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z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数量和性能,决定着企业的生产面貌,因此,工业企业管好用好机器设备和工具,使机器设备和工具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设备管理好坏,对于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条 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从设备进厂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到配件的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以及日常的登记、保管、调拨、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设备管理的任务,是要保证设备在物质运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条 为了保证有效地实现设备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和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合理润滑,安全生产。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负责,做好包括使用、保养、检查、修理等工作,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第二章 设备技术状况
第四条 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1.设备完好率 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是检查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总台数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待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2.设备故障率 它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运转时间×100%
3.维修费用效率 它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维修费用效率=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
4.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维修费用=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
5.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
第五条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参合标准。
第六条 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
第七条 设备管理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岗。
第三章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第七条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第八条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措施。
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巡检点、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第九条 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作业部门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序,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第十条 信息传递与反馈。
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2.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3.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4.有关部门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之外,还应及时输入电脑,便于上级公司有关部门的综合管理。
第十一条 动态资料的应用。
1.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2.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多作业部门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3.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各作业部门主要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第十二条 薄弱环节的立项。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安全隐患,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第十三条 薄弱环节处理。
1.有关部门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2.各作业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3.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第四章 使用设备管理
第十四条 各类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使用人员接受操作培训,工程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十五条 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由工程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第十六条 机器开动和停车时,必须事先口头通知本工区所有人员,停车后不准乱开马达;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机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
第十七条 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应坚持三不放过,保护现场,并报告班组长和有关人员处理。
第十八条 所有动力设备,不经车间、设备科、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准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第十九条 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二十条 不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第二十一条 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或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予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五章 新增设备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经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二十五条 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各部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正确使用操作规程。
第二十六条 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二十七条 施工安装,由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方可使用。
第二十八条 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库。
第六章 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
第二十九条 设备陈旧老化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报损、报废之前,要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三十条 有关部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及残值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三十一条 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第三十二条 申请批准后,将旧设备报损、报废。
第三十三条 报废、报损旧设备由工程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第七章 设备缺陷处理
第一条 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第二条 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的发展。
第三条 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当天生产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第四条 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第2篇 生物公司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和性能,提高生产监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计量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中属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还应执行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置、校准、使用、维修、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置等内容。
3、职责
3.1、物资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采购。
3.2、安全部、生产部负责采购前的技术审查。
3.3、备件保管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入库和发放管理,及对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3.4、生产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安装、建档、维修、保养、报废拆除,并负责联系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校验。
3.5、各使用车间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卫生清理。
4、工作程序
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与入库
4.1.1、各车间需要购置或更新监视和测量设备及备品备件时,应事先提出计划报设备部、安环部进行技术审查,由生产部、安环部部长签字后交供应部进行采购。
4.1.1.2、未经生产部、安环部审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论由什么渠道,采购部门应拒绝采购,财务部门应拒绝付款。
4.1.1.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
4.1.1.4、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法定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装箱清单,否则不予入库。
设备进厂后由公司电仪车间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杜绝入库发放使用。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
4.2 .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4.2.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
4.3.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按校验周期要求进行校验。
4.3.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校验要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报告由档案室统一保管。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一般校正,由电仪车间仪表岗位负责。
4.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4.4.1、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4.4.2、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校验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4.4.3、对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4.4.4、使用车间应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表面清洁和完好。
4.4.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仪表人员进行处理。
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5.1、各单位要维护好自己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显示不正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立即通知仪表人员进行维修。
4.5.2、仪表人员每月要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有非正常性损坏或丢失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要及时上报生产部。
4.5.3 、生产车间仪表岗位要定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并做好记录。
4.5.4、生产车间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4.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6.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生产车间应及时联系有资格的单位或人员进行维修、检定。
4.6.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应经安全部、生产车间确认后,进行报废处理。
4.6.3、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电器仪表维修负责拆除,由备件仓库负责收回统一保管。
第3篇 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安全生产责任会议制度
1、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时期的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知道、主动地做好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会议制度,至少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督促检查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工作。
2、会议内容以特种设备安全为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了解特种设备的安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布置下一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工作。
(.2)学习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传达上级部门的有关通知、文件精神。
(3)通报特种设备违章违纪、先进事迹。不良现象和不安全行为。
3、会议召集者在开会之前,应做好有关资料准备工作,会议上要讨论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列出,重要会议会后要下发会议纪要。
第4篇 y公司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公司机械设备(包括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日常管理和使用,使我公司的设备管理水平上一新台阶,作到合理装备、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测、适时更新,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本规定所指的机械设备,是指:手持电动工具、木工机具等施工机械和应急救援设备及器材。
二、职责权限:各项目经理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
三、监督检查及考核:
1、各项目经理对自己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使用不合格产品或安全性能不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的设备,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施工现场。
2、对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各项目部,公司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
四、设备的安装和拆除:
1、大型机械设备安装拆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及相应的资质人员进行;
2、依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并审批手续完备;
3、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完毕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4、以上各项工作必须要进行记录。
五、设备使用保管:
1、保管员每天上下班前要检查库房、库区周围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如有异常应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向项目经理和保卫部门汇报;
2、在禁止烟火的地段和库区内严禁明火和吸烟;
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氧气瓶等压力容器),设立专门的库房存放,不得倒置,严格支领制度,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4、保证库区内消防设备完整有效,不许随意挪用,对在库区内不安全作业的行为任何人有权制止。
5、库房内的物资按品种、规格、型号、产地整洁有许存放,并作好标识。
6、使用氧气、乙炔等容器瓶时,轻拿轻放,避免猛烈撞击。
六、设备验收和检测: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作好验收和检测记录。
七、设备定期保养和维修:
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定期进行保养,未经保养或保养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2、使用过程中,要勤检查、勤保养,勤维护,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3、作好维修保养记录。
八、设备改造和报废:
1、机械设备改造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论证后进行。
2、对超过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必须报废,不准再进行改造使用。不准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械设备。
第5篇 z公司耐用与非耐用设备管理制度
下面是关于公司耐用与非耐用设备管理制度,欢迎浏览!
(一)设备管理的概念
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的设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有两种运动的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一是价值运动的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支出等。对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两种形态的全面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设备管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专职的设备检修人员产生,即事后修理时期。这是现代化工厂刚开始产生的时期,在工厂中使用简陋的机器设备,用蒸汽机作动力。在初期,由于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不需要专门技术,维修由操作人员来完成,并且实行的是坏了再修的事后修理。
第二个时期是实行预防性的定期维修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中,逐步推行与完善了预防性的定期维修制度。
第三个时期是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时期。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有效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总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做到安全、节能、环保,以及避免设备的积压和浪费的重要措施。它是提高企业与国家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改革我国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向。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就是冲破传统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狭隘范围,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把设备的一生(整个寿命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以求得设备一生的最佳效益。这是现代化设备物质运动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克服两个脱节:一是设备前半生管理与后半生管理的脱节;加强设备制造(包括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并进行信息反馈。二是设备后半生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加强设备使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配合,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共同把设备管好。
2.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设备一生的总费用。它是与设备物质运动全过程相对应的一个经济指标。要求在设备经营决策的方案论证中,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而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某一阶段(制造、采购或维修)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
3.开展设备的经营工作。设备的经营工作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一切活动,毫无例外地要为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服务。因此,要求设备管理工作在为生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服务。设备管理与企业经营方针的关系是:企业经营方针规定设备管理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技术经济成果;而设备管理则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提供物质技术和经济效益保证。
企业经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依据市场与用户需要安排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成本。市场与用户的需要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产品品种在不断增多,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设备部门及时提供能够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因此,为企业经营方针服务的设备管理,必然是能够保证技术进步的动态型的设备管理。
4.对设备从工程技术、财务经济与组织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研究。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需要。也就是说,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必须具备和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智能条件和保证。
首先,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装置体现科学技术的门类越来越多。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就必须掌握多种科学技术,要求把各门类的科学技术,从横向上综合起来。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次,还要学习、掌握与设备有关的财务经济知识,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经济问题,因此,都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提高经济效果,包括: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选择的经济分析;合理使用的经济标准;预防检查与修理的经济界限等。
第三,搞好设备管理,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因为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科技成果同现代化设备相结台。
5.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打破了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但决不是否定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作用。相反,还要进一步作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现行设备管理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企业日常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展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用综合经营管理的观点来指导、带动设备维修工作。
6.实行设备的全员管理。现代化企业中,设备数量众多、型号规格复杂,分散在企业生产、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单纯依靠专业管理机构与人员是难以管好的。因此,要把与设备有关的机构、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这是设备管理横向序列的协调,目的是充分调动各环节职能部门,主要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要求、利益的矛盾,依靠各类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知识富集,系统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把纵向各个层次,即各级领导人员直至广大生产工人组织到设备管理的行列中来。这是设备管理的纵向序列的协调,目的是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人员的经营决策才能,以及操作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有效地解决设备管理面临的各类问题。这就形成了横向序列与纵向序列、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主体的设备管理网络。这同样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需要。
(四)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选择和评价。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和生产上需要,正确的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的使用。针对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安排生产任务,可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入身事故;减少和避免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3.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它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要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及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并组织实施;组织维修所用备品和配件的供应储存等。
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品种、质量和发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5.设备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类、登记、编号、封存、报废、事故处理和技术资料管理等。
(1)设备的分类、编号和登记。企业的设备一般分为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两大类。生产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设备,即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出厂前为止,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非生产设备是指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如基本建设、科研试验和管理上用的设备等。生产设备又分为主要生产设备和非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一般指企业已安装的5个复杂系数以上的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分为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两大项共10类,每一类又分10小类,每小类又分为10组。
设备编号。在设备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编号,编号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固定资产编号,一般采用两节号码的编号方法。第一节用三位数字代表设备的类别和组别,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第三位数字表示“组别”;第二节数字表示该组设备在厂内的顺序号。两节号码中间用短线连接。如以m612工具磨床为例进行编号:
另一种是机器设备的型号编号。机器型号表示该机器的名称、大小、性能和特征。不同行业的机器型号编号方法不同,可按照国家或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编号。现行的金属切削机床型号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第一机械工业部1969年公布的“金属切削机床型号表”编制的。
设备登记。在设备分类编号的基础上,由设备管理部门填写“设备投产移交单”,交给使用单位验收。在移交验收的同时,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共同登记“固定资产卡”和“设备台帐”,并定期复查核对。设备的变动、折旧等,均要在帐册上反映出来。
(2)设备的封存与迁移。企业对闲置不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由车间提出计划,经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封存。封存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锈等措施,并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当企业生产工艺改变需要迁移设备时,必须由生产或工艺部门提出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查,企业领导批准后,办理迁移手续后方可迁移。
(3)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对本企业生产已不适用,长期闲置不用或利用率极低的设备应予调出。对要调出的设备,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做好帐务处理后方可调出。调出的形式有出租或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
设备超过使用年限,或因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或因事故造成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技术上不值得修复改装的均可报废。凡是要报废的设备,要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井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
(4)设备的事故处理。因非正常损坏而导致设备效能降低或不能使用,均为设备事故。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当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积极组织抢修,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凡是人为的原因所发生的设备事故,应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对重大设备事故及处理情况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积累设备技术资料,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档案一般包括:设备出厂检验单、设备到厂验收单、设备安装工程记录单、试车记录单、设备历次修理完工报告单和质量检验单、设备修理卡片、定期检查记录、设备的全套图纸、说明书及检修工艺文件等。设备档案是保证设备正确的使用、检查和维护修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设备技术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零部件磨损的程度,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检查修理计划,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
(五)设备管理评价的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运动过程既然存在物质和价值两种运动形态,就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以求得设备的技术状态最佳,设备的维修费用最经济。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1.设备完好率 它是反映工业企业机器设备技术状态的主要指标,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它是检查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jz〗设备完好率=[s*(]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s*)]×100%
式中:设备总台数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特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2.设备故障率
它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jz〗故障率=[s*(]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运转时间[s*)]×100%
3.维修费用效率 它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jz〗维修费用效率=[s*(]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s*)]
4.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jz〗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维修费用=[s*(]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s*)]
5.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jz〗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s*(]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s*)]
第6篇 某公司耐用与非耐用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的概念
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的设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有两种运动的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一是价值运动的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支出等。对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两种形态的全面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设备管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专职的设备检修人员产生,即事后修理时期。这是现代化工厂刚开始产生的时期,在工厂中使用简陋的机器设备,用蒸汽机作动力。在初期,由于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不需要专门技术,维修由操作人员来完成,并且实行的是坏了再修的事后修理。
第二个时期是实行预防性的定期维修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中,逐步推行与完善了预防性的定期维修制度。
第三个时期是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时期。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综合经营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有效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总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做到安全、节能、环保,以及避免设备的积压和浪费的重要措施。它是提高企业与国家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改革我国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向。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就是冲破传统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狭隘范围,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把设备的一生(整个寿命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以求得设备一生的最佳效益。这是现代化设备物质运动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克服两个脱节:一是设备前半生管理与后半生管理的脱节;加强设备制造(包括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并进行信息反馈。二是设备后半生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加强设备使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配合,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共同把设备管好。
2.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设备一生的总费用。它是与设备物质运动全过程相对应的一个经济指标。要求在设备经营决策的方案论证中,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而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某一阶段(制造、采购或维修)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
3.开展设备的经营工作。设备的经营工作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一切活动,毫无例外地要为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服务。因此,要求设备管理工作在为生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服务。设备管理与企业经营方针的关系是:企业经营方针规定设备管理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技术经济成果;而设备管理则为贯彻企业经营方针提供物质技术和经济效益保证。
企业经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依据市场与用户需要安排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成本。市场与用户的需要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产品品种在不断增多,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设备部门及时提供能够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因此,为企业经营方针服务的设备管理,必然是能够保证技术进步的动态型的设备管理。
4.对设备从工程技术、财务经济与组织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研究。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需要。也就是说,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必须具备和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智能条件和保证。
首先,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装置体现科学技术的门类越来越多。要管好现代化设备,就必须掌握多种科学技术,要求把各门类的科学技术,从横向上综合起来。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次,还要学习、掌握与设备有关的财务经济知识,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经济问题,因此,都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提高经济效果,包括: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选择的经济分析;合理使用的经济标准;预防检查与修理的经济界限等。
第三,搞好设备管理,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因为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科技成果同现代化设备相结台。
5.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打破了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但决不是否定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作用。相反,还要进一步作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现行设备管理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企业日常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展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用综合经营管理的观点来指导、带动设备维修工作。
6.实行设备的全员管理。现代化企业中,设备数量众多、型号规格复杂,分散在企业生产、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单纯依靠专业管理机构与人员是难以管好的。因此,要把与设备有关的机构、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这是设备管理横向序列的协调,目的是充分调动各环节职能部门,主要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要求、利益的矛盾,依靠各类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知识富集,系统地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把纵向各个层次,即各级领导人员直至广大生产工人组织到设备管理的行列中来。这是设备管理的纵向序列的协调,目的是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人员的经营决策才能,以及操作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有效地解决设备管理面临的各类问题。这就形成了横向序列与纵向序列、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主体的设备管理网络。这同样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需要。
(四)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选择和评价。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和生产上需要,正确的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的使用。针对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安排生产任务,可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入身事故;减少和避免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3.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它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要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及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并组织实施;组织维修所用备品和配件的供应储存等。
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品种、质量和发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5.设备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类、登记、编号、封存、报废、事故处理和技术资料管理等。
(1)设备的分类、编号和登记。企业的设备一般分为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两大类。生产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设备,即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出厂前为止,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非生产设备是指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如基本建设、科研试验和管理上用的设备等。生产设备又分为主要生产设备和非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一般指企业已安装的5个复杂系数以上的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分为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两大项共10类,每一类又分10小类,每小类又分为10组。
设备编号。在设备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编号,编号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固定资产编号,一般采用两节号码的编号方法。第一节用三位数字代表设备的类别和组别,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第三位数字表示“组别”;第二节数字表示该组设备在厂内的顺序号。两节号码中间用短线连接。如以m612工具磨床为例进行编号:
另一种是机器设备的型号编号。机器型号表示该机器的名称、大小、性能和特征。不同行业的机器型号编号方法不同,可按照国家或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编号。现行的金属切削机床型号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第一机械工业部1969年公布的“金属切削机床型号表”编制的。
设备登记。在设备分类编号的基础上,由设备管理部门填写“设备投产移交单”,交给使用单位验收。在移交验收的同时,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共同登记“固定资产卡”和“设备台帐”,并定期复查核对。设备的变动、折旧等,均要在帐册上反映出来。
(2)设备的封存与迁移。企业对闲置不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由车间提出计划,经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封存。封存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锈等措施,并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当企业生产工艺改变需要迁移设备时,必须由生产或工艺部门提出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查,企业领导批准后,办理迁移手续后方可迁移。
(3)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对本企业生产已不适用,长期闲置不用或利用率极低的设备应予调出。对要调出的设备,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做好帐务处理后方可调出。调出的形式有出租或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
设备超过使用年限,或因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或因事故造成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技术上不值得修复改装的均可报废。凡是要报废的设备,要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井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
(4)设备的事故处理。因非正常损坏而导致设备效能降低或不能使用,均为设备事故。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当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积极组织抢修,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凡是人为的原因所发生的设备事故,应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对重大设备事故及处理情况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积累设备技术资料,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档案一般包括:设备出厂检验单、设备到厂验收单、设备安装工程记录单、试车记录单、设备历次修理完工报告单和质量检验单、设备修理卡片、定期检查记录、设备的全套图纸、说明书及检修工艺文件等。设备档案是保证设备正确的使用、检查和维护修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设备技术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零部件磨损的程度,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检查修理计划,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
(五)设备管理评价的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运动过程既然存在物质和价值两种运动形态,就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以求得设备的技术状态最佳,设备的维修费用最经济。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1.设备完好率 它是反映工业企业机器设备技术状态的主要指标,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它是检查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jz〗设备完好率=[sx(]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sx)]×100%
式中:设备总台数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特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2.设备故障率
它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jz〗故障率=[sx(]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运转时间[sx)]×100%
3.维修费用效率 它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jz〗维修费用效率=[sx(]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sx)]
4.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jz〗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维修费用=[sx(]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sx)]
5.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jz〗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sx(]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sx)]
第7篇 电梯设备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某电梯设备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确保维修保养电梯的质量和服务标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准上岗操作。
二、维保人员要严格执行维修安全规程及维保人员的管理制度,认真作好维修保养工作,消灭事故隐患,确保电梯正常安全运行。
三、维保人员要管理好技术档案。保养记录记载要准确、全面、整洁。不得随便涂抹、漏填。
四、驻场维修人员要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接各种电线。要保持驻场宿舍的卫生,作到室内外整洁干净。
五、驻场维修人员不得擅自容留他人住宿,不得在室内聚众赌博及干违法事情。
六、维保人员要讲究服务礼仪。统一着装整齐干净,举止文明大方,态度诚恳,礼貌待人。
七、维保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不得喝酒、吸烟,不得擅离职守。
本制度如有员工违反其中条款,可根据产生的后果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8篇 建筑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建筑分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厂内机动车等。
2、新购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经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
3、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各种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因违章操作不当发生事故。
5、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组织的特种设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继续使用。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要立即组织整改。
6、做好特种设备档案管理,责任到人,保证各种资料的完整。
第9篇 某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数量和性能,决定着企业的生产面貌,因此,工业企业管好用好机器设备和工具,使机器设备和工具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设备管理好坏,对于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条 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从设备进厂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到配件的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以及日常的登记、保管、调拨、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设备管理的任务,是要保证设备在物质运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条 为了保证有效地实现设备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和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合理润滑,安全生产。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负责,做好包括使用、保养、检查、修理等工作,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第二章 设备技术状况
第四条 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1.设备完好率 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是检查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总台数是指本企业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待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尚未安装和由基本建设部门管理、物资部门代管的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2.设备故障率 它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运转时间×100%
3.维修费用效率 它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维修费用效率=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
4.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维修费用=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
5.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 计算公式为:
平均单台设备年维修费用=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
第五条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参合标准。
第六条 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
第七条 设备管理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岗。
第三章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第七条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第八条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措施。
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巡检点、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第九条 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作业部门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序,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第十条 信息传递与反馈。
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2.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3.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4.有关部门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之外,还应及时输入电脑,便于上级公司有关部门的综合管理。
第十一条 动态资料的应用。
1.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2.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多作业部门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3.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各作业部门主要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第10篇 企业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程。
□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
1.厂(矿)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睥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期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动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操作。
第11篇 运输公司车辆、设施、设备安全制度
1、驾驶员不能带着思想包袱开车,不能在心情沮丧时开车,不能在闹情绪时开车,要控制情绪、情感,保证行车安全。
2、接受运输任务,按时到岗,对车辆情况进行自检,存在故障隐患要立即维修。
3、驾驶员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应做到:
4、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汽车的灯光、转向、制动、传动、冷却、润滑及各部机件连接的有效情况。
5、保持“四清”,即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
6、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第12篇 s物业管理公司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公司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明确工程维修人员应遵循的工作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对工程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指导。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工程设备类体系文件的制定及完善,对维修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督查、指导;
3.2管理处工程主管负责组织落实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对设施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制定并实施《值班人员巡检路线图》。
4工作程序
4.1维修班工作制度
4.1.1认真作好设备运行、保养、维修等记录,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工程主管;
4.1.2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并于每月底将记录交工程主管;
4.1.3在工作中应按规定着装,配带工作牌、精神饱满,现场作业时不得高声喧哗;
4.1.4遇自来水爆管、煤气泄漏等急修,则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无法立即处理者,须立即报告工程主管;
4.1.5在接到管理处下发《报事单》、《派工单》或通知后,应立即前往处理;
4.1.6爱护工具及设备,服从班长调度;
4.1.7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设备运行操作管理规程;
4.1.8每日早上如有昨日未完成之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先完成,其余人员应负责打扫自己所管理的设备房内的清洁卫生并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中随时听从主管的安排
4.1.9根据所管物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报品质部审批,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维修养护工作。
4.2维修班交接班制度
4.2.1着整齐工作服,提前10分钟到达交接班现场;
4.2.2接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到班,未经履行完交接手续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4.2.3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按时交接班;
4.2.4严格执行配电室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与各项工作制度;
4.2.5接班人员应主动询问交班人员上班情况及核查值班记录;
4.2.6交接班时如发生事故未办理交班手续前,仍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在交班班长领导下协助处理;
4.2.7交班后应立即巡视一遍各巡视点,并签署巡查意见;
4.2.8交接班内容包括:
4.2.8.1异常运行和设备缺陷,事故处理情况,待处理事宜;
4.2.8.2仪器、仪表、登记表、工具、材料、备件和消防器材、设备房钥匙完备情况;
4.2.8.3交接班时必须严肃认真,要做到'交得细致,接得明白'。接班人要进行全面检查核实。
4.2.8.4夜班接班人员应按《值班人员巡检路线图》进行巡视检查和记录,《值班人员巡检路线图》由工程主管制定,并报管理处批准;路线图中需注明巡视要点、巡视频率、记录要求等内容。
4.3工具管理制度
4.3.1领用工具时,应遵循以旧换新、以一换一的原则签字领取,工程主管应控制工具的使用周期。领用工具时应填写《工具领用登记表》,实行工具报损制度;
4.3.2领用者应爱护工具,对损坏的工具经工程主管确认后方可以旧换新;
4.3.3对部分大型工具应建立严格的报损制度,并按照财务相关制度及《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4.3.4对工具实行个人负责制,谁丢失谁赔偿;
4.3.5对于公用工具及大件工具应由工程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统一管理;
4.3.6对在工作中损坏的工具应向工程主管汇报 ,同时将损坏的工具交回管理处集中处理方可重新领取;
4.3.7对于损坏的工具由管理处定期进行统一销毁(应有相关负责人签字);
4.3.8对于专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不得轻易损坏、更换,一旦损坏应填写损坏原因,如属人为损坏则需进行适当赔偿,如属自然损坏(需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具损坏凭据)则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办理;
4.3.9高压安全用具、低压安全用具、辅助安全用具的管理:
高压安全用具指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等。低压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靴、带绝缘柄的工具、验电笔。辅助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绝缘站台。以上安全用具均需按规定期限送检。送检周期见下表:
工具名称电压等级送检周期备注
高压安全用具绝缘棒10kv以下1年/次
验电器10kv以下1年/次
绝缘钳10kv以下1年/次
工具名称电压等级送检周期备注
低压安全用具绝缘手套380v以下半年/次
绝缘靴380v以下半年/次
带绝缘柄的工具380v以下半年/次
验电笔380v以下半年/次
辅助安全用具绝缘手套220 v以下半年/次
绝缘靴220 v以下半年/次
绝缘垫220 v以下1年/次
绝缘站台220 v以下半年/次
电器安全用具统一存放于高低压配电室,存放处应有明显的标志,做到存取方便,存放地点干净、通风良好,存放环境不能过冷过热,也不可与锐器、铁丝等存放在一起;
凡橡胶制品的电器安全用具不可与石油类的油纸接触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夹钳应存放在柜内,要与其它安全用具分开,使用中应防止受潮、受污或损伤;绝缘棒应垂直存放、且架在支架上或吊挂在室内,注意不可与墙壁接触;绝缘台的瓷瓶应完好、无裂纹与破损,木质台则要保持干燥;验电器用过后应存放于匣内并置于干燥处;对绝缘手套、靴、垫、毯等,不允许有外伤、裂纹、气泡或毛刺等,发现有问题时,应立即更换;
如果绝缘工具遭受表面损伤或者已经受潮,则应及时进行处理或使之干燥,并在经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无论任何情况,电气安全用具均不可作为它用,对安全用具应进行定期试验,各试验项目要能合乎标准与要求。
4.4空置房检查制度
4.4.1为了确保空置房的完好,制订本制度;
4.4.2工程部每月对空置房土建及配套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填写《空置房巡视记录表》,检查内容包括:门窗是否关闭、开启是否灵活、有无破损现象,室内所有金属制品及五金构件有无锈蚀损坏现象,是否有漏水渗水现象,楼地面、墙面有无开裂、脱落现象,所有开关及插座能否正常使用,所有水电气开关是否关闭,室内配套物品是否齐备,室内是否清洁,厨卫间有无积水。工程部将每月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通知相关部门或相关单位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在《空置房巡视记录表》中。
4.4.3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的工程整改,需注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完成时间。
4.5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各管理处工程部应严格执行《房屋接管验收标准》,确保新建工程交付质量;工程部依据《定期检查项目一览表》对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填写《定期检查记录表》,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避免问题扩大,搞好公共设施零星修缮工作;修缮内容包括维护、中修、大修、改造;加强修缮工程质量把关,确保修缮质量。
工程主管应将管理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划分责任人,责任人应至少每天一次巡视责任区域,并将巡视结果记录在《值班记录表》中;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处理,不得人为拖延;如责任人不能处理应及时上报工程主管,工程主管应及时组织人员解决或联系相关部门解决;管理人员、保安、保洁、绿化等公司员工,应自觉参与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工程主管,由工程主管安排处理;
对影响小区日常秩序管理的维修,应调整时间,安排在夜间施工;对一些工艺要求较高、管理处难以自行解决的工作项目,报公司同意后,可安排委外施工,工程主管负责对进度、工艺质量及造价进行监控;
4.6定期检查项目一览表
周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每年
1
梁、柱、板主体
无裂纹、无缺棱掉角、无露筋、抹灰层无空鼓开裂
2
墙体、墙面(马赛克、大理石、条砖、瓷面砖、喷涂)
无脱落、无渗水现象
3
顶棚
无裂纹、抹灰层无空鼓开裂
4
楼梯、扶手
无脱落、无破损、无松动
5
公共门窗
开启灵活、无变形、无破损无脱落、五金部件无锈蚀
6
屋面隔热层、防水层(雨季前须另外检查)
无裂纹、无气泡、无破损
7
楼板、地面砖
无脱落、无破损、无松动、无空鼓
8
所有消防栓(11月底至12月上旬)
无渗漏、能正常开启
半年
1
天台扶栏、避雷带
无裂纹、无松动
2
公共防盗网
无破损、无松动、无锈蚀
每季
1
散水坡、雨檐台、连廊
无明显裂纹、无积水
2
通风口
无阻塞、防护罩无损坏
3
5%消防栓的开箱试水(循环检查)
水压正常
每月
1
水箱、水池
无渗漏、水箱盖闭合密实、无异物
2
信报箱
开启正常
3
上、下雨污水管
保持通畅、无破损、无缺件、管卡无松动
4
设备房(水泵房、配电房、电梯房)
防鼠网无破损、室内无积水、配套设施无损坏、无缺件
半月
1
公用电器
运转正常
周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半年
1
明、暗沟(全面检查)
保持通畅、盖板无松动断裂
2
给排水管道(含绿化用水管阀)
无渗漏、无破损、水阀开启正常
每季
1
电缆沟盖板
无松动断裂
2
雨、污水井、盖
无松动断裂
3
化粪池
盖板无松动断裂、及时清淘
4
高压钠灯、汞灯
工作正常、无损坏
每月
各类水景、水池、游泳池
喷水池无渗漏、无裂痕、无沉降、护堤完好
每周
1
室外建筑小品、标识牌
无脱落、无松动断裂
2
车棚、车架
无松动断裂、无锈蚀、无破损
每天
儿童游乐设施
无松动断裂、无锈蚀、无破损、无安全隐患
随时检查
1
道路(包括水泥路面、花岗石路面、电缆沟盖板、路沿石踏步、台阶等)
无沉降、无裂痕、无缺棱掉角、无松动断裂
2
垃圾车、垃圾桶(箱)、垃圾中转站
无破损、能正常使用
3
室外各类围墙护栏
无脱落、无破损、无松动
4
其他
备注:检查结果填入《定期检查记录》,此表按不同的检查周期分别填写,平时如发现问题也应及时维修。
4.7设备管理制度
各管理处工程部应严格执行《设备接管验收标准》,确保新建设备交付质量,并建立设备台帐和设备卡;工程部依据《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填写《保养计录表》,对设备的中修、大修、改造应做好记录并填写《设备零部件更换大修记录表》《维修计录表》;加强设备维修质量把关,确设备正常运转。
工程主管应对各类设备指定责任人,设备运行过程中,由责任人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并将运行情况填写在相应的设备运行记录表中。工程主管应根据运行记录表中的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每月填写《设备运行状态月报表》并存档一份,交品质管理部一份。
工程部对一些工艺要求较高、维修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报品质管理部,经公司同意后,可安排委外维修,工程主管负责对进度、工艺质量及进行监控;对个别影响小区日常秩序管理的维修,应调整时间,安排在夜间维修并不得影响业主的正常休息。
4.8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工程主管应将管理区域内各类相关图纸资料分类整理存档,并将图纸资料清单提交品质管理部;工程主管对开发公司提交的图纸资料是否齐全应在资料清单上加明备注,并负责催收相关的图纸资料;工程主管对进行了改造、更换、添加的设施设备,应将相应的图纸资料进行变更、添加后归档,并将改动后的档案清单提交品质管理部。
4.9工程部钥匙管理制度
工程部主管应指定专人保管工程部库房钥匙、设备房钥匙、设备钥匙,并在钥匙上做好标识,以上钥匙不得私自配制或带出管理区域,在交接班时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执行;工程人员的个人工具柜钥匙、工程部值班室钥匙自行保管;管理处将所有钥匙留存一套备用,备用钥匙应做好标识;钥匙在借用时应填写《钥匙领用登记表》并在当日归还。
4.10紧急事件处理程序
为了对紧急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避免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制订本制度;
4.10.1紧急事件包括:洪灾、停电、漏电、爆管、煤气泄漏、通讯中断、电梯困人、重大设备事故等;
4.10.2紧急事件采用电话或对讲机方式联系,但必须互报姓名,并将情况报告清楚;
4.10.3接紧急事件报告后,应立即汇报上级,并由现场职位最高的负责人统筹安排,人为隐匿不报,引起严重后果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4.10.4人为拖沓,致使影响扩大的,追究受派人责任;
4.10.5处理不了的紧急事件,应立即报告,由上级统筹安排处理;
4.10.6 以上事件处理完毕后应由工程主管填写《报事单》;
4.10.7紧急事件严重影响部门正常运作,严禁谎报行为,一经查实谎报行为,将严肃处理。
4.11特约维修管理规定
4.11.1接到特约维修派工单后,15分钟内必须到达业主家中;
4.11.2维修人员需自带鞋套;
4.11.3维修作业时,需注意保护业主财物,对维修产生的垃圾,要收拾干净,完工后自行带走;
4.11.4若一时无法完成,需向业主讲明原因,请业主谅解,并约定上门时间;
4.11.5若业主要自行购买维修材料,需耐心向业主说明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以免业主因买错而造成损失;
4.11.6严禁接受业主任何形式的馈赠和向业主索取报酬;
4.11.7维修结束后,请业主检查验收,并在《派工单》上签署维修结果和维修服务意见;
4.11.8重要维修项目需工程主管需亲到现场督导;
4.11.9将《派工单》返回办公室,并做好维修记录。
4.12工程部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各特种行业的操作人员必须持国家相关上岗证方可上岗;
4.12.1在作业场所检修低压线路和设备时必须停电进行.总闸必须挂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或者拆除熔断丝,以防止误合闸;
4.12.2各供电回路的操作开关,要有清楚明显的标志牌。停电时,先停负荷开关,后停隔离开关(即先用电点后供电点);送电时,先送隔离开关,后送负荷开关(即先供电点后用电点)。
4.12.3尽可能不要带电作业。如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遵守带电作业的有关规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要有专人监护等)。
4.12.4严禁在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过程中交接班。若交接班过程中有事故发生,应停止交接。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协助。
4.12.5机房内禁止带入火种,严禁在机房或电梯轿箱内吸烟。机房内消防器材应齐备良好。客梯因检修或保养需停机时必须确认轿厢内无乘客后,方可停机。
4.12.6在轿箱做检修、保养工作时,除了识别故障和调试需要外, 禁止开快车。
4.12.7在井底工作时,首先开亮井底灯,按下井底安全掣若上方有人时必须佩戴安全帽。
4.12.8机房、井道因工作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遵守动火作业规定,指定专人操作和监视,事后清理火种,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4.12.9焊工(含电焊、气焊,下同)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防护用品,不准裸露身体,以防止烫伤或触电。
4.12.10焊接前,还应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应清除或隔离后才能进行焊接。必要时还应配备灭火器等相应的消防器具及有专人监护。
4.12.11开启电焊机前,应检查电焊地线是否与工件或其他导体边接,以防短路或触电。
4.12.12焊接时,应戴好防护面罩,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件遮眼,以防弧光伤眼。
4.12.13焊接电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焊接电流和所需电缆长度选用,防止电缆超载过热而引起胶皮损坏、燃烧,造成事故。
4.12.14停放在露天的电焊设备,必须有防雨设施,下雨天禁止进行焊接作业。
5相关文件
**/zy7.4-01《采购管理规定》
6质量记录
**/bg7.5-gc-01《报事单》
**/bg7.5-gc-02《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bg7.5-gc-03《设备运行状态月报表》
**/bg7.5-gc-04《工具领用登记表》
**/bg7.5-gc-05《设备零部件更换及大修记录表》
**/bg7.5-gc-06《机电设备台帐》
**/bg7.5-gc-07《设备卡》
**/bg7.5-gc-08《工程任务通知单》
**/bg7.5-gc-09《设备维修记录表》
**/bg7.5-gc-10《设备保养记录表》
**/bg7.5-gc-11《定期检查记录》
**/bg7.5-gc-12《设施维修记录表》
**/bg7.5-gc-13《空置房巡视记录表》
附加说明:
本文件起草人:
本文件修改人:
本文件审核人:
本文件批准人:
54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