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本
栏目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16 热度:14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第1篇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1、教师都要根据课程安排要求,编制所任课程的授课计划。

2、授课计划一经批准,教师必须按照计划授课,不经安全培训科长批准,不得擅自删减或更改。

3、教师应提前写好教案,并由安全培训科长审查存档。

4、矿级领导、安全培训科长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后要对任课教师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6、培训教师要深入一线,听取职工对任课教师、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培训工作。

7、安全培训科要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

第2篇 驾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时间和顺序组织教学。坚持领导查课制度,校领导不定期对教员授课进行检查;理论教学和驾驶操作训练负责人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坚持随时对教练员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二、教务处负责制定理论教学和实际驾驶操作训练实施计划,报学校分管领导审批执行。

三、教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课,确需调课的报教务处领导批准。

四、教员按照教学任务编写教案,认真备课,耐心讲解,仔细答疑。

五、学员缺课时由任课教员补课,达不到规定学时的不准参加结业考试,不得报考驾驶证。

六、教务处凭学员理论模拟考试成绩和驾驶培训记录到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后,与公安交警部门约考试,及格后安排实操训练。

七、学校认真做好驾驶培训记录和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八、学校每季度队教练员教学情况综合考评进行教学质量排行公示,每半年对教学质量进行一次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逐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第3篇 巩林中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巩林中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形成于工作过程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通过一定工作过程来实现的。教学质量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质量,着眼于工作质量,只有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才能提高学生质量。

教学工作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处理、课外辅导、考核等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1、精心备教案

(1)既要备教材大纲,又要备学生实际。(3)既要备教法,把握重点、难点,又要备学生的学习方法。

(4)备例题、作业和备实验等。

上述八备,在备课组内要做到基本统一。而且要超前备课、集体备课。

2、课前要复习教案

要求:熟悉教案、反复推敲、理清脉络、成竹在胸、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防止:匆促上阵、思路不清、被动应付、事倍功半。

二、上课

l、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2、要正确处理重点、难点、关键点之间的关系,要突出重点、突破或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点。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则既要突出,又要突破。要遵循认识论规律,采用启发式,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等原则。

3、要正确处理基础和能力,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立足基础、会考,渗透能力、高考。每个单元的双基务求做到段段清。毕业班可着眼高考,侧重能力培养。

4、要正确处理讲和练得关系,要讲得科学、详略得当,练得有效,形式有变。

5、要正确处理常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常规教学方法要精益求精,形成特色,又要不断革新教法,并运用电化教学等手段,使课堂教学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三、作业及批改

l、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作业要有一定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但更要重视质量。习题要精选,有代表性、典型性。简单的习题宜当堂完成。课外作业量不超过授课时间的二分之一,有些学科的作业量还应减少。

2、批改要认真,不能在整张作业纸上仅写一可阅字或打一个符号。属于书本上的作业,应全批。错误之处要指出。不符合作业规范化要求的,要督促学生立即订正。练习册不能完全代替作业,但应评讲。

3、批改要及时,要写批改日期,同时订正要规范化,普遍性的典型性的错误要及时反馈。错误的地方用红笔打“*”,最好加文字说明。

4、通过评讲一道习题,复习和巩固几个知识点,找到好的解题思路和突破口,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辅导

1、以个别辅导为主,在补差的同时,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2、要有组织、有计划、定人、定时间、定地点进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因材施教,并务求针对性,侧重补基础,兼顾能力培养,使学生确有所得,有所提高。

五、实验(指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而形成技巧技能。

1、教师要依据教材大纲规定的实验课题来编写实验计划、落实器材准备。

2、在进行实验前要事先自己做一次,以保证教学效果。

3、有针对性地讲解实验目的、布骤、仪器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关键部分可由教师示范。

4、指导学生及时小结,写好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批阅,给与评分。

六、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也是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1、明确考试目标、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2、考前做好复习工作,形成综合运用公式、法则、原理的能力。

3、做好命题工作。

七、教学研究

1、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教法、学法、考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心理矫正等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三大板块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的研究工作,更有待于我们

去研究、深化、拓展。

2、汇总积累资料,沟通教改信息,总结交流经验。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突破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4、多听多看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共同探讨教学规则,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节公开课。

5、每位教师在教学基础上每学期写一份专题总结或论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作为考核、评先进、奖励的重要依据。

第4篇 x镇小学教学质量偏差纠正预防管理制度

镇小学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及预防管理制度

一、目的

针对现存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并对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校内部对现存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职责

1.校办、教导处、总务处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中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2.各年级科室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评审。

3.校领导或各部门的负责人批准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纠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识别。

(2)各部门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学生、家长投诉),或对教学服务过程中重复出现的类似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考虑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

(3)校办、教导处、总务处负责组织各年级科室识别需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

(4)校长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中的需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进行识别。

2.各年级科室在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或避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案。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

(1)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由校领导批准纠正和预防措施。

(2)内部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其纠正和预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教导处、总务处或各科室负责人批准。

4.各科室负责对经批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及相关记录由纠正措施的实施科室保存,必要时送校长办公室。

5.纠正措施的评审。

(1)校长办公室负责对针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2)校办、教导处、总务处针对内部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3)针对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相关科室进行评审。

6.对评审中发现纠正和预防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按步骤重新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7.每年管理评审前,各年级科室将所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提交给管理评审组织者,以供评价。

第5篇 某镇教研中心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镇教研中心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巩固、扩大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体(2004)86号文件《*市中小学质量管理意见》和《*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补充规定》的有关精神,制订本制度。

一、镇教研中心职责

1、镇教研中心负责对本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要对各校的质量监控、评价给予指导和检查,对各校教研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对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单元过关”、“段考”等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促使各校均衡发展。

2、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小学贯彻教育方针的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和综合素质平定工作进行指导和抽查。

3、镇教研中心教研员要不断深入基层学校,了解各校教学教研情况,深入课堂听、评课,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关指导。教研员每期听课不少于50节。

4、镇教研中心每期组织各校同头课教师进行大规模教研活动2—3次,重点对教材、教法、教学进度、重点、难点、考评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校际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5、依据市教体局“千分考核”中有关教学质量的内容,对各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6、每学年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

7、每学期组织各中小学进行1—2次质量抽测,对各校的教学质量适时监控、适时指导。

8、每学期对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监控评价报告,同时上报教育科和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二、学校职责

1、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保证按要求开足、开全规定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校级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报告册的作用,认真搞好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学期初,学校要制订各种教育教学计划和各种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评价制度、教师反思制度等。做到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学期结束要及时归档保存。

4、学校要制订教研组工作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对教研组及班级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平时材料的收集和保存。

5、校内学科组要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实现同年级、同学科的同步互动,做到教案课时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生作业内容统一、单元测试统一,努力营造一种先集体说课后备课、先备课后上课的团队协作氛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本教研目标。

6、学校教务处要真正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每期要对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检查2—3次,要有详实的检查记录和检查小结,通过检查要对发现的问题作出指导性的评价。

7、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一节以上的公开课,学校要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学科教研组认真搞好“说、上、评”活动,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学校要结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引导教师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书籍,不断充电,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动态,广征博采为我所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育人意识,尽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9、各校要修订完善“备、讲、批、辅、考、评、补”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0、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

11、每学期各校要对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监控评价报告,报告要上交镇教研中心。

三、学科教研组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

2、负责组织和审查本学科各年级的单元过关试卷和期中测试卷。

3、组织教师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教研活动,组织本学科的观摩教学,进行教改实验。

4、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组内交流,不断提高教育素养。

5、掌握本组教师的教学状况,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6、对本学科的教学基本环节作统一要求,形成规范。

7、教研组学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85,期末写出教研工作总结。

8、注意收集本学科的教研成果(论文或经验材料)。

四、对各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奖惩仍按教体(2004)86号文及我镇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查阅更多相关制度范文,请点击: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