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栏目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18 14:20:02 热度:54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宫川英男,(1918~1945),日本籍,中学文化程度,日本共产党员。1943年,由日本共产党员冈野进(野坂参三)领导的驻延安“反战同盟会”派来山东长清县作敌伪工作。是“津浦铁路对日军工作队”的主要成员。他的任务是编写对日军的宣传材料,瓦解日军。

宫川英男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废寝忘食地工作,在对敌斗争中英勇果断不避艰险。有一次,他在津浦铁路沿线对敌开展政治攻势时,日军蜂拥出动,情况十分险恶,有人劝他急速转移,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使他不肯离去,并说:“不怕的,我有办法对付。”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生活上艰苦朴素,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上级发给的生活津贴费,总是拿出来给大家买菜吃,还经常帮助房东打扫院落,归还群众的东西,如有损坏就按价赔偿。

他对同志亲如兄弟,有一次,李洛夫同志感冒发烧,夜行军时,他就背着他爬山越岭,住进村后因无药治病,他就用土方给他退烧。在政治上,他从不迁就错误。有一次,他得知和自己一同工作的日本战友对房东姑娘作风轻佻时十分气愤,立即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

由于宫川英男的出色工作,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恐慌。1945年6月9日夜晚,工作队在万德西官庄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派重兵包围,他沉着地埋好文件投入战斗,因敌众我寡,无法突出重围。为了不当俘虏,他毅然举枪自尽,时年仅27岁。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杨根思在战场上喊出铮铮誓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三个不相信精神成为革命军队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自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这100周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披荆斩棘,过关斩将。

杨根思是革命斗争的传承者。19,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红船扬帆起航,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顽强拼搏,成功建立了新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终被推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信念,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1934年10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为期两年的漫漫长征路。期间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__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跋山涉水,围追阻截,突破了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了战略转移的凯歌。用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和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向世界证明了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这正是杨根思誓言对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1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有位哲人曾经说:“愤怒出诗人”。因为文学是情感的产物,而诗歌则是情感推到极至后自胸膛里喷发出来的语言。或悲伤,或感叹,或怒斥,都是能够呼唤出精美的诗行的,直抒胸臆,一吐为快,语出惊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的感慨,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表白,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的大无畏的精神,未央的“车过鸭绿江,就像飞一样”的欢欣,等等,都是情感的激流推出来的震憾人心的浪花。

在陈辉看来,他手中的钢枪,可以射出愤怒的子弹,而他手中的笔管,同样也可以射出愤怒的子弹,他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高唱着战歌去战斗的钢铁战士。所以著名作家魏巍说他“是一位英雄的诗人,是一位诗人中的英雄”。

他的诗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彰显的艺术个性,像出膛的子弹那样爱憎分明而有力度,像敲击钢铁发出的声音那样铿锵而有节奏,像一泻千里的长江之水那样磅礴而有震憾人心的气势。还是他自己说得好:“我是深入接触生活,投入斗争,把新的战争的现实写入诗里。我要给诗以火星一样的句子,大风暴一样的声音,炸弹一样壮烈的旋律,火辣辣的情感,粗壮的节拍……”

陈辉在延安‘抗大’学习时,就发表了处女作《守住我的战斗岗位》。以后来到涞涿地区,他便在战斗的间隙里,在老大爷的热炕头,在夜晚的月光下,他分秒必争地写下了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可以想像当年他奋笔疾书的情景:远处,战火在熊熊燃烧;近处,枪声越来越密集,他两眼喷火,敏捷地写下几行诗后,握笔的手又迅速地抓住了枪管还有余热的钢枪……

他写了约1万多行诗,分别发表在当时的《晋察冀日报》、《群众文化》、《诗建设》、《鼓》、《子弟兵》等报刊上。他甚至把自己的诗写在老百姓房屋的墙上,把诗油印出来后撒在战斗的阵地上,送进敌人的炮楼里……他手中的枪与他同行,他写的诗歌也与他同行,他比别人多了件打击敌人的武器。

当时他与田间、魏巍、邵马南等同为晋察冀诗会委员。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为祖国而歌》、《献诗——为伊甸园而歌》、《红高梁》等。

新中国成立后,陈辉的诗被选入多种版本出版:著名诗人肖三主编的《革命诗抄》选入了他的诗;著名作家魏巍主编的《晋察冀诗抄》选入了他十多首诗;涿州市的宋俊杰编写出版的《陈辉传记》中引用了他不少的诗;著名诗人、他的好友田间更是把他的诗搜集整理成册,名《十月的歌》(约17万字),1958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他在“序言”里写道:“陈辉是十月革命的孩子,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他年轻的一生,完全投入了战斗,为人民,为祖国,为世界,写下了一首崇高的赞美词……”

1981年日本九州大学教授、语言学家上尾龙介,把他的诗集《十月的歌》译成日文,在海外发行。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邹永常在专心研究陈辉诗歌的艺术特色,已有论文公开发表。

他的战友何辛也写出了《陈辉传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德《桃花源》文学杂志社负责人、诗人方存弟多次写信与陈辉生前的好友田间、魏巍联系,并与中国作家出版社交涉,为陈辉争得一笔可观的《十月的歌》的稿酬。有了这笔钱,陈辉的姐姐便带上陈辉的侄儿上涿州市,把一行行的伤心泪水洒在陈辉的坟前。他们并受到了有关方面的接待,并听到了许多有关陈辉的故事。

陈辉虽然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同千千万万的祖国的有志儿女一样牺牲了,但是他那为祖国而战的精神,以及他那许多充满爱国激情的战斗诗篇,将会永远鼓舞着活着的人们,让人们思考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最绚丽而有价值的。

陈辉的生命是不朽的。正如他自己说的: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呀——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坚持到胜利

那是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下旬,守卫在金城附近某高地六十八号阵地上的志愿军的一个排,向侵犯这个阵地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战斗连续进行了三昼夜,美军曾用了两个营的兵力,配合大炮飞机向这个阵地发动了二十多次攻击,但他们一个人也没能爬上这个阵地。

在战斗的第三天晚上,坚守这个阵地的志愿军的一个阻击班,接到连里要他们换防的命令。当这个班回到连指挥所的时候,连长忽然发现班里缺了个唐凤喜,就问班长:“唐凤喜怎么没下来?”班长说:“傍晚他到排长那里去取联络,一直没有回来。”

连长想起这位在战前为了参加阻击班而写了十三次决心书的唐凤喜,现在竟不知去向,心里着急起来,大家也在为唐凤喜耽心。

就在这时,突然在六十八号阵地上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手雷声。同志们听了,都感到诧异,“怎么搞的,副连长他们不是刚从那儿出发了吗?刚才通讯员往营部回来说,兄弟部队去迂回敌人去了,那末,这是谁跟敌人打上了呢?”

原来这就是他们所耽心的唐凤喜在和敌人战斗。

这天,天还没有黑的时候,机枪组长唐观喜接受了前往山坡那面和排长取联系的任务。唐凤喜端着自动步枪,从山腰上悄悄地插到排长那儿去。可是当他从敌人封锁的火网下再爬回到六十八号阵地的时候,天色已黑蒙蒙的了。

“副排长!副排长!”他喊了几声没有人回答。唐凤喜有点急,他向黑忽忽的弹坑摸过去。碰到的是几块石头,摸到的是几颗手榴弹,再往前摸去,又碰到了僵死的美国兵尸体,但是就没有找到自己的人。他坐在弹坑里沉思着。突然听到从远方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静听下去,声音越来越小了。他想起身追上去——不!他马上又镇静下来。“阵地上没有人那能行!我不能走!”他刚拿定主意,敌人的一排子子弹飞过来,唰唰地打在附近的山石上,冒出一股火花。原来是四个美国兵向六十八号阵地摸上来了。

唐凤喜敏捷地作好了准备工作;把手雷盖揭好,顺手插在腰间;跃出弹坑,紧紧地盯着爬来的敌人。敌人打了几排子枪,山头上没有一点回音,更得意忘形地向前爬着。唐凤喜记起昨天排长告诉他的话:“阵地重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想到这里,他的勇气更增加了。敌人爬得更近了,唐凤喜猛然扔出一颗手雷,手雷在敌人群中爆炸开来;唐凤喜又迅速地跳到土崖后面,扳动枪机,猛烈地射击着爬过来的敌人。

敌人反扑了五次,每次都被打退了。

第六次,比先前几次来得更凶。一颗炮弹在唐凤喜身边爆炸了,他从被炸塌的弹坑里露出脸和手,已经觉得脸上手上都沾满了鲜血。他忍受着疼痛,挣扎出来,顾不得看究竟是那儿受伤了,又爬近机枪,继续去扣扳机,他知道子弹已经打光了,可是敌人的炮弹仍在他周围爆炸着,敌人又向前扑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忽然想到:利用敌人的子弹去消灭敌人。他从敌人的尸体上找到了子弹,一边射击,一边又扔出手榴弹。在短短几分钟里,唐凤喜又打退了第六次进攻的敌人。

在过去的三天里,唐凤喜一个人曾用手雷打垮了敌人一个班,指挥两个组和敌人冲了十几次。经过这几天的激烈的战斗,再加上伤口阵阵疼痛,他无力支持了。他瘫软地倚在一块洼地上,脑子里想的事情很杂乱,一忽儿想到鸭绿江右岸山青水秀的故乡——辽东省庄河县;想到参军那天母亲嘱告说:“到部队里要做一个__的好战士。”半月前母亲还来信说,家里盖了五间新房子,参加了生产合作社。这和八年前自己给地主扛活、妈妈讨饭的痛苦生活一对照,唐凤喜打心眼里明白,这些好处是共产党、__带来的。他一忽儿又想起指导员教导他的话:要在战斗中向共产党员学习。又想起一个月以前,房东的三个可爱的孩子被敌机炸死的惨状。想到这些,他在心中默默地宣誓:为了保卫祖国、保卫朝鲜人民,我一定要坚持战斗下去。正在这当儿,“啪!啪!”两声枪响,不知从那儿打来的。后山坡有不少人吵嚷着。唐凤喜听了,马上准备迎击敌人第七次的攻击。可是他的身子不听使唤了,他用尽力量仍是动弹不了,手里只剩下了一颗手雷,他掏出弹弦,握紧弹柄。只有一个想法:我死,也叫你们活不成,有我在,决不让阵地丢掉!

几分钟过去了。他定睛一看,炮弹是从北方来的,就像火箭一般向敌人打过去。接着是黑压压的人群从后山坡上来了。唐凤喜一看,心里早就明白了。

“自己的部队来啦!”

“原来是你呀!”副连长走到唐凤喜跟前一把抱住他说:“你坚持到胜利了!”

唐凤喜两眼直看着副连长,一时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1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杨思根

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撰写革命烈士个人事迹材料(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