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23网 > 俗语
栏目

春节俗语,描写春节的俗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1-03 热度:39

关于春节的俗语

1、有钱没钱,团聚过年。——《民间俗语》解释:无论是否富裕,团聚才是过年的根本。2、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民间俗语》解释:劝告小孩子不要急着吃好东西,过了腊八,年就快要到了。3、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民间俗语》解释:三十儿前是一岁,过了三十这一夜又是一岁,三更这一个时间段,连着两年。4、大年三十洗个澡,一年到头身体好。——《民间俗语》解释: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如果能够将自己的全身上下都洗干净的话,也就将前一年所有不好的事情全部驱除,那样就可以用干净初始的样子迎接新一年的到来。5、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民间俗语》解释:小孩子盼望过年有新衣美食,成年人盼望的是种田丰富有收入能养家。6、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窜汤丸,正月十五元霄圆。——《民间俗语》解释:从初一到十五,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美食,指的是过年时候的生活内容。

关于春节的俗语和谚语

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2、“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 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请闺女》则更有童谣的情趣与年节的欢乐气氛。“木锨板,挖胶泥,正月十六请闺女,杀公鸡,宰母鸡。公鸡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如杀那只羊;羊说:我四条金腿往前走,杀我不如杀那只狗;狗说: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杀我不如杀那只鳖;鳖说:我往河里缩一缩,杀我不如杀那只猪;猪说: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杀我不如杀恁舅。” 3、“新年到,放鞭炮:一响鸿运照;二响忧愁抛;三响烦恼消;四响财运到;五响收入高;六响身体好;七响心情妙;八响平安罩;九响幸福绕;十响事业节节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4、“五穷媳妇五穷排,家家门上送出来”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对于南方人来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这天人们争先早起,敲起金锣,燃起鞭炮,摆上供品,迎接财神,俗称“接路头”。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5、“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古代,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俗语便说“腊八大如年”,可见腊八当时的重要性。北方有句民谚:“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腊八前后的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

关于过年的俗语

关于过年的俗语如下: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2、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3、新年到,放鞭炮:一响鸿运照,二响忧愁抛,三响烦恼消,四响财运到,五响收入高,六响身体好,七响心情妙,八响平安罩,九响幸福绕,十响事业节节高。 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4、五穷媳妇五穷排,家家门上送出来。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扩展资料过年的习俗:1、办年货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2、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3、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

《春节俗语,描写春节的俗语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受用户欢迎的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