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赵括打仗——纸上谈兵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陈胜扯旗——揭竿而起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其神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李逵上阵——身先士卒李逵穿针——粗中有细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林冲上山——****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石迁偷鸡——不打自招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许楮战马超——赤膊上阵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沙河僧挑胆子——忠心耿耿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叶公好龙——口是心非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方凿圆枘——格格不入量体裁衣 ——以身作则洛阳纸贵——风行一时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骆驼走路——昂首阔步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被面上刺绣——锦上添花鞋头上绣花——前程似锦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针尖的灰尘——微乎其微脑袋上推小车——走投无路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麦秆上插针——节外生枝巫婆跳绳——故弄玄虚矮子放屁——低声下气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癞蛤蟆吞鱼钩——自作自受哑巴观灯——妙不可言死克郎扛大旗——臭名昭著叫花子打哈哈——其乐无穷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歪脖子拉小提琴——两全其美摇扇子聊天——谈笑风生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船老大坐后艄——看风使舵平地搭梯子——无依无靠老太太学钢琴——手忙脚乱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坐飞机讲报告——空话连篇导游带路——引人入胜特快列车进隧道——长驱直入千里打电话——遥相呼应民航局开业——有机可乘摩天楼上说书——高谈阔论胸腹透视——肝胆相照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区别】: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相关知识】: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3、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二)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如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吃人家饭,受人家管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意失荆州大丈夫能屈能伸地在人种,事在人为3、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神话传说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二)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火烧旗杆——长叹(炭)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百日不下雨——久情(晴)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163位用户关注
146位用户关注
130位用户关注
180位用户关注
931位用户关注
188位用户关注
142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10位用户关注
489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