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45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5分钟,慢速需要21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我叫__,1971年9月出生于__一户__家庭,1994年7月份毕业于新疆城市建设学校,10月开始参加工作,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8月开始担任__乡党委委员、组织员。我在以往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曾在去年的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被县委、政府评为“十佳个人”光荣称号。在工作岗位上,我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赢得了组织的认可,为盖孜力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乡镇组织干事,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我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努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深刻认识到这是我们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干部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干部选拔管理工作的党员干部。工作重要,岗位“特别”,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干部更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我在__乡5年的组织工作中,时刻以组织干部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政治立场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能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除了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外,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同时,我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党建工作的新经验,并运用于工作实践,特别是在“创先争优”和“双满意”活动中,认真学习,勤于思考,自觉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认真反思,对找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工作中努力改正,带头树立公道正派的组织干部形象,在“双满意”活动中,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二、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甘于吃苦
作为一名组织干部,更是党员领导干部,我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遇到困难的工作总是主动承担。在生活中,我始终把“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带头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在平时工作中,充分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经常加班加点深入各村开展工作,更多的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各项工作受到党委、政府肯定和赞扬。
三、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树立良好领导形象
由于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组织工作,在我接受了组织工作后,感到肩上的担子很大,但我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我积极的探索出自己的路子,并积极向上任组织员请教,找来大量组织干部的学习资料,使我对组织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干好组织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流于形式,除积极组织党员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组织党员重新学习党章,强调党员要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党性修养。在党员中开展“五想五看、自查自改”活动。通过党员民主评议,要求党员随时牢记在党旗下的誓言,看一看现在对党的信念;想一想党员的八条标准,看一看哪条没做到;
想一想入党前的表现,看一看自己工作是否好于群众;想一想党员在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看一看自己的言行是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带动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六比六看”活动,这一活动巩固强化了党员的理想信念。现在,奉献意识、模范作用已成为我乡党员的工作标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意识。
四、紧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放松
为加强我乡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做为组织员,我首先狠抓了机关支部建设工作,亲自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使乡机关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得到飞速发展。积极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学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党员的理论水平。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几次组织考察组,深入基层,走家串户,及时掌握广大群众对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了解的情况及时上报乡党委。对存在的问题更是不放过,定期对整改的情况进行督促,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在提高村级两委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搞好党群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积极扶持帮助抓好团建工作,使团建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
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重视“十个一”活动的开展。号召各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五好’为标准,严格按照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下大力气抓好村支部班子建设。各支部都制定了两委班子成员岗位目标管理制度,给每个村支部书记下达了目标任务并签定了责任书,年终实行管理目标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工资待遇挂钩。其次能够严格落实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针对我乡实际就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发动广大机关党员参与到我乡的经济发展建设中来,让每一个党员都成为发展建设中的一员。
经常召开支委会,分析查找机关支部在工作作风、联系群众、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做到跟踪问效。同时,以三级联创为有利抓手,给支部班子成员挑毛病、找问题,不断提高支部成员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电教片,主要播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代的发展、党风廉政等,使每一名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树立起心中的榜样,找到存在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同时还要组织党员观看关于农村经济建设方面的记录片,让每名党员掌握更多关于如何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知识。还利用党课时机,请来县里的技术人员,为大家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使支部班子成员都成为农业生产的能手,从而提高指导农民搞好生产的能力。使党建工作和农业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员目标管理双向发展同步运行的良好机制。
六、加强团结促工作,抓好工作求发展
乡党支部建设中的一些特殊性使我提出了“加强团结促工作,抓好工作求发展”的指导思路。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做到“不讲不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的“两不原则”和“发现问题快、上报问题快、解决问题快”的“三快”要求。使乡机关支部建设稳中有升。有了团结的力量做为坚强的后盾,机关干部工作的互补性也得到了发展,工作中的一些推诿扯皮的事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工作就是责任,责任推动工作。在工作中,我时刻以时不我待的工作劲头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一名组织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为自己赢得了精彩的人生华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许钟渠同志是汕头海关缉私局法制二处副主任科员,几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优秀海关关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风正派、崇尚正义、助人为乐、勤于公益,多次以实际行动有力地弘扬社会正气,树立了缉私警察的良好形象。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扶助贫困、奉献爱心
许钟渠同志担任缉私局法制二处团支部书记期间,先后组织所在团支部团员青年,为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市福利院、省英烈子女助学基金会等捐款2万多元,并连续资助帮扶5名贫困学生完成中学学业,协助解决其家庭困难。在2002年的一次走访活动中,许钟渠同志了解到汕头市第四中学一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校第一的学生赵玲玲,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面对放弃学业、外出寻工、过早品尝生活艰辛的尴尬和无奈,为了帮助她实现人生梦想,从那时开始,在许钟渠同志的倡议和组织下,法制二处团支部对她进行了结对帮辅,捐款资助她继续上高中。2004年,赵玲玲以高分考上了一所211重点大学。
在得知她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时,许钟渠同志又发动青年民警们再次慷慨解囊,捐款一千多元。2006年4月,许钟渠同志参加由汕头海关团委组织的“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月”访贫问苦活动,深入海关挂钩联系点梅州兴宁市新陂镇三新村走访特困户,他扛着几十斤的粮油,一家一家地探访,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为那些饱受自然灾害、经济陷入困境的特困户带来了新的希望。2007年春节前夕,许钟渠同志了解到汕头市区鮀莲街道大场村近一半人口属于低保户,成为当时汕头市北区最贫困的村落这一特殊情况,即主动联系汕头市蓝天义工,在缉私局政治部门的支持下,带领部分青年民警和义工深入该村开展“奉献爱心、共创和谐”新春送温暖活动,为该村的部分贫困家庭送去缉私干警捐赠的棉被、衣物及学习文具、书籍等物品,并购买大米、食油、糖果等应节品,为低保户送上节日祝福,使受助的贫困家庭在新年到来之际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二、见义勇为、勇斗歹徒
许钟渠同志能保持高尚品格,勇于同不法现象作斗争,树立了汕头海关缉私警察正派勇敢的良好形象。2004年3月22日凌晨,十多名河南籍不法分子聚集翻越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滨江校区西门围墙,进入校区建筑工地盗窃施工器具。正在该校参加警衔培训的许钟渠同志在发现这一可疑情况后,立即通知学校保安人员,并与保安人员一起向案发地点赶去,同保安人员合力与歹徒展开生死搏斗。在千钧一发之际,一辆海珠公安分局的警车巡逻经停事发地点,不法分子见势不妙,分乘四辆摩托车四散逃逸。
许钟渠同志赶上坐在摩托车后座的其中一名不法分子,一把将其从车上拽下并将其制服,扭送给地方公安干警,随后又搭乘巡逻警车继续追赶,并将回忆的逃逸摩托车号牌整理抄录,最终根据该份号牌记录,在距离案发地点两公里外的二沙岛将其中一辆摩托车截获并抓获车上的一名不法分子,为地方公安干警顺利侦破该案提供了重要的办案线索。同年6月,两名饶平籍双抢犯罪分子驾驶摩托车在汕头海关缉私局办公楼前飞车抢夺一名海关女关员的手提袋,在遭到缉私车辆拦截后弃车逃逸。恰好在旁的许钟渠同志见状立即用自己的摩托车堵住歹徒退路,并弃车飞身上前拦截歹徒,面对狗急跳墙、穷凶极恶的歹徒,他无所畏惧,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激烈搏斗,最终在附近的花圃中与其他同志合力抓获两名歹徒。
三、防震抗灾、心系公益
许钟渠同志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放弃工余休息,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彰显了海关缉私警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无私的人生情怀。2005年11月,应团市委和汕头市地震局的号召,汕头海关成立“汕头海关地震应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市地震应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海关分队,成为汕头市11支地震救灾应急队伍之一。
缉私局10名青年民警作为海关志愿者自愿报名加入,其中许钟渠同志以其出色的表现被选为队长。其后,许钟渠同志一直与市地震局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定期接受地震局通过寄送防震知识刊物进行的函授培训,并注意收集防震抗灾的相关知识资料。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许钟渠同志在立即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捐款捐物、交纳“特殊党费”的同时,从高度的公益责任心出发,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代表“汕头海关地震应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访汕头市地震局,向该局施永文局长、张惠霞科长等领导通报了汕头海关开展地震应急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关情况,提出了访问省地震局直属汕头地震台和汕头市地震局地下探测点的请求和联合组织地震救灾知识学习交流活动的意向,得到了地震局领导的肯定。市地震局随即通过“汕头海关地震应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向汕头海关赠送防震抗载知识读本200本。
黄冈市社会福利中心是一所以收养社会孤残弃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以及社会代养老人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建于1980年,2007年,市政府统筹规划儿童院、养老院和光荣院建设,实施了“三院合一”建设项目。2010年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原市社会福利院整体搬迁于现址并更名为黄冈市社会福利中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16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受市委办指派,刘艳军来到了省定贫困村——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上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用真情赢民心,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
上东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但这里的贫困却在省里“挂了号”:全村因病、因残、因智致贫现象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交通闭塞,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刘艳军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上东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上东村,刘艳军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刘艳军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刘艳军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刘艳军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__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刘艳军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刘艳军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上东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谋良策出实招,铺筑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刘艳军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刘艳军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刘艳军还为上东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上东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刘艳军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党建促和谐,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艳军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20x)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上东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艳军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上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艳军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__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艳军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87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__自20__年当选__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凭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村的各项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带动,充分调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__村被评为河南省生态文明村,并带领__村党支部荣获市“五好”农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找准突破口,以真情实绩感动人心。
老话说:万事开头难,20__年被选举为__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一道难题就摆在他的面前。__村地势低洼,农田水利设施损坏严重,连日大雨,__村耕地大面积积水,眼看着一季粮食就要颗粒无收,刚刚上任的__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时的__村“灌渠渠首淤、排渠渠尾堵,不是脑梗塞、就是肠梗阻”,耕地灌溉暨无水源,排涝更无渠道,__号召全村群众开展排涝,但全村群众却不抱任何希望。在这样的情景下,__却坚信人定胜天,通过朋友的关系,他借到一台挖掘机,凭着自己对地形的熟悉,一个人开始为全村耕地疏通渠道。七月原本是夏日炎炎,但连日的大雨却使得气温骤降,干到半夜__不得不穿上冬天的棉袄才能坚持。就这样__一个人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全村5000亩耕地积水终于全部排出,全村群众看到此情此景,无一不从心底竖起大拇指,重新拾起了对党组织的信心。接下来的几年间,围绕着全村群众吃水、农田浇水、沟渠排水这“三水”问题,__一直身先士卒,不断攻坚克难、多方奔走,争取各方支持,终于使得__村从家家户户小压井吃咸水,到如今自来水直通入户,和城里人一样吃上了水厂处理后的净水,从过去的浇地靠下雨,排水靠蒸发,到现在河渠成网,机井棋布,成为远近闻名的吨粮田示范村。__的变化,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累土成台、积水成海,为群众办的每一件实事,都化为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护。
二、狠抓队伍建设,以实际行动凝聚合力
1、抓制度、打基础,严格规范和落实政治规矩
__认真贯彻落实“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并通过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不断在全村党员干部中深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规矩意识,并立足村情实际,进一步加大了对党建工作质量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量化管理和考核,使村“两委”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做到了有章理事,按规办事。
2、抓载体、求创新,以党建引领谋划乡村振兴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树党员形象。__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主抓手,建立“党员干部分包制”,发动广大党员义务清洁村内环境卫生,每条街巷均由党员干部认领并负责日常清洁。村内定期开展义务劳动,每周确定一天定时定点清扫道路、清运垃圾,消除环境卫生死角;种植绿化树苗15000余棵,村内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群众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改善。
另一方面,在生产发展中,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群众服务。近几年连年干旱,群众浇不上地,成了__的心头病。他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为村里共打机井60余眼,解决了村民浇地难的问题。为一改过去排河年年清,年年有淤积、杂草现象,他主动争取上级资金40万元,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投资30多万元衬砌河道2000米,投资近10万元,打机井24眼;投资7万元对境内4000米排河进行了高标准清淤,彻底解决了全村4800多亩地抗旱排涝的难题。
3、立典型、树新风,乡风民风和谐清风
一是尊师重教,树立良好风气。为改善师生教学条件,__多次与县教育局联系,通过教育局向上级引来“校安工程”项目,争取项目款50万元,筹资70万元,新建占地12亩__小学,引资200万修建幼儿园一座,占地4亩,大大改善了师生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每年年底,进行“优秀教师”评选,对评选出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在群村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二是以好带好,推进乡风文明。__村党支部在__提议下,每年投资5000元,用于“好媳妇、好婆婆”“尊老爱幼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的评选及奖励;投资7万余元修建了灯光球场,组建村级鼓队、太极柔力球队、老年舞蹈队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通过这些正面典型的带动,全体村民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风清气正,村里治安安定,邻里和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风尚在全村群众心中根深蒂固。
三是以身作则,抓作风扬清风。多年来,__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处处维护村干部形象,不吃群众一顿饭、不喝群众一杯酒,时时处处廉洁自律、处事公平,以诚待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树立村干部的形象。20__年,__村投资3万元在村内党建文化广场建成廉政文化长廊,绘制墙体廉政漫画、悬挂廉政标语及学习版面,并购置廉政书刊100余本,以浓厚的廉政文化气息感染全村广大党员干部。
三、打开工作视野,多方位寻求发展助力
过去的__村,地碱人穷,村民纷纷外出打拼,多年过去,形成了一大批闯出一片天地的在外人士,__敏锐的认识到,这些在外人士是__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他积极与这批在外人士联系,主动请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每年过年,他都一一拜访回乡的在外人士,并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后又抓住__镇推动成立乡贤会的契机,将这些在外人士纳入村乡贤会,并借助全县“三家”活动的开展,整理__村史、姓氏史等史料,以亲情乡情作为联系在外人士的纽带,多方位寻求发展助力。近年来,__村在外人士每年都为家乡捐资捐物,修学校、铺道路,以各种形式支持家乡发展。__村也在__的带领下,在这些优秀儿女的共同努力下,迈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__不仅是__村的好书记、是__镇党员干部的好模范,同时自20__年起,被连续两届推选为获嘉县人大代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全县发展添砖加瓦。
__曾说过:“我当选为__村支部书记以来,压力很大,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唯恐自己的言行不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唯恐在自己的带领下__的发展跟不上全镇、乃至全县的步伐;唯恐不能事如民愿”。现如今__村风清人美,百姓安居乐业,当年“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景象一去不返,如今的__村社会和谐安定,群众安居乐业,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表彰。现在__村的2000余群众,正在__村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在__的感召下,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郭__,男,1993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2017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__省__市__镇柏林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__普阳钢铁集团董事长、团委书记,兼任全联冶金商会副会长、__省节能协会会长,邯郸市政协委员、邯郸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发起人。曾荣获“__省新时代冀青之星”“中国制造业十大领军人物”“__省诚信企业建设优秀工作者”“__省优秀团干部”“__好人”“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邯郸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一、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开展精准扶贫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郭__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时刻满怀为家乡做贡献的热情,2018年普阳钢铁集团与__市__镇政府签订精准扶贫合作意向书,郭__第一时间组织各厂部室青年员工,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和驻村扶贫干部一起到镇上24个村摸排统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贫困群众状况,最终确定帮扶建档立卡户270户,涉及贫困群众701人;为112名70岁以下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设立了公益性岗位,每年支付工资80余万;出资22万元为19户贫困群众修葺危房;出资100万元建立了“精准扶贫基金”,对全镇失去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进行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开销;每年出资3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之外相对贫困的边缘户补助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看病就医负担。发起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活动,每逢传统节假日,郭__都会和青年志愿者们为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各村支部书记都说:“每个贫困户都能领一大袋米、一袋面,两壶油,过节可不愁了。”
在郭__和他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热心帮扶下,2020年__镇24个村701名建档立卡群众全部高标准脱贫,当地群众夸赞郭__为村里新一代年轻人的榜样!
二、汇聚钢城青春力量,大力支持乡村治理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身为年轻一代的企业管理者,郭__一直想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为了让乡亲们能够享受更加美好幸福的乡村生活,为了让村里的街道更宽敞、房子更漂亮、广场更时尚,为了让大家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2020年郭__积极落实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要求,一方面组织青年志愿者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发展优势,大力支持本村及周边村庄的乡村治理工作。对__镇商业街实施复古修缮,建设了便民图书室3处、阅览馆2处、健身广场10处、大型停车场4处、地标性文化雕塑3处;种植各类观赏花木7万多平方米,美化墙壁15余万平方米,合计出资8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千年古镇的居住环境。同时,出资1。5亿元美化了柏林村西近万亩荒山,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大力扶持发展种养殖等生态农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30余人,通过村企联合的方式,开辟了产业助农新渠道。
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秉承着“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建幸福家园”的职责使命,郭__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出资3亿多元铺设暖气管道400多公里,为周边13个村10000多户居民提供集中供暖,让农村群众温暖过冬;捐资7亿多元建设的邯郸市高等幼儿专科师范学校已经正式投运1年,源源不断为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小学输送青年教师人才,助力农村教育发展;2021年8月,向河南郑州、__邯郸抗洪救灾合计捐款3000万元,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此外,普阳钢铁集团近几年稳步强健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地带动着周边各行各业的同步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乡村的商务、餐饮和村镇建设的协同振兴;解决了贫困山区7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并安排下岗职工及未分配大中专毕业生900余名,安置退伍军人500余名。40多年前,普阳钢铁集团所在的__镇,在年收入百元的家庭里,恐怕十户里难有一辆自行车。现如今,许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早就过上了住二层楼、开小轿车的小康生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9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一、个人简介
马__,女,1986年9月生,汉族,邢台南宫人,中共党员,学历硕士,毕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至2019年任灵寿县大学生村官,现任灵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__在村官任职期间,切实履行村官职责,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立足灵寿特色农村资源优势,领办实体,开展品牌培育,建立产品标准,发起成立产业协会,成功申报注册“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着力发展了灵寿特色腌肉产业,推动腌肉产业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并通过订单帮扶方式,带动农民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强,对推动灵寿特色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详细事迹
马__在村官任职期间,发起成立灵寿县腌肉特色产业项目,该项目采用“公司+协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按照三产融合的理念,以腌肉加工为带动,向前延伸订单帮扶与农户合作,带动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向后延伸发展精深加工、营销及服务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服务一体化经营,通过促进灵寿腌肉特色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走访调研,挖掘灵寿特色。
灵寿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腌肉是灵寿地方特色名吃,声名远播,但腌肉作为地方名优特产,却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商品化、品牌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挖掘。马__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了解腌肉工艺、特色、文化,认为可以推动腌肉实现产业化发展。
2、领办实体,立志小产品做出大产业。
马__在2016年6月注册了灵寿县束修斋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公司使命和目标为“匠心小产品,做出大产业”,以灵寿腌肉为主打,围绕腌肉这一地方特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不断拓展产业多种功能,整合腌肉上下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公司在2018年10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3、注册商标,扎根品质,开展品牌培育。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注册了单品类商标“漫山飞猪”和全品类农产品商标“灵山寿水”、“灵灵和寿寿”。山区村民多养猪,“漫山飞猪”是山区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企业的美好愿景,希望让灵寿漫山的猪飞出去,让山区的百姓富起来。通过培育腌肉品牌“漫山飞猪”,在将腌肉做深做精的基础上,进行品类延伸,打造全品类的农产品品牌“灵山寿水”、“灵灵和寿寿”,推动我县核桃、板栗、食用菌等其他特色农产品项目全面发展。并从选材、工艺等方面,设定多道质量关卡,建立产品标准,确保品质,有力的推动了腌肉产业实现品牌化、标准化。
4、发起成立协会,成功申报注册“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马__在2017年发起成立了灵寿县腌肉协会,成功申报注册了“灵寿腌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灵寿腌肉”的地标属性,使其成为“土特产”中的精品,“灵寿腌肉”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对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地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区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5、订单帮扶,就业带动,助农增收。
该项目把帮助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采用订单帮扶的方式,已累计与近200户农户合作,带动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合作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服务等融合经营,也有效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加工业、养殖业、和服务业转移,累计带动人口约600人,服务人口约2000人,提供就业岗位21人。
6、电商+实体店,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该项目通过电商+实体,搭建营销体系。线上开通淘宝店、拼多多店、企业官方抖音账号,并开通“灵寿印象漫山飞猪”微博,通过微博打造一个灵寿腌肉信息交流地;线下开设了灵寿县城第一家腌肉实体店。以腌肉为主打,同时带动灵寿红薯、粉条、食用菌等其他特产销售,2020年销售额突破500万。
7、县长主推,灵寿腌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2020年4月20日灵寿县《县长来了》淘宝直播活动,灵寿县委副书记、县长冯素伟携“县长天团”走进直播间,推介灵寿好物,“漫山飞猪”腌肉被选为县长直播主推产品。2020年6月18日,共青团中央、灵寿县政府共同主办的腾讯QQ直播助农河北灵寿分场,国家发改委挂职副县长带货“漫山飞猪”腌肉,有“县长背书”的直播也让消费者对“漫山飞猪”品牌更加信赖。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马__说她将立足本职工作,持续推动灵寿特色产业发展,争取为灵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15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82位用户喜欢。
一个贫困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回来当起村支书。
她是红槽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虽不是顶尖名校,但也曾是村里的喜事,“那个大学在重庆只招10个人,她刚好是第10个!”红槽村7社的王从明至今记得自己去严家贺喜的场景。
“我连个一都不认识,不想女儿也没文化!”严克美的母亲是文盲,父亲严世文也没读过几年书。两口子种了几亩地,只够一家人的口粮,唯一的经济来源是背柴到隔壁乡镇,一背篼柴,走一天山路,卖几块钱。
初二那年,因为家庭贫困,严克美提出不读书了,把钱留给妹妹继续念书。严世文哪里舍得女儿辍学,半年之后,一天,他从衣柜里拿出几百块钱,“女子,你继续读书,我和你妈妈借钱都会让你读下去!”
背篼里背着洋芋,手里攥着妈妈做的辣椒酱和爸爸给的皱巴巴的钱,严克美再次踏上求学之路。没钱坐车,只能走路去学校所在的官阳,往往要花上一整天,但这条上学路,严克美走得风雨无阻,不言放弃。
“不能让村里其他小娃娃和我过得一样苦!”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改变这里,这个念头在严克美心头扎了根。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食言,其他同学都为去大城市工作煞费苦心,她却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毛遂自荐,回到红槽村当起了村支部书记。
一辆男士摩托 走访距离加起来绕地球半圈
为了摸清红槽村所有村民的情况,大学毕业时,只有90斤的严克美学骑起了300斤重的男士架子摩托车,只花了两个小时,她学习了基本的驾驶操作,便大着胆子独自上路。
脸被摔肿了,牙齿碰出血,离合控制不好,车冲下围栏,人被拦住了……严克美没有少受伤,“经常摔得哭兮兮的,那个脸根本不能看。”严世文一点不给女儿留面子。
严克美的摩托车除了走访,另一个用途就是为出行不便的村民“送外卖”。51岁的李泽香是严克美的老邻居,看她拖着儿女不便出门,严克美经常去乡镇帮她买生活用品。“买米买油买盐,什么都有。”李泽香说。
男士摩托太高,严克美踩离合都得把脚尖够得很长很长。左腿的裤管露了出来,脚腕处一块已经发白的疤痕非常显眼,这块疤是她在帮村民买米买油途中出意外造成的。为了避让水坑和来车,摩托车脚踏上的橡皮胶脱落,露出的钢筋直直插进了脚腕,她被闻讯赶来的父亲送进医院,躺了半个月,又带着肿胀的小腿继续骑着摩托走村串户。
“红槽村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276户,890人。”严克美闭上眼睛都能说出红槽村哪家有哪些人,家庭什么情况。从2008年到2013年,在担任村支书的5年里,她骑着摩托车行驶了28800公里,这个数字足以绕地球半圈。
一张厚脸皮 她为村里换来水泥路和自来水
“考个大学有啥用?毕业还不是一样在外面混不走!”“年纪轻轻的小妹崽懂什么,能干出些啥名堂?”
刚刚回村的严克美总能听见这些窃窃私语,烦闷时,她就山上山下跑几趟,或者对着电脑不停翻纸牌。
隔壁村的村民偷偷说,红槽村民风有点“彪悍”:“很多人来这里当村干部,都干不长。”即使严克美在这里土生土长,也没为她引来多少群众基础。严克美深知村民的个性,要想得到更多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老支书告诉她要学会厚脸皮。“别人不支持你,你就经常去,一直去到他同意为止。”
2010年,红槽村迎来农网改造。“有的村施工队走了,但一直拖欠村民工钱,这种情况绝不能发生在红槽村村民身上。”施工队离开后,严克美跟着来到县城,找到供电公司负责人,“扭到费”了一周,直到看到供电公司把工程款打给施工队,施工队把工钱发给村民,她才离开。
在严克美当村支书以前,红槽村通往当阳乡的路是村民用锄头挖出来的,只有2米多宽,别说通汽车,下雨走路都是湿滑泥泞。严克美跑上跑下,厚着脸皮要来了修路物资。最开始,没人理睬,她便带着一帮村干部自己干,运爆破物资、拓宽路基,慢慢地,看到成效的村民加入到义务修整道路的队伍。2年后,一条宽5米,5.5公里长的村级公路通了。
巫山盛产土豆和红苕,红槽村6社的伍仲杰背了一背篼自家种的红苕在水龙头下冲洗,要是放到5年前,她可能不会洗得这么轻松。伍仲杰今年55岁,在红槽村喝了50年旱井水,要是碰上雨水少或者冬天结冰,旱井没水,就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去山下担水喝。
严克美也是喝旱井水长大的,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也是让她心焦的事。2011年,她当选全国劳模,“厚脸皮”的她鼓起勇气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反映了红槽村的饮水难问题。没多久,她收到了回信,和这封回信一起的,还有政府为红槽村铺设4万多米管网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如今,红槽村家家户户都喝起了自来水,户户通了水泥路。去年,红槽村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一个新目标 让乡亲们都吃上旅游饭
车辆在当阳大峡谷中穿行,山涧不时有清泉流下,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看着随风摇曳的野花。
当阳是生她养她的地方,为了这方青山绿水,严克美一直守护着它。几年前,五里坡的林场突发山火,当时严克美正带着几个老乡步行去湖北买山羊,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突然接到表妹电话:“大姐,不好了,长草烧起来了!”
一行人立即折返,严克美一路小跑回村里,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往那个叫长草的地方赶,一群人率先来到起火点,操起家伙打灭山火,10人、20人、100人......慢慢的,周边几个村的村民闻讯赶来,加入了灭火队伍。
5个小时过去了,山火终于熄灭,当村民找到严克美时,发现她晕倒在草丛里,“可能是走得太急,体力不支。”聊起那些事,严克美总是云淡风轻,就像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我就是个平凡人,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别人坚持不下来的事,我坚持下来了。”
如今,去往当阳的柏油马路早已开通,美丽的当阳大峡谷正在打造4A级景区。严克美又多了一个新目标,发展乡村旅游,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在她担任“第一书记”的玉灵村,不少农户盖起新楼,准备开农家乐。“九社的何业敏家需要帮忙申请商业贷款”“刘大爷的农家乐差家具和家电,需要申请3万块配套补助”……严克美的小红本上记录着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对乡村发展有这么多好政策,我不仅要帮助村民了解,还要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她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陈德江,预备党员,毕业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专业,现任职来安县三城镇三城村团委副书记、扶贫专干。
家里都是农民,看着农村人都是靠着土地生活,陈德江毕业后想着回村改变这种单一的模式,于是决定自己回乡创业。他考虑到农村有限的创业条件和家庭的原因,选择了养殖创业。但是本身没有养殖经验,于是开始四处学习养殖技能。
毕业后,他选择在明光学习肉鸽养殖,租借场地并购置了500对种鸽开始养殖。因为靠近一家大型肉鸽养殖场,可以一边学习人家的经验,一边利用自己购置的500对种鸽积累经验。经过一年半的摸索和学习,自己的鸽子养殖厂初具规模,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于是,他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在村里建立了自己的肉鸽养殖厂。通过一年多的自主学习和多次外出考察别家的鸽厂养殖模式,发现自己的养殖模式太过单一,于是开始考虑改变。为了利用鸽子粪便和减少污染的考虑,种植葡萄是个很好的选择,利用鸽子粪便给葡萄施肥,农家肥滋养着葡萄,葡萄种植效果很好。
正式成立了飞腾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开始带动村里发展这种模式共同致富,合作社成员开始种植葡萄,改变了种植粮食的单一模式。在养殖的这段时间里,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究,发现肉鸽的消化系统不是很好,对于吃掉的粮食只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利用,剩余的百分之七十的粮食的营养成分都随着粪便充作了肥料,大大的造成了浪费,加大了养殖成本。
由于鸽子的粪便含有百分之七十的粮食成分,开始学习鸽子粪便再加工成饲料,在原有的养殖模式里再加入养猪环节,形成一个生态养殖链,粮食喂鸽子,鸽子粪便再加工成猪用饲料,投入养猪,充分发挥物尽其用,减少养殖环节中的浪费的同时增加养殖收益。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再投入到葡萄种植的肥料中,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了葡萄种植的成本,也解决了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做到了生态养殖。
社会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树立群众观念,心系百姓,肯下绣花的功夫、打造精品工程。陈德江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再摸索,不怕苦不怕累,作为一名干部、一名预备党员,他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让乡亲们和自己共同致富。陈德江依然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懈奋斗下去,因为他始终相信,三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9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在风景优美的江边上有一个千年客家古村,村里住着一位老共产党员名叫,同志1939年出生,今年已75岁高龄,是五十年代中专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村任村支书,带领全村人民修桥铺路、搞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民致富辛劳,几十年如一日,立足岗位、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村里和个人曾多次受到省、市、县的各种表彰,他的许多事迹在广为传唱,颇受当地群众的好评,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基层最平凡的共产党员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人生华章。
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老党员,同志始终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对党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为当地民众摆脱贫穷,走致富之路上。上任之初,致力于解决电力紧缺、交通不便等困难,争取到多个供电项目,解决了长期沿用煤油灯的困难,同时修通了至的水泥道路和全村各组之间的组级公路,方便了农民的出行问题。为了帮助村民致富,他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带动村民搞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他担任村支书期间提出了“一山一库一田”模式的致富道路,当时的省委书记吴官正亲自前往调研,深受好评,并作为试点进行大规模推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每逢当地农民需要前往乡镇办事,他总是积极代劳,当地农民经常还开玩笑说:“戚书记的家是我们大家的家,他家的狗都认识我们,不会吠我们了”。
二、以博大的情怀忠诚旅游事业
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上演过清明上河图式繁华的村落”古村,有千里江第一岛桃花岛、有江明珠大湖洲,有戚氏宗祠、谢氏宗祠、绣花楼、十八花厅、水阁楼等众多精美的古建筑,极具开发潜力。为此,老人始终坚持以旅游开发为中心,时时处处为着想,一门心思的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厌其烦地为做好导游讲解服务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把旅游事业的发展当成了自身终身奋斗的目标。当村民对旅游开发产生质疑时,他顶住压力,没有后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终于,在他的耐心说服下,大部分群众对旅游开发工作表示理解,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开展。他用那颗热忱无私的心默默的为旅游事业的奉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党员的风采。
三、用实际行动树立义务讲解员的高大形象
同志退休后,先是整理了人文资料,后又充当起了村里的旅游义务讲解员,每逢镇里通知或游人参观,老人便会立即从荸荠墩家中走路前来讲解。老人致力于的旅游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曾在2008年因为辛劳过度中过一次风,病好后,四肢仍不听使唤,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义务讲解员的职责,感人不已。
尤其是在2010年6月,当时北京达沃斯集团规划编制公司人员一行人前往进行实地考察,老书记得知后,立马于头天忍着病痛,整理历史资料,并于第二天冒着炎炎烈日,步行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为众多规划专家进行讲解。期间,老人的咳嗽声和讲解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员......
还有一次,恰逢天下大雨,老人正发高烧,卧病在床,当一听到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光华同志来考察调研时,老人不顾病痛、不顾大雨,一定要亲往讲解。别人劝其先安心养病,他却说:“个人病痛事小,讲解事大,一定要让领导了解到最真实、最全面、最感人的故事”。老人不顾自我,一心为公,立志发展的事迹感动了彭光华部长,部长说:“真是的好党员、的好公仆呀!”
老人除了担任景区义务讲解员之外,还十分注重各类知识的学习,学无止境。老人不仅自己讲解,还会对景区讲解员进行业务培训。面对新来的讲解员,他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心实意,不厌其烦的把自己所学的经验、技巧传授给他们。有一次,镇里邀请老人前往村委会对新来的多名讲解员进行培训,老人提前半小时抵达,可是其它多名讲解人员却是离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人来齐后,老人没有发火,仍是耐下心来讲解业务知识,最后结束时老人说:“未来的旅游事业靠你们宣传、弘扬,靠你们来推动,希望你们扛起责任。”说完,留下了佝偻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见。老人针对讲解人员不多、职业性质认识模糊淡薄等情况,提出了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入手,强化服务技能、提高讲解水平、完善礼貌礼节等的业务训练,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讲解人才,有力的推动了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
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孜孜不倦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把义务讲解当作自己的事业,把游客当亲人,用爱心和诚心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意义,为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6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