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偷枣——骨碌简介: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由来: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老鼠偷蛋——(心凶力小)屎壳郎偷粪——(走回头路)刺猬偷枣——(一骨碌)猫爪伸到鱼缸里——(想捞一把)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老鼠偷蛋——(心凶力小)屎壳郎偷粪——(走回头路)刺猬偷枣——(一骨碌)猫爪伸到鱼缸里——(想捞一把)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变化无常;转眼就变)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蚱蜢遇到鸡——(在劫难逃)耗子逗猫——(没事找事)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
163位用户关注
146位用户关注
130位用户关注
180位用户关注
931位用户关注
188位用户关注
142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10位用户关注
489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