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23网 > 名言名句
栏目

陈独秀文写的名言(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

发布时间:2024-11-03 热度:25

今天给各位分享陈独秀文写的名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

2、陈独秀

3、陈独秀会什么语言,陈独秀是什么学者

4、陈独秀的最后十年,陈独秀晚年著作选

5、陈独秀的生平,陈独秀解析

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

1.铁马秋风过北方,杏花春雨江南。

写作,可以直接用这句话作为题记,也可以用来写内容。比如写“讴歌祖国”的主题,可以这样用:“辽阔的土地,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域风光:铁马秋风北,杏花江南春雨,椰林岛骄阳似火,牦牛冰雪高原……各有特色,让人百看不厌。”

2.京西山石危而慎,岁末不闻倾覆人。(杜荀鹤)

主题:“小心”、“预防轻微持续时间”和“环境影响”。比如写“环境影响”这个主题的时候,可以像寨主一样用:“‘靖西石’虽险,岁末不闻倾覆人。’那是因为危险的环境会让人产生戒备心理,小心翼翼,时刻如履薄冰;可是平溪无石,总说有沉。”那是因为和平的环境会让人粗心大意,从事尴尬的活动,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3.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前行。(加缪)

适合“坚强”、“坚韧”、“战胜痛苦”等主题。可以像寨主那样用:“有些伤,一旦出现,就会像被砸得粉碎的瓷器。无论怎么修,都很难恢复。这一刻,我们要意识到,人生永远不会处处完美,处处不完整,所以痛苦可能一直都在。所以,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勇往直前,好好活着。”

【备注】更多素材请:作文笔记。

我酝酿着巨大的悲伤,却流不出几滴眼泪。(李娟)

适合“要坚强”、“自我调节”等主题。写作文可以像作家李隽那样:“我酝酿一场大悲,却流不出几行眼泪。我全面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捶胸顿足,像小丑一样无理取闹,但一切都充耳不闻。我无数次的讲过我的孤独,讲过千千万万人的孤独。越说越尴尬。孤独地站在地球上,你无法结束它。”

5.树总是怕空,人总是怕松,不空不松,就会严到底。(陶行知)

适用于坚持、自律、拒绝放松等主题。可以这样用:陶行知说,树总是怕空,人总是怕松,人总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人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欧洲第一部史诗的作者荷马其实是个盲人。他从小就一心扑在事业上,因为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执念:既然无所事事就是生而为死,为什么不去奋斗一生呢?

6.一毫米之差,可能对全世界造成伤害;刻字错误,还是历年遗留。(韩愈)

适用于“细节”、“严肃”、“严谨”等话题。比如写“注意细节”的时候,可以像寨主一样用:“海恩定律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一定要注意细节,小心谨慎。要知道区别,不然对全世界造成伤害;刻字错误,还是历年遗留。时刻小心抓蝉;凡事小心,可以扬帆一万年。”

更多作文素材请点击以下链接:

10沈从文的名言,简单而独特,可以用在写作中。

10个高级但不常用的词,学霸写作文常用的词。看一看。

陈独秀

图片来自网络先锋救国新篇章,

荣辱永不会被人铭记。

过去一个世纪的优点和缺点显而易见,

古往今来鲜有圣贤。

陈独秀会什么语言,陈独秀是什么学者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作为思想家、革命家和党的领导人,他是出了名的,也一直是他研究的重点。但作为一位造诣颇深的语言学家,他在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汉字改革探索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却鲜为人知。

近年来,对陈独秀的研究有增加的趋势,但大多集中在党史的范围内,对陈独秀思想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陈独秀一生的行为并不是他的思想和言论的实践。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引人注目的亮相,是以思想文化为基础的。胡明教授在《是非交织的陈独秀》一书中说陈独秀的一生是“消耗在写作生涯中”的,这无疑是一个恰当的判断。这些词不仅包括他的政论、小品、旧诗、文学评论,还包括他的学术著作。但陈独秀的学术著作主要集中在文字学领域,产出非常丰富:属于文字学的有《考据学》、《词义举例》、《世安词论》、《识字初期》、《小学识字课本》、《玉莲类编》和《分支为信论》;属于音韵学,有《论声母复杂的汉语古语》《〈荀子〉:韵表与考证:东冬中游古韵考证、上古阴阳互动举例、曲松韵表与考证》、《金鹿经:目的》;属于汉字改革的是汉语拼音文字草案。这些作品可以在《中国文化杂志》、《东方杂志》等刊物上找到,有的已经正式出版(如《字义举例》),有的只是手稿。

《小学识字教学书》是陈独秀最后一部语言学著作。在他所有的学术著作中,陈独秀本人非常重视这本未完成的小学识字教学书,这也是他晚年最勤奋的一部手稿。

第五次被捕入狱后,陈独秀拟定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拟写《古代中国》、《现代中国》、《道家观念》、《孔子与儒学》、《耶稣与基督教》等手稿。两三年之内,以“筹划中国学术之大发展”,“使中国新政治学术五十年之结晶,以谢中国人民。”小学识字教学用书初稿《识字初期》就是在这样一个阶段写成的。作为一本与诉求这个宏大命题平起平坐的书,显然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书。陈独秀希望对中国文献学研究做出一个总结性的、划时代的推进。陈独秀出狱后,这篇手稿的写作占据了他晚年的大部分时间。

1942年5月13日,生活在四川江津的陈独秀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潜心撰写自己的文字学著作《小学识字教学书》。开头写“扔”字的时候,还没有评论,是朋友来拜访的时候写的笔。话刚预言,陈就病死了。5月27日晚,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江津萧瑟的夜雨中逝世,永远抛弃了曾经抛弃他的世界。

时隔53年,1995年5月,这部与作者命运一样坎坷的陈未竟之作终于拂去沉重的历史尘埃,由四川巴蜀书店出版。2001年,陈独秀的另一部语言学著作《陈独秀音韵论丛》也在历经坎坷后由中华书局出版。陈独秀语言学著作的出版,终于让世人看到了他深厚的语言研究水平,加深了对其思想和生平经历的了解,为现代历史和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小学识字教学书》的编写,是陈独秀晚年经过长时间的学术积累和思考后的作品。五四时期,陈独秀有句名言,“世界文明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科研实验室,一个是监狱。年轻人出了实验室就要立志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要去实验室。这才是人生中最高贵最美好的生活。从这两个地方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可以说,《小学识字教学用书》是《有生命有价值》自身宣言的光辉果实。

1932年,陈独秀再次入狱。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他潜心研究文献学,撰写学术著作。小学识字教学用书《识字初期》初稿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据与陈独秀同时被捕入狱的蒲清泉(蒲德志)说,在狱中,陈独秀被特许读书。在他的牢房里,有两个大书架,摆满了经、史、书、集等书籍,但陈独秀对文献学最感兴趣,整天埋头于《说文》。陈独秀曾对蒲清泉说,“过去中国的小学生(学《说文》的人)拘泥于许慎、段玉裁的《说文解字》及其注释,所以不能形成一门文学科学。现在,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探索一条文献学的道路是没有用的?当然,我不建议你们年轻人去研究这种知识,但是我做了很多年,发现了很多前人在这方面的谬误。我有责任纠正它们,给语言学一个科学的面貌。我不是老学究。我只知道背前人的书。我想说前人没说的,不想标新立异。我想进行科学探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出狱。1938年8月来到四川省江津县生活,次年搬到江津县偏僻的石墙大院。此后,他闭门写作,很少参加政治活动,主要精力都放在继续写小学识字教案上。

上部完成后,原计划由国民党教育部所属的国立编译馆印刷出版,陈独秀已预付5000元。但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认为,在书名中使用“小学”一词不妥。改书名,陈独秀坚持“一字不改”,出版被搁置。后来陈独秀把希望寄托在商务印书馆上,但不知何故失败了。教育部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希望均告落空后,陈独秀只好退而求其次,委托在国立编译所工作的台静农油印了五百册,选了清楚的印了两三百册,不料屡屡受挫。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他继续写这本书,并继续请魏、台静农、何知予等人抄录、整理手稿和联系出版事宜。在这个过程中,陈独秀与太井农警进行了沟通。发表和修改了100多封信。后来,这些书信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作为台静农先生的珍藏书信之一在台湾省出版,成为研究该书的重要原始资料。

最后,无奈之下,陈独秀只好请时任国家编译馆馆长的陈克忠油印50本,发往全国,以免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湮没在军事力量的嚣张气焰中。然而,陈独秀去世时并没有看到油印本的出版。按原计划,《小学识字教学用书》由两部分组成,但写到下一部分时,还没来得及注释就生病了。(那是1942年5月13日,距他1942年5月27日逝世仅半个月)小学识字教学用书成了没有竞争力的作品。

陈独秀逝世后,五十册《小学识字教学用书》被油印发行到全国学术界,使我们得以一窥其今天的面貌。传统的左右对折的印刷本被计为一页。第一部分136页,第二部分53页,《小学识字课本下一部分勘误表》有3页。第一部分没有校勘表,但油印本中有许多笔墨更正。1971年,梁实秋影印了500份台湾省汉语言研究中心收藏的国家编译馆的油印本。但碍于陈独秀的身份,不敢出名,改书名为《人物新解》。由于原油印稿的模糊性,最初的影印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梁实秋请赵幼培校对、更正影印件,整稿由中将李力重新起草,由中国语言研究中心重印。

大陆出版更难。1946年薛俨·炯先生在中山大学任教时,向陈独秀的挚友、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王兴工借了一张油印本,并保留了手写本,后交给华中科技大学语言研究所刘志成。在整理的过程中,刘志成拿到了广西大学沙少海教授收藏的油印本,和手抄本一起做了详细的修改。最后由张非法录制,并支付给四川巴蜀书局复印出版。

1995年,巴蜀书店出版了《小学识字课本ⅰ同源词研究》一书,被冠之为《陈独秀遗作》,印数1200册。至此,小学识字教学用书以陈独秀的名义正式出版,距离陈独秀逝世已过去半个多世纪。

在古代文献学日益普及的今天,《小学识字教学用书》的出版价值,与其说在于它的学术性质,不如说在于它的学术技巧,而在于它与他的开民智、济民通天下的政治目标和倡导科学民主的思想相联系。因此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邃的学术眼光。它有勇气站出来,独树一帜,独树一帜,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陈毕竟不是语言学科班出身的专业学者,他的语言学研究活动正处于从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型的动荡时期。所以他擅长国学的考据方法,但不如甘家学者细致。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缺乏现代语言学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与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是“分离”的,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这是陈语言学研究在学术界影响力有限的内在原因。

然而,陈的政治态度和思想主张也影响了其学术著作的出版乃至学术思想的传播。况且古代的文字学、音韵学从古至今都被视为冷门的“绝学”,所以人们熟悉的是作为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的陈独秀,而作为语言学家的陈独秀对人们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甚至无法理解的。

但是,如果要全面地研究和评价陈独秀这位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人物,就不能也不可能回避他长期从事语言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我们相信,随着《陈独秀语言学遗产》的出版,学术界对陈独秀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中国近代史上将会出现一个更加全面、具体、客观的陈独秀。

陈独秀的最后十年,陈独秀晚年著作选

——作者:徐世平

作者原注:人们认为陈独秀晚年生活潦倒,却不改志气。他出类拔萃,骄傲而令人敬畏,因其原则和正直而受人尊敬。今天国庆,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这部老作品,特意翻了出来。毫无意义。我只想说,政党和国家也要有亲情和人情。这是为了纪念。-2014年10月1日

读《陈独秀晚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对陈独秀先生最近三年在四川江津的生活很感兴趣。近年来,有关陈独秀晚年的信件被公之于众。这些书信也成为研究陈独秀晚年生活的主要史料。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陈独秀被减刑释放。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后由租界当局移交国民政府。在胡适、、张等著名人士的帮助下,陈独秀幸免于死,最后被判处13年徒刑,关押在著名的南京虎桥监狱。

出狱后,陈独秀历经武汉、重庆,最终于1938年8月定居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鹤山坪,寄人篱下。

陈独秀(1879-194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后来因为政见不同,被中共开除党籍。陈独秀,原名青桐,名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独秀”是其主要笔名,最早使用于1914年。据说是家乡独秀山的意思。

总的来说,陈独秀晚年穷困潦倒。弯腰就能捡相关信息。然而,陈独秀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他依然出类拔萃,傲视群雄。有一首诗可以表明他的人生态度。这是写于1941年秋的《忆金陵明月旧游》:

二十年前,燕子矶追忆往事。

渔夫醒来的地方,船是清凉河上的孤舟。

晚年的陈独秀没有经济来源,靠卖文章为生。他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者,文笔很好。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物价飞涨。这种打磨费用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结果各种人等。,向陈独秀伸出了援助之手。

但是,他最初创立的政党和他的同志们,限于我的资料,似乎没有得到任何资助,这似乎是一个遗憾。陈独秀出狱后,中共理论刊物《解放》发表题为《陈独秀何去何从》的评论文章,欢迎他回到革命队伍。

然而,王明、康生等人却诬陷陈独秀是“日本汉奸”,拿“津贴”。陈独秀对这一举动大为不满。1938年3月17日给《新华日报》写信,以公开信的形式回复,表明立场。此后,周恩来多次要求陈独秀去延安,但遭到拒绝。

北京大学中文系第四届学生的毕业摄影。

当时陈独秀说了一句心里话。他说:“赵达死了,延年也死了。党中央没有可靠的人。”如果他们开会,我该怎么办?”“我不能被牵着鼻子走”。与陈独秀的关系终于走到了尽头。

不管政治目的如何,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客对陈独秀晚年还是很照顾的。例如,时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朱家骅先生(他还多次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曾赠陈独秀支付5000元,他拒绝了。

此后,朱家骅请张(张早年与陈独秀交往频繁)寄钱,陈一元寄回。不得已,张请国民党学者郑先生代为转发,陈独秀又致函郑先生,说:“不过,如有不敬,日后为我请辞。”他在信中还特意嘱咐:“以后请不要多管闲事。”张对此也很生气:“钟府先生总是这样。”

另一个人叫任卓轩,别名朱丽亚,是共产党员,1928年被捕后叛逃,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此人还给陈独秀寄了一封200元大洋的信。陈独秀看到汇款人的名字,马上让邮递员按地址寄回。也就是说,陈独秀虽然已经跌入社会底层,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他受不了这种礼物。

子陈,延年人。

他曾说,“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的同志和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四儿子陈鹤年也参加了革命,三儿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说他生活困难),我和他结拜。现在全民抗战,我就是不反对他。”

陈独秀拒绝了政治礼物,但他怀着对朋友支持的感激之情接受了这些礼物。如张、蔡元培、胡适、、罗家伦、向、鲍会曾、、段希鹏、杨、邓仲春等许多新老朋友。其中,最有趣的人是杨·。此人前后资助过陈独秀4500元。

其实,陈独秀和杨并不十分熟悉。当陈独秀名扬天下的时候,杨刚刚进入北京大学。按现在的说法,杨先生至多是陈独秀的“粉丝”。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时,杨在成都,任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谋。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副师长,参加“1.28”淞沪抗战。

虽然他们住在蜀中,但他们从未见过面,但他们经常写信。后来根据四川省渠县档案馆发现的档案,陈独秀晚年给杨先生写了40封信。这些信大部分是由江津鹤山亭寄出的,地址是成都市西门外北胡同九里堤曹金花园。信纸是宣纸或一般书写纸做的,每页的左下角都发现了“独特书写纸”的印章。其字体以小篆为主,有时草书也相当娴熟。

陈独秀在1942年4月5日写了最后一封信。信封背面留有杨先生的字迹:“这是陈独秀先生的最后一封信。陈独秀先生5月27日在江津逝世,我是4月5日写的。哲人之弱,极悲也。”

曾任重庆警备总司令的杨先生,1949年随邓锡侯、王祖绪等国民党将领起义。解放后,他在重庆西南艺术学院工作,任中国画和雕塑教授。然而,1954年,杨·先生被逮捕,并以'历史残余反革命'的罪名被判处20年监禁。他于1968年死于狱中。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但是没有好下场。很疼。

支持陈独秀的人中,还有一位“金先生”,先后支持了2200元。谁是“金先生”不得而知。直到去世,陈独秀对他一无所知。他在给杨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和晋襄公发生过关系。我对前两个礼物感到不安。现在再给你寄一千块钱,我觉得更加羞愧和迷茫。我求求你们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从信中可以看出,陈独秀似乎怀疑杨先生认识“金先生”。因为陈独秀曾多次表示不愿意接受朋友的经济资助,就写信给杨先生说:“你不要用这个来损害你的友谊,你对朋友是无知的,你也不要什么都不给。”收到“千元汇票”后,他问:“这个钱不显示出来有什么用?”他还一再声明:“每个月北大给我们寄300块钱,只能支持”。

所以“金老师”是杨先生的笔名吗?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不然陈独秀为什么要对杨先生说“以后不要再求人了”!当然,后来也有人猜测,这个杨应该是受了“党和国家”的指使,暗中资助陈独秀的。虽然这个推测很大胆,但似乎毫无根据。

陈独秀晚年的固定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是好朋友单让他成为了时事新闻的主笔,一个月就进了160元。二是北大每个月汇的300块钱。关于是北大还是北大校友会,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总的结论是北大出钱,北大校友会处理(舒芜先生的观点)。

毕竟陈独秀曾经是北大教授,他的人事关系,按照现在的说法,似乎一直挂在北大,直到入狱。陈独秀曾写信给他的同事、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先生,催促他汇款。

陈独秀去世后,蒋梦麟先生在《新潮》中写道:“陈独秀抗战时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大供养,政府也要求我们供养他……”当时北大不仅给陈以经济资助,还指派陈独秀当年的学生何志宇就近照顾。

何志宇,又名何学长,北京大学毕业生。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后转托派。后又主持陈独秀的葬礼,整理出版了他的全部著作,即《杜独秀总目录》和《陈独秀最后的论文和书信》。

陈独秀死的时候,也是在他身边死的。我钦佩这样的学生,不管他们的政治倾向如何。毕竟这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

陈独秀、瞿秋白等。

当然,陈独秀晚年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写文章,卖钱度日。曾在《宇宙风》、《亚东图书馆》等杂志和出版社发表文献学、自传等手稿。同时,他开始编写小学识字课本,准备交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编译所印刷。

这件事在陈独秀和台静农的通信中看到。这些信已经发表了,我都读了。台农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名字叫伯建,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早年是“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交往。曾任教于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省立大学,1990年逝世。

当时在国立编译所工作的台农先生,是陈独秀先生的学生,是当年的朋友。小学识字课本的出版印刷问题,很多都是台静农先生转让的。后来台农先生还写了《少年狂带暖酒旗——缅怀陈独秀先生》一文纪念陈独秀。

据说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对陈独秀的小学识字课本还是很感兴趣的。他曾前后两次批示,预付陈独秀两万元。比如1940年5月13日,国立编译馆副馆长陈克忠先生大笔一挥问陈立夫、陈立夫,“稿子交了吗?发吧。”

陈独秀在给台静农先生的信中也多次提到此事。与此同时,陈独秀和陈克忠先生的信息大多是由台静农先生发出的。但这本书最终没有出版,因为陈立夫要陈独秀改书名。为此,陈立夫还多次致信陈独秀,相互往来。这些信件也包含在台静农抄写的信件中。陈立夫的信内容如下:

钟健先生:

大书《小学识字教学用书》,兼顾古今各种学说,煞费苦心,有许多精辟之意。为了推广它,它被改编成付梓语。只是书名叫《小学识字教学用书》,研究程度太高,似乎可以改成《汉字基本形义》。不经审判有什么意义?我希望你能尽快回复。顺转气!

陈立夫,1941年10月11日

陈独秀坚持己见,不肯改名,不肯答辩,两人闹翻了。该书的出版也陷入僵局。可见陈独秀也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在我看来,陈立夫建议改书名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这本书的高深程度恐怕已经超出了现在意义上的“小学”的承受能力。

当然,陈独秀的坚持也是有依据的。陈独秀只好厚着脸皮给国立编译馆副馆长陈克忠先生写信,请他油印50册,分发给学者和文化机构。不幸的是,陈独秀连油印本都没见到就去世了。

文革后,陈后人在被砸毁的独秀墓前。

直到1995年,四川巴蜀书店才正式出版《小学识字教学用书》的原书名,这是50年后的事了。

但是,我不知道这两万块钱的预付款怎么结算。从陈独秀写给台静农先生的那一封信就可以看出,他可能已经设法还清了这笔钱。比如“这本书迟迟不印的症结是什么?”如果教育部打算不出版我的书,那就只有想办法退稿费,另找印刷商的耳朵了!“还有,”如果陈馆长真的打算刻哥哥的书却筹不到钱,不妨把已经送去的5000元稿费全部或部分收回。最近我哥还没交收据,要退很简单。你能通知陈馆长这个意图,并请他处理一下吗?'

以陈独秀的性格,即使穷,也坚持用稿费,而且很老实,“不骗钱”。所以有人推测,陈独秀晚年去世时更加落魄,很可能与还钱有关。我相信这个。

现在安庆的独秀花园。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四川江津鹤山坪逝世。弥留之际,他还在为自己的小学识字教学书发愁。这本书,他正在解释这个词“扔”,也充满了宿命论的观点。把世界“扔”走了,还是世界把他“扔”走了?在场的人无话可说。

当时死去的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那就是包惠生先生。当时,他受陈独秀委托,于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离开党,解放后回到中国,在北京度过余生。

陈独秀终于成为历史人物。对陈独秀的评价似乎在变。1945年中共《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陈独秀称为“投降主义”;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2002年版《中共党史》改为“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004年4月30日,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念任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修改为《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文革后翻修的独秀墓园。

可以看出,我们党在正视历史上表现出了理性。毕竟纵观陈独秀的一生,他坐过几次牢,他从来没有叛逃过。当张先生为他辩护时,他也在法庭上大声为自己辩护,坚持他的革命立场,这是历史事实。毕竟他是个正直的人,值得尊敬。

陈独秀的灵柩后由其子陈松年运回故乡安庆,与原配夫人合葬于安庆市北门外十里乡叶贾充。如今,该墓已成为“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和“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修墓,历经沧桑,在沐风几经修复,墓前松柏依旧常青。

从新的第三届开始

陈独秀的生平,陈独秀解析

作者:黄堂

原标题:历史混蛋,你能为我做什么?不得不看的好文章,让无数人汗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住在武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解除了s总长的职务,陈独秀被解除职务后,他回到上海,隐姓埋名。他住在宰熙华德路一个贫民窟的石库门房子前楼,认识了29岁的单身邻居、英美烟草公司女工潘兰珍。

虎落平阳,分外凄凉。当时,潘兰珍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只知道他是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孤寡老人。

那是陈独秀最孤独的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相继壮烈牺牲。陈独秀又犯了右倾错误,受到党的批评。同时,他被国民党通缉、逮捕,只好东躲西藏。婚姻分分合合过两次,都半年多了,都是一个人。

和刘在《飞翔与孤独》一书中记录了陈独秀苍凉的悲剧;

”在潘兰珍的关怀下,陈独秀的生活渐渐有了条理。吃了美味及时的热菜热饭,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穿上西装打好领带,秋霜的头发油光发亮。下巴下面的胡子也剃掉了。”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父女。在他们心中,他们是老师,也是学生,只是这种简单的师生关系,在时间酵母的催化下,逐渐发生了变化。年龄不足以成为两者结合的障碍。”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潘兰珍终于下定决心,在寒冷的冬天向陈独秀表达了自己炽热的爱。”

通过邻居徐大姐的调解,我们老两口都不欢而散——到了天荒地老的1930年终于结婚了,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儿叫潘凤仙,跟同姓。

1932年10月15日晚,生病在家休养的陈独秀被上海国民党当局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逮捕,随后送往南京虎山模范监狱关押。经审理,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报纸发表后,潘兰珍才知道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潘兰珍立即辞掉工作,把女儿送到南通娘家,来到南京,在虎山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靠打零工为生,照顾陈独秀的监狱生活。1937年8月,陈独秀坐了5年牢后提前获释,潘兰珍判了她丈夫5年徒刑。多么纯粹的爱,不离不弃,令人敬佩!)

陈独秀被捕后,国民党各界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严惩”、“极刑”、“明刑”、“速处”。与此同时,“故乡”方面也发表消息,指责他是资产阶级的走狗,是反共的先驱。《红色中国》发表了题为《连废奴派领袖都逃不掉,陈独秀在上海被捕》的文章,《中央日报》也发表了社论,宣称“反对和阴谋颠覆国民党的人都是叛国”。

双方都想除掉这颗“中国革命史上的大彗星”(傅斯年话),迅速相互引爆。后人评论说,这可能是30年代初国共两党唯一持有的共识。

爱因斯坦发电报给蒋介石,说陈独秀是东方文星,不是扫把星,不是囚犯,要求释放。蒋无动于衷,说:“独秀已不是共产党的领袖,但近年来,独秀是共产党杀人放火的始作俑者,理应受到应有的惩罚。”

被捕后不久,陈独秀就和彭述之一起被送往南京。途中,陈独秀仍在泥泞的道路上睡着了。彭树志很羡慕。陈独秀说:“我已半老,无所求。你还年轻,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要去想他。”

1933年4月14日,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开庭审判陈独秀。庭审持续了三天,连旁听席的过道都坐满了人。张赵石主动为陈独秀辩护,非常努力,但陈独秀并不领情,说“律师的意见只是他自己的。我们的政治见解是基于我自己的辩护。”朝廷惊叹:“革命!”陈独秀大方回答,“他态度从容,很自信,有时还会用意味深长的话哄骗听众”。其《辩经》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等都曾入选法学系教材。

经过审判,55岁的“老青年”陈独秀被国民党以“危害中华民国罪”判刑13年;上诉后,刑期减为8年。即被押解到江苏省第一所模范监狱,俗称虎桥监狱。

陈独秀把监狱变成了实验室。他在牢房里设立了两个大书架,里面放满了一部分经典著作。他甚至公然在狱中与给他送饭的妻子潘兰珍做爱,并斥责狱卒:“老子犯法了,但老子的性欲没有。”成为千古彪悍之事,被后人誉为真汉子。

在狱中,陈独秀写了《杜存》第九版,蔡元培亲自为这位囚徒作序。国民党官员很尴尬。

杜存被评为20世纪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收藏之一。

在陈独秀被拘留期间,宋美龄和其他显要人物都来探望过他,但只有胡适路过南京。陈独秀怒斥道:“我知道是大忙人,又要会见达官贵人喝酒,倒不如闲时来拜访我。但只是老朋友,也有可能失去。”胡适闻言迅速赶来,但一见面就吵了起来。陈独秀请胡适尝试将《资本论》翻译成中文。胡适很努力,经常写信汇报进度,让他放心。没有深交的蒋梦麟特地前来拜访,还带来了几本关于被陈独秀视为知己的张辉的小说。

八一上海战役后,日本战机轰炸南京,老虎桥监狱被炸。幸好陈独秀躺在桌下,没有受伤。金女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忠范(陈独秀在北京大学的学生)请求胡适等人共同保释他。政府已经表示我可以写一封悔过书,马上就做。陈独秀大怒:“我宁愿在狱中自爆,但我无怨无悔。”

多么凛然的正气!

1937年南京沦陷前,陈独秀被提前释放。胡适、张伯苓、周佛海、傅斯年等名人都欢迎他。(看看我们祖先的风度和雅量!今天让人汗颜!)在桌子上,周佛海要求陈独秀在国防参议院签上自己的名字,让他的余生可以丰衣足食,安下心来研究知识。陈独秀的北大学生,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也是拿了蒋介石的遗嘱,动员陈独秀做国民政府的劳工部长。胡适请他去美国写自传,谭平山请他组织第三党的提议,被陈独秀严厉拒绝。

也不肯去延安。在武汉时,董看望他,对他说:“我受中央委托,专程来欢迎你回到党内工作。”唯一的要求是他写一份书面检讨。生性高傲的陈独秀说:“到党内工作是我的心愿,但书面检讨会妨碍我的遵从。”他补充道,“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没有,在不确定的数字里有什么可写的!”

几经周折,陈独秀带着潘兰珍隐居于重庆江津县五苴乡石墙村,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期间,他拒绝了朱莉亚从银行寄来的200元、朱家华5000元和蒋介石的全部钱款,说:“什么都不管用。”(前有陶渊明,后有陈独秀,今有谁?)

钱的寄件人是出于对陈独秀的敬佩,陈独秀的拒绝留下了更多的敬佩!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人格?

晚年,陈独秀投入大量精力撰写专著《小学识字》,但手稿送审时,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书名不妥,要求陈独秀修改。陈独秀坚决不同意,说“一个字也不能动”,并退还了8000元预付款。

直到陈独秀因病去世,小学识字课本仍未出版,成为他晚年的一大遗憾。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贫病交加,在四川江津去世。报纸上很少看到这个消息,官方报纸也根本没有刊登。有报纸评论说:“这样一代杰出人物的去世,此时此地,真让人感到孤独。”

陈独秀临终前,离开潘兰珍时只留下一句遗言:“兰珍,我的妻子,希望将来一切独立,我要靠自己生活……”

当时,肯尼迪总统在白宫设宴招待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演艺界名人,包括梦露。当时正在自家农场除草的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给总统回信说:“去白宫吃顿饭太远了。我太老了,身体虚弱,不能长途跋涉与陌生人共进晚餐。”

名人总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可以称之为不能杀不能炖的铜豌豆。

历史混蛋,你能把我怎么样?


陈独秀文写的名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陈独秀文写的名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陈独秀文写的名言(写作文的名言警句,88句经典名言警句让作文锦上添花!收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受用户欢迎的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