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与目的:首先介绍2024年农村工作调研的背景,例如政策环境、农村发展现状等,明确调研的目标,如了解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
2. 调研方法与范围:描述所采用的调研方式,如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并说明调研覆盖的地域范围和样本选择标准。
3. 农村经济发展:详细阐述农村的产业发展状况,包括农业产值、特色农产品、农村合作社等,分析其优势与挑战。
4. 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探讨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5. 农村人口流动与老龄化:研究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和老龄化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农村环境保护状况,如土地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政策等,讨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7. 政策建议与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未来农村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开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2024年的农村工作调研旨在深入剖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报告将全面呈现调研过程与发现,以期为推动农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结尾:
通过对2024年农村工作的深入调研,我们认识到农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呼吁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村的繁荣与进步,让乡村成为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按照县第十期青干班的计划安排,__镇调研组一行五人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__镇的农村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__镇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03年__镇与b乡、a乡合并后,现有行政区域面积1396.44平方公里,全镇总户数9482户,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农业户数6104户,23880人。全镇辖47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18个镇直单位,22个州县直单位。全镇有耕地面积6397公顷,镇党委辖65个党支部,968名党员(农村党员731名)。全镇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户339个。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6500万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6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0元,财政收入达到370万元。
__镇在合并后,区域面积的增多,人口数量的增大,使整个农村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经调查表现在:
1、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对村屯的指导力度加大,但也相应存在人浮于事的不足。新组建的__镇政府共执行行政编制58名,现有在职人员55人,其中副乡(局)级领导共有 人,事业单位各站所共有人员107人。这些人员中行政编制工作人员是按照原乡镇合并的三定方案进行安排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是将原先的各部门按照行业隶属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机构改革。由于合并后,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马来运作,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力量,虽然所辖面积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础工作由于已经完成,虽然对村屯、基层的指导上力量得到了增强,但是由于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现象的存在,忙的人总是在忙,清闲的人总是清闲,有些人甚至无所事事。
2、经济发展和村屯建设的互补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乡镇合并前,b乡和a乡在整体经济上与__镇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却各有长处,如:b乡的养殖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农民对养殖的认可程度远远超过其它两个地区。a乡的人参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小沙河以至周围地区的幅射效用已形成。__镇的小城镇建设以及它独特地理优势,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这个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产品的集散地。这些在合并前都是较为突出的特色。合并后,由于新一届__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视角,树立全局观念,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三个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既发挥各自的条处,调动其积极性,又注意从全局出发,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资源和优势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三大主导产业的定位,使整个__稳步向农业大镇的方向迈进。__镇党委、政府通过对全镇整体形势的分析,将__镇总体发展定位为:以药材、畜牧、特色经济三大产业为主,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旅游、商贸、土特产品加工为辅的生态经济强镇。号召全镇人员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促进两个转变,实现六个突破,加快一个进程。这样的定位及发展思路,我们认为是完全符合__实际情况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__虽然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兴镇的氛围,但由于__造纸厂及一些企业的陆续下马和破产,导致__镇的财政税收完全依靠于农业。如何在农业上大做文章,通过农业增效来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这应该是作为乡镇当家人考虑的事情,虽然我们现在是需要跨越式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要我们本末倒置,完全抛开农业的基础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号,空谈跨越,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__镇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生态经济强镇,是符合农业乡镇的情况的,作为一个粮食的主产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高,农民对于在土地上耕作有着无比的亲切感,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去刮风式的种这种那,不如踏踏实实的种粮食这样安全放心。
4、实现六个突破为镇域经济的增长找准了切入点。
药材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落脚点之一。__镇在药材业的突破上用建设药材大县的理念来谋划全镇的中药材发展,通过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依靠大户拉动形成群体规模。他们注意到大户的典型带头作用是发展整个药材业的关键,今年上半年共为大户协商资金达430余万元。这方面__镇从技术革新着手,发挥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镇推广人参重茬技术,解决人参种植业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__镇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源,土壤质量高,生态环境优良,适于种植道地药材,因此把发展药材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稳步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加值高的药材业的突破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畜牧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落脚点之二。__镇现有牛24645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8个;猪16942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34户;鹿969头,大户发展5个;蜂5285箱,大户有22户。由此可见,__镇畜牧业的基础有一定的基础。今年以来,__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一是加快牧业小区建设步伐,计划兴建一个投资100万元,养牛300头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牧业小区。培育三道村的暖棚养猪产业,引导他们建立养猪协会,实行科学养猪,规模养猪,变一家一户的单独养殖为全村一个品种,不同梯次出栏的整村化养殖,尽最大努力提高农民养猪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户、标准户和专业户的培育工作。通过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户的示范标准得到了提高,邻里效应开始产生。如:王连红有养牛已达到300多头,出栏270头;郑兆梅养猪达到300多头,出栏240头,带动周围9户人家进行生猪养殖。王德清的养鹿已发展到110多头,今年共接待参观达600多人次。正是由于这些标准户和模式户的带动和影响下,__镇的畜牧业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突破提供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设的突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在__镇的调查中,我们对“一村一品”的建设颇为赞赏。在现代农业中,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是站稳脚跟,就得在规模上、科技含量上达到一定的层次,这既利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也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跟踪指导,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在现代农业中是形成不了气候的。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认可程度不同,搞全面的统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__镇党委政府在这方面就坚持了一个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农业,一个村屯或几个条件相似的村屯发展一个适合本村(本地区)的品种,即“一村一品”。这个作法非常符合当前我县农村的形势,更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即不搞“大一统”,又避免单而薄的处境,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一村一品”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条村,面积达到300公顷;“瓜果村”有胜利、杨木和德化村三个,种植面积达到120 公顷;“蔬菜村”有四合、__屯、东风村等三个,种植达到80公顷;“葵花村”有山后和东南村二个,种植面积达到200公顷。“养猪村”有三道村,养殖生猪达到3000头;另外,如“苏子村”、“白瓜籽村”、“细辛村”等也都相应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这些“一村一品”的建设,经过预测计划收入4950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长9.8%,可见只有农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农业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才有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疾病的能力,否则只依靠一个单一的粮食作物,一旦遇上灾年,摊上疾病就会很容易返贫,给自己和亲人以及社会带来负担。
股份制农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结合点。__镇党委、政府通过搞活经营机制,放开经营主体,镇机关干部直接与农户联系,发展股份制农业,机关干部共出资354万元,投入到药材业、畜牧业、林业和第三产业上来,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注入的资金,使农民一些想干没钱的事业得以实现,而且由于机关干部的出资,也相应地增加了机关干部对农业关注程度,对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测和中期监控以及后期的销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处,形成了干部与农民经济利益一体化的格局,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劳务输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__镇党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尝试。针对镇里土地相对集中,一些种、养、加工业的大户需要一些季节性用户的现状,引导农民成立劳务市场,鼓励一些土地不多的农户靠为大户打工的形式来增加收入,这样既促进了一些大户的发展,又相应地为小户、散户创造了收入,使镇内资金的流转合理化。
培育市场功能,增强经济调节能力是发展经济的一个着力点。__镇原为老县城,是这一带经济中心,对平衡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__镇党委政府从兴办__“万人大集”着手,打造__在整个乡镇经济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扩大建__中心市场,整治市场流通环境,使其成为了区域性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使__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__镇在发展农业大镇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农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还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设中,许多项目还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等现象。
2、科技含量不够,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农作物、产品及其它轻工产品多是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与原材料生产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没有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__镇在实行“三大主导产业”,定位于农业大镇,但是农业产品本身就是初级产品,产品加工性强,__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带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形成。如粮食的流通还仅仅停留在农村经纪人的自发性的流通环节,没有在镇办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农业所获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税收的工商企业。今年以来,由于农业税和特产税(除烟叶外)的全面免征,使__镇的财政收入锐减,这使__这个靠农业吃饭的乡镇,现在吃饭成了问题,如果能充分挖掘资源,引进一两个高利税的企业,一方面镇财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了途径。
三、几点建议
通过几天来在__镇的调查,我们发现__镇在做大作强农业大镇的工作上还在很大的潜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贯彻好现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农业大镇的前景一定会实现的。这里根据我们的调查提几点建议:
1、发挥产粮大镇的优势,严格落实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__镇地大物丰,粮食产量在全县位居前列,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上来。一是狠抓政策宣传。要进一步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两个“一号文件”,通过大张旗鼓宣传政策。使党的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狠抓政策落实。做农业税的免征和粮食直补款的发放工作,严格兑现程序,严格阳光操作。三是规范涉农收费,防止负担反弹。坚持把规范涉农收费巩固税改成果、推进配套改革的重大举措来抓,从源头上控制涉农收费反弹。
由于粮食价格的上调,及中央优惠的粮食政策,成为一个粮食大镇也是__的发展出路,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户集中,探索新的农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农民变成劳务型农民,使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和头脑灵活的农民作为粮食种植业的领头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创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板块经济。
据调查现在__镇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大而全,品种多,规模相对来讲还是小。许多“一村一品”的项目的建立还是靠村屯支部或一两个带头的影响下形成的,有的也许一两年内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当中政府应发挥管理的职能,组织专家对整个乡镇的土壤、气候、矿产等资源进行规范,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发现板块经济,既要注重粮经结构比例,又要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既要注重稳产高产,又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平衡。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3、充分挖掘镇内资源,盘活镇内资金,培育新的投资主体。
当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后,他们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农业上,而是大部分钱投在房地产、餐饮、零售和娱乐业上,直接在农业的投资规模小,而且投资的人群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这部分人在刚脱离土地时,对土地的一种解脱感和认为自己以前吃苦太多,现在应该享受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前农村投资主体的单一,许多有钱农户不知道该把钱投向何处,由于意识和眼光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在别人已有的例子上寻求答案,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发的零售的;住宅楼盖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楼中楼的;网吧开了一个又一个,纯平的液晶的;人们只是在别人的成功中去寻求思路,而没有去创新,去创造一个独有的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来发展。因此,作为党委、政府应当去培育新的投资主体,把老百姓手中的钱流通起来,引导农民向小型企业(如加工业)进行投资,多建设一些前店后厂式的中小型企业。加工业的建设上不妨在打造__品牌上下功夫,如__镇的“干豆腐”口感好,质量优,被许多老安图人所认可,应该把这个品牌打出去,要把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使其绿色化,无公害化,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与农民签订大豆的订单,与企业签订销售的订单,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这个品牌的发展。多开发一些新的品种,把干豆腐的形式多样化,包装艺术化,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相信这也是一个阳光产业。
4、抓住“东边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利税大户,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注入活力。
__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丰富,加之“东边道”铁路的修建更是给__带来了无比的发展机遇,应当审时度势,应当借这个机会把__的优势展现出来,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大公司到__来安家落户。政府多营造企业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手续。加强信用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亲商,这样才能为税改后的政府财政收入的保障上开辟财源。
5、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设。
行业协会建设可以说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成型的行业协会,有的虽然制度健全了,但是执行起来的随意性,参加人员的无组织性,使行业协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府要引导农民建立规范的行业协会,并且依靠这些组织为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产销信息服务,避免企业无序竞争,互相压价,互相内耗。以往的农民产业化过程中,加工业或营销业没有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一部分加工企业尽管与农户签订了合同,下了订单,但也很不规范,受经济利益驱动,市场价格高时,农户就把空气农产品卖到市场;市场价格低时,下单企业压价收购或废弃合同。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一种紧密、相互制约的合作关系,现在应当先由政府工作人员担任行业协会主要领导职务,逐步由行业业内人士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两到三年内政府工作人员逐步退出各类行业协会,由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外,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加、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溶化加工、开拓市场的作用。通过以上办法逐步在__镇形成一个行业协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的优良机制。
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__市局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实现了警务室建设的无缝隙覆盖。我们结合辖区警力资源数量、结构及治安状况等实际,把“警务室建成后,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发展和完善新型社区和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运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上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对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局里要求党委成员按照联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队按照科挂所分工加强对各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每周至少要督导调度一次。局三基办专门设计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检查记录》,与治安部门联合对全局警务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工作实况,力促警务室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改进和完善警务室薄册档案。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我局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础台帐进行了梳理、整合,根据现阶段警务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整合为16本警务室基础档案,既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记录台帐、整理档案工作上的负担,又着重体现了警务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已在所有警务室施行。近期,我们正组织专人对警务室相关薄册再次进行整合、精减,最大限度为警务室民警减负,让他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积极探索警务室弹性工作运行机制。为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局里根据警务室建设现状,研究出台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弹性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考核办法及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指导全局面上工作。各派出所也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弹性工作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在具体实践中及时调整。例如:__派出所结合城区各个警务室辖区人口、地域、治安复杂状况不同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和“实用、实效、可操作”的原则,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社区警务工作“正时制、错时制、分时制、隔时制和定时制”“五个时制”,在社区警务弹性工作机制建设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推动了全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综合业务素质。民警下社区后,怎样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工作,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标准等等,这也是我局警务室全面铺开后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根据工作实际,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分头指导、现场教学、跟班学习、个人自学、以老带新传帮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民警公安业务和开展群众工作等基层工作能力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今年_月份,我们组织全局各科室警种,对需要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整合,出台了《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内容》,对各种业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指导警务室民警有效开展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近期,我们还准备对社区民警开展刑侦基础、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消防安全等方面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将陆续展开,确保民警胜任工作。
五是组织阶段性考核验收。为检验、自查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我局由三基办牵头,组织了__个考核组,采取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各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情况、警务室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同步考核验收,就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及应掌握的辖区基本情况对各派出所长及全体警务室民警组织了闭卷考试,并将考核考试作为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又根据城区社区警务现状,召集治安、户政、刑侦、经侦、政工等部门全体人员和__派出所全体社区民警召开讲评会并组织考试,通过这些考试考核,要求各警种部门都要关注并积极参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对全局各单位在抓警务室建设的认识上和工作力度上都是一个很大的促动。
六是适时组织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观摩。为进一步统一全局思想,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我局适时组织党委成员、科所队长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观摩,采取突击检查、临时通知的形式,观摩各派出所一个警务室,观摩结束后进行评分,作为该所近阶段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综合测评成绩,与前一次考核考试一并纳入各派出所三基建设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年度考核内容。通过观摩,全体人员更切身地感受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改革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实惠,进一步统一了大家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工作目标,掌握了工作实情,检验了工作实效,同时 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个别警种在抓社区警务工作上的差距,切实增强了全局上下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七是深刻学习领会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有关精神。我局把公安部、省厅和市局关于三基建设尤其是市局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十大突破事项100条、警务室民警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汇编成册,分发到全体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人手一册,要求民警熟知熟记,领会精神,自觉执行,并组织了2场专门考试,考试成绩纳入民警年度正规化考核范围。又把公安部召开的三基建设工作会议文件进行了整理汇编,不同层面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贯彻。
八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供保障。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区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响应,市局配发的___套单警装备已配备到巡警和社区民警投入使用,各镇区街党委政府和警务室驻地村“两委”主动为各警务室解决了办公用房和必要的办公设施,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和财力物力保障。同时,我们在警务室建设上,从未对警务室办公面积等做硬性要求,对有些村为警务室单独建办公室的,我们积极动员村里让治保会与警务室合署办公,带动基层治保会建设。企业内保组织,我们实行了块块管理,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中要求民警一起抓,借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这个平台,把农村治保会和厂企保卫组织建设抓实抓牢。在内部,我们还利用民警联系村居这种形式,加强各个层面与警务室民警的沟通,搞好服务,要求科队民警为派出所服务,党委成员为科队服务,共同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健康开展。
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发挥作用情况
警务室成立以来,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通过入户走访、组织辖区巡逻防范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区稳定信息___条,化解集体上访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苗头_起,提供破案信息__条,带破刑事案件__起,抓获逃犯__人(其中部级逃犯__人),查处治安案件__起。200_年_月__日,__市__派出所接到报案:__市__厂被盗摩托车、铜板、照相机等物品,价值人民币____余元。接警后,__警务室立即在辖区内的各个废旧回收点展开调查布控。据某废旧回收点信息员提供的线索,警务室民警将正在销脏的_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200_年_月_日早晨,__派出所__警务室民警在辖区入户走访时发现,__村__正在家中非法制造鞭炮,当场查获成品半成品鞭炮4000多头,硫磺、氯酸钾等原料62斤。200_年__月__日傍晚,刑侦大队侦查员找到__派出所__警务室民警___,让其帮助查找两名涉嫌吸毒人员__(男,__岁,__镇__村人)、__(男,__岁,__小区人)。___根据在入户走访中掌握的___的未婚妻_某住在__区_号楼_单元_号和他经常出入_某家的线索,与侦查员一起在姜某家楼下将正欲逃跑的姚道岩抓获。根据姚道岩供述,民警又于当晚以入户走访的名义进入__家中,将其抓获。200_年_月_日,__派出所__警务室民警根据入户走访工作所获信息,将涉嫌盗窃自行车的__(男,__岁,__市__镇__村)在__街道__村其租房内抓获。经审查,该交待于200_年_月至今,先后在__、__等地盗窃自行车_辆、电动自行车_辆的犯罪事实。现该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为检验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效果,我们对每个派出所每个警务室辖区每月刑事发案情况都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通报。从实际发案量看,去年至今,我市刑事发案同比去年下降__%,印证了我们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在不断发挥作用,并且将在维护稳定、压减发案上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三、当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就我市来说,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改革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有些是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具体问题,都待我们在今后工作及时加以解决。
一是民警业务素质的问题。随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警务室的“庙”设好了,“和尚”会不会“念经”、怎么去念好这个“经”是个大问题。我们认为,社区民警职责远不止这五项职责,从警务室担负的职责和任务看,民警应该是个多面手、样样能,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加强对基层民警各项业务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否则,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建议,上级各警种都要学习研究三基建设尤其是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决不能单打独斗,制定的工作措施、标准必须与当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框架相吻合。
二是运行机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外地同行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更需要我们在实践和实战中去探索和完善。例如:如何解决好派出所日常值班执勤与警务室工作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民警业务学习培训与日常勤务之间的矛盾、如何加强部门警种与社区民警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如何在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快速集结并有效配合、如何在民警分散工作后既能保证有效工作又能规范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党委的高度重视,现在正潜心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三是警务室设置数量的问题。我们在确定警务室数量时,是根据现有警力情况以及人口、治安复杂情况等,在反复调研论证后做出的决定,在农村除所长外全部民警都有自己的警务室,目的就是强迫民警去接触群众,去学会做群众工作、做基础工作。目前我们的认识还不一定科学,在警务室建设初期我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就有不少同志反映警务室的数量多了,我们通过对警务室建设的实际运转和不断调研分析,于_月_日,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我们将警务室数量由___处调整为__处。
四是警务室档案薄册的问题。不少民警反映,警务室民警需要填写的薄册过多,牵涉了不少精力,并且有些薄册对警务室实际工作作用不大。建议上级最大限度减少警务室档案薄册,为社区民警减负。我们在前期精减薄册的基础上,正在由专人组织再进行调研论证。建议上级高度重视民警科学管理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民警办公自动化问题,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民警的经济、政治待遇问题。各级对此都出台了不少有利于调动社区民警积极性的倾斜性、鼓励性政策,但仍停留到指导意见这个层面上,这是涉及到民警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具体化、制度化,建议上级出台具体可操作的硬性规定,这样更能让社区民警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农村防洪保安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度增长,农村和城市一样,任何地方都淹不得、淹不起。因此,扎扎实实做好农村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农村安全、人民安居乐业,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市在农村防汛工作成绩显著,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 政府重视,群众参与,农村防汛工作已形成制度
我市农村防汛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各级政府重视,防汛指挥组织健全。我市各级政府都要建立防汛指挥机构。各乡镇也都层层建立有防汛防旱指挥部。由于政府重视,部门通力协作,全市农村防汛指挥上下畅通,左右协调,一呼百应。
二是坚持分级负责,防汛责任制落实。我市各级政府坚持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____防汛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防汛工作责任状》。张家港市长江沿线各镇和重点圩区所在镇的防汛指挥部成员实行“定岗定位定责”和“包片、包村、包圩区、包堤防”的分级包干责任制,把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环节、每项工程。
三是坚持常备不懈,抓好物资储备。我市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的原则,组织供销、物资等部门负责防汛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做到有备无患。通常每年全市各级储备一定数量的草包、编织袋、土工布、木材、毛竹、树棍、铅丝、元钉等防汛物资。每年汛前,各地都根据防汛预案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及时更新和补充。在确保一定数量储备的同时,对汛期需求量较大的草包、编织袋等重点物资,落实定点后备供应基地,签订预订货合同,保证随调随到。
二、狠抓建设,强化维修,农村防汛工程已形成体系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防洪保安,坚持不懈进行农村防汛工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农村防汛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标准逐步提高,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防洪保安工程体系。截至__年底,我市境内的长江堤防已顺利完成达标建设,长江堤防已完成应急加固,为我市农村防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全市农村防汛已基本形成大中小工程结合、内外水系沟通、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的工程体系。为了使各类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市各地不断强化对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尤其重视做好一年一度的防汛岁修工作。每年汛后,各地都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查细、查实、查全”的要求,逐圩、逐闸、逐站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险工险段和病险建筑物逐一进行“会诊”,拟定除险加固方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冬春水利建设期间进行维修加固,确保安全度汛。
三、客观分析,辩证思考,农村防汛工作仍有差距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干部群众防汛意识比较淡薄,有的认为防汛是政府的事,是水利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大水不会年年来。认识不到位,行动必然有差距。少数群众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爱护也不够,在圩堤上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内设置鱼网鱼簖,屡禁屡设,每年汛前各地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障。
二是资金投入有差距。调查中,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农村防汛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没有资金投入作保证,许多规划了的工程无法按时实施,许多急需实施的工程只能慢慢来。农村现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抗灾能力还不够强,不少工程难以抗御较大的洪涝灾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工程建设标准不高。有的地方由于修路建园造成河道填塞,使一些河道成了“断头浜”、死水沟,严重削弱了当地的防洪排涝能力。此外,农村田间小田埂普遍标准不高。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近30年来,有的地方从未加高过小田埂,造成一下雨水就流走,田间蓄水能力很差。近年来,农田面积减少很多,使农田的总蓄水量也随之减少。下雨后,雨水很快集中到河道内,增加了圩内、圩外河道的防洪排涝压力,现有的排涝泵站设计排涝流量明显不足,一些泵站往往超负荷运行。一旦出现较大降水,容易形成短时间内涝。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也使部分防洪工程标准降低,难以发挥作用。农村防汛工程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工程老化严重。不少工程建于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已到更新改造周期。有些工程当年均为群众自办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防洪能力不强,且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目前有的塘坝启闭机生锈,放水塔墙面剥落,亟需维修养护。
三是工程管理有差距。1998年以来,我市开展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主要进行的是效益型工程和灌溉站的改制,而排涝站、闸涵和圩堤这类公益型工程基本未实行改制。因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目前还很少有人愿意购买、承租和承包。因此,在管理上也就有些不到位。如防汛期间,尽管各级都三令五申不得开“无人泵”,但这种现象仍时有发生。许多同志还反映,管泵管闸是苦差事,报酬又较低,专业管理人员日益缺乏,也是影响防汛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
四、拓宽思路,加大力度,促进农村防汛工作再上新台阶
1、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思想认识。农村防洪保安,涉及到全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是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直接体现。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我市农村洪涝灾害的多发性、防汛抗灾形势的严峻性和防洪保安工作的重要性,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防汛工作。在宣传方法上,要防止和克服大汛大宣传、小汛小宣传、不发大水不宣传的实用主义,做到警钟常鸣;要把汛期宣传和平时宣传结合起来,使防汛宣传进一步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在宣传内容上,既要宣传农村防洪保安的重要性、做好防汛工作的一般常识和要求,更要大力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防汛,依法建设防汛工程,依法管理和爱护防汛工程;既要宣传水患的危害性,也要宣传建好水利工程后的巨大减灾效益;既要宣传政府重视农村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也要宣传群众参与防汛工作的重要性,牢固确立防汛工作人人有责的思想。总之,要通过宣传,使农村防汛工作深入人心,坚决克服各种侥幸麻痹思想,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始终掌握农村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2、要突出建设重点,进一步提高工程标准。做好农村防汛工作,归根结底,要靠高标准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作支撑。当前,要从前期工作抓起,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要突出圩区综合治理和骨干引排河道整治两大重点。要有计划地对闸、站、涵等现有工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防洪标准和排涝效率;对排涝流量不足的圩区,要新增排涝动力;对因地面沉降导致防洪标准降低的工程设施,要进行改造、加固,以适应当前防洪排涝需要。在全面完成第一轮河道清淤的基础上,狠抓河道综合整治。水利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各类园区建设中,搞好排涝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对确需填埋的河道,要新开等量的河道;对因此造成的“断头浜”要想法沟通,确保水系通畅。
3、要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属公益性工程,应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因此,各级财政加大投资仍然是农村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主渠道。当前,___、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积极探索多渠道水利投入机制,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方式。凡是用于农业的政策都可以用于农村水利;凡是农业的资金,都可以用于农村防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防汛工程“超前”建设。此外,国家《防洪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我市农村应在洪水保险上多做探索,通过对防洪保安工程的“投保”,既可以减轻损失,又可以为农村防洪工程建设筹措一部分资金。
4、要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管理出效益。加强农村防汛工程的管理、维修和养护,提高工程的完好率,是充分发挥现有防汛工程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市流域性水利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来,已收到明显成效。农村重点防汛工程也要推广规范化管理的做法,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圩区管理上,要进一步发挥“一会两员”作用(圩堤管理委员会、护堤员、管泵员)。既要建立健全考勤、考核和奖惩措施,又要对这支队伍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圩区管理上的“生力军”作用。在河道管理上,要以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农村河道管理办法”,将河道长效管理纳入镇、村干部考核范畴,实行分管干部负责制;每个村要有专职河道管理员,做到条条河道有人管;市、镇两级都要设立农村河道管理专项资金,按每年每村分别补助4000~5000元的标准下拨到村,专款专用,从而真正使农村河道管理的人员、经费、责任得到落实,彻底扭转农村河道管理不到位、影响农村防洪保安的局面。
农村水利工作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度增长,农村和城市一样,任何地方都淹不得、淹不起。做好农村防汛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克服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思想,切实贯彻“建管一体”的思路,大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以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效益。农村防汛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结合市情和水情,抓好农村防汛规划,科学、系统、有效的解决农村防汛问题;打造“百年一遇”江堤,为发展“三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在开展“察民情,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中,我们深入部分县、乡和企业对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研究。
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给小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农村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比重的上升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整个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接轨,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与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明显反差,全国3亿多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分散的小生产不但难以靠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法回避和抵御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相距甚远。
2、农村市场客体交换系统的扩大与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原始规模狭小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实行和农村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是因为农村商品市场交换体系急剧扩大,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多;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也在发育,有的要素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例如,劳务市场等。与农村市场交换客体系统规模的扩大相比,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则明显滞后,仍然靠个人、农户为主参与农村市场的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一种自由原子竞争式的市场主体状况。
3、农村市场交换规模扩大与农村市场网络残缺的矛盾。原有国有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健全的点、线、面的网络体系通过改制全面瓦解消失后,出现了农村商贸流通网点残缺不全的状况,在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日用工业品供应等主要由一些农村个体户自发经营,而个体经商户的行为不规范,实力弱、服务差、经营范围窄等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农村流通业态落后的矛盾。连锁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在城市迅速扩充后,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是传统业态为主导,即使有的挂名“连锁店”,实际上仍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旧式经营,仍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农民权益受损。
5、城乡市场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结构、市场管理、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仍然普遍存在的设施不足,方式陈旧。
6、农产品优质品种少,加工低效,产品增值不高,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成本冷链系统方面建设缓慢造成流通不畅和成本较高,利润低微,农民进入市场难,买难卖难是农民最突出的问题。
7、供销社是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营网点多、生产生活商品齐全、辐射面广、网络延伸等特点,城乡上下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为繁荣城乡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政府满意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社自身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矛盾和困难暴露出来,思想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等;为此,从20__年开始,市、县两级供销社开始对全系统进行“两个置换”的改制工作,处置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处理银行债务、清偿社员股金及其他债务;然后,由于改制盲目,缺乏全局发展观念,造成企业和基层社全部解散,机构不健全,传统经营业务丢失,经营网点萎缩,流通体系不健全,各类人才流失,仅仅保留了县级供销社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思想不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其主要是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网络不全,职责不明确。
二、供销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好“三农”,才能稳定发展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__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一、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健康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农村妇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妇科疾病严重危害着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提高我市农村妇女的健康素质,2024年我市将农村已婚妇女妇女病实施免费普查列入当年为民办的六件实事之一。为把这一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们将这一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与调研,走访了一些群众,与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已婚妇女29.8万人,市人民政府决定投入596万元(市、区县财政各拿50%),对她们实施妇女病免费普查,具体由市卫生局、市妇联、市人口计划生育局组织实施。今年2月底该项工作全面铺开,截止5月底,全市已普查62433人,占应检数的20.95%,查出患病人数3.89万人,患病率达49.83%,其中以患慢性宫颈炎和生殖道感染居多,大多数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可以说,对农村已婚妇女病进行免费普查,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提高了农村已婚妇女的健康素质。政府的这一民生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妇女的关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尽管工作开局良好,进展较为顺利,但从目前普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主要问题
1、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妇女病普查工作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患病人数。目前检查结果看,患病率达49.83%,已检查人数的一半都患病,农村妇女健康状况急待改善。
2、参检不积极,参检率不高。参检不积极原因有二:一是少数农村妇女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视妇女病理所当然,缺乏妇女保健的常见知识和足够认识,对妇女的常见病没有早诊早治的意识,不理解其危害,认为妇女病是妇女共有的特点,甚至认为是见不得人的事,导致很多妇女不愿检查。二是一部分受检对象,认为没有采用相关的设备(如b超、阴道镜等)检查,对检查结果存在疑虑,也不愿去检查。再则,外出务工的应检对象,回乡检查不便利等,导致参检率只达 20.8%。
3、工作进展不一。有的乡镇领导重视进展较快,如永定区罗水乡已完成94.89%的任务。部分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对妇科病检查没引起高度重视,有的还认为增加了财政负担,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一部分乡镇已检率没有达到20%。
4、基础工作欠扎实。各区县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少数乡镇、村对辖区内已婚妇女人数调查摸底工作不够深入,没有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致使辖区内已婚妇女人数不清,已婚外出务工人员数据不准,统计存在逻辑错误,情况不明。
5、普查医务力量有待加强。各区县均由各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承担普查任务,但有的乡镇医院没有妇科医生,难以承担检查任务,导致工作相对滞后。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村妇女因家庭贫困,不愿也不能治疗妇女病。
二、建议和对策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妇女民生,推动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针对问题,找出对策,我们就抓好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妇女病普查普治机制
今年,市政府将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列入政府六大实事,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心农村妇女健康的实事、好事,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这一惠民实事,对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按市政府的要求,今年对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免费普查,并要求9月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当作关注民生的一项实事来抓,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全市妇女病普查工作任务进行分乡镇细化量,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加强工作督查。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保证经费和人员到位,确保普查工作目标的落实。
二要加大宣传教育,增强保健意识,推动妇女病普查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普查实事工程的宣传工作。各级妇联要发挥贴近妇女群众的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爱农村妇女的惠民政策,动员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妇女病普查工作。二是要认真开展普查摸底统计工作。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积极整合卫生、妇联、计生的工作资源,对所辖地区已婚农村妇女的进行情况摸底统计,为普查普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对各区县辖区内务工人员,建议各区县出台政策,可持身份证到就近的普查点进行普查。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赶回检查的,应延迟检查时间或报销检查费用。四是广泛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要结合普查普治工作,积极宣传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妇联组织要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妇女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三要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参检率,确保妇女病普查质量
我市要利用已有的各级卫生保健网络,整合全市的卫生资源,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好普查工作。一是组织强有力的医务队伍到乡镇进行检查。有能力承担普查任务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本乡镇的检查。只有一般卫生院的乡镇,应由区县统筹安排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普查工作小组,到乡镇卫生院为妇女检查。二是合理安排普查时间和人数,保证每个人每个项目检查质量都要到位。
四要加强普治工作,关心贫困妇女,减轻患病妇女压力
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最终的目的为了预防和治疗妇女病,真正达到保护妇女身体健康的目的。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防止过度治疗和不规范治疗。同时,我们要关爱贫困患病农村妇女,她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安康保险活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投保妇女安康险的农村妇女,如患乳腺癌或子宫癌,除了可以享受合作医疗的医疗补助,花20元投妇女安康保险,最多可获1万元保险补偿,这对于患病妇女,特别是贫困患病妇女,确实可以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切实帮助她们治疗,恢复健康。
强化农村低保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_____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20__年,_____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20__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户、5131人,占农村人口的2.7%。人年均救助标准120元。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二)过渡阶段。20__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湖北,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_____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20__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户、5860人,占农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元。其中:一类对象283户、31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类对象1041户、2613人,占保障人数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三)规范提高阶段。20__年,_____县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开展年度核查和适当扩面提标工作,加强了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和资金发放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了_____县农村低保工作。截至20__年底,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类别调整565人。实际在册保障人数为3286户、8176人,占农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为45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112.6元。其中:一类对象282户、325人,占保障人数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80元;二类对象1419户、3462人,占保障人数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为55元;三类对象1585户、438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5元。这一阶段由于加大了年度核查和动态管理力度,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了特殊保障,进行了适度扩面和提标,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由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对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从全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看,这项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一)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传统的社会救助过渡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农村困难居民,解决了他们特别是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_____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民政分管的这一块看,主要由救灾救济、临时救济等所组成。社会救济主要是解决资金保障,只有与资金保障结合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确立,解决了资金保障,从社会救济工作内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因如此,这项制度的实施从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过去,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主要靠救济生活款进行安排,“零打碎敲”,随意性较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审核审批、管理监督都规范化,使社会救济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制度有力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改善了社会风气,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__县自20__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来,这项工作从去年进展明显加快,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和低保资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经过两次提标以后有明显提高,管理操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农村低保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监督机制和操作程序还不健全。一是民主评议机制不健全,评议依据不足。民主评议的基础是入户核查。从以前组织评议的情况来看,部分乡村没有坚持入户核查,就是将指标一分解,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没有任何调查核算评议依据,完全由评议人员凭印象、凭感觉选择、其评议结果随意性很强,不公平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入户核查机制不健全,轮流坐庄的现象较为严重。低保对象准不准,入户核查是关键。由于有的乡村干部在包村核查工作中对入户核查认识不高,怕得罪人,简单地召开一个评议会,把所分指标一评完就了事,由村干部说了算,造成对象不准确,轮换坐庄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给农村低保工作带来了一定损害。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人情保,关系保”的现象。由于部分乡村干部受利益驱动,放宽低保条件,搞唯指标论,硬是将自己的关系户纳入农村低保,造成了群众的不满情绪,损坏了群众利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低保机构不健全、人员少、工作压力大。一是县级低保机构与日益增长的保障对象不相适应。目前,_____县民政局低保股编制只有1人,无法行使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二是乡镇民政办没有配备专门的低保工作专干,与日益繁杂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日前,乡镇只有1名民政员、无法应付县直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而且民政员还要包村,根本就谈不上城乡保障对象的规范化管理。三是村支两委干部素质不高,变动较为频繁,对低保工作不熟悉,加之县乡两级低保工作人员偏少,致使城乡低保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导致基层操作不规范,入户核查和民主评议把关不严,造成该保的没保,不该保的保了,伤害群众感情,败坏社会风气,违背低保制度的宗旨。
(三)低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监管工作无法到位。随着_____县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保障人数逐年增加,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没有必需的工作经费、人员和设备作保障,很难完成管理监督工作任务。
四、农村低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年度核查制度。从20__年开始,每年6月底之前,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一年进行一次全面核查。二是要建立重点对象跟踪管理制度。这项制度主要是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家庭,重点是第三类对象。要根据劳动力变化情况、就业情况,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又可适时新增符合条件的对象。三是要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真正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低保救助政策,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四是要建立相关政策衔接机制,要与扶贫开发、合作医疗、临时救助、计划生育、优抚安置、入学救助等有关政策相互衔接,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效益,避免“低保养懒汉”的现象发生。
(二)进一步争取加强城乡低保机构建设。一是要加强县民政局低保工作机构。今年_____县将按州民政局的统一要求,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下半年成立县社会救助局,编制人员争取5-7人。二是争取乡镇组建城乡低保工作站,聘请低保工作员2-3人。三是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给每个乡镇解决1-2个公益服务岗位,用于缓解低保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进一步加大争取城乡低保工作经费预算力度。按照“农村低保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的要求,争取县政府将工作经费按不低于农村低保资金支出总额的3%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聘用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及调查核实,制证建档,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费用支出。
__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______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发源地。5月22日至23日,我采取到田间地头察看现场、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方式,到花垣县作了两天的调查。联想20年前到花垣县作扶贫调研的情景,感到“精准扶贫”号准了“脉”,看准了“病”,开对了“方”,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
一、20年扶贫,老百姓收获是自信
花垣距离省城450公里,是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20年前,从长沙到花垣要走一天半时间。仅翻越矮寨盘山公路就要花1个多小时。湘西民谣:“矮寨坡,山连山,一十三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这次到花垣全程高速公路,只花了半天时间。投资13.5亿元修建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全长1073米,工程为双层公路、观光通道两用桥梁,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花垣县的同志介绍,全县所有乡镇和99.7%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能力。
人穷颜色低。过去山区闭塞,老百姓见世面少,羞于见生人;因为穷,老百姓抬不起头,缺乏自信。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县城建了不少高楼,农村盖了不少新房。从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讲到农村的变化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十八洞村,年逾七十的娭毑龙德成,挽着我们的手就往家里带,谈起____到她家里考察的情形,一脸的幸福。村支部书记龚海华介绍,村集体和村民入股600万元,与花垣苗汉子果业公司在二道乡流转土地1000亩,共同开发精品猕猴桃,进入丰果期后,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级集体年收入近100万元。在麻栗场镇立新村,村支部书记吴进文讲,全村种养大户30户,养乳鸽、土鸡、土鸭都在万羽以上,还种了杜仲、烟叶、百合等多种经济作物,村人均年收入7193元。在部分基层干部和村民参加的座谈会上,大家发言之踊跃,思路之清晰,精神状态之好,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县委书记罗明告诉我,同20年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五番,财政总收入翻了五点四番,居民存款余额翻了七点三番,县城扩大了2.2倍,老百姓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倍,60%的农民盖了楼房,2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屋里头,房前屋后绿山头,精准扶贫有奔头。”花垣的老百姓找回了自信。
二、关键是政策要“滴灌”到根部
花垣扶贫成绩巨大,但深入分析贫困人口的现实状况,感到扶贫仍是一个大问题。花垣县还有162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6.3%;贫困人口仍有6.1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1%。从地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旮旯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贫困村占2/3。这些地方山高坡陡,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矿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空区达136处,有7个乡镇2478户农民需要整体实现生态移民。
在调查中,基层干部讲:“扶贫政策是好,就是不能大水?漫灌?,如果?滴灌?到根部,脱贫更快,效果更好。”可见____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得人心、深入人心。
干部群众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还源于花垣县采取了“八个到村到户”的办法,即: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考核验收到村到户。为此,从去年开始全县下决心每年从县财政挤出1.5亿元,加上上级财政每年扶贫资金5000万元,连续6年支持“八个到村到户”。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精准识别方面,全县推广十八洞村“三榜三审九个不评”(“三榜”即群众申报公示征求意见“第一榜”,无异议后公示名单“第二榜”,最终确定公布名单“第三榜”;“三审”即必须经过村支两委、乡政府、县扶贫开发办三道审核程序;“九个不评”即明确有楼房或商品房的家庭不评等“九个不评”标准)的经验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干部结对帮扶方面,162个贫困村都派驻了工作队,6.2万名党员干部与结对帮扶对象建立了密切联系,制定了脱贫方案,落实了帮扶措施。产业发展扶持方面,立足花垣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全县扶持龙头企业100余家,带动农户1万多户,形成了14万亩优质稻基地、11万亩水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9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又在5个乡镇连片68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50.7亿元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一园一
带七大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多元,引进23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流转土地5万多亩,3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或获取租金收入。
“八个到村到户”让政策真正“滴灌”到了根部,照这样抓下去,花垣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有希望。
三、好班子、好作风比什么都强
“班子强,领头羊;作风好,带着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薄,矛盾困难多,更要重视建设“扎硬寨、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1.抓住关键点。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强基层、打基础。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改善了;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实施以来,干部作风转变了;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干部精神提振了。尤其是对乡镇干部实现职务、职级的政策和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大家看到了希望。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一些乡村干部劲头很足。同时,调动和保护好乡村干部的积极性,还有三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大家反映,乡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
很少,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几乎没有培训的机会,即使隔上两三年培训一次,往往也是以会代训,时间也就两三天。乡镇书记、乡镇长到省、市、县党校培训,授课内容几乎都是“通用件”,缺乏针对性。基层干部反映,中央和省委从政治上关心我们,现在缺的是本事,希望多给培训机会。这些情况表明,要让乡镇干部与村民“坐到一条板凳上”,还得创新体制机制。 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强乡镇“五小”设施建设,即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场所,为乡镇干部办了件实事、好事,对稳定基层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对极少数还没有“五小”设施的偏远乡镇,要给予财力支持,使之尽快完善;另一方面,对一些“五小”设施标准不高的困难乡镇,要加快改造提升,为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创造条件。
2.选准带头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次看的菖蒲塘村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一个水果专业村,去年全村水果收入10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户2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95%的农户修了楼房,98%的农户实现了电器化,组组通公路,户户自来水。谈到村里的变化,老百姓众口一词,全靠村支部书记王安全这个村民的“主心骨”、致富的带头人。花垣县委组织部介绍,全县288个村,像王安全这种“能人当村官、村官做能人”的,大约占37%;28%的村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强,但缺乏致富本领;还有26%的村支书既缺能力又缺本领。花垣县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选拔大学生村官等方式,加强村支两委建设,下一步准备把致富能人作为村级带头人培养,这是一个好办法。扶贫先建班子。只有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才会出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局面。
3.建好工作队。“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干部帮”的帮扶格局在花垣县已经形成。在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龙秀林说:“和农民打交道,你得实打实,要带着感情、带着技术、带着效益帮助他们。”工作队就要这样,真扶贫、扶真贫。但有些驻村工作队还不是这样。有的下车伊始,一厢情愿,这里开荒种树,那里劈山修路,还有的强迫老百姓把“吊脚楼”改为砖瓦房,结果水系改变了,生态破坏了,习俗丢掉了,老百姓“被幸福”了。扶贫工作一定要顺应老百姓的幸福意愿,决不可盲目蛮干。因此,工作队不能滥竽充数,要挑选那些熟悉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
4.健全责任制。花垣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贫困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的责任体系,明确要求驻村工作队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帮扶单位分管领导一个月入村指导一次,主要领导两个月入村调研一次,党员干部一季度入村帮扶一次。这些做法都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建立严格的考核验收机制,重点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将考核验收结果作为帮扶单位绩效评价、党员干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升的依据。同时,对帮扶不力的要采取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加强督促,明确“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对工作不力的工作队员要及时予以调整
商务局对农村市场流通及供销工作调研报告
在开展“察民情,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中,我们深入部分县、乡和企业对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研究。
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给小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农村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比重的上升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整个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接轨,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与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明显反差,全国3亿多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分散的小生产不但难以靠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法回避和抵御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相距甚远。
2、农村市场客体交换系统的扩大与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原始规模狭小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实行和农村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是因为农村商品市场交换体系急剧扩大,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多;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也在发育,有的要素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例如,劳务市场等。与农村市场交换客体系统规模的扩大相比,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则明显滞后,仍然靠个人、农户为主参与农村市场的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一种自由原子竞争式的市场主体状况。
3、农村市场交换规模扩大与农村市场网络残缺的矛盾。原有国有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健全的点、线、面的网络体系通过改制全面瓦解消失后,出现了农村商贸流通网点残缺不全的状况,在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日用工业品供应等主要由一些农村个体户自发经营,而个体经商户的行为不规范,实力弱、服务差、经营范围窄等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农村流通业态落后的矛盾。连锁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在城市迅速扩充后,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是传统业态为主导,即使有的挂名“连锁店”,实际上仍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旧式经营,仍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农民权益受损。
5、城乡市场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结构、市场管理、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仍然普遍存在的设施不足,方式陈旧。
6、农产品优质品种少,加工低效,产品增值不高,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成本冷链系统方面建设缓慢造成流通不畅和成本较高,利润低微,农民进入市场难,买难卖难是农民最突出的问题。
7、供销社是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营网点多、生产生活商品齐全、辐射面广、网络延伸等特点,城乡上下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为繁荣城乡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政府满意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社自身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矛盾和困难暴露出来,思想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等;为此,从20__年开始,市、县两级供销社开始对全系统进行“两个置换”的改制工作,处置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处理银行债务、清偿社员股金及其他债务;然后,由于改制盲目,缺乏全局发展观念,造成企业和基层社全部解散,机构不健全,传统经营业务丢失,经营网点萎缩,流通体系不健全,各类人才流失,仅仅保留了县级供销社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思想不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其主要是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网络不全,职责不明确。
二、供销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好“三农”,才能稳定发展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__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 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
一、
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一、基本情况
三塘乡阿定村委会是地处三塘乡西部,距三塘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道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5公里。东与隆德村委会相接,南与连城村委会相连,西连中枢镇阿平村委会,北与中枢镇及箐门村委会毗邻。辖阿定、小阿定、大水井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8户,人口1404人,其中农业人口1372人,劳动力8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6人。全村国土面积16.99平方公里,海拔2297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900毫米。
二、农业农村经济情况
全村国土面积16.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7亩,人均耕地1.78亩。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三、制约阿定村委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生存条件恶劣。阿定村委会处于石山区,土地贫瘠,海拔较高,气候冷凉,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二)农民增收渠道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
(三)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粮食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更新极为缓慢,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所增加,但品种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缺乏农产品品牌,市场卖价低,增产不增收。
(四)农民收入不稳定。农业是弱质产业,本身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电力、道路交通、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又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农村产业调整的盲目性,好多农户欠债累累,加之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给农民增收造成了不稳定性。
(五)村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由于该村土地贫瘠、气候冷凉,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尤为困难。为此,村内80%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或是到周边弥勒等县承包土地搞种植,因而村内发展农村产业无劳动力支撑。
(六)农民收入入不敷出。随着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农村水电、运输等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生活还处于贫困。
(七)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附加值不高,异致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上不去、成本高。
四、对阿定村发展经济提出的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在抓好粮食、畜牧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和壮大灯盏花、万寿菊、林果等特色产业。
(二)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引导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收。重点是提升特色产业档次、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拓展空间能力、提升农业发展环境。
(三)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一是坚决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总体素质;二是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及承包经营者的技能培训,鼓励并支持他们回乡发展;三是根据群众的劳动力实际,引导农民从事一些手工业。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增收。一是积极帮助协调项目资金,改善水利、交通等基础条件,为乡村经济发展解除瓶颈制约;二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五)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增收。一是帮助调查了解市场信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加大科技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把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增收致富。
(六)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宣传。确保有病看得起,有药吃得起,排除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抓生产。
(七)积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工作。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为此,我乡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于____年__月中旬结合“书记带头大走访” 活动的开展,就全乡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情况,深入全乡6个村进行了认真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如曙光初露。乡村治污仍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现将具体情况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乡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的工作已经启动且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全乡各级围绕“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加强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领导。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部分村率先而起,带领村民整治生活垃圾。近两年,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的村相继出现。__村中心社区__年投资近2万元统一购臵20个垃圾桶,一部垃圾车,新建垃圾堆放点,聘请了一名垃圾清洁工,在__区按照门面和住户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每月收取垃圾清理费,至今卫生保洁保持正常,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姚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__年建立中心社区以来,姚河集镇卫生一直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来管理,投资近5万元购臵了40个垃圾桶和一部垃圾车,每月同样由社区向集镇住户和商业门面以及单位收取环卫费,采取每天清扫,定时搬运,卫生保洁正常,受到群众拥护;梯岭村社区__年新建40座沼气,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__年投资34万元对社区住户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公厕,拆除简易厕所28个,同时新建了绿化带,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乡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 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 灯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我乡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 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3个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3、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据 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 农户在办完红白喜事后均将烟花鞭炮的残留物化为灰烬,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__月底至__月初收获茭白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十堰市自实施 千企进千村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 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 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与现状
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20__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 (20__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4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__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20__-2024年通过对桃花沟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 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24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24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20__-20__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 春赏桃花、夏摘桃果 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4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 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桃花沟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__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保障措施及建议
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桃花沟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 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桃花沟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 (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农经委、农经工作室会同研究室和政府有关部门围绕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召集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劳动局、畜牧办、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先后到长清、平阴、商河等5个县区听取政府部门工作汇报,并通过实地察看、调查问卷、走访交谈等形式,深入6个乡镇、14个村、30余户农户开展调查,广泛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部分县(市)区人大根据市的统一安排,实行上下联动,在本区域内开展了调研活动,并提出调查报告。4月中旬,常委会领导和部分驻会委员也专门到章丘市和济阳县进行了调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综合调研情况,提出如下报告: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自去年来,我们__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道士塘、越溪、南庄、山上应村四个村中二个整治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两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大林、小林、下盘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越溪乡成立了由乡长马贤茂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二)宣传发动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张贴标语265张,宣传图片132张,刊出黑板报16期,乡宣传报道组进行跟踪报道,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乡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下田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存在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助推器作用。
95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