自卑过,迷惘过,甚至绝望过,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干什么什么不成。可那些失败、低谷还有负面的情绪,绝对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当我决定勇敢面对那些困境的时候,我就知道,总会有一条路能带我走出去……

于是,我明白了,像勇哥这样目标清晰、百折不回的人,是注定会成功的。他们绝不让自己一直囿于消极的窠臼,能坦然接受命运的捉弄,从不为不想努力找借口,即使遭遇困顿也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从不放弃任何变好的可能。

我始终相信,今天的你,身上带着昨日光阴的投射。而明天的你会是什么样子,也完全取决于你今天的态度和作为。

时光终究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既然总是有人要赢的,为何不能是你?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台湾传奇人物王永庆,有一次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时,谈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他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为奇,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之努力。”

王永庆十五岁小学毕业后被迫辍学,在台湾南部一家米店当小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卑微而敷衍了事,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除完成送米工作外,他悄悄观察老板怎样经营,学习做生意的本领,因为他总想:假如我也能有一家米店……

第二年,王永庆请父亲帮他借了二百元台币,以此做本钱,在自己家乡嘉义开了家小米店。王永庆踏实认真的做事风格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小店刚开始经营时困难重重,因为附近的居民都有固定的米店供应,王永庆只好一家一家登门送货,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几家住户同意用他的米。他知道,如果服务质量比不上别人,自己的米店就要关门。于是,他特别在“勤”字上下工夫,甚至趴在地上把米里的杂物一粒粒拣干净。

为了多争取一个用户,他还会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户家中。他的服务态度很快赢得了众多用户,业务逐渐开展起来了。

不久,王永庆又开设了一个小碾米厂,由于他处处留心,经营水平日渐高超。再加上他勤快能干,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克勤克俭,业务范围逐渐拓宽。此后,又开办了一家制砖厂。

“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赞叹那些勤奋的人,不管你正处于“蘑菇”时期,还是你做的工作很单调很琐碎,你都应该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加速自己的成长。如果你是有志于工作的人,每天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我勤奋吗?”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梁思成是知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学家。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并多年活跃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之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既是组织者,又是仅有的两名授课老师。梁先生特别注重启蒙教育。开班第一课,他先在黑板上一笔画了一只小狗,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齐声答狗。又在小狗的旁边画了一座与小狗大小差不多的小屋,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狗窝。他又在狗的旁边画一个大的屋子,再问学生是什么,学生都说是房子。梁思成笑了,说“狗窝”和“房子”,一个是狗睡觉的地方,一个是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尺度”的含义。

与“尺度”同样有趣的,是梁先生在讲到更加抽象的“比例”这一概念时,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婴儿和一个成年人,然后又在成年人旁边画了一个和成年人同样大小的婴儿,问同学们两个谁是大人谁是小孩,同学们照实回答,梁先生笑着说,“这就叫比例”。并说建筑也和人一样,各种建筑有自己的特点和比例,如果尺度弄不好,让人看起来像拔高了的小孩或缩小了的大人。

大师就是大师,两个难以用语言轻易讲通的抽象概念就在谈笑间烙印在每位同学的记忆深处了。

励志人物故事作文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7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马拉松“上瘾症”

作者:陈雪频

据说在现在企业家中,最流行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跑马拉松。我周围就有这么一群做企业的,几年前还挺着一个大肚腩,现在他们的身材苗条有型。

马拉松到底有多火?年11月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1.8万个全程和半程马拉松参赛名额,吸引了230万人次报名参加。马拉松参赛名额一票难求,比春运火车票和汽车牌照可要紧俏多了。

这些跑马拉松的企业家中,最有名的人是万科总经理郁亮。5年前的“中年发福男”经过刻苦训练,现在已经变成了身材瘦削的“型男”,马拉松成绩堪比专业运动员。现在的万科高管中,跑马拉松已经成了一种流行风潮,甚至网络上流行一篇文章,说那些能够带领团队跑马拉松的管理者更容易获得升迁。

为什么这些企业家喜欢马拉松?仅仅用“跟风”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这些企业家都是非常理性的人,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不是跟风起哄的粉丝。很多朋友确实很享受长跑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会让人上瘾。生理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长跑会让人体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两种激素会让人产生一种很快乐的感觉。

长跑的人都会有这种快乐感觉,但能够让人快乐的方法很多,没必要非要用这种“折磨自己”的方法。除了让人有些上瘾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之外,还有什么是让企业家们跑起来停不下来的东西呢?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可以从心理层面解释,那就是长跑给了他们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做企业的满足感非常相似,甚至和人在整个职业生涯的满足感非常相似。

试想一下,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时大约22——23岁,到他65岁退休,工作年限正好是42年多一点,和马拉松的距离42.195公里很接近。很多人在刚刚步入社会时都血气方刚充满干劲,但后来发现现实和理想相差甚远,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对未来陷入迷茫和焦虑,只有那些坚韧不拔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等熬过了最艰难的那个时间点之后,人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开始享受跑步这个过程。

一位领导以前身体一直不太好,跑1000米都会气喘吁吁,经过2年的持续训练,他已经能轻松地在4小时之内跑完全程马拉松。他在和我分享跑马拉松的五点感悟: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哪怕这个起点只有1000米,也要悦纳自己。

2、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很高的目标,每跑完一段距离都要给自己打气,自己又超越了自己。

3、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4、慢就是快,一开始不要太快,保持自己的心率不要高于140,这样可以跑得更久,那些一开始就快跑的人很难持久。

5、尊重自己身体的反馈,当自己觉得自己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不要死扛,休息一下等身体康复了再跑。

你从这5点感悟中能看到什么?应该不仅仅是跑步,而是做人、做事、做企业的道理。大道相通,人生和事业就是无数个马拉松。

励志人物故事作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73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我始终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作者:氵落?(简书作者)

很多人提起努力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嗤之以鼻。或许努力很久,也才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但是,扪心自问,你真的努力了吗?我说的努力,不是你嘴上喊着努力,却依旧熬夜追剧看漫画。其实,只有你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努力。

身边一直有人每天都喊着要学PS、网页制作、视频剪辑,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也过去了,貌似什么行动都没有,依旧睡着懒觉,玩着游戏,追着韩剧。

简单地说,我认为努力的第一要素,就是过得不舒服。

还记得自己高考时的状态吧,我高三那年觉得自己特别辛苦,有时候背书背得会哭起来。深夜两三点,不断地重复记忆那些似乎枯燥的、无聊的历史事件,历史书上有各种各样的扩充知识点,蓝红黑三种颜色的记号笔把整本历史书填充得密密麻麻。

身边有朋友考研,图书馆开门他就去了,图书馆关门他才回来。不带手机,不带电脑,带着的只有一本又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顶着寒风去早读,自然没有躺在被窝里睡懒觉舒服;看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自然没有追韩剧、玩游戏舒服;在图书馆待一天,自然不会比在宿舍玩手机、看小说舒服;跟着网上视频学习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PS、视频剪辑,一定没有刷微博、看段子舒服……

你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过得太舒服了,所以才喜欢一路安逸地走下去——早上睡到八九点,醒来去上两节课,然后吃饭,回来玩电脑,打打游戏,时间富裕,再谈谈恋爱,逛街吃饭看电影。不满足现状,内心隐隐不安,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什么特长,却又喜欢现在的安逸,不用操心什么,每天吃吃喝喝就过去了。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然是有道理的。生活太安逸、太轻松,一定会消磨你的斗志。

第二,大概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说句实话,无论如何这漫长的一生总会过去,但我希望趁着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些喜欢的事情。热爱这个东西,真的有意想不到的力量,因为喜欢本身就把所有不舒服的事情变得有意思了。

我最讨厌熬夜,最开始接触音频剪辑的时候,简直没日没夜地剪,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每天都熬夜到半夜两三点,但是第二天依然精神奕奕;身边有朋友喜欢写东西,接触到网文的时候,泡到电脑上,一天能码字上万。因为在做喜欢的事情,所以熬夜、早起都不算什么了。

在你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已经感到开心了,最后得到的成果,反倒是意外之喜了。

但很多人,恐怕连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还没有找到吧?不过没关系,没有喜欢的事情,就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了解、没接触过都不要怕,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有趣啊。

在这未知的世界,努力去做那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闲下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要怕没结果,不要怕没成功,最怕的是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为了梦想拼命努力过,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一定会迷恋那种充实感。

第三,如果不想为自己努力,有想过为身边的人努力吗?

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数不清的人脉圈子,被铺好了前进的路。其实我们都清楚,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不过的人,每走一步都要用血和泪去换,有时候或许还没走,就开始倒退。很多人走几步就不想动了,因为觉得特别累,如果你只是一个人,你可以稍微放纵,但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还有身边的人。

去年春节放假,心里想着要给老妈带个礼物。逛街时下狠心买了一件略贵的衣服,拿给老妈的时候却忘记把吊牌撕了,整整被老妈念叨了三四天,总说要拿去退。

整个春节,那件衣服老妈就穿了一次,还是大姨、小姨全家来我们家拜年的时候,她们都说衣服好看。老妈则是一脸喜气地说是我买的,夸我的眼光好,说这话的时候眉角止不住地上扬。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挺心酸的。

放假结束,刚刚回公司,手机短信就提示汇款5000块到账,我知道是我妈把钱打给了我。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短信说,“在外面上班都挺不容易,别老给我乱花钱了,我在家挺好的,吃得好,喝得好。”

国庆回家,发现那件衣服挂件衣柜里,就像没穿过一样。当时莫名难过了很久,突然想到小时候家里穷,爸妈都特别省,我印象里老妈没买过新衣服,大姨、小姨有时候会拿些旧衣服过来,老妈高兴得像捡了宝一样。

这么多年,老妈依旧特别省,但是对我却特别舍得花钱,凡是我想要的小玩意、小零食,她总会尽可能给我最好的。不努力奋斗,我又拿什么给她最好的呢?

无论最后结果怎样,我都始终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努力了,就不愧对自己的热血;努力了,就不愧对曾经的艰苦日子;努力了,就不愧对身边的人。就怕你加班熬夜一次,就嚷嚷着老板黑心,出头无望;就怕你失败一次,就嚷嚷着自己是金子却无处发光……

如果你被生活磨掉了棱角,或者被现实打败了,希望你同样要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不要辜负自己,更不要辜负身边的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现在说起杨丽萍,都知道她是我国的舞蹈艺术家,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享誉世界,成为舞蹈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丽萍成名背后所经历的辛苦,而她对自己的辛苦又另有一番认识。在一次电视采访节目中,杨丽萍为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辛苦观。

杨丽萍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从小她父母离异,作为家中长女的杨丽萍,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活儿,还帮大人做繁重的农活儿,放牛、上山打柴、采茶、插秧、捡麦穗、舂年糕、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儿,童年的杨丽萍都做过。听杨丽萍微笑地谈起童年,主持人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美丽瘦削的舞蹈家,童年时还做过这么多农活儿。主持人问杨丽萍,那么小,就做这些农活儿,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是生活需要啊,认识到这一点,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了。比如你上山打柴,想到将柴打回家,就可以把饭做熟,你就会很快乐的。

上世纪70年代,杨丽萍被招入一家歌舞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开始了她美丽的舞蹈事业。从小没有经过任何正规训练的杨丽萍,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她的舞蹈基础很薄弱,而一个舞蹈演员,需要身体的软度,压腿、练把杆,这都是最基础,也是最艰苦的训练。杨丽萍每天坚持练功到深夜。当时,生活条件很差,每个月只有7元钱伙食补助,经常吃水煮白菜,上面浮着几滴油星。主持人问杨丽萍,生活条件那么差,练功又那么累,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说,不苦啊,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喜欢做的,是为你的舞蹈事业打基础,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怎么能叫苦呢?

为了原生态歌舞《藏谜》的创作,杨丽萍带着她的舞蹈演员们,整整磨合排练了一年,在成都,她们终于第一次将这台大型歌舞搬上舞台。到达成都后,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一个星期了,而节目的整合和走台还没有完成,时间太紧了。为了不让期待已久的观众失望,杨丽萍和她的舞蹈演员们抓紧时间进行走台练习,整整一个星期,杨丽萍全身心地投入最后的排练,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听到这里,主持人忍不住又问她,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啊,那段日子一定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都是为了自己的作品嘛,你看到了这个事实真相,就不觉得它是一件苦差事了……

主持人三问苦不苦,杨丽萍都说不苦,并且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苦的背后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上山砍柴不苦,是因为可以把饭做熟;练功不苦,那是为事业打基础;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不苦,那是成功前夜的付出。这些认识足见杨丽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个理智又富有激情的人。

杨丽萍的苦是实在的、有目共睹的,也是她切身体会的;她的不苦是观念中的、经过升华的,也是被自己的意志改变了的。她将苦差事转变成不苦的经历,是源于她认清了事情的面目,要想成功,就必须辛苦,辛苦过后,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实则融入了大胸怀大智慧,令人钦佩。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1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妈妈病逝,家中只剩下2个弟弟,1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爸爸。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1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1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励志人物事迹素材(11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