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我原来工作的村卫生室有4名医生,活不多,我们都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谢爱娥说,船上的日子确实很苦,2005年以前连电视都看不了,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听坏了多少台。“开始几年熬不住的时候也想过离开,可是乡亲们需要我,我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离不开他们了。”2002年,谢爱娥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
谢爱娥告诉记者,刚到船头咀时,湖上常有大风大浪,让她这个“旱鸭子”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浪拍过来,立马浑身就湿透了,我就紧紧地把住船沿儿,一刻也不敢松手。之前那个皮质的药箱落到水里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头重新做了一个,到现在用了十多年还好好的。”记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谢爱娥就始终把药箱紧紧抱在怀里。
如今,谢爱娥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赚上7万元左右,而谢爱娥夫妻俩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钱把村卫生室再好好修缮一下,再给配备一艘专供出诊用的小汽艇。“这艘船屋已经好几年没修过了,下雨天还会漏雨。”
“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顺着村卫生室的后门走出去,记者来到了村民段秀的家。段秀说,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需要定期到村卫生室就诊。今年洪湖水小,出门不方便,就干脆把船靠过来住了
记者见到谢爱娥时,她正要去村民董继财家。今年59岁的董继财去年12月做了肺叶切除手术,恢复期需要定期打针吃药,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来回颠簸,谢爱娥便定时送医上门。今年洪湖大旱,水浅的地方,机船无法通过,她就从老乡家里借了一条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撑了过去。谢爱娥说,为了挨家挨户发放净水药品,她特意准备了胶鞋和探路棍,到了船过不去的地方就换上胶鞋,拄着拐杖走过去。
说起董继财,还有一个小插曲。谢爱娥说,原本老董是坚持自己上门就诊的,有一次该就诊了却迟迟不见人来,她便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老董因为在卫生室欠了账还不上,不好意思再来了。此后,谢爱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谢爱娥说,去年涝灾、今年旱灾,渔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响,欠账总是难免的,可不能因为他们手头不方便,就耽误了给他们治病。在谢爱娥家里,记者看到了她的记账本,截至去年年底,没收回来的医药费总共有11903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一些渔民的迁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账。而令谢爱娥感动的是,每到年底,渔民们总是给她送来自家养的鱼,即使她一再谢绝,还是会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鱼放在卫生室门口。
记者离开村卫生室的时候大约是19时。在返回岸边的途中,天色渐暗,湖面变成黑漆漆的一片,记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转转。
6月9日20时左右,谢爱娥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洪湖下雨了,这会儿正在关窗户呢。她说,之前洪湖也下了雨,但降雨量只有10毫米,洪湖水位还不高,船还是划不起来,那也得出诊呀。打电话时,她刚出完诊回家不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0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___,1956年出生,___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于1978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乡村医生,现任____市汉留镇京汉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三十年如一日,____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4次被____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多年被____市汉留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78年底,由群众一致推荐,应村党支部的召唤,在____水利局当通讯员网的他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回到京汉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毫无医学基础的他,工作热情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也曾经踌躇过、彷徨过,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择了坚持,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加临床实践,他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顺利通过市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6年参加江苏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江苏省乡村保健医生证书”。____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断自我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京汉村是____市汉留镇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32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3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近30年来,他的足迹遍及京汉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村民朱留党因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____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地回家。虽然是多次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出诊费和注射费。病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近3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____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站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镇医院。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袁梅红因剧烈腹痛,到卫生站急诊,恰逢____值班,病人刚到就出现了休克症状,根据多年行医经验,他判断可能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立即安排病人转镇卫生院治疗,他一边联系镇卫生院做好准备工作,一边联系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黄体破裂,出血量达ml,如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在医疗工作中,____同志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京汉村孙吴组两位五保老人,朱扬开患老慢支、肺心病,老伴张俭英患高血压、脑梗塞,长年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____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张素珍,多年前因结扎留下了后遗症,身体一直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本来就不好的她,82年丈夫又患胃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____知道情况后,多次登门劝说、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营养品,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并为她垫付了几千元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干部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多年来,他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关照,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____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____知难而进,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改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他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于困难户,他总是慷慨解囊。有一次,他走访蒋庆同家庭,动员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又来要钱,没钱”,甚至要把____撵出家门,并且说我孩子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打什么预防针?经过____苦口婆心,耐心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____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感激不已,最终接受了预防接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达到了100%。在计划免疫工作中,____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率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出生登记,流动儿童管理登记本,使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就在他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外出返乡人员情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____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他无怨无悔。他经常与当地群众谈心,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动员村民进行改水改厕,现在京汉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2至3例,全程督导结核病人1—2例。在督导病人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三、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1992年他还参加了____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知识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结业证书。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____的一贯品德。____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30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不拿病人“红包”,进药也严格把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他还积极参与献血等公益活动,几年来,先后无偿献血6次,仅一年就献血2次,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____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他率先主动出资5000元给卫生院,帮助卫生站建设,他的所为,一时让人难以理解,甚至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一体化后还会影响个人利益,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耐心说服其他乡村医生,“乡村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为了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不但群众受益,我们的事业也会越来越有发展啊!”。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乡村医生也积极筹资,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目前,汉留镇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乡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___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__村的村民庄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医用知识,获得了相应的学历,主动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她的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了__村的村民。
庄丈夫突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治愈丈夫的疾病、缓解繁重的医疗费用,她下决心自主学医为丈夫治病,购买了大量的医用书籍,不畏艰涩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针对丈夫出现的各种病症,选用了合适的药品和治疗方式,争取改善丈夫的病况。其实,庄心里明白自己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对医用知识的灵活使用并不擅长,但她的心底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就是治好自己的丈夫,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点的痛苦也好,正是这种不放弃的决心支撑着她前进。虽然庄丈夫最终没有打败可怕的疾病,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生病的过程中,庄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得照顾、护理他,并承担了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其实,在庄丈夫生病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自强不息,不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所打败,不因艰涩的知识而退缩。在照顾丈夫之余,她学习了大量医用知识,同时她还主动去学校学习 ,获得专业的教育。天道酬勤,最终她不辜负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了中专、大专学历。而她的丈夫过世后,她更是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里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看诊、治病。__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地势偏僻,交通极其不便,村里也仅有一个卫生
所,就医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庄选择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__村行医的无私行为深受村里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村民,有力地倡导了无私奉献,勤劳致富的优秀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庄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的过程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她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老人,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而且__村的独居老人相对较多,她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到门到户为他们看诊,记录下每位老人患有什么疾病。尤其对于那些病症比较危险老人,她会定期上门回访,确定他们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疾病。记得适逢夏秋季节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她试着给村民们看病,还向健康人群讲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起居饮食。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她既是怜悯又是同情,顿时觉得村民们太需要懂得医学知识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庄深刻认识到作为乡村医生,自己的责任有多重。 她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庄由为夫治病自学成为一名服务农村的乡村医生,她为村民看病就诊的足迹勾画出了一个平凡的医生形象,而在这形象之后她付出的努力、不放弃是现在新农村人最需要学习的精神。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顽强品格,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畏、善良的光辉形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1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某某同志,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某某同志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一、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__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二、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__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__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__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__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__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某头疼难忍,神智不清。__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一定危险。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精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清醒,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请求,王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实了__的最初诊断是十分准确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医生治疗。经过王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始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某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三、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称赞。__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__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称赞。
在公益事业中,__率先垂范,事事处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_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率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医生。”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
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__的拳拳之情。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__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__把王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00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学,__立即又拿出2000元,让他顺利上了大学。几年来,__视王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帮助,使王仲敏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难。20__年5月18日,__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__担心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出现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香激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十几年来,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__的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未来,__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两层医用防护口罩再加一个护目镜,两层防护服再加一层隔离衣,一双防护鞋再加两双鞋套,还有三层医用橡胶手套。2月12日下午,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__告诉记者,赴__区人民医院为新冠疫情患者会诊那次,是他从医10多年来,头一次如此严阵以待地进行心理干预。
__是2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和父母住一起,瞒着家人接受这次任务安排,他坦言“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第一次觉得我的英雄梦离我这么近。”__说。
2月6日上午8点多,__赶到__区人民医院,层层穿戴好防护设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轻症康复病区与重症病区。
第一位患者是女士,以前患过“焦虑症”。__与她交流后,得知她因为对新冠疫情不了解产生了焦虑。__耐心做了解释,给予了支持性治疗。患者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露出了笑容。“我相信我可以很快好起来的。”听到她的话,__也笑了,尽管笑容被厚厚的口罩遮挡。
第二个是小伙子,沉默寡言,交谈时很没精神,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明显可以看出有了抑郁的症状。”__对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认识到,通过前期治疗,他已从呼吸机输氧变为普通给氧,病情明显好转,只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痊愈。渐渐地,小伙子开朗了一些。
最后一位患者是位女士,一会担心输液慢了或停了,一会担心呼吸机停止给氧。她认为是自己把新冠疫情感染给了家人,深感自责和愧疚。经过开导,她说出了更多心事:“很担心我的小孩,他今年高考,希望不要耽误他的学习;我的母亲也在住院,她已经85岁了,身体会不会受得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从隔离病区出来,已是当天下午1点多。回到株洲,他把自己隔离观察了几天,才回到了家里。
这些天,__一直关注着会诊患者的情况。得知前两位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那个小伙子,现在还能和医护人员调侃说笑了,他非常高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榜样3》专题节目。这里面的人让我极其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80后的小伙子——贺星龙。
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很贫困,他考上卫校那年家里连学费也拿不出来。是村里的乡亲们给他凑了三千元的学费,这样他才得以完成了三年卫校的学习。他是一个感恩的人,2000年毕业后,放弃了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工作,选择了回村当一名医生。从此,他成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医。
他工作18年来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守护着黄河岸边的28个村子的百姓。18年来他骑坏了七辆摩托车,乡亲们有病,他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12点,老人打电话,他都不辞辛苦,骑车来给老人看病,当时各村之间的路还极其难走,他曾无数次的摔倒,摔伤在给百姓看病的路上,至今身上还留有无数的伤疤。
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种为人民服务不图回报的品格。乡亲们有病,有的拿不出钱,但他也照看不误,少的三两元钱,多的几百元钱,十八年来,他不但一分钱不挣,手中还攒下了十万元的欠款条。他知道乡亲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不是不给医药费,而是没钱给他。后来他把这些欠条付之一炬。其实他的生活很难,家中有两个孩子,他们也需要父母挣钱生活。他看病无收入,但他的妻子种二十亩果树,靠果树的收入维持生计。
我在想,让我默默付出也许还能做到,但让我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是肯定做不到,让我为别人帮助一次两次我能做到,但让我把全部家当帮助别人我肯定做不到。
跟贺星龙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生在小城市,没有那么贫穷,可以说生活的挺滋润。作为一名教师,也不用我们给孩子们垫付什么,我们只需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就行了。可是我们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反思自己是否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了呢?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有时没有备好课为自己找理由“太忙了”,有贺星龙忙吗?需要我半夜管学生了吗?“没有”。当总是对学生发脾气时,为自己找借口“更年期”到了,到了就不压抑自己,对学生大声训斥吗?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教师既不需要我们掏腰包又不需要我们下班后管学生。只需要在八个小时内对他们多关爱些,多辅导一下子,认真备课就可以了。所以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在业务上在精进一些,对学生再关爱一些,对同事再包容一些,做一个称职的党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2013年4月26日晚,我从中央三台看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后,深受感动。我身为一位乡村教师,同时也是来自农民的家庭,深知农村教育的艰苦,知道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知道教育对农民的重要性。所以我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这些孩子。可今晚看到这十位“最美乡村教师”的工作后,才觉得自己所处的条件真的比他们好得太多了,自己所付出的跟他们相比,真是少之又少。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受到学生的爱戴,社会的称赞。
在这十位老师中,每一个人的事迹都让我感动得落泪。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回族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马复兴,出生刚4个月时,被火烧伤,失去双手。但他坚韧顽强,练成了双臂夹着粉笔写字画画的好功夫。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0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没有双手,却能跟同学们一起打球,一起玩游戏;他没有双手,却能够为学生擦拭泪水;他没有双手,却能让学生看到他的坚强,学会如何克服困难……这样的马老师你们能不为他震撼吗?你能埋怨自己工作的辛苦吗?
他是塔吉克族孩子触摸牧区外世界的希望。他就是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老师。他说,在大大的牧区里,只要听到有新生儿出生的消息,他就会上门登记。然后算日子,等到入学年龄时,就去把孩子接来上学。接孩子时,看到父母第一次与孩子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就像电一样触摸着他。但他还是坚强地忍着泪对孩子的父母说:“请你们相信我,我会照顾好你们的孩子。放假了,我会安全地把他送回来和你们团聚。”说完,抱起孩子转身就走。阿老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仅教会了这些孩子学会汉语,学会知识,还照顾好他们的起居。放假时,为了把孩子安全地送回家,他和他的同事们翻山越岭,过雪山,有时还碰到泥石流阻拦他们回家的路。但他们都坚持不懈,克服了重重困难,安全地把孩子送回家。当孩子见到父母时的兴奋和对阿老师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无不让我们感动。他们护送孩子回家的情景,这令我非常震惊,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啊,是老师用生命铺出的路,是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学习汉语,学习知识,走出大山的那份坚守。
还有湖南帅小子吴金诚,他为了四个辍学的孩子,为了给孩子买学习用具,每天四五点钟就起来磨豆腐,做豆腐拿去卖,就为了每天能赚这12元钱。他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他完全有机会不留在这山沟沟里,但他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坚持回到大山来,继承父亲的衣钵,让这些大山的孩子能学好知识,走出大山。
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宋玉刚、邓丽、徐德光、肖山、于贵勤、刘效忠、陈万霞这七位老师和达祖小学的全体志愿者。他们在这个人人为我,追名逐利的时代,用师德在手心里划出了光明与崇高的烛光,照亮了一群群孩子的未来。
这些乡村最美教师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动人的言辞,然而他们的事迹却让闻者动容,让眼泪一次次滑落我们的脸颊。八十 岁的阎肃老师说,他这个年龄很少有打动他的事,可是今天,他被打动了,落泪了。是啊,谁能不为这些奉献者落泪呢!他们是真正的奉献者,是乡村教育的真正启明星。是他们改变着大山,改变着乡村孩子的命运。他们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_,男,1969年9月出生,_村乡村医生。
自从立志投身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他25年如一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坚决抵制假冒伪劣药品和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每年考核均为优秀,无医疗事故,无医疗纠纷,无处罚记录。
_虽学历不高,喜欢思考,喜欢钻研,喜欢读书,习惯一边工作一边用心探索,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及时救助心律严重失常,心界明显扩大的患者;将摔倒撞破头的空巢老人及时送医等等。
他热爱本职工作,以诚信为本,患者至上为从业宗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关注重点人群,帮扶弱势群体,只要村民有需求,不分严寒酷暑,或者深更半夜,都随叫随到,为每一位患者悉心诊治。对于重点人群和残疾人员家庭,挨家挨户宣讲健康知识,免费健康检查,帮忙大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真正担负起为大家守护健康的职责。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李艳:淮河上的“白衣天使”
“一位乡村医生,长年划船摆桨去淮河水面为船户们看病检查身体,送医送药。”——这条特殊的行医路她坚持了20多年,淮河水里有她洒下的辛勤汗水,淮河岸边有她留下的无数脚印。这位可爱可亲的人,就是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信湾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李艳。
1974年,李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要帮助乡亲们治病脱贫。1992年,她如愿考取了蚌埠卫生学校,毕业后毅然回村。良好的医术、热情的服务、高尚的品德,让她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更是成了方圆几十里村民眼中“最美的医生”。
距离信湾村2公里远的地方,有个力源码头。由于船民们吃住都在船上,大多数人饮用淮河水,很不卫生,经常患有胃肠道疾病等。李艳时刻牵挂着船民的安危,急救包总是准备妥当,一旦接到患者的电话,便马上出发。20年来,她共接诊病人3万人次,出诊服务1万人次,却只收基本的医疗费,从不多收一分钱。
2009年,实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李艳被推选为信湾村卫生室负责人。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上班最早一个来,下班最晚一个走。村卫生室面向的是农民群众,孤、寡、老、残比较多,她给老百姓看病实行减、免、缓,卫生室每年给患者减免费用达5000多元。
由于积劳成疾,李艳于2014年5月突然患了眼底静脉堵塞,右眼的视力下降到0.1,几乎失明。她从上海出院后,乡亲们都纷纷拿着家里的土鸡蛋等礼品前去探望,并主动帮忙干一些农活。乡亲们的关心让李艳深受感动,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只在家呆了两天,就回到了岗位上。
淮河水奔流不息,过往船只日夜穿梭,李艳守着淮河,守着百姓,践行着医术和医德,用她的小医大爱护佑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乡村医生》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故事情节很一般,而且所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也发生过。情节就是一个人从最初的医生到最后的市长,为当地人谋求发展,最后积劳成疾,以身殉职了。很平凡,但是当我再次读起的时候,又可以让我的心再一次为之震动。
善良的贝纳西 我们的至尊至善的天主 我们每个人的父亲 长眠于此 为他祈祷祝福! 这就是当地的人们为他的题写的墓志铭,没有过度的语言,没有华丽的修词,但是从这简单的几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尊敬。让别人尊重你,不是你可以强加得了的。那是要发自内心的,贝纳西做到了,同样现实社会的很多人也做到了。也许这就是在为很多像贝纳西这样的人所写的一篇小说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人的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干部缩影。
19世纪的法国还在处于拿破仑的统治下,虽然人们也对拿破仑充满了尊敬,但是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消磨成了过眼云烟,就如巴尔扎克的座右铭“拿破仑用宝剑未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同样拿破仑的统治未能让当地人摆脱贫困,贝纳西将用他的生命来完成。是的,他做到了,他的确改变了山区贫穷的面貌。即使付出生命他也不在乎了,也许他已经看透了,在看到当地的经济在他的努力之下而繁荣,也许他会觉得此生无憾了,在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做到此生无憾呢?在圣经中有这样一段“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人也许会在死亡面前想明白一切以前所看不透的事情。在贝纳西再次失去爱情,连唯一的孩子也夭折的时候,他想过去见上帝,也许又是上帝所说的“忍耐者得福”。也许因为他面对过失去了或者说跳出六界,会让他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治理当地,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服务的党员也许不是因为感情受挫,只是因为自己的职责,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因为他们感动。
现在读完这本书,它的内容不像武侠那样的惊心动魄,也不像言情那样情意绵绵,只是它就是有吸引我的地方,它是贴近我们身边的事情,也可能你亲眼看到过经历过,是充满人性的,在这本书中即使简单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是充满关怀。也许我们或许没有机会成为镇长,或者有一官半职,但是只要你有一颗负责人的心,你也许比镇长还受人爱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10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7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李--,男,汉族,民权县人,19--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 19--年至今担任--乡--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年刚毕业,李广歆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李广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李广歆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李广歆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广歆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李广歆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李广歆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李广歆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李广歆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姜荣显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赢得了组织和政府的信任,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拥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他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开发扶贫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不愧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 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 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44个字,有3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潘凤是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居委会的一名乡村医生。近日,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这是潘凤又一次获得国家级表彰。此前,她曾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到北京接受表彰。
在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苍苍莽莽的苗岭高山上,有14个稀稀落落的苗族山寨,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穿越盘旋大山之间,小道上常常遇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漂亮苗家女医生穿梭乡间。
22年来,在大山中,她无论天晴下雨,白天还是夜晚,十年如一日,用美丽的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为苗胞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居委会卫生室女医生潘凤。
守好疫情防控“大门”
“有人在家吗?我是居委会卫生室的医生,负责包保你家。”“听说你们是湖北回来探亲的,我们要上门给你们量体温。”2020年1月26日,潘凤到鲁沟塘居委会后街组敲开了杨某丽家大门。
23岁的苗族青年杨某丽外嫁到湖北潜江,2020年1月中旬,他们一家三口回到鲁沟塘外婆家。新冠疫情暴发后,没人敢接近他们,潘凤敲开了杨某丽家的门,帮他们一家测量体温,上报数据,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武汉大学读书的鲁沟塘居委会青年李某爱,从1月14日回家后,因疫情形势严峻,受心理压力影响,一直觉得自己胸闷,令寨子里的群众恐慌。1月26日,潘凤知道后,立即赶到她家为她检查、消毒,并安慰她,给她做心理疏导,给群众作宣传,让李某爱做好居家隔离,消除李某爱与群众的恐慌心理。
2020年,面对疫情,潘凤“逆行而上”,带领4名居委会回乡医科大学生等组成的“医疗小分队”,日夜奔走在乡间小路上,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防线,坚守乡村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0年2月至3月,每天早晨,潘凤和她的“医疗服务小分队”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入户给村民测体温、发放预防感冒的药物、教给村民基本的防护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这些事情都是潘凤那段时间每天必做的工作。
鲁沟塘居委会共有14组787户4425人,65%以上是苗族。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潘凤先后为2000多群众测体温,免费发放口罩200多个,宣传疫情防控常识1500多人(次),指导4名志愿者与村干部编成4个义务医疗服务小分队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她是群众的“健康保护神”,是苗岭山上的村门寨口“守门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卫生战士”。
青春留在苗岭高山
潘凤出生在安龙县普坪镇戈塘村,该村距普坪镇政府30余公里,也是一个边远的苗族村寨,海拔1430余米,整个村子地处半山腰上,潘凤就生在该村青杠林苗寨。
潘凤生长在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1995年9月考入黔西南州卫校“民族医士专业”。在校三年,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学习很刻苦,毕业时,学校在全级300多名毕业生中推荐3名学生到遵义医学院深造,潘凤被学校选中。
当她正要到学院报名时,却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回到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得不到好的治疗,就给乡亲治病吧,需要我的人更多。”潘凤化悲痛为力量。办完丧事,她选择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进修。
进修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选择留在城里时,潘凤义无反顾地回到戈塘村,一心要当乡村医生。
创业之初很艰辛,没房、没钱、没资助,怎么办?她只好白手起家,在戈塘村租用民房办起了村卫生室。方圆二三十里,全村就她一个学医的。1999年2月24日上午,卫生室未开张就接到八坎组的苗族妇女杨大团丈夫的紧急求救,说妻子生孩子胎盘粘连,剥离不开,生命垂危。
潘凤刚进杨家,就看见杨大团的家人准备用石磨压产妇肚子挤压胎盘,并用扁担绕着脐带准备用力的样子,“第一次接生就见这架势,当时真的被吓懵了,赶紧叫停!”潘凤马上叫大家住手,自己处理。经过近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她人生第一次接生。
1999年6月21日,村卫生室开业了。潘凤当天接到了一生难忘的出诊。当天中午气温高达31度,相邻海子镇堡堡村石丫口组的湛国友一路小跑来到卫生室,要求她帮其妻接生。潘凤顾不着招呼前来道贺的乡邻,跟着湛国友连走带跑,跑了两个多小时,左转右拐,以为要到他家时,却被带到半山腰上的一个山凹里,没有房子没有人,她被吓得全身发麻:“上当受骗了,哪有在山上生孩子的。”
正在不知所措时,湛国友猜出她的心思,忙说:“妹妹,别怕,我怕你不来,所以一直没敢讲在山上。”原来,湛国友带妻子罗国菊在山上干活,妻子突然提前临产。产妇痛得死去活来,潘凤唯一的助手只有湛国友,在山野里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接生。
“当年,我每次接生都很害怕,怕出意外。每当遇到上门要求接生的,我都要求家属送往县医院、乡卫生院。但总有产妇临近生产时家属才上门,已经来不及送了。不接,良心过不去,接,风险很大。”说起当年的接生,虽然从未有过闪失,但潘凤还是心有余悸。“现在,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大家的意识都提高啦,我不用再担心了。”
爱心献给贫困群众
说起潘凤,方圆十里的群众无不称赞,都说她是苗乡群众的救命大恩人、大好人。70多岁的苗族老太王发珍,一字不识,靠捡垃圾为生,但潘凤没一点嫌弃她。每次到潘凤的卫生室,王老太都只要五角钱的去痛片。可潘凤每次都要给老人检查,“老人要么发高烧,要么胃病犯了才会到卫生室找我,去痛片不仅治不了有时还起反作用。”因此,每次潘凤都是仔细检查,对症下药,没按老人“要求”去做。每次开的药都是几元到几十元,老人先后到她那里看诊20余次,潘凤收的钱总共不到5元。
2017年10月,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村后街组58岁的杨忠芬患脑梗塞无法走动,丈夫去世,儿子患有夜盲症。潘凤知道后坚持一周两次免费接送杨忠芬去做针灸,两个多月后,杨忠芬渐渐好了起来。
2018年3月14日晚,普坪镇戈塘村牛坪子组77岁的孤寡老人潘国方摔伤卧床,潘凤连夜赶到他家中医治。潘凤看到老人家中特别困难,每次去诊治时就带上一些补品,帮助老人早日康复。
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潘凤的任务更重了,她积极发挥作为贵州省人大代表的作用,撰写议案,争取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资金2813.56万元,修建安龙县普坪镇戈塘至大坝通乡县级四级公路全长15.92公里,带动40多户贫困户发展经果林种植400余亩……在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作中,她对全村35岁至65岁农村妇女(贫困户)进行宫颈癌筛查,2019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服务116户502人,免费服务患者3000人(次)。
潘凤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困难病人,于是她经常抽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2018年5月23日,在她的多方努力下,争取到恒金中医堂在安龙县医院发起“公益万里行”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邀请到著名针灸专家郭相华教授亲临现场为聋哑患者和中风偏瘫及疑难杂症患者施针,并争取到恒金中医堂捐献10万元的关爱款用于困难病人。
潘凤做的好事举不胜举。谈到她,村里的群众都会伸出大拇指,夸她是戈塘村的好大姐、好媳妇、好医生,都会甜甜地叫她“凤阿姨”“凤姐姐”。
2018年8月,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戈塘村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了城,潘凤的卫生室随着人口的迁移搬迁到相邻的鲁沟塘居委会卫生室,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22年来,潘凤走遍戈塘、鲁沟塘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村卫生室地处海子、洒雨和戈塘三个乡镇交界的苗族地区,辐射8个村两万多群众,其中苗族群众12000余人,平均每天到卫生室就诊的群众30人左右,先后接诊20万余人(次),走村串户出诊防疫2万余人(次)。
潘凤入选2013年“贵州省十大最美乡村医生”,2014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贵州省最美家庭”称号、黔西南州“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妇幼天使”称号,2016年荣登“贵州好人榜”、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当选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个药箱,一背就是一生,一座山,潘凤一守就是20余载。她,越千道岭,行万里路,跨过千沟万壑,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她,对乡亲至亲至爱,对患者不离不弃;她,就是大山里的“白衣天使”、苗岭山上的“健康保护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8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理解,王少松认为“治病救人”四个字就是对这个职业的全部概括,他认为也许救治病人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如医院的条件设施,自身的技术水平,病人的自身病情变化,家属的配合,病人的经济条件等等。这里面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有些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事在人为。作为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同志,他首先发起了建立中医病房的设想。在科主任的支持和全科同志的努力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一年半的艰苦工作,中医病床从两张到六张,到19张,直到发展成为现在的独立中医病区。这中间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工作不分是医生的`护士的他都干,责任无论是你的我的,他都认真负责到底。他的工作量达到每周三个夜班,而且上下夜班都不休息。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他认为抛开一些客观因素,我们医生都能做到的就是“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大医精诚》)。如果一个医生把病人的病痛当成自己的,他就一定能一心赴救,不做功夫行迹这些表面的工作来敷衍患者。要想做好一名医生,他认为必须做到对待患者尽心、尽责、尽力。尽心是一个医生对患者爱心的体现。6月中医科住了一名72岁的女性患者,这名患者因患有卒中后抑郁,一直怀疑她的老伴有外遇,因此多次无故在病房内与其发生争吵甚至打骂,常使她不能顺利接受治疗,严重影响了她的病情恢复。走在科室的走廊里经常听见他们的争吵声,为了能让她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王少松大夫在给她精心制定治疗方案的同时,每次争吵都去床边劝解,经常是不管多忙,和患者一谈就得1个多小时,从病情恢复、家庭关系等各方面进行劝说,帮助疏通她的心理障碍,后来每次一吵架,她老伴都先跑来找王大夫,科里人们也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不光管治病,还管调解家庭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中药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不仅从床上站了起来,还能迈出了稳稳的步子,在走廊中来回行走,而且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脸上常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为了表达她和老伴的感激之情,他们精心制作了一个匾送来。那上面写到:“是谁又让我站起来了?是王少松大夫,是谁又教会我行走了?是王少松大夫,是谁帮助我康复了?是大夫和天使。光荣医生和护士啊!我赞美你们。”这是患者对一名医生最高的奖赏和鼓励。
出院后他们在家中发生争吵时,患者老伴还会打电话到科里找王大夫帮助劝解,20年底老两口一起来到医院来看王大夫,带了很多的糖和巧克力,患者和她老伴说“王大夫,你以后不仅是我们的医生,也是我们的朋友”。
尽责是一名医生职业操守的体现,年12月5号,中医科住进了一名病情较重的脑血管病患者,用了心电监护及输液泵,血压和心率波动较大,正值王少松大夫值夜班,那天为了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他每半个小时就到床边去看看心电监护,整个晚上几乎没有合眼,第二天主任去查房时,他的护工和科室主任说“我在很多医院护理过病人,但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负责任的医生”,说他非常的感动,很少见到医生不用护士叫自己一趟一趟的去查看患者的。患者家属也向他深表感谢。
其实他不仅是这样对待这一位患者,在值夜班时,王大夫12点钟以前基本上都是1个小时左右就要到病房去转一圈,不等护士来叫,这样他才能放心。如果有重病人,他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床边查看,整晚都坚持这样。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就是我们的职责,无论是正常时间上班还是值班,只有认真去查看每一位患者,随时观察和及时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才是尽到了一名医生该尽的责任。
尽力则是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的体现
中医科住过一个病人,是一个表现为阵发腹痛,不能进食的病人,入院前已经有10几天未能排便了。这名患者在半年的时间住过四家医院,一直没能确诊,病情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且与多家医院发生了矛盾,后来住进我院中医科。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也未曾接诊过,对于治疗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接诊后,在保证静脉营养的同时,我们尽力采用了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经过这些治疗,患者腹痛有所缓解,为了能让她排出大便,我们用中药和甘油交替灌肠,并且每次医生和护士都亲自下手为她进行人工协助排便。每天她的床边都没有离开过医生和护士的身影。有一次凌晨4点钟左右,患者又诉腹痛,王大夫去床边为患者进行人工协助排便时患者家属说“你别再喊疼了,王大夫都来给你掏大便了”并连声的表示感谢。
患者后来终于能自行排便了,而且能少量进食米汤、酸奶了,后又改成口服中药汤剂,以便更全面地调理胃肠功能。患者家属不但没有提意见闹矛盾,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经常把感谢二字挂在嘴上。
有时候像人工协助排便这种事儿家属都不愿意做,确实是又脏又累,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只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利,再脏再累我们也得去干,这也只是中医科众多病例中的一个,王少松认为医生就要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全心全意去救治患者,不做一些敷衍患者的表面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缓解病情,解除痛苦。
在中医病房刚开始起步阶段,科里护理人员紧张,如取药、熬中药等工作他都主动承担下来。在他夜班、下夜班的休息时间他都统统在医院忙碌,经常接连四五天都回不了家。
在科研方面,他更是走在前面。他从进入二院以来,结合自己的针灸专业,接连申请了两项区级的科研项目,并协助科主任为科室成功申请市级课题建设示范中医科项目一项,在第二年,在他的大力倡导和帮助下,新来的年轻同志也成功申请区科技新星人才资助项目一项,共为医院争取科研资金39万元,他认为,科研工作是整个科室的共同协作的一项事情,并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工作,每次从课题申报到工作总结,他都会组织科里的老中青医生一起参加,一起为科研工作出谋划策,逐渐形成科室重科研、讲创新的良好氛围。作为医院科研申报的成功榜样,在我院科研工作推进会上,他向全院的高级人才作了科研课题申报经验汇报。总之,在敬业、奉献、创新,各个方面都成为我们学习的先锋模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5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宋--到--村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凭着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宋--医生深知在乡村行医,必须医疗技术全面。他知道,单凭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常刻苦自学中医.针灸推拿等,很快就成了多面手的乡村医生。
--村八组的饶忠香和余立锦先后因腰椎和颈椎骨折而致高位截瘫,在市内大医院手术后,专家说他们能站起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回家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宋--医生不辞劳苦,每天上门去为他们治疗。他查阅大量针灸书刊.古典医籍,运用中西医结合,内服中药,头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综合治疗。几个月后两伤者都奇迹般的下地走路,还能象从前一样劳动。他们感激的逢人便说:“如果不是宋医生,我可能这一辈子就要瘫痪了”。
五保老人钟立德八十多岁了,前年因咳嗽.咳血,宋医生为其检查后怀疑“肺癌”,联系队长带其到市内医院进一步检查,经ct检查果然是“肺癌”,而且还是晚期。队长把他交给宋--为其安慰性治疗,宋--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并不断的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有时钟立德不能到卫生室来,宋--就去他家中为其输液送中药。在宋医生的悉心治疗和鼓励下,钟立德顽强的和癌魔做斗争。如今钟立德仍坚强的活着,而和他同时诊断为“肺癌”的另一患者已经死去快一年了。
治疗活着的生命是医生的职责,给临终病人以人性的关爱也同样是医生的使命,这是宋--医生的职业信仰。因此有不少濒死患者还要其家属找宋医生为其瞧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尽快赶到。老病号刘隆根肝癌晚期,临终前由于疼痛而痛苦挣扎,已经休息了的宋--医生接到电话,立即跑到刘隆根家,当他赶到时,刘隆根还在悸动.抽搐。宋--医生轻轻的抚摩他因疼痛而扭曲的面容,合上他半闭的双眼,就象催眠一个幼小的婴儿,刘隆根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他的仪容是那么祥和,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就象熟睡了似的。很多人说医生是不送终的,宋--却不那么认为。他说医生既然被尊为白衣天使,就有迎生送死的使命。
宋--所在的--村卫生室不仅要为辖区的村民们治病,还要承担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宋--都尽责尽职的完成。--年夏天h1n1流感全世界流行,各地方都认真的开展h1n1流感防治工作。一天下午,宋--知悉余家湾有一小孩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后突发高热,便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迅速赶到那小孩家去诊视,可当他赶到时,那小孩及家人都不知去向,晚上他又连续去寻找三次都一无所获,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和区卫生局领导以及疾控中心联系,并互通查找结果。深夜快十二点时,宋--医生又第四次和开发区卫生局翁局长.曹局长等一道再次去查找发热儿童,村子里恶狗乱窜狂吠,宋--勇敢的走在前面开路,斥退厉犬。可这次他们仍无功而返,宋--只好回卫生室值班候命,局长们接着去挨个医院查找,终于在太和医院找到那发热小孩。第二天一早宋--又去那小孩家,终于见到了那小孩,宋--仔细的询问病情.检查身体,并为其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热,经治疗已好转,宋--及时的把情况汇报给区卫生局,大家才始放下心来。因为他认真务实的工作,第二天在全区防控h1ni流感会议上,得到管委会叶主任和卫生局局长的赞扬。
不论何时.何地,宋--都不忘自己做医生的神圣使命。这不,宋--于--年7月4日下午在艳湖公园游泳时,遇到一青年在禁泳区游泳不幸溺水沉入湖底,数百人围观,就宋--一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三次潜入湖底,终于救出了溺水者。此事在--年7月12日的《十堰晚报》上报道后,秦楚网.东风论坛等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见义勇为的好医生成了很多市民和网上议论的焦点。许多亲友看到新闻后询问宋--,他淡淡的回答:“遇到这种事,救人是应该的,何况我还是医生呢。”
宋--就这样用他的仁人之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谱写着平凡而灿烂的人生诗篇,他的业绩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199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年他所在的--村卫生室被评为开发区“十堰市高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89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