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起重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起吊重物件时,应确认所起吊物件的实际重量,如不明确时,应经操作者或技术人员计算确定。
2、栓挂吊具时,应按物件的重心,确定栓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叉起吊时,吊钩处千斤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3、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脱;捆扎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起吊长、大物件时,应栓溜绳。
4、起吊细长杆件的吊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凡沿长度方向重量均等的细长物件吊点栓挂位置可参照以下规定办理:
(1)单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一端全杆长的0.3倍处。
(2)双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端部的距离为0.21乘杆件全长。
(3)如选用单、双支点起吊,超过物件强度和刚度的允许值或不能保证起吊安全时,应由技术人员计算确定其起吊支点数和吊点位置。
5、物件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
6、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物件倾斜翻倒伤人。
7、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别不能停留在受力索具的内侧。
8、起重作业时,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担任指挥信号,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实现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
9、起重作业时,司机应听从信号员的指挥,禁止其他人员与司机谈话或随意指挥,如发现起吊不良时,必须通过信号指挥员处理,有紧急情况除外。
10、起吊物件时,起重臂回转所涉及区域内和重物的下方,严禁站人,不准靠近被吊物件和将头部伸进起吊物下方观察情况,也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
11、起吊物件时,应保持垂直起吊,严禁用吊钩在倾斜的方向拖拉或斜吊物件,禁止吊拨埋在地下或地面上重量不明的物件。
12、起吊物件旋转时,应将工作物提升到距离所能遇到的障碍物0.5m以上为宜。
13、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交绕的钢丝绳,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卡环应使其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
14、当使用设有大小钩的起重机时,大小钩不得同时各自起吊物件。
15、当用两台以上起重机同吊一物件时,事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并交底,必须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起重量分配应明确,不得超过单机允许重量的80%,起重时应密切配合,动作协调。
16、起重机在架空高压线路附近进行作业,其臂杆、钢丝绳、起吊物等与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如不能保持这个距离,则必须停电或设置好隔离设施后,方可工作。如在雨天工作时,距离还应当加大。
第2篇 分离臂式立式起重器作业操作规程
1.手压泵油箱注油。取出手压泵,首先旋下回油手柄,再旋下排气阀,从排气阀螺孔处注入20 号机械油,注油量约为油箱容积的4/5 。
2.手压泵打油排气。取下快换接头套上的防尘帽,顶开接头套中单向阀,拧紧回油手柄,将手压泵从锁柄卡圈中拉出并上下按动,活塞开始打油,直至高压橡胶软管中充满油液,气体完全排出为止。
3.将手压泵、高压橡胶软管、起重器相连接,使手压泵位置处于较高点。拧紧回油手柄,上下按动手压泵手柄,使起重器动臂上升15 厘米(空载)。松开回油手柄,使动臂下降。如此反复动作10 次,使管路系统中气体充分排出。
4.将手压泵、高压橡胶管和起重器机构相连接。分别取下快速接头体和高压橡胶软管接头套上的防尘套,向后旋转保险螺母,直至与弹簧卡圈接触,向后滑动滑套,并将接头套插入接头体。使滑套复位,用力拉一下,无滑脱现象,再将保险螺母向前旋进两圈。
5.将连接好的起重器机构放在被起重物的下面,拉直高压橡胶软管(尽量避免弯曲或打结),操作人员即可在距被起重物5 米的范围内进行操作。
6.打开手压泵油箱上的进、排气阀,拧紧回油手柄,拉出伸缩支座,抽出油泵手柄并上下按动,使起重器机构动臂上升。
7.起重任务结束后,打开起重器机构上的截止阀,缓慢旋开手压泵回油手柄,使起重器机构自动回复原位。然后拆下高压橡胶软管,关闭排气阀,推进伸缩支座,锁紧固定螺钉。
8.如需多台起重器接力作业时,可在起重器机构起升到预期高度后,锁紧截止阀,取下高压橡胶软管与起重器机构连接的接头套,迅速连接在另1 台准备好的起重器机构的快换接头体上,即可继续进行起重操作。
9.起升重物时,地基必须坚实,否则应垫以石块或木板。
10.只有将手压泵回油手柄旋紧,才能打压起重。
11.有负荷时,欲使起重器机构动臂复位,则回油手柄不能松得过快,以免油箱中油液喷出。
12.起重器起升重物后,只有在截止阀锁紧的状态下,才可卸下快速接头。打开截止阀起重器起重时,严禁拆卸快速接头。
13.起重器工作时,如果快速接头不会与地面或其它障碍物相碰撞,可将限位螺母退至最后,每次装拆快速接头只须滑动滑套即可(滑套后滑,接头套才能插入接头体;接头套卸下时,也只有滑套后滑方可完成)。若起重器工作时,快速接头可能会碰到地面或其他障碍物,为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则将接头套插入接头体后,必须把限位螺母向前旋进两圈;拆卸前,也必须先把限位螺母向后旋两圈。
14.起重前,必须将管路中的气体充分排出,快速接头不得漏油,以免影响油泵的工作效率。
15.起重时,切忌超载。应注意观察起重器机构上最大起升高度的色标记线的位置。一旦动臂上的白线露出,应立即停止起升。
16.新购置的液压起重器,使用前必须按其额定能力进行加压试验。在标牌上规定的额定起重量和起升高度下,各主要零件不得有永久变形。重物停留
15 分钟后,动臂下降不得超过2 毫米。当系统油压在50 兆帕时,各部分不准漏油。
17.本起重器不适用于酸碱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工作。使用环境温度以-35 ~+45 ℃为宜。存放时也应避开高温。
第3篇 起重安装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起重安装作业前,应确定工作步骤、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2、使用新机具或采用新工艺时,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在工作开始前进行交底。
3、起重机械进入现场后应经检查验收,重新组装的起重机械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包括静载、动载试验,并对各种安全装臵进行灵敏度可靠度的测试。扒杆按方案组装后应经试吊检验,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试吊包括静载重和动载重:静载重试吊的重量应为标定重量的1.25倍, 吊起重物0.1~0.3m高,停留10mim,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动载重试吊的重量为标定吊重的1.1倍,起到适当高度后,做扒杆转动或行车移动等动作,再检查吊机各部位是否良好,经确认合格签证后,方得使用。
4、参加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司机、起重工、信号指挥、电焊工等均应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并经体检确认可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起吊指挥应由有作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人员的哨音、手势和旗语信号应宏亮、正确、清楚。如有妨碍司机视线处,应增加传递信号人员。
5、起重吊装索具吊具使用前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逐件检查验收。发现不合格的吊具,要予以更换。
6、严禁起重机超负荷起吊和使用吊机斜拉、斜吊重物。禁止使用吊机吊拔重量不明的隐蔽物品。
7、起吊重物时,应明确重物的重心、重量,以正确选用吊具和确定吊点位臵。两支点起吊时,两副吊具中间的夹角不应大于60度。
8、起吊重物转移时,应将重物提升到所有遇到物件高度的0.5m以上
9、起重作业时,起重臂下禁止人员停留或通过。作业结束后,对吊机要作止动防护。
10、作业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重物起吊后离开。禁止吊机长时间悬吊重物。
第4篇 作业指导书/起重卷扬机工安全规程
起重卷扬机工安全规程
1. 卷扬机操作工在工作前必须检查机件安放益是否妥当牢固,工作场所周围有无障碍。
2. 卷扬机在启动前,必须检查钢丝绳、刹车和机件各部分的电气和机械装置、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灵敏可靠。
3. 用卷扬机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工具。索具是否完好。操作人员必须听从专人指挥。
4. 严禁超负荷吊运。不得将吊物在半空中悬挂。吊物下禁止人员逗留或行走。
5. 卷扬机运物吊架不准与载人升降机混合使用。不准乘卷扬机上下。载人在升降机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6. 卷扬机在升降极限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两圈以上。
7. 工作完毕后,必须将控制开并恢复“0”位,并切断电源。
第5篇 组合式钳式起重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旋下堵头,起重器直立,从堵头所在螺孔注入20 号机械油,注油量约为油箱容积的2/3 。注油后,拧紧堵头。
2.拧紧回油手柄,将油泵手柄拉出并上下按动,钳口即可张开。
3.根据现场需要,起重器的钳口朝下或平置均可工作(手柄水平朝下不能工作)。钳口朝上使用时,须打开泵体前端的通气阀;钳口朝下使用时,须打开泵体后端的通气阀。
4.旋开回油手柄,钳口即可自动复位。
第6篇 移动式起重机司机安全环保作业操作规程
移动式起重机含: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等。
1、起重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开机。
2、移动式起重机发动机启动前应分开离合器,并将扣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上。同机操作人员互相联系好后方面军可启动。
3、履带式起重机吊物行走时,臂杆应在履带正前方,离地高度不得超过50厘米,回转、臂杆、吊钩的制动器必须刹那。起重机不得作远距离运输使用。
4、移动式起重机行走拐弯时不得过快过急。接近满负荷时,严禁转弯,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
5、用变换档位起落臂杆操纵的起重机,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时,变换档位,以防滑杆。
6、轮胎式、汽车式起重机禁止吊物行驶。工作完毕起腿、回转臂杆不得同时进行。
7、汽车式起重机行驶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保险杠的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拉紧。
8、汽车式全液压起重机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作业前应将地面处理平坦放好支腿,调平机架。支腿未完全伸出时,禁止作业。b有负荷时,严禁伸缩臂杆。接近满负荷时,应检查臂杆的挠度。回转不得急速和紧急制动,起落臂杆应缓慢。c操作时,应锁住离合器操纵杆,防止离合器突然松开。
第7篇 塔吊起重机顶升拆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顶升前必须组成作业班组,确定合格人员担任指挥,技术主管,操纵司机,电盘监管电工,液压系统监管,紧固件操作工,安全员。非操作人员不得在套架操作台上。操作人员必须装备、工具齐全,配予工具袋。必须先行向所有作业人员详细叙述作业方案,使各人明确职责,了解全过程。
2、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的动力、泄漏情况、油位;调整好爬升套架滚轮与塔身间隙,放松电缆,检查有关爬爪、新加标准节、原有紧固销件状况。根据技术资料要求,确定作业方案。
3、顶升前,将回转部分制动住,项升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顶升配重及其位置,使长臂和平衡配重在液压顶起起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4、顶升作业,只准一人指挥,操作室中只准专人操作。从拆除第一个紧固销或紧固螺栓起,即宣进入不稳定状况,必须完成全过程方许停止。如作业中遇到障碍和困难,必须立即重新安装原先所拆除的紧固件,然后改变次序,先行排除困难点,方可继续顶升作业。
5、风力到四级以上,不得进行顶升拆卸作业,为风力突然加大,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重新加固塔身套架。顶升超出自由度时,应加装附墙杆后才可顶升作业。
6、项升时液压系统使用最大压力为160kg/cm2,,在最大压力下持续工作不准超过3分钟。
7、项升完毕后,各个连接销,螺栓必须安装完备。项升横梁应离开爬爪,回到原放位置,切断顶升液压机构电源。
第8篇 塔式起重机附着顶升作业安全规程
塔式起重机附着、顶升作业安全
1、附着式固定式起重机的基础和附着的建筑物其受力强度必须满足塔机的设计要求。
2、附着时应用经纬仪检查塔身的垂直并用撑杆调整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2/1000。
3、每道附着装置的撑杆布置方式、相互间隔和附墙距离应符合原生产厂家规定。
4、附着装置在塔身和建筑物上的框架,必须固定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动。
5、轨道式塔式起重机作附着式使用时,必须加强轨道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切断行走电机的电源。
6、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安装、拆卸作业,作业时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塔身固定。
7、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的连接情况,并调整好爬升架滚轮与塔身的间隙,然后放松电缆,其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卷筒。
8、顶升操作的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并分工明确,专人指挥,非操作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必须听从指挥。
9、顶升作业时,必须使塔机处于顶升平衡状态,并将回转部分制动住。严禁旋转臂杆及其他作业。顶升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停止,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顶升。
10、顶升到规定自由行走高度时必须将搭身附着在建筑物上再继续顶升。
11、顶升完毕应检查各连接螺栓按规定的预紧力矩紧固,爬升套架滚轮与塔身应吻合良好,左右操纵杆应在中间位置,并切断液压顶升机构电源。
12、塔尖安装完毕后,必须保证塔身平衡。严禁只上一侧臂就下班或离开安装作业现场。
13、塔身锚固装置拆除后,必须随之把塔身落到规定的位置。
14、塔机在顶升拆卸时,禁止塔身标准节未安装接牢以前离开现场,不得在牵引平台上停放标准节(必须停放时要捆牢)或把标准节挂在起重钩上就离开现场。
第9篇 作业指导书起重卷扬机工安全规程
起重卷扬机工安全规程
1. 卷扬机操作工在工作前必须检查机件安放益是否妥当牢固,工作场所周围有无障碍。
2. 卷扬机在启动前,必须检查钢丝绳、刹车和机件各部分的电气和机械装置、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灵敏可靠。
3. 用卷扬机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工具。索具是否完好。操作人员必须听从专人指挥。
4. 严禁超负荷吊运。不得将吊物在半空中悬挂。吊物下禁止人员逗留或行走。
5. 卷扬机运物吊架不准与载人升降机混合使用。不准乘卷扬机上下。载人在升降机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6. 卷扬机在升降极限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两圈以上。
7. 工作完毕后,必须将控制开并恢复“0”位,并切断电源。
第10篇 起重工起重机司机指挥信号挂钩工安全作业规程
1一般规定
1.1起重工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1.2起重工应健康,两眼视力均不得低于1.0,无色盲、听力障碍、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突发性昏厥及其他影响起重吊装作业的疾病与生理缺陷。
1.3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装区域无闲散人员,障碍已排除。吊索具无缺陷,捆绑正确牢固,被吊物与其他物件无连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1.4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必须确定吊装区域,并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入监护。
1.5大雨、大雪、大雾及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起重吊装作业。严禁在带电的高压线下或一侧作业,。
1.6在高压线垂直或水平方向作业时,必须保持表1所列的最小安全距离。
表1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1.7起重机司机、指挥信号、挂钩工必须具备下列操作能力:
1)起重机司机必须熟知下列知识和操作能力:
①所操纵的起重机的构造和技术性能。
②起重机安全技术规程、制度。
③起重量、变幅、起升速度与机械稳定性的关系。
④钢丝绳的类型、鉴别、保养与安全系数的选择。
⑤一般仪表的使用及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
⑥钢丝绳接头的穿结(卡接、插接)。
⑦吊装构件重量计算。
⑧操作中能及时发现或判断各机构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
⑨制动器突然失效能作紧急处理。
2)指挥信号工必须熟知下列知识和操作能力:
①应掌握所指挥的起重机的技术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机进行检查。能熟练地运用手势、旗语、哨声和通讯设备。
②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能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工艺要求指挥起吊、就位构件、材料和设备等。
③掌握常用材料的重要和吊运就位方法及构件重心位置,并能计算非标准构件和材料的重量。
④正确地使用吊具、索具,编插各种规格的钢丝绳。
⑤有防止构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变形的知识。
⑥掌握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和各种高度、幅度时的起重量,熟知吊装、起重有关知识。
⑦具备指挥单机、双机或多机作业的指挥能力。
⑧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即: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信号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牵物;散物捆绑不牢;立式构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环;零碎物无容器;吊装物重量不明等。
3)挂钩工必须相对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识和操作能力:
①必须服从指挥信号的指挥。
②熟练运用手势、旗语、哨声的使用。
③熟悉起重机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性能。
④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构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⑤熟悉构件的装卸、运输、堆放的有关知识。
⑥能正确使用吊、索具和各种构件的拴挂方法。
1.8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听从统一指挥。
1.9使用起重机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的位置,合理穿挂索具,试吊。除指挥钩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吊装作业区。
1.10使用两台吊车抬吊大型构件时,吊车性能应一致,单机荷载应合理分配,且不得超过额定荷载的80%。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一致。
2基本操作
2.1穿绳:确定吊物重心,选好挂绳位置。穿绳应用铁钩,不得将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运棱角坚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须加衬垫,用套索。
2.2挂绳:应按顺序挂绳,吊绳不得相互挤压、交叉、扭压、绞拧。一般吊物可用兜挂法,必须保护吊物平衡,对于易滚、易滑或超长货物,宜采用绳索方法,使用卡环锁紧吊绳。
2.3试吊:吊绳套挂牢固,起重机缓慢起升,将吊绳绷紧稍停,起升不得过高。试吊中,指挥信号工、挂钩工、司机必须协调配合。如发现吊物重心偏移或其他物件粘连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2.4摘绳:落绳、停稳、支稳后方可放松吊绳。对易滚、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绳要用安全钩。挂钩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如遇不易人工摘绳时,应选用其他机具辅助,严禁攀登吊物及绳索。
2.5抽绳:吊钩应与吊物重心保持垂直,缓慢起绳,不得斜拉、强拉、不得旋转吊臂抽绳。如遇吊绳被压,应立即停止抽绳,可采取提头试吊方法抽绳。吊运易损、易滚、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机抽绳。
2.6吊挂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1)兜绳吊挂应保持吊点位置准确、兜绳不偏移、吊物平衡。
2)锁绳吊挂应便于摘绳操作。
3)卡具吊挂时应避免卡具在吊装中被碰撞。
4)扁担吊挂时,吊点应对称于吊物中心。
2.7捆绑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1)捆绑必须牢固。
2)吊运集装箱等箱式吊物装车时,应使用捆绑工具将箱体与车连接牢固,并加垫防滑。
3)管材、构件等必须用紧线器紧固。
2.8新起重工具、吊具应按说明书检验,试吊后方可正式使用。
2.9长期不用的超重、吊挂机具,必须进行检验、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2.10钢丝绳、套索等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8~10。
3三角架(三木搭)吊装
3.1作业前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选用机具、吊具、绳索及配套材料。
3.2作业前应将作业场地整平、压实。三角架(三木搭)底部应支垫牢固。
3.3三角架顶端绑扎绳以上伸出长度不得小于60cm,捆绑点以下三杆长度应相等并用钢丝绳连接牢固,底部三脚距离相等,且为架高的1/3至2/3。相邻两杆用排木连接,排木间距不得大于1.5m。
3.4吊装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试吊时应检查各部件,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式操作。
3.5移动三角架时必须设专人指挥,由三人以上操作。
4构件及设备的吊装
4.1作业前应检查被吊物、场地、作业空间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2作业时应缓起、缓转、缓移,并用控制绳保持吊物平稳。
4.3移动构件、设备时,构件、设备必须和拍子连接牢固,保持稳定。道路应坚实平整,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用卷扬机移动构件或设备时,必须用慢速卷扬机。
4.4码放构件的场地应坚实平整。码放后应支撑牢固、稳定。
4.5吊装大型构件使用千斤顶调整就位时,严禁两端千斤顶同时起落;一端使用两个千斤顶调整就位时,起落速度应一致。
4.6超长型构件运输中,悬出部分不得大于总长的1/4,并应采取防护倾覆措施。
4.7暂停作业时,必须把构件、设备支撑稳定,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
5吊索具
5.1作业时必须根据吊物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选用合适的吊索具。
5.2严禁在吊钩上补焊、打孔。吊钩表面必须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纹。严禁使用危险断面磨损程度达到原尺寸的10%、钩口开口度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转变形超过10%、危险断面或颈部产生塑性变形的吊钩。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报废衬套。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心轴。
5.3编插钢丝绳索具宜用6×37的钢丝绳。编插段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mm。编插钢丝绳的强度应按原钢丝绳强度的70%计算。
5.4吊索的水平夹角应大于45°。
5.5使用卡环时,严禁卡环侧向受力,起吊前必须检查封闭销是否拧紧。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的卡环。严禁用焊补方法修复卡环。
5.6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钢丝绳不得继续使用:
1)在一个节距的断丝数量超过总丝数的10%。
2)出现拧钮死结、死弯、压扁、股松明显、波浪形、钢丝外飞、绳芯挤出以及断股等现象。
3)钢丝绳直径减少7%~10%。
4)钢丝绳表面钢丝磨损或腐蚀程度,达表面钢丝直径的40%以上,或钢丝绳被腐蚀后,表面麻痕清晰可见,整根钢丝绳明显变硬。
5.7使用新购置的吊索具前应检查其合格证,并试吊,确认安全。
第11篇 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损伤,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及皮带松紧程度。
2、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支脚必须支垫牢靠﹙轮胎必须离开地面﹚,回转半径及有效高度以外5m内不得有障碍物。
3、工作前必须发出信号,空负荷运行5min以上,检查工作机构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牢靠。
4、起重机驾驶员、起重工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各行其是,工作现场只许有一名指挥人员指挥。
5、吊起重物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10cm左右,停机检查制动器灵敏性和可靠性以及重物绑扎的牢固程度,确认情况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6、经常注意架空电线,工作场地应尽量远离高压网线,如必须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时,起重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等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如下数据:
﹙1)电线路电压1kv以下,最小距离为1.5m。
(2)输电线路电压1-35kv,最小距离为3m。
(3)输电线路电压≥60kv,[0.01(v-50)+3]m.
7、不准让起吊的货物从人的头上、汽车和托盘驾驶室上经过,工作中,任何人不准上下机械,提升物体时,禁止猛起,急转弯和突然制动。
8、吊重行走时,上吊部分应全部制动,吊杆应置于起重机正前上方,起吊量轮胎式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60%、履带式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0%,路面要平整、坚实,防止吊物或起重机与其他任何物体碰撞。
9、任何物件不准长时间滞留空中;起重机满负荷时禁止复合操作;风速大于10m/s时不准起吊任何物体。
10、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升降应同步,各台起重机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11、两台或多台起重机联合工作时,起吊重量轮胎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允许起重量之和的75%、履带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允许起重量的70%,每台起重机的负荷不得大于该机允许重量的80%。
12、起重物不得长时间悬在空中,起吊物吊在空中时驾驶员不得离开驾驶室。
13、起升和降下重物时,速度应均匀、平稳,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严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
14、从卷筒上放上钢丝绳时,至少要留有5圈,不得放尽。
15、起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无安全措施不得随意起吊。
16、配备必要的灭火器,驾驶室内不得存放易燃品,雨天作业,制动带淋雨打滑时,应停止作业。
17、工作中不准进行任何维修保养工作。
18、夜间工作需有良好的照明。
19、工作完毕后,应将机车停放在坚固的地面上,吊钩收起,各部制动器刹牢,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
20、履带式起重机长途转移工作场地(1km以上)时,必须用平板车拖运;短途转移(1km以内)时,臂杆应降到20-30°,并将吊钩收起。
第12篇 船用起重机抓斗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作业前检查钢丝绳、绳扣、接头、卡环,确认无损坏时方可使用。
第二条船用起重机作业时,发现吊杆、抓斗运行线下有人要停止作业。
第三条随时清除抓斗作业时洒漏的煤炭及其它影响作业的障碍物。清理时要停机或闪开运行线路。
第四条指挥工指挥作业时,站在安全明显位置,精神集中,手势规范准确。
第五条使用抓斗时,严禁超负荷作业。
第六条作业时严禁进行拖斗、甩斗操作,起斗要稳,落斗要轻。
52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