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
观近年高考历史题命题的发展,有几个特点:1、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激活老问题,既让人耳目一新,又紧扣教材;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其思维含量越来越强,能力立意成为突出的指导思想;3、主观题,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问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且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的依托,又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总之,近年高考历史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xx年高考历史题尤其明显,这也是新课改的开局之年,理应如此。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在本届高一分班之日起,就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历史教学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做法
1、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思想,转变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全组成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整合教材、教学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逐步领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改理念精髓。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着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历史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总结出的“情境教学”法、还原法、历史人物置换法、问题教学法。
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发挥历史想象能力,减少时空隔阂,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感,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问题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引领课堂。“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式教学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解决知识化、问题的层次化。传统历史课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课程教学目标已经改变了,以培养能力为主。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一堂课贯穿大量问题,用问题切入课堂,用问题展开课堂,用问题总结课堂,用问题衍生问题,用问题延伸课堂。问题要切中要害,要能击中学生的心灵,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能力层次多。提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教学法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与学生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纲要强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树立大合作观,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网络,训练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小组合作技术,把讲台还给学生,课堂生生、师生相互作用,形成课堂集体优势,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2、充分运用多媒体,逐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弊端,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课件更简约、更务实,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必修1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怕花时间,舍得花时间,值得花时间,这与分数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反。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编写学案、建构框架、复习目录等方面的历史学习能力正在养成。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为熟练。
3、总结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如做选择题可用——推理法(用逻辑关系,学一点逻辑学)、排除法(包括排对法和排错法)、吻合法(选项与材料相吻合)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讲作业和练习绝不是孤立地逐题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要透过题的表面现象,总结答题规律。正确处理好一道题与一类题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典型的容易做错的代表题,进行精心点拨,查找易错原因。材料题讲解更是重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探寻材料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推理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情景,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悟透。讲解材料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对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对情景发散──一题多联;对问题发散──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时,将原题中的情景、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
4、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现代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历史教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厚的公民教育资源,这也是历史教学要承载的重要功能。我们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不细谈。
成绩
1、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
2、从高一开始,车高历史组教师的齐心协力换来了期中期末及统考、联考成绩的硕果累累,每次排名都能位居前列。
不足之处
1、总觉得时间太少、研究不够。缺乏及时的教学反思,总在过多的课时负担上疲于奔命,偶尔的思维火花转瞬即去,来不及总结,来不及研究来不及改进,来不及实践。新课改的热度与温度一年比一年降低。从整体上说,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未形成,有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新旧模式的碰撞、交融中摇摆不定。传统与改革的冲突、较量依然激烈。
2、课堂上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一定的耐心与信心等待让学生自主探索。“激疑辨思”课堂景象难得一见,与当初展望的课改前景相去甚远。
3、部分学生比较浮躁,没能转变他们。有不少忙于应付一些形式主义的、无意义的东西,浪费不少时间。
xx-xx学年任教高三(5)(8)两个班历史课,现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结合高考试题及评卷中(后)的所想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得从最基础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高三的复习与学习也是这样。在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部分基本上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历史概念,如第12题的“宗法制”、13题的“均田制”、 15题的“理学”等等。主观题的第38题第(1)问中,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第38题第(3)问中,关于“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等这一类的问题,问得很直白、很基础。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虽然每一年都有一些变化,但始终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高考备考及其取得好成绩的“重中之重”。
二、重点把握“主干”知识,凸现“高频考点”。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重点把握“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在近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中,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主干知识”及“高频考点”的这一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宗法制、均田制、古代中央官制、理学、辛亥革命、毛泽东思想、建国初的外交、罗马法、马克思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两极格局、新航路开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苏俄(联)的建设、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等。而“高频考点”的有五年五考的“理学”、“辛亥革命及三民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改革开放”等;五年四考的“马克思主义”、“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苏俄(联)的建设”、“两极格局”、“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五年三考的“宗法制”、“经济大危机”等。因此,在高考的复习备考中把握“主干”与“高频考点”是现实成绩飞跃的关键所在。
三、科学备考,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指导。高考备考,不仅要备课组学科的科学备考,还要充分掌握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备考。(这里重点说说对学生的科学备考)改卷中发现学生在答卷上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中),比如审题不清、审题错误、关键词错误、未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获取材料信息能力较差、照抄材料、历史时间概念混淆、史实错误、史实不清、有概无述、笼统作答、生搬硬套,缺乏学科思维能力等等。针对学生在试卷作答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备课组老师在备考过程中应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这会为提高高考备考效率与提高学生高考学科成绩锦上添花。
四、规范学生答题、从严、从细、从早抓。规范答题,包括书写的规范、答题模式的规范等。在评卷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答卷书写潦草、东倒西歪、模糊不清,答案不分点、不分段,更有甚者有答案与题号搭错的现象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早”抓答题规范,并且要“严”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中,落实在平常练习及月考中,“打好有准备的仗”,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09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可以说我们历史学科在各级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课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词,
2、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专业化。
5、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同时在个人的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召开的历史会议,并且把这些会议的精神回到组内传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备课组长,组织本组的老师积极探讨高考的有关问题,探寻高考的方向,通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历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一周一研”活动,本人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一周一听评课、开研讨会等教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注意和我们山东的试卷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4、认真尝试撰写论文:在《考试报》有所突破,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历史教学》上投稿较少,在这方面以后有加大力度,要多尝试、不怕失败。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菏泽市教研室在开学伊始对本学期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大体规划:必修一2023-9-1—9-26;必修二2023-9-27—11-7;必修三2023-11-8—2023-1-23;我们根据此计划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我们组老师集体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2023-9-1—10-6;必修二2023-10-7—11-10;必修三2023-11-11—12-30;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依此特点,我们组实行了分组编制、集体审阅,既保证了集体备课又保证了教案学案的同步。我们的学案编制技术稳步上升,很多已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上发表,争取以后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以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写好教案和反思:一轮单元复习,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和综合,注意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注意历史概念的解释和重点、难点的概括。注意基础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和比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透彻化。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5、认真研究测试题,做好考试总结: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础、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6、 认真辅导,抓优补差: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希望生”和“瘸腿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五联班学生基础薄弱,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找两生谈话,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7、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课堂小结,充分利用小黑板优势:坚持把每堂课的课堂小结写在小黑板上,让课代表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书写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8、认真批改学案和每周一测:要想上好课,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作业,为此我们把坚持每堂课前一天的晚自习批改学案形成惯例,保证了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我们历史组坚持每周一测,及时统一改卷,总结得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21班成绩稳步上升。总之,在我们历史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已经落实了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知识梳理”板块,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不太好。
2、预设的历史学案学生一开始比较认真,后来随着各科发放学案,学生时间上的压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应付现象,材料题出现放弃现象。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时过多,影响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4、有时“基础概述”在课堂上变成了新课,用时过多,课堂容量变小,教学目标难以当堂完成,课堂压力加大。
5、学生普遍感到历史材料题比较难,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测试时失分比较严重。
6、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整体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7、五联班学生卷面普遍比五中班差,需强化规范试卷。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五联班基础差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注意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等)。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力争通过复习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书报、新闻等,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热点切入的特点。多作题,多创制原创试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
4、每周增加文科综合测试,放在周六下午进行,定时交卷,及时批改,通过考试带练动复习,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试卷的习惯,以便让学生早点适应高考试题。“把平时练习当高考”,认真训练;“把高考当平时”,轻松应考。
5、每天在早读和晚读时巡班,引导、带动学生复习历史。
6、注意加强对“培优补差”生的辅导力度,争取多谈话及时了解动向,单独准备套题,让他们交上来,更准确地采取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措施。
7、高考中整体难度呈降低趋势,所以我们的练习应降低难度,增加新颖度,树立学生高考前的信心。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其它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很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学校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将落实进行到底”。敬请领导、同行对于我们所没有想到的工作上、方法上的不足和粗陋之处积极给予点拨和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高三历史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十几到几十个艺术、美术、体育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专业生因专业训练和考试耽误了很多时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大块补救上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一周一研”活动,本人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一周一听评课、开研讨会等教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注意和我们山东的试卷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4、认真尝试撰写论文:在《考试报》有所突破,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历史教学》上投稿较少,在这方面以后有加大力度,要多尝试、不怕失败。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菏泽市教研室在开学伊始对本学期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大体规划:必修一2023-9-1—9-26;必修二2023-9-27—11-7;必修三2023-11-8—2023-1-23;我们根据此计划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我们组老师集体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2023-9-1—10-6;必修二2023-10-7—11-10;必修三2023-11-11—12-30;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依此特点,我们组实行了分组编制、集体审阅,既保证了集体备课又保证了教案学案的同步。我们的学案编制技术稳步上升,很多已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上发表,争取以后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以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写好教案和反思:一轮单元复习,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和综合,注意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注意历史概念的解释和重点、难点的概括。注意基础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和比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透彻化。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5、认真研究测试题,做好考试总结: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础、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6、 认真辅导,抓优补差: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希望生”和“瘸腿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五联班学生基础薄弱,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找两生谈话,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7、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课堂小结,充分利用小黑板优势:坚持把每堂课的课堂小结写在小黑板上,让课代表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书写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8、认真批改学案和每周一测:要想上好课,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作业,为此我们把坚持每堂课前一天的晚自习批改学案形成惯例,保证了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我们历史组坚持每周一测,及时统一改卷,总结得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21班成绩稳步上升。总之,在我们历史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已经落实了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知识梳理”板块,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不太好。
2、预设的历史学案学生一开始比较认真,后来随着各科发放学案,学生时间上的压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应付现象,材料题出现放弃现象。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时过多,影响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4、有时“基础概述”在课堂上变成了新课,用时过多,课堂容量变小,教学目标难以当堂完成,课堂压力加大。
5、学生普遍感到历史材料题比较难,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测试时失分比较严重。
6、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整体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7、五联班学生卷面普遍比五中班差,需强化规范试卷。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五联班基础差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注意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等)。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力争通过复习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书报、新闻等,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热点切入的特点。多作题,多创制原创试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
4、每周增加文科综合测试,放在周六下午进行,定时交卷,及时批改,通过考试带练动复习,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试卷的习惯,以便让学生早点适应高考试题。“把平时练习当高考”,认真训练;“把高考当平时”,轻松应考。
5、每天在早读和晚读时巡班,引导、带动学生复习历史。
6、注意加强对“培优补差”生的辅导力度,争取多谈话及时了解动向,单独准备套题,让他们交上来,更准确地采取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措施。
7、高考中整体难度呈降低趋势,所以我们的练习应降低难度,增加新颖度,树立学生高考前的信心。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其它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很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学校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将落实进行到底”。敬请领导、同行对于我们所没有想到的工作上、方法上的不足和粗陋之处积极给予点拨和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观近年高考历史题命题的发展,有几个特点:1、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激活老问题,既让人耳目一新,又紧扣教材;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其思维含量越来越强,能力立意成为突出的指导思想;3、主观题,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问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且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的依托,又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总之,近年高考历史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XX年高考历史题尤其明显,这也是新课改的开局之年,理应如此。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在本届高一分班之日起,就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历史教学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做法:
1、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思想,转变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全组成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整合教材、教学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逐步领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改理念精髓。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着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历史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总结出的“情境教学”法、还原法、历史人物置换法、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发挥历史想象能力,减少时空隔阂,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感,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问题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引领课堂。“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式教学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解决知识化、问题的层次化。传统历史课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课程教学目标已经改变了,以培养能力为主。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一堂课贯穿大量问题,用问题切入课堂,用问题展开课堂,用问题总结课堂,用问题衍生问题,用问题延伸课堂。问题要切中要害,要能击中学生的心灵,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能力层次多。提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教学法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与学生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纲要强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树立大合作观,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网络,训练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小组合作技术,把讲台还给学生,课堂生生、师生相互作用,形成课堂集体优势,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2、充分运用多媒体,逐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弊端,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课件更简约、更务实,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必修1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怕花时间,舍得花时间,值得花时间,这与分数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反。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编写学案、建构框架、复习目录等方面的历史学习能力正在养成。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为熟练。
3、总结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如做选择题可用——推理法(用逻辑关系,学一点逻辑学)、排除法(包括排对法和排错法)、吻合法(选项与材料相吻合)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讲作业和练习绝不是孤立地逐题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要透过题的表面现象,总结答题规律。正确处理好一道题与一类题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典型的容易做错的代表题,进行精心点拨,查找易错原因。材料题讲解更是重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探寻材料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推理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情景,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悟透。讲解材料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对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对情景发散──一题多联;对问题发散──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时,将原题中的情景、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
4、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现代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历史教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厚的公民教育资源,这也是历史教学要承载的重要功能。我们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不细谈。
成绩:
1、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
2、从高一开始,车高历史组教师的齐心协力换来了期中期末及统考、联考成绩的硕果累累,每次排名都能位居前列。
不足之处:
1、总觉得时间太少、研究不够。缺乏及时的教学反思,总在过多的课时负担上疲于奔命,偶尔的思维火花转瞬即去,来不及总结,来不及研究来不及改进,来不及实践。新课改的热度与温度一年比一年降低。从整体上说,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未形成,有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新旧模式的碰撞、交融中摇摆不定。传统与改革的冲突、较量依然激烈。
2、课堂上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一定的耐心与信心等待让学生自主探索。“激疑辨思”课堂景象难得一见,与当初展望的课改前景相去甚远。
3、部分学生比较浮躁,没能转变他们。有不少忙于应付一些形式主义的、无意义的东西,浪费不少时间。
一、教学工作中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特别是极强的责任心,这是一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面对高三的学生,更应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对于高三的学生,这一年是他们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无疑可以产生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不论是课上、课下,辅导考试和生活学习都应该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在学习这一环节上,更应该倾注满腔的热情,担负起自我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做好本职工作,教好自己的学科。
二、端正学生思想
作为我们面对的高三年级文科生,众所周知,是一个令我们老师“头痛”的集体,相当的“头痛”。人数多,学情复杂,特别是学生基础差,不知道努力学习的学生较多。尽管已经到高三,对学习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行动有所收敛,但仍然达不到我们老师的满意。要想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端正学生的思想,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我立足于本学科,以历史史实教育和启发学生,发现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使学生乐意学、愿意学和主动学。
另外严格管理学生的作为,向历史课堂50分钟时间要质量。在课堂上我尽力唱好“教”之主角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务必严格遵守老师的要求,让干什么才能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坚决不能干什么。就是这样,保证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
只有学好历史基础知识,才能谈历史能力的提高,才能应对每一次考试,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这几年来,我一般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以我为主导;第二轮,学生自我学习。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轮中,我先给学生通教材,即将每节课程出现的知识点、考点都给学生讲出来,有详有略,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认识。每个课时我一般进行教材的2节课,大概25分钟,剩余时间学生读书,读不完课下继续完成。第二轮中,我精讲以前曾提到的重点,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书,多记忆,而且加快速度。这一段是学生非常难过的一段时间,但这一段也是学生增分加快,成效显著的一段时间,非得这样不可。
在这两轮复习的同时,每周配合复习做一到二张单元测试卷,边记忆边做题,事半功倍,效果明显。经过这二轮基础的复习,学生中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都能保证作题中的知识的运用,没有太多的陌生感,为以后历史专题的复习、文科综合试卷的练习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考试为载体
仅仅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一般是通过考试、通过对试题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每月一次月考,要么是平顶山摸底考试,要么是七校联考,这大概有10次。每周我有一到二套历史卷子给学生评讲,这大概有40次。
到下半期文综卷子每周一次大概15次,这些加在一起学生大概做历史这一科卷子就有65次。在每次考试或练习后,我都认真对卷子做评讲,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详略得当,细细点评。我不拘泥于答案的公布,而是重点总结问题,查找不足,培养能力。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等题型,我给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系统的总结相似类型试题的共同解决方法,从中找出规律,给学生以方法,使学生避免走弯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力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能够应对任何一套试题,能够减少失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成绩。
五、勤于调查学情
复习工作是一个既漫长又重要的工作。在一年的复习工作中,教情和学情都在发生变化,如何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最好的效果,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我在这几年的历史复习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在“学”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务必突出的。我认为适用的复习方式,但不一定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也可能效果不好,收效甚微。所以我在历史课的复习中,经常找优、中、差三类学生谈话,了解和掌握复习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改变复习策略,这样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学生的利益,也就受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
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呵呵。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三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的科组活动比较多而正规。对于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地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有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练习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
XX-XX学年任教高三(5)(8)两个班历史课,现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结合高考试题及评卷中(后)的所想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得从最基础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高三的复习与学习也是这样。在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部分基本上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历史概念,如第12题的“宗法制”、13题的“均田制”、 15题的“理学”等等。主观题的第38题第(1)问中,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第38题第(3)问中,关于“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等这一类的问题,问得很直白、很基础。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虽然每一年都有一些变化,但始终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高考备考及其取得好成绩的“重中之重”。
二、重点把握“主干”知识,凸现“高频考点”。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重点把握“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在近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中,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主干知识”及“高频考点”的这一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宗法制、均田制、古代中央官制、理学、辛亥革命、毛泽东思想、建国初的外交、罗马法、马克思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两极格局、新航路开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苏俄(联)的建设、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等。而“高频考点”的有五年五考的“理学”、“辛亥革命及三民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改革开放”等;五年四考的“马克思主义”、“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苏俄(联)的建设”、“两极格局”、“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五年三考的“宗法制”、“经济大危机”等。因此,在高考的复习备考中把握“主干”与“高频考点”是现实成绩飞跃的关键所在。
三、科学备考,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指导。高考备考,不仅要备课组学科的科学备考,还要充分掌握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备考。(这里重点说说对学生的科学备考)改卷中发现学生在答卷上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中),比如审题不清、审题错误、关键词错误、未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获取材料信息能力较差、照抄材料、历史时间概念混淆、史实错误、史实不清、有概无述、笼统作答、生搬硬套,缺乏学科思维能力等等。针对学生在试卷作答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备课组老师在备考过程中应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这会为提高高考备考效率与提高学生高考学科成绩锦上添花。
四、规范学生答题、从严、从细、从早抓。规范答题,包括书写的规范、答题模式的规范等。在评卷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答卷书写潦草、东倒西歪、模糊不清,答案不分点、不分段,更有甚者有答案与题号搭错的现象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早”抓答题规范,并且要“严”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中,落实在平常练习及月考中,“打好有准备的仗”,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总结不会停止,备考定有规律,只有不断的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提高!
22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