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英雄事迹
栏目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5 07:00:05 热度:77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600字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是杏绵写的。书中主要讲的是在一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但她宁死不屈,从容地走向被鲜血染红了的铡刀,为新中国奉献了她十五岁的花样年华。毛泽东这位党的最年轻的女烈士亲笔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喜欢女英雄刘胡兰,虽然她只有十五岁,小小年纪,却能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恪守一名共产党员应负的责任应尽的义务,积极向党靠拢。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大无畏的精神,什么是百折不挠。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在晴天碧空下玩耍,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恐怖黑暗而那时,刘胡兰十五岁的年纪,心里装满的却是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不能在外面玩,不能在教室里学习,也许一本书、一块橡皮、一支笔、一粒米都含着无数英雄的鲜血、汗水甚至生命!也许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当时残酷的环境,无法真正体会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铡刀时的勇气和坚定,但我知道,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呀!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格外珍惜和爱护这美好的生活呢?今天的我们更要自尊、自爱、自强,用自己的力量贡献国家。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的贫农户。8岁上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改名为刘胡兰村)妇救会秘书和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等职业。

有一次,红军把国民党的一个团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上级命令组织农民兵担架支援战场。刘胡 兰和几名妇女也去了。她们在激烈的战场上,毫不惧怕,表现得异常勇敢,她们像护士一样救死扶伤,像战士一样运送火药,一点也不比八路军战士差,她们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去,当时她才13岁。

1947年1月的一天,刘胡兰和6位革命战士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去,面对敌人残暴于威胁,他们临危不惧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你们想怎样”。敌人见他们不知好歹,便当场用铡刀铡死了他们。刘胡兰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这么年轻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多么的勇敢,再想想现在的社会,理想现在和刘胡兰同龄的人,被开水溅到了一点就觉得痛。那么刘胡兰身上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要比开水溅到痛100倍、1000倍,再想想刘胡兰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和我们相比,要差100倍、1000倍。从今以后,我们要向刘胡兰同志学习,学习她伟大的精神,以她为榜样。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简介概括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1位用户喜欢。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毛泽东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本期为大家带来红门蓝读者——刘胡兰。

1932年10月,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户农民家庭。

刘胡兰只活了15岁,但她却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打小起,贫苦出身的她就爱憎分明,早在抗战时期,10岁的刘胡兰就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因为表现突出,她14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事,还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预备党员。

为了革命的需要,党派刘胡兰回云周西村领导工作。其间,刘胡兰曾配合武工队员,将该地大恶霸石佩怀处死,赢得了老百姓交口称赞,也惹怒了反动派。为了报复,反动派率军突袭云周西村。上级命令刘胡兰转移,但是,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和党员转移,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有人叛变了,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反动派抓到刘胡兰后,实施了种种威逼利诱,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反动派把刘胡兰带到了铡刀面前,当着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杀了。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胡兰却异常镇静,怒喝道:“我咋个死法?”在反动派说出“一个样”后,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了声“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便来到铡刀旁,毫不畏惧地躺在铡刀下。

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胡兰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听完刘胡兰的事迹,感动地挥毫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高度赞扬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刘胡兰。

万家灯火、我们彻夜驻守

蓝焰红车、呵护你我平安

自贡消防,与你同在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刘胡兰是一位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一种新的力量!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她学习完毕,就回村负责工作。后来,她碰到了国民党,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自白”,不然,就把她抓走。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看到这,我真为她担心。如果当时是我,我肯定会哭喊着叫爸妈。后来,坏蛋用两种办法对付刘胡兰,还不行,他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20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完电影,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刚才出现的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啊!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也记得这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可以这样来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接受新世纪的挑战,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努力,为中国的富强而努力。

刘胡兰人物事迹简述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01个字,有5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生平简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期间,10岁的刘胡兰加入儿童团,1945年底担任村妇救会秘书,1946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牺牲在铡刀之下,年仅15岁。

刘胡兰的事迹经《晋绥日报》和《解放日报》报道后,很快传遍解放区。毛泽东专门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009年9月,刘胡兰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说

“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

1月12日上午,位于文水县胡兰镇的刘胡兰纪念馆内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满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刘胡兰。

“在那个年代,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刘胡兰’的反抗,才得以让中国‘换了人间’。”

“今天跳出书本,来到英雄故里,才真正感觉走近了这位英雄的伟大灵魂,那句豪迈的‘怕死不当共产党’言犹在耳。”

“刘胡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任何艰险的情况下,都要像她那样始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

……

纪念馆内,一张张宝贵的历史照片、一本本真实的文献资料、一件件刘胡兰用过的物品,记录了刘胡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她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一天,是刘胡兰英勇就义74周年。

74年前的那天,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如花一般的年纪里,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毛泽东同志在得知她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自此,刘胡兰这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流芳百世。

在战争中度过了童年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奶奶给她起名“富兰子”,希望她能给贫苦的家庭带来富裕。然而,在苛捐杂税与劳役的压榨下,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刘胡兰的母亲在她4岁的时候生病去世了。

1937年后,八路军经常驻扎在云周西村,学习、训练、做群众工作。

新政策实施后,农民们的负担减轻了,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共产党和抗日政府在云周西村的威望极高。刘胡兰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共产党好”的信念已经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1939年7月,云周西村建立了党小组。从此,云周西村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地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给八路军送军粮、藏干部、送情报。也正因如此,云周西村被敌人称为“小延安”。在这样的环境中,刘胡兰慢慢地长大了。

1940年,继母胡文秀来到了刘家。勤劳善良的胡文秀给她改名、教她识字,深深影响着她,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抗日政府办的冬学。开学那天,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浸透着母女间的深情厚谊。

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环境日益恶化,冬学不久就停办了。胡文秀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她先教给刘胡兰认识的就是“毛泽东”“共产党”“八路军”“打日本”。

1942年,刘胡兰加入了儿童团,并当上了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还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侦察敌情。小小年纪的她,为抗日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残酷的战争环境,塑造了刘胡兰胆大、机警的个性,磨练了她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她像一棵幼松般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10月,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被选为小组长。在这里,她认识了更多的字,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回村后,她担任起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

在对敌斗争的实践中,刘胡兰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帮助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她热爱共产党,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46年6月,在鲜红的党旗下,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这一年,刘胡兰14岁。入党后,她就在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5岁牺牲在铡刀下

1946年秋天,国民党阎锡山军队扫荡平川。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其余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可是,刘胡兰说:“我人熟、地熟,还是让我留下来坚持斗争吧!”从此,刘胡兰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标语、传单、文件秘密送到附近村里的党组织,还配合武工队秘密处死当时为敌人派粮、派款、递送情报的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阎军突袭了云周西村。在严刑拷打下,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叛变,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1947年1月12日拂晓,刘胡兰还没来得及动身转移,就被敌人抓捕。

在山西省档案馆里保存着1951年文水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档案——《残害刘胡兰的凶手张金宝供词》,里面对刘胡兰牺牲的经过有详细的供述:

敌军连长许得胜问:“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

刘胡兰说:“再没有,就我一个。”

随后,敌军当着她的面,用铡刀铡死了6个村干部,铡死一个就问她一句:“你说出共产党员来,就不杀你了!”

刘胡兰说:“我死也没说的。”

敌军又说:“你自白了,给你家里一份地。”

刘胡兰说:“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说完就自己躺在铡刀下。

目睹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村民曾回忆,刑场上,有两个敌军想把刘胡兰拉到铡刀前,刘胡兰一甩胳膊,大步走到铡刀前,看了看刑场外的乡亲们,非常镇定地躺下去,把自己的头伸到了铡刀下。“从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出她有一点害怕。”

这一年,刘胡兰15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刘胡兰牺牲的那个冬天特别冷,不久后的春节,云周西村家家户户都没有贴春联,也没有放鞭炮,乡亲们用无声的悲愤来祭奠牺牲的英雄。

毛泽东为她两次题词

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的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这是毛泽东的亲笔题词。

刘胡兰牺牲后,她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同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正在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

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

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但因战争原因,此稿送达文水县后不慎遗失。

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作出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的决定,同时恳请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重新题词。1957年1月9日,毛泽东为刘胡兰重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手稿于1月11日送达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文水县云周西村。

毛泽东为一个人题写两次同样内容的词,是绝无仅有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其所在乡更名为胡兰乡,1957年1月建立了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范文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2位用户喜欢。

很多人一定知道刘胡兰是坚贞不屈的女烈士,一定会想起她面对敌人的铡刀慷慨就义的英勇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刘胡兰为革命事业慷慨就义的英雄事迹。它大致讲的是刘胡兰在贫苦中懂得了对劳动人民的爱,对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恨。她的家乡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前辈的教导和革命斗争生活的锻炼,使她从小树立了远大的革命理想和为革命牺牲的坚定信念。后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她积极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妇女干部学习班,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坚定的革命战士。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

一天,刘胡兰和战友吕雪梅到附近的南白家庄去找武工队,因被敌人冲散,第二天傍晚,刘胡兰不得不回到云周西村。后来,因为石五则叛变投降,刘胡兰被抓,在敌人的铡刀前一点也不胆怯。之后她壮烈牺牲,毛泽东为她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很奇怪,为什么日本人打我们,中国人也打自己的同胞?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个别人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不惜失去人格、尊严和国家利益。这种人是民族的败类,是要遗臭万年的。”

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么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遇到困难是靠自己战胜,我却让我妈妈帮我解决。比如近几天,我学习刺绣,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是让妈妈帮我:打结了让妈妈帮我解;换颜色让妈妈帮我换;有时候绣错了,退针也让我妈妈帮我。读了这本《刘胡兰》之后,我想:以后不能太依赖爸爸、妈妈了,特别是学习,经常遇到点困难就问妈妈,以后可得改掉这个毛病。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这本书讲的是在山西省文水县,解放战争时期,出了一位少年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从小就参加革命,才十四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胡兰生在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家,却能干出不平凡的事情。刘胡兰因为表现良好,所以,当上了妇联会的秘书长。 刘胡兰做军鞋,有人做了几双不合格的鞋子,刘胡兰一丝不苟,让那人重做了一双军鞋。

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刘胡兰是那么的坚强、勇敢。 在敌人的铡刀下,刘胡兰依然是那么坚强、那么勇敢,对敌人毫不惧 怕。就连也给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要学习刘胡兰的坚强,在铡刀下还那么勇敢。还要学习她的一丝不苟,还要学习她的……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的继母知道我们进了村,也来到广场。她面色苍白,眼皮浮肿,站在我们面前讲述女儿就义的经过。她极力忍住悲痛,一字一泪地说:“我家胡兰子,还有那几个乡亲,死得惨……可也死得有骨气……”

接着,她用充满仇恨和血泪的语言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就在这座阴森的观音庙前,铡刀旁边,刘胡兰向亲人们告别,她把平时喜欢拿在手里玩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她在母亲跟前是个稚气未失的孩子,然而她转过身来面对敌人却是那样威严,挺着胸,昂着头,斩钉截铁地说:“布匹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共产党员也就是我一个,别的不告诉你们。说吧,咋个死法?”敌人暴跳如雷:“你要是不说,也和那六个一样,铡死!”“怕死的,就不是共产党!”说罢,她向铡刀走去。

当时,我一边记着刘妈妈的控诉,一边流着眼泪。泪水滴湿了我的笔记本,手里的笔那么沉重。我不是在写,而是在刻,深深地刻下这仇和恨。战士们垂着头,有的擦泪,有的啜泣。靠在肩头上的刺刀,在风雪中随着他们的身子不停地抖动。

人被仇恨窒息了,心被仇恨烧焦了,就连树枝和房檐上的雪仿佛也被仇恨的气氛所融化,滴下了痛心的泪水。

刘妈妈说到最后,用颤抖的手,指着染满女儿鲜血的铡刀,喊着:“同志们,为胡兰子他们报仇啊!”说完,她支持不住,踉跄几步,几乎跌倒。几个战士急忙从行列中跑出来扶住了她。内中有个战士,膀宽腰圆,身材高大,面庞黑里透红,他正是前几天我访问过的机枪手王银才。他在汾孝战役中一个人俘虏了十三个敌人,缴获四挺美造轻重两用机枪。他是文水人,共产党员。这位钢铁汉子满眼泪水,在铡刀旁边,捧起一块渗透鲜血的泥土,用手巾包好,揣进怀里。然后他拉着刘妈妈的手,宣誓说:“刘妈妈,请不要过分伤心。我们把胡兰子为人民流的血保存起来,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一定要为胡兰子报仇!”

这句话像导火索一样,使积压在内心的怒火迸发出来,广场上顿时枪刺高举:“为刘胡兰报仇!”“为死难烈士报仇!”的口号声淹没了风雪的咆哮,滚雷般从云周西村上空越过巍峨的吕梁山,向四面八方震荡,向整个被敌人蹂躏的晋中平原宣誓,向所有死难的英灵宣誓。

为刘胡兰报仇的突击队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爆破班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进军开始了。

刘胡兰英雄事迹作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走进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

刘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刘胡兰踊跃参加支前,她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这时刘胡兰才13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底,刘胡兰参加党组织举办的40多天的妇女训练班学习,回村后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14岁的刘胡兰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谱写出永生的诗篇。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听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深受感动,挥笔为她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的事迹不断激励着后人。刘胡兰纪念馆从1957年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参观者1300多万人次。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这本书主要讲了1947年,敌人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乡亲们被赶到了大庙前,敌人逼刘胡兰讲出共产党的情报,刘胡兰没有屈服,光荣的牺牲了。

刘胡兰牺牲时才十五岁。如果她告诉敌人情报,共产党就会牺牲许多人。她另愿自己死也不背叛共产党,这种精神真可贵!

我想:刘胡兰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共产主义的风格。面对锋利的铡刀,她不恐惧;面对凶恶的敌人,她不屈服,她真伟大!敌人三番五次地审问她,她就是不招供。刘胡兰的邻居金忠嫂刚生了孩子,如果刘胡兰假装是伺候金忠嫂的,可能会躲过这一难。但是,她为了金忠嫂和其他妇女的安全,不顾金忠嫂的再三挽留,毅然转身出了门。

一提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都会想起刘胡兰。假期里,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故事《刘胡兰》。文章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15岁呀,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将来做一个坚强的人。读了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后,我的眼里不知不觉地泛出点点泪光,是为刘胡兰的伟大事迹而感动,为她热爱祖国的感情而骄傲,为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自豪!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近阶段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感动的我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本书讲的是年仅15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的事业、为了人民安定的幸福生活英勇就义的故事。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村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故事中最让我感动又让我伤心难过至极的是为了保护共产党人顾长河最后英勇就义、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那段。敌人为了从她口中打探到共产党人顾长河的消息,故意将身单衣薄的刘胡兰冻在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里整整一个时辰,敌人却在庙里生着旺旺的炉火,喝着酒、吃着肉,真是一门之隔两重天啊!敌人就是想以此引诱刘胡兰说出顾长河的下落。而刘胡兰面对狡猾而凶残的敌人却临危不惧、昂首挺胸、虎目圆睁,怒斥敌人:“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最后,无奈于他的敌人用铡刀将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残忍的铡死。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表现出了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刘胡兰为了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仅15岁的年轻的生命。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看完了《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那威武不屈、慷慨就义的情景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年仅15岁的刘胡兰只不过是比我才大七、八岁的大姐姐,她却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仅15岁的宝贵生命,而我们却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看一看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想一想未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党的女儿——刘胡兰刘胡兰家住在现代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刘胡兰从小就非常懂事,因为他们家很穷而且父母都已去世,所以她与她的妹妹刘爱兰和她们的继母相依为命,并且继母对她们很好。有一次:太阳无情的烧烤着大地。刘胡兰一家仍然还在种地,她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妹妹爱兰累得气喘吁吁,胡兰劝她先回家,可妹妹说:“妈妈答应我们,只要我们收到麦子,就可以为我们做新衣服的,如果我回去了,我就没新衣服了。”善良的胡兰摸了摸她的头说:“没关系 ,姐姐把我的新衣服给你好吗?”这时,妹妹才放心的走了。妈妈听后既欣慰又辛酸,欣慰的是刘胡兰从小就很善良、懂得关心他人。但辛酸的是,她们家太穷,连一件漂亮的衣服也没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胡兰已加入了共产党,有一次,日本鬼子来到她们村扫荡。胡兰为了保护乡亲们,被鬼子抓住了,鬼子威胁胡兰投降。勇敢的胡兰挥了一下她头上的刘海说:“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反正我不会投降的!”

日本鬼子大怒:“砍了她的头,看她还投不投降!”正当日本鬼子举起刺刀的那一刻,刘胡兰大声地说了一句话“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伟大!”就在说完的时候,她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她那时才十五岁。刘胡兰的勇敢不仅震惊了我们中国人,我想,对当时的鬼子也很震撼吧?事后,毛主席亲自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然她15岁那年就已经光荣地死去,但她勇敢,忠心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人物事迹简述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等七位烈士惨遭杀害后,军民义愤填膺。到1963年,制造惨案的叛徒和凶手陆续落网。大胡子张全宝被捕,颇有戏剧性。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张全宝被俘。他被送到我华北军区教导团三团训练了三个月,7月,转到察哈尔农垦大队劳动改造。

张全宝深知自己罪恶严重,化名为张生昊,隐瞒了杀害刘胡兰七烈士的罪恶历史。1950年7月25日被释放。张全宝回到运城老家后,剃掉了惹人注意的胡子,摆了一个纸烟摊。

1950年冬,歌剧《刘胡兰》在运城上演,人们都在谈论着女英雄刘胡兰。在街头摆纸烟摊的张全宝,听着人们的议论,吓得心惊肉跳。没等太阳落山,他就早早收摊,回到家匆匆吃了点饭,化装一番后,张全宝胆战心惊地躲到剧院角落看完了全剧。回到家,他有些窃喜。原来,他看歌剧中屠杀刘胡兰等烈士的大胡子叫许连长。“许连长是许得胜,他们也闹不清楚,看来这一关又躲过去了。”但他高兴得太早了。

镇反运动开始后,被关在山西省万泉县公安机关的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机枪连文书上士王连成和二一五团二营副营长傅水清,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检举出张全宝躲藏在运城的线索。1951年5月8日,运城县公安局公安人员包围了张犯的住宅。张全宝被捕。在威严的法庭上,张全宝用他那沾满了人民鲜血的手指,颤抖地在供词上按上了手印。

刘胡兰主要事迹概括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阔步走到刑场的时候,另外6位同志已被打得遍体鳞伤。许得胜和大胡子用枪逼迫村民主动出来担当刽子手,但是村民们一个劲儿地后退,没有一个人出来。无奈之下,大胡子把叛徒石五则以及贪生怕死的张生儿、二痨气等人叫来行凶。

第一个被拉出来行刑的是石三槐。石三槐对村民们高喊:“我要发表两句话,今天我石三槐死了,可是我知道是谁害死我的,我死得屈……”不等石三槐说完,叛徒石五则一棍子把石三槐打倒了,接着张生儿几人一起上手,把石三槐打死后拖到铡刀下,“咔嚓”一声,刀刃卷了,石三槐的头没有全部铡下来,鲜血染红了地面。许得胜命令:“换上铡刀,再铡!”于是,刽子手们拖着血淋淋的石三槐,放到另一口铡刀上,铡下了他的头。接着就是其他5个人,先是乱棍打死,然后铡下头颅。

铡刀旁只剩下了刘胡兰一个人,铡刀的座子也被鲜血染红了,铡刀的刀刃已经被崩卷了,刽子手们的手在瑟瑟发抖。一些村民不忍再看。这时,大胡子走到刘胡兰面前,问:“你怕不怕?自白不自白?”刘胡兰眼睛里冒着怒火,坚决地回答:“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

寒风中,刘胡兰站在刑场中央,她慢慢地把头转向母亲和爱兰子的那个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似在人群中寻找着父亲的身影。

匪兵强行把刘胡兰的头扭转过去,不让她回望自己的亲人们。刘胡兰愤怒地瞪着大胡子,喝道:“我咋个死法?”大胡子恶狠狠地指指那6位身首分离的烈士说:“一个样!”

敌人再次威逼村民充当刽子手,但是依然没人响应,于是他们架起机枪,企图伤害村民。刘胡兰见状厉声喝道:“我一个人死好了,不能叫众人死!”

说罢,腾腾腾地走到铡刀跟前,从容地躺在洒满烈士鲜血的冰冷的铡刀上。还是叛徒石五则,因为刘胡兰面朝东,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深情地望向她的亲人们,叛徒害怕了,他抓了把稻草,盖在刘胡兰的脸上,但被刘胡兰扯了下来。

全场骚动了,目睹者无不毛骨悚然。 铡刀终于落下了。刘胡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的好女儿,就这样为共产主义的信仰献出了她年仅15岁的生命。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的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新华社太原4月18日电(记者王菲菲)走进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刘胡兰烈士墓掩映在纪念馆后苍松翠柏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雕像。每年都有大量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瞻仰。

刘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的事迹不断激励着后人。刘胡兰纪念馆原副馆长陈湘平告诉记者,从1957年纪念馆建成以来,共接待国内参观者1300多万人次,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4000余人次。近年来,除了单位组织的团队外,自发来参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纪念馆就接待了散客5万余人次。

刘胡兰的革命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9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钱伟长

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个人生平

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的长兄钱挚。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中学,高考被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五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

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7年,中国力学学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77至1990年,从事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处理、薄极大挠度、管板、断裂力学、加筋壳、穿甲力学、三角级数求和等方面的研究。

1982年,“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4年,他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钱码”。同年任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在34种方案中,“钱码”被评为A类方案。“钱码”获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

1991年6月,钱伟长被聘为暨南大学名誉校长。1994年1月25日接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职务。

1997年,被聘为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

2001年11月,受聘为江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2006年,获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

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创建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与此同时开创了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创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读后感(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