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培训人员管理制度范例
1.培训班按组班方式编制。
2.培训人员应遵守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脱课,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3.遵守课堂纪律、不交头接耳,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4.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严禁在教室内抽烟,严禁酒后上课。
5.保持教室整洁、不乱丢、不乱吐、乱画。
6.全体学生都要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第2篇 某企业新进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企业新进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新进人员培训的宗旨是使新进人员了解企业的概况和规章 制度,能更快地胜任新工作。
第2条 每位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必须参加企业的入职培训,接受熟悉企业整体情况的培训和部门基本技能训练,从而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及企业的整体运作,了解本部门职责、工作程序及方法,从而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第3条 新进人员培训包括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调岗培训,还包括复职人员、临时职工和兼职人员的培训。
第2章 培训计划
第4条 入职培训应按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计划和新员工入职情况来制定。
第5条 凡新进人员必须接受7~10天(至少7天)的岗位培训。
第6条 岗前培训需要帮助新进人员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解说《员工手册》。
(2)说明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安排并介绍培训期间的指导人员。
(3)参观各部门,了解各部门情况,介绍负责人和同事。
第7条 岗前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1)企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企业当前的业务、具体工作流程。
(3)企业的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
(4)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规章 制度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内容。
(5)工作岗位介绍、业务知识及技能技巧培训。
第8条 按企业发展状况、工作环境及程序,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分为企业整体培训、部门工作引导和实地培训三个阶段。
第9条 整体培训最重要的是传授各种知识,并使新员工重点了解下列五大内容
(1)企业状况:发展历史、经营现状、经营项目、生产经营目的、历史使命及行业地位。
(2)企业组织机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
(3)产品的性能、包装及价格,产品销售情况,市场上同类产品信息及其生产厂家的情况。
(4)新员工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及特征,与其他部门互相配合的事项。
(5)企业规章 制度、纪律、道德规范及礼仪规范要求。
第10条 接受整体培训后,应对受训新员工的优势、劣势做出评价,提供给该员工未来的技术技能培训、实地培训的负责人,以便他们针对各个员工的弱点开展有侧重的培训。
第11条 部门工作引导重点在于让新员工学习未来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应在以下五方面加强新员工培训
(1)工作态度与服务理念。
(2)掌握未来工作的岗位职责及具体内容,每天的例行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
(3)未来工作可能会用到的工作方法、时间管理技巧及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
(4)与其他同事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介绍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部门成员、该部门的主要职能、本部门与该部门在工作上的合作事项及未来部门间的工作配合要求等。
第12条 实地培训即为在实习期,让新员工在一位资深员工的指导下开始承担工作。指导人员仅在一旁示范和协助,尽量让新员工自己去操作练习,待新员工完成后再告之其应改进的地方。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加深印象、加快进步的速度。
第13条 分支机构的培训可与实地培训有机结合进行。
第14条 部门培训的负责人必须是新员工未来的主管和实地培训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规范的技术水准。
第15条 实地培训的指导人员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将新员工录用后的绩效与部门绩效挂钩。为提高实地培训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担任人员一定的奖励。
第16条 对调岗人员、复职人员、临时职工、兼职人员的培训,包括工作岗位职责、职业精神、信念、规章 守则、职业操守教育和励志类教育等培训。应侧重于工作岗位职责方面的培训,使其适当了解企业组织概况、经营方针以及有关的人事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
第17条 凡指定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除有特殊情况经审核被给予准假或免训者外,一律不准不参加培训。
第3章 培训实施
第18条 培训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由人力资源部门和培训部门全权负责。企业主要领导须参与新员工入职培训,并负责部分内容的培训工作。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相关部门的骨干都有责任协助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
第19条 关于入职培训时间的规定
(1)入职培训的整个过程一般要持续三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延长或缩短。
(2)集中培训的时间应安排合理,提前计划并告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受训人员。
(3)实地培训时间应与企业的作息时间一致。
(4)参观培训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确定后应提前一天告知人力资源部或后勤部门。
第20条 关于培训方法的规定
(1)理论知识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普通讲座的方式。
(2)专业技能培训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到实习工厂、车间、部门实际操作和练习。
(3)企业认知培训可采取实地参观的方式,受训员工根据讲师和培训组织者的安排实地参观考察,并在参观后提交《参观感想》或《参观报告》。
(4)在入职培训过程中,尽量让新员工多接触工作中的实践知识,多提供参考资料和视听教材,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受训员工要将培训的感想和认识做出记录,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公文写作能力。
第21条 关于培训内容的规定。
(1)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要重点介绍。
(2)对各部门的职责、权利、工作内容等要做详细介绍。
(3)要对企业的政策、法规及规章 制度进行仔细说明,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发薪方法及日期,晋升制度,休假及请假规定,员工福利制度,作息时间及轮班制度,迟到、早退、旷工处分办法,劳动合同协议,聘用、解雇规定,在职员工行为准则等。
(4)要保证新员工清楚地掌握了工作性质、责任,真正掌握了业务知识。
(5)要对新员工的责任心、效率、效能意识重点加强培训。
(6)要训练新员工的礼仪修养,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7)要让刚毕业的新员工意识到校园生活与企业生活的差别,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8)要培养新员工尊重知识、尊重时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9)注意培养新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利益优先的意识。
第22条 为了让新员
工从多个角度了解企业的职能部门,在入职培训期间,可把新员工安排到不同的部门去实习,考察其能力和能适应的部门,并为员工正式定岗提供依据。
第23条 结合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对新员工提供必要的生产安全指导培训。其应达到的目标包括:
(1)新员工对自己的福利及生命安全放心,从而能安心工作;
(2)建立了安全生产和善意合作的基础;
(3)可以防止在工作程序上的浪费,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4)可减少因员工受伤补偿的费用和医疗服务费用的支出;
(5)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
第24条 安全培训还包括企业商业机密、信息安全保密培训。在入职培训过程中,对新员工要灌输保守企业机密的意识,并把《企业商业机密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同新员工签订。
第4章 培训评估
第25条 每开展一项培训项目,应及时检查新员工的培训效果,由培训指导员或讲师负责。检查方法包括测试、现场操作等。
第26条 培训讲师于培训结束后一周内,评定出新员工的测试成绩,并登记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测试成绩表》上。培训测试成绩作为新员工试用期考核及正式录用的参考依据。
第27条 因故未能参加测试者,事后一律补考,否则不予以转正。
第28条 每项培训结束后,培训部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新员工培训意见调查,要求学员填写《新员工入职培训调查表》与测试试卷一并收回,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参考依据。
第29条 人力资源部应定期调查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效果,分发调查表,由用人部门主管或相关人员填写后收回,作为评估长期效果的参考依据。
第30条 将以上评估的内容及结果形成书面的报告,呈报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及相关企业领导,作为新员工录用转正的参考依据。
第5章 培训档案管理
第31条 自新员工进入企业后,人力资源部专员应为每一位新员工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记录每一次受训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培训效果。
第32条 将每次开展的培训用录像记录存档,并将与培训相关的资料存档,建立培训工作档案,其内容包括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新员工培训计划、新员工培训方案、实施过程、效果评估和考核记录等各方面的内容。
第33条 建立新员工培训讲师档案,这有利于日后选择培训讲师。培训讲师档案主要包括培训讲师姓名、基本简历、培训经验和培训业绩等各方面的内容。
第6章 附则
第34条 新员工入职培训所花的费用由培训项目负责人申请,报财务经理和总经理审核。在培训结束后凭各种财务凭证到财务部报销,多退少补。
第35条 本制度呈报总经理审批后颁布实施。其中未尽事宜,可随时进行修改和增补,并呈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生效。
第3篇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登记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负责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登记、管理等工作。
二、项目部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
三、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或持过期证件上岗。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是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
五、经考核成绩合格者,由有关部门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按有关部门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动失效。
七、《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或转借他人。
八、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九、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原作业。
十、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应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吊扣、吊销其操作证。造成严重后果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4篇 华联电子商城保安人员培训制度
电子商城保安人员培训制度
1、岗前培训
1.1内保人员被录用后,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
1.2培训内容为《内保工作手册》。
1.3合格后上岗,试用三个月。
1.4岗位培训
2、培训内容
2.1公安部及省、市有关内保服务行业的有关规定。
2.2《治安处罚条例》。
2.3《内保工作手册》。
2.4军训、消防训练。
3、培训规定
3.1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培训。
3.2内保人员必须在试用期内学完培训内容,能够熟记各自岗位的职责及规程,能够熟悉公司与其相关规定,考核合格后方可转正。
3.3要求全体内保人员认真的参加培训,填写〈培训记录〉,考核成绩做为评优和进级的成绩之一,不参加或培训不认真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3.4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降级或辞退处理。
4、培训时间
规定为周一、三、五下午2:00-4:00军训、消防训练另行安排。
第5篇 工段乙炔班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乙炔工段班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特制定以下《班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原则: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对班组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学习型员工。严格按照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有力度,实现培训学习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二、培训组织:
1、工段长负责对班组长与班员的培训。
2、班组长负责对班员的培训与组织学习。并负责制定班组成员的集体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监督和跟踪学习活动的成效。
三、培训内容:
1、培训与组织学习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2、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不断创新精神等必要的一些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
3、培训员工对工艺流程的熟知,生产原理和设备原理的了解。让其明白“一清二熟三会四懂四过硬”。
一清:工艺流程清;
二熟:生产原理熟、工艺条件熟;
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四懂:懂结构、懂结构、懂用途、懂性能;
四过硬:操作控制过硬,产品质量过硬,设备使用过硬,维护保养过硬。
4、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前要对岗位员工进行认真的培训与学习。
5、对新进员工、复工人员、转岗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再培训教育。
四、培训形式:
1、结合具体操作与生产现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培训与教育。
2、集体组织学习,以授课的形式讲解培训。
3、经常性地考试,以考促学,以考试为依托的培训与学习。
4、确立主题、难题、新课题,以讨论的形式培训与学习。
5、要求员工自学,根据自学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统一辅导培训与学习。
五、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每月一次,利用周一安全活动日与休班时间进行,原则上要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进行。
六、培训要求: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眼于学习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眼于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对公司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2、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培训学习的时间班组组织在休班时进行,采取专工与工段长讲解、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体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计划、组织的落实。
3、树立“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操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实现学习目标。
4、按照分厂与公司要求,积极参加分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讲座和培训班。
5、正确处理休息与培训的时间安排与布置,原则上是大倒班时安排培训一次。
6、做好详细的培训记录。
七、培训成果考核:
1、对每次培训完后,都要进行考核工作,并对员工的成绩纳入当月的绩效考核中。
2、成绩优异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或进行再教育。
第6篇 中心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中心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学校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为此,特制定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二、学校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二次,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积极认真参加培训,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四、每次培训之后,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卫生知识考核,凡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如补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五、学校应收集好培训资料,作好培训记录,将考试试卷收集好,整理存档备案。
第7篇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
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
而发扬本公司的企业精神,特制定《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
制度),作为公司进行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第三条权责划分
1、行政人事部权责
1)制定、修改全公司培训制度;
2)拟定、呈报公司培训计划;
3)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4)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5)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6)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7)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8)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2 / 7
2 、各部门权责
1)制定部门培训计划;
2)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3)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4)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第二章培训管理
第四条培训安排应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并结合个人兴趣,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合理公平。
第五条凡本公司员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公司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呈报,以及培训记录的登记与资料存档等相关培训事宜,以行政人事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建议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公司的培训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行政人事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并对公司的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
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第三章培训体系
第八条新员工入职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人员。
3 / 7
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3)培训形式:公司集中培训。
4)培训内容:涉及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公司组织架构、各部门分布及部门职能等)、公司制度介绍、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等。
第九条内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2)培训目的:依靠公司内部技术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加强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公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
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4)培训内容:涉及技术类、管理类的多个方面,及员工感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第十条外部培训
1)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内容不同,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
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行业发展动态、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授课。
4)培训内容:涉及专业技术知识、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等。
第四章培训计划的拟订
4 / 7
第8篇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五新”安全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前所进行的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必须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为了搞好“五新”安全教育,专业人员、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应在“五新”应用前,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
(1)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危险因素,并收集有关资料;
(2)确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单元,并对部分同类单元劳动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3)对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主要单元装置作危险性评价;
(4)对生产过程中毒危害大的主要单元装置作单元毒性评价;
(5)提出劳动保护评价结论及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评价,在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教学内容,再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和训练。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上机操作。要考虑到“五新”作业特点,注意训练作业人员应急应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其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的防护和自救能力。
第9篇 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5培训应该由取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第10篇 x门店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1、目的:为提供员工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药品经营销售管理全过程
4、责任人:门店负责人
5、内容:
5.1对营业员要进行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gsp 和企业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保证药店的规章制度能有效的贯彻实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5.2建立职工继续教育档案。结合岗位要求,开展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等岗位知识培训,对己在岗的所有人员,采取分阶段、分批轮训的办法,进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活动。
5.3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岗位都必须是持证人员。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和中途换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4从事特殊药品、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冷藏药品销售人员一律由总部集中培训和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5.5对职工的质量教育培训,列入药店目标管理,并配合公司制定职工年度教育计划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每次学习会议要专人做好记录。
5.6为检查学习效果和各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本店统一组织检查,原则上每季不少于一次。具体内容分解、考核到人,明确责任,做好记录。对存在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人员,及时改正。
第11篇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
(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作。
(二)操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三)政工人事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四)政工人事部门每年编制当年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单位内部培训由安全保卫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特种设备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知识;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参加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八)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公司安全考核内容之一。
第12篇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三年复审一次,过期不参加培训、复审者,操作资格证书自行作废。
培训内容按煤矿安全监察局所规定的特殊工种培训范围。
安全培训科负责监督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各单位要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通知,及时把需要初训和复训人员名单和工种报安全培训科,对报送不及时者处罚单位负责人100元,并且因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单位负责人承担。
特殊工种培训考试不合格者,除交补考费补考之外,另罚款100元/人。对不按时参加补考或补考不合格,拿不到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者,培训费自付,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不持证上岗,一经查实,罚款100元。
离开特殊工种作业达6月以上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返回特种作业岗位时,必须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0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