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月十五,听香食芋。2、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3、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4、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5、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6、云遮中秋月,雨沃上元灯。7、男不拜月,女不祭灶。8、食中秋,厝内勼。9、八月中秋雨,节后雨水多。10、好中秋,好稳稻。1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12、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13、过了八月半,巷头巷尾无相看。14、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15、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16、过了中秋暗暝,一暝较寒一暝。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起源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吃乱了月饼死公公。——《民间俗语》解释:来自河北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2、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民间俗语》解释:来自广东茂名,讲的是5月的端午划龙舟,6月收割季节,7月的中元节也称鬼节,8月赚钱过中秋节;3、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民间俗语》解释:来自广州,说的是中秋节令,供果丰富;4、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民间俗语》解释:来自山西,说的是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5、到中秋,赛摸秋。——《民间俗语》解释:来自湖北鄂西·土家,摸秋,旧时岁时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一种祝愿得子的象征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夜,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6、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民间俗语》解释:来自江西,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生贵子。
中秋节的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中秋月》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中秋节的谚语: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望江亭上度中秋——水楼台先得月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月亮赶太阳--老是不碰头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过了又团圆......
240位用户关注
158位用户关注
139位用户关注
176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47位用户关注
129位用户关注
129位用户关注
123位用户关注
138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