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北宋时期的佘赛花以近百岁高龄出征战场。北宋时,有一位有勇有谋的女英雄,人称佘太君。佘太君的丈夫和儿子都战死沙场,家里只剩下一些女将。当西夏大军进犯时,她派孙子杨宗保前去镇守三关,抵挡西夏王文的进攻。这天是杨宗保五十大寿的日子,佘太君正带着众人为杨宗保准备寿宴,却突然传来杨宗保被西夏王文暗算,不幸牺牲的消息。佘太君悲痛不已,她决定亲自挂帅出征,带领杨家女将奔赴战场。大家担心她受不了长途行军的艰苦,不肯让她前去,可佘太君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前往。她一边率军紧急赶路,一边仔细地观察地形,并派人去前方打探敌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灵活的作战策略。佘太君命七娘带兵引诱敌人,又让穆桂英率军偷袭敌人的营帐。经过一段时间的奋力拼杀,杨家女将成功地击退了西夏的进攻。从那以后,西夏再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宋朝的边境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的歇后语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扩展资料小说、评书: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杨家将故事的话本,最早系统叙述杨家将故事的是明清时代的小说《杨家将演义》、《杨家府演义》、《杨家将传》等。后来的众多说书人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杨家将故事体系。解放前,这些评书都是口口相传,其中受原始小说影响,怪力乱神的情节很多。解放后经过抢救、整理、改编,基本去除了宣扬封建迷信和愚忠愚孝的情节。佘太君的形象逐步丰富,成为老当益壮的爱国女将典型。民间传说:佘太君改姓:杨家将一门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几个儿子、女儿杨八姐都为国战死沙场。她为了儿孙们出征不再夭折,将自己认为不太吉利的“折”姓毅然改为与折同音的“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撑着一片天,一人承受外来之灾,从此历史上的折太君便成了佘太君了。至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的佘姓后裔对此都津津乐道。
1.关云长败走麦城_吃亏全在大意 2.佘太君挂帅 马到成功
太君挂帅的歇后语应该是:太君挂帅——马到成功
162位用户关注
146位用户关注
130位用户关注
180位用户关注
931位用户关注
188位用户关注
142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10位用户关注
486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